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杨君访谈宁辛:我喜欢快乐的工作的感觉_第1页
央视杨君访谈宁辛:我喜欢快乐的工作的感觉_第2页
央视杨君访谈宁辛:我喜欢快乐的工作的感觉_第3页
央视杨君访谈宁辛:我喜欢快乐的工作的感觉_第4页
央视杨君访谈宁辛:我喜欢快乐的工作的感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PAGE6央视杨君访谈宁辛:我喜欢快乐的工作的感觉约宁辛的时候,总是很顺利,即便她有即将转播的2000奥运会的繁忙事物在身,她也总是给人一种彬彬有礼的样子,使人舒服,喜欢听她讲话。当然由于我们是十分好的朋友,即便很久没有见面,还是有很亲近的感觉,所以自然也十分投缘。远远近近看着的宁辛,总是一副很温和、友好的样子,乐观的天性使她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烦恼,而对人言谈话语的交往尺度的恰当把握,又让她的知识女性形象更多了几分知书达理、温文尔雅。最有感染力的还是她的笑容,真挚,美好,发自内心,一种真正灿烂的笑容,于是不知不觉中,有很多的观众喜欢了她的亲和力,也有很多像我一样的朋友喜欢了她的快乐,而她则坦诚的承认,她喜欢极了让人快乐的感觉。就是这样的一个宁辛!就是这样的一个在电视行业中工作了十几年的宁辛!机会很重要你说为什么欧美的电视业比我们领先这么多?我通过接触才了解到,才知道欧美的同行他们刻苦啊!美国电视人他们每天平均工作十二个小时,他们刻苦。你如果不刻苦,怎么可能做得出色呢?不大可能。1990年亚运会宁辛脱颖而出,她认为这关键就是机会。当机会摆到你面前的时候,你能否抓住机会,几乎决定了你的将来。30岁,有人没有抓住机会。现在的很多人没有出来,其实他们有很多机会。当一个播音员能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用表情恰到好处表达时,观众就会喜欢。“我觉得我自己特别用功,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并不太大,人与人是差不多的。我上学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刻苦,因为播音系不用太用功,就可以轻松完成。但当我走进电视台以后,就不一样了,你要从事这个职业,你要把她干好,不用功根本不行。”“你看我现在做的每一项工作,每一次节目,我就必须要去队里采访,我要去和队员们聊天,和他们就象朋友一样,这样一来我在电视上说起来就象说自己朋友的事情,我对他们就很有感情。现在有人说体育节目主持人中宁辛是很不错的,但是尽管这样,我还是在每一场比赛时去和他们聊天,有的尽管已经很熟很熟了,但我在比赛前和比赛后的不同状态里和他们聊天,我要把他们给我的最新的东西传达给观众。”宁辛是总去做不太说的那种人。“你说为什么欧美的电视业比我们领先这么多?我通过接触才了解到,才知道欧美的同行他们刻苦啊!美国电视人他们每天平均工作十二个小时,他们刻苦。你如果不刻苦,怎么可能做得出色呢?不大可能。”“还有一点,我总觉得,我们的条件和设备是不错的,如果中国人再刻苦一些,如果将全部精力放在你的事业上,你的工作上,而不是放在其他地方,那么人和人的关系也简单了,而且世界生活都会更加美好。那么可能情况要好一些。”其实宁辛的生活就比较简单,“比方我没有其他那么多人的应酬什么的,对我来说,我的生活圈子比较简单,我也有一些比较不错的朋友,我们一个月有时候聊一聊天,然后在家里聚一聚,我的一些家人朋友,十天半个月,在一起吃一吃饭,我觉得我的业余生活非常简单,这样我才有时间去打一打球,去游游泳什么的。有时候看一看书,我觉得我生活在我自己的圈子当中。”在谈笑风生中,看得出来宁辛也有自己的尺度。“所以做任何事情,就是要有积累,你没有积累就不可能进步。其实我觉得观众对电视节目很在意,但不会只喜欢某个主持人,所以如果你只停留在十年前的积累上,那么你肯定是会落伍的。你必须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你什么都得知道一些,你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只有那样你才能不断地往前走。”“我在很多节目里,我就有这样的感觉,仅仅知道的只是可以应付,我想如果我如果不努力,我就不能胜任我们自己的节目。咱们现在的一些人,我们国家的一些人,你比如说马国力,从管理上、从思维上、从业务思想上,你都领先别人一大块,那么才有可能带领大家向前走,如果当领导的不具备意识上的领先地位,那么就很难带好这只队伍。在国外,你没有见过,你不知道怎么办。马国力,他学习了别人的东西,于是就带回国内,就带进了体育频道,就学习成功了。”“在国外学习的时候,你与他们的电视人接触完了就有一种欲望,就是马上回去做电视去。他们的那种人格、那种亲和力。对电视的热爱、对电视的投入比我们大多了。我接触的世界同行,他们的眼神里、他们的自信,在电视上的表达方式——就是我说的是对的,你要信任我。”宁辛认为做电视最关键的就是人。只要人提高了,就不怕业务不提高。“我前两年去美国留学,我去了NBC、CBS、ABC,我和他们的记者接触,我觉得他们搞电视的与我们搞电视的完全不一样。首先吧,他们特别有活力,你与他们接触,他们的活力感染你,带动着你往前走,我去CBS考察,他们的主持人达因·索倻儿,一个特别有名的主持人,记得我当时去你与他们接触完了就有一种欲望,就是马上回去做电视去。他们的那种人格、那种亲和力,她的说话、宁辛认为,原来在她看来,四十岁的女人已经很老了。但现在她改变了看法。“我现在觉得我要学很多东西才行,否则我就觉得我落伍了,现在我们部门来了很多年轻人,他们这个年代的年轻人比我们更全面,各个方面更现代化一些。我可能稍微一不注意就会被丢得很远很远。我现在就觉得压力特别特别大,我觉得任何事情你都要从零做起,你不要看自己以前做了,我现在是和一帮人同时从零点竞争。所以我就觉得报道体育给你一种竞争的意识,总和别人拼。”宁辛看起来特别平和,其实内心深处有特别韧劲的地方。特别顽强,韧劲十足。“有人说没想到你内心深处韧劲十足。连我自己都没有认识到。”“美国的大学生比较独立,他们很自我。他们不象我们在北京广播学院的时候,总是很多同学一起,但他们都是一个一个的,各干各的事。我在校园里很受感染。”奥运历程对于1990年亚运会,我等于串午间的《亚运会赛场》,咱们台的第一次,我眼前放了许多监视器,没有人告诉我那一个是预监,那一个是主监播出信号,那一个是给别人看的,那一个是给自己的看的。宁辛采访接触了很多体育健儿奥运明星,她认为她会学习很多东西,很多十几岁的小孩子说出话来特别有哲理。“比如我去采访跳水队员的伏明霞挺小,而李娜桑雪则更小,刚十六岁,全国人民都在关注他们拿金牌。她说,任何事情,你不要去想结果,你就仿佛要去过一个沟一样,你不要想你老是要从沟上掉下去,他说你想一定能过去,至于结果你不要管。如果我想到我可能要掉下去,我可能就不想去做了。任何事情都是这样。”“这样一来对我很有启发,比如我这次去奥运会主持节目,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我也总去想,结果会怎样?我一定要跨过去,是一种尝试。如果我总想着可能做不好怎么办,那么我可能就不敢去了。”“我是看着这些明星长起来的,那时候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开始,我们还没有上新闻,中国的体育节目还没有新闻,也没有体育专栏的时候,我就在这里了,所以报道时间和规模与现在简直没法相比,比如重要直播就去二十几个人,每场比赛直播直播,我们每一天往新闻联播出送点片子。”“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运动会,体育频道刚上了体育新闻之后,1990年上了一个体育的专栏《体育大世界》,到了1992年就已经上升了一大步了。1990年广岛奥运会,到了1992年的时候,就是全天三档奥运会专题。早间奥运会报道,午间专题,晚间奥运会专题,90年亚运会之后我再一次主持更重大的直播节目,对于1990年亚运会,我等于串午间的亚运会赛场,咱们台的第一次,我眼前放了许多监视器,没有人告诉我那一个是预监,那一个是主监播出信号,那一个是给别人看的,那一个是给自己的看的。导演方法也特简单,一敲玻璃,宁辛,赶快马上转足球,快马上打电话,啪,我就要在十秒二十秒后说,好马上,这个该说什么,那个该怎样?这是这个队比那个队,然后说完马上就转那个比赛。突然间那个导演说,那时候计划性就不如现在,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经验,也没有现在这么大的财力,然后导演可能看了看,这足球没劲,一看那边女排打起来,马上就转女排,我就马上转女排,就这样我们在这种工作状态下,把这十五天给转播下来了。那时候老百姓也新鲜,又是第一次在中国转播了这么多的比赛,老百姓也觉得挺好看的。”“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时候,我们的经验就很丰富了,那时候我们能做三个大的专题,只有几个主力。我第一次也是每天一套的奥运会专题直播,我一个人来主持,因为我觉得我们的体育直播节目,没有稿子,完全要靠自己,所有的解说和开场白都得自己准备,我觉得亚运会我都主持了,这个应该没有问题,其实你自己觉得水平往前走了,观众的水平也在往前走,只不过有的人比你走的快一些。你尽量让自己站在尖端,我觉得体育频道是马国力在带着大家走,他就仿佛一个大齿轮,他是齿轮的中心,他带着我们大家走。我们也抱着中国的体育转。现在的新闻部主任张欣,那时候张斌也刚刚来电视台,沙桐做早间节目,我们只有七八个人就把后方的演播室都收拾了,前方大量的转播,当时我们的演播室算后方,当时由于财力呀人力呀等原因,所以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我们已经向前迈了一大步,现在想想还是很不成熟,那时候要是那样做会更领先,但是电视这门艺术就是这样,总有很多遗憾,也许这次悉尼奥运会回来,我们也会说,如果我们这样做可能会更好。我总觉得我们每一次的奥运会,每一次的亚运会,我们都是往前迈了一大步。“真的,总体感觉,你说四年一次奥运会,四年一次亚运会,但这些其他重大赛事穿插其中,比如1990年亚运会直播,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直播,1994年广岛亚运会又是直播,1996年亚特兰大又是专题直播,到了1998年的曼谷亚运会又是大的专题直播,所以对我们来说,时间过得很快,可能你说亚运会四年一届,奥运会四年一届,世界杯四年一届,但是由于是交替进行的,所以每一年都有重大赛事,我自己都觉得这步伐迈得真是很大,我觉得现在非常敢想。““你比如说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我们就已经做得挺好了,当时在一个演播室里有两个演播台,比如说我是主播,那边马国力和张汝斌的两人做沙龙谈话节目,我觉得比较领先的,你想92年谁知道谈话节目,1990年还不知道直播是什么,咱们台那么多部门节目,都是后来做直播,那么多的大型直播节目,演播室,现在的拼盘节目,其实我们1990年做的就是这种东西。所以我们还挺领先的,那时候你被推着往前走,有时候觉得特累,但它推着你你就得走。”“1994年广岛亚运会,我们第一次把演播室搬到那里去。然后一进演播室大家激动的兴奋的那个感觉,真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那么多年我们转播亚运会和奥运会,我们就是在那么小的角落里,香港的TVB一转播,人家是主要的时间,我们是次要的时间,因此我们传回的信号却有限。虽然我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我们的电视却在很不重要的位置上。到了1994年曼谷运动会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1994年演播室很大,背景都是日本给设计的,灯光又是冷光源,打在你脸上也不是很热,照出来人特别光彩照人。真好!”等大队人马回来后,有观众来信问宁辛,你怎么在亚运会比北京漂亮了,其实这是光的事。灯的造型效果好。“那个演播室那么大,我们一天的直播把演播室穿插进去。还有各种各样的栏目。当时我们也进了很多年轻人,比如张斌就是刚刚分配来的。已经开始步入。当时我们主要是四五十岁的人在工作,我们出去去街头采访,把广岛人们的风貌结合起来,这个节目就比较丰富立体了。从这种概况的,有粗线条的,有细致的,我觉得也挺好的。”“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我们有那么大的工作间,很大的演播室,我想这一定花了很多钱,你想在美国那种地方。这次节目还是有很多专题,但是我觉得我的节目就比以前深入多了,故事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你比如说王军霞获得一万米冠军的时候,王义夫在比赛时候,我们记者做的我眼中的王义夫等等。节目做得特感人,不仅有金牌,还把金牌以外的东西表现粗来。不光有体育,文化的也出来了。我觉得这些东西大家都花了很多很多时间去准备。比如一个运动员拿了金牌,我们就把他在北京的镜头,或者以前的镜头都找来,素材都带去了,也就是在奥运会的时候我们能够把获得奥运会金牌的选手的全部情况都告诉展现在大家面前,这种做法是美国NBC最早做的,他们当时比如做1984年萨拉热窝奥运会的时候,派好几十个记者到世界各地去拍片子,把每一个运动员所有曾经在国外的各种大赛上获得过金牌的画面全部拍回来,那是多大的人力和物力呀。当然我们达不到去国外,但是我们能够在中国把运动员的情况都拿出来。老百姓可能很想知道他现在拿了金牌,他以前怎么样,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1996年时候我们就可以做到那么多。”“到了1998年曼谷亚运会,我的新鲜感就不是那么多的,可能我也刚从美国回来,所以我自己也有很大的变化,虽然从手法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但对我自己来说没有那么大的冲击力。不象那些那么大的冲击力。可能我刚刚回来,我看了美国很多很好的东西,我就觉得我们离世界上的最好成绩还差了一截儿。各个方面。那时候是那个感觉,特别特别悬殊,加上泰国也是刚刚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特别萧条,整个IBC是在一个大学里,破破烂烂的。这是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不好的地方,特别不习惯。而且我们住得特远,每一天疲于往返,都在车上。”“但1998年最大的突破就是设了主播制,我和孙正平到黄金时间主播的,就是所有的节目是通过我们两个的串联来实现的,比如还有一些亚运赛场的转播,一些专题直播了,各种方式的短播了,最精华的六小时,不象以前做分散的几个大专题。我们把最精彩的部分放在晚上六点到十二点,所以完全就可以集中精力把这些做好白天我们也转播,但是终究没有晚上收视率高。同时我们已经在各点上设立了记者,一起对播,还是有许多变化,但是从衔接方面,从技术角度都特别特别伤脑子。对于咱们中央电视台,对于体育部付出特别特别多,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你也知道,我们常常是往前走小步是非常非常难的,你能够想到,但你要落实到有效果,可能他所付出的比别人想象的还要多得多。所以1998年的曼谷亚运会就是在这种感觉中度过的,然后就迎来了2000年奥运会。”“好象今年的2000年奥运会,大家动的特别早,动得早,给人的感觉紧迫性强,真的你看我们从一百天的时候就已经做了一个虚拟直播,一年前就开始做,我们部就象美国NBC一样派了很多很多记者去世界各地去采访,象火矩传递呀,象点火仪式呀,还有其他的一些事情,还有中国在其他国家获得冠军的那种感觉呀,那种地方,就做了特别特别多。也许2000年也是一个特别独特的年份,好象我们应该做得更好,好象我们应该在本世纪末留下一个辉煌杰作。所以我们就提出今年的悉尼奥运会叫做一个体育巨片。”“我们要做一个很大的节目,当然从形式上也要与以前不一样了。等于主播制从白天就开始了,这次的演播室呢,就在悉尼大桥和歌剧院前面租了一个很大的公寓,背景就是实景,你在这边可以看到的是悉尼歌剧院的白色的屋顶,在那边可以看到是穹形的大桥。这个实景给人感觉是一个家庭式的,一个沙发,一个小茶几,给人感觉休闲放松,我们在看一个奥运会是一个游戏,这也不一样,我和白岩松,要从上午十点到晚上十点,北京的时间是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八点,这么长的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压力可就太大了,因为领导要求特别高,前天台长刚刚给我们做了动员。‘你们要做出最好的来,派你们去,大家信任你们,中国老百姓把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你们也得拿回一枚金牌来。’所以给我们的要求特别多,方方面面,观众一天到晚打电话,你们到那里怎么播呀?后来台长说,一些中央领导都问,你们这次怎么播呀?直播怎么做呀?大家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把休闲和娱乐看得特别重,人们都在期盼着2000年9月15号那天的到来。所以大家做了特别充分的准备,反正这次我能够做的,我都做到了,我能够想到的,我也都想到了,不去想结果,反正我是一种尝试,我参与其中了。”宁辛牢记这次的奥运会是十七天,任何一个环节你都不能出错。“通常是你说得很好,人家不记得,但你说错一句话,你打了一个嗑吧,别人就会注意。但你想人脑不是电脑,所以这次在体力上,精力上,知识上,对你来说都是一个特别大的考验。”人有的时候你需要一面镜子,那就是可以鼓励你的朋友。你自信了,你就会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感受体育和桑兰是体育带给桑兰坚强,如果她不是一个体操运动员,她绝对无法忍受这种伤病,这种打击来自精神和身体两个方面,如果她不是一个体育运动员的话,她绝对不会有笑容。是体育让她如此顽强。体育是一种竞技,在某种程度上它是残酷的。但我们要说的是——体育的终极目的是求得人们的相互理解和精神支持。体育比赛中的人们更需要平和的心态和希望,也许总有笑容的宁辛会给他们带来一些美好和平的感受,她的善解人意会给他们更多的理解,鼓舞他们鼓起超越自我的勇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体育的确需要这样一个女性,这是一个空缺,就如同夏日的阳光特别耀眼,也需要树荫一样。她的宽容和微笑也是一种风格。“王义夫参加了五届奥运会,从1984年开始,我是1988年认识他的,所以很多运动员我是看着他们生活的变化,他们的曲折和坎坷。随着你对社会的理解,你就会发自真心的理解他们。有人拿了金牌,负担过重了,成绩会往下走,经历了多少多少,1996年亚特运会拿了金牌,但这次连预选资格都没有,很多运动员,你想运动员的年龄在增长,世界的竞争在增加,遇到这种情况,他们经过自己战胜自我,然后又获得了奥运会的入场券,然后又向金牌发起冲击,太难了。真太难了!”“这次的跳水的桑雪,14岁,特别小孩子,凡国内的十六七岁的孩子在妈妈爸爸翅膀的庇护下,经不着风,见不着雨,但是这些孩子那末小就要代表中国拿金牌,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所以我觉得我每一次看到他们就觉得他们特别不容易,当他们拿了金牌时,我特别高兴。有时候我都要哭了,我都要流下泪了。随着你跟他们接触时间的增加,这种理解和一般人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时间给我的磨砺和感受。”“桑兰给我的震撼特别大,而且刚开始我接触这事情,还没有觉得怎样,但随着我接触深入,我的震撼就特别强烈。一个我感到体育他不仅竞赛残酷,同样他对人身体的摧残,可能使人永远站不起来了,就因为他选择了体育。所以我就觉得体育这项运动与世界上所有的那么不同,他虽然那么辉煌,但它让人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你说还有什么可以与这相比呢?虽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桑兰,但是世界上体育界象桑兰这样的不计其数,可能伤得没有这么重,但是体操队里就有与她一样的女孩子。“所以体育真是特别残酷,这种残酷表现在方方面面。所以我与桑兰接触多了,她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孩子,她经受了如此巨大的打击,一般人无法忍受这种痛苦,长时间包扎和疼痛,就是体育带给她的坚强,如果她不是一个体操运动员,她绝对无法忍受这种伤病,这种打击来自精神和身体两个方面,如果她不是一个体育运动员的话,他绝对不会有笑容。是体育让她如此顽强。为什么呢?因为她很小离开家,一个人七岁八岁开始练体操,开始面对社会的一切,七岁八岁开始面对伤痛,今天这里歪了,明天肌肉拉伤了。后天跟腱又有问题,是体育带给他们这么大的顽强。所以才让人觉得桑兰的笑容真美好,虽然脖子摔断了,但是她还能用笑去面对一切。我就觉得真不简单,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这一切。给我带来的启发是,她疼得什么都不能自理,她不能吃饭,不能穿衣服,不能大小便,这是多大的痛苦呀,这种痛苦大于你活的享受,可是你还要活下去。真的,她得拿出多大的勇气。”我就问她,“桑兰,你刚刚摔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这么厉害,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永远站不起来了?”她说,“在美国在医院时候,我的主治医生有一天晚上和爸爸妈妈聊天,他们以为我睡着了,其实我没有睡着,以前我以为自己能够站起来,我也下了决心一定要站起来,当他们跟我爸爸妈妈说,科技可能也接不上我的骨头,我永远也站不起来了。那一晚上我一点没睡着,到后来我想,那么就这么过吧!”“他们面对现实的本领特大。要是咱们知道这一辈子起不来了,不是一宿,几个月都睡不着觉。桑兰不,她说就这样要乐观,一天天过,一天天往好的方向走。他们现实。他们的金牌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奥运金牌也许正在纠正一个小小的动作,一步步脚踏实地在走,如果中国人都象这些运动员一样不要指责别人,而是一点一滴的做起,我想我们中国会更美好。真是这样。”宁辛觉得这两年通过去美国留学,通过跟桑兰接触,自己的心更沉了,可以把很多事情都看开了,人本不应该去争执。任何事情都没有必要为他人浪费时间。“这两年我变化很大,我更珍惜时间。我看书的时间在飞机上,我在机场买了一本书,我会在飞去飞回的途中把它看掉,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生活。以前我特别不喜欢出差,我觉得浪费时间,我觉得真没劲,现在我把这时间利用起来了,我上周去的上海,我在飞机上看了张辛欣的作品,他的思想文笔很有意思,我就把我的旅途看淡了。”“有的人将生活搞得很复杂,我的生活我是特别大的幸运,你的喜好、机会和工作统一于我的生活,我很幸运。我的工作也是竞争的。你只有什么都做好,才有机会进步。认识自己有一个过程,也是发现自己的过程。体育运动就是一种人生,是人们对和平和美好的追求。”宁辛是中国体育,中国体育电视的见证人。“中国体育与中国科技和经济分不开,体育是一个窗口。与1984年、1988年简直不能比,那时候的动作根本就不能看了。随着世界体育的发展与竞争,我们的体育水平仍然处于第二集团的前列,这就说明中国体育的总体水平和经济水平是很强的,有一拨人在从事这个事业,而且这一拨人都是非常兢兢业业地工作,只有经济基础和这一拨人在撑着,才有现在的中国体育。所以体育不仅仅是一个拿金牌的事情了,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特别是在高尖的比赛中,人的精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比如这次的奥运会健儿没有一个是弱者,他们都是通过奥运预选赛三轮四轮选拔出来的,他们都是世界冠军。同样都是世界冠军,你好我好大家好,同样都是世界冠军,技术都是世界一流的,你想拿金牌,靠得是什么?靠的就是精神,你怎么能够战胜你自己,在这个时候放下心来,把你平常的训练状态比赛出来,完全就是一种精神比赛,这时候就不是一种技术的比拼,而是对人的精神的考验。”“如果我们的技术一样,我的精神胜你一筹,就可以拿金牌,但是我的精神不如你,你根本就赢不了,所以就觉得这个时候人的精神非常非常重要。”“为什么人们都说中国阴盛阳衰,你说从奥运会拿了这五十多妹金牌到现在,男子拿了二十三块,女子拿了二十九块,我觉得这次如果项目里拿金牌,还是女的拿得多,女子的举重、羽毛球双打单打,乒乓球双打单打,然后跳水的双打单打,全是女的,中国女孩更能吃苦,虽然中国的男同志能吃苦。她的韧劲更强。可能国外的女孩子生活比较好,优越,吃苦的精神韧劲儿不如中国女孩子,中国女孩特有韧劲儿。十岁的小女孩儿,心理承受力特别强。有技高的心理调节能力。我觉得国外做不到。说到中国的职业女性,你在事业上要强,回家以后好要有家庭负担,孩子家庭,里里外外一把手,中国女性就是特别伟大。中国女性很会打扮,中国女性挺美的,所以做为中国男人讨一个中国老婆真是比较幸福的事儿。”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重返奥运会家庭开始,(在这之前都是台湾代表中国参加)。从那时候开始,每四年一届,到1992年巴塞罗纳奥运会16块,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16块,女的拿了28块,男的拿了23块。1988年汉城奥运会。具体每一次拿了多少不清楚,但总数中女的拿得多。比如,伏明霞,2000年是第三次参加奥运会,1992年拿了一块,1996年包揽了女子跳板、10米跳台的所有金牌。在历史上没有出现过。再说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88年女单女双、1992年的女单女双都是她的,象男选手这样的比较少。女子跳水,88年、92年、96年金牌全包了,但男子跳水呢,却没有,很少。羽毛球,葛非、顾俊四年的世界大赛没有输过一场。“我知道中国女子的项目强,在国外是俱乐部制,要陪练要化钱,而中国的女运动员都是男子高手做陪练的,也许这种男女运动员在一起集训的方式也的确对女运动员有帮助。女运动员总和男选手练,力量会如同男选手一样。比如网球,男选手一拍子过来,你接球的时候,手都直颤。这也是几个方面的因素结合到一起,才形成这种现象。”“羽毛球、乒乓球、排球,我们都用得巧劲,我们国家就会在亚洲人体上的优势上发挥来取得了自己的成绩。我想着奥运会那一天有机会,我就把女子的事说一说,这也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很多男士我想不会生气。”事实上在奥运会直播的第三天,宁辛说了以上的事实,时间用了五分钟。悉尼被困20天从奥运会开始到结束,这20多天的时间里,我愣是这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过来的。每天感到实在太憋闷的时候,就把窗户开条小缝,把鼻子探出去,吸点新鲜空气。到了第六七天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快憋疯了,整天躁动不安,心里对悉尼歌剧院充满了“怨恨”,可转播结束后,当我走出歌剧院的一瞬间,却对它留下了深深的怀念。2000年奥运会的转播的形式很新鲜,让观众觉得悉尼不再遥远,真有一种直播悉尼的感觉。“过去我们的转播,都是几个主持人每人分几摊活儿,比如,体操,网球,羽毛球是我播,游泳是这个人播,足球又是那个人播等等,然后,晚间汇集一个专题节目。这样一来白天的兴奋、激动到晚上已经沉淀下去了,而我们这次增加了前方记者与演播室之间的交流,增加了对运动员的介绍,还增加了对现场运动员的采访,这种形式给每一个人一个空间,让大家施放各自的感情。在我们释放感情的同时,观众也在释放自己的感情。所以,我们在观看运动员拿了奖牌、接受采访等情景后,心里也是很激动的。因此,每一次我在演播教室里都有很多话想说,那种一刹那的感觉,也是最真实的感觉,没有经过任何的雕琢、装饰,可以说是原汁原味的。我觉得体育是第一空间的东西,你只有跟它同时进行,你才会有最切身的感受”。说起宁辛他们所在的悉尼歌剧院,也叫歌剧院演播室,大家都很好奇。“因为这次前方转播给打通了,也就是通过我和白岩松把整个奥运会转播给串起来了。从现场直播,到比赛后的专题报道,再到出新闻的时候,一直都是我们两个人在串。”大家都说悉尼歌剧院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想象中在那儿做演播室一定很有情趣,其实。宁辛的感觉却并非如此。“哪儿呀。我们在歌剧院租了两套房间,一套的客厅做演播室,厨房当调音台,一间卧室当切换台,另一间堆放器材,整套房间就是一个临时的小电视台;另一套房间就是我们8个工作人员休息、吃饭的地方。从奥运会开始到结束,这20多天的时间里,我愣是这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过来的。每天感到实在太憋闷的时候,就把窗户开条小缝,把鼻子探出去,吸点新鲜空气。到了第六七天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快憋疯了,整天躁动不安,心里对悉尼歌剧院充满了“怨恨”,可转播结束后,当我走出歌剧院的一瞬间,却对它留下了深深的怀念。”在这次悉尼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史无前例地拿下了28块金牌,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见宁辛眼泪汪汪的样子。“这届奥运会令人感慨万千的事情太多了,作为一名老的体育播音员,我对体育充满了感情。奥运会之所以能牵动亿万国人的心,正是因为体育比赛是最真实的,而人的本性恰恰是喜欢真实的。回来后,我就想把这段经历用笔记录下来,只是苦于实在抽不出一点时间。”宁辛至今记得在奥运会上让她记忆最为深刻的事情。“陶路娜拿下本届奥运会第一块金牌的那天,我的心特别压抑,也深深感到体育比赛的残酷性。因为头一天,该拿金牌的三个项目都落空了。所以我们就把宝押在了陶璐娜的身上,时刻与前方记者保持联系。我们8个人坐在一起,看她一发一发的打,真是一会儿仰天叹息,一会攥紧拳头,心都要跳出来了。当金牌到手的时候,我们大家一起拿手敲桌子,简直就是惊天动地般的震撼。”“我和白岩松嗖地冲上演播台,激动得我都有些语无伦次了,当时我说了些什么,过后根本就想不起来了。人在特别激动的时候,语言就显得苍白了,觉得说什么都无力表达自己的心情。这种感觉用刻骨铭心来形容也不为过。”“再有就是孔令辉的那块金牌,孔令辉先赢了两局。我知道,瓦尔德内尔却连扳回两局。我知道,瓦尔德内尔向来不怕孔令辉,这次又追成平局,心理上肯定占有优势。整场比赛真是峰回路转,跌宕起伏。当我看到孔令辉获胜后,双手揪起自己的背心,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我深深地理解他此时百感交集的心情,眼泪禁不住就流了下来。“很多朋友见到我都说,这次“主播”是我表现最出色的一次。至于成功或失败,我认为不重要,只要自己跟自己比有了一大进步就行了。人要一步步地往前走,做到问心无愧就足矣。这也是我的人生态度。”最后一刻选中我笑呵呵的宁辛与皱着眉头说话的白岩松坐在一起,你说他俩水火不容也行,你说他俩性格互补也可,反正话都是人说的。但是大多数观众和领导对他们的搭档评价是比较高的,而且宁辛当着记者的面滔滔不绝地夸“对手”,起码也说明他们的搭档是和谐愉快的。中国的体育男性关注比较多,那么做为一个女主播,宁辛一直在想,体育大部分爱好都是男的,在中国体育男性公民多。而且体育的主题就是竞赛,其他节目主持人的位置容易更加突出一些,体育主持人是一种弥补和桥梁,把体育与观众给连接起来。所以最中心的是体育竞赛本身。所以只要体育好了,竞赛激烈了,老百姓就觉得行了。那么做为一个体育女主播应该怎样定位自己的风格呢?“我不象《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联播》主持人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体育就是竞赛,只要体育本身就是激烈的东西,如果女性主播,人们能不能够接受?应该有怎样的风格?”这次2000年奥运会,白岩松做主播是很早就定下来的事,但跟他搭档的人选,却迟迟没有敲定。“本来,我是被定为体操、网球、羽毛球、跳水的转播,直到奥运会前的一个月,台里才找到我,让我做主播。这届奥运会是28个大项300个子项,那一个月,我简直忙得焦头烂额,先后采访了近百名运动员和教练员,看了几百盘的带子,当时正是三伏天,我还要跑体委、老山、秦皇岛,每天都要工作到下半夜。去悉尼的路上,我的脑袋都是晕乎乎的,随着奥运会的临近,我的思路总算渐渐清晰起来。”笑呵呵的宁辛与皱着眉头说话的白岩松坐在一起,你说他俩水火不容也行,你说他俩性格互补也可,反正话都是人说的。但是大多数观众和领导对他们的搭档评价是比较高的,而且宁辛当着记者的面滔滔不绝地夸“对手”,起码也说明他们的搭档是和谐愉快的。谈起与白岩松做搭挡,宁辛对小白评价挺高。“可以说,去悉尼之前,我对他一点也不了解,只知道他是搞新闻评论的。本来想到悉尼沟通沟通,可我们彼此一点空闲都没有,整天忙着查修电路,采访、“安家”,奥运会开始之前,我俩才安静地坐下来。回来后,很多人问我,白岩松那么严肃,你又整天乐呵呵的,你倆合作累不累呀?其实,白岩松是一个特幽默、特智慧、特善解人意的人,我非常佩服他。由于工作过于疲乏、枯燥,我常常是一脸的倦意,白岩松就凑过来给大伙讲笑话,把我乐得半死。平时,他这个小老弟倒像个大哥哥似的,特会关心人、照顾人,真的希望有机会与他再度合作。很过瘾。“宁辛做大型赛事的主播多了,就不再有或者千载难逢或者千斤重担的感觉。“我平时是一个对生活很平和的人,属于那种随遇而安的人。如果心里压着千斤重担,整天前怕狼后怕虎的,还哪儿有思想准备前期的工作呀,倒不如干脆推掉算了;如果觉得是千栽难逢,又有些像在等待运气的人才期盼的,而我恰恰是个相信自己的人。中国体育第一位女主播我觉得可能他们羡慕我是并不是我是主持体育节目的,而是我在电视台这么多年来,十五六年了,一直坚持做下去,而且把这种爱好和事业结合起来,因为有时候你没有做很长时间你就改行了,可能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我这么多年几乎年年都做在最尖端的这么一把椅子上,他们就觉得我的人生很幸福。1984年,我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被分配到中央电视台,我也是那届播音系唯一被分到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那时候,留在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都要到地方台去锻炼一年,我就被分到青海电视台。尽管去之前我有心理准备,但那里的艰苦程度还是超过了我的想象。由于地处高原,那里的馒头都蒸不熟,我又吃不惯羊肉泡馍,每天只能挨饿。好在那里的人很淳朴,播音室的同事常带我去家里吃饭。临回北京的时候,我都有些依依不舍了。所以,我一直称青海为我的第二故乡。那一年锻炼的结果,让我懂得了真诚和困苦,对我以后的人生打下了深厚的烙印。从青海台回来以后,当时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去经济部播“经济新闻”,另一条就是去体育部做播音员。按说我想去经济部播“经济新闻”,但我姐姐是网球运动员,她就劝我,播体育你会每天跟运动员打交道,你会得到很多特别真实的东西,而且我国的体育事业是很有前途的。我想想也是,播体育可以到处走,跟玩儿一样,就当免费旅游了。试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