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法-课件(共52张课件)_第1页
反垄断法-课件(共52张课件)_第2页
反垄断法-课件(共52张课件)_第3页
反垄断法-课件(共52张课件)_第4页
反垄断法-课件(共52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1.垄断的概念和特征2.横向垄断协议的概念和特征3.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表现形式4.企业合并的分类5.行政性垄断的重要(zhòngyào)表现形式难点:1.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2.企业合并的规制3.行政性垄断的成因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十三章反垄断法第一页,共五十二页。讲授内容:第一节反垄断法概述

第二节垄断协议控制制度

第三节滥用市场(shìchǎng)支配地位控制制度

第四节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

第五节行政性垄断控制制度

案例分析:1.金店降价销售限制竞争案

2.自来水公司限定交易限制竞争案

3.县政府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案课后思考题辅助材料

最新研究进展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十三章反垄断法第二页,共五十二页。本章主要内容反垄断法是经济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章概括地介绍垄断的界定、反垄断法的概念和特征、反垄断法的作用、反垄断法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反垄断立法、反垄断法的实施等反垄断法的基本问题。本章重点介绍各国反垄断法所共有的三大垄断控制制度即垄断协议(xiéyì)控制制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控制制度、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行政性垄断是一种在我国普遍存在而又较为特殊的垄断形式,本章重点介绍了行政性垄断控制制度。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主要(zhǔyào)内容第十三章反垄断法第三页,共五十二页。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一节第一节反垄断法概述(ɡàishù)第四页,共五十二页。一、垄断(lǒngduàn)概述(一)垄断的概念与特征在反垄断法中,垄断一词是指在相关市场中限制、阻碍乃至消除竞争的行为。反垄断法所规制的垄断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垄断的主体一般(yībān)是经营者,但在特殊的情况下也可以是行政机关(2)垄断的目的是为了操纵和控制相关市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或其他不当利益(3)垄断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4)垄断限制、阻碍乃至消除竞争,具有社会危害性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一节第五页,共五十二页。一、垄断(lǒngduàn)概述(二)垄断的分类1.经济性垄断与行政性垄断经济性垄断是经营者凭借市场力量限制、阻碍乃至(nǎizhì)消除竞争的行为。行政性垄断是指拥有行政权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2.合法垄断与非法垄断合法垄断是法律作出肯定性评价而予以认可的垄断。非法垄断是法律作出否定性评价而予以反对的垄断。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一节第六页,共五十二页。二、反垄断法的概念(gàiniàn)和作用反垄断法是指为维护自由、公平的竞争秩序而对各种垄断进行规范、约束的法律(fǎlǜ)规范的总称。反垄断法的基本作用在于通过规范、约束各种垄断,减少乃至消除垄断所产生的社会弊害,保障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首先,反垄断法有利于创设和维护自由、公平的竞争秩序,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反垄断法能够有效保障经营者的经营自由和竞争权利;再次,反垄断法可以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一节第七页,共五十二页。三、反垄断法的产生(chǎnshēng)和发展(一)现代反垄断法的产生一般认为(rènwéi),现代反垄断法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的美国。《谢尔曼法》的制定标志着美国反托拉斯法律制度的建立,也标志着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第一部现代意义的反垄断法。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一节第八页,共五十二页。三、反垄断法的产生(chǎnshēng)和发展(二)反垄断法在各国的发展概况美国(měiɡuó):《谢尔曼法》出台后,美国国会于1914年又分别通过了《克莱顿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构成是美国反托拉斯法律制度的三大基石。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先前成立的司法部反托拉斯局成为美国负责反垄断事务的主要机构。作为联邦制国家,美国的各个州可以自行制定反托拉斯法在本州范围内适用,但不得与联邦反托拉斯法相抵触。作为判例法国家,美国法院在反托拉斯法的执行中发挥重要作用,确立了本身违法原则(perseillegality,perserule)和合理原则(ruleofreason)。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一节第九页,共五十二页。三、反垄断法的产生(chǎnshēng)和发展(二)反垄断法在各国的发展概况德国:1957年,德国通过了《反限制竞争法》,该法从1958年1月1日起生效。《反限制竞争法》实施后曾进行多次修订。除了美国、德国外,日本、英国、加拿大、韩国等许多(xǔduō)国家都制定了本国的反垄断法。反垄断法不仅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得到发展并逐渐趋于完善,而且在发展中国家也得到普及。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一节第十页,共五十二页。三、反垄断法的产生(chǎnshēng)和发展(三)反垄断国际立法反垄断国际立法首先在欧共体范围内获得实质性的发展1957年3月,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荷兰、卢森堡等六国在罗马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即《罗马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根据1992年2月签署的《欧洲联盟条约》(又被称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有关规定,《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更名为《欧洲共同体条约》,欧洲共同体成为欧洲联盟的重要支柱之一此外(cǐwài),欧共体还发布了一系列涉及反垄断的条例、指令等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一节第十一页,共五十二页。三、反垄断法的产生(chǎnshēng)和发展(三)反垄断国际立法欧共体竞争法律规则主要规制下列几种(jǐzhǒnɡ)行为:第一,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和协同行为第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第三,企业集中,企业集中包括企业合并、获得控制权、设立合营企业等1980年12月,第3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批准了《一套多边协议的控制限制性商业惯例的公平原则与规则》。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一节第十二页,共五十二页。四、中国(zhōnɡɡuó)的反垄断立法198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kāizhǎn)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该规定提出了反对垄断和保护竞争的原则要求。1987年的《价格管理条例》、《广告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对反垄断问题作出了一些原则规定。1993年9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该法虽然侧重于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但也有一些反垄断规定。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一节第十三页,共五十二页。四、中国(zhōnɡɡuó)的反垄断立法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yǐxià)简称为《反垄断法》),该法自2008年8月1日起实施《反垄断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的反垄断法律体系基本建立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一节第十四页,共五十二页。五、反垄断法的实施(shíshī)(一)反垄断主管机关一国负责实施反垄断法的机关主要包括法院和专门的反垄断主管机关。各国关于反垄断主管机关的设立并无统一的模式,但往往具有独立性、权威性、专业性等特点,并享有很大的执法权力,甚至包括准司法权。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zhǐdǎo)反垄断工作。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相应的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负责有关反垄断执法工作。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一节第十五页,共五十二页。五、反垄断法的实施(shíshī)(二)反垄断法适用除外1.特定行业中经营者的特定行为2.特定组织和人员及其实施的行为3.基于(jīyú)特定的经济目的而实施的行为4.基于法律允许而对知识产权加以行使的行为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一节第十六页,共五十二页。五、反垄断法的实施(shíshī)(三)法律责任1.民事责任我国《反垄断法》第50条规定,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2.行政责任为了维护特定的经济管理秩序,反垄断主管机关有权依法发布命令,责令违法者停止违法行为和采取竞争恢复措施,还可以依法对违法者实施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形式的制裁(zhìcái)3.刑事责任我国《反垄断法》没有对垄断行为本身规定刑事责任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一节第十七页,共五十二页。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二节第二节垄断协议(xiéyì)控制制度第十八页,共五十二页。一、垄断(lǒngduàn)协议概述垄断(lǒngduàn)协议,又被称为限制竞争协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营者达成的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垄断协议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最基本的分类是根据协议主体的不同,把垄断协议分为横向垄断协议和纵向垄断协议。我国《反垄断法》在第二章对垄断协议的表现形式、适用除外等作出规定。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二节第十九页,共五十二页。二、横向(hénɡxiànɡ)垄断协议(一)横向垄断协议的概念、特征横向垄断协议,通常又被称为卡特尔,是指处于同一经济阶段相互独立的企业之间所达成的有关限制相关市场竞争的协议。横向垄断协议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横向垄断协议的主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yǐshàng)处于同一经济阶段的互为竞争对手的经营者第二,横向垄断协议包含有限制相关市场竞争的内容,反映了参与的经营者在主观上具有协调行动、限制竞争的共同意愿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二节第二十页,共五十二页。二、横向垄断(lǒngduàn)协议(一)横向垄断协议的概念、特征横向垄断协议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三,横向垄断协议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表现为经营者之间达成的书面的或口头的协议,可以表现为行业协会的决议(juéyì)或者决定,还可以表现为经营者之间在行动上的协调第四,横向垄断协议对相关市场竞争造成损害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二节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二页。二、横向(hénɡxiànɡ)垄断协议(二)横向垄断协议的规制《反垄断法》第13条规定:“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下列垄断协议:(1)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2)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3)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4)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shèbèi)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5)联合抵制交易(6)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本法所称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二节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二页。二、横向(hénɡxiànɡ)垄断协议(二)横向垄断协议的规制根据《反垄断法》第15条的规定,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shìyòng)第13条的规定:(1)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2)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的;(3)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4)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的;(5)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的;(6)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7)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二节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二页。三、纵向垄断(lǒngduàn)协议(一)纵向垄断协议的概念和特征纵向垄断协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处于不同经济阶段的经营者之间订立的限制竞争的协议。纵向垄断协议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纵向垄断协议的主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处于不同经济阶段的经营者,协议主体间不存在竞争关系第二(dìèr),纵向垄断协议的具体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经营者之间书面的正式协议,可以是口头协议,还可以是行动上的默契和协调第三,纵向垄断协议包含有排他性的限制竞争内容第四,从后果上看,纵向垄断协议可能对相关市场竞争造成损害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二节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二页。三、纵向垄断(lǒngduàn)协议(二)纵向垄断协议的分类1.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纵向价格垄断协议,又被称为维持转售价格、纵向价格固定、纵向价格约束,是指处于不同经济阶段的经营者达成的由一方对另一方销售商品的价格进行限定的协议。我国《反垄断法》第14条规定,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下列(xiàliè)垄断协议:(1)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2)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3)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第15条对豁免适用第14条禁令的情形作了规定。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二节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二页。三、纵向(zònɡxiànɡ)垄断协议(二)纵向垄断协议的分类2.纵向非价格垄断协议纵向非价格垄断协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处于不同经济阶段的经营者之间订立(dìnglì)的包含价格以外的纵向限制内容的协议。纵向非价格垄断协议对市场竞争和经济效率的影响是复杂的,既可能限制竞争,也可能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从反垄断实践看,各国反垄断法大多对纵向非价格垄断协议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态度,一般只在纵向非价格垄断协议对竞争造成不合理损害时才予以禁止。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二节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二页。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三节(sānjié)第三节滥用市场(shìchǎng)支配地位控制制度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二页。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dìwèi)概述为了维护自由、公平的竞争秩序,反垄断法特别关注拥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的市场行为,禁止经营者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控制制度因此成为各国反垄断法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反垄断法》第三章对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表现形式作出了较为(jiàowéi)详细的规定。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三节(sānjié)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二页。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概念(gàiniàn)和特征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指拥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滥用其市场支配力,从而在相关市场内限制竞争、损害他人合法权益(héfǎquányì)的行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如下几个特征:(一)企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我国《反垄断法》第18条规定了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应当依据的因素。《反垄断法》第19条的规定了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情形。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三节(sānjié)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二页。二、滥用市场(shìchǎng)支配地位的概念和特征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如下几个特征:(二)企业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判断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是否滥用其支配地位要分析企业行为是否建立在市场支配地位的基础(jīchǔ)上,还要分析企业行为是否给相关市场竞争带来不合理的损害、企业行为是否正当、是否不合理地损害了其他竞争者和交易相对人的合法权利等因素(三)行为对相关市场竞争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企业可以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对付同业竞争者,企业也可以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对付交易相对人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三节(sānjié)第三十页,共五十二页。三、滥用市场支配(zhīpèi)地位的表现形式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典型表现形式包括不公平价格、掠夺性定价、拒绝供应、搭售、歧视、限定交易等。(一)不公平价格不公平价格,又称为暴利价格,是指拥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在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的过程中,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通过垄断定价的方式谋取(móuqǔ)高额利润。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三节(sānjié)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二页。三、滥用市场支配(zhīpèi)地位的表现形式(二)掠夺性定价掠夺性定价,又被称为压价销售、低价倾销,是指拥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为了排挤竞争对手而故意以明显的低价格销售产品的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1)销售鲜活商品;(2)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jīyā)的商品;(3)季节性降价;(4)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三节(sānjié)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二页。三、滥用市场支配(zhīpèi)地位的表现形式(三)拒绝供应拒绝供应是指拥有市场支配地位(dìwèi)的企业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dìwèi),拒绝向购买者供应原材料、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行为。(四)歧视歧视是指拥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在与不同的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时不合理地实施差别的交易条件的行为。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三节(sānjié)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二页。三、滥用市场支配(zhīpèi)地位的表现形式(五)搭售搭售是指拥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在交易中强迫交易相对人购买(gòumǎi)从性质上或交易习惯上与合同无关的商品或服务的行为。(六)限定交易限定交易是指拥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三节(sānjié)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二页。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四节(sìjié)第四节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zhìdù)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二页。一、经营者集中(jízhōng)概述经营者集中,又称为企业结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通过合并、股份保有等方式以达到在财产、经营等方面相互结合的行为。企业结合有以下(yǐxià)几个基本特征:第一,经营者集中是企业之间的行为,其主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第二,经营者集中的目的是扩展经济力量和增强市场控制力,以取得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第三,企业结合的方式是多元的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四节(sìjié)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二页。一、经营者集中(jízhōng)概述我国《反垄断法》第20条规定,经营者集中是指下列三种情形:(1)经营者合并(2)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ɡǔquán)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3)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四节(sìjié)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二页。二、企业(qǐyè)合并(一)企业合并(hébìng)的概念企业合并的广义概念,与本书中经营者集中概念非常接近。“如果一个企业通过取得财产、股份、订立合同以及其他方式,能够对另一企业施加支配性影响,这两个企业就是实现了合并。”狭义的企业合并仅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合并为一个企业的行为。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合并属于狭义的企业合并。我国《反垄断法》采用经营者集中的概念,经营者合并是经营者集中的一种情形,是狭义的。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四节(sìjié)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二页。二、企业(qǐyè)合并(二)企业合并的分类1.新设合并与吸收合并以参与合并企业的法律人格(réngé)的变化情况及合并结果不同为标准,企业合并可以分为新设合并与吸收合并。新设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合并后产生一个新的企业,参与合并各方的法律人格均归于消灭的情形。吸收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合并,其中一个企业得以存续,其他参与合并的企业的人格为该企业吸收的情形。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四节(sìjié)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二页。二、企业(qǐyè)合并(二)企业合并的分类2.横向合并、纵向(zònɡxiànɡ)合并与混合合并以参与合并的企业在经济上的相互关系为标准,企业合并可以分为横向合并、纵向合并与混合合并横向合并,又被称为水平合并,是指生产同类商品或提供同种服务的企业之间的合并纵向合并,又被称为垂直合并,是指处于同一产业不同经济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合并混合合并是指处于不同市场、彼此没有直接关联的企业之间的合并。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四节(sìjié)第四十页,共五十二页。二、企业(qǐyè)合并(三)企业合并规制各国反垄断法基本上都将企业合并列为重要的规制对象,但对企业合并并非一概地予以反对,而是根据企业合并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对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企业合并予以允许对严重损害相关市场竞争的企业合并予以禁止对同时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的企业合并则权衡利弊后予以禁止或允许为了有效规制企业合并,各国在反垄断法中往往对企业合并的控制标准(biāozhǔn)加以规定。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四节(sìjié)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二页。二、企业(qǐyè)合并(三)企业合并规制我国《反垄断法》对审查经营者集中应当考虑的因素以及经营者集中的规制标准作出了原则规定《反垄断法》第27条规定,审查经营者集中,应当考虑下列(xiàliè)因素:(1)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2)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3)经营者集中对市场进入、技术进步的影响;(4)经营者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经营者的影响;(5)经营者集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6)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为应当考虑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其他因素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四节(sìjié)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二页。三、股份(gǔfèn)保有股份保有是指一个企业拥有另一企业的股份或资本份额的情形。反垄断法对股份保有进行规制,并不是反对一切形式的股份保有,而是要反对限制相关(xiāngguān)市场竞争的股份保有,重点监控规模较大的企业的股份保有和处于竞争关系之中的企业之间的股份保有。我国《反垄断法》将股份保有视为经营者集中的一种形式,其规制标准和规制程序与企业合并相同。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四节(sìjié)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二页。四、董事(dǒngshì)兼任董事兼任是指一个公司的董事同时担任其他公司董事的情形。董事兼任只要不违反公司法有关竞业禁止义务的规定,一般是允许的。为了维护(wéihù)相关市场的有效竞争,反垄断法必须对可能损害相关市场竞争的董事兼任加以规制。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四节(sìjié)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二页。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五节(wǔjié)第五节行政性垄断(lǒngduàn)控制制度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二页。一、行政性垄断的概念(gàiniàn)和特征行政性垄断是指拥有行政权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行政性垄断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一)行政性垄断的主体是拥有行政权的组织(二)存在滥用行政权力的行为(三)行政性垄断对相关(xiāngguān)市场竞争造成了损害后果经济法

EconomicLaw第十三章>>第五节(wǔjié)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二页。二、行政性垄断(lǒngduàn)的主要表现形式(一)地区(dìqū)垄断地区垄断,也称为地区封锁,是指拥有行政权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设立地区经济壁垒,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的自由流通或者排斥、限制外地经营者经营活动的行为。《反垄断法》第33条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实施下列行为,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的自由流通:(1)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或者规定歧视性价格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