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5(共90题)_第1页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5(共90题)_第2页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5(共90题)_第3页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5(共90题)_第4页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5(共90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5(共9套)(共90题)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第1套一、论述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苏州大学2000年中国近代史真题;苏州大学2002年中国近代史真题)标准答案:(一)主要内容。1901年9月7日,奕勖、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西、比、荷等11个国家的公使,在最后议定书上签字,正式订立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正约有12款,还有19个附件。主要内容是:(1)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作为担保,分39年还清。加上年息4厘,本息共计98223万余两。这笔赔款习惯上被称作“庚子赔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以来数额最大的一笔赔款。(2)在北京设立“使馆区”。中国人民不准在这个区域内居住,各国可以在这里驻兵。(3)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大沽沿路的炮台“一律削平”。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12个战略要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4)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违者皆斩”。(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以办理今后对帝国主义的交涉。(二)影响。帝国主义列强通过《辛丑条约》大大加强了它们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加强了对于清政府的军事监督和政治控制,使之继续充当它们侵略中国的工具。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简述商代经济文化方面的主要成就。标准答案:(1)经济方面的主要成就:农业是商代的主要生产部门,多以集体耕作的方式进行。当时,农业生产工具石器最多,骨器和蚌器比较常见,木器偶有发现,青铜农具已开始使用,但为数很少。商代种植的谷类作物以黍、稷为主,此外还有桑、麻等经济作物。商代的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掌握了从播种前的准备工作直到田间管理、收获、贮存等一整套的技术。商代的畜牧业也比较发达,马、牛、羊、犬、猪、鸡等的饲养非常普遍,且已用圈栏饲养家畜。渔猎在商代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农业和畜牧业经济的一种补充。当时的渔猎工具形式多样,捕鱼和狩猎的方法非常多。商代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青铜铸造业是商代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当时青铜器的铸造已广泛使用多种形式的合范分铸法。商代青铜器物,特别是礼器,大都造型美观,文饰工巧。各种青铜器上以带有神秘意味的“饕餮纹”作为整个花纹的主体,其他如云雷纹等点缀其间,壮丽大方。兵器和工具大都坚固锋利,使用方便。此外还有车马器、乐器。商代出现的用高岭土制作的青釉器,已经具备了瓷器的基本特点。一些商代青铜器的表面常粘附有丝织物的痕迹,其中菱形纹的暗花绸,表明当时已有了提花装置的织机。髹漆工艺在商代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商代的雕刻造型生动,工艺精湛。随着手工业内部的分工,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的作坊的兴起,商品交换成为必然,商业活动也应运而生。商代比较通行的货币叫“贝”,主要是海贝,流通时大都以朋为计算单位,五贝连成一串,合两串为一朋。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商代商业的发展还是有限的,商业在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2)科学文化方面的主要成就:商代的文字有陶文、玉石文、金文和甲骨文几种,以晚商的甲骨文最丰富。商代的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文字。商代已有比较丰富的文献典籍。由占卜积累的大量甲骨卜辞,是当时文献记录的一部分。还有专职的官吏“作册”,收藏有不少的典籍。商代继承了重视天象观测的传统,殷墟卜辞就有不少关于天象的记录。商代历法受到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推动,比夏代又前进了一大步,已经采用“阴阳合历”,这在我国一直沿用了几千年,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历法制度体系。商代的雕塑艺术颇具特色,其形式有陶塑和玉石雕塑,既有平面浮雕,又有浅雕和半立体浮雕。商代音乐已经有了半音、标准音的观念。半音音程的出现,为十二律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比较孙中山的新旧三民主义。(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中国通史真题)标准答案:(一)旧三民主义。1905年11月26日,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推翻清王朝,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2)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民权主义的提出,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3)民生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平均地权”,即通过核定地价,按价收税,将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收归国有,“为国民所共享”。(二)新三民主义。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宣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1)关于民族主义,对外主张“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对内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主张直接的、普遍的、革命的民权,规定“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不得享受自由权利。(3)民生主义规定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原则。“平均地权”是将私人所有的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政府照价征税,或收买、征收,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由国家分配土地耕种;“节制资本”则规定,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开办的企业,有独占性质者,或者因规模过大私人无力承担者,均由国家经营,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试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南京大学2002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现代史真题)标准答案: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抗战,终于迎来胜利的喜悦。胜利来之不易,这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团结战斗的胜利。有学者认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近现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历史基础;二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抗战胜利创造了前提条件;三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四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是抗战胜利的国际原因。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论述隋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标准答案:隋朝建立后,隋文帝、隋炀帝先后全面采取措施,推行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1)政治制度改革。①中央官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即内史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内史省是决策机关,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长官监、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长官纳言;尚书省是行政机构,负责执行政令,长官令、左右仆射。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工、刑、兵六部,长官尚书,分别负责官吏任免考核、户口赋税、礼仪、军政、刑狱、工程营造等方面的内容。三省各有分工、互相牵制,共同对皇帝负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同时在御史台之外,增设谒者、司隶两台;增设秘书省、内侍省,尚书省下设十一寺。②地方官制。隋文帝先改地方为州县两级制,隋炀帝又改为郡县两级制,精简了地方行政机构,既节约经费又提高了行政效率,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地方官员任命权收归中央,凡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吏,一律由中央的吏部任免。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③用人制度。隋文帝正式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开始。这改变了以往门阀士族把持选举的局面,有利于寒士的上升。(2)经济赋役改革。①继续推行均田制。隋文帝规定,每丁受露田80亩,永业田20亩,妇人受露田40亩。身死之后露田归还国家,永业田可自由买卖、传之子孙。均田制的推行对稳定隋王朝的经济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很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提高了劳动积极性,同时客观上也抑制了土地兼并。②继续实行租、调、力役制。规定男18至60为丁,须负担赋役。丁男一床(即一夫一妇),每岁出租粟三石。调为户调,每年桑田者,输调绢一匹(四丈),绵三两;麻田者,输调布一端(六丈),麻三斤。未婚男丁及奴仆租调减半。力役负担,每丁每岁服役一个月。隋朝的租庸力役制贯彻了轻徭薄赋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稳定了社会局面。但是在隋炀帝时,这一制度的执行却出现了问题,直接导致隋的灭亡。③推行“大索貌阅”,核实在籍人口。开皇五年(585),为了查实应纳税和负担徭役的人口,隋文帝下令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讹老诈小逃避租役。一旦查出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结果查出新丁24万,新口64万。此举增加了政府的户口与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④实行“输籍定样”。隋文帝采取的经济政策,也称作输籍法,民众所缴纳租税,根据每家资产的状况作出缴纳标准,即根据标准划分户等上下,重新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簿。这样一来,民众就不能逃避赋税,地方官员也不敢徇私舞弊。隋王朝的税额低于世家大族对佃客的剥削,也吸引了大批佃客脱离世家大族的荫庇,成为国家编户。加强了政府的经济实力,削弱了豪强地主的力量,有利于经济发展。(3)改革府兵制。隋文帝时期,军人既有军籍,又有民籍,颁给田地,保证其基本生活,这样府兵制与均田制合一,形成了兵农合一的新制度。府兵统帅方面,设置了十二卫,每卫置大将军,总隶于皇帝。各卫下就是府兵的基本组织单位统兵府,隋炀帝时改为鹰扬府,由郎将和副郎将统领。(4)营建东都和开通大运河。①隋炀帝即位后,下诏营建东都洛阳。因为洛阳地势险要,位置适中,政治上便于控制关东和江南地区,经济上可以满足对中央政府机构的物资供应。从此,洛阳成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和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②开通大运河。为了加强统治,隋炀帝即位后,利用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的:穴运河。大运河的开通首先加强了南北联系,便于隋]二朝军事物资的调动,巩固全国统治;其次,由于江南经济发展,大运河有利于加强南方物资的北调;最后,也是满足了隋炀帝南巡的个人私欲。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客观上对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持续性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短时间内完成大运河的开凿,给民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导致社会矛盾迅速激化,“大运河”往往成为隋炀帝暴政的代名词。知识点解析:此题考查隋朝加强中央集权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答案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等方面进行全面论述。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进行详略安排。6、评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标准答案: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内徙,并建立了众多独立的政权,在与汉族政权及中原封建文化的相互碰撞之中,民族融合同时进行。各民族政权为了生存发展,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巩固统治,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1)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坚持“南抚夷越”的民族关系方针,对散居在蜀汉“南中”的各少数民族采取“攻心为上”的措施,促进了汉族与西南少数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孙吴政权对山越人采取“强者为兵,赢者补户”的政策,促进了山越族与汉族的民族融合,还派卫温、诸葛直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高山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联系。(2)东晋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政权纷纷接受汉族文化,加强与汉族上层士族势力的合作,劝课农桑,设学授经,促使少数民族上层分子接受汉文化,并吸收士族豪门参与统治,这对于民族融合具有积极意义。(3)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制总结和肯定了民族融合的成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如禁胡服,改穿汉服;废北语,改说汉语;变姓氏,改从汉姓;革婚俗,胡汉通婚。同时改革官制,修订法律,尊孔崇儒,兴立学校,在国家体制和思想文化方面全面接受汉族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进一步促进了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民族大杂居的形成,使内迁各族与汉族形成了在居住地域上的不可分离。杂居加强了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便利了经济文化较低的民族接受较高的经济文化,使胡汉各族在经济生活上趋于一致。在此基础上,消除了阻碍民族融合的社会势力,民族隔阂逐渐减弱。胡汉各族终于在经济、文化、习俗上达到一致,再经过相互通婚混血,民族的自然差异也逐渐消失,民族融合的局面形成了。第二,民族融合的表现,从胡族来看,除了在经济、文化上纳入封建体系外,在语言、姓氏、服饰上,也都实现了汉化。第三,民族融合这一事实,从汉族来看,是吸收了新的血液,汉族共同体进一步扩大,而且在经济、文化中吸收了不少胡族的优秀成分,如经济生活中的畜牧生产经验,物质生活中的胡服、胡食(胡饼、胡饭)、胡床等,精神生活中的胡乐,胡歌、胡舞等。至于在文学方面,北方民歌中的杰出作品《木兰辞》和《敕勒歌》,也正是胡歌与汉歌相融合的结晶。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中国古代民族整合和民族地域调整的新时期。应当看到,民族融合的主流,是周边少数民族对中原先进文化的靠拢与吸收。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融合实际上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中原的先进文化向四周的扩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结合诸条约内容简述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标准答案: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地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人到内地,从东南沿海扩展到东北沿海,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1883~1885年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和《中法新约》的签订,不仅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而且进一步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加快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大大加快。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略战争和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一步一步地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评析清末新政。标准答案:(1)清末新政的背景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后十年间,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措施,当时习惯称为“新政”。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后为维护其封建统治,迫于国内外形势而采取的措施:①外力的压迫和外患的加深。义和团运动后,帝国主义列强采用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的策略,要求清政府改变它的无能状态;清政府也企图以此取得列强对它的支持。②清政府自感面临统治危机,需要加强本身的统治能力。③《辛丑条约》签订后,全国人民对清政府的不满和反抗日益发展,清政府需要采取对策。④义和团的惨败,标志着以传统方式御侮的终结。义和团运动后,清朝统治集团中顽固派失势,洋务派占据了上风。1901年4月,清政府成立了督办政务处,作为规划新政的机构。(2)新政的主要内容①改革官制:为了提高中央至地方的行政效率,对原有机构进行了一些改变、裁减和合并。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设商部、民政部、陆军部,学部等;裁撤冗衙,整顿吏治。②改革兵制:1901年,停止武科举,命各省筹建武备学堂。裁汰制兵练勇,编练新军。1904年,练兵处和兵部奏准在全国编练“常备军”三十六镇。除袁世凯在1905年编成“北洋陆军”六镇外,各省因财力、人力所限没有完成练兵计划。③振兴商务、奖励实业:主要是为工商业的振兴立法和给予兴办实业卓有成效者以奖励。1903年,成立商部,陆续公布《商律》、《公司律》、《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司章程》等,并先后对著名工商界人士给以名位、荣誉。④改革学制:包括废科举,兴学堂、派游学。1901年,令将各省书院中属省城者改为大学堂,属各府者改为中学堂。命各省选派留学生出国,准许自费留学,并陆续颁布有关游学及奖励章程。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1904年,又颁布了《重订学堂章程》,规定各级学堂章程及管理体制。1905年,令自明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结束了中国延续一千余年的科举取士制度,在中央政府成立学部。(3)新政的性质及实施的结果从表面上看,“新政”内容和戊戌变法差不多,但它并不是戊戌变法的重现。其性质大体上是洋务新政的翻版。编练新军、设立巡警、废除科举、鼓励留学、设商部等是“新政”中比较有成效的措施。这些措施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西学的传播,出现了一批同封建士大夫不同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也有了一些扩散的园地。“新政”没有达到清政府的目的,相反,它激化了各种矛盾,加速清政府的崩溃。“新政”有些措施激起了人民反抗,扩大了清政府与汉族官僚之间的矛盾,客观上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到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简述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前提。标准答案:(1)客观因素:①物质基础:生产高度社会化为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物质基础,垄断资本主义加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②俄国的基本国情:俄国是具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剥的环节;工业发展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陷,导致工业发展相对落后;沙皇专制制度是俄国最基本的政治制度;国家内部存在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俄国资产阶级天生的软弱性。③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基本矛盾。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主观因素:俄国无产阶级较早登上了政治斗争舞台。(3)俄国无产阶级独有的特点:①集中程度高,具有强烈的战斗精神和革命传统。②无产阶级拥有强大的同盟军——农民阶级。③无产阶级拥有自己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党。④俄国启蒙思想家注重革命实际行动。知识点解析:十月革命是民族国家向现代化迈进的一种发展模式。10、试论述“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社会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交替变化。标准答案:1840年至1949年的近代中国社会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这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五四运动”后,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急剧变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呈现出交替变化的趋势。“五四运动”至国民革命时期(1919年5月至1927年7月),北洋军阀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集中反映在五四运动和北伐战争上。五四运动的矛头指向是北洋军阀和它的后台帝国主义。大革命时期,北洋军阀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北伐的对象即北洋军阀。同时,北伐影响了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于是,它们开始干涉和破坏革命。因此,这个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同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但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也是主要矛盾之一。当时,革命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特别激烈,共产党内正确路线与右倾主义的斗争亦十分激烈。但它们受制于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北洋军阀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是次要矛盾。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之间的矛盾。但从1931年至1937年,随着日本侵华加剧,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最主要矛盾。这个时期,尽管国民党新军阀内部矛盾重重,战争不断;共产党内部路线斗争激烈,但这些都是局部范围内的矛盾和斗争,只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国共两党主要矛盾的次要矛盾。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由此上升并被激化。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居主导地位,并制约和影响着国内的阶级矛盾和其他矛盾。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七七”事变后,面对民族危亡,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抗战期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积极组织抗战,共产党则在敌后展开游击战,配合正面战场作战。但这时,阶级矛盾并没有消失,国民党经常制造反共摩擦,如“皖南事变”等。总之,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制约和影响了国共两党的关系以及其他各种矛盾,阶级矛盾以及国民党内部的矛盾等都在民族矛盾面前退居次要地位。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同美国支持的国民党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积极推行全球霸权战略,妄图统治世界。为了控制中国,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全力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因此,随着抗战的胜利,国内阶级矛盾迅速上升,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开始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一直贯穿于这一时期的始终。最后,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第2套一、论述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简述西欧封建时期等级制和庄园制。(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世界上古史、中古史真题)标准答案:(一)等级制。(1)封君封臣制度。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封建国家制度的基石,它由两个要素构成:封君封臣关系和封土制。11世纪时,两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封臣对封君承担许多义务,如“效忠”“帮助”“劝告”。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主要是“保护”和“维持”封臣,不得伤害后者的荣誉、财产和生命。“封土”与封君封臣关系的结合,是封君封臣制形成的关键。封臣为封君服役,封君赐给封臣以维持生活的土地。10世纪以后封土制十分盛行,它同封臣制的紧密结合是这一时期封臣制的重要特点。封君封臣关系与重大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相联系,一经缔结无论封臣还是封君都不能随意解除。封君封臣任何一方若不履行其义务,就可能导致封君封臣关系破裂,酿成武装冲突。封君为取得更多的封臣,封臣为取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袭,使封君封臣关系日益复杂化。(2)骑士制度。封君封臣所奉行的一整套道德规范和培养后代的制度,出自这些封建主所处的生活环境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构成所谓“骑士制度”的主要内容。骑士的品格应是忠诚和勇敢。骑士作为封臣必须严守自己的效忠誓言,不背叛封君,竭尽全力为他服务,甚至不惜为他付出生命。这样一种理想化的封臣品格是维系封君封臣制度所需要的,所以很受封建主重视,成为骑士精神的核心。(二)庄园制。(1)9—13世纪是封建庄园兴盛时期。典型的庄园采用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庄园的土地划分成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部分。领主自营地主要由服劳役的封建依附农民耕种,自营地上的收获全归封建主,农奴靠耕种自己的份地维持生活。农奴份地的所有权也归封建主,农奴子弟继承份地要向封建主交纳继承金。典型的庄同主要集中在法国中部和英格兰,13世纪成为庄园直接经营的兴盛时期。(2)农奴制。农奴制与庄园制互为表里,构成了西欧农村社会的基石。农奴制是中世纪西欧农业生产中控制和使用奴役劳动的诸多习惯、法律或者制度的总称。经济上农奴和其他封建农民一样,是一个独立的小生产者。农奴的特性在于他须在庄园上耕种领主自营地,受劳役地租剥削,这种封建主与农奴在生产中的统治与服从的关系以法律形式和其他非经济手段(如习惯、道德、舆论)固定下来就体现为封建地主对农奴的超经济强制。从法律地位讲,农奴没有婚姻自由,与所在庄园以外的人结婚要交结婚税;没有财产权,要纳“死手捐"(即继承税),主人还可按自己的需要临时向农奴勒索钱物。随着社会经济背景的变迁,农奴制度在14—15世纪逐渐走向消亡。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概述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及其性质。(厦门大学2002年世界现代史真题;南京大学2002年加试世界近现代史真题)标准答案:(一)雅尔塔体系的内容。(1)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3)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二)性质。雅尔塔体系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具有反法西斯性质的正义战争的产物,与此前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相比,具有其历史进步性。首先,它大力倡导并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和平、民主的原则,以民主原则对战败国进行了改造,承认了被压迫民族的权利。其次,它承认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对于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阵营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同时,雅尔塔会议上的有关决议以及雅尔塔体系是美英和苏联相互让步、妥协的产物,三国在涉及本国利益问题上既争夺又合作,既冲突又妥协,使雅尔塔体系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性质。雅尔塔体系并没有全面维持战后世界和平以及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的和平共处,正是由于雅尔塔体系的某些规定造成了德国的分裂和欧洲的分裂,乃至世界分裂成两大阵营,进入“冷战”状态。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评述两税法实行的原因、内容及意义。标准答案:原因:唐中后期,均田制遭到破坏,农民大量逃亡,使得唐政府系之于丁身的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了。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唐政府先后出台了许多新的税收项目,使赋税制度越来越混乱。为了整顿赋税制度的这种混乱局面,保障中央政府获取足够的税收以应付安史之乱后的新形势,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唐王朝对国家税收体制做出重大调整——在继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神的前提下,废止已陷入困境中的租庸调制,改行统一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征税,每年分夏秋两次缴纳,是为“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有:①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②“量出以制人”,政府先预算开支以确定赋税总额。实际上,唐王朝以大历十四年(779)各项税收所得钱谷数,作为户税、地税的征收总额分摊于各州;各州则以大历年间某年所收最多钱谷总数,作为征收总额分摊于各地。因此,两税征收在全国没有统一的标准。③户税依据每户资产的多寡分九等征钱,户等高的征钱多,户等低的征钱少。不过,户税在征收时大部分钱要折算成绢帛,征钱仅是很少的一部分。④地税按田亩征收谷物。纳税的田亩以大历十四年(779)的垦田数为准。⑤对不定居的行商按三十分之一征税(后改为十分之一),使其数额与定居的人负担大致均等。⑥无论户税和地税,均按夏秋两季征收,夏税限六月纳毕,秋税限十一月纳毕。因为夏秋两征,故名两税法。意义:两税法的实施是一项有着重要意义的改革。首先,租庸调制“以丁身为本”,政府对租调的征敛,主要依据是丁身;两税法则主要依据土地多少而征税。两税中的地税按田亩交纳,户税虽说依据资产多寡分等交纳,但田亩是资产中的重要内容,所以,户税实际上也主要是依据土地交纳的。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均田制被破坏之后,土地占有情况愈来愈不均,于是舍人税地就成为税制发展的必然趋势。舍人税地也意味着唐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减弱。其次,租庸调制之下,不管是田连阡陌的权要富室之家,还是仅占有少量土地的均田农户,他们向政府的交税都按丁交纳,每丁的负担完全一样,这是极不合理的。两税法推行后,资产少者纳税少,资产多者纳税多。没有土地而租种他人土地的人,就只交户税,不交地税。这样,就多少改变了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再次,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流亡客户因为不在当地受田,所以既不编入户籍,也不纳税。两税法规定无论主户、客户,均按田亩资产多寡交税,而且贵族官僚、富商地主也得交纳,从而极大地扩大了纳税面,即使政府不增加税率,也会大大增加收入。但是,两税法也存在着许多弊端:①两税法实行后,土地兼并由于不再受任何限制而发展得越发严重;②由于政府长期不调查资产,不检查户口等,造成负担不均;③两税法规定“量出制入”,致使税额不断增加,且后来除两税之外,又增加了许多苛捐杂税;④两税法规定户税钱要折合成绢帛缴纳,后来,由于货币不足,出现了“钱重物轻”的现象,致使纳税者的实际负担增加。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简述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历史局限性。标准答案: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小罔寡民的城邦制度,开始于梭伦改革,形成于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伯利克里时期实行的措施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主要内容:扩大公民参政范围;改革公民大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改革500人会议;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扩大十将军委员会的权力;发放工资和补贴。雅典的民主政治体现了全体公民是统治者,集体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公民集体内部平等,法律至上。局限性:①就性质而言,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是少数人的民主,它只是停留在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妇女没有权力;②就方式而言:方式落后低级,采用抽签、轮流坐庄的方法并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知识点解析:雅典民主政治具有时代的特点,但是雅典也曾经有贵族政治。5、概述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标准答案:自从义和团运动兴起,清朝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在如何对待义和团问题上存在剿、抚两种不同的主张。李鸿章等洋务派主张严厉镇压义和团。另一派则主张招抚义和团,并利用义和团的力量对付外国侵略者。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的变化:镇压——招抚——镇压。义和团初兴,清政府本能地视之为“匪”、“乱”,坚决镇压,虽有个别官员如张汝梅、毓贤等有过招抚的主张,但都因镇压不力被革职或调迁;1900年,清政府因与帝国主义关系紧张,默许、招抚义和团,承认其合法性。其中因害怕得罪帝国主义,一度曾决定用解散义和团的办法来阻止八国联军的武装入侵;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清政府态度大变,与侵略者联手剿灭义和团。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标准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零3个月,33个国家和15亿人口卷入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2)战争引起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3)战争引起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4)战争使欧洲列强受到严重削弱,国家负债累累,币制受到破坏,世界贸易萧条,欧洲广大地区到处是饥饿和贫困。(5)战后形成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成为西方针对苏维埃俄国的世界新秩序。知识点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影响了物质世界,也影响了精神世界,造成了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7、苏美尔城邦的特征标准答案:(1)苏美尔城邦在两河流域南部星罗棋布,它们都是由一个位于中心位置的城市和围绕这个城市的若干村镇构成,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苏美尔城邦具有浓厚的宗教特色。苏美尔城都有神庙,神庙不仅是城邦的经济中心,也是城邦的政治中心。(2)苏美尔城邦的社会经济状况。神庙是苏美尔城邦的经济中心。王朝后期,据估计拉伽什城邦的神庙占有全国土地的1/4到1/3。神庙土地分为三类:一是祭田,由奴隶和依附于神庙的自由民耕种,收入供神庙公用;二是口粮田,分给神庙管理人员、手工业者和依附于神庙的自由民耕种,以维持生计,不能继承和转让;三是佃耕田,即佃农耕种的土地。神庙土地是不能买卖的。但是到早王朝后期,城邦首领化公为私,逐渐将神庙土地据为己有。除神庙占有土地外,农村公社也占有土地,这类土地分配给各个家族,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服劳役。村社的土地可以买卖,土地兼并现象也很严重,迫使大量的公社成员失去份地,失去公民身份,沦为依附者。(3)苏美尔城邦的政治制度。苏美尔城邦在形成初期还存在着史前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的残余。一般认为,城邦有三个政治机构:城邦首领、贵族会议和人民大会。城邦首领(恩、恩西和卢加尔)兼有宗教和世俗两重职能。在宗教方面,他是城邦主神的最高祭司,主持本邦的祭祀活动,掌握神庙经济和神庙的修建,代神理财。在世俗方面,他主管本邦水利工程的建设,战时统率军队,平时参加本邦政权管理。贵族会议和人民大会在苏美尔语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温肯”,意为“人民组织”,即城邦会议。一般来说,人民大会在城邦政治生活中已经起不了重要作用。贵族会议的权力很大,祭司贵族在这个会议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城邦官吏大多由祭司或神庙人员担任。(4)苏美尔城邦的阶级和社会结构。城邦居民包括:第一,奴隶主贵族,其中包括世俗贵族和神庙高级祭司,他们拥有大块地产,剥削奴隶和失去公社份地的自由民的劳动,神庙土地也在他们控制之下,不过逐渐被王室所垄断。第二,公社成员,按家族占有小块份地,他们有公民权,也有服劳役和兵役的义务。第三,失去公民身份的自由民,按其具体情况又可分为:①依附神庙而生活小康的人,如神庙管理人员。②依附于神庙的一般劳动者,他们从神庙领取小块份地,有些只能领取一定数量的粮食和羊毛。③依附于世俗贵族的劳动者。④奴隶,包括神庙奴隶和私有奴隶,他们从事各种劳动,但只能领取一些最起码的生活资料。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恺撒内战和独裁期间采取的改革措施及其历史意义。标准答案:(1)为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奴隶主阶级统治基础,恺撒在内战和独裁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有:①改组元老院,安插亲信,并把元老院名额增至900人。②增加高级官职的数目,执法官由8人增至16人,市政官由4人增至6人,财务官由20人增至40人。③改善行省管理制度,提高行省各城市的自治权,改进行省的税收制度。④扩大授予罗马公民权的范围。山南高卢和西班牙的一些城市得到罗马公民权,山北高卢和西西里的一些城市获得拉丁公民权。⑤在意大利和行省建立至少20个殖民地,安置老兵和贫民10万人。此外,恺撒还取消部分债务,安置游民就业;对罗马的币制和历法进行了改革。恺撒的独裁统治及其改革措施,引起了部分固守共和传统的元老贵族的极端不满,公元前44年,恺撒在元老院遇刺。(2)恺撒改革的意义。恺撒的改革,不仅适应了罗马地区和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且体现了罗马地区和各行省、各地方城市奴隶主的利益。同苏拉独裁相比,形同实异。苏拉独裁是为了维护以元老院为代表的一小撮元老贵族的统治,恺撒独裁则是废除共和制。它是罗马共和国末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标准答案:(1)内容:①财政金融的整顿和改革。1933年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后又通过《格拉斯一斯蒂高尔法》、《存款保险法》、《银行法》,对美国财政金融进行全面的整顿。②调整工业生产。1933年通过了《全国产业复兴法》,是新政的核心与基础。它规定市场竞争的原则和生产的限制;对劳资关系做了规定,成立了“产业复兴局”并发起了蓝鹰运动。③保证农业生产。1933年公布了《农业调整法》,《农业调整法》被取消后,1938年又出台了新的《农业调整法》,全面调整农业生产,减少产量,由政府对农业进行全面的调控。④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933年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采用以工代赈的办法来对失业和贫穷者进行救济,为大中学生提供半工半读的机会。1935年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三部分,开始了福利国家的试验。⑤制定劳工立法,调整劳资关系。1935年的《工业复兴法》中就包含劳工立法的内容。1935年7月通过了《全国劳工关系法》即《华格纳法》,规定了工人罢工谈判的权利。1938年又通过了《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最高工时数和最低工资额,并禁止使用童工。⑥推行睦邻政策,改善对外关系。从1934年8月签订第一个互惠贸易协定到1939年,美国先后与22个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减低美国长期以来的高关税政策。后又对拉美提出了“睦邻政策”,废除了侵犯古巴政权的宪法修正案,取消了干涉墨西哥内政的条约,撤回了驻海地和尼加拉瓜的美军,扩大了对拉美国家的最惠国待遇。(2)影响:①缓和了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美国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到1936年底,工业总产量超过了危机前的年平均数,农业方面较之危机年代也有重大进展。经济的发展为美国在二战中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②“新政”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同时,也注意改善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③“新政”的实施打击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主义的道路。④“新政”作为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首次试验,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从实践上和理论上为资本主义世界提供了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重要经验,开创了福利国家的道路,推动了凯恩斯主义的系统化和完善。但是,罗斯福新政毕竟是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而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二战后,苏联的“安全带”政策的两重性以及两重性的原因是什么?标准答案:战后初期,苏联的对外政策可概括为“安全带”政策。这种政策具有双重性:(1)就其积极方面说,包括:①巩固二战的胜利成果,争取一个较为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为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增强国力,确保国家安全创造条件。②不断巩固和加强东欧这块社会主义前哨阵地,严防帝国主义的插手干预。③竭力遏制德日重新武装,东山再起,再度成为新战争的策源地。这些政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①保证了战后初期苏联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②保住了东欧这块阵地,使美国的各种颠覆、干涉阴谋未能得逞。③使美国受到了有力的揭露和坚决斗争,并有力地打击了德日法西斯势力,维护了世界和平。(2)就其消极方面说,苏联过分地考虑了自己的安全和民族利益,犯有严重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错误,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苏联本身的威信,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苏联对外政策的两重性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是由当时内外环境及主客观原因所决定的,体现在:①苏联在二战中损失严重,国民经济遭到空前破坏。②美国推行称霸全球的好战政策,使苏联面临严酷的“冷战”环境。③斯大林对战后初期的战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④斯大林混淆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民族利己主义的界限,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严重脱节的错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第3套一、论述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论述明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标准答案:明朝初年,明太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强化专制统治。1.废丞相。1380年明太祖以“谋不轨”之名诛杀左丞相胡惟庸,罢中书省及丞相,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2.设内阁。设置殿阁大学士,由文人充任,批阅奏章,充备顾问。后世阁权渐重,有了票拟权。内阁逐渐成为受皇帝控制的行政中心。3.废行省、置三司。三司即承宣布政使司,置左右布政使主管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主管刑狱;都指挥使司,主管军事。三司互不统属,各自直属中央。4.改御史台为都察院。置左右都御使,专职弹劾百司。给事中是制同六部的另一套独立的监察体系。5.设五军都督府,管辖在京各卫所和在外各都司。都督府只管军籍和军政,不直接统帅军队。兵部负责军官选授,皇帝拥有对军队的调遣与指挥权。并在全国各地设置卫所。大致500人为一卫,长官为指挥使。卫所以下,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小旗。京师以外卫所由各省都司管辖,都司又分别统属于五军都督府。军士另立户籍,称军户;卫所以屯田为经济基础。6.编订《大明律》《大诰》。洪武十三年(1379年)颁行《大明律》,按中央六部体制分吏户礼兵刑工六律,加上卷首的名例律共七律。言简意赅,但十分严酷。1385年颁行《大诰》,后又颁行续编、三编,汇集了大量惩治官民贪赃受贿、转嫁赋役的案例及重刑,反映了皇权的威严及重典治国的思想。7.实行八股取士。明代科举考试内容以四书、五经文句命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以程朱的解释为依据。使士子思想禁锢,头脑僵化,加强了思想专制。8.抑制豪强,整顿吏治。禁止豪强兼并,并徙富豪于他乡。严厉整顿吏治,对贪官惩治犹严,在“空印案”中处死了所有地方主印长官。元勋名将也遭到了打击,在“胡蓝之狱”中被诛戮殆尽。9.建立特务机构。洪武十五年设立锦衣卫,侦查臣下言行,有权审判、处刑。其后特务机构不断扩大,之后诸帝又增设东厂、西厂,特务机构相当活跃。通过以上措施,明朝中央集权空前加强,皇权专制达到高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试述中国人民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斗争历程。(北京大学2003年中国通史真题)标准答案:(一)一战与巴黎和会。1917年,中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奥宣战,并宣布之前签订的与德奥两国有关的条约一律废止。战后,中国与德国及奥国分别订立了《中德协约》和《中奥通商条约》,从双边法上确认了中国在战时的举措。中德、中奥新约完全取消了德奥根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所获得的特权,是中国与曾经侵略过自己的西方大国订立的第一批平等条约。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中国政府代表团提出包括取消外国人在中国的特殊权益如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等内容,但未能实现。(二)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有关中国问题的决议案。《九国公约》明确宣示,各国须“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但对于中国向会议提出的关于取消列强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和势力范围、废除外国在华租借地、撤退外国在华军警,以及恢复关税自主等收回主权的要求,除了同意撤销部分外国电台及英、法同意交还威海卫与广州湾之外,其他问题实际上均未得到解决。(三)北伐时期。主要成果是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是1861年根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中英不平等条约设立的。1927年2月19日、20日,英国与武汉国民政府签订《中英关于收回汉口英租界之协定》《中英关于收回九江英租界之协定》,正式将汉口、九江英租界交还中国。(四)改订新约运动。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谈判,南京国民政府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缔结了新的关税条约,至此中国终于实现了关税自主。关于废除领事裁判权问题,英、法、美、日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一直未表示同意,1931年南京政府公布《管辖在华外国人实施条例》。但实施日期一再后延,最后并未实行。(五)二战时期。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即正式对德、意、日宣战,同时宣布废止与这些国家之间的条约。1943年1月11日,国民政府与美英分别在华盛顿和重庆签订新约,据此美英两国正式废除了在华治外法权、通商口岸特别法庭权、使馆区及一些铁路沿线驻兵权、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权、外人引水权等项特权,废除了《辛丑条约》,并将上海、厦门的公共租界和天津、广州英租界及北平使馆区的各种权益交还中国。以美英废约为先导,中国陆续与其他国家也签署了相关条约,基本废止这些国家在华享有的各种特权。(六)共和国时期。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协定规定在不迟于1952年末之前,苏联将共同管理中长铁路的一切权利以及属于该路的全部财产无偿地移交中国;苏联军队自旅顺口撤退,大连行政完全由中国政府管辖,苏方临时代管或租用的财产,应由中国政府接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论述文艺复兴产生的原因、主要精神及意义标准答案:文艺复兴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到16世纪又陆续出现在西欧其他国家。原因: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便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主要精神: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精神作为指导精神,这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特点:1、重视现世生活,藐视关于来世、天堂等虚无缥缈的神话,追求物质幸福,反对宗教禁欲主义;2、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以及创造潜力,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3、在文学艺术上表达人的真实感情,反对虚伪造作;4、重视科学实验,反对先验论;5、强调发展个性,反对基督教的禁锢人性;6、表现了乐观主义精神,反对悲观主义;7、有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的精神。意义:1.文艺复兴把人,主要是有教养的人们从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发扬了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2.文艺复兴摧毁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为17至19世纪的自然科学大发展打下了基础。3.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来的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无价瑰宝。4.文艺复兴为以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何谓希腊化时代?试析其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世界通史真题)标准答案:(一)希腊化时代是指从亚历山大东征以来,到最后一个希腊化王国托勒密埃及被并人罗马帝国为止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亚历山大帝国及其后各希腊化王国的建立既将希腊文化广泛传播至北非和亚洲,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地区原有的文化对希腊文化的作用与影响。因此,希腊化时期的文化具有新的时代特征与内容,是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相互交流融汇的结晶。虽然它仍属于希腊文化的范畴,使用希腊的语文,承袭希腊的传统,但与古典时期的希腊文化有明显的不同。这不仅在于它包含了一定的东方文化的因素,而且在于它是对那个扩大了的、变化了的世界的反映。如果说希腊古典文化是一种城邦文化,那希腊化时期文化就是一种走向帝国的、带有世界性的文化。希腊一体化和地方多元性相结合,消极没落的个人主义和眼界开阔的世界主义相并存,乃是这一文化的基本特征。希腊化时期的文化中心也从雅典移到了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二)希腊化时期的文化是对希腊古典文化的总结和发展,也是对东方文化的吸收和利用,更是从希腊文化到罗马文化,继而到西方文化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说,希腊化时期的文化影响了西方文化发展的方向。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黄老之学为什么能成为汉初政策的理论基础?标准答案:所谓的“黄老之学”,实际上是道家学说中的两派。“黄”指“黄帝之学”,“老”指老子的学说。汉初把黄老糅合在一起。其特点为:在政治上肯定新的封建统一王朝的统治秩序,承认君臣关系不可改变的前提下,极力主张“无为而治”,认为统治者用少所作为的办法,就能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相反,统治阶级愈有为,民就愈难治;统治者的法令太多,反而使盗贼更多。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的时候,“白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到处是一片荒凉残破的景象。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加上战争的杀掠,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民大量逃亡,统治阶级也无法搜刮更多的财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恢复封建统治秩序,发展封建经济成为关系到西汉地主政权能不能维持和巩固下去的首要问题。“黄老之学”正是适应了这一需要,才成为了汉初统治者政治指导思想。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评析“同治中兴”。标准答案:“同治中兴”是指晚清同治帝在位期间(1862~1874年)清朝出现的一个“中兴”阶段。清穆宗同治,名爱新觉罗.载淳,于1861年7月继位,年号“祺祥”。不久,恭亲王奕诉和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慈禧太后掌握了清政府的最高权力,改年号为“同治”。同治在位期间,清朝同外国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关系,并发动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到1875年光绪帝即位,清朝自鸦片战争以来所面临的内外交困的局面基本消散,国家出现振兴气象。同治一朝,历时13年,其间国事相对稳定,与此前清政府内忧外患频仍、政局动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故时人乃至后人称之为“同治中兴”。总结“同治中兴”的内容和表现,可以概括为:(1)镇压农民起义,国内社会稳定。咸丰帝时,清政府面临国内外的双重军事压力,外有列强侵略,内部农民起义不断。进入同治朝后,战局扭转,1865年,湘军攻占太平天国都城天京,1868年,镇压东西捻军,1872年,扑灭苗民起义,1873年,云南、西北回民起义结束。(2)整顿朝政,政局稳定。“辛酉政变"后,奕诉和慈禧太后控制了清朝最高统治权,他们控制中央财政军权,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恢复秩序的政策,努力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更为关键的是,在镇压各路起义中崛起的汉族士大夫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得到了清政府的信任,成为了效忠清王朝的中坚力量。(3)中外和局形成,中外关系稳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同外国列强保持了较长时间的稳定关系。清政府成立总理衙门,处理和开展对外关系,并在清理内乱时,采取“借师助剿”策略。自同治登基,中外相安无事,基本未发生大规模战争。(4)自强运动兴起,大力兴办洋务。自强运动即洋务运动。同治年间,在地方督抚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大力推动下,中国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大量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5)改革军事,军队战斗力增强。洋务运动的出发点是增强清政府的军事力量。这个时期,清政府改编绿营,编练新军,创办军事工业,聘请外国教练,军队的战斗力增强。在此期间,清政府创建了中国最早的近代海军。综上所述,以军事胜利为显著标志,经过政治派系的重新调整和国内秩序的恢复稳定,加上中外关系的和平维持,以及洋务运动等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新措施的实施,清朝在同治皇帝时出现了中兴的景象。这个时期,中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在很多方面迈出了近代化步伐。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变化背后的历史事实,那就是,清政府仍然是一个独裁落后的封建政府,中国仍旧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洋务运动也在后来的中日甲午战争中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而走向失败。可以说,“同治中兴”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灭亡的命运。所以,我们既要看到这个时期清政府为维护自己统治所作的种种努力,以及这些政策措施对中国近代化的促进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所谓“同治中兴”的历史局限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地位。标准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先后有61个国家、80%的世界人口被卷入战争。据估计,“二战”造成了6000万人死亡,物资损失超过了4万亿美元。战火遍及欧、亚、非三大洲,以及大西洋、太平洋和地中海,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战争。(1)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打败了法西斯侵略集团,摧毁了法西斯思潮、运动和政权,从而扩大了资本主义民主的范围。(2)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和平进步力量得到壮大。(3)第二次世界大战促使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最终导致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在战后瓦解。亚非地区一系列国家相继独立,从而加快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4)“二战”打破了近300年以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战后逐渐形成以美、苏争霸为核心的两极格局,国际政治的舞台第一次扩展到了全球;另一方面,美、苏、英在反法西斯正义战争中卓有成效的合作,为战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通过协商谈判,而不是冲突解决问题提供了范例。“二战”后世界之所以没有再发生大的战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国间频繁的直接接触和磋商机制,特别是美、苏两国在“冷战”期间建立的削减核武器谈判机制。(5)促成欧洲的联合与复兴。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欧洲在一体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宽,这就在客观上确保了欧洲人从内部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最小,因而欧洲再次成为战争策源地的可能性也最小。(6)推动了军事思想和军事技术的大发展。(7)“二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场科技战争,它不仅表现在战场上的科技较量,还表现在战争双方对科技人才的激烈争夺上。这种对科技人才的争夺所造成的后果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战争中,人们深刻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即现代社会是智力文明阶段,科学研究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所以,各国政府在战争中大力资助科学研究,有系统地把科技当做国家的资源,有力地促进了科技的发展。正是在此意义上,“二战”开创了科技革命的新时代,技术革命促进所有产业飞速发展,从而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旧面貌,更加坚定地确立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8)“二战”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战争的看法,以前人们以为战争是正常营生的手段,“二战”引发了人们关于和平与安全的长期思考。人们之所以不能忘记“二战”,一个关键因素是因为这场战争的极端反人类性,它最集中体现在纳粹以最极端的方式对犹太人灭绝种族的屠杀。这些残暴行为本身以及所留下来的惨不忍睹的景象,已经不可磨灭地为人类划下了的耻辱的一笔。也正因如此,对战争与和平的反思从来没有像这样长时间为人们所重视。几十年来,在“二战”的发源地、主要当事国德国,不断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刻检讨和忏悔,并立法向战争的受害者长期支付赔偿金,以显示德国对这场战争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人性良知的真正觉醒。(9)“二战”的深远影响还在于它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使得世界统一性趋势和多样化趋势并行发展,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化随着战后科技革命的发展,进一步打破地区和国家的界限,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把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更加紧密地联系为一个整体,历史真正成为世界历史。(10)“二战”带来了思想文化的新潮流:人权问题国际化、亚非拉民族主义思潮的新发展、马列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知识点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世界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影响了战后人类的世界观和世界发展方向。8、古埃及在科学方面的成就。标准答案:古埃及在科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1)历法:发明了太阳历。(2)数学:考古学家发现的古埃及有关数学的纸草文献有《莫斯科数学纸草》、《林德纸草》、《阿那斯塔西纸草》。古埃及人能解一次方程;创造了自己的十进位的计数制度;创造了表示一些数的象形文字符号;会计算矩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3)医学:医学文献有《史密特医学纸草》、《艾贝尔斯纸草》;制作木乃伊。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四月提纲》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标准答案:(1)内容:①指出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成,应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实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专政;②提出了新建立的国家政权形式应是苏维埃共和国,而不是议会制共和国;③指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进行的战争仍是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要摆脱这场战争,只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④提出了“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提出用“革命和平发展”的方式,广泛地发动群众运动,以尽快地掌握革命的主动权。同时,列宁也提醒人民要警惕资产阶级使用反革命暴力镇压革命;⑤在经济方面提出,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银行国有化,由工兵代表苏维埃对社会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2)意义:《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计划,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简述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标准答案:(1)生产力出现新的质的飞跃,经济保持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2)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一般垄断转变为国家垄断;(3)产业结构转向服务化、高科技化和信息化;(4)工人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收入和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劳动者的素质有很大提高;(5)普遍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工人持股”和“工人参与管理”等改良主义措施;(6)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中间阶层不断扩大;(7)政治和经济发展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8)生产、资本和金融的国际化,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第4套一、论述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论述清末预备立宪运动标准答案:清末新政没有触及政治体制改革,受到广泛批评。在各方压力下,清政府于1905年派端方、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他们奏报实行君宪有“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弥”等好处。1906年9月,慈禧下诏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同时开始着手官制改革。清廷中央企图通过立宪来加强集权,削弱汉族督抚的权力;地方督抚则希望通过立宪来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中央官制也有五不议:军机处、内务府、八旗、翰林院、太监不议。在这种情况下,清廷推出了官制改革方案:1.军机处不变,“一切规制,著照旧行”;2.设外务、吏、民政、度支、礼、学、陆军、法、农工商、邮传、理藩等11个部,“各部堂官,均设尚书一员、侍郎二员,不分满汉”;3.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专掌审判”;增设资政院以“博采群言”、审计院以“核查经费”;4.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并入礼部,练兵处、太仆寺并人陆军部;都察院改为都御史一员、副都御史二员,六科给事中改为给事中,其余不改。官制改革,旨在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督抚的权力。1907年秋,上谕宣布在中央筹备资政院,各省筹备谘议局,作为议会的前身。1908年8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9年内完成立宪的准备工作。1909年各省成立谘议局,1910年中央成立了资政院。通过立宪派的三次国会请愿运动,清廷规定将立宪期限缩短三年。但1911年5月成立的新内阁中皇族成员占了5个,这与立宪的精神大相违背,立宪运动遭到了破产。预备立宪是清廷对传统政治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颁布了宪法大纲,成立了具有议院雏形的资政院和谘议局,无疑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简析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中国通史真题)标准答案:(一)内容。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每亩土地按每年产量的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然后好田坏田互相搭配,好坏各一半,按人口平均分配。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得到一份同等数量的土地,15岁以下的减半。同时,还提出“丰荒相通”、以丰赈荒的调剂办法。(二)影响。《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平分土地、平均分配生活资料的方案,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广大农民渴望获得土地,要求摆脱地主阶级的压迫与剥削,追求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平均的强烈愿望,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意义。但是,《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分配土地和“通天下皆一式”的社会经济生活方案,是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这种方案不可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相反,它将使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水平上,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因此,它又具有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结合史实,分析华北事变前后国民党对日本政策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中国通史真题)标准答案:(一)政策变化。华北事变前国民党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的对策,作为内政外交的政策支点,对日采取妥协退让的方针,先后同日本签订了《秦土协定》和《何梅协定》。但是随着华北事变后日本对华侵略的不断加强,国民党对日政策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表现为对日态度的日趋强硬和决心抵抗。(二)主要原因。华北事变后国民党的对日政策发生转变不是偶然的,是由当时国内外各种条件决定的,是诸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1)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的侵略,从根本上威胁到南京政府的统治地位,这是南京政府转变对日政策的主要原因。(2)日本在华北的侵略扩张,严重损害了英美的在华利益,英美政府对日本侵华的态度发生明显改变,这是南京政府对日政策转变的外部因素。(3)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政治影响,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给国民政府造成了强大的压力,迫使国民政府由对日妥协退让转向强硬。(4)南京政府有效控制西南地区、地方实力派政治态度的变化是推动国民党对日态度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总之,诸多因素相互作用,促使南京政府由对日妥协退让转向强硬。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概述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历史与影响。(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世界上古中古史真题)标准答案:在公元前后数百年间,亚欧大陆农耕诸国与其北方游牧诸族两相对应,自东向西,分布如下:亚洲东部的农耕地区主要是汉代中国,其北方游牧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羌、月氏等。在中亚、南亚,农耕国家主要有贵霜和印度,其北游牧各族有康居、大宛、大月氏等。在西亚,南有帕提亚帝国,其北有马萨革泰和阿兰等游牧民族。在欧洲,南部农耕地带为东西罗马帝国,其北有日耳曼等游牧民族。(一)交往方式。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邻近各国各族之间,不断发生接触和交往,和平时期是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暴力冲突时期则是土地与财富的掠夺。和平相处和友好往来是两个世界关系的主流。南方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输入北方,随之农耕世界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等也传到游牧世界,东西各大帝国有时还沿边缘地带建立据点或治所。游牧世界的牲畜、皮革、毛类、乳肉制品以及战马、乐舞等则经常输入南部农耕世界。这对于双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丰富,都有积极作用。互相敌对,暴力劫掠,彼此侵略和征服,也时有发生。农耕世界的国家和民族一旦富强,每以绥靖边疆为由,以武力掠取、征服游牧民族的土地,或置“藩属”,或抚其民为“同盟者”,征收贡赋,实行长期统治。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也常伺机入侵,掳获财物,俘虏人口,以至焚毁城池,屠戮生灵。而这类或大或小的武装冲突往往在两个世界各民族之间引发广泛的、经久不断的战争。(二)影响。两个世界之间,在和平时期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是一种接触和交往的方式,在战争时期通过暴力冲突和战争则是另一种接触和交往的方式。和平与暴力不断交错出现的结果,是两个世界之间闭塞的突破,人类文明地区的扩大。秦汉帝国对中国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侵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对亚、欧、非广大地区的征服,都导致这样的结果。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入侵以及入侵后新的统治王朝的建立,也导致相似的结果。亚欧大陆上两个世界之间既互相交往,又彼此渗透,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打破了闭塞,促进了不同民族和文明的汇合。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评述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的焦点、意义及其局限性。标准答案: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论战的焦点主要包括: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开议院;要不要废科举、兴学校、倡西学。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论战,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论战的意义及其局限性:这是新生的资产阶级第一次向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挑战。通过论战,西学广泛地传播开来,中国第一次出现了众多的知识分子敢于放眼看世界,追求新思想的历史潮流,知识分子的思想得到了一次大解放,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变法维新运动的不断高涨。但是,维新派在论战中也暴露了自身的一些弱点,即他们不敢触动封建制度的基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标准答案: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巨大成就。首先,完成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其次,消灭了剥削制度,并将剥削者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一,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主义经济占绝对优势。第二,调动了广大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第三,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所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正确的,三大改造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也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但是,由于建国初期所面临的局面比较复杂、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愿望比较迫切、改造工作无经验可循以及对马列主义的过渡理论缺乏理智的考虑等,改造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偏差。主要表现在:要求过急,所有制改变过快,工作过粗,形式过于简单划一。这些偏差造成了一些遗留问题,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亚历山大东征及其影响。标准答案: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占领埃及,建立亚历山大里亚城;在高加米拉之战中击败波斯军队,灭波斯帝国;之后进攻印度,无功而返。东征将希腊文化传播到西亚、中亚和埃及等地区;促进了希腊文化与当地文化的交流与联系;东征也给东方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试述凯末尔改革的内容、性质和意义。标准答案:(1)内容:①政治改革:废除了苏丹制和哈里发制,实行政教分离,宣布成立共和国。②法制改革:进行“世俗主义”改革,实行政教分离,颁布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法》、刑法、商法,废除传统的伊斯兰教法规等。③经济改革:以“国家主义"为指导思想,鼓励民族工业、建立国营企业、保护关税、严格控制外汇及控制外国投资,发展资本主义废除封建什一税等。④文化教育改革:扩大世俗教育,抛弃了宗教精神,树立起土耳其的民族精神;实行文化改革,用拉丁字母取代阿拉伯字母;教育与宗教的分离,是世俗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中心问题。⑤社会生活与习俗改革:破除迷信和提倡科学的现代化精神。废除一夫多妻制和伊斯兰教的陈规陋习。废除旧历,采用公元历。采用姓氏,取消了象征封建等级的旧称号和头衔(如帕沙),而代之以贝依(先生)、贝扬(女士)等新称呼。(2)性质:具有进步意义的资本主义的社会改革。(3)意义:凯末尔改革在政治上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专制的统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