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知识点全册精品知识点全册精编版新大象版四上科学知识梳理目录准备单元食品保质期的研究4第一单元运动第1课物体的运动4第2课运动的快慢5第3课速度的测量6第4课运动的形式7第5课运动与能量8第二单元岩石与矿产第1课玩石头9第2课不一样的岩石9第3课岩石的组成10第4课岩石与生活11第5课矿产资源12第三单元冷与热第1课乒乓球复原了13第2课凹陷的保鲜膜14第3课给水加热14第4课水去哪儿了15第5课小水珠从哪儿来16第四单元人体的呼吸器官第1课我们需要呼吸16第2课我们的呼吸器官17第3课肺是怎样呼吸的18第4课呼吸与运动18第5课保护呼吸器官19第五单元人体的消化器官第1课一次神奇的旅行20第2课口腔“历险记”21第3课胃中“奇遇记”22第4课蜿蜒的旅行23第5课保护消化器官24反思单元李时珍与《本草纲目》24新大象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准备单元食品保质期的研究1.研究食品的保质期时,要先调查,并把食品的名称、类别、包装类型和保质期记录下来。2.食品的保质期与包装、制作原料(食品类别)、储存方式等有关。3.探究食品的保质期与包装的关系(1)要先选出原料相同、包装不同的食品,再比较这些食品保质期的长短。(2)保质期与包装有关,一般罐装食品的保质期比较长,真空包装次之,塑料包装比较短。4.相同包装的不同食品的保质期与原料的关系:一般面类食品的保质期比较长,肉类次之,奶类比较短。5.把食品保质期统计表画成柱状图看起来更清楚、更直观。6.食品的保质期还与储存方式有关,低温冷藏的食物与常温保存的相比,更不易变质。第一单元运动第1课物体的运动1.我们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一个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2.一定的时间里,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物体运动了。3.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判断前要先选好和哪个物体(参照物)相比。4.像100米赛跑这样,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叫直线运动;像跳远这样,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5.常见的直线运动:传送带上货物的运动、电梯的运动、升国旗时国旗的运动等。6.常见的曲线运动:扔铅球时铅球的运动、喷泉喷出的水的运动、老鹰在天空中盘旋等。第2课运动的快慢1.比较快慢的两种常用方法(1)相同时间比距离: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大。(2)相同距离比时间: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2.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速度=距离÷时间3.常用的速度单位有米/秒、千米/时等。4.“米/秒”,读作“米每秒”,表示每秒移动了多少米。有时还写作“m/s”。5.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6.常见的速度:火箭(4.2千米/秒)>飞机(800千米/时)>高速列车(300千米/时)>汽车(60千米/时)>自行车(15千米/时)>跑步(5千米/时)。7.根据统计表制作成统计图更直观。第3课速度的测量1.制订计划,即四(1)班100米短跑比赛方案(1)测试项目:100米短跑。(2)比赛地点:树人小学操场。(3)比赛方法:每组4名同学在各自跑道上同时跑。(4)数据采集:测量出100米跑道,记录每名同学跑完全程的时间。(5)数据呈现:用统计图或统计表展示全班同学的百米赛跑速度。(6)小组分工:究究发令;奇奇等4名裁判终点计时;妙妙记录;探探摄影报道。2.处理信息(1)用上节课学到的计算方法——速度=距离÷时间,来计算出每个同学的速度。(2)我们可以把汇总的成绩排一下顺序,再用统计图表示出来,就一目了然了。3.表达交流(1)采集数据需要用不同的工具。100米赛跑中用卷尺来测量运动的距离,用秒表来测量运动的时间。(2)测量时间的方法:裁判看到发令员的枪冒白烟时开始计时,当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停止计时。第4课运动的形式1.科学家把所有运动的事物(包括人)都称为运动的“物体”。车轮滚动直尺振动2.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前进、后退、转弯、旋转、滚动、摆动、振动、绕圈等。3.运动的特征4.物体的运动有时会包含多种形式(1)联合收割机的车轮的运动形式是滚动,车前面收作物的拨禾轮的运动形式是旋转,车身整体会产生前进、后退、转弯等运动形式。(2)摆钟上的指针的运动形式是绕圈,钟摆的运动方式是摆动。第5课运动与能量1.跳远运动员落地时溅起了很多沙子,铅球把地面砸出一个小坑,这都是因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2.运动的物体撞击静止的物体能够发出声音,或者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使本来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3.运动物体具有的能量,有时也会给人体带来巨大的伤害。比如,飞出的箭能伤人,运动的汽车能造成交通事故。安全带、安全气囊能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减轻车内人员受到的伤害。4.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包括动能、光能、热能、化学能、声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第二单元岩石与矿产第1课玩石头1.自然界中有各式各样的石头,我们可以采集一些标本。进行户外活动时要有老师或者家长的陪同,要注意安全。2.刻印章常用的石头是青田石。3.用两块石头相互刻画,能在另一块石头上刻上印记的石头更硬。4.石头的软硬标准标准硬度铜针能刻动较低铜针刻不动,钢针能刻动中等钢针刻不动较高5.观赏石:一些石头的颜色、形状、质地或者结构非常特别,看起来很漂亮,因此成为人们观赏的对象。第2课不一样的岩石1.我们周围的天然石头通常都是岩石,花岗岩、砂岩、大理岩是常见的岩石。2.制作岩石卡3.比较花岗岩、砂岩和大理岩岩石颜色颗粒软硬花纹颗粒大小颗粒均匀度花岗岩杂色颗粒大不均匀很硬花斑状砂岩黄褐色颗粒小均匀很硬无大理岩白色等颗粒大均匀软有些有条纹4.制作岩石标本(1)采集岩石标本,准备收纳盒。(2)将岩石装入收纳盒中。(3)查阅资料或者请教老师,确定岩石名称。(4)为岩石标本贴上标签。第3课岩石的组成1.岩石是由一种或者多种矿物组成的。2.矿物的种类有很多,例如长石、石英、云母、方解石、白云石,以及做铅笔芯用的石墨、做粉笔用的石膏等,都是矿物。3.三种岩石的组成岩石主要成分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等砂岩石英、长石等大理岩方解石、白云石等4.花岗岩花纹美丽,质地坚硬,经常用作建筑材料。5.砂岩有很多种,颜色各不相同。有的砂岩容易切割,可用作建筑材料和铺路材料;有的砂岩比较坚硬,可用来做磨削工具。6.大理岩因盛产于云南大理而得名,可用作建筑材料。纯白的大理岩又称汉白玉,可用来做雕塑。7.花岗岩的岩石身份证第4课岩石与生活1.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可以用来建房、铺路、修桥。2.大理岩还可以用来制作雕像、浮雕等工艺品。3.花岗岩可以做石磨。4.石灰岩可以烧石灰、生产水泥,还是制造玻璃的原料。5.假山可以用太湖石,很奇特,很漂亮。6.制作思维导图先用一个图形表示中心概念,并标注上文字,再用若干个箭头和图形表示跟中心概念相关联的二级概念,并标注文字,这样继续下去,思维导图就做好了。7.岩石的各种用途第5课矿产资源1.矿产指可供人类开采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等自然资源。2.三类矿产资源(1)有些矿产可以做燃料,供给人们热能,如煤、石油、天然气,这类矿产叫能源矿产。(2)有些矿产可以提炼出金属,例如铁矿石、铜矿石、钨矿石、锡矿石,这类矿产叫金属矿产。(3)非金属矿产是可以开采金刚石、各种岩石、石墨、盐晶等非金属的矿产。3.铁炉(铁制品)的生产过程:铁矿石→冶炼→铁板材→铁炉(铁制品)。4.煤的用途:制作焦炭(炼铁),制作煤气(燃料),制作煤焦油(杀虫剂、染料、炸药、药品)等。5.矿产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各种重要的资源。6.矿产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然而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却是有限的。我们要珍惜矿产。第三单元冷与热第1课乒乓球复原了1.我们的假设不一定是正确的,需要用事实来验证。2.瘪了而未破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复原,是因为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了。3.验证空气受热后体积是否膨胀(1)在针筒中吸入一些空气。用软塞将针筒排气孔堵住,观察活塞的位置。将针筒放入热水中,观察活塞的位置。(2)针筒放入热水后,活塞开始向外移动,移动一段距离后停下。这说明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4.将装有红色水的烧瓶放入热水中后,玻璃管中液体的液面上升了。这说明液体加热后,体积会膨胀。放入红色水的目的是便于观察。5.铜球加热前,刚好能通过铜环,将铜球加热后,铜球不能通过铜环。这说明固体加热后,体积会膨胀。6.一般来说,物体受热后体积会膨胀。第2课凹陷的保鲜膜1.碗从冰箱刚拿出来,上面的保鲜膜会凹陷下去的原因是冷藏后碗里的空气体积变小了。2.在针筒里密封一些空气,放入冰水中,活塞会向里移动,证明空气遇冷体积变小了。3.将装有水的烧瓶放入冰水中,玻璃管中液体的液面下降了,证明水遇冷体积变小了。4.铜球刚好能通过铜环,将铜环冷冻后,铜球不能通过铜环,证明铜环遇冷体积变小了。5.一般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收缩,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热胀冷缩。6.电线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对于同一段电线,在冬天时,电线杆之间的电线会绷得比较紧;在夏天时,电线杆之间的电线会比较松弛。7.将水泥路面做成一块块的,是为了防止水泥因热胀冷缩而损坏。第3课给水加热1.测量水温的方法(1)把温度计悬挂在铁架台上。(2)将温度计下端放进水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用酒精灯加热容器中的水。(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持平。(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水。2.烧开水时要注意安全,小心别被开水烫伤。烧好开水后,及时关闭燃气灶开关。3.酒精灯的使用(1)酒精灯的外焰的温度最高,要用外焰加热。(2)不能直接向燃烧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否则可能会造成火灾。(3)不能用一个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4)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要用灯帽盖灭。(5)若酒精灯被碰倒,在桌面燃烧起来,要用湿抹布盖灭,不能浇水。4.水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标准大气压下通常是100℃)时,一部分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内部产生大量气泡并冲出水面,这种现象称为沸腾。水沸腾时,温度不变。第4课水去哪儿了1.用棉签在手背上涂抹清水,感觉有点凉;把温度计放入湿纸巾中,再取出,温度计的温度先下降后上升。这些都说明蒸发吸热。2.用灯泡模拟太阳,用滴管在玻璃片上滴几滴清水。将玻璃片放在台灯灯泡下方的桌面上进行加热,一段时间后,水变干了,这是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飞散到了空气中。加热的目的是使水更快蒸发,缩短实验时间。3.水在常温下也能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叫蒸发。4.加热可以使蒸发变快。5.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肉眼无法看到。水沸腾时,我们看到的“白气”是小水滴。6.蜡烛和冰块受热会熔化(固态→液态)。7.地球上的水不断蒸发,因此空气中充满了看不见的水蒸气。第5课小水珠从哪儿来1.冬天,房间里的温度高,室外温度低导致玻璃窗的温度也低,房间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窗凝结形成了小水珠,小水珠在玻璃内侧。2.将冰块放入玻璃杯中,将玻璃片盖在玻璃杯上。观察到在冷的那一部分玻璃上有小水珠,小水珠在玻璃的上表面。这些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变成的。3.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4.冰(固态)、水(液态)和水蒸气(气态)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水,只是物态不同。5.水变成冰后,体积会变大。6.不要把密封的玻璃容器盛满水放入冰箱冷冻室,以防冻裂。第四单元人体的呼吸器官第1课我们需要呼吸1.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人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人体呼吸气体成分表气体成分吸入气体(空气)呼出气体氧气约为21%约为16%二氧化碳约为0.03%约为4%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对两杯等量澄清石灰水分别用塑料管吹气和用气筒打气,用塑料管吹气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用气筒打气时澄清石灰水没变浑浊。4.人和动植物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来制造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对自然界中的生命体具有重要意义。5.蒙头睡觉感到闷气,是因为多次呼吸后,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长时间蒙头睡觉会造成人体缺氧,影响身体健康。第2课我们的呼吸器官1.呼吸器官(1)鼻腔有过滤、加温、加湿的作用。(2)咽喉上连口、鼻,咽又下通肺、胃,是连接鼻腔、口腔和肺、胃的通路。(3)气管及支气管是连接喉与肺之间的管道,分左右两支,呈树枝状。(4)肺位于胸腔,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5)人体支气管的末端连着许多肺泡,肺泡周围有大量的毛细血管,人体吸入的氧气从肺支气管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后从气管排出。2.氧气进入体内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路径第3课肺是怎样呼吸的1.膈是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肌肉。膈下压,肺部扩张,吸气;膈上提,肺部收缩,呼气。2.制作肺模型 第4课呼吸与运动1.人体和汽车发动机一样,也需要“燃烧燃料”来维持生命和进行运动。人体内的“燃料”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并且人体在“燃烧燃料”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氧气。人们在运动时需要更多能量,所以需要增加呼吸次数来获得更多的氧气。2.肺活量是人在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是反映人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3.测量肺活量(1)找一个上下粗细一样的透明瓶子(容积4升以上),在瓶子外画上均匀的刻度线。(2)在瓶内装满清水,倒立在清水盆(或水槽)中,然后将一根塑料管通入瓶中。(3)测量前,先尽力吸一口气,然后通过塑料管向瓶内尽量吹气,不得换气,看水面会停留在哪条刻度线上。(4)为了取得更准确的数据,建议进行3轮测量,观察并记录数据,肺活量取最大值。4.人们在运动时,会通过增加呼吸次数来获得足够多的氧气。5.肺活量越大说明肺的功能越好,经常运动如跑步、游泳可以提高肺活量。第5课保护呼吸器官1.把几个涂满果胶的塑料片,分别放在一些灰尘较多的地方。过一段时间去观察,发现塑料片上有很多灰尘。2.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肺部会明显变黑。3.使用后的口罩带有多种病毒、细菌和其他有毒物质,要及时清洗、消毒或更换。4.吸烟和空气污染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5.坚持锻炼可以增强我们呼吸器官的功能。远离香烟,拒绝二手烟6.不吸烟、雾霾天戴口罩、经常开窗通风、植树造林、减少大气污染等都有利于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远离香烟,拒绝二手烟防范雾霾,勤换口罩防范雾霾,勤换口罩不随地吐痰,避免传播疾病要开窗通风,避免一氧化碳中毒不随地吐痰,避免传播疾病要开窗通风,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第五单元人体的消化器官第1课一次神奇的旅行1.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2.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1)口腔:切割、磨碎、搅拌、润滑食物,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淀粉→麦芽糖)。(2)咽: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3)食管:把食物运输到胃里,也称为食道。(4)胃:把食物揉烂,初步消化蛋白质。(5)小肠:消化、吸收食物中的大部分营养。(6)大肠:从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中吸收一部分水分和剩余的营养、运送残渣。3.肝脏能分泌胆汁,帮助小肠消化和吸收。4.在弯弯曲曲的小肠里,肠液、胆汁、胰液一起消化食物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养料被小肠壁上绒毛里的血管吸收,传到全身各处。5.粪便从肛门排出。6.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路线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第2课口腔“历险记”1.口腔是食物进入人体的第一站。2.口腔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初步消化的场所。3.口腔里的器官(1)牙齿可以将食物切割、磨碎。(2)舌头可以搅拌食物并协助吞咽。(3)唾液腺受到食物刺激后,开始分泌唾液。唾液不仅可以帮助吞咽,也能帮助初步消化食物。嚼碎的食物与唾液混合后,借助唾液的润滑作用进入咽、食管和胃。大肠4.口腔消化模拟活动(1)四人一组,一人扮演牙齿用擀面杖捣碎食物,一人扮演舌头用木铲搅拌食物,一人负责往“口腔”里添加食物和“唾液”,一人用塑料勺负责“吞咽”搅拌好的食物。(2)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需要牙齿和舌头等器官的密切配合。第3课胃中“奇遇记”1.食物经过口腔内牙齿咀嚼、舌头搅拌与唾液混合,吞咽进入胃后,胃壁肌肉运动会把食物磨得更细,并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粥一样半液体状的物质,就是食糜。2.“胶囊小导游”进入胃后,感觉全身被酸酸的液体浸泡了,这酸酸的液体是胃液,有助于消化食物。“胶囊小导游”还感觉周围像地震似的,这是胃蠕动产生的影响。3.模拟胃的蠕动(1)将食物撕碎或捣碎倒入塑料袋中,洒一些水,模拟胃液。(2)用手连续揉捏塑料袋150次(中间可以休息两次),袋中食物会被揉烂,变成食糜。(3)揉捏塑料袋前,如果袋子里面有气体,要先把气体排净。(4)揉捏塑料袋50次以后,感觉手很酸,这说明胃的工作很辛苦,吃食物时要细嚼慢咽,减轻胃的负担。4.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进行消化的重要场所。胃蠕动能够将食物变成食糜送入小肠。第4课蜿蜒的旅行1.小肠盘曲在腹腔内,上端连着胃,下端通过盲肠和大肠连接,全长4~6米。2.小肠是消化、吸收食物的主要场所。3.小肠内表面有丰富的绒毛,使小肠与食物的接触面积约200平方米。绒毛上有很多毛细血管,可以吸收食物中的营养。4.大肠一端与小肠连接,另一端与肛门连接,长约1.5米。5.大肠把食物中的一部分水分和剩余的营养物质吸收后,将残渣运送到直肠经肛门排出。6.制作小肠模型时,有绒毛的一面朝里。将食糜灌入小肠模型后,从另一端流出的食糜变少了。第5课保护消化器官1.对消化器官造成不良影响的习惯:(1)暴饮暴食。(2)饭后剧烈运动。(3)边吃饭边看手机。(4)食物过冷、过热。(5)吃饭不按时。(6)饮食不洁等。2.不良的饮食习惯对消化器官造成的影响:(1)急性胃炎、慢性胃炎。(2)胃溃疡。(3)胃的良性、恶性肿瘤。(4)十二指肠溃疡。 (5)胃胀,蠕动变慢,消化食物能力变差等。模拟胃胀3.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规律的生活、健康的心态、适量的运动等都是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反思单元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1.李时珍(1518-1593),我国明代著名医药学家。2.《本草纲目》把药物分成了16部、60类,有的类下面还分成若干族,族下面是每种药物,从而形成严密的分类体系。3.《本草纲目》在中国医药学界广泛传播,并传往世界各地,被公认为“东方医学的巨典”。4.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全面比较,并按照不同的分类层级对事物进行系统的分类,是认识事物之间关系的有效方式。5.现代生物分类法就是按照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层级对生物进行分类的。6.编著《本草纲目》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不断地处理信息、作出判断(得出结论)。7.我们可以通过条形图处理信息,用概念图梳理掌握的科学概念。8.真实的数据是我们作出正确判断的依据。4.小结:可见,只要我们观察得足够细致,总能从外表相似的两个人身上找到他们的不同性状。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5.谈话:性状研究得越多,就越能发现两个人相貌上的不同。实际上,现在的面部识别技术收集了人面部大约80个性状的信息。通过观察这么多性状,它可以识别出世界上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人,所以面部识别技术是相当科学且完善的一项新兴技术。四、拓展延伸,了解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的奥秘1.提问:从刚才的亲子观察中,你还有没有什么别的发现?你能试着猜想其中的原因吗?预设学生回答:亲子之间、双胞胎之间的相似度要比两个普通人之间的相似度高。2.谈话:的确,我们身体中有能控制我们身体性状的密码,这些密码会随着生育从父母那里传给我们。我们和自己的亲代相似的现象称作遗传。3.谈话:能遗传的不只有相貌性状,还有许许多多的特征。(出示性格、行为习惯及遗传疾病等资料)大家回家后可以多方面观察父母、兄弟姐妹等亲人的各种特征,你会对遗传有更加深厚的认识。4.小结:在本单元的前几课,我们领悟了植物、动物都是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作为一个个人类个体,我们之间也是存在差异的。大自然有着千千万万、各种各样的生物,但是没有两个生物个体是完全一样的,这就是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应该保护这样的大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它造就了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2.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是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6课。本课完成了课程标准里的“11.4有些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现在已不复存在,而有些现今存活的生物与它们具有相似之处”学段目标。此前,学生通过学习已经知道了地球上存在不同的生物,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并且已经描述比较过生物后代和亲代的异同。本课的内容则落在“描述已灭绝的生物,并比较灭绝生物和当今某些生物的相似之处”上。本课通过观察典型古生物化石推测古生物的特点,比较其与现代生物的异同,再通过观察生物化石认识更多的古代生物。通过观察化石,描述古生物的形态,从而认识更多的古生物。之后,通过研讨对探索活动进行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对遗传变异现象在生物中的作用进行全面了解,对生物的多样性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明白现存生物都是由古生物进化来的,科学家是借助化石研究古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丰富学生对古生物的认识,思考古生物化石研究的重要意义。最后在拓展部分利用橡皮泥或者黏土制作生物化石模型,巩固本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分析】研究古生物及其化石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本课的活动主要是通过观察进行探索,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课前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观察化石认识古生物,了解其与现存生物的关联,这些内容都可以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展开学习,需要学生课前掌握的资料有:①各种各样的古生物化石的资料,如恐龙化石、昆明鱼化石、三叶虫化石、鹦鹉螺化石等。②猛犸象和现代大象的资料。查阅、整理资料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有依据的推测。开展这些活动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帮扶,在课前完成大量准备工作,包括提供一些设备和模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远古时期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2.有些古代生物已经不复存在,一些现存生物与古代生物相似。3.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关信息。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认识古代生物。2.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证据,推测一些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关系。科学态度目标1.表现出探究古代生物的兴趣。2.能基于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对古代生物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生物及其地球环境的发展变化,体会科学研究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化石信息分析出古代生物的多样性。难点:学生知识储备量较小,能否通过观察比较、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证据,并对古代生物的多样性进行正确汇报,影响到学生对古代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生物化石、古代生物与相应现存生物的图片、相关文字资料,记录表、橡皮泥、羽毛、树叶、鱼骨等。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1.视频引入。提问:(播放电影《侏罗纪公园》片段视频,出示图片)这段影视资料中出现的这些大型生物叫作恐龙,这些生物生存在什么年代?现在还存在吗?(板书:古代生物)2.追问:这些古代生物因为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在地球上永远消失了,恐龙是人类从未见过的生物,我们是凭借什么将它们复原的呢?(板书:化石)3.谈话:根据课前掌握的资料谈谈你们对化石的了解,如化石的形成、化石的种类或关于化石的其他知识。4.小结:(出示化石图片)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古生物死亡后的遗体被掩埋,其柔软的组织被腐蚀,而其坚硬的部分和沉积物经过漫长的历程被石化,形成了化石。随着地壳运动和岩石的风化,这些化石暴露出来。科学家利用一些技术将化石还原成完整的古生物骨架,再根据还原后的骨架复原古生物的样貌。恐龙的样貌就是这样被复原出来的。5.提问:除了恐龙,地球上还有哪些古代生物?6.小结:(出示昆明鱼化石图片)1999年在我国发现的昆明鱼化石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它生活在寒武纪时期。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它有一条比较原始的脊椎,这也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可能是脊椎动物的祖先。这说明古代生物是多种多样的,那么远古时期地球上有过哪些生物?这些生物与现在的生物相像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板书:多样性)设计意图:抛出的问题为学生打开了丰富多彩的古生物世界,学生必定认为古代生物是多种多样的。有了这个共识,进行古代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就顺理成章了。二、探索活动一:观察典型古生物化石,推测古生物的特点,比较其与现存生物的异同1.谈话:(出示恐龙化石图片)从1822年人类首次发现恐龙化石以来,陆续又出土了不同品种的恐龙化石。结合资料,观察恐龙化石,各小组以一种恐龙为研究对象,充分发挥想象力,说说它与现在哪种动物相似,并完成记录表。2.小组讨论交流。小组成员选取一种恐龙化石,综合本组成员的课前准备资料,观察描述该恐龙化石的特点(可以从体型大小、是否有角或者有头冠、运动方式、食性等方面研究),并结合研究结果,说说它与哪种现代动物相似。每组指定一名学生作为记录员,填写记录表,记录讨论结果。3.学生汇报交流。每组记录员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在班级大记录表上记录结果。4.小结:大家观察得很细致,科学家也是通过观察化石研究古生物的。(板书:观察)例如,三角龙头上有角,牙齿细小,推测为草食性,四足行走;霸王龙牙齿锋利,肉食性,双足行走;梁龙体态庞大,脖子很长,可以够到树顶上的叶子。恐龙是爬行动物,(出示鳄鱼、伞蜥等动物的图片)与龟、蛇、鳄鱼、巨蜥等现存生物较为相似。5.提问:(出示图片)请大家对比观察恐龙骨骼和鸟类骨骼,你发现了什么?6.学生发表观点。7.过渡:(出示始祖鸟化石图片)始祖鸟有羽毛,且具有爬行类动物的骨骼特征。研究表明,恐龙与鸟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古代生物具有多样性,除了恐龙和鸟类,还有哪些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具有亲缘关系呢?设计意图:本活动是开放的,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有依据的描述,意在引领学生体会生物的多样性。通过研究鸟类与恐龙的关系,巧妙过渡引出下一个环节,比较猛犸象和现代大象。8.谈话:在动画片《冰河世纪》中我们认识了一头勇敢的大象,它的名字叫猛犸象。它和现代大象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像的地方,我们今天就扮演古生物学家一起来研究猛犸象吧。教师出示猛犸象的化石图片和复原图,学生小组合作,结合资料,对比猛犸象和现代大象,讨论交流它们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9.学生交流后完成记录单,记录员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在班级大记录表上记录结果。10.提问:根据这些记录,你能推测出猛犸象的生活环境吗?学生思考并汇报。11.小结:猛犸象的大小与现代大象差不多,它们是在480万年前,由相同的祖先分支下来的,存活于480万年前到4000年前。其化石出土于北极圈附近,而且从身体构造来看,它具有极强的耐寒能力,体表有厚厚的毛发。由此我们可以推测,猛犸象生活在寒冷的环境,这也是异于现代大象的地方。12.研讨:你掌握了古生物学家的哪些研究方法?学生发表意见。13.过渡:对资料的对比整理可以使凌乱的资料变得有序。科学家研究古生物的另一个方法是将化石提供的信息与现代生物的特征进行比较,从而推测其亲缘关系。(板书:比较)我们利用学到的方法可以研究更多的古生物。设计意图:猛犸象与学生熟悉的现代大象相似,会让学生产生亲近感。推测其生活环境需要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目的是让学生进行有依据的推测,激发学生探索古代生物的热情,以便开展活动二。活动二:观察更多的古生物,推测一下它们可能是什么1.谈话:科学家还发现了很多古生物化石(出示各种化石图片),请你通过观察推测一下它们可能是什么,并把化石和相应的名称连接起来。(完成活动手册相关内容)2.各组阅读资料,合作完成连线。3.汇报交流。(1)化石按图片顺序依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航天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APEX-国窖1573传播思考及执行策略
- 第一章 绪论电子课件
- 教职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摸底考试数学试卷 含解析
- 幼儿园大班消防教育
- 初三物理陶瓷课件
- 中国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市场现状调研及需求潜力预测报告2025-2030年
- 疗愈环境与疗愈建筑研究的发展与应用初探
- 2024浙江台州天台县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DZ∕T 0275.2-201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2部分:岩石薄片制样(正式版)
- 新编秘书实务(第5版)-习题与答案 第7章 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
- JTT327-2016 公路桥梁伸缩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 公司法(上海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都江堰原理探析课件
- 2023年4月自考11746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试题及答案
-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卖油翁)教案表格版
- 国内外先进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继续教育)课件
- 医疗器械生产中的生产线布局与优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