试谈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实施策略_第1页
试谈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实施策略_第2页
试谈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实施策略_第3页
试谈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实施策略_第4页
试谈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实施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历史教学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面对挑战,教师也需要积极应对,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历史教育。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历史;历史教学一、研究背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实施,使教育和教学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应试教育思想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和局限,一些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对新课程标准中的先进理念和优秀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完全理解,更别提在日常教学中的灵活应用。在此,本研究对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二、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实施策略(一)注重对知识点的逻辑整理高中的历史知识非常复杂,从时间上来看,它涵盖了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从空间上来看,它涵盖了中国和整个世界的发展。所以,學生单纯地死记硬背很难将其完全记忆,在记忆上遇到困难,就会影响学生的理解分析。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知识点进行梳理,让学生可以对具有逻辑性的知识点进行组合记忆,这对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有很大帮助。此外,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历史,可以让他们学会如何思考。例如,在教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将其与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相结合,可先让学生按时间顺序分别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希腊罗马政治制度进行梳理,同时,作为同时代大陆上两个截然不同的政权,对两国政治制度进行横向比较。这样,教师能帮助学生进行历史史实资料纵横比较分析。学生在记忆过程中既能按时间顺序回顾政治制度历史演变过程,又能按空间顺序记忆政治制度细节特征。如此,当学生调取该部分历史知识点后,就可在两种框架中自由选择,而这种记忆方法也有效地避免了学生遗忘。(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布鲁纳曾说:“对一件事感兴趣,就是对一件事的最大激励。”有了学习的兴致,学生将会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反之,学生若无兴趣,则将其视为一项艰巨的工作,消极、被动地去完成。一般来说,图像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它与学生的认知特征一致,可以对学生进行感观上的刺激,从而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强大的动力,从而使其主动参与。例如,在教学“天津条约”相关条款内容时,教师如果让学生生硬地去背诵这十个通商港口,会变得非常单调,就算能背诵下来,也只是一个短促的机械记忆而已。所以,在教科书中,可以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形势示意图”来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将长江沿岸、沿海、小岛三个地区进行划界,从而加深对这三个地区的记忆。在记忆时,学生会将特定的位置相结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形成长期记忆。又如,要想让学生对北宋的城市经济有更深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清明上河图》的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画面来获取第一印象,再简单向学生介绍《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是北宋时期的繁华都市汴京(今河南开封),可以讲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如北宋时期的科技、经济、文化状况,以及绘画艺术在古代社会的角色等,并解释这幅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场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三)提升学生的历史应用能力1.关注以社会保障为核心的社会问题社会历史学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研究。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如就业、失业、收入差距、贫富分化、养老问题、教育费用、住房价格以及社会治安等。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从历史经验中吸取教训。例如,教师可以推荐学生查阅《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这本书,此书虽以政治为切入点,却不以历史上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为焦点,以制度为切口,折射出人类社会生命发展的脉络。通过阅读此书,学生可以对中外历史上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相关的史事、特点和原因有清晰的认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制度的视角,与社会现实相联系,对历史展开深刻的思考,从中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社会现实问题。此外,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都是社会问题的中心,这方面的学习有着很强的实践价值,教师要从实际生活入手,让学生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制订和实施有更多的认识,并与国家的实际状况相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对制度的信心。2.注重对学生的分析技能训练历史学家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过去的事件、人物和社会背景,为人们了解人类历史的演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其中就包括学会如何分析史料。高中历史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分析和解读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发展批判性思维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在写作和研究项目中运用史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这对学生人生发展和做出决策有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相关知识中,本单元的第一节课主题是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本课内容所讲是我国早期的“五年计划”“三大改造”等历史事实,是在经济建设的探索中走过的一些弯路,如“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而在教科书中的“历史纵横”模块,学生会在其中的一段历史资料中,找到“三大改造”中农业改造的具体内容。此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一部分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首先,是对基础历史事实的剖析: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农社改革确实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能,农社的成立提高了农场主的地位,提高了农场主的生产自主权。其次,对“三农”合作政策的背景进行了剖析,认为“三农”合作的成功,是由于中国政府进行了“三大改革”,在“三大改造”中,“三农合作”政策有了新的突破。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把握对历史资料进行解析的实质。(三)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1.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新课标提出了“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要求历史教师要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对历史学科的资源进行挖掘与运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興趣。教师在认真研读高中历史新课标后,要将这一理念应用于历史教学,创新教学方法,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秦朝历史”有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秦始皇的功与过”为主题开展辩论。在辩论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历史背景和相关资料,让学生对秦始皇及其所建立的秦朝有基本的了解。然后,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一个支持秦始皇的功,另一个讨论秦始皇的过。每个小组可以先自行研究和准备相关论证和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观点。辩论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如设定时间限制、交替发言等。每个小组的成员可以轮流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使用史料、事实和逻辑来支持自己的论点。其他小组的成员也可以发起质疑、提出反驳或提供对立观点,从而展开更深入的辩论和讨论。在整个辩论过程中,教师可以担任观察者和评判者的角色,确保辩论秩序井然、公正公平,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辩论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个总结性的讨论,让学生共同回顾辩论的过程和结果,进一步深化对秦始皇及其历史地位的理解。通过课堂讨论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对这一领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思想和知识上的差异得到补充和调整,从而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历史唯物主义,为他们以后更好地学习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2.实现教学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这要求历史教师主动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紧跟时代潮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媒体、录像视频、纪录片等资源,展开直观形象、生动立体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例如,“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者”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后所经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巨大反差。但是因为没有亲身经历,学生较难理解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作用和贡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历史资料、文件、纪录片等,让学生了解邓小平的背景、思想以及改革开放的背景和目标。教师可准备一些图像素材,包括邓小平的照片、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经济变化、重要政策的实施;或选择邓小平的重要演讲、访谈以及其他相关音频资源,让学生倾听他的思想和政策宣示。这些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当时社会环境和政治经济状况的认识。这样不仅实现了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还激发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及难点,为学生实现对相关历史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1.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课堂地位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才能让学生更主动地去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养成一种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促进他们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他们创造有益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例如,在研究“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单元时,人们对秦始皇的成就,有不同的看法,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如“焚书坑儒”,课本上并没有太多的介绍,但当学生了解了这件事情后,就会对其产生自己的理解。关于对“焚书坑儒”事件的经过和评估,目前学界还没有达成共识,还有许多争论。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表达空间,对学生的评价结果不能太过重视,而要将更多的关注点集中在学生对评价结果的证明和注释上。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提高其分析综合能力的过程。而学生列举和论证的过程,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2.尊重学生,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引导学生与教师进行对话互动,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质疑,师生一起讨论,得出合理且正确的答案。如此一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例如,在教学“太平天国”相关历史时,教师应当提供准确的历史事实,包括“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起因、发展过程、主要领导人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等。同时,解释和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意义,让学生能够理解该事件的复杂性和多维度。特别是对孙中山、洪秀全等人的评价,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和立场来看待“太平天国”运动,了解各种观点和解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的史料和文献,听取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比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在进行小组分析时,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并进行相互讨论,最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