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内蒙古包头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内蒙古包头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内蒙古包头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内蒙古包头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7-内蒙古包头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更肯定会引起生物的进化B.亲子代间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也肯定不变C.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D.自然选择的干脆选择对象是个体的基因型,本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变更【答案】A【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更。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变更并确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更,A正确;B、亲子代间基因型频率不变,基因频率肯定不变;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可能发生变更,如杂合子Aa连续自交后代基因频率不变,而基因型频率变更,B错误;C、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错误;D、自然选择选择的干脆对象是个体的表现型,本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变更,D错误。故选A。【点睛】2.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的变更如下表。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年份AA(%)Aa(%)aa(%)13040302255025A.该种群的生物发生了进化B.该种群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很高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更D.若该种群在第2、3年连续自交,A的基因频率不变【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第一年时AA=30%,Aa=40%,aa=30%,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30%+1/2×40%=50%,a的基因频率为30%+1/2×40%=50%;其次年AA=25%,Aa=50%,aa=25%,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25%+1/2×50%=50%,a的基因频率为25%+1/2×50%=50%,基因频率未发生变更。【详解】A、由表格中信息计算可知,两年内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更,仍为A=a=1/2,说明白生物没有发生进化,A错误;B、该种群没有产生新的基因,仍只有A、a两种,故该种群没有发生基因突变,B错误;C、该种群基因频率不变,由此可推想该种群生活环境没有发生较大变更,C错误;D、若该种群在第2、3年连续自交,由于未淘汰任何个体,未发生进化,第三年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变更,但A的基因频率不变,D正确。故选D。3.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一人群中男女比例相等,血友病发病率为3%,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2倍,携带者在人群中所占比例为5%,则该人群中血友病基因的频率是()A.6.6% B.6.0% C.4.5% D.3.0%【答案】B【解析】【分析】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本题可假设人群中男女各50人,由于只有女性才有可能是携带者,依据携带者在人群中所占比例为5%,可知携带者5人,依据血友病发病率为3%,可知患者为3人,又由于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2倍,如男性患者2人,女性患者1人。据此答题。【详解】依据上述分析可知,设男性患者2人,女性患者1人,携带者5人,所以男性48人正常,女性44人正常,故血友病基因的频率=(2+1×2+5)÷(50+50×2)×100%=6.0%,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故选B。4.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基因的比例称为基因频率C.“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D.生物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异都是不能遗传的【答案】C【解析】【分析】物种形成的一般过程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的形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物受环境的影响的变异可能是可遗传变异,如受辐射等条件影响发生的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等。【详解】A、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的形成不肯定经过地理隔离,A错误;

B、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例称为基因频率,B错误;

C、“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开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肯定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更多的空间,所以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C正确;

D、生物受环境影响假如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则为可遗传变异,D错误。

故选C。5.下列有关人体维持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B.维持体温稳定的调整方式是神经一体液调整C.内环境中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激素、抗体、血红蛋白等物质D.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释放到血浆中,但血浆的pH不会有明显变更【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毛细胞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A错误;

维持体温稳定的调整方式是神经—体液调整,B正确;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人体肌肉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D错误。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上升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削减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燥热环境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答案】B【解析】【详解】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饥饿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形成血糖,因此血液流经肝脏时血糖浓度会上升,B正确;寒冷环境下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产热量和散热量都增加,故寒冷环境中产热量高于燥热环境中的产热量,C错误;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则其上含有抗利尿激素受体,即其细胞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不能受其调控,则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中不能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和稳态的相关学问,要求学生理解免疫调整过程中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理解血糖平衡调整的过程,理解体温调整的相关过程。7.下列有关人体稳态调整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是体温调整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的部位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整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C.在正常状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下丘脑中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还能合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整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渗透压和pH,其中人体血浆pH的相对稳定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相关。明确学问点,梳理相关学问,依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学问做出推断。【详解】A、大脑皮层形成冷觉的部位,A错误;B、稳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整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B错误;C、在正常状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动态平衡,C错误;D、下丘脑中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还能合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D正确。故选D。8.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假如该图表示二次免疫反应,若c为抗体,则a表示记忆细胞,b表示浆细胞B.假如a为抗原,b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C.假如该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整过程,机体内会有反馈调整过程D.假如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答案】D【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学问点是神经和体液调整、基因的表达和免疫调整,图中其中a、b、c应表示可能存在的结构或细胞,d、e表示可能存在的相关物质.梳理相关学问点,然后分析图解,依据详细描述做出推断【详解】A、假如该图表示二次免疫反应,a(记忆细胞)会增殖分化形成b(浆细胞),b能够分泌c(抗体),A正确;B、体液免疫过程中,假如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B正确;C、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整,C正确;D、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是通过神经递质的方式进行传导的,并且在突触上发生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错误。故选D。【点睛】9.如图为机体调整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清除癌细胞体现的是图中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B.图中说明神经系统干脆限制全部内分泌腺的活动C.血糖调整的主要途径是①④⑥⑤D.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没有联系【答案】C【解析】【分析】1、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2、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整机制。【详解】A、人体清除癌细胞体现的是图中②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A错误;B、图中的③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来间接限制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如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调整体温平衡,在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可以调整水平衡,B错误;C、血糖平衡调整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整,主要方式为血糖浓度通过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实现的,C正确;D、图示显示,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有联系,D错误。故选C。【点睛】10.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整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下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图中Ⅰ、Ⅱ表示细胞,E、F表示物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上图表示缩手反射过程,细胞Ⅱ膜上的F表示受体蛋白B.若上图表示初次免疫过程,E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Ⅱ,Ⅱ受刺激后可能产生淋巴因子C.若上图表示血糖调整过程,且E与F结合后,Ⅱ内糖原含量上升,则Ⅰ代表胰岛A细胞D.如上图所示,若E与F结合后,促使Ⅱ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整方式属于反馈调整【答案】C【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细胞Ⅰ产生的物质E能够通过细胞外液的运输,到达细胞Ⅱ,与细胞Ⅱ上的相应受体蛋白结合,从而传递相应信息。2、生物体中的信号分子包括: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等。【详解】A、假如表示的是缩手反射,则E表示的是神经递质,F表示的是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A错误;B、如上图表示初次免疫过程,E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Ⅱ,Ⅱ受刺激后可能产生淋巴因子,B错误;C、如上图表示血糖调整过程,且E与F结合后,Ⅱ内糖原含量上升,则Ⅰ代表胰岛B细胞,C错误;D、如上图所示,若E与F结合后,促使Ⅱ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整方式属于反馈调整,D正确。故选:C。11.如图中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速度缓慢,方式③的传递速度快速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通过体液C.体温调整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D.方式②③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整【答案】D【解析】【分析】依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方式①是通过人体内的内分泌腺分泌激素,进行信息传递;方式②是下丘脑-垂体分泌激素进行信息传递;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传递速度慢,存在反馈调整;方式③是神经调整,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进行信息传递。【详解】A.从图示看出:方式①和②都经过血液循环,属于体液调整,传输速度缓慢;而方式③为神经调整,速度很快,A正确;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要经过突触,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的液体是组织液,属于细胞外液,B正确;C.体温调整属于神经-体液调整,①和②属于体液调整,③属于神经调整,C正确;D.方式①②属于激素调整,都经过血液循环,调存在反馈调整,③为神经调整,不经过血液循环,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是以模式图的形式展示学问点,这类题目以图为载体,考查相关学问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学问要点,把握学问间内在联系的实力。要求考生读懂图,找准相关的学问点,将他转化成所学的学问点问题,并精确推断。12.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①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干脆环境②神经调整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兴奋一般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神经元的轴突或胞体③激素是通过体液的传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④细菌可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而蓝藻不能⑤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的恒定是通过神经调整完成了体内产热量和散热量平衡的过程⑥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神经的作用可以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A.5项 B.4项 C.3项 D.2项【答案】D【解析】【详解】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干脆环境,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①错误;神经调整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兴奋一般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至另一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②错误;激素是通过体液的传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③正确;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染色体,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④错误;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的恒定,是通过神经和体液共同调整完成了体内产热量和散热量平衡的过程,⑤错误;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神经的作用可以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⑥正确。依据以上分析可知,③⑥的说法是正确的。故选D。13.对若干只正常的家兔进行不同的处理后,对于家兔出现的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家兔正常进食后,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和胰液都增多B.将家兔从25℃环境中移入5C.给家兔静脉注射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则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削减D.摘除家兔胸腺,则免疫实力几乎全部丢失【答案】D【解析】【分析】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觉的第一种激素,是小肠粘膜在盐酸的刺激下产生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2、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机制如下:外界温度低时,机体耗氧量增加,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温度高时,机体耗氧量削减,产热少,散热少。【详解】A、促胰液素是小肠粘膜分泌的,A错误;B、将家兔从25℃环境中移入5℃环境中,由于体温柔环境温差变大,因此散热量增加,C、给家兔静脉注射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导致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C错误;D、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体液免疫过程中T细胞能够呈递抗原,细胞免疫缺乏T细胞则无法进行,因此摘除家兔胸腺,则免疫实力几乎全部丢失,D正确。故选D。14.关于激素、抗体、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B.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肯定能产生激素C.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一经靶细胞接受即被灭活D.乙酰胆碱与特定分子结合后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答案】D【解析】【详解】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或靶器官,但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A项错误;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激素的细胞肯定能产生酶,但能产生酶的细胞不肯定能产生激素,B项错误;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细胞外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一经靶细胞接受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C项错误;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D项正确。15.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缘由B.bc段Na+大量内流,须要载体蛋白帮助,并消耗能量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加而不断加大【答案】C【解析】【分析】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是由于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使神经纤维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机制是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使神经纤维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详解】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缘由钾离子通道打开,钾离子外流,A错误;bc段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缘由是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Na+内流造成的,属于帮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错误;cd段是动作电位复原到静息电位的过程,该过程中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C正确;在肯定范围内,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加而不断加大,而刺激强度较小时是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的,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神经细胞膜电位变更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实力和推断实力,运用所学学问综合分析问题的实力,对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机制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6.如图为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处接受相宜的点刺激,b处能测到电位变更B.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即失去活性C.图中有3个神经元,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D.①能接受各种刺激,引起②的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a处接受相宜的点刺激能产生兴奋,并通过突触传到b处引起相应的电位变更,A正确;

B、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马上失活,B正确;C、兴奋通过突触结构时会有突触延搁,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C正确;D、相应的感受器只能接受某些类型的刺激,D错误。故选D。17.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①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②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其次道防线

③吞噬细胞可参加特异性免疫

④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⑤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免疫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实力

⑥过敏反应肯定会破坏组织细胞

⑦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免疫缺陷病

⑧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是通过体液免疫进行的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涉及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类型、原理及实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详细过程,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详解】①人体内部癌变的细胞也是抗原,错误。②血浆属于体液,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其次道防线,正确。③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正确。④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使婴儿通过哺乳获得某些特异性免疫实力,正确⑤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实力,浆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实力,错误。⑥过敏反应一般不损伤组织细胞,错误。⑦T细胞是HIV的宿主细胞,它的寄生破坏了T细胞,引起免疫缺陷病,正确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错误。选B。【点睛】抗原不都是外来物质,体内异样细胞也能被特异性免疫系统识别;吞噬细胞可以清除被抗体结合后形成的沉淀物或细胞集团;浆细胞只能分泌抗体,没有识别抗原的实力。18.通常状况下,成年人的手指不当心遇到针刺会不自主的收缩,而打针时却可以不收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是()A.针刺产生痛觉和打针时不收缩都属于反射活动B.若支配手指传出神经受损则针刺时没有感觉C.手指遇到针刺时先感觉痛疼之后才完成收缩D.打针时不收缩反映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整【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针刺产生痛觉,感觉在大脑皮层,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活动,A错误;B、若仅仅是支配手指的传出神经受损,针刺可以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感觉,但不能运动,B错误;C、手指遇到针刺时先收缩,后感觉痛疼,因为感觉传到大脑皮层需经过更多的突触,时间长,C错误;D、打针时不收缩反映了大脑皮层的高级运动中枢可以限制脊髓的低级运动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分级调整,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A选项,关键能理清反射的概念,能驾驭推断某—活动是否属于反射的方法,总结如下:凡不经验完整反射弧所引起的反应(如肌肉收缩)不行称为“反射”。刺激反射弧中间某个部位,虽然也能引起效应器作出肯定的反应,但不能称作反射。19.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完成呼吸、排尿、阅读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脑干、脊髓、大脑皮层B.聋哑人艺术团的精彩舞蹈,受老师“手语”指挥,做出动作,主要依靠的神经中枢是位于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C.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低级中枢D.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位于小脑,调整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答案】B【解析】【分析】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整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③脑干:有很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④下丘脑:有体温调整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整中枢,是调整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⑤脊髓:调整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详解】A、完成呼吸、排尿、阅读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脑干、脊髓、大脑皮层,A正确;B、聋哑人艺术团的精彩舞蹈,受老师“手语”指挥,依靠的神经中枢是位于大脑皮层的视觉系语言中枢,B错误;C、针刺指尖引起的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低级中枢,C正确;D、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位于小脑,调整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正确。故选B。【点睛】20.少数人对青霉素等一些抗生素过敏,严峻时会导致休克。青霉素进入机体后,它的降解产物中的青霉烯酸能与体内的组织蛋白结合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是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所致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C.发生过敏反应的病人肯定不是第一次运用青霉素D.青霉素过敏患者的免疫细胞都能干脆识别青霉素【答案】D【解析】过敏反应是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所致,A项正确;过敏反应是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导致的,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B项正确;其次次接触同种过敏原时,才会发生过敏反应,C项正确;浆细胞通过产生抗体作用于抗原,不能干脆识别青霉素,D项错误。【点睛】巧记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21.HIV侵入人体后只与T细胞相结合,是因为只有T细胞表面含有CCR5的特别蛋白质(由CCR5基因编码)。某医疗团队从一名天生具有HIV反抗力、且CCR5基因异样的捐赠者(甲)身上取得骨髓,并将其移植到一名患有白血病、并患有HIV(感染HIV十多年)的患者身上。结果不但治愈了白血病,而且彻底清除了患者身上的全部HI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捐赠者(甲)体内的T细胞,不仅能参加细胞免疫,还能够参加体液免疫B.艾滋病患者肿瘤的发病率大大上升,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下降C.艾滋病患者的HIV不侵染B细胞,是因为B细胞没有编码CCR5的基因D.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只通过增殖就能产生血细胞补充到血液中【答案】A【解析】【分析】1.HIV侵染人体后,主要攻击T细胞。2.紧扣题干信息“HIV侵入人体后只与T细胞相结合,是因为只有T细胞表面含有CCR5的特别蛋白质(由CCR5基因编码)”答题。【详解】A、由于捐赠者的CCR5基因异样,不能正常表达CCR5,HIV不会攻击T细胞,患者甲T细胞正常,因此能参加细胞免疫,也参加体液免疫,A正确;B、艾滋病患者肿瘤的发病率大大上升,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下降,B错误;C、艾滋病患者的HIV不侵染B细胞,是因为B细胞编码CCR5的基因没有表达,C错误;D、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只有通过增殖分化才能产生血细胞补充到血液中,D错误。故选A。【点睛】22.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安排防疫工作,规定新生儿必需在六个月内三次接种乙肝疫苗(有效成份为乙肝病毒表面蛋白),若接种疫苗胜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疫苗利用宿主细胞合成自身蛋白质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B.吞噬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分解呈递抗原并产生淋巴因子C.多次注射疫苗能提高血清中特定抗体的含量D.多次注射疫苗后浆细胞能血液中长期保留【答案】C【解析】【分析】

【详解】A、乙肝疫苗是减毒或灭活的病毒,在宿主细胞中不能限制蛋白质的合成,自身作为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A错误;B、淋巴因子是由T细胞分泌的,B错误;C、多次注射疫苗,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且记忆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分泌大量的抗体,C正确;D、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成熟细胞,能够分泌特定的抗体,不能在血液中长期保留,D错误。故选C。23.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骑行既是一种流行的健身方式,又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骑行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B.骑行时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骑行时氧气、甲状腺激素、乙酰胆碱都可以出现在组织液中D.骑行时产生的热量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呼气等方式散出【答案】B【解析】【分析】1、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调整使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通过促进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来增加产热。人体中的热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放能;散热的途径主要是汗腺分泌汗液和皮肤毛细血管的变更,此外含有传导散热等。体温调整的中枢位于下丘脑;感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

2、血糖的来源有食物中的糖类消化、汲取,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血糖的去路有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某些氨基酸等。【详解】A、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宁静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在骑行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A正确;B、骑行时产生的CO2来自线粒体,人体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B错误;C、骑行时组织细胞消耗大量氧,氧气须要通过血液运输,同时机体的协调运动须要神经和体液的调整,所以氧气、甲状腺激素、乙酰胆碱都可以出现在组织液中,B正确;D、骑行时产生的热量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呼气等方式散出,D正确。故选B。24.据英国《镜报》报道,墨西哥渔民诺约拉出海时遭风暴攻击遇险,靠一个泡沫塑料箱在海上漂移了8天8夜,饥渴交迫的他在寒冷的夜晚多次产生幻觉。有关诺约拉机体的调整叙述,错误的是()A.由于缺少饮用淡水,由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水分的重汲取B.由于缺水Na+浓度上升,使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变大,可能导致人过于敏感而产生幻觉C.通过神经调整可使胰岛A细胞活动增加,维持血糖浓度D.饥饿使胰岛B细胞活动受到抑制【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水盐平衡调整、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血糖平衡调整的相关学问的识记和理解实力。【详解】缺少饮用淡水,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加,导致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汲取,从而削减尿量,A错误;由于缺水而导致内环境中Na+浓度上升,进而引起Na+内流增加,使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变大,可能导致人过于敏感而产生幻觉,B正确;饥饿状态下,血糖浓度降低,引起下丘脑有关神经兴奋,进而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多,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以维持正常的血糖含量,C正确;饥饿状态下,血糖浓度降低,使胰岛B细胞活动受到抑制,D正确。25.某同学给健康试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pH和温度,其中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血浆pH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缘由是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详解】A、细胞内液Na+的增加小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A错误;B、输入的Na+中大多数进入细胞外液,故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不会分别增加10mL,B错误;C、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输,会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C正确;D、输入的Na+中大多数进入细胞外液,D错误。

故选C。26.如下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区域与丙区域可能刚复原为静息电位状态B.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C.乙区域与丁区域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状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依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丙、丁区域是静息电位,乙区域是动作电位。【详解】A、由于乙区域是动作电位,假如神经冲动是从图示轴突左侧传导而来,则甲区域或丙区域可能刚复原为静息电位状态,A正确;B、由于丁区域的电位是外正内负,说明此时丁区域为静息电位,发生K+外流,没有发生Na+内流,B错误;C、局部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到负电荷,乙区域膜内是正电位,丁区域膜内是负电位,所以乙区域与丁区域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C正确;D、由于图中只有乙区域是动作电位,因而在轴突上,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D正确。故选B。【点睛】27.科学家通过探讨发觉,人的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更不大的缘由是()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整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物质调整了血液pHA.①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答案】C【解析】【分析】血液中含有很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刺激限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增加,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使血浆pH变更不大;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使血浆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更。【详解】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①正确;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使血浆pH变更不大,②正确;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③正确;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整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④正确;⑤血液中含有很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⑤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实力和理解所学学问要点,把握学问间内在联系,形成学问网络结构的实力;能运用所学学问,精确推断问题的实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8.如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更状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曲线b代表低Na+海水中膜电位的变更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答案】C【解析】【分析】静息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膜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静息电位主要是由钾离子大量外流造成的,动作电位主要是由于钠离子大量内流造成的。【详解】A、曲线a在受到刺激后,膜电位发生逆向偏转,b在受到刺激后,膜电位未发生逆向偏转,动作电位主要是由于钠离子大量内流造成的,所以曲线a表示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更,曲线b代表低Na+海水中膜电位的变更,A正确;B、刺激之前的电位即为静息电位,由题图可知,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B正确;CD、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不管是什么海水中,尽管Na+浓度内流,导致内部Na+浓度上升,但膜外仍存在大量Na+,膜外的Na+浓度仍高于膜内Na+浓度,C错误;D正确。故选C。29.甲: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外面,从右侧进行单侧光照;乙:除去芽尖,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切面右侧,从右侧单侧光照;则甲、乙分别将()A.向上直立生长,不弯曲生长B.向上直立生长,向右侧弯曲生长C.向上直立生长,向左侧弯曲生长D.停止生长,向右侧弯曲生长【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用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外面,没有感光部位,但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故甲胚芽鞘两侧生长素分布匀称;乙除去了芽尖,不能感光也不能产生生长素。【详解】甲用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外面,没有感光部位,但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故甲向上直立生长,乙除去了芽尖,不能感光也不能产生生长素,但右侧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会往下运输,使得右侧生长快于左侧,故往左侧弯曲生长。综上分析可知,故选C。30.为探讨植物生长素的作用,设计如下试验:将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并赐予单侧光照,如图1;一段时间后将A、B琼脂块分别置于相同的去尖端胚芽鞘甲和乙的一侧,数天后生长结果如图2。该试验能得到的结论是()A.光照导致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 B.胚芽鞘甲生长速度快于乙C.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A D.单侧光干扰生长素向下运输【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向光性产生的缘由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单侧光照耀,使生长素从向光一侧运输到了背光一侧,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所以植物表现出了向光性,因此植物的生长表现出向光性的缘由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的不匀称。【详解】A、光照不能导致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只能使生长素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A错误;B、图2显示,乙弯曲的程度大于甲,因此胚芽鞘甲生长速度慢于乙,B错误;C、乙弯曲的程度大于甲,胚芽鞘乙生长速度快于乙,因此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A,C正确;D、单侧光不能干扰生长素向下运输,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31.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1)图中参加内环境维持的c表示__________系统。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内环境相对稳定还必需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调整机制下进行。(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浆中的CO2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至少经过______层生物膜。(3)溶液渗透压是指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的含量有关。(4)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干脆环境,②___________。【答案】(1).泌尿(或排泄)(2).神经-体液-免疫(3).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4).4(5).蛋白质、无机盐(6).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内环境通过a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a是呼吸系统;外界的养料通过b系统进入循环系统,b是消化系统;代谢废物由c排出,c是泌尿系统。【详解】(1)由分析可知,a是呼吸系统,b是消化系统,c是泌尿系统。内环境稳态的调整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2)由于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因此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血浆中的CO2通过呼吸排出体外,至少经过毛细血管壁(单层细胞)、肺泡壁(单层细胞),因此至少要经过4层生物膜。(3)溶液渗透压是指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4)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活的干脆环境,②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内环境的相关学问,分析题图获得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相关学问点的综合理解应用的解题的关键。32.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亲密联系。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据图回答:(1)光暗信号调整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图中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过程中伴随着_________信号到_________信号的转变。(2)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整作用,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调整。在HPG轴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运输到____________,促使其分泌黄体生成素(LH,一种促激素);LH能否口服?____________。LH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其增加_____________的合成和分泌。(3)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静脉注射肯定剂量的LH,其血液中GnRH水平会_________(填“上升”或“降低”)。【答案】(1).传出神经末梢和其支配的松果体(2).电(3).化学(4).体液(或激素)(5).垂体(6).否(7).雄激素(8).降低【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光路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过程包括神经调整和体液调整。其中神经调整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松果体作为效应器。图中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能作用于下丘脑、垂体、睾丸,在对雄性激素的调整中存在负反馈调整。【详解】(1)由图分析可知,光暗信号调整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支配的松果体。图中去甲肾上腺素是由传出神经的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的,该过程中伴随着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2)褪黑素通过血液运输并与靶器官结合,影响HPG轴发挥调整作用,该过程属于体液/激素调整。在HPG轴中,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运输到垂体,促使其分泌黄体生成素(LH,一种促激素),LH的化学本质是多肽,不能口服;LH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其增加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3)由图分析可知,下丘脑对雄性激素调整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整,因此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肯定剂量的LH,该激素促进雄激素的分泌,当雄激素分泌过多时反过来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下丘脑分泌的GnRH削减,导致血液中GnRH水平降低。【点睛】本题结合光路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图,主要考查神经调整和激素调整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学问要点,把握学问间内在联系的实力和识图分析实力。33.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图2表示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________。(填字母)(2)图1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图1中的③表示________过程。(3)图2所示的免疫过程中,参加A→B过程的有图1中的________细胞(填字母)。(4)利用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点,人们常用减毒、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当机体再次接触与该疫苗相同的抗原时,相应的记忆细胞,例如图1中________(填字母)能________________,增加机体的免疫力。(5)为检测某疫苗是否有效,探讨人员设计了如下试验方案:第一步:将__________且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动物分成比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均分为若干只。其次步:比照组接种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试验组接种疫苗,一段时间后再接种_____________。第三步:统计试验组和比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若与比照组相比,试验组动物发病率低、存活率高,则可以推断该疫苗有效。产生这一结果的缘由是________(填图1中数字)过程是试验组动物所特有的。【答案】(1).f、Y(2).B细胞增殖、分化;(3).体液(4).e(5).k(6).快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7).同种(8).不含疫苗的接种物(9).病毒(10).④【解析】【分析】1.图1表示体液免疫的过程,其中a表示T细胞、b表示吞噬细胞、c表示B细胞,d表示浆细胞、e表示效应T细胞、f表示淋巴因子、k表示记忆细胞、Y表示抗体。2.图2表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其中A到B过程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亲密接触,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详解】(1)图1所示过程为体液免疫,其中Y为抗体,f为淋巴因子,二者均为免疫活性物质。(2)图1中的c为B细胞;③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的过程,该过程属于体液免疫。(3)图2所示过程为细胞免疫,A→B过程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亲密接触,是图1中的e细胞。(4)图1中的k是记忆B细胞;当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