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在互动中升华_第1页
让教学在互动中升华_第2页
让教学在互动中升华_第3页
让教学在互动中升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教学在互动中升华数学教学中的生成,就是通过开放式的教学,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并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及教师的回应反馈,生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问题,最终进行不同于教学设计的新的教学过程。为了在数学活动的推进中促进教学的生成,应强调教学过程中要形成师生之间积极的、有效的、高质量的互动。

一、精心预设,让互动生成效率

为了形成师生间积极的、有效的、高质量的互动,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教学。课前的教学设计与课中的互动生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整体。教学设计是互动生成的前提准备,如果教学设计没有目的,那么课堂的互动生成可能是偶然的、盲目的,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那么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案例:“圆的认识”

师(课件出示方形车轮、椭圆形车轮、圆形车轮的三辆小车):同学们猜一猜,如果这三辆车同时出发,哪辆小车跑得快?为什么?

生1:圆形车轮的车跑得快。因为其他两辆车开起来会上下颠簸,慢一些,而圆形车轮的车不会颠簸,一定快些。(课件演示,验证学生的猜想)

师:是不是圆形车轮的车就一定不会颠簸?(出示用硬纸板做成的圆形车轮,车轴不放在圆心上)

师:要使圆形车轮的车不颠簸,车轴必须安装在哪儿?

生2:圆的中心点的位置。

师:同学们能不能帮老师找到车轮的中心点呢?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圆形纸片,把圆形纸片当车轮,动手操作找找车轮的中心点。

……

很显然,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有意为学生的生成设置障碍,但又给他们一个思维支点,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提供了原动力。如果没有学生积极参与和丰富的互动性资源作为前提条件,那么课堂上就不可能出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二、就地取材,让互动激发效率

我们在关注教学设计之时,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努力在课前预设的基础上,动态地发展和调整预设,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对因师生多元互动而产生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判断、选择、利用和重组,才能将教学过程向纵深推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案例:“乘数是一位数乘法”

师:17×3等于多少?如何计算?

[请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计算,师边巡视边把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计算方法板书在黑板上:(1)17×3=31(竖式);(2)17×3=51(竖式);(3)17×3=321(竖式);(4)17×3=123(竖式);(5)10×3=30,7×3=21,30+21=51(分步用横式计算)。]

师:以小组为单位,对这几种方法展开讨论:你认为哪些方法是对的,哪些方法是错的?

生1:17×3=31是错的,忘记了进位。

生2:17×3=51是对的。我想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十位上是1×3=3,为什么积的十位上是5?

生3:因为十位上的3要加个位满二十进上来的2,所以积的十位上是5。

生4:那么,3个十和2个十为什么不相乘而是相加呢?

师:这是个好问题!谁能回答?

生5:十位上原来有3个十,又进上来2个十,合在一起用加法。

师:这是从竖式计算的角度来回答的,如果从分步用横式计算的角度来看呢?

生6:17×3就是有17个3连加,可以看作10个3连加,再加上7个3连加,即10×3=30、7×3=21、30+21=51,所以3个十加2个十再加1是51。

师:为什么把17个3拆成10个3连加和7个3连加两部分呢?拆成8个3连加和9个3连加两部分可以吗?(通过比较性的有效反问,帮助学生清晰拆分的道理)

生7:可以的。8×3=24,9×3=27,24+27=51。

生8:这样算太麻烦了!10×3的结果是整十数,与后面的21相加比较方便。

师:再比较一下竖式和分步计算,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帮助学生沟通不同计算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生9:一样的。竖式也是分两步计算的,先算个位7×3,再算十位10×3,但很容易忘记进位。

师:说得很好!还有同学要发表意见吗?

生10:17×3=321是错的,17×3连100都不到,怎么会有300多呢?

生11:我知道他是怎么算错的。因为他将个位上的21(3×7)直接写下来,十位上的3(1×3)没地方写了,就写到21的前面去了,所以错了。对17×3=123,我不知道是怎么算错的。

生12:我是估算的。把17看成20,3个20是60,所以17×3不到60,怎么可能是123呢?

……

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对错误进行分析和判断,不仅找到了错误的原因,而且能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可能范围进行正确判断,这说明学生的估算意识已初步形成,并且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自觉地加以运用。这正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过程的具体表现,然而这些在教学之前是无法全都预设到的。教师在努力发现和关注学生的问题与个体差异时,要把这些反馈信息作为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性生成资源,使课堂出现不同的精彩。学生在思维的互相碰撞过程中,明白了错误产生的原因,知道了如何确定计算结果的范围以及笔算要进位的算理。这样教学,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层层递进,让互动升华效率

开放式的教学,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以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为目标。数学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第一个层面,解决问题的方案或结果多样化,且在解决问题时速度快,思路清晰;第二个层面,解决问题时能不重复、不遗漏、有规律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全部结果,即思维有序化和条理化;第三个层面,能把数学研究对象按特征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概括出每一类别独有的特点,并揭示各类别间共有的特征,使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由点状向结构化提升;第四个层面,能把数学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进行抽象化,用数学语言、图形或模式表达出来,建立数学模型。这样既可使学生的思维由疏忽向周密、由大意向严谨、由疏漏向严密化提升,又能体现数学教学的独特价值。

案例:“两步文字题”

第一个环节:

师(出示56×10):积是多少?

生1:560。

生2:56×10=560。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变戏法的本领,掌握了这个本领,我们就能把一步文字题转化为两步文字题。现在我们先对一步文字题中的10进行转化,想一想:10可以看成哪两个数运算后的结果?用文字表述出来。

生3:把10看作5+5,就是5与5的和。

生4:把10看成5×2,就是5与2的积。

生5:把10看成1与9的和。

师:好的,还能否转换成其他运算吗?(师在56×10的10下面板书:5+5,5×2,1+9)

生6:10可以看成20÷2。

师:他又想到了除法。还有能转换成什么运算?

生7:10可以看成12-2。(师在1+9的后面继续板书:20÷2,12-2)

师(指1+9和20÷2):请同学们互相用文字说说这两题,并列出算式。

生8:56乘以1与9的和,积是多少?算式是56×1+9。

生9:不对,1+9的和要加小括号。

师:为什么要加小括号?

生10:56乘以1与9的和,应先算和再算积,所以要加小括号。

生11:56×1+9,先算56×1的话,就求的是和,而不是积了。

生12:这道题还可以这样说:1与9的和乘56,积是多少?

师:后面这一题怎么说?

生13:56乘以20与2的商,积是多少?算式是56×(20÷2)。

生14:还可以这样说:56乘以2除20的商,积是多少?

生15:还可以这样说:20除以2的商乘56,积是多少?

师:比较一下,现在这些题和原先的题有什么区别?

生16:原先的直接算,现在的多一步……

第二个环节:

师让学生不转化10,而是转化56,使它成为一个新问题。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基本上是刚才思考的重复。

第三个环节:

师让学生同时转化56和10,使它成为一个新问题。这时学生对数的转化更为熟练,转化的结果更加多样、丰富。

……

上述教学案例,在第一个环节中,教师及时捕捉信息,引导学生就是否要加小括号的问题展开讨论,使学生初步了解一步文字题向两步文字题转化的过程。学生虽然想得多、想得快,但思维基本上是零散的,这很正常。问题在于第二个环节和第三个环节的教学,教师不注意点拨和引导,导致学生的思维水平没有向更高层次提升,基本上还停留在第一层次的思维水平上。

在第二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思考,并要求学生有规律、不重复、不遗漏地对数字进行转化。首先,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自己转化的算式记录在课堂练习本上,这样就使不同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暴露出来。其次,教师要注意捕捉学生排列无序和排列有序的算式结果作为教学资源,在黑板上同时呈现,引导学生进行差异比较,体会什么是有规律以及这样排列的好处。在转化加法运算的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进行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变化,这样既能使学生继续研究两步计算变化的问题,又是对有序排列的思维方法进行变式练习。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及排序,思维开始逐步走向条理化。

第三个环节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变化后的问题及算式进行归类。不妨按两步运算中的加、减、乘、除运算进行归类,如下所示。

第四个环节的教学,教师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体验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教科书中的运算定律、公式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