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学基础(简答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3(共9套)(共135题)历史学基础(简答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1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叙述并评价二战后西欧主要国家的“福利国家”政策。标准答案:战后,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用凯恩斯主义的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办法推行所谓“福利国家”的政策。这种政策推行最早的是英国,而发展最为充分的是联邦德国。这种政策的产生,首先,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影响。战后,群众政治觉悟提高,各国统治者不得不实行一系列稳定政治和社会的改革;其次,由于战后初期西欧的形势异常严峻,必须由政府出面组织救济,实行社会保险计划;最后,随着经济增长,逐步形成一套耗资颇多的、直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即所谓“福利国家”制度。这种福利制度内容各国基本相似,略有差别。主要包括失业、退休、工伤、怀孕、疾病和死亡的补助和贫困者的救济。比较典型的是英国1946年8月通过的国民保险法,提供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险项目。福利基金大致来自三方面,即投保职工交纳的保险金、企业主上缴的保险税和国家的预算拨款。在国民总收入的百分比中,一般都占两位数以上。“福利国家”政策是西方国家在战后年代普遍推行的改良主义立法。在战后初年,这种政策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处境。它对于防止最坏形式的贫困和社会动乱起了一定作用,因而也有利于巩同资产阶级的统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利政策的开支越来越重,高税率、高赤字也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增长。福利国家政策渐渐成为沉重的负担,越来越难以为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试评苏联《1936年宪法》。标准答案:1936年12月5日全苏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根本法)》,简称《1936年宪法》。包括13章146条。宪法以法律形式确定苏联是消灭了剥削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基础是劳动者代表苏维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城乡劳动者,由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行使;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和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即国家所有制和合作社、集体农庄所有制两种形式;首次明确提出,实行普遍、平等、直接、秘密选举制;苏联是由各平等的加盟共和国联合组成的联盟国家。除此之外,宪法对苏联的国徽、国旗、首都和宪法修改程序等,也分别做了规定。经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3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全面反映苏联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从法律上巩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成果,有必要制定新的宪法。《1936年宪法》适应了这一需要,从而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此外,新宪法的制定,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简述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特点和局限。标准答案:(1)特点:克利斯提尼改革之后,雅典政体逐渐向奴隶制民主制发展。希波战争中雅典的民主政治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到伯里克利执政时期,他大大加强海军力量,取消贵族会议的一些权力,壮大平民力量,从而使雅典城邦的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了繁荣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内政、外交、战争、和平等国家大计。此外,它还有权审判国家重要案件,还有最高立法职能,凡公民大会通过的法律议案,经陪审法庭专门委员会批准即成为国家法律。国家的一切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各级官员都以抽签的方式产生。500人议事会仍从十部落中各抽签选50人组成,每部落所出的50人轮流在一年的大约1/10的时间里担任议事会的主席团,处理日常政务,召开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是最高监察司法机关,有6000名陪审法官,监督公职人员的工作。最重要的官员十司令官在公民大会上举手选出,连选连任,不仅统帅军队且参与政治,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群众发给工资和补贴。按城邦旧制,公民担任公职是尽义务,一律不发工资,甚至要自己负担有关开销,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贫苦公民参政受限。伯里克利为从事政治活动公民发给工资,实际上为贫苦公民广泛参政提供经济保证,在某种意义上还有生活救济的作用,这使广大群众关心城邦收入而支持对外扩张掠夺。(2)局限:雅典民主政治不仅排斥奴隶,而且恰恰是剥削和压迫奴隶的工具,雅典的一切法制、政策都必须服务于剥削与统治奴隶的最高原则;雅典的民主政治的范围即使在自由民中也是很有限的,妇女不能参政,外邦人也无任何权利,这就使自由民人口总数一半以上与它无缘;雅典奴隶主之所以让一部分公民在政治上有一定权利,在经济上得到津贴,他们作为一支武装力量,对内镇压奴隶,对外镇压盟国,并与其他国家争夺霸权;在体制上,雅典的民主制度还有一漏洞,即十司令官始终保持选举制,连选连任,并不给薪金,这就决定了贫穷公民很难当选司令官,而司令官是掌握兵权的实力人物。所有这些局限都说明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是奴隶主阶级实行专政的一种手段。知识点解析:雅典的民主政治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历来考试的重点,考生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除此题外考生还应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原因。4、简述塞尔维乌斯改革的内容和意义。标准答案:王政时代后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私有制随之产生,阶级开始分化,罗马社会内部出现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斗争。财富和政治权利分配的不平衡使得矛盾愈演愈烈。公元前六世纪,王政时期的第六个王塞尔维乌斯(公元前578—534年)依靠平民的支持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有:(1>建立新的地域部落,代替原来按照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3个氏族部落。(2)对公民及其财产进行普查,在此基础上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划分为5个等级,并确定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五级以下的贫民被称为无产者,不列级,每级提供数目不等的百人队(军队编制单位),武器自备。(3)创设森都利亚大会,作为新的公民大会。通过这次改革,氏族贵族和氏族制受到打击,地域关系代替了血缘关系,罗马基本上完成了由氏族制度向国家的过渡。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简述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反贵族斗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标准答案:(1)原因:罗马共和国成立后,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更加尖锐:政治上,贵族牢牢把持着国家大权,而平民则被完全排斥在政权之外;经济上,贵族不仅占有大量土地,而且享有公有地的分配和使用的权利,平民不仅不能参加公有地的分配和使用,而且由于共和初年频繁战争导致破产、失地,有的沦为债务奴隶,有的被卖往国外;在社会、法律地位上,贵族靠自己的特殊地位和特殊权力,肆意解释法律加害平民,贵族与平民之间有严格的界限,平民不能与贵族通婚,为了改变这种地位和处境,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2)过程:相传,公元前494年,在平民的斗争下,平民获得推选保民官的权利。平民保民官的职责是保护平民不受贵族高级官吏的横暴欺压,如贵族通过违反平民利益的法令,保民官可以否决,其人身不可侵犯。公元前451—前450年,在平民的要求下,贵族被迫同意制定成文法,即《十二铜表法》,这部法典就其阶级实质来说,是保护贵族奴隶主利益的,但由于法律编制成明确的条文,且量刑定罪须以条文为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公元前445年,平民又得到了与贵族通婚的权利。公元前367年通过李锡尼和绥克斯图法案。提出了三项法案:平民所负的债务一律停止付息,已付的利息作为偿还本金计算,尚未偿清部分分三年还清;占有公有地的最高限额定为500尤格(1尤格约合1/4公顷);取消军事保民官,规定在两名执政官中,一名应由平民担任。它的通过,暂时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公元前326年通过波提利阿法案。取消了债务奴隶制,从此,平民免除了沦为债务奴隶的威胁。公元前287年通过霍腾西阿法案。规定平民会议的决议对全体公民具有法律效力。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至此结束。(3)意义:扩大了共和国统治的社会基础,打破了氏族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新贵族出现,氏族贵族与旧的平民概念消失,氏族制度的残余被彻底清除;奴隶制城邦共和制的国家机构和制度逐渐完善,更加适应奴隶制经济发展的需要。知识点解析: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平民反对贵族斗争是本章的重点,考生要注意从多方面掌握。答案仅为要点。6、以德国宗教改革为例分析宗教改革产生的原因和作用。标准答案:宗教改革不仅是一场反教会斗争,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引发宗教改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宗教因素外,还直接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关。经济方面:天主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不仅占有大量土地,而且还有向人民征收什一税,出售教职和赎罪券,向主教、教士第一年收入征收佣金等特权;政治方面:天主教会是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在各国拥有特权,阻碍了西欧各国的统一;宗教方面:天主教会出现种种弊端。教会出售教职、赎罪券,崇拜圣物,导致教会本身变成了商业机构,违反了宗教教规。但是宗教改革之所以首先在德国出现,还与德国的特殊政治、经济情况分不开:(1)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德国封建经济虽占据统治地位,但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了显著发展,甚至出现了部分手工工场。德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它的分散性,全国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大城市多半分布在边区,与外国的联系要比本国的联系更为紧密。(2)德国政治上存在着分裂割据的局面。德国名义上虽是“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存在大大小小的许多封建领主,他们拥有独立的行政组织、军队、法律和货币。所谓的帝国议会,也没有很强的约束力,皇帝只有在帝国议会授权下才能行动。皇帝及议会既无国库,又无军队,需要用款时向诸侯摊派。(3)天主教会在德国拥有很强的力量,德国受教会的榨取最严重。德国教会的神职人员,必须把收入的一部分上缴教皇;罗马教廷还利用德国的政治分裂,加重对德国的榨取,这些财富归根结底都来自广大劳动人民的血汗。(4)德国农民地位低下,阶级矛盾十分突出。德国劳动人民中的绝对多数是农民,少数仍处于农奴地位。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地主阶级加重了地租和劳役剥削,农民还要向教会缴纳什一税,受商人的剥削和高利贷者的盘剥。农民处于社会最底层,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因此,德国的民族压迫、阶级压迫和宗教压迫交织在一起,这是促成德国最先爆发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宗教改革是一次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革命,它全面瓦解了中世纪的封建结构。其意义主要体现在:(1)宗教改革及三大新教派的创立,大大缩小了罗马教廷的势力范围,罗马教皇在西欧的地位一落千丈,这是对西欧封建制度的最沉重的打击。(2)宗教改革剥夺了教皇和教会贵族的特权,没收了教会的大批土地和财产。这不仅有助于专制王权的加强,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同时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体系。(3)新教特别是加尔文教的教义不仅鼓舞来了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也符合他们创造“自由”、“平等”关系的需要。总之,宗教改革加速了西欧向资本主义的过渡进程,为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道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简述华夏族的形成。标准答案: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早在几千年前这种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1)早在传说时代,在距今四五千年以前,各民族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当时,在中原黄河流域,主要有夏族;在东部的淮河流域和泰山之间,有东夷;在南方的黄河流域,有三苗;在西北地区的黄河和湟水之间,有羌族;在北方的蒙古高原,有荤鬻。夏族与周围各族都有交往联系。(2)夏、商、周三族都是很古老的民族。夏、商先祖可以追溯到史前,周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夏代。夏、商、周三族先后兴起,相继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三代中每个朝代统治时期,未取得共主地位的部族在生存发展,已失掉共主地位的部族也没有被消灭。后一个朝代比前一个朝代疆域更大,将前一个朝代的疆土、人民包括进去。三代1000多年的历史上,夏、商、周三族之间的关系,有联合和归附,又有冲突和征服。西周建国后,夏、商二族都成为周朝的诸侯。联合和归附促进了融合,冲突和征服最后也导致了融合。商灭夏后,夏、商二族发生了融合;周灭商后,夏、商、周三族进一步融合。融合的结果,于西周末期夏、商、周三代华夏族形成过程中,华夏族和四夷都是混合发展的产物。在混合发展的过程中,华夏与四夷发生过一系列冲突,但更多的是共处交往和互相吸取,剧烈冲突以至征服统治对民族融合起了催化作用。(3)到了秦汉时期,华夏族吸收了更多其他民族的成分,形成了汉族。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华夏族的形成过程。民族融合一直是出题的重点,而此题的考查就已经涵盖了中国上古史的民族融合问题,如果再联系后来的民族融合,就是一个比较大的综合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8、简述两税法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其评价。标准答案:唐德宗建中元年在宰相杨炎的主持下实行两税法。(1)背景:①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大批流失,军阀割据局面逐渐形成,山东、河北、河南不再为朝廷所有,政府的经济实力大幅削弱,财政状况日益恶化。②国家控制的土地微乎其微,指望依靠名存实亡的均田制以解决财政危机,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③为了应付浩大的财政支出,政府增加了许多新的税目,这种方式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财政困境,反而造成赋役制度的进一步混乱。④方镇州县各自为政,巧立名目,贪官污吏夤缘为奸,中饱私囊。豪强富户百般规避,转嫁负担,贫弱百姓则旬输月送,不得休息。以上情况表明不改变旧的赋役征收原则,仅靠加重对现存课丁的压榨来维持财政收入的办法已经走上了绝路。(2)内容:基本原则是“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主要内容包括:①统一税目,以户税与地税为核心,将租庸调、杂徭以及其他一切赋敛纳入两税。②依据土地财产划分户等,不论主客、丁中一律按户等高下征税,行商由所在地征收三十分之一。③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六月纳毕,秋税十一月纳毕。④量出以制入,以大历十四年的全国垦田数作为两税征收的基准额分摊各州。(3)评价:两税法是中国古代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赋役制度改革。①顺应了赋役制度发展趋势,扩大税源,使唐政府的财政状况走出困境。②立法较为公平,有助于改变赋役不均的现象,大大增加了政府控制的户口。③成为调节国家、地主、农民三者关系的重要的手段。④唐政府长期不调整户等,使以贫富为差的原则不能充分体现。⑤户税以钱定数,而钱币流通不足,渐至钱重物轻,农民实际负担随着物价趋贱不断加重。⑥小的附加税并未完全囊括入内,政府仍有加重剥削的机会。总的来看,这些缺陷主要是统治者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非法之不善。知识点解析:古代的几次大的赋役制度改革是基础知识,是每年的必考点必须掌握,两税法就是其中的一次影响比较大的,也是比较成功的改革,考生在复习中要把几次改革联系在一起,比较异同,进而挖掘其内在的规律。9、古埃及的墓葬习俗。标准答案:古埃及的墓葬习俗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涅伽达文化Ⅱ时期。出现了“画墓”(因墓壁绘有水战、陆战等画面而得名),用砖砌成。有些学者认为墓主人可能是国王。(2)早王朝时期。出现了国王和贵族修建的“马斯塔巴墓”。“马斯塔巴”在阿拉伯语中意为“长凳”。这种墓是一种长方形的平顶斜坡墓,形状如同阿拉伯人院子中的长凳,故名“马斯塔巴”。(3)古王国时期。第三王朝初期的法老乔塞尔建造了“阶梯金字塔”。第四王朝的第一个法老斯涅弗鲁在开罗西南达赫舒尔的北边建造了一座真正的“角锥体金字塔”。第四王朝第二个法老胡夫建造的金字塔是规模最大的典型的角锥体金字塔。(4)第二中间期。法老停止建造金字塔。(5)新王国时期。出现了“岩墓”。新王国的法老们在底比斯附近的尼罗河两岸的山谷里凿岩为墓。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评析同盟会纲领。标准答案:1905年11月,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创刊。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十六字政治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推翻以满洲贵族为首的清政府,建立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当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这两大社会矛盾集中反映在中国人民同清朝统治者这一内部矛盾上。因此,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实际上包含着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压迫的双重意义,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清王朝,也就打击了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孙中山强调了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必要性,强调实行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是革命党人的统一任务,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并不是分别进行的,而是一次革命的两个方面。民权主义作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民生主义的内容是“平均地权”,其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为了解决土地问题,孙中山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平均地权的主张,是防止资本主义贫富分化的一种社会政策,它反映了孙中山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但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纲领只是一种社会空想,缺乏现实的社会基础,根本不可能实现。三民主义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号召人民群众行动起来,推翻清王朝,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明确奋斗目标,设计了一个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因此,它在本质上是进步的、革命的,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治纲领的提出,为资产阶级革命振同改良派在思想领域的论战和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准备了有利的条件。但是,这一纲领也存在明显的弱点,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它主张民族主义,但不敢明确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甚至还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企图用对帝国主义妥协的办法,取得对外的民族独立;它主张民权主义,但又不敢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它主张民生主义,却又缺乏使农民获得土地的内容,也没有号召农民团结起来进行土地革命,彻底废除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同盟会纲领中的这些弱点和不足,充分地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简析宗教改革的背景。标准答案:(1)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在14—16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以及西欧其他的一些城市,资本主义发展起来。而作为旧上层建筑的天主教会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如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是堕落行为,严重阻碍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中世纪时,天主教之所以势力空前强大并占据支配地位,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封建割据严重,王权弱小。14—15世纪,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各国统一的国内市场逐渐形成,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开始兴起,他们不满教会的盘剥,希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参与海外竞争。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中央集权。到15、16世纪,西欧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先后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并且出现了以专制君主为核心的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德国虽然分裂成许多诸侯国,但一些大的诸侯国也建立了君主制度,向集权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独立于世俗政权之外的天主教会就成为中央集权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把教会置于王权控制之下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天主教会对西欧的控制受到挑战。(3)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冲击下,教会越来越世俗化,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所有的教皇都是靠贿赂当选的,教皇卖官鬻职,提拔亲故。高级教士都过着奢侈淫逸的生活。这一切的费用最终都落在了广大劳动群众身上。他们看到教会获得的大量财富不是用于宗教的目的,而是被用在吃喝享乐上,感到非常愤怒;城市市民因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也不满意教会的统治;部分贵族和个别国王觊觎教会的财产,也站到了反天主教会的行列里来了;就连天主教内部的一些基督徒也强烈要求改革。可见,教会本身的腐化堕落使其成为各阶层反对的目标。(4)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揭露和批判,宣传个人的自由、平等和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求知的理念,对天主教会的统治形成巨大冲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列举19世纪后期亚洲革命风暴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失败原因。标准答案:内容:19世纪后半期,亚洲掀起了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包括五次大的起义:爪哇人民反对荷兰殖民者的起义、阿富汗人民反对英国侵略军的起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起义和印度民族起义。后三次起义把这次亚洲革命风暴推到了顶点。其中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是一次由封建王公领导的、以印度土兵为主要力量和广大人民踊跃参加的民族大起义。特点:(1)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掠夺和民族压迫,加深了它们同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激起了这些地区人民的激烈反抗,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因此,这一斗争具有反对殖民主义的性质。(2)资本主义列强对亚洲国家的侵略,绝不是要把本国先进的生产方式带到这些地区来。它们为了维持自己的殖民统治,往往竭力保持当地落后的封建关系,并与当地的封建势力相结合。亚洲许多国家的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也甘愿同殖民者相勾结。因此,在有的国家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使得这些国家出现的斗争同时具有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总的来说,亚洲革命风暴具有反对殖民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失败原因:尽管各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起义均属旧式的民族解放运动,即领导起义的多为农民阶级或封建地主阶级,他们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没有先进思想指导,提不出改造社会的科学主张,不具备发展本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改造社会的目标。尽管有的起义规模大、时间长、地域广,对殖民主义打击也很沉重,但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各国封建势力的联合镇压下,终究难以胜利。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为什么中世纪的德国曾一度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标准答案:查理曼帝国分裂后,东法兰克王国即后来的德国,到国王奥托一世统治时期,对内制服大封建诸侯,对外进行侵略扩张。10世纪中叶,他侵入政治上四分五裂、经济上富庶的意大利,应教皇约翰十二世的请求,还率兵解除了罗马贵族对教皇的威胁。因此,962年2月,罗马教皇维奥托一世为其加冕,称他为“罗马皇帝”,后来前面又加上“神圣”二字。这个领土包括德意志和意大利北部的帝国,史称“神圣罗马帝国”。德国在历史上曾有“第一帝国”、“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之称。神圣罗马帝国就是德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962年由奥托一世创始,以后帝国逐步瓦解,于1806年被拿破仑一世消灭。通过普法战争,1871年由首相俾斯麦用武力自上而下统一了德国,从此开始了称为第二帝国的德意志帝国,直到1918年11月德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霍亨索伦王朝统治为止。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后,梦想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故此,希特勒法西斯时代的德国被称为德意志第三帝国,它是法西斯德国的非正式名称,于1945年覆灭。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简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及其经验教训。标准答案:(1)1925年12月18—31日,在莫斯科召开了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根据斯大林的政治报告,确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大会,从此,苏联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1928年10月,第一个五年计划就已经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用先进技术改造老厂、建设新厂,使苏联由一个农业国变成工业强国。在苏联人民的积极努力下,第一个五年计划在1932年底完成。1931年中期,苏联已经开始着手编制第二个五年计划。1934年召开的联共(布)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彻底消灭城乡资本主义成分,完全消除产生人剥削人的根源,克服城乡之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对立现象,完成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造,为一切国民经济部门建立最新的技术基础。为了解决现代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特别缺乏的困难,1935年5月,斯大林又提出了“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以补充“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苏联政府采取措施,加速培养各种技术人才与管理干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社会主义竞赛发展到新的高度。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苏联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13年的4%提高到10%,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进入了世界工业强国之列。1939年3月,联共(布)十八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第三个五年计划。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德国法西斯对苏联的突然袭击,计划被打断,苏联国民经济转入了战时经济的轨道。(2)经验教训:①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根据当时苏联所处的国内国际环境,斯大林提出了十年跑完比先进国家落后50—100年的距离,要求高速实现工业化。②资金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至关重要的问题。社会主义工业化所需要的资金应该靠国内积累,要求在工业化过程中实行高积累低消费原则。另外,用发行公债等办法为国家积累资金。③加强现代技术人才与管理干部的培养。④加强工业管理体制和分配制度的改革。⑤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加强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利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农、轻、重的比例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民的负担过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致使农业发展缓慢;在国民经济管理上强调高度集中统一,忽视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片面强调高积累,而忽视了人民的实际利益。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试析纳粹党在德国崛起的原因。标准答案:纳粹党在德国崛起,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条件和历史原因。(1)纳粹党的产生和发展,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资本主义制度趋向反动,为法西斯的产生提供了最肥沃的土壤。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严重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垄断资产阶级企图改变原来的统治形式,走上了支持法西斯主义的道路。(2)根深蒂固的军国主义传统,为法西斯纳粹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在德国,迷信武力,迷信“铁”和“血”,迷信权威,成为统治阶级主要的思想意识。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军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势力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旧贵族在高级军官中仍占有很大比例。(3)资产阶级民主力量非常弱小。由于长期以来容克贵族一直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德国一直未能形成强大的资产阶级政党,资产阶级虽然也参与政治,但只占次要地位。魏玛共和国建立时间短,很不完善,所赖以建立的政治基础非常软弱。(4)经济大危机是德国纳粹党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德国工农运动重新高涨起来。德国国内政局不稳,魏玛共和国已无法继续统治下去。纳粹党上台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有以下原因:(1)魏玛共和国是由于德国战败而产生的,它从一开始就受到来自左右两方面的攻击,基础是不牢固的。经济危机袭来时,阶级矛盾尖锐,使其难以存在下去。(2)纳粹党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到上台前已经是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大党,是唯一能够消灭共产党、维护资本主义秩序的有组织的力量。(3)各个资产阶级旧政党已丧失了对群众的影响。(4)工人运动的分裂大大削弱了阻止纳粹党上台的力量。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历史学基础(简答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2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分析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改革停滞不前的原因。标准答案: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些改革。从1965年起推行“新经济体制”的改革,初期取得一定成效,国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和综合国力大为增长,一跃而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但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经济改革趋于停顿,趑趄不前,国民经济不断滑坡。主要原因是:(1)僵化的教条主义的束缚。由于对社会主义缺乏科学的认识,对苏联所处的社会阶段作了错误的估计,在理论上仍坚持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不相容、截然对立的观点把市场调节当作“市场社会主义”加以否定,这就从根本上阻塞了改革的深入发展,使其无法冲破旧体制的束缚,只能在旧框架中打转,在集体与分权的层次上摇摆。(2)改革缺乏宏观的整体性,各项措施未能综合配套,而是零敲碎打,应急而就。结果往往顾此失彼,产生严重负效应,或衍生新的矛盾。或初始有一定效应,因无其他措施相配合而难以为继,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3)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同经济改革相协调,勃列日涅夫片面追求“稳定”,政治改革步伐严重落后于经济改革,没有触动过分集权的政治体制。勃列日涅夫一方面批判斯大林,赫鲁晓夫的个人崇拜,大谈加强集体领导,另一方面又把权力集中在个人手中,大搞个人崇拜,独断专行。党政领导机关机构臃肿,官僚主义日盛,因循守旧的保守主义情绪蔓延滋长,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等腐败现象成风,国家管理的正常运转失灵。总之,以上种种严重阻碍了经济改革的深化,到勃列日涅夫执政晚年,苏联的经济改革近乎偃旗息鼓,经济陷于停滞,社会矛盾激化,人民不满情绪增长,国家处于危机前的困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简述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后果。标准答案:戈尔巴乔夫改革初始,打算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同步进行,以经济改革为重点。两年后改革重点转到了政治方面,正是政治改革导致了苏联解体。因为政治改革直接引发了三种结果:第一,引起了人们思想的极大混乱。戈尔巴乔夫大力宣扬“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并把“民主化”、“多元化”、“公开性”作为三面旗帜。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混乱,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趁机泛滥起来,共产党内发生了分歧,随之发生了分裂。第二,培育了各种各样的反对派。思想上的多元化导致了政治上的多元化,各种反对党派纷纷成立。这些反对党派大都公开声明反共反社会主义,它们联合其他势力,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游行集会,夺取了苏共在一些地方和共和国的领导权。第三,催化了民族分离主义。戈尔巴乔夫的“民主化”、“多元化”、“公开性”的口号,揭开了苏联各民族、各地区之间旧有矛盾的盖子,民族主义情绪随之愈演愈烈,使本已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迅速尖锐、激化。民族间的矛盾纠纷、武装冲突不断。继之波罗的海三国公开要求独立,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各共和国纷纷发表主权声明,联盟陷入了瘫痪状态。面对上述混乱、紧张的局势,戈尔巴乔夫步步退让。“8.19”事件后,各共和国宣布独立,苏联于1991年12月25日正式解体。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试比较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的异同。标准答案:(1)相同点:①两国在走向资本主义的时候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②受到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束缚。③经济危机中深受打击,没有殖民地可以转嫁危机,国民经济军事化,对外扩张。④都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是资产阶级专政的极端形式。⑤国家职能无限扩大,以极权制取代民主制,废除了议会制和多党制,实行一党专政和党国合一的独裁统治。⑥都鼓吹极端民族主义,积极对外扩张和侵略。(2)不同点:①上台的途径不同:德国是通过建立法西斯政党,进行蛊惑宣传,通过选举上台;日本没有全国性的法西斯政党,而是通过军部政变夺权建立法西斯统治。②上台方式不同:德国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但以自下而上为主;日本是自上而下。③统治方式不同:德国纳粹法西斯上台后废除了议会民主制建立极权统治;日本没有突破天皇制的范围。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简述波兰议会君主制_及其特点。标准答案:16世纪波兰已经变成完全农奴制的国家。在这种封建农奴制经济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特的政治制度。在国家政治制度上大小贵族有极大的政治权力和自由。由于国家统一和王权加强,国王与大贵族的矛盾愈益突出。国王与小贵族结成联盟对付大贵族。国王竭力扩大和保障小贵族的权力。小贵族通过地方“小议会"影响国家政策。波兰议会君主制形成于15世纪末。全国议会分上下两院,这种表决制度成为中古后期波兰政治混乱的根源,1652年。国会又实行“自由否决制”,这种制度使国会和政府实际上陷于瘫痪。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简述埃及帝国形成的过程及其统治措施。标准答案:公元前1553年,埃及人赶走了入侵者喜克索斯人,重新获得独立和统一。埃及的统治阶级在赶走喜克索斯人后,立即发动了对外侵略战争。雅赫摩斯一世时,曾用兵于南方的努比亚和东北方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图特摩斯一世多年征战,将埃及的势力扩展到叙利亚北部,幼发拉底河上游;在南方,他将埃及的边境扩展到尼罗河第三瀑布以外,埃及帝国已初具规模。埃及帝国的最终建立者是图特摩斯三世。他一生征战,击溃了由米坦尼支持的、以卡迭什为首的叙利亚联军,进而打败了米坦尼王国,从而巩固了埃及在叙利亚的统治。图特摩斯三世在叙利亚的胜利震惊了整个西亚,使亚述和巴比伦尼亚也纷纷与埃及建立友好关系。在南方,图特摩斯三世将埃及的边境推进到了尼罗河第四瀑布以外,埃及成为地跨西亚、北非的大帝国。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分析非洲民族解放斗争的特点。标准答案:19世纪70年代初开始之后的30年时间里,帝国主义列强疯狂地瓜分非洲领土。它们主要是依靠发动野蛮的殖民战争来抢占殖民地,促使殖民地人民同帝国主义的矛盾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这时期的非洲民族解放斗争具有显著的新特点:(1)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反殖民主义斗争的主要形式,其范围和水平已经不再是孤立的、自发的部落起义或地区斗争,而是发展成有组织的、规模很大的、持久的武装反抗,甚至有的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卫国战争。这是一大特点。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几乎都是由封建统治阶级或传统社会的统治者领导的。外来帝国主义的入侵,使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反对侵略和殖民奴役这一点上,广大人民和统治阶级的利益是一致的。统治阶级愈能认清这种形势,就愈有可能团结人民进行长期的抗战,甚至有的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的胜利是最好的说明。19世纪70年代后,不少地区的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还是前一时期斗争的继续和发展,不过在斗争的规模和水平上比过去有所扩大和提高。(2)撒哈拉以南非洲广大农村发展起来的自发宗教运动,既是19世纪下半叶非洲民族解放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它的一个特点。在反帝反殖斗争中,伊斯兰教起了很大的号召作用。从19世纪起,伊斯兰教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传播很快,整个部落、有时整个地区皈依伊斯兰教。非洲人统治阶级最早是想利用伊斯兰教来巩固其统治,但在客观上伊斯兰教却起了团结非洲人,推动他们进行反帝斗争的作用。如苏丹的马赫迪起义,殖民主义者本来是想利用基督教来麻痹非洲人,使他们驯服地忍受奴役,但是遭受压迫和剥削的许多非洲人,在接受基督教后,自然会从基督教教义中寻求他们要求摆脱殖民奴役的根据。他们憧憬着“平等”的未来,迫切要求解放,首先在教会中摆脱白人神职人员的控制,建立独立的黑人教会。于是“土著教会"应运而生。土著教会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它具有明显的反殖民主义色彩,逐渐领导人民进行反殖民主义斗争。这不是单纯的宗教运动,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3)城市反帝运动的兴起,是19世纪末非洲民族解放斗争的另一个特点。城市反帝运动的产生,是由于在西方资本入侵的刺激下,非洲民族经济多少得到了一些发展,正在诞生中的新的阶级和阶层又不堪忍受殖民压迫的结果。非洲城市的斗争,以工人、市民的斗争和知识分子的反帝运动为主要内容。工人和市民的斗争在北非、西非、南部非洲最为重要。非洲民族知识分子的出现,使非洲人的反殖民统治斗争开始走向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运动的道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幕府政治体制出现的历史背景。标准答案:第一,班田制的废止和庄园制的发展是幕府政治体制形成的经济基础。723年国家颁布“三世一身法”,规定垦生荒者可占三世,开熟荒者可终身享有,这导致土地私有制的发展。743年又颁布“垦田永代私有法”,公开承认垦田私有。自此,土地私有制在全国范围内日益发展起来,而土地国有制原则则日趋削弱。同时,不堪重负的班田农民或者被迫依附于势力之家,由国家依附民变为私家依附民,或者把自己的份地“寄进”(投托)给贵族寺社,成为他们的依附佃农。由此,国有的土地和公民消失,班田收授法废除,代之而起的是庄园制和武士阶层。第二,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力量的衰弱和武士阶层的出现,是幕府政治体制出现的政治基础。在藤原氏专政时代,社会动荡不已。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和扩大势力,把自己家族的青壮年和仆人武装起来,建立军事组织,形成了特殊的武士阶层。后来武士在地方上掌握了一国或一个庄园的实权,变成了军事贵族封建主。武士不只是豪族的武装力量,而且是中央朝廷和摄关家争取和依靠的重要力量。因此,武士势力迅速增长,左右政局。武士阶层是幕府政治的基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试以英国为例分析工业革命的深远影响。标准答案:(1)工业革命首先是一场生产力的全面革命,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经过工业革命,英国各主要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产量都成倍成十倍地增长。自工业革命以来英国的工业产值一直高于农业产值,纺织、冶金、煤炭、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发展成英国五大基本的工业部门。到19世纪60年代,英国的城市人口已占到总人口的61.8%,英国已经以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的面貌出现了。(2)工业革命也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面貌。工业革命前,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是以伦敦为中心的东南地区。经过工业革命,工业重心逐渐向北部推移,曼彻斯特、利物浦、伯明翰等新兴工业城市也日益发展起来。(3)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在英国得到确立。工业革命使得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取代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工人严格地被组织在工厂中,成为依附于机器的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工人同农业的联系被割断了,工人的劳动也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在工业中迅速得到确立。(4)工业革命最主要的后果,是形成了近代产业资产阶级和产业无产阶级及他们之间的对抗。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受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冲击,英国社会原有的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分化和重新组合,人数众多的工厂主和投资于工业的商人在经济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形成资产阶级的主体。农民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手工业在大生产的竞争面前纷纷破产,被迫加入工人阶级的行列。到了工业革命完成的阶段,英国社会阶级结构已基本简化成土地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三个基本阶级的关系。(5)大大改进了英国的国际地位。18世纪以前,英国落后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1840年,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21%,国际贸易的25%。19世纪中叶,成为世界工厂。(6)超出英国一国范围具有世界影响。因人口流动,技术、产品输出向欧洲、美洲传播,国际范围内开始以英国、法国为标志,加速了经济的发展以及向资本主义的转变,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及政治格局逐步建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简述20世纪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三次高潮、四种模式。标准答案:三次高潮:(1)第一次以40年代末南斯拉夫开始的体制改革为发端,包括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的改革、1956年波匈事件以后波兰、匈牙利的改革、1957年苏联对工业和建筑业进行改组的尝试。这些改革除南斯拉夫外,都未涉及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弊端,因而未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2)第二次发生在60年代初,主要有苏联、东欧等国家,主要特点是围绕改进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要求提高经济效益而展开。这次改革仍没有涉及体制本身的弊端,都遭挫折。(3)第三次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高潮。中国是这次改革的先行者,代表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方向,它完全突破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次改革的特点,一是世界性的,改革范围由以往几国扩大到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二是各国改革是全方位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一起上;三是深刻性,改革触及到旧体制的弊端及其理论根据,并在新的理论体系和对社会主义认识上有许多突破。四种模式:①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理论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②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基本框架内进行改革的苏联体制;③实行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匈牙利模式;④中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选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概括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表现形式的演变,说明中共根据上述变化对政策的调整及其结果。标准答案:在中共创立和国民大革命时期,主要矛盾及其形式表现为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中共三大确立了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蓬勃发展。大革命失败后的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社会以阶级矛盾为主,表现为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工农群众与国民党为代表的大地主资产阶级的矛盾。中共八七会议提出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并领导了土地革命战争。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中期,中日两国的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先后实行抗日反蒋、逼蒋抗日和与国民党合作抗日的方针,实现了由国内战争向民族战争的转变和全民族抗战的到来,并取得了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抗战胜利后,阶级矛盾上升,表现为中共领导的人民群众与美帝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坚持自卫战争,联合。各种民主力量,武装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评析唐朝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意义。标准答案:唐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者在政治、法律、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第一,在政权机构建设上,中央仍然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有关军国大事的诏旨,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查中书省起草的诏旨,有封驳之权,长官称侍中。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执行全国政令。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共同对皇帝负责。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贯彻各项诏软和政策。初期,三省长官并为宰相,一起在政事堂共议国政。为防止权臣窃位,皇帝往往指派年纪较轻、品级较低的官员加上“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参加政事堂会议。进一步分散了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唐朝初期仍实行州、县两级制。州设刺史,县设县令。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唐太宗又把全国分为10道,道是监察机构,皇帝经常派巡察使、按察使等官员对地方官吏的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县以下的地方组织有乡、里。里是最基层的政权单位,对人民进行直接的统治。第二,修订《唐律》。唐高祖时,命裴寂等人以隋《开皇律》为基础,于武德七年(624)损益而成《武德律》。太宗即位后,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对《武德律》加以修订,于贞观十一年(637)修成《贞观律》,并颁行全国。至此,《唐律》基本上形成。高宗时,又命长孙无忌等人以《武德律》、《贞观律》为蓝本,修成《永徽律》,于永徽二年(651)颁行全国。永徽三年,又对《永徽律》做了具体解释,撰成《疏议》30卷,永徽四年,《疏议》附于律文之后正式颁行,形成流传至今的《唐律疏议》。《唐律》共12篇,502条,其中贯穿着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基本精神,但其对劳动人民则是极力地压制。此外,为了维护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唐律》也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防止统治阶级过分迫害劳动人民的规定。《唐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第三,实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均田制是唐朝前期基本的土地制度,对百姓、官僚的授田及土地买卖有明确规定。与均田制相对应的赋役制度是租庸调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多少,均按丁缴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这项制度的实行,使农民得到了部分土地,使得农民能有较多的时间进行农业生产,多少改善了农民的处境,对唐朝前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第四,实行府兵制。唐王朝建立后,继续沿袭西魏北周时期形成的府兵制度,经唐太宗的整顿,唐代的府兵制度比前代更加完善。府兵的基本单位是设在各地的折冲府,由折冲都尉和果毅都尉统率。折冲府下依次设有团、旅、队、火。折冲府有上、中、下三等之分。府兵的兵员每三年挑选一次,服役期间免本身租调。唐代的府兵制依然实行兵农合一制。府兵的调遣权力由尚书省兵部牢牢掌握,调兵须有皇帝敕书和兵部符契,地方官乃至中央十二卫都无权调兵。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第五,发展学校教育和实行科举制度。唐代的学校教育分为官学和私学两个系统,以官学为主。中央官学主要招收官僚子弟及外国留学生,以儒家经典和各科专门知识为学习内容。地方官学以经学和医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制举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都不定。第六,修订《氏族志》。为了提高皇权的地位,唐太宗令人修订《氏族志》,以李唐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山东士族崔民干被降为第三等。通过修订《氏族志》,一部分庶族地主获得了士族名分,而山东士族则进一步受到打击,从而有利于皇权的加强。意义:这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奠定和完善于唐朝的各项治国制度,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稳定了社会秩序,增强了国家的实力,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简述英国宗教改革的原因和内容。标准答案:原因:(1)路德教传播的影响。英国本来也是天主教国家,在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发生后不久,路德的教义就渗透到英国。1521年,剑桥大学成立一个秘密团体,专门研究路德的改革主张,参加者有丁达尔和巴恩斯等人。丁达尔把《圣经》译成英文,并且在英文注释中攻击罗马天主教会制度,路德教在低级教士及城市商人中流传起来。(2)英国天主教会内部出现了改革的要求。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高级神职人员科雷特就是一个改革派,他反对信徒向牧师作秘密忏悔的做法,也反对教士独身的制度。《乌托邦》的作者莫尔也攻击修道院的腐败,认为修道士们无所事事,成为社会的寄生虫,他要求提高教士的知识水平。(3)16世纪,英国王权得到加强,强烈要求宗教改革。英国王权在15世纪开始增长,特别是在1485年都铎王朝开始统治英国之后,亨利七世在中等阶级的支持下,制服了贵族势力和议会,大大加强了君主的地位,这意味着专制主义在英国取得初步的胜利。当他的儿子亨利八世即位时,专制主义遇到的唯一障碍便是天主教会。(4)一个偶然的因素成了导致英国君主与罗马教皇决裂的重要契机。亨利八世结婚后没有子嗣,他希望被批准离婚。当时英国新兴市民阶级和贵族都希望英国实行宗教改革,市民阶级也迫切要求推翻天主教的统治以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亨利八世在市民和贵族的支持下,决定与罗马教廷决裂。英国宗教改革的内容:1532—1534年间,议会通过了“教士首年薪俸法”和“禁止税收上缴教廷法”,要求英国主教的第一年薪俸、教区征收的什一税以及教会以各种名义征收的税,一律停止上缴罗马教廷,改为上缴英国国王,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王室的财政收入。议会还同意英王有权任命英国主教而无需向教皇请示。1534年英国与罗马教廷正式决裂,这一年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纠正错误、镇压异端和处理教会事务的一切权力。另一项法律宣布切断与教廷的一切来往,凡否认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者,均处以叛国罪。1536年,在克伦威尔的支持下,制定了“十条法规”。1538年,克伦威尔又发布“十七条指令”,使英国教会国教化和国家机构化。1537年,亨利八世还批准英文版《圣经》在英国发行,英国人从此可以自由阅读《圣经》。伊丽莎白在位(1558—1603年)期间,英国教会在教义及实践方面最后固定下来。1563年,议会制定的《三十九项信条》规定了英国教会的教义,把《圣经》定为信仰的唯一准则,坚持“信仰耶稣即可免罪"的原则。伊丽莎白为了让所有英国人都遵从她在宗教上的决定,实行了严酷的措施。英国的宗教改革成果最终保留下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简述俄国帝国主义的特点。标准答案: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其帝国主义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在资产阶级革命尚未完成的条件下发展和形成;依附于外国资本;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小商品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俄帝国主义本身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俄国是帝国主义矛盾的集合点。20世纪初,俄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有:广大人民群众与沙皇制度之间、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农民与地主之间、沙俄统治者与少数民族之间,而这些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不断激化。此外,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与其殖民地之间都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简述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意义。标准答案: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俄国还处在同德奥等国交战的状态。为了巩固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必须退出帝国主义战争。(1)签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必要性主要有:①经过几年的战争,苏俄经济几近崩溃,人民渴望和平。②苏俄无足够的武装力量,前线士兵士气低落,战斗力弱。③无产阶级的敌人反抗力量顽强,苏维埃政权不可能同时在两条战线上作战。④初建的苏维埃政权需要和平喘息时间进行政治、经济上的重建。⑤国际帝国主义想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可能性:①俄国参加协约国对德作战,苏俄与德国签约对德国十分有利,德国可以摆脱东线的困扰。②1918年1月,德国国内爆发了反战的示威游行。③德国东线士兵与俄国士兵联欢,要求和平的倾向日益增长。④英、法等协约国一再拒绝苏维埃政府的和平谈判建议,而德国集团同意与苏俄和谈。⑤利用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使苏俄首先退出帝国主义战争。(2)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意义主要是:①使苏俄坚决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从而赢得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为后来国内战争的胜利和打垮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创造了条件。②和约的签订,表明了苏俄争取和平的诚意,顺应了各交战国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拥护。③是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革命妥协的一次范例。④但是,和约的签订使苏俄付出沉重的代价,反映了德国统治集团的贪得无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标准答案:(1)轴心国集团形成的原因主要有:①从三国结盟的历史条件来看。德、意、日三国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有其共同点:它们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方式进入资本主义阶段,保存着严重的封建残余,其社会政治制度具有浓厚的军事封建色彩。②三国结盟有其现实动因与基础。二三十年代又先后建立了法西斯专制统治,有相似的意识形态;三国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都把对外扩张作为自己的基本国策,都想扩大“生存空间”,重新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世界秩序。20世纪30年代,德意向外扩张的重点在欧洲,他们希望能有一个伙伴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牵制英、法、美;日本妄图称霸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也希望利用欧洲盟友的力量牵制英、法、美。在对外侵略扩张中,德、意、日三国日益接近,加紧勾结。(2)轴心国集团形成的过程:①“柏林—罗马”轴心的形成。1936年10月,意大利外交大臣齐亚诺访问柏林,25日,两国签订了秘密的“德意议定书”。其主要内容是:德国承认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两国在多瑙河流域和巴尔干半岛划分经济势力范围;双方正式承认西班牙佛朗哥政权,并对“不干涉”政策采取共同立场;两国商定在重要的国际问题上采取共同方针;两国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空军。两国协定签订后,墨索里尼宣称:新的时代已经开始,“罗马和柏林之间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欧洲各国应当围绕这一“轴心”进行“合作”。德意协定的签订意味着“柏林—罗马”轴心的形成。②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签订。日本为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时保持对苏联的军事威胁,接受了德国的建议。1936年11月25日,日本驻德大使和德国代表在柏林正式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表面上是一项反共协定,实际上是“柏林—罗马”轴心的扩大。日德两个法西斯国家打着反共反苏的旗号,勾结起来。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意轴心就正式发展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了在军事上密切配合,1939年5月22日,德、意签订了为期十年的“钢铁盟约”,规定:若缔约国一方卷入战争,另一方应立即在军事上给予援助。法西斯侵略集团的形成直接促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历史学基础(简答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3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简述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以及它们之间的争论。标准答案:今文经学:西汉初期,五经本子“复见”,但尚无系统完整的定本。汉初今文经学主要在地方上传授,按其性质而言,属于儒家私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置五经博士,其所立博士均属于今文经学,标志着今文经学由民间私学转变为朝廷官学。此后,在两汉时期,今文经学基本上也就是博士经学或太学经学。这是今文经学的极盛时期,今文经学作为两汉时期的官学,主要就是依附于博士制度而发展的。博士定员的日益扩大,人数日益增多,他们秉承师法,演绎家法,推动了今文经学的繁荣。与此同时,太学也随之大大发展,太学的学生从武帝初置弟子员五十人起,以后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西汉最多时达三千人。王莽时代,人数亦很可观。自东汉光武帝以后,太学教育继续发展,到质帝时太学生竞多至三万人左右。东汉后期,今文经学开始走向衰微,一直到清代中后期才开始恢复。古文经学:秦始皇“焚书”,作为战国时期经籍的古文经书遭到了大浩劫,但还是有一小部分被藏匿而保存了下来。其中最重要的是《古文尚书》《礼经》《周官》三种。自西汉晚期开始,古文经学的振兴是与刘歆的积极倡导分不开的。汉成帝时期,命光禄大夫刘向校“中秘书”。刘欲也受诏协助校理图书。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刘歆为国师、号“嘉新公”,古文经学得立于学官。但随着新朝的崩溃,王莽和刘歆所设《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及《周官经》等古文经学博士被废弃。东汉一代,古文经学以“私学”的形态发展,涌现出一批卓然有成的学者,如郑兴、郑众父子、杖子春、陈元、马融、卢植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郑、贾之学”及马融的经学成就。马融的杰出弟子郑玄,继承师业,独创名家,成为汉代经学之集大成者。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今文经学家认为六经都是孔子所制作的,今文经学家重视经籍中的所谓“微言大义”,主张“通经致用”,与现实政治关系密切。古文经学家多认为六经是古代史籍,周公是“先圣”。古文经学家注重经籍的整理、考订、训释,与现实政治关系相对要疏远一点。由于两派之间的分歧严重,从西汉末期起两派展开了多次激烈的争论。刘向、刘歆父子在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独尊的汉代,积极从事旧籍的整理,古文也得到了清理,尤其是刘歆研究《左传》,并引《左传》解释《春秋》,使人们对文字简单隐晦的《春秋》有了很好的理解。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简述大化改新。标准答案:日本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发生于645年,因此年为大化元年,故名。(1)主要内容。在经济方面,废除部民制,建立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田庄。”废除了皇室的屯仓,贵族的田庄以及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在此基础上实行了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在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天皇制封建国家。649年下诏,令国博士高向玄理与僧曼“置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机构。地方设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2)影响。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西欧中世纪行会的职能和作用。标准答案:(1)中世纪西欧的行会主要有三种职能:①经济职能。行会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和维持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使其能进行正常的再生产,所以行会对本行业的生产规模、生产过程、价格、工资、原料、市场等方面有严格和详细的规定,以保证行业的垄断优势。②政治职能。行会往往是中世纪西欧城市管理机构的一部分,其内部有较大的自治权,有自己的组织和法规。城市通过行会组织市民选举,征税并建立城市武装。③社会职能。行会一般都把团结互助作为自己的一大原则,会员遇到困难可以得到行会的救济,有了纠纷也由行会来调解和判决。每个行会还有自己的保护神和固定的节日,经常举行庆祝集会和露天表演。(2)行会在它产生的初期是有积极意义的:①它有效抵制了封建贵族对行会成员的掠夺和压榨,保护了行会成员的政治经济利益。②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技术的传授,促进了中世纪西欧早期手工业的发展。③初期具有明显的民主精神,如自由选举、自由辩论、平等对待所有成员等。④有利于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稳定。⑤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行会本身的发展,行会的保守性和反动性越来越明显。首先,由于行会的宗旨是平均主义,所以它主张墨守成规,反对革新和改良。其次,行会到后期对经济活动的限制和垄断变本加厉,自私性和排他性愈来愈重。第三,后期行会内部分化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成员的入选资格越来越严,使行会变成了世代相传的封闭组织,再加上行东对工人的剥削,必然引起工人的愤怒和反抗。随着封建制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行会也就慢慢衰落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简述安史之乱对于唐代以及整个中古历史进程的影响。标准答案:在唐朝的统治经历了将近一个半世纪,并且达到了其鼎盛阶段之后,爆发了一场由边镇节度使发动的叛乱。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导致了唐朝的由盛转衰,其影响是极其深远的。(1)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各地的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不仅安史叛军破坏,即使平叛的官军也是大肆抄掠,给唐朝的财政造成了严重困难,加速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步伐。(2)安史之乱削弱了中央的权威,破坏了大唐帝国的统一,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3)在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上,以吐蕃为首的少数民族政权乘乱进攻,唐朝在民族斗争中退居守势。(4)战后,唐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变化,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州县之上,都设置了节度、观察、防御、团练、经略等使,这也直接影响了唐以后的地方制度的设置。(5)安史之乱以后,唐代的许多使职出现了固定化和普遍化的倾向,这是唐后期的职官制度的突出变化。(6)安史之乱之后,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赋役制度基本上已经崩溃,两税法取而代之,这是中国古代一次有意义的赋役制度改革。(7)引发了科举考试的内容调整,强调科举取士更应该注重人才品德,对于后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8)唐代的兵役制度发生了巨大改变,府兵制度名存实亡,安史之乱后的主要兵制是官健和团结兵。总之,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对于一系列的由唐到宋、乃至后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学术的转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点解析:本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每年的考题几乎都会涉及,是重点也是热点,对于考生的能力要求也很高,可以综合考查考生的分析、比较、评价重要历史事件的能力。5、简述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标准答案: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性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特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也是有一个渐进的变化过程。(1)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政治上的大一统并未带来经济上的均衡发展。秦汉时期,北方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南方则十分落后。(2)西晋末年,大批中原人口南迁,推动了南方的开发,尤其是长江下游的三吴地区。但是整个六朝时期,即使是长江下游地区,也仅属局部开发成功,经济基础依然相当薄弱。同一时期的北方地区,尽管经历了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但经济基础较好,很快就从几次衰退中恢复,总体上高于南方的经济水平和实力。总之,在隋唐以前的南北分裂时期,长江下游地区还处在开发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仍在北方。(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之间的联系。隋唐前期,北方地区农业开发的余地已然不大,而南方地区自东晋以来就处于开发的积累过程中,而且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的潜力巨大,取代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的趋势在盛唐时期就已经呈现。(4)安史之乱是影响南北经济地位消长的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南方成为朝廷的财赋的主要来源,北方著籍户口剧减,中原人口南迁。(5)唐末大动乱对南北经济都造成严重的破坏。但是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朝廷更迭不休,战乱频繁,而南方经济恢复较快,这一时期在整个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6)到宋朝,江南水田农业最终超越了华北的旱地农业,江南在中国农业中的基本地位确立,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7)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北方再遭战火,大批人口南渡,南北经济的差距拉大。到了两宋之交,南方的经济重心最终确立。可见,经济重心南移取决于由北方迁徙而来的掌握比较先进生产技术的劳动者的大量增加,取决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还取决于南方自然条件的相对优越性。知识点解析:经济重心的南移一直是史学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历年命题的重点。回答本题时,考生的时间概念一定要清晰,从江南的初步开发直到重心南移的完成都要点到,这本身显示着考生的一种历史素养。考生还要注意伴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文化重心也同步南移。6、评述伯罗奔尼撒战争。标准答案: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起因。战争起因于雅典与斯巴达争夺希腊世界霸权。希波战争之后,雅典的政抬、经济实力迅速膨胀,并挟提洛同盟以咄咄逼人之势致力于贸易与政治的扩张,成为希腊的最大势力,结果,引起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和对抗。两者不可调和的政治、经济矛盾导致了战争的爆发。因为这次战争首先是由伯罗奔尼撒同盟发动的,故称“伯罗奔尼撒战争”。底比斯袭击普拉提亚是战争的导火线。(2)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经过。伯罗奔尼撒战争历时26年,分三个阶段进行。公元前431~前421年为战争第一阶段。斯巴达陆军攻袭阿提卡,雅典海军则在伯罗奔尼撒半岛沿海一带活动,双方分别逞威于陆地和海上,互有胜负,于公元前421年签订了为期50年的《尼西亚合约》,各自退出所占的地区。实际只是暂时休战。公元前415~前413年为战争第二阶段。雅典进攻西西里岛,全军覆没,损失惨重。公元前413~前404年为战争第三阶段。斯巴达在波斯的支持下加强了海军实力,公元前405年羊河之战,雅典海军被全部歼灭。公元前404年,雅典被迫签署了城下之盟,接受了斯巴达提出的苛刻条件,参加伯罗奔尼撒同盟,海军移交斯巴达,取消民主政治。雅典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3)伯罗奔尼撒战争以雅典的失败而告终。奉行民主政治、经济实力远强于斯巴达的雅典之所以失败,原因在于:①雅典将提洛同盟变成为本邦服务的工具,导致战争一旦失利,盟邦便纷纷叛离,大大削弱了自己的实力。②雅典派争激烈,影响了政局和士气,内耗了自身力量。③奴隶的反抗和逃亡打击了雅典经济。④外部树敌太多。⑤战争后期雅典将领缺乏韬略,战略战术不当,致使关键战役一败再败。⑥斯巴达的国内矛盾没有雅典那样复杂,其将领经验丰富,总揽全局,战士素质也较高。(4)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影响。伯罗奔尼撒战争虽是一场希腊的内战,但其牵涉之广、损失之大、杀戮之残酷却远甚于希波战争。整个希腊民穷财尽,政治走向无序,文化遭到破坏,希腊文明由全盛走向了衰落。战后,希腊各邦都陷入了深刻的城邦危机之中,希腊古典文明也由全盛走向衰落。①战争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土地和财富日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中小奴隶主经济日益为大奴隶主所排挤,城邦的经济基础——小农和小手工业者经济逐渐瓦解,成为城邦危机的根源。②战争是导致人流锐减,公民兵得不到补充的重要原因。城邦政治的支柱——公民兵制动摇了,雇佣兵开始增多。③伴随着希腊各邦内部危机,城邦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从而导致希腊出现了争霸和混战的局面。希腊城邦的衰落,为位于半岛北部的马其顿对希腊的征服和统治提供了条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简述秦始皇“弱关东以强关中"政策实施的手段及效果。标准答案:(1)出巡山东,宣扬权威。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多次出巡山东各地,封禅泰山,刻石纪功,其目的都是为了宣扬皇帝的权威,震慑山东的六国后裔。并且还特意到原来六国中最强的齐国和楚国巡游,以显示自己统一海内的强大力量。(2)迁移人口。秦始皇下令强行将山东的十二万富户迁至成阳,这样一来原来这些富户在山东的不动产就被国家所掠夺,并可以进行再分配,被迁移至关中的富户们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再有反秦的动机。此外还将一些有罪的人,迁移到北部,使他们远离家乡。这样的人口迁移对关东地区农业、手工业的破坏是非常明显的。(3)大量征发徭役。秦朝不仅大肆对外用兵,还修建了大量的宫殿、长城、陵墓等工程,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富,而这些徭役大多是由关东人来承担的,同不负担沉重徭役的秦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秦始皇弱化关东的做法虽然在客观情况上确实削弱了关东地区,但是却激发了人民强烈的不满情绪,反秦的浪潮也是基于这种不满而暴发的,所以秦始皇弱化关东的做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性质。标准答案:(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是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2)具体原因:①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对二战的爆发起了催化剂的作用。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②法西斯国家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局部战争发展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③二战前英法美推行的绥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惯性的课件 教学课件
- 2025年金华义乌市卫生健康系统面向毕业生校园招聘29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维修保养服务合同(2篇)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初中化学】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单元复习题-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 柳州市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二期)三江县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系管线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新建府谷煤炭铁路专用线工程三标段王家沟双线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界面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小的船》说课稿
-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2
- Blender超级学习手册
- 新中式茶饮培训课件
- 2024年深交所期权测试专业考试库
- 公司生产总监述职报告
- 小学生消防知识竞赛题(含答案)
- 2023年乒乓球二级裁判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3年(输电专业)安全准入考试题库(附答案)
- 医院数字化建设的智能监护与预警系统
- 移植物抗宿主病科普讲座课件
- 乡镇普法知识讲座
- 常用降压药的分类和代表药及使用注意事项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