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有哪些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那么你知道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有哪些吗?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有哪些,供大家阅读参考。
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有哪些
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缓慢开展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秋季节,人们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欣赏祭拜,寄予情怀,更多地被给予了思念亲人的色调。“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漫长,千里共婵娟。”词句贴切地反映了中秋佳节的意义,反映了人们对月圆的祈盼和对相思之人的牵挂。
1、团聚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民族凝合的促进剂,有着强大而又神奇的力气,“团聚”是老子“道法自然”的产物,是“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高度表达,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花好月圆之夜,就是骨肉团聚之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劳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家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从天上的月亮联想到人间团聚,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在兵荒马乱、饥馑连年的岁月,白居易一家兄弟姊妹抛家离乡,天各一方。在凄凉的月夜,诗人举首望月,联想到漂泊各地的兄弟姊妹们此时此刻也会像自己一样望月垂泪,共生乡愁,于是写下这情真意切的思亲名句。
人世间总是离多聚少,流浪天际的哀愁与人生的失意总是难以幸免,因此,追求团聚就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的须要,还是人的一种心理须要。
2、和谐
中秋期盼着丰收,也期盼着和谐。和者,禾旁加口,人人有饭吃也;谐者,言旁加皆,大家敢讲话也。盼望我们的祖国“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有序”,外交上要坚持“和平共处”,国与国之间要“和而不同”,干事业要“和衷共济”,处世要“和光同尘”,邻里之间要“和谐相处”,做生意信奉“和气生财”,待人要留意“随和可亲”,说话要“好声好气”,指责要“和风细雨”,夫妻之间要“和和美美”,等等,不一而足。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中秋佳节阖家团聚、邻里和谐、阶层和合、社区安定、民族团聚、家国和谐、世界大同,其乐融融。正如苏东坡说的“但愿人漫长,千里共婵娟”,张九龄说的“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
3、敬老
中秋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这种文化生发于夏商周之时,并与古代养诚实践相结合,可以说是一种敬老、养老文化。《礼记》有言:“凡三王养老皆引年,月令仲秋养苍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三王指夏禹、商汤和周文王。因为仲秋季节“月至四阴,阴已盛矣。时以阳衰阴盛为秋,人以阳衰阴盛为老。”三王顺应时令,于仲秋举办养老仪式,对身疲力衰的老人,赠予手杖行路,赐以糜粥饮食,表达了对老年人的敬重。
4、感恩
中秋节从其最早的含义来看,就是一套礼仪,它表达了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层次而言,它也说明了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相识,表达了一种对于家庭的重视。
月是民族和谐、家庭华蜜的象征。自古以来,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聚的日子,更是举国庆祝的时刻。从时令上看,中秋是“秋收节”。当然,此时此刻看来,名义上拜月亮,其实记忆犹新的应当是自己的祖先吧,还有就是思念那些远方不能够团聚的亲人们。总之,中秋节,就是团聚节,就是溯宗追远,就是一家团聚的节日。“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
中秋节来历
中秋节来历一
由古代祭月渐渐演化而来,我国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
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其次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且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先起先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渐渐的演化称为“中秋节”。
中秋节来历二
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化而来,这个我们最熟识了,先是后裔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个成仙的药,他不舍得自己的妻子(嫦娥),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奔月亮去了。
至于嫦娥为什么吃药,还有几种说法,这里不表,后裔对嫦娥思念,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后来演化成习俗,也有说人们听说嫦娥成仙之后,纷纷在月下设香案,向成仙的嫦娥祈求平安。
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化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人们称“中秋节”。
中秋节来历三
由祭祀土地神演化而来,在农耕社会,农作物的收获对于农夫至关重要,所以人们经常有祭祀土地的活动。
以前有春播、夏收、秋获、冬藏之说,在秋季收获时,农夫会祭祀土地神,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所以可能是由这持续下来的习俗。
中秋节的开展历史
中秋一词最早出此时此刻《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期,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很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季节食品。
至明清时,中秋节已与春节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聚饭等习俗,始终流传至今。
20xx年起先中国大陆将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期。
中秋节传统习俗
1、月饼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聚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聚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聚,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开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聚”。
2、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肃穆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的文字记载出此时此刻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很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中秋祭月仪式流程
1、陈设
月出后,向月亮的方向安放好祭桌,摆放好祭品,点燃红烛,铺设好席子。
2、就位
参祭者正坐于祭者席上。执事、赞礼就位。
3、祭月
赞礼唱:“祭月”。主祭出位,到奠席前,跪于席上。
4、上香、祭酒
赞礼唱:“三上香”。执事递上三支香,主祭在蜡烛上点燃,向月神鞠躬,再将香上于香炉中。如此三次。赞礼唱:“三祭酒”。执事斟满酒爵,递给主祭,主祭将酒洒在席前的地上,再将酒爵放到祭桌上。如此三次。
5、读祝
执事递上赞美月亮的祝文,主祭借月光与烛光,向月亮绽开诵读。
6、焚祝文及月光纸
主祭将祝文和月光纸放到席前小盆中,燃烧。
7、拜月
赞礼唱:“拜月”。“主祭及参祭者一起向月神行“再拜”之礼(即拜两次)
8、从献
赞礼唱:“从献”。主祭离开奠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案例研究
- 科技助力构建平安校园新生态
- 家庭教育与医疗健康的关系
- DB6103T 81-2025袋栽银耳栽培技术规范
- DB35T 2228-2024科技成果转化效果评估导则
- 个人向企业租赁设备合同标准范本
- 个人地下停车位转让合同书
- 三人共同持股合同范例
- 个人贷款合同样本(房产抵押)
- 二人合资创业合同书:经营合作协议
- 湖南2024年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直属事业单位招聘27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含评分细则)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学习双重否定句 部编版
- 南京地区幼儿园室内空气污染物与儿童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正式版)SHT 3115-2024 石油化工管式炉轻质浇注料衬里工程技术规范
- (正式版)JBT 9630.1-2024 汽轮机铸钢件无损检测 第1部分:磁粉检测
- 平安产险陕西省地方财政生猪价格保险条款
- 地震应急救援培训课件
- 《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 初中物理光学难题难度含解析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