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二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2_第1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二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2_第2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二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2_第3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二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2_第4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二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二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种群13年来的种群増长倍数λ(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前4年种群的增长速率一直在增加B.第4年与第13年的增长率相同C.第11年到第13年,种群数量一直在增长D.第9年的种群数量既多于第3年,也多于第10年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和主要场所B.细胞中的色素不是分布在叶绿体中,就是分布在液泡中C.含有蛋白质的细胞器不一定含有核酸,含核酸的细胞器一定含有蛋白质D.氨基酸的跨膜运输和被转运到核糖体上都离不开载体蛋白3.科学家发现生物体中的多种物质在实施其功能时,总是具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中具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该骨架由蛋白质和纤维素组成B.沃森和克里克通过观察威尔金斯等科学家提供的DNA衍射图谱,推算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C.DNA分子结构的基本骨架是DNA分子外侧交替排列的核糖和磷酸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和贯穿于其中的蛋白质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是变异的前提,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B.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C.表现型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5.对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分析正确的是A.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用8%的盐酸处理叶绿体有利于各种色素的提取C.将叶绿体粉碎加工成匀浆并给予一定的光照,光合作用仍能正常进行D.叶绿体能产生和消耗ATP,两个过程完全在叶绿体内完成6.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肉细胞中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供能B.主动运输过程要消耗ATP,这样会导致细胞中大量的ADP积累C.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猪的成熟红细胞也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少量的ATP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两极时需要ATP供能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一是一年内Wisconsin绿湾中藻类数量随环境的变化曲线图。图二是美国佛罗里达州银泉的能量流动分析图(其中GP代表总生产量,NP代表净生产量:单位:J/m1.a)。请回答下列问题:(l)据图一分析,Wisconsin绿湾中各种藻类的种群数量变化属于_________类型,就环境因素分析,其种群数量变化主要是由于藻类对_________和营养物质等的变化敏感而造成的。(1)科学家对Wisconsin绿湾的调查还发现,藻类某一时刻的生物量比浮游动物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3)根据图二分析,“V”和“X”代表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4)图二中最高营养级和前一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在实际调查中发现银泉的能量输入,除了来自银泉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外,还会来自各条支流和陆地的_________的补给。8.(10分)Prader–Willi综合征(PWS)的患儿表现为运动神经发育延迟,儿童期后出现过度生长、显著肥胖的症状。该病是由人类15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S/s)控制,S基因控制某些重要蛋白质的合成,s基因则不能。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基因的遗传还表现出有趣的“基因印记”现象,即子代细胞内来自双亲的两个等位基因中只有一方的能表达,另一方的被印记而不表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PWS属于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性遗传病。(2)若双亲为SS(♂)×ss(♀)的后代均正常,双亲为SS(♀)×ss(♂)的后代均表现为PWS,则说明总是被印迹而不表达的基因来自________方,来自另一亲本的基因可以表达,在这种情况下,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基因型均为Ss)后代患病的概率是_____。(3)基因印记的原因之一是DNA分子中某些胞嘧啶经甲基化转变成5–甲基胞嘧啶,从而影响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结合,据此分析,DNA分子的甲基化因影响中心法则中的________过程而影响了基因的表达。9.(10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南方某地为了恢复被破坏的常绿阔叶林而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逐渐得以恢复。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地区某植物种群具有的特征有______(填序号)。①出生率②垂直分层现象③年龄组成④空间特征⑤复杂的种间关系⑥丰富度(2)该地区常绿阔叶林的恢复过程中群落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_,其速度比裸岩上进行的演替要快一些,速度较快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可能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______条件得到了基本保留。(3)太阳能输入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后,以______能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中流动。输入第一营养级能量的去向,一部分____;一部分____。(4)该地区某养鸡场为了提高家禽产蛋率,在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光照时间,这一过程中光刺激传递的信息属于______信息。生态系统中,各种各样的信息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____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5)与苔原生态系统相比,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更高,原因是___。10.(10分)某种成熟沙梨果皮颜色由两对基因控制。a基因控制果皮呈绿色,A基因控制呈褐色,而B基因只对基因型Aa个体有一定抑制作用而呈黄色。果皮表现型除受上述基因控制外同时还受环境的影响。现进行杂交实验如表所示:(两组杂交实验亲代相同)组别亲代F1表现型F1自交所得F2表现型及比例一绿色×褐色全为黄色褐色:黄色:绿色=6:6:4二全为褐色褐色:黄色:绿色=10:2:4(1)沙梨分生组织细胞中的A基因所在的DNA由甲乙两条链构成,经间期复制后,在分裂后期该DNA甲、乙两链分布于_____(填“同一条”或“不同的”)染色体上。(2)第一组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根据分析控制梨果皮颜色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研究者认为第二组F1全为褐色可能是环境因素导致,不是引种后某个基因突变所致,所以F2表现型及比例为10:2:4。若是某个基因突变,F1的基因型为_____,F2代的表现型情况为_____,与表中的杂交实验结果不符。请用遗传图解写出推断过程。___________11.(15分)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杂交水稻育种成功得益于对雄性不育性状的利用,育种工作者就某水稻品系中发现的雄性不育基因开展了下面的一系列研究。(1)水稻在抽穗期,幼穗中的雄蕊进行减数分裂产生花粉,此期间水稻对温度敏感。温敏雄性不育系S2表现为高温条件下(≥25℃)雄性不育,此雄性不育性状由RNZ基因控制。为了研究高温对RNZ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长势基本一致的S2植株,均分为两组分别在低温、高温条件下进行处理,请根据后续实验过程分析:①检测RNZ基因的表达情况。请依据所学知识,写出以基因转录相对数量为指标,检测S2叶片和幼穗RNZ基因表达情况的基本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记录数据如图。与S2叶片中RNZ基因表达情况比较,温度变化对S2幼穗中RNZ基因表达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RNZ基因编码的核糖核酸酶在生物体各组织细胞中广泛存在,催化tRNA的加工。依据上述实验结果,研究人员猜测,由于叶片光合速率不同于幼穗,RNZ编码产物可能也分布于叶绿体中。为验证此推测,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①构建RNZ-GFP融合基因表达载体(GFP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此表达载体除具有融合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外,还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_。②将表达载体导入____________中,然后通过_________技术获得转入RNZ-GFP融合基因的水稻。③实验者将转基因植物细胞置于适宜的波长光谱的激发下(该操作会使叶绿体会发出红色荧光),观察到____,证明RNZ蛋白定位在叶绿体中。④本实验还应补充一组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若结果为_______________能支持③的结论成立。(3)根据以上研究成果,为了最终揭示温敏雄性不育的机制,请写出接下来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个即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

题意分析,λ值为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增长;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下降。由图可以知道:在第1~第5年之间λ>1,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在第5~9年间λ=1,种群数量维持稳定;第9~12年λ<1,种群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详解】A、由分析可知:在第1~第4年之间λ=1.5,种群呈J型增长,种群的增长速率一直在增加,A正确;B、图中显示第4年与第13年的λ值相同,故增长率=λ-1相同,B正确;C、从第11年到第12年间λ<1,说明此时种群数量在减少,第12年后λ>1,说明种群数量先减小再增加,C错误;D、在第5~9年间λ=1,种群数量维持稳定,而且第5年之前λ>1,故第5年前的种群数量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据此可知第5年与第9年的种群数量相当,且都多于第3年,第10年的λ<1说明当年的种群数量小于第9年,D正确。故选C。2、C【解析】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细胞内能转运氨基酸的结构有载体蛋白和tRNA。【详解】A、细胞核是代谢的控制中心,但细胞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B、叶绿体和液泡中含有色素,但色素不只是分布在这两个细胞结构中,如衰老细胞中色素积累,分布在细胞质基质,B错误;

C、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三者都含有蛋白质,含有蛋白质的细胞器有中心体和溶酶体,但是不含核酸,C正确;D、氨基酸的跨膜运输离不开载体蛋白,但是氨基酸被转运到核糖体上是由tRNA转运的,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除需掌握细胞结构及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外,还需结合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异同分析作答。3、B【解析】

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等是以碳链骨架组成的小分子,因此蛋白质、核酸、多糖是以碳链为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纤维组成网格状结构,具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及信息传递具有重要功能。【详解】A、真核细胞内部的蛋白纤维构成细胞骨架,具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的功能,A错误;B、沃森和克里克依据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的DNA衍射图谱及有关数据,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B正确;C、DNA分子结构的基本骨架是DNA分子外侧交替排列的脱氧核糖和磷酸,C错误;D、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4、C【解析】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突变、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非随机交配、遗传漂变等。3、自然选择对于不同变异起选择作用,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繁殖后代的机会增大,有利变异的基因频率增大,具有不利变异个体生存并繁殖后代的机会降低,不利变异的基因频率逐渐减小,自然选择通过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进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详解】A、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因此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A错误;B、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能形成新的性状,但没有形成新的物种,B错误;C、表现型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能够在生存斗争中保留下来,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正确;D、在一个完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基因迁移等因素的干扰,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世代之间保持不变,而小群体中由于基因漂变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C。5、D【解析】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详解】A、蓝藻没有叶绿体,但细胞内含藻蓝素和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叶绿体色素是脂溶性色素,可以通过加入无水乙醇为溶解色素,便于提取;色素不溶于盐酸,不能用盐酸提取色素,B错误;C、将叶绿体粉碎加工成匀浆后,可能其中色素分子和相关光合作用的酶活性丧失,所以即便给予一定的光照,光合作用也不能正常进行,C错误;D、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ATP,完全被叶绿体内暗反应所利用,D正确。6、C【解析】

细胞的代谢都伴随着能量的转移和转化,细胞中的反应可分为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ATP不仅是细胞中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的纽带,更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ATP在细胞中易于再生,因此可以作为源源不断的能源,ATP是细胞中普遍使用的能量载体,所含能量不多,易于转化。【详解】A、叶肉细胞中发生水的光解,不是由ATP直接供能,A错误;B、ATP与ADP在细胞中含量很少,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十分迅速,B错误;C、猪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C正确;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没有中心粒,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波动温度藻类个体小、代谢快、寿命短分解者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5.53%有机物质【解析】

分析表格:图二表示对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能量流动的分析结果,其中Gp表示生物同化的能量,X表示呼吸散失的能量,NP表示每个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表中Ⅰ是生产者、Ⅱ是初级消费者、Ⅲ是次级消费者、Ⅳ是三级消费者,Ⅴ是分解者,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其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详解】(1)从图中看出种群数量呈现波动变化,图中数量的变化在4月份最高,然后不断下降,至7月份达到一个高峰后,种群数量降低,所以可以推测是温度和营养物质发生变化造成的。(1)在某一时刻藻类的生物量比浮游动物少,可能是藻类个体小、代谢快、寿命短。(3)图中Ⅰ、Ⅱ、Ⅲ、Ⅳ都有部分能量传递给Ⅴ,所以推测Ⅴ是分解者,X是呼吸作用过程中以热能散失的能量。(4)Ⅳ是最高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0.88×105,Ⅲ同化的能量是15.91×105,所以二者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0.88/15.91=5.53%,在各条支流和陆地都有有机物质流向银泉,其中也含有能量。【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营养结构;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掌握能量流动的特点及能量流动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能结合表中数据准确答题。8、常隐母1/2转录【解析】

基因是一段有功能的核酸,在大多数生物中是一段DNA,在少数生物(RNA病毒)中是一段RNA。基因表达是指将来自基因的遗传信息合成功能性基因产物的过程,基因表达产物通常是蛋白质。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过程由RNA聚合酶进行,以DNA为模板,产物为RNA。RNA聚合酶沿着一段DNA移动,留下新合成的RNA链。翻译过程是以信使RNA(mRNA)为模板,指导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详解】(1)PWS病是由人类15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S/s)控制的疾病,人类15号染色体属于常染色体,S基因控制某些重要蛋白质的合成,s基因则不能,因此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2)双亲为SS(♂)×ss(♀)的后代均正常,双亲为SS(♀)×ss(♂)的后代均表现为PWS,说明S基因没表达,即说明总是被印迹而不表达的基因来自母方,来自另一亲本的基因可以表达。在这种情况下,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基因型均为Ss)后代的基因型为1SS、2Ss、1ss,ss患病,Ss中若S来自母方也患病,因此后代患病的概率是2/4=1/2。(3)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结合是转录过程,因此DNA分子的甲基化因影响中心法则中的转录过程而影响了基因的表达。【点睛】熟悉基因的遗传规律及基因的表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①③④次生土壤化学生产者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物理调解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组分多、食物网复杂【解析】

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2.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的过程。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能量流经每个营养级时的去向包括:以呼吸热的形式散失,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4.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活动离不开信息的作用,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②有利于种群的繁衍;③调能够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解】(1)种群的特征包括④空间特征和数量特征,其中数量特征包括死亡率和①出生率、③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等;而②垂直分层现象和⑤复杂的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⑥丰富度属于物种丰富度。综上所述,某植物种群具有的特征有①③④。(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地区常绿阔叶林的恢复过程中群落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由于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可能保留和原有的土壤条件条件得到了基本保留,使得其速度相对于裸岩上进行的演替要快一些。(3)太阳能输入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后,能量以化学能形式储存在有机物中,伴随着物质循环在生物群落中流动的,输入第一营养级能量的去向,一部分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4)光刺激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各种各样的信息在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种群的繁衍、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5)与苔原生态系统相比,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较丰富,生态系统的组分多、营养结构较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抵抗力稳定性更高。【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知识点,识记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以及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种类及作用,能够区分种群的特征和群落的特征,把握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和群落的演替类型,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途径,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10、不同的AaBb遵循AABb或Aabb无黄色产生(F2表现型全为褐色或褐色∶绿色=3∶1)【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A_bb、AAB_表现为褐色果皮,aabb、aaB_呈绿色果皮,AaB_呈黄色果皮。根据表格信息分析可知,绿色果皮与褐色果皮杂交得子一代,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的组合方式都是16种,且表现型都符合9∶3∶3∶1的变式,因此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亲本基因型是aaBB和AAbb,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详解】(1)根据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分析,间期DNA复制后,甲乙两条链分别位于不同的DNA分子上,两个DNA分子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因此甲乙两条单链位于两条子染色体上。(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基因型是AAbb、aaBB,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且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褐色的基因型为A_bb、AAB_,若第二组F1全为褐色是基因突变所致,则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如果是AABb则自交后代AAB_、AAbb都是褐色,如果是Aabb,自交后代是A_bb∶aabb=3∶1,即褐色:绿色=3∶1,不论哪一种情况都没有黄色个体。两种褐色的遗传图解如下:【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判断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可能的基因型,并根据表格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确定亲本和子一代的基因型。11、分别提取叶片或幼穗总RNA,进行反转录;根据cDNA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从而检测RNZ其因表达情况。无论低温和高温,S2幼穗中RNZ基因表达量均比叶片要少;高温比低温使幼穗RNZ基因表达量减少的更多供筛选用的标记基因水稻原生质体(水稻体细胞)或外植体植物组织培养红色荧光与绿色荧光重叠将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