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用燕麦播前复耕双晚旱作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饲用燕麦播前复耕双晚旱作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饲用燕麦播前复耕双晚旱作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饲用燕麦播前复耕双晚旱作栽培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晚熟型饲草燕麦栽培技术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燕麦饲草生产栽培。本文件可作为饲草生产单位、种、养殖户和农业相关的科研、教学、生产、农技推广部门等在旱作条件下生产燕麦饲草的依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6142-2008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燕麦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0205磷酸一铵磷酸二铵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则总则DB15/T2444燕麦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技术规程4.1适用品种:蒙饲燕1号及晚熟型饲草燕麦品种。4.2种子规格:种子质量应符合GB6142-2008中规定的燕麦三级及以上标准。4.3播前种子处理:播种前选择晴朗无风天气晒种2—3天。播种前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等农药,用种子总重量的0.2%进行拌种,防治燕麦黑穗病和锈病。执行标准DB15/T2444,使用农药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要求。4.4播期:播种期比常规燕麦生产要晚,依据当地实际无霜期、有效积温和品种生育期来确定。具体计算依据:从当地早霜日向前推算90—95天,即适宜播种期。4.5播种量:公顷播种量在180±15公斤。4.6播种深度:2—3cm,播后镇压。24.7播种行距:行距15—20cm或撒播。4.8土壤耕翻:秋季进行耕翻时,深度以15—20厘米为宜;播前边旋耕耙平边播种,旋耕深度不宜超4.9施肥:磷酸二铵150kg/hm²,种肥与种子混匀播种;在孕穗、拔节期随降雨追施尿素75—120kg/hm²。肥料使用应符合GB10205和NY/T496的要求。4.10收获:抽穗开花后10—20天进行。4.11刈割留茬:燕麦饲草刈青饲喂留茬5cm左右;调制青干草,留茬应在15厘米左右。5适用范围适宜在华北晋冀蒙三省区的秋莜麦区以及相似生态类型区的北方地区生产饲草,也适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