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汇编(四)23.【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句话“谁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即控制了世界财富,因而控制了世界。”教师引导设问:在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与葡萄牙首先走上了世界殖民道路。16世纪时这两个国家建立了海上霸权,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凭借优势建立了殖民霸权。到了18世纪时又会是哪个国家称雄呢?顺势导入。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原因过渡:上节课我们了解到西、葡等国的殖民扩张。到了17世纪,英国也走上殖民争夺的道路。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英国为什么会走上殖民争夺的道路呢?学生同桌交流得出:16世纪英国的活动版图基本局限于不列颠列岛。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使手工业尤其毛纺织业迅速发展,促使其开拓海外市场。(二)殖民掠夺1.过程教师多媒体播放《大英帝国》影视片段并提问:英国是如何一步步开拓海外市场的呢?学生归纳回答:英国位于海上贸易航道的要冲,只有打破西班牙的海上霸权才能向海外发展。1588年,英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与“无敌舰队”进行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海战,“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灭。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教师设问:英国是什么时候成为海上霸主的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英国不光打败了西班牙,后来还相继打败竞争对手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在世界各大洲建立了殖民地,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无论日光照耀在地球的哪个区域,都有英国的国旗飘扬,因此他们自炫为“日不落帝国”。2.殖民活动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英国在殖民地都进行了哪些殖民活动呢?学生回答:在北美地区建立大种植园。教师追问:英国殖民者在种植园都种些什么呢?为什么?学生回答:主要生产棉花、烟草、蓝靛、糖等,主要是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所需要的原料。教师引导设问: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英国殖民者后来也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这一殖民活动是怎么进行的呢?学生结合课下搜集的资料,上台讲述:18世纪,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满载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教师在多媒体展示《三角贸易示意图》并总结:这个航程路线呈三角形,故被称为“三角贸易”。在贩卖、转运黑奴的过程中,很多无辜的黑奴被活活打死、饿死或是病死,因此马克思又称之为“贩卖人类血肉的黑奴贸易”。(三)影响教师展示相关史料并安排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5分钟时间探讨:英国的殖民扩张、殖民活动会给英国和殖民地人民带来什么影响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总结:对英国:英国通过种植园和黑奴贸易,掠夺了无数的财富。英国人利用抢来的这些财富,发展国内的工业生产;同时,这些殖民地也为英国国内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促使英国迅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对殖民地:殖民地的资源和财富被无情地掠夺,长期限于贫困;同时也成为英国的产品倾销市场,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环节三:小结作业1.小结:教师进行情感升华,树立和平发展观念。2.作业:有人说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侵略是一种罪恶,也有人说这种侵略客观上有利于历史的发展。课后收集相关资料,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英国是如何一步步进行殖民扩张的?【参考答案】第一个时期是16世纪到18世纪的海外殖民时期。这一个时期,主要目的是为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扩张的对象是北美大陆和澳洲大陆。1733年,英国首先在北美大陆上建立了13个殖民地。1689年到1763年,英国和法国之间开展了四次争夺殖民地的战争,这使英国的殖民地数量也大大增加。第二个阶段在18世纪到19世纪中后期。这个阶段是英国争夺欧亚大陆的阶段。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就开始向欧亚大陆掠夺工业原料场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印度半岛成为了英国主要的殖民重点。这一阶段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间。第三阶段是争夺非洲殖民地。在这一阶段里英国在非洲大肆杀戮,给非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到了20世纪初,世界领土基本被瓜分完毕,其中英国所占份额最大。英国凭借这三次殖民扩张,成为了日不落帝国。2.本节课你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为什么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参考答案】本节课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创设情境教学法、史料分析法等。采用这几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方法更丰富,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我在授课时尽量搜集历史资料,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向学生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适时安排课堂思考与讨论,有助于避免课堂气氛的枯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4.【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法。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虞姬的《和项王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教师介绍《和项王歌》,顺势提出问题:这首作品描述的是什么情景?为什么会出现“四面楚歌”的情境呢?顺势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一)背景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之前所学,提出问题:公元前207年爆发了哪场战役?结果如何?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前207年的巨鹿之战,项羽大败秦军主力,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二)楚汉争霸的过程过渡:秦灭亡后,项羽和刘邦又碰撞出怎样激烈的火花呢?1.鸿门宴教师播放有关楚汉战争的纪录片片段,提出问题:刘邦入关后做了哪些事情?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废除了秦朝的苛法,赢得了民心。教师展示相关史料继续提问:面对这种情形,项羽又是如何做的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项羽令黥布破关而入,直至与刘邦驻军的霸上相距40里。于是就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教师邀请课前经过数次排演的历史小演员上前为大家呈现“鸿门宴”历史话剧。提问:这个历史剧隐藏一个八字成语,请大家大胆猜测是什么。请在观看完告诉老师答案。学生观看完“话剧”后,答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老师继续追问,在鸿门宴中刘邦集团和项羽集团暗流涌动的刺杀与反刺杀非常非常精彩。那你对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主角有什么看法?更欣赏哪个主角呢?在引导同学们的各种回答后,会得到项羽相对刘邦,太优柔寡断,而刘邦则反应迅速,讲求实用。2.楚汉争霸教师讲授:公元前205年夏,项羽大败汉军,刘邦退到黄河南岸重镇荥阳,楚军乘胜追击,在荥阳一带互相攻伐长达两年之久。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提问:在这两年中刘邦做了哪些准备反攻的准备呢?学生回答:刘邦兵分两路,一路仍在荥阳同项羽相持,一面派大将韩信抄楚军后路,占领河北、山东一带。从此汉军有了更为稳固的后方。教师讲授:此时项羽则补给困难,危机四伏,形势发生了逆转,楚军渐弱,汉军日盛。公元前202年秋,楚军粮尽,无奈之下与汉军讲和,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以西为汉,以东为楚。3.汉的建立(1)亥下之战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四面楚歌”相关视频,进行讲解亥下之战的过程。最终在公元前202年项羽乌江自刎,至此,历时4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2)汉的建立教师提问:汉建立的时间是?学生根据课本回答: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政权。(三)汉胜利的原因教师展示“关中的富庶的景象图片”和“张良、萧何出谋划策”的史料,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刘邦最后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刘邦善用人才,如萧何、张良、韩信等人,得到了众人的辅佐。同时刘邦有富饶的关中地区作为根据地。学生回答后,同时教师补充:刘邦进入咸阳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赢得了民心。环节三:小结作业1.小结:教师请学生担任小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复习本节课所学。2.作业:请同学们课后找出《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描写段落,再次楚汉双方在饭桌上剑拔弩张的较量。【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谈一谈秦朝灭亡的过程?【参考答案】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领导秦末农民战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陈胜吴广起义后,建立了“张楚”政权,但最终失败。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破釜沉舟)。与此同时,刘邦率兵直逼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2.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贯彻德育教育目标?【参考答案】德育教育贯穿于中小学所有学科的教学之中,历史课堂是主阵地。教学中,要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认为历史教师可以这样做:第一,进行革命理想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激励学生牢记英雄故事,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勇挑社会重担的、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新人。第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传统精神。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不忘历史,不忘记那些为我们的幸福生活而献身的革命前辈,将这种优良传统发扬下去。比如红军长征、红军的草鞋等。第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具有民族责任感。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更是一种民族责任。教师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合在历史教学之中。比如,可以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农村状况进行对比,先讲新中国成立前,农村是受封建剥削最严重的地区,经济非常落后,劳动者没有自己的土地,也没有人格尊严。新中国成立之后,实施了土地改革,使农民真正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农村经济也迎来了飞速发展。这种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感到了自己肩上背负的重担,民族责任感油然而生。25.【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意大利商业城市佛罗伦萨的图片。教师介绍意大利中部的城市佛罗伦萨,提问:什么是文艺复兴?它为什么会在意大利兴起?从而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一)背景教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一段内容,并思考两个问题:14世纪前后意大利的经济状况是什么样的?带来了哪些变化?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14世纪,意大利商品经济发达,繁荣的工商业城市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要求追求财富和现世的享乐,关注人的本身的发展。教师简介欧洲中世纪的封建教会统治,教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对人们进行欺诈和压迫,提问:假如你是生活在当时的资产阶级和市民,你会怎么做?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点明欧洲封建教会对思想文化的摧残和对人们进行精神世界的控制,引起人们的极度不满。他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首先在思想领域来一次大的解放运动,兴起了人文主义思潮。提问:那么他们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掀起这场运动的呢?学生回答: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掀起了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教师补充,所以人们把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运动。(二)内容1.教师通过PPT展示恩格斯对文艺复兴的评价:“这是一个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这个伟大的时代出现了哪些巨人吗?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的相关内容,包括国家、代表作、反映思想等方面,完成下面表格。2.教师出示中世纪时期的圣母像与《西斯廷圣母》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并提出问题:中世纪绘画中的耶稣与圣母形象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的形象有何不同?同是宗教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这反映了艺术家们的什么思想内涵?以历史小组为单位,根据问题,参照课本,进行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中世纪的人物表情严肃,以“神”为中心,要表现神的庄严,而文艺复兴时期,要冲破宗教神权对人思想的束缚,以“人”为中心。在这些文艺复兴的作品中都表达了同一个主题,那就是“人文主义”,要求表现人的天性、人的情感、追求人的幸福、人的个性,以“人”为中心。人文主义也就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3.教师出示材料:对于文艺复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你赞成哪一种观点?为什么?通过学生论辩,认识到文艺复兴是以再生古典文化为旗帜,而实质是反映资产阶级思想愿望的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三)影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文艺复兴有什么历史作用呢?请结合课文正文内容,以及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概括。学生自主发言后,教师总结: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广泛持久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冲破了几百年来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解放领域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前提。环节三:小结作业1.小结:采用问答法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学习内容。2.作业:请同学们回去之后搜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代表作品,并对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内涵的分析。【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文艺复兴“文学三杰”。【参考答案】文艺复兴“文学三杰”指的是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特。薄伽丘在其名著《十日谈》中,揭露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讽刺教士的奸诈和伪善,赞扬手工业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干,歌颂真挚的爱情和高尚的情操。体现了作者反对教会禁欲、高扬人性的思想。但丁的《神曲》充满着对教会和封建贵族的谴责,对自由、理性和求知精神的歌颂,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恩格斯称他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彼特拉克在《歌集》中表现了人文主义者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2.简述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史论结合?【参考答案】史论结合原则是历史教学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则。在历史教学中,首先必须详细地把握和讲清基本史实,使学生获得大量的具体的感性认识材料,为正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奠定基础,创造条件。其次,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对基本史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史论结合必须做到史实讲述中寓有观点,观点分析中不离史实。要反对只讲理论观点,而不注意讲授基本史实;或是只讲基本史实而不注意讲理论观点。26.【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秦始皇陵兵马俑遗址视频并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被发掘时震惊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是我们祖先在两千多年前打造的一支“威武之师,雄伟之师”,顺势导入。环节二:新课讲授(一)秦始皇过渡:要想了解秦陵兵马俑,我们还得先走进墓主人——秦始皇。教师引导回顾旧知:李白曾这样概述秦始皇的丰功伟绩,他说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现在请同学们结合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你们也来介绍一下秦始皇。学生回答:公元前230年,在秦王嬴政的指挥领导下秦国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不到10年时间就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公元前221年,秦王完成统一大业并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教师追问:还有没有同学再来补充一下?学生回答:秦王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他自称为“始皇帝”,史称“秦始皇”,他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总结:由此可见,秦始皇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国力昌盛,他死后也给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秦陵兵马俑。(二)秦陵兵马俑1.发掘概况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秦陵兵马俑的考古影像并设问:秦陵兵马俑位于哪里?有什么样的构造?学生观看并回答:地点位于陕西临潼东边的骊山北麓。陵墓里面修建了地下宫殿,后来考古工作者在陵墓东侧1500米处又发现了巨大的陪葬坑,众多的兵马俑。教师设问:这反映了秦陵兵马俑的规模如何?学生回答:气势恢宏、规模宏大、雄伟壮观。教师安排学生阅读课本并展示图片,设疑:考古人员在这座规模如此大的陵墓里发掘到了什么?学生归纳出:在三座大型兵马俑葬坑里,埋葬着约8000件陶制兵马俑,还有上万件兵器,100余辆木制战车。教师补充:除闻名遐迩的兵马俑陪葬坑、铜车马坑之外,考古人员又新发现了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余处,出土的文物多达10万余件。这些文物都是国之瑰宝,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财富,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去保护,也应该为之感到自豪。教师追问:秦陵兵马俑的发现不仅在中国,而且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那它有着什么样的历史地位呢?学生回答:它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成就之一,是世界第八个奇迹。它既是中国人民的艺术珍品,又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遗产。2.因素教师展示相关史料并安排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用5分钟时间探讨:秦始皇为什么能修建出规模如此宏大的兵马俑?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总结:秦始皇在位期间在政治上推行郡县制,加强地方管理;经济上,统一度量衡促进全国经济交流;军事上,北击匈奴又逐戎人,维护国家统一。这一系列的措施保障了国家的安定,经济的快速发展,最终使得国力昌盛,也就为皇陵兵马俑的修建提供了物质和人力的保证。环节三:小结作业1.小结:教师进行情感升华,增强民族自豪感。2.作业:搜集秦陵兵马俑的图片,举办主题展览。【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除了秦陵兵马俑之外,我国还有哪些重要的古代建筑遗址?【参考答案】(1)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它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2)拉萨布达拉宫。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整座宫殿依山而建,气势宏伟,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它是西藏地区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堡式建筑群,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古代宫殿,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型古代宫殿。(3)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4)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都江堰既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自然遗产。都江堰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你觉得如何调动学生在历史课上的积极性?【参考答案】(1)充分了解学生。由于学生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了解他们的兴趣点,与兴趣点相结合融入教学。(2)充分利用教具和教学方法,历史的特征在于真实性,单纯的史实讲解也容易枯燥,所以利用图片、视频、演讲、辩论等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积极性。(3)适当的任务驱动非常必要。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相结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提升积极性。27.【简答题】1.题目:中华民国的创建2.内容: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经过多方协商,决定在南京成立临时中央政府。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随后,又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交涉,力图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也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在袁世凯通电声明拥护共和后,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等条件。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不肯南下,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3.基本要求:(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2)讲清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3)有必要的板书设计。答辩题目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有哪些主要措施,列举四条。2.本节课你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为什么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国父孙中山的图片并设置疑问:孙中山为什么被称为国父?他领导建立的是哪个国?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孙中山一生致力于革命,最终建立的中华民国,那他是如何建立的呢?结果是什么呢?引出课题《中华民国的建立》。环节二:新课讲授(一)中华民国的建立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提问:在上节课已经知道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各省纷纷独立,那么独立后的各省如何将革命继续向前推进呢?学生回答:在南京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教师展示关于中华民国成立的相关纪录片并设置情境:假如你是当时《申报》的一名时事新闻记者,你要如何报道中华民国成立的相关新闻?在你的新闻上应该出现哪些要点?学生回答: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黎元洪任副总统,并成立参议院。教师补充讲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宣布实行公元纪年、以五色旗为国旗。(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过渡: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建立中华民国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府。教师提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接下来的革命道路会一帆风顺吗?又发生了什么震惊全国的的事件呢?学生回答: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教师展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示意图,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问学生在每个时间点分别发生了什么事件?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教师提问:那么孙中山就任由袁世凯窃取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中华民国吗?如果不是那他做了哪些努力?学生回答: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颁布了《临时约法》。教师展示《临时约法》的原件图片,组织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用10分钟时间讨论:《临时约法》主要有哪些内容?意义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其意义是巨大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环节三:小结作业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所学知识。2.作业:孙中山并没有直接领导辛亥革命,为什么会把孙中山选举为临时大总统?课后搜集相关资料,下节课展示。【板书设计】中华民国的创建(一)中华民国的建立:1921年(二)窃取革命果实:南京——北京(三)《临时约法》1.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2.意义: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宪法【答辩题目解析】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有哪些主要措施,列举四条。【参考答案】政治方面:保障人权,不准刑讯、体罚,禁止买卖人口、贩卖童工,保护华侨,保护人民财产。经济方面: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平等观念,革除“大人”“老爷”等称谓,废止跪拜,剪除男子发辫,劝禁女子缠足,严禁鸥片,禁止赌博。教育方面:提倡男女同校,废止小学读经等。2.本节课你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为什么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参考答案】本节课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采用这几种教学方法,是因为本节课的内容跨度较大,且历史资料相对较多,多需理性分析。我在授课时尽量搜集历史资料,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向学生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适时安排课堂思考与讨论,有助于避免课堂气氛的枯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给你难以理解的难点问题进行点拨理解,充分发挥我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28.【简答题】1.题目:造福千秋的都江堰2.内容:在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已经出土有小件铜器。这些早期铜器,只是一些小件工具或生活用具,而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兴修水利。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李冰等经过精心设计,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这座大型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3个主体工程。鱼嘴是在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于江中,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宝瓶口是在内江下游人工凿山开的出水口,引水流入网状的渠道,灌溉农田。飞沙堰是分水堤坝与宝瓶口之间长120米的滚水坝,在洪水期用于泄洪,并减少泥沙淤积。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3.基本要求:(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2)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3)有必要的板书设计。答辩题目1.我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水利建筑工程?2.你为什么要布置这样的作业?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在多媒体展示都江堰的图片并讲述: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大地震,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在震区有许多建筑物倒塌,而处于震区的这一水利工程却没有损毁和垮塌。经过专家的考察和评估,结论是整个水利工程是安全的,人们不禁为这一建于2200多年前的水利工程感到惊叹,这一水利工程就是都江堰。那都江堰是什么时候建造的?是谁建造的呢?它又有什么作用?顺势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建造情况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都江堰是什么时候建造的?为什么会建造呢?学生回答:这一工程于战国后期在秦国修建。一方面是秦国注重水利工程的建设,重视发展农业;另一方面是这一地区经常发生洪涝灾害,需要迫切解决。教师继续设问:这一工程是谁修建的?怎么修建的呢?学生结合课本后回答: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李冰等人经过精心设计,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这座大型的水利工程。(二)结构教师安排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走上讲台以小小发言人的身份介绍:都江堰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有哪几个部分构成的?学生甲展示搜集的图片并讲述: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鱼嘴是在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于江中,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学生乙补充讲述:宝瓶口是在内江下游人工凿山开出的出水口,引水流入网状的渠道,灌溉农田。飞沙堰是分水堤坝与宝瓶口之间长120米的滚水坝,在洪水期用于泄洪,并减少泥沙淤积。(三)作用教师在多媒体展示相关史料记载,并安排学生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用5分钟时间探讨:这几个主体工程有何作用?《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小组代表发言: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教师补充:都江堰建成之初,灌溉面积五六十万亩。后来逐渐伸展到13个县,支流和渠道有500多条,灌溉面积300多万亩。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不断维护和修整,都江堰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超过1000多万亩。2200多年来,都江堰这一伟大的水利工程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我们应该感到自豪!环节三:小结作业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2.作业: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古代的伟大建筑工程?下节课分享。【板书设计】造福千秋的都江堰(一)建造情况李冰(秦国)(二)结构鱼嘴、宝瓶口、飞沙堰(三)作用灌溉、防洪→“天府之国”【答辩题目解析】1.我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水利建筑工程?【参考答案】(1)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灵渠流向由东向西,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2)隋朝大运河。隋代统一中国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发展江淮漕运,增强北方边防力量,隋炀帝先后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并重修了江南运河,终于凿成和疏通了以国都洛阳为中心,北抵河北涿郡、南达浙江余杭的大运河。唐代的运河基本上是沿用了隋代大运河的体系,只是作了局部的变更和整修,所以后人有“隋朝开河,唐宋受益”之说。(3)它山堰。它山堰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始建于唐文宗太和七年,由当时著名的水利家王元暐主持兴建。古时的樟溪经常旱涝成灾,所以修建它山堰以减轻水害。为了增强堰的泄洪能力,又在堰东的南塘河上,分别建造了乌金、积渎、行春三座矸闸,作为它山堰的辅助设施,以使江河分流,形成了一个以它山堰为总枢纽的引泄完整、滞蓄可靠的水利系统。2.你为什么要布置这样的作业?【参考答案】首先,我认为有趣而新颖的作业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历史学习兴趣。秉承着这一原则,我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课下去了解我国古代的伟大建筑工程有哪些?这样的作业能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搜集信息的能力,扩展课外知识。29.【简答题】1.题目:“空中花园”2.内容:据说公元前六七百年,西亚的一位国王为取悦郁郁寡欢的王后,建起一座奇特的“空中花园”。空中花园呈正方形,每边长约120米,由层层平台叠架而成,高约25米。每层平台都由砖砌的立柱支撑。土台的底部垫有石块,上面铺土砖,再上面铺铅板,然后在铅板上面堆土,栽种花木。树木郁郁葱葱,鲜花姹紫嫣红,因里还有灌溉用的水道。远远望去,花园宛如垂悬半空,所以又称“悬苑”。它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与古代埃及金字塔齐名。可惜因年代久远,它已不复存在。右图是后人根据记载画的一幅空中花园的想像图。3.基本要求:(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2)围绕空中花园设置两个提问。(3)有必要的板书设计。答辩题目1.说一说你对希罗多德的了解?2.谈一谈你是如何进行学情分析的?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金字塔的图片,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对金字塔的认识?学生回顾得出: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代表国王的权力,国王胡夫的金字塔规模最大。接着教师追问:在世界古代史上,还有一座著名的建筑与埃及金字塔齐名,这座建筑物指的是什么?它的基本结构如何?在世界建筑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从而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建造“空中花园”的背景1.建造者教师展示尼布甲尼撒二世的图片,提问:“空中花园”举世闻名,那么它是由谁建造的?并请同学们以小小历史学家的身份介绍该人物。学生回答:是尼布甲尼撒二世。接着教师追问:尼布甲尼撒二世建造“空中花园”之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他在国内大兴土木,在巴比伦城等地修建了很多宏伟的建筑物,重修巴比伦城、宗教建筑、通往马都克神庙的大街、巴比伦王宫,建造巴比伦城的外城墙,兴建“空中花园”等。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空中花园”,尼布甲尼撒二世时期是新巴比伦的繁盛时代。2.“空中花园”名称的由来接着教师展示故事情景,提问:国王为何要建造“空中花园”?千百年来,关于“空中花园”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了米底的公主安美依迪丝为王后。公主美丽可人,深得国王的宠爱。可是时间一长,公主愁容渐生,尼布甲尼撒不知何故。公主说:“我的家乡山峦叠翠,花草丛生。而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巴比伦平原,连个小山丘都找不到,我多么渴望能再见到我们家乡的山岭和盘山小道啊!”原来公主得了思乡病。于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在他的宫殿里,建造了层层叠叠的阶梯型花园,上面载满了奇花异草,并在园中开辟了幽静的山间小道,小道旁是潺潺流水。工匠们还在花园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楼,矗立在空中,巧夺天工的园林景色终于博得公主的欢心。学生回答:为了博得公主的欢心。接着教师追问: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空中花园”名字的由来?学生回答:由于花园比宫墙还高,给人感觉像是整个御花园悬挂在空中,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又叫“悬苑”。(二)基本结构教师展示空中花园的图片,提问:根据图片及教材,归纳总结“空中花园”的基本结构是什么?人们根据传说绘制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图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空中花园呈正方形,每边长约120米,由层层平台叠架而成,高约25米。每层平台都由砖砌的立柱支撑。土台的底部垫有石块,上面铺土砖,再上面铺铅板,然后在铅板上面堆土,栽种花木。教师引导:“空中花园”如此独特,如果你是当时尼布甲尼撒二世身边的大臣,你觉得要想维护好“空中花园”会有哪些难题需要思考与解决?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学生得出:巴比伦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园又远离幼发拉底河,供水问题比较棘手。因此,空中花园可以完善输水设备,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紧着齿轮的把手,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流返回地面。其他学生补充:一般的建筑物,要长年抵受河水的侵蚀而不塌下是不可能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没有太多石块,空中花园所用的砖块可以加入了芦苇、沥青、瓦及铅,以防止河水渗入地基。(三)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教师播放《空中花园》视频片段,提问:和世界其他著名建筑相比,“空中花园”有着怎样的地位?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空中花园是上古时代巴比伦人的卓越成就,带给人民无比的骄傲,来到巴比伦的旅人们经常记录下这座伟大的奇观。空中花园代表了工程学上的惊人表现,层层叠叠的花园中栽种了各式各样的树、灌木、以及藤蔓。“空中花园”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与古代埃及金字塔齐名。环节三:小结作业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所学知识。2.作业:跟世界相比,中国古代史上的著名建筑物有哪些?任选其中之一,谈谈你的认识。课下搜集资料,下节课交流讨论。【板书设计】“空中花园”(一)建造的背景1.建造者2.“空中花园”名称的由来(二)基本结构(三)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答辩题目解析】1.说一说你对希罗多德的了解?【参考答案】前484-前425年,生于小亚细亚西海岸的一个希腊城市,家庭条件优越,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后因反对当地的独裁统治者而被迫出走。从此他长期周游各地,到过小亚细亚、黑海北岸、两河流域、叙利亚、埃及等地。每到一地,他都注意了解风土人情,采集民间传说,考察文物古迹,因此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后来他移居雅典,结识了伯利克里和许多文人学者。他决心写一部关于希波战争的历史。不久,他和一些雅典人到意大利南部殖民,在那里写书直到去世。他根据查阅的资料和考察所得,写成《历史》,共分九卷,其中不但包括希波战争的历史,还包括巴比伦、埃及、波斯等西亚、北非国家以及希腊许多地区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情况,是西方第一部史学巨著。2.谈一谈你是如何进行学情分析的?【参考答案】(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包括所在年龄阶段的学生长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擅长感性学习还是理性学习;乐于发言还是开始羞涩保守;不同年龄学生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不同。不同年龄学生的感兴趣的话题不同,教师一方面要尽量结合学生兴趣开展教学,又要适当引导不能一味屈尊或者迁就学生的不良兴趣。(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针对本节课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生活经验,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知识经验。如果发现学生知识经验不足,一方面可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3)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分析不同班级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如何、学习新的操作技能的能力如何。据此设计教学任务的深度、难度和广度,因材施教、采取变通灵活的教学策略。(4)学生学习风格分析班级整体学习风格:有些班级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不同的学生个体也是如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合作等方式尽量取学生之长、补其之短。30.【简答题】1.题目: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2.内容: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考古学者在云南、北京、重庆、陕西、山西、湖北、辽宁、河北、安徽、江苏、山东、四川、广东等地发现了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通过对元谋人遗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人类进化示意图3.基本要求:(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2)要有过程性评价。(3)有必要的板书设计。答辩题目1.山顶洞人属于新石器时代吗?2.科学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历史学科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谈话法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学生:关于人类起源,你知道什么?教师介绍:在中国有女娲造人的说法,在西方有上帝造人的说法(亚当和夏娃的故事)。教师过渡:老师刚才介绍的都是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那人类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这一课去一探究竟吧。环节二:新课讲授(一)人类进化的过程过渡:人类是经历了几百万年从猿猴进化而来的。教师展示人类进化的视频请学生观看,并提问: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达尔文又是谁?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人类经历了从始祖南猿到能人到直立人到远古智人再到晚期智人的发展,最终进化为现代人类。达尔文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过渡:既然人类是进化而来的,那在我们的祖国大地上有哪些远古人类呢。教师在PPT上展示中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示意图,提问:中国境内远古人类的主要遗址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蓝田人、金牛山人、和县人、丁村人。教师在PPT上展示史前遗址分布地形图请学生观察,提问: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二)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我国境内这么多的远古居民,那目前已知的我国最早的人类是谁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教师播放关于元谋人考古发现的视频,请学生观看并提问:为什么叫元谋人?元谋人距今有多久?元谋人的生产活动有哪些?元谋人发现的意义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元谋人发现于云南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前,会制造工具和使用天然火,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教师补充知识:当考古界发现重要的遗迹、遗物时,大都由其发现地命名。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以学习小组思考讨论问题:你怎么知道元谋人已经是人了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元谋人遗迹中发现的两枚门齿化石是人类的特质;发现的粗糙石器说明元谋人会制造工具;炭屑和烧骨说明元谋人知道用火。这些遗迹都足以证明元谋人已经是人了。环节三:小结作业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所学知识。2.作业:回家查阅相关资料,思考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什么?。【板书设计】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一)人类进化的过程达尔文进化论(二)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答辩题目解析】1.山顶洞人属于新石器时代吗?【参考答案】不属于,山顶洞人属于旧石器时代。因为山顶洞人使用的工具主要还是打制石器,并不是磨制石器。2.科学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历史学科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参考答案】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有着充分地进行科学教育的条件。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科学素养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科学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科学素养的培养首先取决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教材中包含有丰富的与科学相关的史实,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手段,在课堂上营造出浓厚的求知氛围,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持续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领略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从而提高对科学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二是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科学需要辩证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合乎理性的思维,需要探索、质疑和创新。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较有质量的问题去开启学生思维的机器,学生形成了存疑的习惯后就会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三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学习树立学生对科学的正确观念和价值取向。科学素养渗透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自己妥善处理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对杰出人物历史事件的学习、探讨和评价,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31.【简答题】1.题目:“五月花”号2.内容:
1620年9月23日,一艘名为“五月花”号的船离开英国,驶向茫茫的大西洋,向北美开去。船上有102名乘客,其中,35名是不堪英国国内宗教迫害、被迫离乡背井的清教徒,其他人是工匠、渔民、农民和卖身为奴的穷人。这艘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了近两个月,直到11月21日才到达今天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地方。不久,他们备考,开始了在北美的移民生活。这些移民们初到北美时,人地两生,衣食无着。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他们学会了种植当地的农作物,逐渐站稳了脚跟。此后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北美,北美殖民地逐渐发展起来。3.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10分钟。(2)围绕“五月花号”设计两个问题。(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答辩题目1.“五月花”号到达之后,北美地区有何发展?2.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法。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绝望穿越:五月花号》的片段节选,提问: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回答:“五月花”号是英国移民使往北美的一艘船只,影片极为震撼。教师继续提问:“五月花”号并非从英国移民驶往北美的第一艘船只,但却是英国移民驶往北美的一艘最为著名的船只,这是为什么?英国移民来到北美后发生了什么?这与美国的诞生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一)背景教师展示“五月花”号的图片,提问: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影片,想一想“五月花”号上的乘客都包括哪些?有什么特点?
学生根据图片和影视资料回答:船上有102名乘客,其中,35名是清教徒,其他人是工匠、渔民、农民和卖身为奴的穷人。教师继续提问:移民中有很多是清教徒,他们为什么要移民北美?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归纳:清教徒主张改革国教,否定英王对宗教的掌控权,挑战了王权,所以伊丽莎白女王及其后的英国国王,也都对清教徒实行高压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清教徒们一则为了坚持自己的信仰,另则为了躲避国内镇压,纷纷潜逃出境,于1620年离开英国。(二)概况1.教师展示相关资料,提问:1620年11月21日,清教徒领袖在船舱内主持制定了一个共同遵守的《五月花号公约》,根据材料概括《五月花号公约》的内容是什么?“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增加基督教的信仰,为了提高我们国王和国家的荣耀,我们飘洋过海,在弗吉尼亚北部开发第一个殖民地。我们这些签署人在上帝面前共同庄严立誓签约,自愿结为民众自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地能得到更好的实施、维护和发展,将来不时依此而制定颁布,被认为是对这殖民地全体人民都最合适、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五月花号公约》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组建公民团体;拟定公正的法律、法令、规章和条例。教师补充:这份公约成为美国日后无数自治公约中的首例,它的签约方式及内容代表着“人民可以由自己的意思来决定自治管理的方式、不再由人民以上的强权来决定管理”。在此开创了一个自我管理的社会结构,这在王权与神权统治的时代,暗示了许多民主的信念。2.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来到北美以后,他们经历了些什么?学生自主思考并回答:初到北美时人地两生,衣食无着。由于天气恶劣,“五月花”号一百多人踏上北美海滩后,第一年冬天死了一半人。教师追问:他们是如何渡过难关的?学生回答: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教师补充: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这就是“感恩节”的由来。此后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北美,北美殖民地逐渐发展起来。(三)影响教师组织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提问:结合本课所学知识,思考这些移民们对北美殖民地的发展有哪些影响?与美国的诞生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总结:这些移民们促进了北美殖民地的发展。清教徒对自治的追求,影响了美国的独立运动,一直到美国独立之初,这些创举伴随着移民地与移民地之间的沟通往来,不断发展创新,演变为全新的美国精神。“五月花”号公约暗含的精神也渗透进了《独立宣言》和《美国联邦宪法》,影响深远。环节三:小结作业1.小结:教师请学生担任小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复习本节课所学。2.作业:请同学们课下搜集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资料,下节课交流谈论。【板书设计】“五月花”号(一)背景英国国教迫害(二)概况《五月花号公约》(三)影响【答辩题目解析】1.“五月花”号到达之后,北美地区有何发展?【参考答案】17世纪初,英国人开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地。一百多年以后,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已经有13个。这些殖民地居民除英国移民和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外,还有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人以及非洲来的黑人奴隶。他们共同劳动,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2.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参考答案】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造船业是主要的工业部门之一,甚至英国本土都有很多人购买这里制造的船只;中部盛产粮食,生产的小麦和玉米远销欧洲市场;南部种植园盛行,黑人奴隶是种植园的主要劳动力,除生产稻米外,主要种植烟草和棉花等经济作物。32.【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在大屏幕上播放电影《建党伟业》的片段,请学生观看。提问:影片中孙中山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中原豪俊,望旆来归,草泽英雄,闻风斯起,大兵既至,诛罚必申。”孙中山要讨伐的是谁?学生可根据所学和影片回答:袁世凯。教师引导:孙中山为什么要讨伐袁世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根据疑问顺势引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一)护国战争的背景过渡:孙中山为什么要讨伐袁世凯呢?哪位同学可以结合上节课的知识说一下。学生可根据上节课所学回答:因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引起社会各界的不满。教师继续提问:正如刚刚影片中宋庆龄提问的那样,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交由袁世凯之后,并不担任要职,也没有军队,那他如何讨伐袁世凯呢?教师继续播放影片,请学生结合课本和影片进行归纳。学生观看影片后结合课本回答:梁启超和蔡锷先后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袁事宜。1915年蔡锷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除蔡锷之外,南方宣告独立的还有李烈钧、唐继尧。这些将军组织与蔡锷一起,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二)经过及结果过渡:袁世凯会放任这些人前来讨伐自己么?他是怎么应对的?最后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教师在继续播放《建党伟业》的片段,观看影片结束后,请学生担任战地记者,结合大屏幕上出示护国战争的形式示意图,总结护国战争的大致经过和结果。学生可根据影片及示意图进行回答:南方的护国军在蔡锷等人的带领下与袁世凯的北洋军在四川、江西、广西等地展开激战,最后袁世凯因各方压力,被迫取消帝制,护国战争结束。(三)袁世凯战败的原因过渡:袁世凯在1916年3月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为什么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但最后仍然以失败和死亡告终?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以历史小组为单位,结合大屏幕上出示的史料,用5分钟时间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可以从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北洋军内部等分析。学生讨论后回答:袁世凯的复辟帝制不得人心,北洋局内部也阳奉阴违;孙中山、蔡锷等人的积极反袁。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反侵略、求民主是近代中国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袁世凯复辟帝制是个人野心的膨胀,更不符合历史发展和人民的期望,他的失败是必然的。环节三:小结作业1.小结:教师请学生担任老师一同回顾本节课所学。2.作业:袁世凯的死亡是否意味着民主共和已经完全实现?护国战争结束后中国社会又处于怎样的局势?请同学们课下观看《建党伟业》的后续内容,也可以查找其他资料,下节课一起交流和学习。【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请简述护国运动与护法运动的区别。【参考答案】护国运动是本节课所讲,发生于1915年-1916年,又称护国战役、护国战争、护国之役、洪宪之役,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护国运动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下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护法运动又称护法战争,所谓“护法”指的是护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指1917年7月到1918年5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2.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参考答案】中学生刚刚接触历史,由于知识的陌生和复杂可能会有一定的抗拒或紧张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应该采取恰当的方式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出现繁难偏重的知识讲授,尽量采用直观明了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其次,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加强历史与生活的联系;采用多媒体辅助、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而不是死板生硬的讲授知识;最后,应当秉持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引导,不要使用填鸭式教学,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33.【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西游记中唐僧借宿时的片段:“施主,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欲往西天拜佛求经,今日路过宝刹见天色已晚,想在贵地借宿已晚,化些斋饭”。教师过渡:唐僧前往“西天”拜佛求经,即前往古时的印度求得佛教经文、学习佛法。为什么要向他国学习宗教文化?中国本土就没有宗教吗?引起学生思考,进而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一)佛教传入过渡:佛教是由乔达摩·悉达多所创立的古印度时期的一个宗教。佛教诞生之后不仅影响着印度,更影响着世界,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教师出示“佛教东来路线图”,并向学生提问:佛教传入中国的大致路线是什么?学生观察地图后回答,教师补充总结: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与丝绸之路大致相同,经由葱岭、西域、敦煌传入内地。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总结:佛教被中国官方认同一方面是由于统治者个人主观意愿促使佛教被官方认可,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佛教所强调的“忍耐顺从”“来世天国”等教义符合统治者的统治需要。而佛教传入更加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内容。(二)道教兴起过渡: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由一个外来宗教演变为符合中国需要的汉化宗教,同一时期的中国本土宗教又有怎样的发展?对于本土宗教学生能很自然想到道教,教师提问:《道德经》是道家的著名作品,同时也是道家教义来源,道家与道教一样吗?道教又是何时产生的?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道家是哲学流派,道教是宗教流派。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是将道家思想与神仙方术结合后的产物。教师继续提问:佛教与道教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通过学习,学生可以知道:佛教注重现世受苦来世幸福,而道教则重视对当世生活的延续,长生不老。教师补充总结:道教强调的主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重现世的特点。环节三:小结作业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所学知识。2.作业:道教自东汉后期产生后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请学生课后搜集相关资料,下节课交流分享【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水路货运运输承包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水电安装工程安全评估与施工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农业贷款定金合同规范文本3篇
- 二零二五版幼儿园教师劳动权益保护及劳动合同解除程序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房产托管居间服务合同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房地产物业管理合作开发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重点单位保安勤务合同5篇
- 二零二五版微电影导演定制化拍摄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KTV员工心理健康关爱计划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酒店场地租赁合同范本2篇
- 供销合同(完整版)
- 二零二五年企业存单质押担保贷款合同样本3篇
- 锅炉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手册
- 油气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洞察分析
- (2024)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1000只肉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劳保用品安全培训》课件
- 2024版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内容解读
- 2024院感年终总结报告
- 高一化学《活泼的金属单质-钠》分层练习含答案解析
- 04S206自动喷水与水喷雾灭火设施安装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