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题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或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有人说,现代社会物质丰富,还有必要再提勤俭节约吗?这种论调显然是对勤俭节约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如今,尽管我们的物质资源越来越丰富,粮食产量连年丰收,许多人都不愁吃不愁穿,但勤俭节约的观念和习惯绝对没有过时,也绝对不能忘记。往小了说,勤俭节约、杜绝浪费是为了节约,是为了珍惜身边的每一寸资源;往大了说,勤俭节约是适度、节用、合理的生活和发展方式,是对劳动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包含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道德品质,体现了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对子孙后代的负责。即便处在安逸的环境里,我们也要传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要考虑到可能遇到的危机,提前做好准备。“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之所以我们能取得现在的成就,正是因为好几代革命先驱筚路蓝缕,奋力拼搏,绝不能不思进取而白白挥霍掉。况且,从日常餐饮到社会生活各领域,浪费现象仍然时有发生。从粉丝“倒奶打投”事件,到粉丝打榜攀比成风,种种浪费现象都在向我们敲响警钟——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迫在眉睫。“勿以善小而不为”,杜绝浪费行为要将勤俭节约的观念根植于心、渐践于行。比如,我们倡导“小餐桌、大文明”“光盘行动”,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有利于引导群众树牢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价值观念,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摘编自刘琛《让勤俭节约蔚然成风》)材料二: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谈到勤俭话题时指出:“杜绝铺张浪费之风,重申勤俭节约之风,确是一记当予敲响的警钟。”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今天,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艰苦奋斗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土地革命时期,党和苏维埃政府大力推行节省运动,中央党政机关及工作人员每天只吃两餐饭,节约一餐口粮支援前线;抗战时期,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团回国慰问考察,当他亲历重庆的山珍海味与延安的粗茶淡饭后,盛赞延安“其领袖及一般公务员,勤俭诚朴,吃苦耐劳”;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将领黄维被俘时并不认输,但在目睹了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这些布衣将军的日常生活后,心悦诚服地说“在下不光败在战场上,更败在作风和精神上”……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接过革命先辈勤俭节约的接力棒,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让勤俭精神广为弘扬、勤俭意识深入人心、勤俭行为成为自觉,真正使崇尚勤俭成为社会风尚。革命军人要走在前列。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全军上下广泛开展修旧利废和农副业生产活动,有效弥补供应不足;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军官兵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开展“红管家、好当家、小行家”等活动,为国家缓解压力。当前,人民军队正向着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奋力前行,我们更要落实好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把军费管好用好,使国防投入发挥最大效益”的指示要求,切实养成节约习惯,不断强化“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意识,从小事入手、从自身出发,弘扬勤俭节约之风。培育勤俭的好家风。“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古往今来能成大事者,往往注重勤俭家风的培育,而“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在反腐败案件中,“对家人失管失教”“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等成为官员落马的重要原因,可见家风培育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事关党风建设的大事。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培育摆在重要位置,俭以立德、俭以齐家,才能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牟取私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当自己有骄奢之念时,家人也能以“他年富贵莫忘贫”来咬耳扯袖,使勤俭家风如绵绵春雨滋润家庭。长此以往,才能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引领全社会形成崇俭戒奢的好风气。“俭,德之公也;侈,恶之大也。”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时代发展的共同选择,不仅展现了党中央关心人民生活的深厚情怀,也体现了对粮食安全的危机意识和底线思维。每一个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牢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警示,要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优良的勤俭节约党风带动民风。(摘编自左进升《弘扬勤俭节约之风》)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勤俭节约包含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道德品质,我们要将勤俭节约的观念根植于心、渐践于行。B.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勤俭节约优良党风带动民风。C.党员干部弘扬勤俭节约之风需要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内化于心且外化于行,从自身出发,率先垂范。D.领导干部需把良好家风的培育摆在重要位置,严格管教好家人,如果家风好了,官员自然就不会落马了。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由总到分再到总,论述了弘扬勤俭节约之风,党员干部、革命军人要率先垂范,起带头作用。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使文章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内容更加丰富。C.“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从日常餐饮到社会生活各领域,浪费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因此要引起重视。D.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对于这一点每个人都要有清醒的认识。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
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B.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周易·系辞下》C.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D.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请结合材料一对此加以分析。5.新时代下如何弘扬勤俭节约之风?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D
2.B
3.C
4.①即便处在安逸的环境里,我们也要传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要考虑到可能遇到的危机,提前做好准备。②之所以我们能取得现在的成就,正是因为好几代革命先驱筚路蓝缕,奋力拼搏。我们绝不能不思进取,认为勤俭节约的观念和习惯已经过时了。5.①深刻认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时刻牢记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要将勤俭节约的观念根植于心,从小事做起,渐践于行。②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让勤俭精神广为弘扬、勤俭意识深入人心、勤俭行为成为自觉,真正使崇尚勤俭成为社会风尚。③革命军人走在前列,强化“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意识,从小事入手、从自身出发,弘扬勤俭节约之风。④把家风培育摆在重要位置,做到俭以立德、俭以齐家,引领全社会形成崇俭戒奢的好风气。【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如果家风好了,官员自然就不会落马了”说法错误,原文为“……等成为官员落马的重要原因”,“对家人失管失教”“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等家风问题只是官员落马的重要原因,并非全部原因。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错误,“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谈到勤俭话题时指出:“杜绝铺张浪费之风,重申勤俭节约之风,确是一记当予敲响的警钟”这些内容是引用论证;“从粉丝‘倒奶打投’事件,到粉丝打榜攀比成风,种种浪费现象都在向我们敲响警钟,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迫在眉睫”,“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将领黄维被俘时并不认输,但在目睹了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这些布衣将军的日常生活后,心悦诚服地说‘在下不光败在战场上,更败在作风和精神上’”,这些内容是举例论证。两则材料都没有运用对比论证。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强调的是要勤奋。B.强调的是居安思危,永不懈怠,兢兢业业,这样才能安身保国。C.意思是一点点衣食都来之不易,应当经常想到物力的艰难而加以珍惜。与材料一让勤俭节约蔚然成风的观点一致。D.是说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意思是,处于安全环境时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考虑到危险就会有所准备,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结合“即便处在安逸的环境里,我们也要传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要考虑到可能遇到的危机,提前做好准备”可知,即便处在安逸的环境里,我们也要传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要考虑到可能遇到的危机,提前做好准备。结合“如今,尽管我们的物质资源越来越丰富,粮食产量连年丰收,许多人都不愁吃不愁穿,但勤俭节约的观念和习惯绝对没有过时,也绝对不能忘记”“之所以我们能取得现在的成就,正是因为好几代革命先驱筚路蓝缕,奋力拼搏,绝不能不思进取而白白挥霍掉”可知,之所以我们能取得现在的成就,正是因为好几代革命先驱筚路蓝缕,奋力拼搏。我们绝不能不思进取,认为勤俭节约的观念和习惯已经过时了。【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观点,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结合“即便处在安逸的环境里,我们也要传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勿以善小而不为’,杜绝浪费行为要将勤俭节约的观念根植于心、渐践于行”可知,深刻认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时刻牢记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要将勤俭节约的观念根植于心,从小事做起,渐践干行。结合“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要主动接过革命先辈勤俭节约的接力棒,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让勤俭精神广为弘扬、勤俭意识深入人心、勤俭行为成为自觉,真正使崇尚勤俭成为社会风尚”可知,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让勤俭精神广为弘扬、勤俭意识深入人心、勤俭行为成为自觉,真正使崇尚勤俭成为社会风尚。结合“革命军人要走在前列……切实养成节约习惯,不断强化‘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意识,从小事入手、从自身出发,弘扬勤俭节约之风”可知,革命军人走在前列,强化“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意识,从小事入手、从自身出发,弘扬勤俭节约之风。结合“培育勤俭的好家风……把家风培育摆在重要位置,俭以立德、俭以齐家……才能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引领全社会形成崇俭戒奢的好风气”可知,把家风培育摆在重要位置,做到俭以立德、俭以齐家,引领全社会形成崇俭戒奢的好风气。(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秋天的梨花赵淑萍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最受父母宠爱的孩子。那一年,一个秋日的黄昏,难得度假的父母在老家的田野里散步。突然,母亲看到梨树上有几朵梨花开着,洁白无瑕的小花在绿叶间,如此清新,如此明媚。怎么秋天也会有梨花开呢?打小在城里长大的母亲觉得很新奇。父亲说,十月小阳春,天气和暖,所以有梨花开。就是那个假期后,母亲拈酸嗜醋,怀上了她。此时母亲已年近五十,亲友们都建议她不要这个孩子了。可是,母亲想起了三十年前的春天。那时,日寇入侵,精通医术的父亲参加抗日救卫队去了。父亲在战场上救死扶伤,母亲则腆着个大肚子,在父亲的老家——一个小山村待产。母亲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孩,可是孩子出生不久就身体泛紫,嘴唇发乌,面色苍白。母亲首次生产,毫无经验。旁边人也不懂,不知道这是新生儿窒息,应该采取急救措施,还在一旁摇晃、安抚,就这样,孩子夭亡了。当时,母亲记得,春天下了一场雨,屋外的梨花,一朵朵都含着泪。母亲的泪,也像雨一样,不住地流。后来,战争结束了,父亲和母亲团聚了。再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父亲和他的同仁们一起创建了市中医院,在她之前,父母已有了五个孩子。想起盛开在秋日黄昏的梨花和那个多难的春天,母亲有种预感,是不是三十年前的那个孩子又回来了,于是,不顾劝阻,母亲执意要生下这个孩子。也许是出于对第一个孩子的负疚,父亲有生以来第一次接生,他亲自把这个小女儿迎接到了这个世界上。她来到这世上,享尽了父母和哥哥姐姐们的宠爱,哥哥姐姐们个个都跟着父亲学医,很小的时候就背汤头歌,抄方子,而她不喜欢,她喜欢背唐诗宋词。破天荒的,父亲允许这个最小的女儿不学医,由着她的兴趣。最后,她成了一名出色的图书编辑。“这样也好,我们负责给患者诊治,你就负责给一本本书把脉。”父亲说。三十多岁时,她一次外出采风回来,突发恶性疟疾,剧烈头痛、呕吐,有性命之虞。平时对她视若珍宝的父亲,这次狠心开了足够剂量的砒霜,这砒霜的量,令从医的哥哥姐姐们都咋舌。结果,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让父亲在中医界的声誉达到了顶峰。“毒药猛剂善起沉疴,虫类搜剔能疗痼疾。”父亲的用方让同行叹服。退休后父亲仍然被聘为中医院的顾问,每星期还去坐堂。为了中医院迁址重建,父亲多方呼吁,四处奔走,而新的中医院大楼落成的那天,父亲却病倒了。连日来,他高热不退,嘴里说着“黄芪”“白术”“当归”等。每次父亲发高热,都不说胡话,只喊药名。他们多希望,95岁的父亲,能够再次扛过去。可是这次,却扛不过去了。那天,父亲清醒后,把他们都叫到床前,吩咐后事。最后,把她单独留下。“孩子你知道吗,爸爸一生行医,救活人无数,但是,难免有疏漏误诊的时候。还记得那次我给你看病吗?在你之前,也有一个姑娘,我太谨慎,用的砒霜剂量不够,最后,没能挽回她的生命。到了你这里,我纠正了,所以把你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了。爸爸这些年,把自己误诊的病例都写下来,结集成册,希望你给我编辑出版。”父亲让母亲从抽屉里捧出一沓稿纸。她沉默了,她明白,以父亲的声望和地位,出版这本书,会给他带来什么,但是,出版这本书,对中医界来说,却是一种福泽。父亲看着她,那眼神,如此明亮,如此坚定,容不得她犹豫,她点点头。《误诊记》出版了,她和哥哥姐姐们校了又校。封面上,夕阳中一枝梨花,洁白无瑕。文本二:冯骥才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自由自在地走在路上,那就是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那就是小说。那么我想,他怎么会被推到水里的呢?掉到水里面后,他的反应如何呢?别人又对他做了些什么呢?然后这个故事就可以展开,你如果把这些写得细致传神,那你就成功了。接下去我要讲一讲人物。小说就是要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我觉得小说还有一点就是它偏爱小人物和边缘人物。还有一点呢,我要说这个文学当中的人物,你一定要把他刻画得非常生动。至于他到底是好人坏人,你不要去纠结这个。我觉得作家的使命就在于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这就可以了。至于读者怎么去看,那是读者的事情,作家给读者留下的空间越大,说明他的小说越是成功。如果说他写的这个人,符合以上特点并且能够引发一场争议的话,说明他这个小说人物塑造是最到位的。(摘编自尹燕忠《作家赵淑萍老师谈小小说的创作》)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角度,便于故事情节展开。“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被父母宠爱,看似自然,作者却不惜笔墨交代,为下文内容做足铺垫。B.父亲形象感人至深。日寇入侵,他参加抗日救卫队,救死扶伤;建国后,他和同仁一起建立中医院,鞠躬尽瘁。C.仅仅是微小的用药剂量的差异,却给两个病人带来截然不同的治疗效果,由此慨叹中医的博大与玄妙。D.这篇小说将平常人、寻常事当作描述的主体,从看似不经意之处,探求人生真谛,挖掘寻常之中隐含的价值。7.下列作品中的人物,不能集中体现赵淑萍关于塑造人物“最到位”理论的一项是()A.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钉住祥林嫂的眼。“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地说。B.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C.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嗤嗤又听几声。D.雨村忙看时,此人是都中在古董行中贸易的号冷子兴者,旧日在都相识。雨村最赞这冷子兴是个有作为大本领的人,这子兴又借雨村斯文之名,故二人说话投机,最相契合。8.小说以“秋天的梨花”为题,且多次写到“梨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9.在文本二的第一段中,赵淑萍老师借冯先生的话引出小说创作的两个要素,请指出要素内容,并结合文本一加以分析。【答案】6.C
7.D
8.①小说第二段借对秋日梨花的描写交代了故事的缘起,为后文小女儿的出生做了铺垫。②烘托人物情感,作者描写三十年前雨中含泪的梨花,将母亲的悲痛之情移情到梨花上,更好的渲染了人物的情感。③借梨花象征人物的高洁品格,结尾父亲的《误诊记》封面上洁白无暇的梨花恰如他不计个人得失的高洁品格。④以“秋天的梨花”为题,以封面上的梨花结尾,相互呼应,富有诗意且余韵悠长。9.①冯骥才先生指出了小说情节设置曲折(或突转)和细节描写(或描写细致或描写生动传神)的重要性。②情节示例:父亲临终前嘱托小女儿出版他的误诊病例,这一情节设置曲折令人意外,却也合乎情理,与父亲高大的医者形象吻合,凸显他崇高的医德。(另有情节曲折处亦可承认,或答出运用插叙丰富了文章内容也可。)③细节示例:父亲病倒后嘴里说着“黄芪”“白术”等,生动地刻画出一个一生为中医药事业发展鞠躬尽瘁的医学工作者形象。父亲要求出版误诊病例的时候看着她,眼神明亮坚定,生动地刻画出一个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一心造福于人的医者形象。【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C.“由此慨叹中医的博大与玄妙”理解错误。比较两个病例,体现了父亲身为医者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D.不能集中体现赵淑萍关于塑造人物“最到位”理论。ABC三个选项通过对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生动细致的刻画,使人物极具个性,基本符合赵淑萍老师关于人物塑造要具有典型、生动性等的特点。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①小说第二段“母亲看到梨树上有几朵梨花开着,洁白无瑕的小花在绿叶间,如此清新,如此明媚……所以有梨花开。就是那个假期后,母亲拈酸嗜醋,怀上了她”借对秋日梨花的描写交代了故事的缘起,为后文小女儿的出生做了铺垫。②烘托人物情感,“春天下了一场雨,屋外的梨花,一朵朵都含着泪。母亲的泪,也像雨一样,不住地流”三十年前母亲首次生产,毫无经验,孩子夭亡,作者描写雨中含泪的梨花,将母亲的悲痛之情移情到梨花上,更好的渲染了人物的情感。③借梨花象征人物的高洁品格,结尾“封面上,夕阳中一枝梨花,洁白无瑕”父亲的《误诊记》封面上的梨花具有象征意义,父亲把自己误诊的病例都写下来,结集成册,对中医界来说,是一种福泽,梨花的洁白无暇象征父亲不计个人得失的高洁品格。④文章题目是“秋天的梨花”,结尾“封面上,夕阳中一枝梨花,洁白无瑕”以封面上的梨花结束,前后呼应,洁白无瑕梨花的形象富有诗意且余韵悠长。【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首先筛选出文本二第一段中赵淑萍老师指出的小说创作的两个要素。关于小说的表达是,“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那就是小说。那么我想,他怎么会被推到水里的呢?掉到水里面后,他的反应如何呢?别人又对他做了些什么呢?然后这个故事就可以展开,你如果把这些写的细致传神,那你就成功啦”,“他怎么会被推到水里的呢?掉到水里面后,他的反应如何呢?别人又对他做了些什么呢?”,这体现的是小说故事情节的曲折性;“你如果把这些写的细致传神,那你就成功啦”,体现的是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关于情节的曲折性,文本一中最典型的是父亲临终前嘱咐小女儿出版他的误诊病例。前面一直在写作为小女儿,父亲母亲如何疼爱她,父亲如何亲自接生,如何救治身患疟疾的她,因而出版误诊病例这一情节有些出人意料。但是这个情节却符合父亲的人物形象,符合他的人品和医德。父亲一生都在为医学事业贡献力量,“日寇入侵,精通医术的父亲参加抗日救卫队去了。父亲在战场上救死扶伤”“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父亲和他的同仁们一起创建了市中医院”“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让父亲在中医界的声誉达到了顶峰”“退休后父亲仍然被聘为中医院的顾问,每星期还去坐堂。为了中医院迁址重建。,父亲多方呼吁,四处奔走”。因此这个情节的出现虽令人意外,却也合乎情理,与父亲高大的医者形象吻合,凸显他崇高的医德。关于细节描写,文本一中有“他高热不退,嘴里又说着‘黄芪’‘白术’‘当归’等”,父亲病中高热时还在喊药名,这一细节生动的刻画出一个一生为中医药事业发展鞠躬尽瘁的医学工作者形象。还有“父亲看着她,父亲的眼神,如此明亮,如此坚定”,这是父亲临终前嘱咐她出版他的误诊病历,父亲说“孩子你知道吗,爸爸一生行医,救活人无数,但是,难免有疏漏误诊的时候……爸爸这些年,把自己误诊的病例都写下来,结集成册,希望你给我编辑出版”,作为一位在医学界声誉极高的老医学工作者,父亲能够反思自己,并敢于公开自己曾经的误诊病历,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父亲眼神的细节描写生动的刻画出一个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一心造福于人的医者形象。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十一月中,项羽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羽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文本二: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乃使人与秦吏A行县乡邑B告谕C之D秦人E大喜F争持G牛羊酒食H献飨军士。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指当、担任,与《庖丁解牛》中“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为”意思不同。B.固,指本来、原来,与《六国论》中“固不在战矣”的“固”意思不同。C.故,指所以、因此,与《鸿门宴》中“君安与项伯有故”的“故”意思不同。D.缟素,缟指白色精细的生绢,素指未经染色的生绢,均可引申为白色。因此,在古代有时会使用“缟素”指称白色的丧服。而文中的“缟素”则比喻质朴。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祖,是沛县丰邑中阳里人,曾经到咸阳服徭役,有幸目睹了秦始皇出行,不觉显露出他内心对秦始皇的仰慕之情。B.在抗秦的各路诸侯中,刘邦的军队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向其投降。一些将领主张杀了子婴,刘邦没有同意,认为杀子婴不吉利。C.项羽听说刘邦率先平定了关中,非常生气,又听说他已在关中称王,更为恼怒,决定听从谋士范增的建议,犒劳百万之师,一举歼灭他。D.刘邦进入秦宫之后,为华丽宫室、无数的珍宝和宫女的美色所吸引,想住在秦宫开始享乐的生活,属下樊哙劝他离开,他一开始不肯听。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2)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14.班固评价司马迁的《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请结合文本内容,对刘邦的“美”与“恶”做简要分析。【答案】10.BDF
11.B12.C
13.(1)沛公想留在秦宫休息,樊哙、张良劝谏,于是沛公封好秦宫的贵重珍宝、财物和府库,退回驻扎在霸上。(2)沛公带着一百多骑兵,驱马来到鸿门,见到项羽后向他道歉。14.①刘邦的“美”:抱负远大,知错能改,仁厚爱人,豁达大度,善于纳谏,体恤百姓。②刘邦的“恶”:好酒好色,不事生产,贪图享乐。【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于是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去巡行各郡县、乡邑,向百姓们讲明情况。秦朝百姓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犒劳士兵。“行县乡邑”是“人与秦吏”的谓语和宾语,故在B处断开;“谕之”是动宾结构,“秦人”是下句主语,D处断开;“秦人大喜”是主谓结构,“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前省略主语“秦人”,故F处断开。故选B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当、担任;给,替。句意:担任泗水亭长。/庖丁给梁惠王宰牛。B.错误。都是“本来”的意思。句意:本来就认为我能宽厚容人。/本来就不在于战争。C.正确。所以、因此;交情。句意:所以您才能够来到这里。/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的?D.正确。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又听说他已在关中称王”错,原文“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意思是“沛公想在关中称王”,只是想,并不是“已在关中称王”。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止”,留;“乃”,于是;“军”,驻扎。(2)“从”,使……跟从,带领;“之”,到;“谢”,道歉。【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①分析刘邦“美”的一面:根据“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可知,刘邦抱负远大;根据“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乃还军霸上”可知,刘邦善于纳谏,知错能改;根据“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可知,刘邦仁厚爱人,豁达大度;根据“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可知,刘邦体恤百姓。②分析刘邦“恶”的一面:根据“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可知,刘邦好酒好色,不事生产,贪图享乐。参考译文:文本一:高祖,是沛县丰邑中阳里人,姓刘,字季。高祖这个人,高鼻梁,一副龙的容貌,鬓角和胡须很漂亮,左边大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仁义而爱人,喜好施舍,性情豁达。平常有干大事业的气度,不肯从事一般百姓的生产劳动。到了壮年,试着做官,担任泗水亭长,官府中的官吏没有不被他轻慢戏侮的,爱好喝酒,喜欢女色。高祖曾经到咸阳服徭役,秦始皇出巡,允许人们随意观看,高祖看后长叹道:“啊,大丈夫应当像这样!”汉元年十月,沛公的军队就先于各路诸侯到达霸上。秦王子婴坐着白车,驾着白马,用丝带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金印符节,在轵道旁投降。将领中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沛公说:“当初怀王派遣我攻关中,本来就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况且人家已经屈服投降,再杀掉他,(这样做)不吉利。”于是把秦王交给下属官吏,自己向西进入咸阳。沛公想留在秦宫休息,樊哙、张良劝谏,于是沛公封好秦宫的贵重珍宝、财物和府库,退回驻扎在霸上。沛公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说:“父老们苦于秦朝苛刻繁杂的法律已经很久了。我应该在关中称王,我和父老们约定三条法令。”于是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去巡行各郡县、乡邑,向百姓们讲明情况。秦朝百姓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犒劳士兵。沛公又辞让不肯接受。百姓们又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做秦王。十一月中,项羽听说沛公已平定关中,大怒,派遣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就到达戏水。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听说项羽发怒,想要攻打沛公,就派人对项羽说:“沛公想要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丞相,珍宝全都占有了。”曹无伤想以此求得项羽的封赏。亚父范增劝说项羽攻打沛公。项羽正在犒劳将士,准备次日和沛公会战。这时项羽兵力四十万,号称百万。沛公兵力十万,号称二十万,实力比不过项羽。恰巧项伯想要救张良,连夜来见张良,趁机让项伯用不能杀刘邦的道理劝告项羽,项羽才不发兵。沛公带着一百多骑兵,驱马来到鸿门,见到项羽后向他道歉。项羽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会这么生气!”沛公因为樊哙、张良的缘故,得以脱身返回。回到军中,立即杀了曹无伤。文本二:沛公进入秦宫,那里的宫室、帷帐、狗、马、贵重珍宝、美女数以千计,沛公想留下住在宫里。樊哙劝谏沛公出去居住,沛公不听。张良说:“秦王室因为昏庸无道,所以您才能够来到这里。您替天下铲除暴政,应该以清廉朴素为本。现在刚刚攻入秦都,就要安享其乐,这正是人们说的‘助纣为虐’。况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您听从樊哙的意见。”沛公于是回军驻扎在霸上。(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晚泊岳阳①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②。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③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注】①岳阳:湖南洞庭湖边岳阳城。这首诗为诗人途经岳阳所写。②失江路,指江水苍茫,看不清江上行船的去路。③一阕:一首乐曲。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途经岳阳而暂泊,听到岳阳城里的钟声,诗人闲卧舟中,心中不由生发思绪。B.“空江”,写出了洞庭湖口冷寂、荒凉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从遐想中回过神来的茫然。C.诗人的视线由明月转向江面,江面云水茫茫,烟霭沉沉,诗人探寻那归去的水路。D.这首诗从视觉与听觉两个角度描写了岳阳城外江畔的夜景,如水上歌是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明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是视觉形象。16.这首诗的后四句与杜甫《登岳阳楼》的后四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表达的情感和情感抒发的方式均有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答案】15.B
16.(1)情感:①欧阳诗的后四句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旅中思归的情感;②杜诗的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老病漂泊、孤舟为伴的悲伤,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安危、时局动荡的忧思。(2)抒情方式:①欧阳诗的后四句借景抒情,月洒清辉,轻舟晚归,歌声传来,轻舟短楫,疾去如飞,诗人久久凝视,思归之情寄寓其中;②杜诗的后四句直抒胸臆,写自己羁旅漂泊,年老多病,孤舟为伴,亲朋故旧杳无音讯;而诗人还关注着关山以北的战争烽火,忧思国家安危。【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B.“冷寂”理解错误,应是“空旷开阔”。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情感和抒情方式的能力。情感:欧阳诗的后四句意思是夜深月亮洒下清辉,又传来舟子晚归时的歌声。这歌声引起多少思绪,其中感情体味不尽,只感觉轻舟短楫,疾去如飞。渔人归家,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旅中思归的情感;杜诗的后四句意思是,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老病漂泊、孤舟为伴的悲伤,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安危、时局动荡的忧思。抒情方式:欧阳诗的后四句写静赏江月、倾听歌声,写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句句写景,景景关情。借景抒情、以景寓情来表现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杜诗的颈联二句,因湖山之景而触动身世之悲,写满腹的孤身漂泊之感与万里乡关之思。末联仍是登楼时所感,然已由身家及于时事国运,表现了诗人愈在个人不幸之时愈不忘政局国情的高尚品格。当时吐蕃入侵,西北边疆不宁。不为个人身世而哭,而是为国家的危难而哭。“老病孤舟”的悲与“关山戎马”的哭都是直抒胸臆,写自己羁旅漂泊,年老多病,孤舟为伴,亲朋故旧杳无音讯;而诗人还关注着关山以北的战争烽火,忧思国家安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2)杜牧斥责秦的统治者对百姓毫无限度地搜刮,自己却挥霍无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3)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用人纳谏策略,这后来成为初唐的治国方略。【答案】
①.六朝旧事随流水
②.但寒烟衰草凝绿
③.奈何取之尽锱铢
④.用之如泥沙
⑤.简能而任之
⑥.择善而从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衰、凝、锱铢、简、择。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长久地、仔细地看过河水的流动,并不是___①___的,而是弯弯绕绕不断打着旋儿,将浮萍、草芥、枯木,甚至房屋卷进去又吐出来,也将日光、月光卷进去又吐出来,动作如此柔曼,如此笃定,我经常看得入迷。一条河流的源头,往往是在雪山,在草原,甚至在荒漠,基本都是在内地。从无到有,从细小到阔大,有可能挤在荒原,有可能流入市镇,渐渐为众人所知。一条河从源头起步,可能流不多远就干涸了,那便销声匿迹了,或者融入别的河流,更加显赫,然而,也从此失去自己的轨迹。一条河只有纳入众多河流,才能不断壮大,才能行之久远。一条河只有经过大起大伏,才能获取能量,才能激流勇进。一条大河,___②___也好,受到关注也好,它只在自己的流淌里,也只需在意自己的流淌。甚至不须在意对人有没有用,有没有用不是它该考虑的,它只用考虑流淌,尽情地流淌,并壮大,并奔腾。在它成就自己的时候,自然也会成就别人。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一条河流的源头,往往是在雪山、草原、荒漠等内地。”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答案】18.①一往无前
②无人问津
19.①原句用了四个“在”,强调了河流源头的不同位置;改句则没有这样的效果。②原句所用的“甚至”在强调之外还有意想不到的意味,“基本”则是对前面所述的总结;该句无此意味,且层次关系单一。③原句中每一个地点独立成句,构成排比句,具有音韵美,而改句则是单调的陈述语气。【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根据“而是弯弯绕绕不断打着旋儿”可知,此处应是描绘河流奋勇前进的笔直流淌的状态,故此处可填“一往无前”。一往无前:指不把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放在眼里,无所畏惧、毫不动摇地奋勇前进。②根据“受到关注也好”可知,此处应是表达没有人前来打听关注,故此处可填“无人问津”。无人问津:没有人来打听渡口。比喻打听价格或情况等。【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效果的能力。①“在雪山,在草原,甚至在荒漠,基本都是在内地”连续使用四个“在”字,不仅凸显了河流源头分布的广泛性,还赋予了每个源头独特的地理意义。这样的修辞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河流源头分布的不同位置。相比之下,改句则缺乏这种强调效果,源头的位置和重要性在表述中显得相对平淡。②“甚至在荒漠,基本都是在内地”中的“甚至”一词,不仅起到了强调的作用,还暗含着一种出人意料的意味,仿佛是在告诉读者,尽管前面已经列举了许多源头,但仍有更多未知的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而“基本”一词,则是对前面所列举的源头进行了一个总结,使得整个句子更加完整和有条理。改句则没有这样的意味,它只是一个简单的陈述,缺乏层次感和深度。③原句中的每一个地点都独立成句,形成了排比句的结构,这种结构不仅使得句子更加有节奏感,还赋予了每个地点以平等的地位,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感知到每个源头的独特性和重要性。而改句则采用了单调的陈述语气,缺乏这种音韵美和节奏感,使得整个句子显得相对平淡无奇。(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最近,白领群体里兴起了一股逃离“格子间”、从事轻体力工作的热潮。①
,它一般指那些“不需要动脑且劳动强度较低的体力工作”,像咖啡师、书店店员、外卖配送员、宠物美容师等职业均在此列。②
?纵观豆瓣小组和各种报道,即时的正向反馈、有效摆脱脑力劳动和社交的疲惫是主要原因。而且,轻体力活既不至于像传统意义上的体力工作一样过度辛劳,又能稍稍寻回对生活的掌控感。当然,应该乐于看到更多人勇敢地放下“追求体面”的包袱,去探索更多职业和个体发展的可能,切身践行那句“人生是旷野”的格言。但另一方面,选择某条职业应当基于的是个人实际情况与理性判断,也不是任何一种人云亦云的流行说法。在轻体力活受到青睐的背面,普遍繁琐的劳动、降级的薪资、不甚完善的保障制度并没有消失。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轻体力活只不过是一场“看上去很美”的浪潮,
③
。20.下列句子中的“包袱”和“‘追求体面’的包袱”中的“包袱”,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包袱这个词原本为相声这种艺术形式独有,后来也被其他曲艺形式所采用。B.在两间堆破烂农器的一间屋子里,搜出了一个包袱,里头有七八件衣裳。C.杨部长和余静同志要我们诉旧社会的苦,放下包袱,是件好事情。D.你告诉我名姓儿,外头去叫小厮们,打了包袱,写上名姓去烧。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0.C
21.①所谓的“轻体力活”;②为什么选择轻体力活;③不是解决职业困局的唯一路径
22.选择某条职业路径应当基于的是个人实际情况与理性判断,而不是任何一种人云亦云的流行说法。【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例句“包袱”是指某种思想或精神上的负担。A.“包袱”是曲艺术语。B.本义,用布包起来的衣物包裹。C.某种思想或精神上的负担。D.祭扫时的焚化品。故选C。【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指那些‘不需要动脑且劳动强度较低的体力工作’”指的是轻体力活的概念,可填“所谓的‘轻体力活’”。②根据“即时的正向反馈、有效摆脱脑力劳动和社交的疲惫是主要原因”可知这是选择轻体力活的原因,可填“为什么选择轻体力活”。③根据“去探索更多职业和个体发展的可能”可知轻体力活不是有效摆脱脑力劳动和社交的疲惫的唯一途径,可填“不是解决职业困局的唯一路径”。【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划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某条职业”,在“职业”之后加“路径”,也可以将“某条”改成“某种”“某个”皆可;二是逻辑不当,“是……也不是”不合逻辑,将“也不是”改成“而不是”。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英雄”在教材中也在生活中。杜甫《蜀相》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有“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钱七虎隐姓埋名16年为国修筑“地下长城”,杜富国27岁时为保护战友失去双眼双手。而今,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放创新与创业孵化制度
- 【寒假阅读提升】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说明文阅读(二)-人教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 算法设计与分析 课件 9.4-概率算法 - 蒙特卡罗算法
- 2024年乌鲁木齐2024年客运试题从业资格证考试
- 2024年西藏客运资格证紧急救护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内蒙古客车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答题
- 2024年西安客运资格证考试试题模拟
- 2024年滨州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
- 2024年重庆客运从业资格考试题库答案
- 2024年铜仁客运从业资格证试题
-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词汇表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
-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发展的研究
- 中国旅游地理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平凉职业技术学院
- 工程竣工移交报告
- 心理健康拒绝内耗课件
- 工厂反骚扰虐待强迫歧视政策
- 航测外业飞行作业指导书
- 部编本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PPT
- 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
-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