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湖北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湖北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湖北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湖北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1湖北省荆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1-6页,答题卡7~10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为9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选择题的答案选出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若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干脆答在试题后。试题卷可以不交,由学生保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汉书•艺文志》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行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和诸侯。”材料可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政局由分裂渐渐走向统一 B.国家文化重心发生东移C.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 D.社会动荡阻碍文化沟通•2.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中,对中国古代封建盛世出现产生干脆影响的是A.“天人相分”的哲学思想 B.“大道之行”的大同志向C.“天人感应”的政治学说 D.“富民”“惠民”的民本思想3.自汉武帝至东汉,察举孝廉成为汉代选拔官吏和升迁任用的正途,史称“汉世诸科虽以贤良方正为至重,而得人之盛则莫如孝廉。”这反映了A.儒家忠孝一体的伦理政治 B.世家大族把持对人才选拔C.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创立 D.儒家学说正统地位的确立4.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唐朝的帝制,可算是一种极权的产物,只是它的基础无非儒教之纪律。当这种纪律败坏时,此极权也无法维持”。这一局面的变更得益于A.唐朝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B.魏晋时期玄学兴起C.理学主见“存天理,灭人欲” D.安史之乱得到平定5 清朝统治者赞许顾炎武“考据精详”,称其为脱离现实政治的考据学派的宗师;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炎武对于晚明学风首施猛烈之攻击……大声疾呼以促思潮之转变”。材料表明A.梁启超主见通过复古来革新 B.经世致用思想得到普遍认可C.立场不同影响对人物的评价 D.考据学兴起促进了思潮转变6.《孟子》云:“仁义礼智,非由外镭(化)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苏格拉底说:“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唯有理智最为珍贵。”可见孟子和苏格拉底A.都强调学问的重要性 B.在伦理观上有相像之处C.都劝诫统治者施“仁政” D.对人性相识有明显不同7.英国人汤姆生在《同等》中指出:“宗教同等的兴起正是否定宗教的划一性。它不是意味着全部的人都须信仰同一上帝,也不是说全部的人都须在同一方式下信仰上帝。”这一相识的历史影响是A.进一步打击天主教会的势力 B.把矛头指向了封建等级制度C.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建立 D.有利于宗教信仰自由的实现8. “一个人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人?就是能够自己有志气进行独立思索,并且能够自觉的运用自己的理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这样的人才算是真正有特性的人!”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苏格拉底提出“相识你自己” B.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并不拒绝特性C.宗教改革家强调“因信称义” D.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了人性的解放9. 经验了秦代的焚书坑儒后,汉代渐渐解除了对民间的书禁,至此始终到隋唐时期官方藏书和私人藏书都并行发展。宋代私人藏书和书院藏书达到了春秋以后第一次级数增长。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条件是A.印刷术促进了藏书的兴盛 B.经济重心南移奠定文化基础C.科举制促进民间教化发展 D.北宋“重文轻武”理念影响10.林庚的《中国文学简史》说;''他带着献身志向的浪漫主义的激情,也带着寻求真理的智者的精神,这种热情而又醒悟的性格,正是启蒙时代的醒觉的光辉照射着的崇高形象材料评述的人物是A.杜甫 B.关汉卿 C.王羲之 D.屈原11.宋代,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画家主见“以画为心画”,“不求形似”,鄙弃对事物的照实描摹,不囿于传统的画理、技法,以意趣为宗,只凭才情性致信笔挥洒。影响宋代文人画的主要因素是A.儒家思想的发展 B.科举制度的完善C.科学技术的进步 D.商品经济的旺盛12.英国人斯宾塞被称为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标记性人物,他早在《物种起源》出版前10多年就提出“适者生存”的概念,他主见确定的自由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将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变更的人和民族淘汰。据此可知社会达尔文主义A.适应了垄断资产阶级扩张的须要 B.强调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C.揭示自然和社会演化的共同规律 D.促进了社会竞争的公允性13.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的一种思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具有酵母之效。虽然它仍未跳出儒学传统的套路,也谈不上真正相识与学习西方文明,但它为中国近代学习西方找到了一个道德的立足点和实践路径。这位学者论述的思想是A.鸦片斗争后的经世思潮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见C.王韬等早期维新派思想 D.康有为等人的维新思想14.孙中山指出:“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A.“驱除勒虏” B.“复原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15. 1920年,陈独秀在《新青年》撰文指出:“强权何以可恶?我以为强权所以可恶,是因为有人拿他来拥护强者无道者,压迫弱者与正义。若是倒拿过来,拿他来救援弱者与正义,解除强者与无道,就不见得可恶了。”材料表明陈独秀主要阐明白A.“劳工神圣”学说 B.民主共和思想C.民主与科学思想 D.阶级斗争学说16.毛泽东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见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见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A.说明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 B.阐明白坚持长久抗日的革命理论C.指明白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17.邓小平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假如一切从本本动身,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朝气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假如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该讲话的意义在于A.探究适合中国国情工业化道路 B.标记着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完全形成C.开拓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D.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8.1956年至1957年间,我国新出现的文艺期刊就有18种,原有的刊物质量也有提高,版面扩大。这干脆得益于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第一个五年安排的完成C.全面发展教化方针的确定 D.“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19. 20世纪60、70年头,我国在国防尖端技术探讨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这不仅增加了我国的战略防卫实力,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这项成就是A.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B.杂交水稻培育技术C.“两弹一星"的成功 D.开创治疗疟疾新方法20.1952年秋新中国开展了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和专业设置的改革。以华东地区为例,调整后单科院校的比例上升至90%,单科院校中工科、农林、师范院校在高等院校中比例由调整前的15.3%、5.1%、5.1%增加到调整后的28.3%、15.1%,11.3%,在停办的系中,文科系居半数以上,达到62.6%O新中国进行高校院系和专业调整的主要目的是A.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政治方向 B.满意国家工业化建设人才需求C.肃清英美教会对高校的影响 D.建立具有苏联模式的高校体制21.右图是19世纪后期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该作品所属美术流派是A.很漫主义 B.现实主义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22. 柴可夫斯基是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其主要作品有A.《卡门》 B.《天鹅湖》C.《茶花女》 D.《蓝色的多瑙河》23. 北魏孝文帝新都选择地点有二,一是洛阳,一是邺城,洛阳是所谓''中夏正音''所在之地。可见孝文帝选择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A.保障北魏政权粮食供应 B.推动汲取汉族先进文化C.变更鲜卑贵族保守气息 D.完成南下伐齐统一大业24. 马丁•路德强调,国家权力为神所授,是唯一合法的权力,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隼意志应当停止向教廷纳贡,取消教廷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建立本民族的教会。这些主见’A.谋求君主行政权力代替教权 B.摆脱了宗教信仰对人的束缚C.促进欧洲民族国家意识形成 D.强调凭借革命手段变更现状25. 1881年,马克思说:“俄国要剥夺农夫,不必象在英国和其他国家那样,把他们从他们的土地上赶走;同样,也不必用吩咐来歼灭公有制。请你们试一试超过确定的限度从农夫那里夺取他们的农业劳动产品,那么,尽管你们用宪兵和军队也不能把他们束缚在他们的土地上!”材料认为俄国统治者对农夫的掠夺方式是A.对农夫进行苛捐杂税 B.强迫农夫出卖土地C.实行资本主义农业经营 D.实行农奴制强迫劳动26. 1889年,明治政府以天皇名义颁布钦定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天皇中心主义”,它“所规定的日本近代天皇制,是藩阀专制的持续和发展。”可见《大日本帝国宪法》具有“天皇中心主义”特点所反映的本质是A.以普鲁士宪法为蓝本 B.严格的选举资格限制C.建立日本近代天皇制 D.深厚的封建军国主义27. 1917年秋季,俄国临时政府的军事部长维尔霍夫斯基承认:“在彼得格勒没有任何一双手会来捍卫临时政府,从前线开回的军列上的士兵,他们站在布尔什维克一边。”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缘由是 •A.二月革命熬炼俄国人民 B.俄国社会冲突日益激化C.列宁对俄国革命的指导 D.俄国军队前线遭受失败28. 有学者指出:“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据理力争,大义凛然地拒签对中国不利的凡尔赛和约,他们的行动把'中国问题'带到了世界最高论坛,赢得了道义的成功,为之后山东问题的解决供应了契机。”材料认为中国参与巴黎和会最重要的成果是A.引起国际社会对山东问题的关注 B.实现了公理战胜强权的努力C.表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气节 D.导致山东问题得到彻底解决29. 1951年,在美国操纵下,48个国家在旧金山念署了片面的对日媾和条约,至此,日本长达6年的被占据时期宣告结束。美国这一行为A.意在进一步推动日本民主改革 B.是美国亚太称霸政策的产物C.成为其在亚洲发动冷战的肇始 D.建立起与日本同等伙伴关系30.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向一种真正的全球性体系平稳过渡……使最小、最无足轻重的成员国也感到它们是世界整体的一部分。”材料评述的是A.雅尔塔体系 B.一战后的国际联盟C.当代的联合国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40分。)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假如要在欧洲文化史上选择一个时段同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文化作比拟,无论从产生的背景还是从所包蕴的内容来看,都以文艺复兴较为相当(当然,二者的差异也不应忽视)正如伏尔泰所指出的,文艺复兴的重大意义不在于复古,而在于创新。与此相类似,明清之际的大师们是在阐扬先秦诸子和复兴“三代之制'啲旗帜下绽开对封建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批判的。——摘自冯天瑜《明清文化史札记》材料二《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宣扬维新变法的两部理论著作,两书在当时的思想界引起了剧烈的振动。梁启超说:假如把《新学伪经考》比做“思想界之一大飓风”,那么《孔子改制考》便犹如“火山喷发”。顽固派指斥康有为“惑世诬民,非圣无法”、“邪说暴行、横流天下。”康有为自己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摘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归纳中国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与欧洲文艺复兴在产生的经济背景、主要内容、论证手段等方面的相同点。(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要评述康有为所著《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的历史地位。(6分)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大约在1914年以前,欧洲脱离了它原先运行的轨道,阴谋论起先流行,尤其是断言德国人谋划了斗争。威廉二世这位不幸的德国君主,被协约国描绘为魔鬼,其触角伸开要捕获小国家。而德国人信任:他们嫉妒的邻居们阴谋包围并摧毁一个国家,而这个国家唯一的罪责是经济上获得成功在保卫国家方面,人们越来越有更大的利害关系•这是民主化和财宝增加的必定结果。尽管结果往往是不完备和不同等的,但是大多数市民都有意愿保卫自己参与其中的政治团体。1914年证明,当他们想到自'己的国家'正遭到攻击时,整个欧洲全部国家的群众和阶层都特别激进爱国,当斗争真的到来后,普遍出现的是愉悦而不是懊丧。——摘自罗兰.斯特龙伯格《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材料二在20世纟己20年头的欧美各国,和平主义成为一种社会潮流.20世纪30年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加剧,与此形成显明对比的是,欧莫的和平运动发展成为更为普遍的反战、厌战甚至恐战的社会潮流,美国的和平主义运动并且与国内的孤立主义心情交织在一起.1933年i月,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2月,英国的和平主义者实行了“本议院决不为它的国王和国家而战”的模拟辩论会,表示出对英国再次进入战爭的担忧和恐惊,这场辩论会通过了“决不为国王和国家而战”的决议.与此同时,美国的学生会也对21000人进行了民意测验,结果表明,其中有8000名和平主义者,另有JOOO人表示只有他们的国家it到入侵时才会战斗.1933年3月,英国召开全国反战大会,1500多人参与,20多位英国作家拥护这个丸会.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在《慕尼黑协定》签字后返回英国时受到民众盛大而热忱的欢迎.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也感到宽慰,认为和平已经保住,这种说法的依据之一就是在民众中有57%的被调瓷者赞同《慕尼黑协定》.—摘自徐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1)依据材料一,概括一战爆发前欧洲主要国家民众的心情表现。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这些心情产生的历史背景。(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20、30年头,欧美国家民众和平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欧美国家民众和平运动的历史影响。(8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轶起先变法,商鞅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决心推行变法.变法历时二^一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但是,那些受到打击、惩治的旧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却是“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孝公死后,商鞅被人告发“欲反”,被秦兵车裂而死.然而正如王充所言:“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材料二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起先变法,力图“思除历世之弊,务振特别之功”,其推行的新法,正如王安石所言:“修吾政刑,使将吏称职,财谷富,兵强而已.”随着新法渐渐出台、实施,新法遭到朝内外一批守旧势力的攻击,他们不仅从新法的内容和效益上提出非难,而且在思想和道德上指责王安石“变祖宗法度”“以富国强兵之术,启迪上心,欲求近功,忘其旧学”.王安石被迫两次罢相.1085年,宋神宗去世,司马光出任宰相,改革派官员纷纷下台,最终新法被废除.——分别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三、七卷(!)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归纳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10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以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为例,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改革的历史相识。(4分)荆州市2024年中学二年级学年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C2.D3.A4.C5.C6.B7.D8.B9.A10.D11.A12.A13.B14.D15.D16.A17.C18.D19.C20.B21.C22.B23.B24.C25.A26.D27.B28.A29.B30.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40分。)31.(12分)(1)经济背景:都是城市工商业发展,市民阶层兴起的经济现象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2分。假如分述回答1点得1分、回答2点得2分。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城镇工商业空前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十四和十五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主要内容:都抨击中世纪正统思想,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世的生活。(2分。假如分述回答1点得1分、回答2点得2分。明清进步思想家反对封建正统思想,反对禁欲主义,确定人正值的私欲;文艺复兴抨击中世纪神学和禁欲主义,提倡人文主义,要求追求现世的生活。)论证手段:都以所谓复兴传统文化为手段。(2分。假如分述回答1点得1分、回答2点得2分。明清思想家以先秦诸子文化和古代“三代”志向社会为武器;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2)康有为以“托古改制”为旗帜,运用西方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政治学说,重新说明中国传统的文化理论,其目的是为维新变法制造理论依据;康有为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借用孔子宣扬“托古改制”,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宣扬了维新变法思想,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在顽固守旧势力还很强大的背景下,康有为借用儒家学说和孔子的偶像进行宣扬,希望削减来自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压力,这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等。(6分。回答1点得2分、回答2点得4分、回答3点得6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32.(14分)(1)英法国家民众视德国为主要敌人,德国民众视英法为主要敌人;情愿为维护团体利益而战等。(2分。回答1点得1分、回答2点得2分。)缘由: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欧洲国家垄断资产阶级的宣扬鼓动;欧洲民众极端民族主义心情的滋长;德法两国历史上的冲突和冲突等。(4分。回答1点得2分、回答2点得3分、回答3点得4分。其他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