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知识清单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知识清单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知识清单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知识清单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知识清单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学习目标】认识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理解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理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学习重点】雅典政治制度、斯巴达政治制度、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英国政治制度、美国政治制度、法国政治制度【学习难点】中古西欧封建制度、英美法政治制度的异同点【思维导图】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古希腊地理环境:地处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部分岛屿。发展历程3、古希腊的政治制度(1)城邦国家的形成①含义:城邦面积狭小,人口不多,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若干村落,共同血缘、共同地域的公民团体②时间:BC8世纪-BC6世纪③特点:城邦的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其制度中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各城邦实际实行的制度千差万别。类型各自特点相同点民主制公民大会拥有最高的权力城邦公民或多或少享有政治权利贵族制贵族议会掌权,公民权较少寡头制少数贵族掌权,公民权较少君主制君主个人掌权,公民权很少僭主制非法取得,公民有一定的权力④公民A含义:①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共同血缘、共同地域);②拥有一定财产;③能自备武装服兵役;④成年男子B地位:C权力:权利:参加公共活动、参与行政与司法事务D公民素质:⑴能力:具有参政素质——思维敏捷、身体强健、能言善辩⑵政治:珍视自由、充满个性;从事政治、文艺,追求智慧、平等⑶强烈集体荣誉感雅典:民主政治1)、形成条件1.地理条件:古希腊以海洋为依托,山岭和河流分割,彼此相对孤立造就了众多城邦国家。(非决定性条件)2.政治条件:具有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这使公民更多地直接参与城邦政治。希腊公民的素质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3.经济条件:濒临海洋,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工商业者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强烈。(根本原因)4.社会环境:崇尚自由平等的宽松氛围。5.社会矛盾:平民、新兴工商业者阶层与旧氏族贵族进行斗争。知识拓展内容:雅典公民分为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3个等级,早期规定只有贵族才能担任官职。雅典国家初步形成以后,掌握政权的氏族贵族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农民和手工业者。——“六一汉制度”①政治上:贵族掌权(首席执政官、长老会议),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平民的公民大会虽然是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关,但一度被架空。②经济上: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掌握大部分财富,许多平民沦为“六一”汉或债务奴隶。平原派:主张维护贵族寡头政治,巩固自身既得利益海岸派:关注海外贸易,一方面打击平原派政治专权,另一方面不赞成山地派激进要求。【梭伦改革】山地派:主张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形成过程3)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掌握掌握在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和陪审法庭手中,公民积极参与国家管理。权力机关产生方式职责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议事会①议员经抽签选举产生②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③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以当选两次,每次任期一年。①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②休会期间,议事会是最高权力代表③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大多一年一任,接受监督陪审法庭抽签产生法庭审判员从30岁以上,无公共债务和犯罪前科的公民中抽签产生。主要司法机关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也是民众法庭终审。补充:A.为了保证辩论的效率和秩序,雅典人拟定了一整套辩论的章法。发言人不能一次提出两个问题或讨论两件无关联的事,不能就同一问题发言两次,说话不能模凌两可,不能诽谤、谩骂他人或讲下流话,不能打断他人讲话,必须上台发言等等。如公民违反这些规则,讲处以高额的罚金。B.审判员6000名,一般由500人组成一个法庭,分理各种诉讼。如果出去兼有司法职能的公民大会,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法官群体。各类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法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再次抽签。4)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直接民主;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意识直接民主: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活动。所有具备公民资格条件的人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这是雅典直接民主的主要体现。主权在民: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除十将军外,雅典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轮番而治:公民通过抽签选举或轮流坐庄等方式担任公职。陪审法庭、议事会是“轮番而治”的集中体现。法律至上;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公民意识:人是城邦的动物、参政意识崇尚法治:公民之间是平等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雅典民主政治运行的基本政治原则。集体领导:集体决策,少数服从多数。议事会、公民大会是其集中体现。权力制约:城邦的全体公民对官吏实行监督和制约,如陶片放逐法、官吏任期制、陪审法庭等。5)雅典民主的评价:1、性质:雅典的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的专政。2、积极作用:①在政治制度上:(1)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②对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③对文化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公民拥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大大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3、局限性:①就民主政治的范围讲,雅典公民权力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众多的妇女和外邦被排除其外。②就其民主性质而言,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③就其参政方式而言,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相同的国家管理权,很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④从事实上看,容易形成多数人的暴政,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苏格拉底之死与伯里克利统治后期的民主政治盛极而衰也说明了这一点。陶片放逐法,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于公元前510年左右创立。投票者在选票——陶罐碎片较为平坦处,刻上他认为应该被放逐者的名字,投入本部落的投票箱。如果超过6000,再按票上的名字将票分类,得票最多的人士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放逐期限为10年,被放逐者无权为自己辩护。这一制度对威胁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迫使他们谨言慎行,不敢恣意妄为,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但是有时也成为野心家排除异己的工具。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苏格拉底的申辩》(3)斯巴达:寡头政治(少数人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权力机构产生方式职责公民大会全体男性成年公民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表决议案和选举除国王以外的公务人员国王世袭继承垄断军事统率权长老会仅30人,终身任职实际最高权力机关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②长老会才是最高权力机关。它的成员共三十人,除去两个国王外,其余二十八人都是年逾六十的贵族,任职终身。一切国家大事先由长老会议讨论决定,然后交给公民大会通过。但是公民大会实际作用不大,对长老会议的提议无权讨论。③检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力,但他们都一年一任,一般不得连任,因而不利于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二)古罗马地理位置发展历程:3、古罗马的政治制度(1)罗马共和国:共和政体(混合政体)1)权力机关权力机关产生方式职责执政官两人,一年一任,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元老院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公民大会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有权立法、宣战、媾和和谈判,是罗马最高权力机关,但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2)特征:罗马共和国带有浓厚的贵族寡头制特征。(2)罗马帝国:帝制君主政体——元首制君主集权,实行独裁统治1)形成:公元前1世纪末,屋大维建立元首制,掌握罗马国家大权,形成君主政治。2)特征:①皇帝(元首):掌握国家大权,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②军队:听命于皇帝,是皇帝实行独裁的重要工具。.3.本质: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公民仅是少数。P9【思考点】雅典、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在哪些方面相似?又有哪些不同?相同1.都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如都存在公民大会,官员都由选举产生等。2.都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公民都仅是少数,妇女、外侨和奴隶不仅没有资格参与政治,还收到剥削和各种压迫。不同雅典:民主制。城邦的公共权力由公民多数人的意志所支配。斯巴达:寡头政治。城邦权力掌握在国王、长老会议员、监察官等少数人的手中,公民大会只是名义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罗马共和国:贵族共和制。国家三大政权机构处于权力制衡状态,但权力偏向贵族一方。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1.中古西欧国家的建立(1)建立: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王国的基础上建立。(2)发展: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一度建立起庞大帝国。他死后,国家陷入分裂,形成了后世西欧三个主要国家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雏形。(3)特征:①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长期割据;②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长期并立,时有冲突。补充:封君封臣制度(采邑制)(中世纪欧洲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最初的日耳曼人君主把他们征服的地区视为私产,分封给儿子和随从,形成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1)背景: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2)内容:特点①双向权利义务②具有契约精神③层级之间相互独立④严格的等级限制⑤以土地为纽带(4)社会结构①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②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③农民、农奴(5).影响①积极:国王联合贵族对抗教会,孕育统一的力量,为王权加强、建立中央集权提供可能性(注意:没有中央集权,落后于中国秦汉时期)②消极:政治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导致西欧王权软弱(权力被封臣和教会分走)。补充:国王与教会的关系①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②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时间背景王权与教权的关系5至11世纪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互相利用,互为依存11至13世纪教会权势的膨胀,王权的衰微卡诺莎之辱(1077)相互斗争,教权高于王权13世纪以后13世纪末叶,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支持,王权加强阿维尼翁(农)之囚(13世纪末)相互斗争,王权上升,教权势力下降A.克洛维皈依基督教+版图扩张:(墨洛温王朝)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放弃日耳曼神学信仰),赋予基督教会多项特权。(王权与教权相互利用)B.“教皇国”建立丕平献土: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为酬谢教会助其掌权而将罗马城周围地区,交给教皇统治,建立“教皇国”。影响:王权与教权的联合;使教会介入世俗权力:肯定丕平夺权的合法性(涂冠加冕,教皇授权);教会势力上升;也为日后王权教权之争埋下伏笔:C、卡诺莎之辱:教皇格列高利七世趁德国国内局势未稳之际,命令亨利四世放弃任命德国境内各教会主教的权利,宣布教皇的地位高于一切世俗政权,甚至可以罢免皇帝。对此,亨利四世仍然继续任命主教并且最终以召集德意志主教会议宣布废黜教皇相对抗。国王亨利四世与教皇争权夺利,斗争日益激烈,发展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亨利想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教皇则想把亨利所有的自主权都剥夺殆尽。于是格列高利七世发布敕令,废黜德皇亨利四世,革除其教籍,解除臣民对他的效忠誓约。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忏悔罪过”。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给予亨利四世一个额头吻表示原谅。D、阿维农之囚:1294年,专横顽固的教权至上论者卜尼法斯八世任罗马教皇。为了支付战争费用,腓力四世向素来享有免税特权的法国神职人员征税,这直接触犯了卜尼法斯八世的利益。面对王权的严重威胁,卜尼法斯八世开除了腓力四世的教籍。腓力四世召开了法国历史上第一次贵族、教士和市民三个等级的会议,巧妙地利用小贵族和市民的反教会情绪,压制教士服从国王,并派出军队强制罗马教皇迁至法国阿维农地方,并受法王控制,史称"阿维农之囚"从此,罗马教廷凌驾于世俗君王之上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小结:在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中,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互相利用、竞争共存,欧洲形成二元政治格局。2、法国等级君主制的形成(1)背景①欧洲的分裂割据状态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王权与教会冲突不断。(2)三级议会的组成:由教士、贵族、城市代表组成。(3)三级议会召开:法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4)意义①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②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3、英国议会君主制的建立(1)《大宪章》的签署1)背景:13世纪初,英王约翰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2)时间:1215年,强迫国王签署《大宪章》。3)《大宪章》的主要内容①肯定了国王的合法地位与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②保障封建主的特权;③适当照顾骑士和市民的利益。(2)议会的召开1)开始:1265年,英国召开国会,由大贵族、骑士、市民参加。2)权力加强:1295年后,国王不断召开议会,议会权力不断加强。3)发展完善:14世纪中期,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市民组成,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4)作用:①确立了“王在议会”的历史传统;②国王通过议会寻求政策支持,议会要求国王改善统治。4、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选帝侯制度(1)帝国崛起:962年,德意志国王被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德意志王国演变为神圣罗马帝国。帝国强盛时,领土主要包括今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等地。(2)帝国分裂:皇帝把主要力量用于控制意大利,忽视了对德意志本身的治理,导致国内封建主势力不断壮大,很多诸侯实际成为独立的君主。14世纪中期,德国七大诸侯取得了选举皇帝的权力,分裂进一步加剧,意大利等地也逐渐脱离皇帝控制。帝国结束: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以德意志地区为主战场,战后帝国皇帝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帝国成为松散的联合体。1806年,帝国正式被废止。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的民主制度基本形成①1832年议会改革: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通过议会改革,在议会中取得更多席位;②1867年和1884年议会改革给予城市小资产阶级、工人、农业工人以选举权;③1928年实现公民民主。2、美国(联邦)共和制完善①1865年,南北战争后美国废除奴隶制,黑人随之获得公民权;②1920年,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妇女获得公民权。3、法国(议会)共和制4.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评价(1)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2)历史局限:英国妇女长期没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黑人奴隶的合法地位;(3)发展:经过19-20世纪的多次改革和革命,西方政治制度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角度英国美国法国政治制度类型君主立宪制联邦制共和国议会共和制法律基础1689年《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1875年宪法历史局限英国选民长期仅占人口的很少比例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合法地位法国中央政府形成两大权力中心,导致政局不稳P13问题探究比较项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共和制异国家元首称谓国王总统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世袭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国家元首任期终身制四年一届,连任一般不超过两届国家元首的地位“统而不治”的虚君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政府首脑首相总统政府产生方式议会产生总统任命,国会通过政府与议会的关系以首相为首的内阁是由议会中取得多数西魏的政党组建,并对议会负责。以总统为首的政府与国会(参众两院)是制约与平衡的关系。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总统同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政体;其核心特征是代议制民主;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或斗争)的产物【学思之窗】与罗马共和国比较,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提示:元首集军事、行政、立法、司法等大权于一身,实行个人独裁统治。P10学思之窗阅读材料,想一想:《大宪章》对王权的限制主要体现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