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上海市戏剧学院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历史上出现人口由黄河流域向江南大规模的迁移是在①公元前5—公元前3世纪②公元3—5世纪③公元8—10世纪④公元14—16世纪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如图所示的美国工业生产情况,最早发生于A.独立战争时期 B.南北战争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罗斯福新政时期3.近代史专家陈旭麓先生在其《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述旨在强调的是A.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B.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C.社会动荡需要强势人物 D.改良更加有利于社会稳定4.据所学知识推断,下表“口口”中应填入的国名是1925—1938年制造业生产指数(单位:1913年=100)A.美国 B.苏联 C.中国 D.英国5.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西非经济共同体、拉丁美洲经济体系、南部非洲发展协会、海湾合作委员会、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发展中国家谋求经济合作,增强集体自力更生能力的区域性经济组织相继建立。这些组织建立的主要背景是A.区域性经济组织成效显著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全球化开始波及第三世界 D.新兴国家面临原有国际秩序束缚6.右图为秦朝的宫殿用砖拓片,其正面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从中能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A.国家一统 B.疆土辽阔 C.喜庆丰收 D.威声远播7.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8.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B.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C.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9.二战期间,德国将侵略波兰的战役拍成故事片,取名为《火的洗礼》,并在进攻挪威时放映,以打击其斗志,而英国则将这部电影更名为《苦难的一-幕》在国内放映,并将它作为礼物赠送给罗斯福和斯大林。1947年~1954年美国制作了几十部用于刻画美国“共产党分子”形象的电影,这些人往往是衣冠楚楚,实际上却阴险狡诈且冷酷无情。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A.东西方存在着严重文化差异 B.电影的政治功能凸显C.电影的制作受意识形态影响 D.“冷战”兴起与发展10.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11.14世纪中期,黑死病流行造成了欧洲数千万人的死亡,人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劫后余生的人,逐渐抛弃教会宣扬的禁欲思想,不失时机地追求现实享乐。由此可知,当时的欧洲A.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B.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动摇C.人文主义逐渐复兴 D.宗教改革运动开始兴起12.马丁·路德曾提出过两个政府的理论,他认为基督徒不仅生活在上帝统治的宗教国度里,而且生活在凭法律治理的世俗国度里。教会不应享有世俗的行政、司法权力,不能干涉国家事务。在国家的管理上,国王的权力是唯一合法的权力。对这一理论认识正确的是①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②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③使人们获得了灵魂自救的自主权④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秦代政制实践了韩非主张的“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一政制实践A.吸取了诸侯争霸的历史教训 B.增强了地方治理的自主性C.消除了分封制构建的文化心理 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14.十八世纪,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本质是A.以文治国B.公平竞争C.分科考试D.重视教育15.北宋时期,州、府级城市实行厢坊两级管理体制,县级城市一般只允许设置坊巷和市。但到南宋时,江南地区的一些市镇开始仿效州府城市,私自设立厢级机构。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高度中央集权带来的负面影响 B.经济规模扩大和社区布局复杂C.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 D.市民阶层兴起影响行政区变更16.下列为我国“一五”计划基建投资比重分配柱状图。这一投资结构体现了建国初我国A.重工业位居于世界前列B.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C.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国情17.华东师大历史学教授王家范在论及中国历史上的“郡县”和“封建”时说:“集权和分权是必难避开的两极,相反而相成…若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据此,作者认为A.“郡县”优于“封建”B.“郡县”和“封建”都有其合理性C.“封建”优于“郡县”D.郡县”和“封建”矛盾无法调和18.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是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这里的“第二次”是指A.伊斯兰教传入中国B.火药传到欧洲C.中华文化泽被东西D.早期西学东渐19.统治范围“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的王朝是A.西周 B.商朝 C.秦朝 D.汉朝20.关于哥伦布到达美洲,史学界有着基于不同立场和观点的种种解释或评价。下列说法中,反映了欧洲殖民主义者立场和观点的是A.发现了“新大陆” B.开辟了“新航路”C.找到了“无主地” D.证实了“地圆学说”21.1908年,上海《图画日报》上刊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乡下私塾先生前往城里的新式学校任教,把电灯当作鬼火,吓得彻夜未眠;讲解新教材的课文时牵强附会地把孟德斯鸠当作曹操(字孟德)。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市B.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中国C.启蒙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D.西式教育取代了中国的私塾教育22.下列组合能突出中国古代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间关系的是:①赤壁之战②孝文帝改革③唐藩合亲④靖康之变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23.夏商周时代青铜器制作精美,代表着中国5000年的声誉和艺术价值。如图两件著名青铜器物A.是拥有者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B.分别是商、周两朝青铜器代表C.是当时手工业者的审美反映 D.青铜器己是当时日常生活用具24.哥伦布是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历史人物。作为开拓者,他“发现”了新大陆,使新旧两个大陆建立了联系;作为殖民者,他对美洲人民进行了野蛮的侵略和屠杀。“在他身上,既有新时代的光辉,又有旧时代的烙印”。其中对“有新时代的光辉”的理解,恰当的是A.促进了各地文明的交融B.体现了敢于冒险的精神C.体现了社会进步的要求D.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25.中国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都实行了普选制和竞选制。1941年,延安县乡政府委员改选,连任者仅有133人,新当选者为185人,绥德县原乡政府委员落选者达101人,渎职和不称职的干部在选举中被淘汰。这表明A.抗日根据地民主建设成就斐然 B.普选开始使人民获得民主权利C.竞选制度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 D.民众监督消除了基层腐败现象26.丁文江在《五十年来之中国矿业》中指出:民国3至7年,南方金属矿与北方煤矿在产额产值上均有了飞速发展。“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后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作者认为南方金属矿业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列强的卷土重来B.企业的生存环境恶劣C.技术与组织管理落后D.工人的整体素质较低27.据《华北治安战》记载,1938年日本华北方面军情报记录写道:“可以断定,今后华北治安的对象是共军。”1939年他们认定:“中共势力对华北治安的肃正工作,是最强硬的敌人。为此,应加紧收集情报,确立排除中共势力的对策,实为当务之急。”这反映出当时A.华北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B.日军将主力转向华北地区C.华北敌后抗战力量的壮大D.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28.陈独秀指出,阶级战争的观念确是中国人应该发达的了,再睁开眼睛看看我们有产阶级的政治家政客的腐败而且无能和代议制度的信用,民主政治及议会政策在中国比在欧美更格外破产了。这实际上反映了当时A.革命方向出现了转变趋向 B.民主宪政出现危机C.资产阶级丧失革命领导权 D.国共矛盾日益加剧29.1958年7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访问巴黎。他与戴高乐的会谈围绕东西方关系、法国大国地位、北约、法国发展核武器、黎巴嫩问题、欧洲等众多话题展开,但总的基调是分歧大于一致。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反映出A.两极格局受到挑战 B.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C.美国反对欧洲联合 D.欧洲成为美苏争霸重点30.某一人物传记有如下目录(部分)。据此判断该人物A.实现了科学技术领域的大变革 B.提出了研究意识形态的新方法C.发展了物种进化的重要理论 D.被誉为二十世纪的科学伟人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浙东名士刘基(1311—1375)字伯温,处州青田(今属浙江)人,出身官僚世家。他看书涉猎很广,经史子集、天文兵法无所不窥。元顺帝元统元年,年仅二十三岁的刘基就考中了进士,元至元二年,刘基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为官清廉正直,以打击权贵而名重一时。但是,在极端腐败的元末社会中,正直守法之士是很难得到重用的。元末农民起义,刘基被元廷重新起用、撤职,三起三落。归隐青田(1357年),撰写《郁离子》系统地—整理自己的思想,总结元末弊政的经验教训,以为未来新皇朝的建设作准备。后来刘基辅佐朱元璋,定西进、北向之策,遂成帝业。明皇朝建立后,百废待兴,刘基竭智尽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吴元年,刘基被任命为太史令,制定《戊申大统历》。和睦浙东集团与淮西集团矛盾,善于分辨人才。刘基性格刚强,嫉恶如仇,不能与世事推移,得罪了许多权贵。加之洪武初年,他位高不居,功成身退,不愿为相,使性格雄猜的朱元璋有所不满。他屈己藏身,消极逃遁,为小人们所构陷,不见容于朱元璋,卒年六十五岁。——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基能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刘基的功过。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晋商兴起原因之一即“聚人和”。在用人方面,以家乡子弟为主,众多的商业会馆出现即是重要体现。商业会馆中采取联合联营、地缘聚合和业缘聚和等方式,体现了群体合作。从众多晋商经营活动中我们看到,讲诚信、重道义,对自己的合作伙伴诚意相待,对商业对象不欺诈,与同宗族商业伙伴既能同甘,也能共苦。他们认为,真正的商人从来不取无义之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哪怕生意做不成也不能做有损“义”的事情。纵观明清多数成功的晋商,其都秉持了勤俭持家和求知务实的精神。晋商在行商及日常生活中往往以“士”为标尺,践行儒家的道德理念,进而跻身“士”阶层以光大门楣。——摘编自薛勇民《明清时期儒家伦理视域下的商业伦理初探》材料二16世纪马丁・路德的改革给人们带来一个新的概念“天职”,其意指上帝所希望个人完成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加尔文教派进一步认为要增加上帝的荣耀,以乞求上帝的恩宠唯一的办法就是经受职业的考验。劳动是上帝的旨意,而财富是上帝恩宠状态的标志。教徒们通过辛勤劳动、节俭和摒弃享乐而增加财富,把获得财富看作个人能力的证明。对牟利的约束被消除了,财富既能增加上帝的荣耀,也能完全实现自我。加尔文教徒们遵循着严谨的职业道德,十分关注现世的生活,不断转化为经济冲动,取得事业成功。——摘编自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晋商商业伦理的内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新教伦理与明清晋商商业伦理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在近代早期西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的城市建设和相关理论在商周时期已经产生。古代城市具有“城”和“市”的两重身份,但侧重政治、军事属性。城市公共空间主要为政治统治和群体服务,同时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市镇的广场以及其相邻建筑如牌坊,常常与当地的历史、风俗有密切联系。随着佛教的发展,“庙会”兴起并成为新的公共场所。唐宋以来,城市布局和公共空间明显发展。近代,仿西方而修建的公园、娱乐场所等逐渐成为公共空间结构的新要素。新中国的城市和公共空间建设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府偏好,历经波折,但也取得了较大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仅突出了广场、街道等传统方面,还顾及了社会弱势群体和邻里联谊等新兴需求,而且引入了社会资本和群体参与。材料二15世纪以后的欧洲,城市公共空间结构打破了中世纪的封闭状态,宏伟的林荫大道和广场,早期古希腊城市规划思想中的几何学构图也重新出现,这些体现着人对社会和自然的有力控制。19世纪以来城市人口爆炸式增长,城市规模和数量急剧扩大,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空间问题。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人与环境、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等矛盾,20世纪初以来,英美等国着重从美观舒适、卫生、精神文化等方面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摘编自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特点和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欧洲国家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我国历史上有三次人口南迁高潮,第一次出现在两晋之际,第二次出现在唐朝安史之乱之后,第三次出现在两宋之际。其中①时间段为战国时期,虽有战乱但无迁移,错误;②时间段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为了躲避战乱,开始南迁,正确;③时间段为安史之乱后,北方居民为逃避战乱南迁,正确;④该时间段为明朝时期,明朝时期国家统一,没有大范围的战乱,没有出现人口南迁,排除;结合上述分析可知C正确,ABD排除。故选C。2、C【解析】
图中数据说明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对石油工业实行了垄断,杜邦火药公司对火药工业实行了垄断。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垄断现象最早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C正确;独立战争时期指的是1775年—1783年,南北战争时期指的是1861—1865年,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故ABD错误。3、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史料阅读、理解分析的能力。由材料可以看出社会民众心理、法律两方面说明袁世凯上台的原因,表明袁世凯当时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当时形势的需要,具有必然性,因此A符合题意。而B不合题干主旨,C、D与题意无关。故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B【解析】
1925年—1938年苏联进入斯大林模式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结果苏联的制造业发展迅速,因此应该填入苏联,故选B;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英国工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排除AD;1930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工业生产不可能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排除C。5、D【解析】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美苏两极格局影响着世界的发展。结合材料可知,西非经济共同体、拉丁美洲经济体系、南部非洲发展协会、海湾合作委员会、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属于新兴国家,他们在经济上寻求合作,主要是为了应对美苏两极格局的旧秩序,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区域性经济组织取得的成效,排除A;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材料中这些组织建立关系不大,排除B;C项中“开始波及”表述错误,排除。6、A【解析】经过战国时期的激烈角逐,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因此材料中的“海内皆臣”的意思是国家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政治,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CD项。7、B【解析】同时强调“礼(等级秩序)、义(仁义)、信(诚信)”的只能是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的核心即是“仁”,ACD三项都不能明确而直接地体现这一核心。【考点定位】必修三·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8、B【解析】
根据材料“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而且孝文帝上溯至黄帝,说明其目的在于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选项B正确;拓跋氏原本就是皇族,选项A排除;更改皇族姓氏不能推动整个民族的生活习惯,选项C排除;鲜卑族是占据统治地位的民族,地位高于汉族,排除D。9、B【解析】
德国通过电影打击挪威的斗志,英国使用同一部电影激发反法西斯意识,美国通过电影打击苏联和共产党,说明凸显了电影的政治功能,故选B;德、英、美都属于西方国家,不能体现东西方之间的差异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排除AC;《火的洗礼》(或《苦难的一幕》)出现在二战期间,此时冷战尚未兴起,D项仅反映了部分题意,排除。故选B。10、C【解析】试题分析:《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公民法,主要是调整罗马分民内部的关系,C项符合题意;A项本身表述错误,罗马法不适用于奴隶,不合题意;B、D项是罗马万民法的内容,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11、C【解析】
据“逐渐抛弃教会宣扬的禁欲思想,不失时机地追求现实享乐”可知人们此时对于自身的价值、地位逐渐的重视起来,体现了人文主义的逐渐复兴。C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证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A排除;此时人们并未提出反对上帝,B排除;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时间不符,D排除。故选C。12、B【解析】
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应该生活在凭法律治理的世俗国度里,肯定了世俗政权的地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教权,①符合题意;马丁·路德认为教会不应该干涉国家事务,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②符合题意;因信称义思想使人们获得了灵魂自救的自主权,但是材料未涉及,③不符合题意;马丁·路德对世俗国家权力的肯定,有利于促进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④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B正确,ACD排除。故选B。13、D【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秦朝时期官员选拔于民间,说明秦朝的官僚政治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正确;秦朝吸收诸侯争霸的教训主要是在地方废分封,行郡县,A排除;郡县制下地方的自主性较小,B排除;C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D。14、B【解析】
依据材料“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家追求的是平等、理性,而科举制体现了平等的原则,故选B。科举制产生之前,封建统治者即已提倡以文治国,由此可见,以文治国不可能是科举制的本质,排除A;分科考试与重视教育不符合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诉求,故不会是启蒙思想家推崇科举制度的主要原因,排除CD。【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考查学生分析历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15、B【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代江南经济发展及其影响的理解和认识。依据材料可知南宋时江南地区的地方行政机构出现较大变动,这主要是由于当时江南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经济的发展扩大带动了地方行政机构的复杂性,故B项说法正确;材料中体现不了高度的中央集权,故A项不合题意,排除;材料中的“私自设立”一处可以看出不是官方所为,故C项的原因不合题意,排除;市民阶层的兴起不仅仅是在江南地区,而题中强调的是江南地区的变动,故D项不合题意,排除。16、D【解析】
依据表格信息可知,这体现了我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是由于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以及当时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这体现了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国情紧密结合。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在我国重工业在世界上的地位,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初期重工业基础薄弱,发展落后,并非居于世界前列;B选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C选项错误,依据表格可知,这一时期轻工业、农业、城市公用领域投资比例较小,并未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7、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与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和材料“若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说明,郡县制和分封制都有其合理性,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封制、郡县制•比较【名师点睛】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项目
分封制
郡县制
相同
都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以地域为基础
官吏产生
世袭(世卿世禄制度)
由皇帝任免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相对独立,仅是臣属关系,没有建立中央集权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服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官吏权力
拥有封地、人口、武装、物资;
可以对下属进行分封;
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权力
只有管理权
18、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明末的历算学是徐光启和利玛窦合作,将西方的数学知识介绍到了中国,属于西学东渐,选项D正确;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不是在明末,排除A;火药传入欧洲时间不是在明末,排除B;明末西学东传,而非东学西传,排除C。19、C【解析】
根据材料中对统治范围的描述并结合所学可知应该是秦朝,故选C项;西周和商朝都是松散的奴隶制国家,与题中描述的统治范围不符,排除AB项;汉朝统治范围到达西域,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20、C【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对欧洲殖民主义者而言,美洲是美洲是““无主无主””土地,他们最先“发现了”美洲,自然成为这块所谓新土地的主人,故C项正确;AB项是全球史观;D项从地理学方面。所以答案选C。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评价【详解】2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迁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并不是突出上海市国际大都市,排除A;材料提到“电灯”,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故选B;材料将孟德斯鸠当作曹操,说明启蒙思想在中国没有广泛传播,排除C;材料中没有体现西式教育取代了中国的私塾教育的信息,排除D。考点: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物质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的变迁的表现22、C【解析】
赤壁之战是孙权和刘备联军打败曹操的战役,没有涉及少数民族,①错误;孝文帝改革是鲜卑族学习汉族的改革;唐蕃和亲是唐朝与吐蕃族就是今天藏族的和亲政策;靖康之变是女真族的金灭掉北宋的事件,②③④均正确,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23、A【解析】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均为礼器,代表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故A选项正确;二者均是商代青铜器代表,故B选项错误;二者体现的是贵族统治者的权力和地位,而不是手工业者的审美,故C选项错误;二者均是礼器,与祭祀有关,而不是日常生活用具,故D选项错误。24、C【解析】
有“新时代的光辉”应该是指近代资本主义潮流,结合所学可知,以哥伦布为代表的开辟了新航路,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欧洲社会的转型,故B项正确;ACD三项说法正确,但是不符合“有新时代的光辉”,应排除。【点睛】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对“有新时代的光辉”的理解。考查学生运用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掌握。25、B【解析】
据材料“连任者仅有133人,新当选者为185人”“原乡政府委员落选者达101人”可知,显示普选制和竞选制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民获得了一定民主权利,故B选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了延安县政府委员的改选,不能代表整个抗日根据民主建设,故A选项错误;当时社会主义制度还远未确立,故C选项错误;D项“消除”说法绝对,故D选项错误。26、C【解析】
依据材料中“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改革无术”可以看出,南方金属矿业技术、管理比较落后。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列强卷土重来的信息点,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南方金属矿业主要是用土法来开采,并没有强调他们的生存环境恶劣,排除;D项,材料中体现不出工人的素质低,排除。【点睛】因果关系类的题,解题首先要注意题干中的“根本原因”,凡是题目中有“根本”二字的(或根本原因、根本目的等),要注重两点:a.一般选择最深层的原因,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阶级本质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往往从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方面进行思考。b.许多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或根本目的)是相对稳定的,而具体原因(或具体目的)却可以是经常变化的。27、C【解析】
材料中“华北治安的对象是共军”“中共势力对华北治安的肃正工作,是最强硬的敌人”“排除中共势力的对策,实为当务之急”信息体现出华北地区日本把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日武装作为当时进攻中国的主要对象,侧面说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华北敌后抗战力量的壮大引起了日本的警觉,C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华北是全国抗战的中心,当时全国抗日中心是陕甘宁地区,A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华北地区对付中国共产党作为策略,日本并没有把主力转向华北地区,B错误;百团大战爆发于194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合,D错误。28、A【解析】
材料信息显示了陈独秀对当时中国政治不满,主张以阶级斗争反对资产阶级民主,说明陈独秀当时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的方向出现了转变。A正确;陈独秀是对当时国家政治状况不满,继续探索新的出路以实现中国的民主政治,B排除;材料不能看出资产阶级失去革命领导权,C排除;材料未体现国共矛盾的加剧,D排除。故选A。29、A【解析】
1958年正值欧洲一体化起步阶段,而且题干中“法国大国地位、北约、法国发展核武器”,说明法国正在崛起,因此美国和法国的会谈分歧大于一致,两极格局受到挑战,A正确;1958年两国会谈围绕的主要是政治问题,无法说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排除B;题干中美国未说明其对欧洲联合的态度,排除C;1958年正处于冷战时期,冷战一开始的重点就在欧洲,而非这一时期欧洲成为美苏争霸重点,排除D。30、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不喜欢学医有过“‘平庸’的学生”时期,参加“普林尼学会”的活动发展了兴趣、乘坐贝格尔号军舰进行了环球考察,并在牛津大学等地参加了激烈的学术争论等是达尔文的经历,他发展了物种进化的重要理论,C项正确;达尔文创立的进化论不是技术领域的变革,A项错误;达尔文研究的是生物学理论,他并没有提出研究意识形态的新方法,B项错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于1859年,即十九世纪中期,D项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原因:元朝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统治危机严重;朱元璋善于用人,重视人才;刘基个人因素:学识渊博,能谋善断等。(2)功过: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恢复社会秩序;为明朝初年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个人明哲保身仍不能自保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明初政治发展方向。【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在极端腐败的元末社会中,正直守法之士是很难得到重用的”可知,元朝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统治危机严重;根据材料“后来刘基辅佐朱元璋,定西进、北向之策,遂成帝业”可知,刘基得到朱元璋重用,说明朱元璋善于用人,重视人才;根据材料“他看书涉猎很广,经史子集、天文兵法无所不窥”“总结元末弊政的经验教训……定西进、北向之策,遂成帝业”可知,刘基个人学识渊博,能谋善断等。(2)功过:根据材料“刘基辅佐朱元璋,定西进、北向之策,遂成帝业。明皇朝建立后,百废待兴,刘基竭智尽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可知,刘基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恢复社会秩序;根据材料“总结元末弊政的经验教训,以为未来新皇朝的建设作准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刘基为明朝初年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根据材料“他位高不居,功成身退,不愿为相,使性格雄猜的朱元璋有所不满。他屈己藏身,消极逃遁”可知,个人明哲保身仍不能自保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明初政治发展方向。32、(1)内容:强调道义为先:讲究诚信经营:群体合作,和谐相处:注重勤俭。原因:受到传统儒家义利观念和宗法观念影响: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商帮活跃:传统自然经济限制和政府抑商政策影响。(2)不同:新教伦理以个人为本位,追求个人价值,强调追求财富的正义性和神圣性:明清商业伦理强调家族群体,对财富的追求服从于儒家的道义观念。作用:有利于近代西方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打破了罗马教会的权威,促进思想解放:影响了人文主义宗教观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形成。【解析】
(1)内容:根据材料“从众多晋商经营活动中我们看到,讲诚信、重道义,对自己的合作伙伴诚意相待,对商业对象不欺诈,与同宗族商业伙伴既能同甘,也能共苦”可知,晋商强调道义为先,讲究诚信经营;根据材料“商业会馆中采取联合联营、地缘聚合和业缘聚和等方式,体现了群体合作”可知,晋商群体合作,和谐相处;根据材料“纵观明清多数成功的晋商,其都秉持了勤俭持家和求知务实的精神”可知,注重勤俭。原因:根据材料“在用人方面,以家乡子弟为主”“晋商在行商及日常生活中往往以‘士’为标尺,践行儒家的道德理念”可知,晋商受到传统儒家义利观念和宗法观念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商帮活跃;根据材料“跻身‘士’阶层以光大门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南镇田边小学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 门窗设计定制方案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高二(上)第一次质检数学试卷(10月份)(含答案)
- 浙江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016年(A-B卷)
- 人工智能项目初步设计
- 关于成立人工智能公司投资计划书
- 福建公务员面试模拟127
- 福建公务员面试模拟145
- 福建行政职业能力模拟13
- 湖北行政职业能力模拟9
- 炎症性肠病护理课件
-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课件
- 化工石油工程项目管道安装技术教材课件
- 二年级上册美术课件-10.感觉肌理 |苏少版 (共14张PPT)
- 轻创业、赢未来培训教学课件
- 《乡村医师执业注册申请表》
- 《合格率》3全国一等奖教学设计
- 三年级检讨书100字(5篇)
-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0课 黑白灰 苏少版
- 乐山市市中区2022-2023学年度上期期中调研考试八年级生物试题及答案
- 西藏民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