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人民版_第1页
2025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人民版_第2页
2025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人民版_第3页
2025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人民版_第4页
2025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8第2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备考导航素养解读1.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化:(1)汉代中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察举制、刺史;(2)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3)宋代二府三司制、通判;(4)元代中书省和行省制。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2)清朝设立军机处。1.从“时空观念”角度把握从汉至清政治制度演化的过程。2.从“史料实证”角度,运用史料记载论证汉至清中心集权加强的特点及影响。3.从“唯物史观”角度辩证客观地评价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4.从“家国情怀”角度,相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学问点一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化必备学问·微点拓展一、君主专制与中心集权制度的演化朝代君主专制的演化中心集权制度的演化汉设立由亲信近臣组成的①“内朝”,拥有决策权,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外朝”权力受到减弱

西汉初年实行②郡国并行制,后引发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③“推恩令”,中心集权得到加强

唐完善④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之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唐中期以后,在边疆重镇设⑤节度使,最终导致安史之乱,平叛后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宋实行⑥“二府三司制”,二府即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负责财政。另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路、州、县;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负责监督,又设⑦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同时抽调地方精兵充溢中心禁军,地方权力大大减弱

元中心设中书省和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创立⑧行省制度,全国分设十个行省,另设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腹里”和宣政院辖区。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教材补遗外戚干政外戚亦称外家,指封建社会中君主的母族、妻族。外戚干政是指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而把持朝廷政权。外戚干政现象是君主专制下皇权专制的结果,往往会造成政治黑暗或朝廷内部冲突争斗。灵巧识记中心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二、选官制度的演化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2.察举制(1)含义:由地方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心举荐,最终由中心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2)实施:汉武帝曾下诏策试贤良。(3)评价:察举制在当时看来比较完善,但无论从考选的对象和内容,还是从考选的方式和程序来看,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3.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以⑨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在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分高下列为九等。“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这使世家大族垄断了官场。

4.科举制:从隋朝创立科举制起先,科举制成为历朝主要的选官制度。(1)主动意义: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及文化素养;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允公正的角度来看,有肯定的合理性,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2)消极影响: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殊是明清⑩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

图解历史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迁教材补遗征辟制汉武帝时起先推行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有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1.演进秦代在中心政府和郡一级的行政机关内,分别设御史大夫和监御史负责监察汉代中心:御史大夫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地方: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汉代以后汉代以后历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御史台、都察院等2.作用(1)主动方面:在肯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2)消极方面:专制制度的本质确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定是有限的。思维启迪《晋书》记载:(两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据此分析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并指出其弊端。提示以门第出身为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下层出身的人才没有出头机会,社会冲突易激化。关键实力·素养探究探究点一从汉到元君主专制的演化◆史料实证史料1汉哀帝语:“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宗庙,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史料2《朱子语类》云:“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读史引领史料1是汉代皇帝的言论,其中“辅朕之不逮”揭示出汉代丞相的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这有利于避开皇帝决策失误,也说明秦汉时期,君主的权力受到相权肯定程度的制约史料2主要反映出中书省负责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史料运用1.依据史料1、2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从汉至元君主专制演化的趋势。提示皇帝通过减弱、限制、分割宰相的权力,不断加强皇权,减弱相权。2.依据史料2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推行三省六部制的主动作用。提示削减行政决策的失误;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史论归纳从汉至元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化特点1.皇帝通过不断压制、减弱相权来加强皇权。相权逐步被减弱,君权渐渐强化。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权力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的缩小及权威的下降。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意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探究点二从汉到元中心集权的加强◆史料实证史料1(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辄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史料2宋代地方行政机构示意图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子语类》史料3《元史》载:“(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读史引领1.史料1主要介绍了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而实行的措施,其中信息“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是指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这加强了中心集权。2.史料2中的文字信息“路”“通判”说明宋代对地方行政进一步细化。宋代将地方的军、政、财、刑罚等权力收归中心,强化了中心集权,基本解决了地方割据的威逼。3.史料3中信息“凡钱粮、兵甲……无不领之”反映出行省具有地方上的财政、军事、行政、司法等事权;“与都省为表里”表明行省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心的节制。元朝通过创设行省制度,有效地加强了中心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史料运用1.依据史料1、2,分析封建国家地方管理体制演化的特点。提示地方权力渐渐被分割、减弱;中心集权逐步强化。2.元代行省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综合以上三则史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体制演化的相识。提示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巩固,但假如地方完全失去独立性,肯定听从中心,不利于地方主动性和创建性的发挥。◆史论归纳一、历史说明——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化的特点与影响1.特点(1)演化过程中,中心始终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中心与地方的冲突始终存在。(2)中心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员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渐渐被分割、减弱,中心集权逐步强化。(3)地方行政制度经验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郡县制→行省制)。2.影响(1)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2)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3)中心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心和君主的肯定依靠;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发挥管理的实效。二、唯物史观——看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明性1.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和选官制度具有开明性:选官任官的权力并不完全驾驭在皇帝手中,都是依据肯定的客观标准,由中心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完成的。例如,汉代察举制以孝廉为标准,通过乡举里选、中心政府策问考核等程序选拔官员。无论是汉代的察举制,还是后来的九品中正制,其标准都是依据地方舆论和公共看法,而不是皇帝个人的意志,这就体现出一种开明性。2.某些决策方式也具有肯定开明性:体现最明显的是在唐朝,唐朝皇帝发布的吩咐叫作“敕”,但是起草敕令的是中书省的中书舍人,皇帝在敕令发布前“画敕”即同意,此后敕令还需经过门下省给事中审核,假如门下省不同意此敕令可将其批注送回,这称为“封驳”。由此可见,唐朝皇帝下发一道吩咐的审核程序如此严密和困难,这体现了唐朝君主专制统治下的开明。中国古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实质上是通过分散宰相的权力来加强君主专制的,可以说是“皇权之下的民主”。探究点三选官制度的演进◆史料实证史料1(先秦)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史料2(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史料3科举制一方面扩大了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学问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变更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另一方面,它使统治集团具有肯定的开放性,缓和了社会冲突,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摘编自倪峻、姚立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读史引领史料1“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说明先秦时期推行的是世官制,难以选拔出真正为国所用的人才史料2“德行”“学通”反映出察举制下选拔官吏把道德、品德、才学作为举荐标准。这在肯定程度上可以选拔出一批有才能的官员,但由于教化的不公允,真正的寒门子弟几乎没有被选中的机会史料3“扩大了”“冲破了”指出了科举选官的范围、标准的变更。“开放性”指的是科举选官原则的变更,反映出官吏的来源基础扩大。科举制以考试成果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体现了“公开竞争,公允考试”的原则◆史料运用1.依据史料1、2,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世官制、察举制选拔人才的弊端。提示世官制与察举制都是以官举士,难以选拔出真正的人才。2.伏尔泰曾经高度评价中国行政机构的和谐与完备,认为:“人们全然不行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只有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这些衙门任职。”据此综合以上三则史料,分析科举选官的主动作用。提示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从地方豪门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心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心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史论归纳一、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发展的影响1.选官标准从注意家世门第到注意才学的变更,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选官制度的变更,特殊是科举制的实行,使国家驾驭了人事任免权,既树立起中心的权威,又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3.制度化的选官标准,为国家供应了高素养的官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二、唯物史观——辩证评价科举制的影响整合社会功能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的转化、流淌,具有公开、同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心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须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交融,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推动世界文明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纳,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汲取,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重才轻品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对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养低下官本位思想干脆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禁锢思想强化了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学问、新学科的传播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真题感悟·模拟演练1.(2024山东,3,3分)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起先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A.翰林学士渐渐限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安排解析D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翰林学士从最初备君主顾问,到能参与决策事务,再到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这反映了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安排,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翰林学士可参与朝政决策,但这并不能表明翰林学士限制决策权,故A项错误。学士是文官的一种,但并不能代表整个文官集团,因此不能说明文官地位日益提高,故B项错误。翰林学士参与机密的诏令起草,不能说明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且材料也没有涉及三省六部制,故C项错误。2.(2024课标Ⅰ,25,4分)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很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与献礼时,必需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减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限制解析C从材料信息可知,汉武帝时期,朝廷规定诸侯王参与献礼时,必需购买由朝廷制作的“皮币”来置放礼物,而一张“皮币”的价格约相当于当时一个“千户侯”两年的租税收入,极其昂贵。朝廷这种做法减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故选C项。“皮币”本身不是货币,该做法并不会加强货币管理,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思想上的统一,故B项错误;此做法有利于减弱地方诸侯的经济实力,但材料无法说明实现了对地方的限制,故D项错误。3.(2024江苏单科,2,3分)《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A.实行察举制度 B.独尊儒家学说C.实行郡国并行制 D.全面推行郡县制解析C“汉定百年之间”是指从汉高祖到武帝前期。从材料信息看,在此期间,皇室亲族关系日益疏远,诸侯骄奢,大诸侯叛逆,小诸侯常常违反法律,这说明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社会潜藏危机。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该现象是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的,故选C项。察举制是一种选官制度,无法造成材料中的现象,故A项错误;独尊儒术不会造成诸侯国力力膨胀,解除B项;推行郡县制有利于打击诸侯国力力,加强中心集权,故D项错误。4.(2024课标Ⅰ,25,4分)据学者探讨,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状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状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独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限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意维护中心的权威D.持续了唐朝的统治解析D本题主要考查对唐代后期中心集权统治特点和影响的理解。视察表格,从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类型、数量、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等基本状况看,除河朔型藩镇公开与唐中心对抗外,其他几类藩镇至少在表面上仍听从唐中心的政令,说明唐朝“安史之乱”后,虽然藩镇林立,但各种势力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平衡的关系,持续了唐朝的政治统治,故选D项。从材料看,不上供或少上供的藩镇占大多数,但并不能据此得出这一时期的藩镇限制朝廷财政收入的结论,解除A项;材料未体现藩镇之间的争战,B项错误;藩镇割据减弱了唐朝中心集权统治,C项错误。1.(2024河北石家庄高三阶段性训练)汉文帝实行贾谊以亲制疏及众建诸侯少其力的建议,分齐国为七,分淮南为三。到汉武帝时,通过“推恩令”,诸侯王子封侯者甚多。据此可知 ()A.汉文帝是分封诸侯王子弟的始作俑者B.汉武帝时期郡国并行的局面得以结束C.汉代王国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过程D.汉代分封制加强了中心对地方的限制解析C依据材料可知,为了减弱诸侯王的势力,从汉文帝起先分封诸侯王子弟为王到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接着减弱诸侯国力力,历经多年,这表明王国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过程,故选C项。2.(2024河南郑州高三阶段性考试三)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门下体制正式确立后,三省与宰相分别,中书门下成为宰相府署,虽干脆指挥诸使、诸郡、诸军执行皇帝的吩咐,但决策权仅表现在一般日常政务的处理上。据此可知,当时 ()A.三省六部趋于成熟B.中书门下权力强化C.君主专制得到加强D.地方事权渐渐减弱解析C中书门下虽成为宰相府署,但“决策权仅表现在一般日常政务的处理上”表明决策权不断向皇帝集中,君主专制得到加强,故选C项;三省与宰相分别,且决策权不断向皇帝集中,说明三省六部制不断遭到挑战,而非成熟,解除A项;中书门下的部分决策权渐渐向皇帝集中,说明中书门下的权力不断被减弱,解除B项;材料与地方事权无关,解除D项。3.(2024福建莆田二模)宋以前,谏官隶属门下省,对皇帝称“谏”。到宋代谏垣独立,无长官。谏官不由宰相任用,由皇帝亲擢,谏官遂变为不纠绳天子,而纠绳宰相。这一变更 ()A.加强了谏官的权力 B.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C.转移了权力的中心 D.造成了对政府的制约解析D从材料宋代谏官由隶属门下省,变为由皇帝亲擢,由向皇帝进谏,变为纠绳宰相可知,宋代谏官任用方式和职责都发生了变更,成为监督宰相等官员言行的机构,这一变更加强了对整个中心官僚机构——政府的制约,故选D项。4.(2024湖北武汉中学毕业班5月质量检测)元朝地方行政建置大体上分为两部分,一是代表朝廷监临各地的行中书省和宣慰司,二是干脆牧民的路、府、州、县,具有典型的多层级、复式结构的特征。元朝地方行政设置 ()A.适应了多民族国家统治的须要B.反映了蒙古文化对制度的影响C.旨在促进不同区域的协同发展D.有利于强化大一统的君主专制解析A据材料“一是代表朝廷监临各地的行中书省和宣慰司……具有典型的多层级、复式结构的特征”可知,元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实行不同的管理措施,这样有利于适应多民族国家统治的须要,故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蒙古文化对制度的影响,解除B项;元朝实行不同的管理措施是为了加强中心集权,不是为了协同发展,解除C项;君主专制涉及皇帝与宰相的关系,材料涉及的是中心与地方,解除D项。学问点二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必备学问·微点拓展一、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废丞相:明太祖罢除①丞相职位,使六部干脆隶属②皇帝,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

2.设内阁(1)设立:明成祖设立③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2)地位:虽然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渐渐提高,但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且职权范围不明朗,还受到司礼监的太监的牵制。概念辨析明朝内阁与西方内阁前者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没有实际权力,一切听命于皇帝,是皇权加强的产物;后者驾驭国家的实际权力,或向议会负责,或向君主负责。链接新教材明代的票拟与批红明代内阁高校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阅读百官奏章,草拟处理看法,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明朝中后期,有的高校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方为宰相。二、清朝设立军机处1.设立:清朝④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须要而设。

2.演化:由单纯处理军务逐步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3.特点(1)军机大臣均由皇帝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2)机构简洁,人员精干,办事效率较高。(3)政治决策具有⑤封闭性。

4.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思维启迪《清史稿》中写道:“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即承旨诸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据此指出军机大臣的地位和职能。提示军机大臣无决策权,秉承皇帝旨意办事,传达皇帝的政令。教材补遗密折制度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得知。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时期。清朝采纳密折制度,允许和激励四品以上的中心和地方官员,干脆向皇帝递密折。密折制度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使得朝政进一步黑箱化,增加皇权的神奇感;二是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的作用。三、清朝的边疆政策1.基本原则(1)敬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2.主要措施(1)中心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⑥理藩院,管理蒙古、新疆和西藏事务。

(2)对于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赐予特殊重视。(3)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⑦“改土归流”。

3.历史功绩: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基本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链接新教材清朝管理西藏的“金瓶掣签制度”依据格鲁派教规,达赖、班禅采纳灵童转世的方法选择继承人。乾隆后期作出规定,转世灵童的人选必需通过驻藏大臣主持的金瓶掣签仪式来确认,报朝廷批准。关键实力·素养探究探究点一明朝内阁◆史料实证史料1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皇明祖训》史料2高校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明神宗实录》史料3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高校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读史引领史料1“彼此颉颃,不敢相压”指六部相互牵制,也揭示出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加强了皇权史料2主要介绍了明朝内阁的职权范围,其中信息“论思顾问”“终以取祸”反映出阁臣仅备顾问,不具有宰相之权,一旦威逼到君权,还会招来灾祸,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君主专制的强化史料3“内阁高校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表明明朝阁臣只是皇帝的顾问,不具备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史料运用1.“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结合史料1分析,明太祖为防止丞相擅权,实行了哪些措施?提示罢除丞相职位,权力分给六部,使六部干脆隶属皇帝。2.依据史料2、3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内阁与宰相在与皇帝的关系上有何根本不同。提示对皇权的制约方面,宰相可制约皇权,而内阁不能。◆史论归纳中国古代丞相与内阁的比较丞相内阁相同(相像)点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不同点地位百官之首仅备顾问,不能统领六部职权参与决策有票拟权,无决策权影响制约皇权无制约力探究点二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史料实证史料1明太祖有次召见各郡富民时说:“汝等居田里安享富税者,汝知之乎……今朕为尔主,立法定制,使富者得以保其富。”史料2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依据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史料3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读史引领1.史料1中信息“今朕为尔主,立法定制,使富者得以保其富”说明封建王朝对农夫实行严酷的强制措施,以保证地主阶级对农夫劳动成果的榨取。2.史料2中“由单独一个人依据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说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3.史料3是梁启超对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趋势的论述。◆史料运用1.依据史料1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缘由。提示统治阶级通过强化君主专制以保证地主阶级对农夫的剥削,维护其政治统治。2.依据史料2、3,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提示(1)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采纳高压恐怖手段维护统治,显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落。(2)君主专制的强化严峻扼杀了社会的创建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缘由之一。◆史论归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措。2.内容详尽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和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3.以强化君权为核心,程度空前。主要体现在废除丞相、设立军机处和大兴“文字狱”等方面。4.体现了时代特征。明清时期君主专制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真题感悟·模拟演练(2024课标Ⅲ,27,4分)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峻制约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惊慌解析A材料“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和“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反映了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对皇权的制约,说明当时内阁权势强大,故A项正确。材料只能体现皇权受到内阁的制约,“严峻”说法不合适,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体现了内府缺钱,没有反映社会经济凋敝,故C项错误。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故当时不存在君权和相权关系惊慌问题,故D项错误。1.(2024广东珠海二模)明代内阁高校士多为词臣入阁,品秩较低,一般限制在正五品,而到了康熙九年,清政府把高校士的品秩升至正二品,到雍正七年,又升至正一品。清代内阁高校士品秩的变更 ()A.反映出内阁位高权重B.折射出君主专制的强化C.表明清前期以文治国D.表明中心权力体系完善解析B结合所学可知,明代为确保皇帝专权,限制内阁高校士的品秩,而到了康熙和雍正年间为了加强皇权,牵制其他机构如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将高校士品秩提高,故清代内阁高校士品秩的变更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从侧面折射出君主专制的强化,故选B项。2.(2024河南洛阳质量检测)在清代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巡抚主民政事务,总督主军事。但事实上,二者的职权具有相当的类似性,可以说是相互交织、彼此渗透的,且有的督抚间辖地也有重叠。这一做法是为了 ()A.打破权力垄断以加强中心集权B.加强君主专制以维护皇权独尊C.提高地方行政效率D.军民分治以加强地方的独立性解析A据材料“二者的职权具有相当的类似性,可以说是相互交织、彼此渗透的,且有的督抚间辖地也有重叠”可知,巡抚和总督在肯定程度上形成了制约,这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故选A项;材料说的是地方制度,并不是君主专制,解除B项;总督和巡抚政权的相互交织、彼此渗透在肯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率,解除C项;军民分治导致地方独立性减弱,解除D项。3.[2024年1月“八省(市)联考”辽宁卷]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礼部主事卢洪春上疏劝谏皇帝勤政。皇帝大怒,传谕内阁,命拟旨治其罪。阁臣拟夺其官,“帝不从,廷杖六十,斥为民”。诸给事中申救,忤逆帝意。“诸御史疏继之,帝怒,夺俸有差。”这一过程中 ()A.礼部减弱了内阁权力 B.内阁行使了决策的权力C.御史制约了皇帝权力 D.给事中行使了言谏权力解析D材料所述事务中,“给事中申救,忤逆帝意”的做法,其实是在行使其言谏权,故D项正确。材料所述事务并未涉及礼部对内阁权力的减弱,故A项错误。明代内阁没有决策权,故B项错误。材料中“御史”只是上疏劝谏皇帝,并不能制约皇权,故C项错误。课堂小结记学问纲要背史论术语1.从汉至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心集权不断强化。2.历朝皇帝通过变更中心官制,使相权不断减弱,君主专制不断加强。3.从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化与成熟。4.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至此君权与相权的冲突以君权的肯定成功而告终。明成祖设内阁,作为顾问内侍机构,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5.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统一多民族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一、选择题1.(2024广东深圳二模)据记载,汉初,天子和诸侯之相都称为“丞相”,运用黄金之印。此后,又规定将诸侯之“丞相”改为“相”,运用银印。此规定的目的是 ()A.减弱宰相权力 B.加强中心政府权威C.挑起王国内部冲突 D.逐步分割诸侯封地解析B材料没有涉及宰相权力的变更,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汉初,天子和诸侯之相都称为‘丞相’,运用黄金之印”“此后……将诸侯之‘丞相’改为‘相’,运用银印”可知,此规定将天子的丞相和诸侯的丞相从称呼和印章上都做了区分,其目的是加强中心政府权威,故B项正确;材料与挑起王国内部冲突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分割诸侯封地,故D项错误。2.(2024广东汕头三轮冲刺试题五)别驾本为刺史随员,负责帮助刺史处理各类文书,东汉末年多为各州刺史自行任命;隋以后别驾则由朝廷统一任命,职权也有所不同。这一变更 ()A.加强了刺史的监察职能B.体现中心对地方限制加强C.推动了选官制度的变革D.打破了士族对政权的垄断解析B材料“隋以后别驾则由朝廷统一任命”反映了别驾的任命权转移至中心,加强了中心集权,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刺史的监察职能,解除A项;C项与史实不符,解除;据材料无法推断出别驾的出身,无法得出打破士族垄断政权的结论,解除D项。3.(2024山东潍坊质检)《汉书·高帝纪》载,刘邦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明确县吏重在“牧民”,而三老重在“导之善”。据此可知,三老制度的确立 ()A.完善了汉代管理民众的行政体系B.为汉初“王国问题”埋下隐患C.有利于国家意志的贯彻与执行D.是儒学独尊向基层渗透的体现解析C据材料中“三老重在‘导之善’”可知,三老的主要作用在于道德教化,而道德教化的目标是教人向善,这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国家政策的贯彻与执行,故选C项;三老并不属于国家行政体系,解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汉初的基层管理,与地方王国问题没有关系,解除B项;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D项。4.(2024山东潍坊高三检测)220年,魏王曹丕设立中正官取代乡里评议考察人才,中正由当地出身的朝官中“德充才盛”者担当,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以供吏部选官参考。这一政策意在 ()A.巩固门阀士族势力 B.提升官员的道德与才能C.将选官权收归中心 D.完善吏部考核官员程序解析C依据材料可知,“中正”由“朝官”担当,吏部选官时参考中正对地方士人考评的品级,这一政策意在将选官权收归中心,C项正确;曹丕让朝官考评士人品级,供吏部选官参考,目的不是巩固门阀士族势力,A项错误;提升官员的道德与才能不是朝官考评地方士人品级的主要目的,B项错误;“完善吏部考核官员程序”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5.[2024年1月“八省(市)联考”湖北卷]清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纂修的全国地理总志《嘉庆大清一统志》,以京师为首,依次分述直隶、盛京等22统部(省)以及青海、西藏等地区。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A.维护国家主权 B.扩大地方自治C.强化三省职权 D.建立行省制度解析A依据材料可知,清政府重视全国地理总志的纂修,并“以京师为首,依次分述……22统部(省)以及青海、西藏等地区”,反映了清政府致力于巩固国家统一的诉求,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故选A项;材料没有关于地方自治、三省职权的信息,故B、C两项错误;行省制度建立于元朝,故D项错误。6.(2024广东汕头三轮冲刺试题四)唐代科举选官一般固定以吏部考功郎中、员外郎或礼部侍郎为主考官,宋代则不是固定的,而是临时差遣,年年不同,不常任,而且任何官员都可以充任(主考官),并另增派若干人,相互监督。这一变更()A.有利于科举选官的公允公正 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C.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发展完善 D.反映了文人的政治诉求解析A依据材料“唐代科举选官一般固定以吏部考功郎中、员外郎或礼部侍郎为主考官”可知,唐代科举主考官相对固定,易出现舞弊问题;依据材料“宋代则不是固定的,而是临时差遣,年年不同,不常任,而且任何官员都可以充任(主考官),并另增派若干人,相互监督”可知,宋代科举主考官不固定,且主考官之间相互监督,因此可以尽量避开主考官腐败等问题,有利于科举选官的公允公正,故选A项。7.(2024湖南衡阳一模)唐御史中丞宋璟,常常在朝堂之上评论朝廷得失,为幸臣所不容,武后曾先后三次敕璟外任,璟以“御史中丞非军国大事不当出访……恐乖朝廷故事,请不奉制”。对此,武后亦无可奈何。这说明 ()A.女性执政受到质疑 B.监察权具有独立性C.御史制度存在弊端 D.专制皇权遭到减弱解析B材料中御史中丞“常常在朝堂之上评论朝廷得失”且可依制度规定不奉武后旨意,结合所学可知,御史中丞负责监察,这说明监察权在当时具有独立性,故选B项;材料中御史中丞评论朝廷得失并非仅针对武后一人,解除A项;独立的监察权肯定程度上可以对权力的运行绽开监督,削减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削减贪腐现象,材料中突出的是御史制度的优点,解除C项;御史中丞追根究底还是为皇权服务的,并未减弱专制皇权,解除D项。8.(2024课标Ⅲ)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限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解析A材料“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反映军队规模浩大,浩大的军队开支必定会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A项正确;北宋实行“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的政策,军队战斗力较弱,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军队兵员数量多,与弱化对地方限制、加剧社会贫富分化无关,C、D两项错误。9.(2024广东梅州模拟)元代以前常“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而元代实行“犬牙交织”的原则,随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这表明元代 ()A.以山川地理环境来划分行政区域B.以消退割据可能性划分行政区域C.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划分行政区域D.以文化认同作为行政区划的依据解析B依据所学学问和材料中“犬牙交织”的原则可知,材料讲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随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是为了限制地方势力,防止割据,以加强中心集权,故B项正确。10.(2024湖南郴州二模)明初,翰林学士作为朱元璋身边的秘书,“恒侍左右,备顾问”。丞相被废除后,朱元璋不堪重负,于是仿宋制设殿阁高校士,选取优秀的翰林官入阁。据《明史》记载:“当是时以翰林、春坊详看诸司奏启,兼司平驳。高校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明代翰林官的发展 ()A.反衬了殿阁高校士权力消长B.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C.说明翰林与高校士冲突尖锐D.有利于朱元璋加强中心集权解析B丞相被废除后,朱元璋不堪重负,故选取优秀的翰林官入阁处理政务,明代翰林官的发展反映的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故选B项;殿阁高校士是因“朱元璋不堪重负”而设置的,未涉及其权力消长,解除A项;翰林与高校士都服务于专制皇权,材料未涉及两者间的冲突,解除C项;中心集权是针对地方而言的,而翰林官属于中心官员,解除D项。11.(2024山西运城高三阶段性检测)明初的中书省综理机务,六部和行中书省都是中书省的下属机构。后朱元璋在地方上把行省改为上承下宣的布政使司,以去掉中书省对地方的统属关系;在中心成立通政司,使四方奏疏可不经中书省而上达。朱元璋这些措施意在 ()A.提高地方自主性 B.加强君主专制C.使民情上通下达 D.废除丞相制度解析B由材料“朱元璋在地方上把行省改为上承下宣的布政使司,以去掉中书省对地方的统属关系;在中心成立通政司,使四方奏疏可不经中书省而上达”可知,朱元璋变更了明初中书省权力很大的局面,减弱了中书省的权力,加强皇权,故选B项;A项所述与材料信息不符,解除A项;“民情上通下达”表述不符合封建社会史实,解除C项;材料中并未提及丞相制度,解除D项。12.[2024年1月“八省(市)联考”湖南卷]据《南史》载,刚担当尚书省右仆射的世族子弟王僧达“自负才地,一二年间便望宰相”;其孙王融“自恃人地,三十内望为公辅”。这说明南朝 ()A.选官重视才能与人品B.用官看重名士对人才的举荐C.门阀观念依旧在流行D.世族子弟干脆继承父祖官爵解析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材料中“自负才地”“自恃人地”说明南朝门阀观念依旧在流行,C项正确。南朝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重视家世,A、B两项错误;九品中正制下选官也要通过选拔,而非干脆继承,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后汉书》有言:“郡国孝廉,古之贡士。”而取士的标准史称“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汉和帝时规定:“自今郡国率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二人,六十万三人,八十万四人,百万五人,百二十万六人。不满二十万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汉和帝还对少数民族杂居地区的举才员额赐予了优待。规定:“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边役众剧,束修良吏,进仕路狭。抚接夷狄,以人为本。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摘编自陈荣香、杨月坤《人才选拔应兼顾形式公允与实质公允》材料二科举入仕,是1300年间几乎全部的学问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志向和奋斗目标……无论科举制与现代的文官制度在考试内容和实施环境上有何根本差异,但两者采纳公开考试、同等竞争的精神是相同的……一千多年科举考试史不断证明,在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只有通过公允的考试竞争才能有效地解脱人情困扰,才能较好地选拔人才。——摘编自《中国科举文化》(1)依据材料一,概括察举制的特征,并简析察举制的特征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启示。(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归纳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所蕴含的主动的价值取向。答案(1)特征:“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员额安排”的地域倾斜。启示德为先,能者上:汉代察举制奉行“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希望实现儒家的为政以德、教民以德,以及由君子贤人任官,是一种特别志向的境界。察举制里的“四科”充分体现了察举制因能授任、量才取人的倾向。现代人才选拔更应当注意德才兼备。人才选拔的适度倾斜:人才选拔应遵循“公开、公允、公正”的原则,并适度对弱势群体进行倾斜,实行弱者爱护。为协调地区间的和谐发展,人才选拔应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以实现规则公允和对弱者的爱护。(2)价值取向:扩大了人才选拔范围,提高了用人的合理性;标准明晰,增加选人公正性;不断完善,维护制度权威性;公允竞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淌;律己修身,培育官吏廉洁性。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观点有学者提出,君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说,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两千多年全都一样,并无变更。史料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史料二(汉武帝时杜周为廷尉)善候司。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状。客有谓周曰:“……不循三尺法,专以人办法指为狱……”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汉书·杜周传》史料三(唐)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贞观政要》从三则史料中选取两则可以论证题中观点的史料,并通过对史料的解读论证题中观点。答案选取:史料一、史料二。论证:史料一表明国家的一切事务都由皇帝作出确定,大臣只能依据皇帝的旨意详细执行。由此可见,自秦朝建立封建君主专制时起,君主的权力就是至高无上的。史料二充分反映了一个事实:人办法志是凌驾一切的,过去一切制度、律令,都必需依据在位君主的意志确定承认与否。解析依据观点可知要选取体现君主权力至高无上的史料,细读三则史料后可知史料一、二符合。其次小问论证,分别将史料一和史料二进行解读,以论证观点,如史料一表明国家的一切事务都由皇帝作出确定,大臣只能依据皇帝的旨意详细执行,由此可见,自秦朝建立封建君主专制时起,君主的权力就是至高无上的;史料二充分反映了一个事实:人办法志是凌驾一切的,过去一切制度、律令,都必需依据在位君主的意志确定承认与否。强化练21.(2024陕西宝鸡一模)西汉初年,谋士贾谊提出两方面治国措施:其一曰割地定制,即“众(分)建诸侯而少其力……地尽而止”;其二曰定礼制,对同姓王在制度、名号、衣、器物等方面提出详细礼制来显示其等级尊卑。这些措施 ()A.旨在重建西周制度 B.意图放弃无为而治C.意在加强中心权威 D.利于诸侯巩固统治解析C依据“众(分)建诸侯而少其力”“对同姓王在制度、名号、衣、器物等方面提出详细礼制来显示其等级尊卑”可知,贾谊通过割地定制和定礼制两项措施,意在使诸侯的权力受到限制,加强中心权威,故选C项。2.(2024河北衡水高三摸底)找寻历史地图中的关键词是阅读历史地图的重要方法。所谓“关键词”就是指能够识别地图的关键信息点。某同学在查阅地图时找出了“匈奴”“北海郡”“胶东国”等关键词。他查阅的是哪一时期的地图 ()A.秦朝时期 B.西汉初期C.北朝初期 D.蒙元帝国解析B依据“匈奴”“北海郡”“胶东国”,结合所学可知,汉朝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并且受到匈奴的威逼,故B正确;秦朝废除了分封制,不行能出现“胶东国”,解除A;北朝初期没有实行郡国并行制,解除C;蒙元帝国时期,实行行省制,不行能出现“胶东国”,解除D。3.[2024年1月“八省(市)联考”重庆卷]《后汉书》载:东汉后期,“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荣乐过于封君,势力侔(相等)于守令。财赂自营,犯法不坐。刺客死士,为之投命”。这说明当时的豪强地主 ()A.具有州郡行政治理权 B.成为政府的主要依靠力气C.不担当赋税徭役义务 D.在地方拥有强大的影响力解析D本题考查汉代豪强地主问题,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说明。依据材料中“田亩连于方国。……不为编户一伍之长……势力侔(相等)于守令。……犯法不坐”可知豪强地主在经济、政治、司法等方面享有特权,这反映了豪强地主在地方拥有强大的影响力,故正确答案为D项。“势力侔(相等)于守令”反映的是豪强地主势力相当于守令,而非拥有州郡行政治理权,A项错误;材料并未表明政府对豪强地主的看法,解除B项;C项只是材料的一个方面,解除。4.(2024河北石家庄一模)项目高官贵戚子弟中级官僚子弟下级官吏子弟一般士人秀才37.5%12.5%25%25%孝廉、计吏31.6%18.4%13.2%36.8%上表是阎步克对曹魏时期察举入仕者的社会成分所做的统计,其意在说明曹魏时期 ()A.官员选拔注意阶层平衡B.社会流淌的通道依旧有效C.儒生成为政治舞台主角D.制度设计与实践出现背离解析B表格中“下级官吏子弟”“一般士人”在察举入仕者中占有肯定比例,说明社会流淌的通道依旧有效,故选B项;据材料可知,不同阶层在察举入仕者中占据比例不一样,这说明官员选拔没有注意阶层平衡,解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解除;材料中下级官吏子弟和一般士人仍占据肯定的比例不能说明制度设计与实践出现背离,解除D项。5.(2024四川成都高三摸底)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居郡守之上,并且有了固定治所,权力大大超过了汉武帝时监察和考核官员的准则“六条问事”。这一变更反映了当时 ()A.监察区域职能的转变B.皇权专制统治的加强C.刺史监察功能的强化D.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解析A依据材料州牧“居郡守之上,并且有了固定治所,权力大大超过了汉武帝时监察和考核官员的准则‘六条问事’”可知,东汉末年,刺史监察区域职能扩大,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中心集权,故B项错误;“强化”在材料中不能体现,解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故D项错误。6.(2024山东泰安高三月考)“堂贴”是唐朝中后期中书门下处理政务的主要公文之一,不仅用来“处分百司”,也“判四方之事”。遇有日常政务,三省宰相可不必奏请皇帝,干脆裁决,然后集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