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生物学高三上学期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状态C.细胞外液的温度、pH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答案:A解析: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这些液体为细胞提供了生存的环境,并作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从而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并排出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因此,A选项正确。B.内环境稳态不仅仅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状态,还包括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如温度、pHC.细胞外液的温度、pH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而不是恒定不变的。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即在内环境理化性质发生波动时,机体会通过调节机制使其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因此,D选项错误。2、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B.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出汗是体温下降的主要原因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D.在炎热环境中,人体只有通过减少产热来维持体温稳定答案:C解析: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这是正确的。但是,温觉感受器不仅仅分布于皮肤,还分布于黏膜和内脏器官。这些感受器能够感知体温的变化,并将信号传递给下丘脑进行调节。因此,A选项错误。B.人在剧烈运动时,由于肌肉活动产生大量热量,机体会通过出汗来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但是,出汗并不是体温下降的主要原因,而是散热的一种方式。体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减少产热和增加散热来实现的。因此,B选项错误。C.在寒冷环境下,为了维持体温的稳定,机体会通过增加产热(如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等)和减少散热(如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等)来适应寒冷环境。这是机体对寒冷刺激的一种生理反应。因此,C选项正确。D.在炎热环境中,人体为了维持体温的稳定,会采取多种措施来散热。除了减少产热(如降低新陈代谢速率)外,还会通过增加散热(如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多等)来降低体温。因此,D选项错误。3、人体内的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发挥作用D.在发挥作用后仍能保持活性答案:C解析:A.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在细胞内合成后,通常会被释放到细胞外或细胞内特定的区域(如突触间隙)来发挥作用。它们并不在细胞内直接发挥作用。因此,A选项错误。B.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确实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但并非所有这三类物质都是蛋白质。例如,激素中的性激素(如睾酮、雌激素等)就属于脂质类物质,而不是蛋白质。神经递质也不都是蛋白质,有些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多巴胺等)是小分子有机物。因此,B选项错误。C.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都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它们需要与特定的受体或分子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这种结合触发了细胞内的一系列生化反应,从而实现了它们的生物活性。因此,C选项正确。D.在发挥作用后,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通常会被灭活或降解,以终止它们的生物活性。例如,激素在与其受体结合后会被迅速灭活;抗体在与其抗原结合后也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如构象改变、降解等)而失去活性;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也会被迅速灭活或回收。因此,D选项错误。4、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转录和翻译都发生在细胞质中B.转录时,RNA聚合酶与基因的启动子结合C.翻译时,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D.转录和翻译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A-U配对只发生在转录过程中答案:B解析:A选项,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而翻译则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转录的起始需要RNA聚合酶与DNA上的启动子区域结合,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从而启动转录过程。因此,B选项正确。C选项,在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是沿着mRNA移动的,而不是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核糖体结合在mRNA上,随着翻译的进行,核糖体沿着mRNA的5’到3’方向移动,逐个读取mRNA上的密码子并合成相应的氨基酸。因此,C选项错误。D选项,虽然转录和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A-U配对不仅发生在转录过程中,也发生在翻译过程中的mRNA与tRNA之间的配对中。在转录过程中,DNA中的A与RNA中的U配对;在翻译过程中,mRNA中的A与tRNA上的U配对。因此,D选项错误。5、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因此不能产生新的基因B.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C.自然条件下的基因突变率很低,且多数对生物体是有害的D.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的基因,但不能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C解析:A选项,基因突变虽然大多数对生物体是有害的,但它确实是产生新基因的主要途径,也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基因突变的随机性主要表现在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以及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上。而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这描述的是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因此,B选项错误。C选项,自然条件下的基因突变率确实很低,并且由于大多数基因突变会破坏生物体原有的遗传信息,导致生物体出现异常或疾病,因此多数对生物体是有害的。但尽管如此,基因突变仍然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因此,C选项正确。D选项,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的基因,这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之一。同时,虽然基因突变本身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但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有利变异会逐渐积累并传递给后代,从而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因此,D选项错误。6、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 32P和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C.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未进入细菌细胞D.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其DN答案:D解析:A选项,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因此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通常是用含 32P和 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然后再用这些大肠杆菌去培养噬菌体,使噬菌体分别获得B选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C选项,噬菌体侵染细菌时,会将其DNA注入到细菌细胞内,而蛋白质外壳则留在细菌细胞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蛋白质外壳完全未进入细菌细胞。实际上,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部分蛋白质外壳可能会与细菌细胞壁或细胞膜发生作用,甚至可能有一些微量的蛋白质碎片进入细菌细胞。然而,这些都不影响实验结果和结论,因为主要的遗传物质D选项,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其DN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含细胞液,其中溶解着多种无机盐、氨基酸、糖类以及各种色素B.蓝藻细胞没有核膜和核仁,但含有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C.葡萄糖、蔗糖等糖类分子均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进行转运D.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些膜结构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完全相同答案:A解析:A.液泡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含细胞液,其中溶解着多种无机盐、氨基酸、糖类以及各种色素,这些物质对细胞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A正确;B.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其特点是没有核膜和核仁,因此也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此外,原核细胞只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不含有线粒体等其他细胞器,B错误;C.葡萄糖等小分子糖类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进行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进入细胞,但蔗糖属于二糖,是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进行转运,而是需要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C错误;D.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些膜结构在组成成分上大致相同,但在结构上存在差异,如细胞膜的流动性大于细胞器膜和核膜,且含有特定的蛋白质分子以执行不同的功能,D错误。8、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B.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细胞易分散和转移C.细胞衰老时,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D.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答案:D解析: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不同种类的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有选择性差异,从而导致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产生稳定性差异,形成不同的细胞类群,即细胞种类增多。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分化的结果,而不是原因,A错误;B.细胞癌变后,细胞膜的成分会发生改变,其中糖蛋白的含量会减少,这使得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细胞易分散和转移,B错误;C.细胞衰老时,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会降低,导致细胞代谢速率减慢。但呼吸速率并不一定减慢,因为呼吸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氧气浓度等。在特定条件下,如温度升高或氧气浓度增加,衰老细胞的呼吸速率可能会加快,C错误;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D正确。9、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B.进行分裂的细胞都存在细胞周期C.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通常长于分裂期D.细胞周期是指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答案:A;C解析:A.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它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其中分裂间期在前,主要进行DNB.细胞周期只适用于连续分裂的细胞,如体细胞中的干细胞、部分生殖细胞等。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不再进行分裂,因此没有细胞周期,B错误;C.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占的时间通常远长于分裂期,这是因为在分裂间期需要完成大量的DND.细胞周期是指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而不是指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因为细胞分裂的结束是指子细胞的形成,而细胞周期的结束是指母细胞完成一次分裂并再次进入分裂间期或进入静止期(G0注意:第9题原始答案中只给出了A选项,但根据题目要求和细胞周期的定义,C选项也是正确的。因此,这里将C选项也视为正确答案。10、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烯主要在植物体的成熟组织中产生,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B.赤霉素与脱落酸在促进种子萌发方面的作用相互拮抗C.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D.赤霉素和乙烯在促进果实成熟方面的作用相互拮抗答案:C解析:A.乙烯主要在植物体的成熟组织中产生,但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而不是促进果实发育。果实发育主要是生长素的作用,所以A选项错误。B.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而脱落酸则主要起抑制作用,使叶和果实衰老、脱落。因此,在促进种子萌发方面,赤霉素与脱落酸是拮抗作用,但题目中说的是“相互拮抗”,这里的“相互”是多余的,因为只是赤霉素对脱落酸有拮抗作用,而脱落酸对赤霉素并没有直接的拮抗作用(至少在此上下文中),所以B选项错误。但考虑到题目的主要意图可能是考察两种激素的拮抗关系,我们按照常规理解认为B选项描述的是两者在某种程度上的拮抗关系,只是表述上略显不严谨。C.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而细胞分裂素则主要促进细胞的分裂。两者共同作用,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所以C选项正确。D.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但赤霉素并不直接促进果实成熟,而是促进果实的发育和生长。因此,赤霉素和乙烯在促进果实成熟方面并没有直接的拮抗关系,所以D选项错误。11、将刚摘下的青香蕉和熟苹果密闭放在同一个塑料袋中,可加速青香蕉的成熟。其主要原因是熟苹果能释放()A.乙烯B.生长素C.赤霉素D.脱落酸答案:A解析: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在这个实验中,熟苹果能够释放乙烯,乙烯通过塑料袋传递到青香蕉上,从而加速了青香蕉的成熟过程。因此,A选项正确。而生长素、赤霉素和脱落酸虽然也是植物激素,但它们并不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所以B、C、D选项都错误。1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一样,都是由内分泌腺或细胞产生的B.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C.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但不受其他因素的调节D.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答案:B解析:A.植物没有像动物那样的内分泌腺或细胞,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一定部位产生的。这些部位可以是叶、芽、茎、根或花等器官,也可以是这些器官中的某些特定细胞,如根尖的分生组织细胞。因此,A选项错误。B.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它们并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而是通过调节细胞内基因的表达来影响细胞的代谢过程。这种调节方式使得植物能够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和适应。因此,B选项正确。C.植物激素的产生和分布确实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光照、温度、水分、营养状况以及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阶段等。这些因素通过影响植物体内相关基因的表达和酶的活性来调节植物激素的合成和分布。因此,C选项错误。D.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主要有两种: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如茎尖、芽尖等)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如茎基部、根尖等),而不能倒过来运输。但是,在成熟组织的韧皮部中,生长素还可以通过非极性运输方式进行运输,即可以从任何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运输。因此,D选项错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B.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C.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D.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答案:B;D解析: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脱水缩合的方式是唯一的,即两个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之间脱去一分子水形成肽键。因此,A选项错误。B.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包括DNA和RNA两种。DN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RNA则主要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作为信使RNA、转运RNA和核糖体RNA发挥作用。因此,B选项正确。C.脂质中的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它们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例如,性激素能够调节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以及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等。因此,C选项错误。D.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如葡萄糖、果糖等单糖和蔗糖、麦芽糖等二糖都可以被生物体直接利用或转化为可利用的能源。同时,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如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糖蛋白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等。因此,D选项正确。2、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B.转录时,DNA聚合酶催化两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C.翻译时,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至终止密码子停止D.遗传信息表达的产物一定是蛋白质答案:A;C解析:A.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因此,A选项正确。B.转录时,催化两个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的酶是RNA聚合酶,而不是DNA聚合酶。DNA聚合酶是在DNA复制过程中催化两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的酶。因此,B选项错误。C.翻译时,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会沿着mRNA移动,并从起始密码子开始合成多肽链,直到遇到终止密码子时停止。因此,C选项正确。D.遗传信息表达的产物主要是蛋白质,但并非一定是蛋白质。在某些情况下,如rRNA和tRNA的合成过程中,遗传信息的表达产物就是RNA分子,而不是蛋白质。因此,D选项错误。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体温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C.血糖浓度下降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D.血液中CO答案:A;B;D解析: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这些溶质主要包括无机盐和蛋白质。无机盐(如NaCl)和蛋白质分子在血浆中形成的溶质颗粒对水的吸引力,即渗透压,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A选项正确。B.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体产热增加时,散热也会相应增加,以保持体温的动态平衡;反之亦然。这种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是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的。因此,B选项正确。C.血糖浓度下降时,胰岛A细胞会分泌胰高血糖素(而不是胰岛素)来增加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胰岛素则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因此,C选项错误。D.当血液中CO2浓度升高时,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这种调节过程并不直接涉及神经系统的参与,而是通过体液(如血液中4、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DB.该实验用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进行染色,甲基绿能将C.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答案:A解析:A.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8%B.甲基绿能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能使C.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D.在观察时,由于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RN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第一题题目:在生物学实验中,我们常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某同学在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转动目镜后异物也不动。据此判断,异物可能位于哪里?请写出你的判断依据,并简述如何进一步确定异物的位置。答案:判断依据:移动装片异物不动,说明异物不在装片上;转动目镜后异物也不动,说明异物不在目镜上。因此,异物可能位于物镜上。进一步确定方法:为了进一步确定异物的位置,可以轻轻转动物镜转换器,换上另一物镜。如果异物仍然存在,则说明异物确实在物镜上;如果异物消失,则说明异物可能原本就在被换下的物镜上,或者异物已经由于某种原因(如震动)从原位置脱落。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显微镜的使用以及细胞观察中的故障排除能力。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视野中出现异物,首先需要判断异物的位置。由于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异物可能位于装片、目镜或物镜上。通过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异物的大致位置。移动装片:如果异物随着装片的移动而移动,说明异物在装片上。但在这个问题中,移动装片后异物不动,因此可以排除异物在装片上的可能性。转动目镜:如果异物随着目镜的转动而转动(或消失后重新出现),说明异物在目镜上。但在这个问题中,转动目镜后异物也不动,因此可以排除异物在目镜上的可能性。判断异物在物镜上:由于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都不能使异物移动或消失,因此可以推断异物可能位于物镜上。为了进一步确认这一点,可以轻轻转动物镜转换器,换上另一物镜进行观察。如果异物仍然存在,则说明异物确实在物镜上;如果异物消失,则说明异物可能原本就在被换下的物镜上,或者由于某种原因已经脱落。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并确定显微镜视野中异物的位置。第二题题目:在生物实验中,常用到显微镜来观察细胞结构。请描述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步骤,并解释每一步骤的目的。同时,指出在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答案与解析:实验步骤及目的:解离:剪取根尖2-3mm,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此步骤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便于后续的观察。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和影响染色效果。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min。染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制片:用镊子将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此步骤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形成单层细胞,便于观察。观察: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换用高倍镜观察。此步骤的目的是直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特别是中期和后期,因为这两个时期的染色体形态和位置最为明显。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解离不充分:若细胞未完全分离开来,可能会导致观察时细胞重叠,影响观察效果。解决方法是适当增加解离时间或更换更高效的解离液。染色效果不佳:若染色体着色不均匀或颜色过浅,可能会影响观察清晰度。解决方法是检查染色液浓度和染色时间,必要时重新进行染色步骤。制片不成功:若细胞未形成单层或气泡过多,会影响观察视野。解决方法是重新制片,注意操作轻柔以避免产生过多气泡,并确保细胞分散均匀。显微镜操作不当:若对焦不准确或镜头污染,会影响观察效果。解决方法是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定期清洁镜头和载玻片。第三题题目: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描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并说明能量流动的起点。能量在食物链中是如何逐级递减的?请解释原因。简述能量金字塔的概念,并说明其对于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重要性。答案: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始于生产者(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这些能量随后在生产者体内转化为有机物的化学能。当生产者被初级消费者(如草食动物)摄食时,能量便通过食物链进入初级消费者体内,并在其体内被进一步转化和储存。接着,初级消费者又可能被次级消费者(如肉食动物)捕食,能量继续传递。如此,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传递。能量流动的起点: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递减的原因: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递减的主要原因是每一营养级在利用前一营养级所固定的能量时,都会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无法被生物体再次利用。此外,生物体在呼吸作用、排泄和未被捕食的生物遗体分解等过程中也会损失大量能量。因此,随着营养级的升高,可利用的能量逐渐减少。能量金字塔的概念:能量金字塔是一种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能量关系的图形。它通常以横坐标表示营养级,纵坐标表示该营养级所固定的总能量或生物量(有时为了简化,也可以以生物个体数量或生物种类数代替)。由于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递减,因此能量金字塔通常呈现出底部宽、顶部尖的金字塔形状。能量金字塔对于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重要性:能量金字塔直观地展示了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关系,帮助我们理解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规律和分配特点。通过能量金字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哪些营养级在生态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哪些营养级容易受到能量限制而数量稀少。这对于我们保护生态系统、合理利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第四题题目:在遗传学实验中,科学家利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进行杂交,得到的F₁全为黄色圆粒(YyRr)。现让F₁自交得到F₂,请回答以下问题:F₂中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有____种,其比例为____。若要统计F₂的性状分离比,则应在____(时期)对____(部位)的性状进行观察统计。若从F₂中选出绿色圆粒豌豆(yyR_)进行测交,预期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答案:2种;3:1种子成熟后;种子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解析:表现型种类及比例:F₁的基因型为YyRr,其自交后,按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₂中将出现四种表现型: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和绿色皱粒(yyrr)。其中,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有黄色皱粒(Y_rr)和绿色圆粒(yyR_)两种。黄色皱粒(Y_rr)的比例为34×1因此,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总比例为316统计性状分离比的时期和部位:由于豌豆的遗传性状主要体现在其种子上,因此应在种子成熟后对其性状进行观察统计。观察统计的部位是种子,因为种子的颜色(黄色或绿色)和形状(圆粒或皱粒)是遗传性状的直接体现。绿色圆粒豌豆测交结果:F₂中绿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yyRR和yyRr,且比例为1:2(但由于我们只关心测交结果,具体比例在此题中不影响最终答案)。无论哪种基因型,与隐性纯合子(yyrr)测交时,都会产生yyRr(绿色圆粒)和yyrr(绿色皱粒)两种后代。由于测交时,F₂中的每一种基因型都与yyrr杂交,且杂交结果相互独立,因此预期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第五题题目: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光照条件对大豆光合速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选取长势相同的大豆幼苗,均分为三组,分别置于全光照(A组)、遮光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童年》读后感(汇编15篇)
- 公司年会活动方案模板锦集六篇
- 三国演义读后感
-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末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 公交巴士有限公司部门岗位职责
- 六年级数学上册专项复习统计与可能性苏教版
-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解析版)
- 燃气管道工程合同安全检测
- 学校体育师资招聘合同范本
- 化工设备品牌租赁合约
- TD汽车维修公司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汇编-30页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理解题
-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PPT课件
- 个人信息查询使用授权书
- 工作证明(通用)
- 通达信-低位放量公式(已验证)
- 第四章 船舶动力管路系统
- 全球实验室仪器耗材国际品牌简介
- 空白数独格子
- 特种设备日常运行记录表(共4页)
- 扶壁式挡土墙监理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