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翻譯理論概述_第1页
第一章:翻譯理論概述_第2页
第一章:翻譯理論概述_第3页
第一章:翻譯理論概述_第4页
第一章:翻譯理論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第一章:翻譯理論概述課前暖身:假如同學看到white這個字,你認為該怎麼翻譯呢?我相信對翻譯理論不熟諳者,大概都會直接翻譯成「白/白色」!翻譯成「白、白的、白色」固然沒有錯,但是你可曾深入思考過,顏色的意象與聯想在東方與西方之間有何區別?我相信對完全沒有接觸過西方文化的東方人來說,白色很可能讓人聯想到哀傷的喪葬;然而對東方文化毫無涉略、同時又有濃厚宗教情操者,白色會讓他們馬上想到純潔的天使。在這個中西文化相互衝擊、相互交融的年代,華人也一樣穿著一襲雪白的婚紗花樣出嫁,所以對現代華人而言,白色也不見得跟喪葬有關。所以,單就要翻譯white這個字,同學需要考量的,除了東西雙方的文化差異之外,也不能忽略其共時性和歷時性的問題。為了讓同學對翻譯的多重面向有更進一步的認知,下面我們再舉一個和white有關的例子:原文Mr.Whiteisaverywhiteman.待修譯文白先生是個非常白的人修改譯文懷特先生是個非常忠實可靠的人這個短句一共出現了兩個white字。若以直譯策略來看,把Mr.White翻譯成「白先生」還算可以接受,但是巴averywhiteman翻譯成「非常白的人」,以翻譯理論的角度來說就是一種「硬譯」。以意譯的方法,把Mr.White翻譯成「懷特先生」是比較受普羅大眾接受的。而whiteman一詞在西方社會有其優越的文化背景,西方人認為白人才是優良的人種,所以white具有好、美好的意思;因此averywhiteman具有「忠實可靠的人」之意。由此可見翻譯並不是外界人士想像的一般,只要雙語精通就可以,下面的「翻譯領域」將帶各位一窺翻譯世界的堂奧。言歸正傳翻譯研究的領域美國學者霍姆斯(JamesS.Holmes)於1972年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第三屆國際應用語言學會議(ThirdInternationalCongressofAppliedLinguisticsinCopenhagen)上發表〈翻譯研究的名與實〉(Thenameandnatureoftranslationstudies)一文後,翻譯研究(TranslationStudies)成為一獨立學門可謂正名成功。他認為翻譯學應該超越傳統學科的藩籬,建構其他交流管道,讓不同背景的翻譯研究學者都能夠共襄盛舉。以色列翻譯研究者圖里(Toury)1995年將霍姆斯的翻譯研究領域的架構以圖表呈現出來,如下:圖:霍姆斯的翻譯研究領域圖(Toury,1955:10)。「應用」是翻譯研究的另一領域(見下圖),偏向實務面的探究,分為以下三項:譯者訓練:包括教學評量方法、測驗技術和課程設計。翻譯輔助:包括辭典、文法和電腦輔助工具。電腦輔助工具包含對機器翻譯、翻譯軟體和線上資料庫的掌握,以及如何使用網路。翻譯批評:包括對譯作的修訂,評估學生的翻譯練習,以及對已出版譯本的評論。圖:霍姆斯的翻譯研究領域圖(Toury,1955:10)。西洋翻譯簡史西洋翻譯史以大略的時代劃分,從公元前4世紀開始到今天,大約經歷了幾次高峰如下:文藝復興翻譯(14-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是百花齊放的年代,不但譯家輩出,而且這些名家往往也是其他領域如文學、藝術、哲學、宗教、政治等的佼佼者,為翻譯注入新生,為譯論的發展提供沃壤,成為跨學科的一門學問。這時期最出色的譯家為德國的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法國的多萊(Dolet,1509-1546)和英國的德賴登(Dryden,1631-1700)。馬丁‧路德在1500年有系統地提出了7項翻譯原則1.轉換次序。2.應用情態助動詞。3.採用必要的連結詞語。4.不得搬用德語中無適當對應詞的希臘詞語和希伯來詞語。5.原文中的單詞必要時可用短語來翻譯。6.比喻說法可以譯為比喻說法。7.要注意註釋的精確和正文的文體變化。(胡功澤,1992:43),主張譯文必須向讀者靠攏,充分挖掘譯語本身的資源,把外語文本變為譯語的財產。他這種以譯語文化取向的策略在當時影響極大。另外,他於1522年到1534年之間翻譯刊行了第一部《民眾的聖經》(ThePeople’sBible),大量吸收了德國南部方言的精華,創造了許多新的詞彙,開創了現代德國語發展的新紀元。繼馬丁‧路德之後,多萊也對西方翻譯發展有相當大的貢獻。他在1540年出版的文章歸納出5條基本的翻譯原則,其中第四項是「譯者應採用大眾化的語言形式」,這與他提倡《聖經》應該譯成大眾用語的想法不謀而合。最後一項「譯者應採用適當的選詞和詞序,以適宜的語氣『取得全面的效果』1.譯者必須完全了解他所譯的作者的旨趣、意圖。2.譯者需要精通他所要翻譯的原文語言,同樣也要精通他所用以翻譯的譯文語言。3.譯者應避免逐字直譯的傾向,因為這樣譯必將損害原文的意思和譯文的優美。4.譯者應採用大眾化的語言形式。5.譯者應採用適當的選詞和詞序,以適宜的「語氣」取得全面的效果。(胡功澤,1992:44)」則是之後德國「目的論」(SkoposTheory)的先聲。此外,德賴登雖然認為翻譯有三種基本型態:直譯、意譯和仿造1.直譯。即字對字,行對行的翻譯。2.意譯。此種翻譯注意保持原作,但注重求得意義上的等值,而不是詞句上的一致。3.仿造。此種翻譯,譯者不僅可隨意更換詞語,改動意思,而且為了傳達原作的精神,必要時亦可詞、意俱捨。(胡功澤,1992:45)1.轉換次序。2.應用情態助動詞。3.採用必要的連結詞語。4.不得搬用德語中無適當對應詞的希臘詞語和希伯來詞語。5.原文中的單詞必要時可用短語來翻譯。6.比喻說法可以譯為比喻說法。7.要注意註釋的精確和正文的文體變化。(胡功澤,1992:43)1.譯者必須完全了解他所譯的作者的旨趣、意圖。2.譯者需要精通他所要翻譯的原文語言,同樣也要精通他所用以翻譯的譯文語言。3.譯者應避免逐字直譯的傾向,因為這樣譯必將損害原文的意思和譯文的優美。4.譯者應採用大眾化的語言形式。5.譯者應採用適當的選詞和詞序,以適宜的「語氣」取得全面的效果。(胡功澤,1992:44)1.直譯。即字對字,行對行的翻譯。2.意譯。此種翻譯注意保持原作,但注重求得意義上的等值,而不是詞句上的一致。3.仿造。此種翻譯,譯者不僅可隨意更換詞語,改動意思,而且為了傳達原作的精神,必要時亦可詞、意俱捨。(胡功澤,1992:45)17世紀到19世紀的西方翻譯(17-19世紀):這一時期的翻譯活動,主要歐洲各國互相翻譯不同語言的作品,其翻譯活動和規模雖然不能與文藝復興相比,但是翻譯題材更廣,同時還孕育出不少翻譯家。這個時期的譯家不只對古典著作有興趣,對於近代和同一時期的作品也興致勃勃。就翻譯理論來說,譯家也各自走入較專業的研究領域,提出更全面、更具系統的翻譯理論。這一時期對翻譯理論有所著墨的譯家包括英國的亞歷山大‧波普(A.Pope1688-1744)、蘇格蘭的坎貝爾(Campbell,1719-1796)、蘇格蘭的泰特勒(Tytler1747-1813)和德國的施萊爾馬赫(Schleiermacher,1768-1843)。亞歷山大‧波普反對德賴登的翻譯中庸論,認為詩的翻譯重在美感,但是在翻譯的過程中,這種美感就會消失。坎貝爾1789年出版的《四福音》TheFourGospels就列出翻譯的三原則一部關於翻譯史和理論的名著,列出可成為好翻譯的三個原則:1.正確表達原作的意思。2.在不違反譯文語言特點的前提之下,盡可能達到原作的風格。3.要使譯文具有至少像原作所表達出來的那種自然、易懂的屬性。(胡功澤,1992:46),和清代嚴復的「信達雅」幾乎不謀而合,而較後期的泰特勒提出的三個翻譯原則和坎貝爾的說法也幾乎是如出一轍。施萊爾馬赫是這一時期最後一位提出翻譯理論的譯家,他提倡的理論與馬丁路德正好相反,認為譯者必須盡量尊重原著,而讀者應該適應作者,在閱讀譯文時必須有閱讀原文的感覺。這個理論就是後來「異化翻譯」的先聲。繼施萊爾馬赫之後另外還有一位來自蘇格蘭的譯家理雅格(Legge,1815-1897),他的貢獻不在翻譯理論,而是將《四書》、《五經》、《老子》、《莊子》、《孝經》、《離騷》等典籍譯為英文,一部關於翻譯史和理論的名著,列出可成為好翻譯的三個原則:1.正確表達原作的意思。2.在不違反譯文語言特點的前提之下,盡可能達到原作的風格。3.要使譯文具有至少像原作所表達出來的那種自然、易懂的屬性。(胡功澤,1992:46)20世紀翻譯時期:20世紀對翻譯界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紀元,17到19世紀各大翻譯家提出的理論,到了這個年代都充分地發展,並逐漸演變成不同翻譯學派(請參考下節「翻譯學派的演變得先確定老師用甚麼標題?」),而翻譯活動也產生空前的變化和發展。翻譯文本從原本的書籍大幅增加到文章、論文、合同、條約、廣告、電影等等,幾乎包羅萬有;而翻譯的模式從個人作業到團隊翻譯、從個人接案到公司招標,從逐字手抄到打字機打字、到電腦輸入、再到目前還在發展階段的機器翻譯;翻譯語對更是已經包含世界任何語言。以翻譯的體制化來說,從20世紀初,歐洲各國如法國、瑞士、比利時、英國和美國等都競相興辦翻譯專業教育,培養專業翻譯人才和翻譯教學人才、從事翻譯理論和翻譯實務研究等。與此同時,因全球翻譯教學蓬勃發展,翻譯組織和團體如「國際翻譯工作者聯合會」(FederationofTranslators)、「歐洲翻譯研究學會」(EuropeanSocietyforTranslationStudies)、「歐洲文學翻譯協會聯盟」(EuropeanCouncilofAssociationsofLiteraryTranslators)等也應運而生。總而言之,從20世紀開始,翻譯的發展已經從個人走向團隊,從國家邁向全球,從人工進步到機器;翻譯理論研究的發展,也從純語言轉換跨向各種領域,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已遠超過以往任何時代。得先確定老師用甚麼標題?翻譯小助教:西方譯者的翻譯譬喻自古以來,無論中西方都有學者為「翻譯」提出各式各樣的比喻,有人把翻譯視為二度創作,有人將翻譯行為比喻為生小孩,有些將原著喻為「丈夫」而譯著喻為「太太」等等,以下這兩則,是西方著名譯者相當有趣的譬喻:“Thismuchlikedancingonropeswithfetteredlegs:amanmayshunafallbyusingcaution;butthegracefulnessofmotionisnottobeexpected:andwhenwehavesaidthebestofit,'tisbutafoolishtask;fornosobermanwouldputhimselfintoadangerfortheapplauseofescapingwithoutbreakinghisneck.”(JohnDryden,1631-1700)「即要逐字對譯又要譯得好是不可能的。就像叫一個人戴腳鐐在繩子上跳舞一樣。"Thetranslator'staskisverydifferent.Heusesnotthesamecolorswiththeoriginal,butisrequiredtogivehispicturethesameforceandeffect.Heisnotallowedtocopythetouchesoftheoriginal,yetisrequired,bythetouchesofhisown,toproduceaperfectresemblance.…Hemustadopttheverysoulofhisauthor,whichmustspeakthroughhisownorgan."(AFTytler1747-1813)「譯者使用的是與原作不同的色彩,但是必須賦予他的作品以同樣的力量和效果。他不須臨攀原作的筆法,可是必須用自己的筆法寫出完全相似的作品。…他必須緊緊把握住原作的靈魂,讓原作者的靈魂通過他的器官來說話。」(泰特勒)中國翻譯理論言歸正傳:求信嚴復1897年在《天演論》〈譯例言〉中提出了「信達雅」之後,這個翻譯準則就受當時譯界人士奉為金科玉律,即便時至今日,仍是源遠流長。雖然「信達雅」是三位一體的概念,但是「信」還是佔有最關鍵的地位,所以嚴復才說以「信」為本,以「雅」為表,以「達」為傳達原文的信息;簡而言之,信就是忠於原文,而「達」的目的終究還是為了「求信」。另外,嚴復認為翻譯不該以句為翻譯單位,強調以篇章為單位,因為他重視的是整體的「達」,以追求整體的「信」為目標。魯迅是另一位「求信」的代表譯家。他的核心翻譯思想是「以信為主,以順為輔」、「寧信而不順」,反對順而不信的翻譯。對於「信」的解釋,是忠於原文。而「不順」指的是在翻譯時「不但輸入新的內容,也輸入新的表現法」,例如倒裝句;一面儘量輸入,一面儘量消化吸收,以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原本讓人覺得有「異樣」的表達方式,後來便可以據為己有。換言之,他主張翻譯寧可吸收外來元素而造成譯文的不順,也不願意順應中文的表達習慣而使譯文變得通順。神似有關「神似論」,馬傅雷融合藝術哲學理論,博採眾家之長,為「神似論」作總結。他在〈高老頭重譯本序〉開頭就說:「以效果而論,翻譯應當像臨畫一樣,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他認為「傳神」重在理解、體會、感受、領悟原作的精神,將原作「化為我有」;再者就是做到行文流暢、用字豐富、色彩變化;最後是氣息文脈貫通,「理想的譯文仿佛是原文作者的中文寫作,那麼原文的意義與精神,譯文的流暢與完整,都可以兼籌並顧」,也就是文章風格必須統一完整,傳達原文的精神。化境到了錢鍾書時,從「案本」進階到「求信」和「神似」的進程又有了新突破。錢鍾書認為文學翻譯的最高標準應該是「化境」他在〈林紓的翻譯〉一文裡說:「把作品從一國文字轉變成另一國文字,既能不因語文習慣的差異而露出生硬牽強的痕跡,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風味,那就算得入於化境。」,也就是說,需使譯文讀起來有如原文,而且一點也沒有翻譯的痕跡。他還引用17世紀西方人的說法將翻譯過程比喻成「投胎轉世」(thetransmigrationofsouls),而譯作可謂是原著的再生,「軀殼換了一個,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這就是他所謂的「化境」,但錢鍾書自己卻也認為「徹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實現的理想」,只是一種嚮往的最高境界。中國翻譯簡史中國翻譯簡史的「翻譯小助教」我刪掉了。1.因為西洋翻譯史也沒有翻譯小助教2.如果加上西洋翻譯理論的話,文字一定超過。3.雖然別的書沒說那2段文字是不是代表「傲慢/卑慢」,但我始終很認同李老師的見解。中國翻譯簡史的「翻譯小助教」我刪掉了。1.因為西洋翻譯史也沒有翻譯小助教2.如果加上西洋翻譯理論的話,文字一定超過。3.雖然別的書沒說那2段文字是不是代表「傲慢/卑慢」,但我始終很認同李老師的見解。言歸正傳:清代的文學翻譯(1800-1949)1860年清朝遭英法聯軍打敗,為圖自強,透過大量翻譯以吸納西方科技。到了19世紀末,翻譯活動推往一個全新領域。在這個階段,民間力量成為策動翻譯活動的主力,翻譯數量和讀者人數遽增,而且外國譯者銳減,本土譯者大增。這時留學潮推動了譯壇最受矚目的新翻譯文類─小說;當時譯出的英、法、德、俄、美、日等國小說名著共一百七十餘部。另外,由於印刷出版業的發展,出版譯著的範疇還包括政治、社會、財政、法律、教育和歷史類書籍。當時最著名的譯者當首推嚴復和林紓,其他如徐光啟、梁啟超、蘇曼殊、馬建忠等也是佼佼者。其中馬建忠就曾在《擬設翻譯書院議》論述了翻譯應該遵守的標準──善譯,對後世譯論產生深遠影響。嚴復不但是譯家,也是著名的啟蒙思想家。他一生中最著名的譯著包括八部西方作品──托馬斯‧亨利‧赫胥黎(ThomasHenryHuxley,1825-1895)的《天演論》(EvolutionandEthicsandOtherEssay)、亞當•史密斯(AdamSmith,1723-1790)的《原富》(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約翰•穆勒(JohnStuartMill,1806-1873)的《穆勒名學》(ASystemofLogic)和《群己權界論》(OnLiberty)、赫伯特•斯賓塞(HerbertSpencer,1820-1903)的《群學肆言》(TheStudyofSociology)、孟德斯鳩(BarondeMontesquieu,1689-1755)的《法意》(TheSpiritofLaws)、愛德華‧甄克思(EdwardJenks,1861-1939)的《\o"社會通詮(頁面不存在)"社會通詮》(AHistoryofPolitics)和威廉‧史坦利‧耶方斯(WilliamStanleyJevons,1835-1882)的《\o"穆勒名學(頁面不存在)"名學淺說》(PrimerofLogic)──合稱「嚴譯名著八種」,對當時社會人心有巨大影響。嚴復對翻譯的考究極為嚴謹,他在《天演論》所提及的譯事三難「信、達、雅」更風靡國內譯界逾半個世紀之久。若說嚴復是革新派譯家,林紓則是當時的守舊派譯家。林紓是位不懂外文的多產譯者,一生當中與他人合譯的小說共213部鄭振鐸在寫一篇題為《林琴南先生》的紀念文章中,針對林紓生前譯著作了種種分類,總結出他一聲中共翻譯了213部小說。,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小仲馬的《巴黎茶花女遺事》(Ladameauxcamélias),斯托夫人的《黑奴籲天錄》(UncleTom'sCabin;or,LifeAmongtheLowly)、英國狄更斯的《塊肉餘生述後編》(DavidCopperfield)、莎士比亞的《王子復仇記》(Hamlet)等。在這幾部譯著當中,《巴黎茶花女遺事》應該是最具影響力的一部,「不但是翻譯小說之始,也是現代話劇之始,中國現代戲劇即以1906年春柳社在日本東京演出《茶花女》為起點,可見此作當時受歡迎之程度。(賴慈芸,2012a)」鄭振鐸在寫一篇題為《林琴南先生》的紀念文章中,針對林紓生前譯著作了種種分類,總結出他一聲中共翻譯了213部小說。到了20世紀初期,翻譯小說潮在極短時間內產生了大批本土譯者,成為我國翻譯史上的盛事。但這階段譯者的能力參差不齊,當時著名的譯者包括徐志摩、梁實秋、魯迅、郭沫若、茅盾等,都傾向以翻譯作品來救國和教育民眾。在1919到1940年之間,許多文人陸續開辦社團,發行翻譯刊物,翻譯文學的多樣性前所未見,遍及各語種、各時期、各流派、各文類,對文學創作產生極大的影響(賴慈芸,2012a:4)。在這段期間,新文學運動大力推動白話文的結果,對當時的翻譯風格具有相當程度的衝擊。文壇上因此出現了三場論戰:第一場是1917到1919年間林紓與五四新青年之間的文白之爭;第二場是1929年底至1930年初魯迅和梁實秋的「信」「順」或直譯與意譯之論戰;最後一場文白論戰源於陳望道1934年發起的「大眾語」運動。這幾場論戰中,主張直譯和意譯的兩派各執一端,堅持文言書寫和推動白話書寫者也鬧得不可開交,尤其是最後一場論戰,更以上海《申報》為中心,延續了三、四個月之久,共發表了兩百多篇文章。可見白話文的注入,讓文與白之間成了當時社會矚目的一大課題(賴慈芸,2012a台灣的翻譯活動(1949之後)台灣在50年代時少有本土譯者,大多數著名譯者都是從大陸來台。當時對台灣譯界有重大影響的人士首推梁實秋,他於1949年移居台灣,擔任當時台灣省立師範學院英語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1955年該校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後擔任文學院院長,17年教書的歲月中也同時持續翻譯與文學創作,並於1967年在台灣出版《莎士比亞全集》。除了莎翁全集之外,梁實秋的知名譯著還包括《阿伯拉與哀綠綺思的情書》(TheLoveLettersofAbelardandHèloise),《結婚集》(Married),《潘彼得》(PeterPan),《\o"沉思錄"沉思錄》(Meditations)和《咆哮山莊》(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