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一遍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试卷(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含解析)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一遍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试卷(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含解析)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一遍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试卷(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含解析)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一遍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试卷(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含解析)_第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一遍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试卷(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试卷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永之氓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

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日:“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日:“吾腰千钱,重,是

以后。”日:“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日:“汝

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1.解释加点词:

(1)永之氓感善游(___________)(2)乘小船缠湘水()

(3)吾腰千钱(____________)(4)有顷,益怠()

2.翻译句子•,

(1)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2)日:吾腰干钱,重,是以后。

(3)汝愚之甚!蔽之甚!

3.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些人?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不鞭书生

王安期作东郡太守,世乱,令日:夜不得私行。吏系得一夜行人。王问:''何处来?”

云:”从师家授业还,不觉日晚。”吏日:“鞭乎?”王日:“鞭挞书生以立威名,恐

非致治之本!”释之,并令吏护送其归家

[注释]①系:抓。②致:达到。

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狰之:______•_»(2)世机:。

5.以下与“释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久而久之B.置之不理C.君子何之D.井底之蛙

6.根据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7.这则故事中,王安期是个怎样的人?他的做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日:“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

方日:“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港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

日:“孤⑤往者尝为邺⑥令,正行此事。不知卿⑦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日:“周公、

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⑨,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⑩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suD:安,安抚。④迄⑵):任凭。

⑤孤:古代王侯的自称。⑥邺(yM):地名。⑦卿:客气,亲热的称呼。⑧法:效法,仿效。⑨

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⑩师:学习。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元方年十一町。(时间)B.久而应敬。(更加)

C.孤往者学为邺令。(曾经)D.周公不加孔子。(效法)

9.下列是对画线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袁公问/日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B.袁公问日/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10.下列对故事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方认为其父为人称道的原因是施以恩德安抚强者和用仁爱抚慰弱者。

B.文末元方回答的言外之意是家父没有模仿袁公,袁公却模仿家父。

C.“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元方引经据典,既没有贬低父亲,也不失礼貌,

回答得恰到好处。

D.本文通过元方与袁公的问答,表现了元方小小年纪就机敏过人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②,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⑤之,其父日:“此何遽⑥不为福

乎?“居数月,其马将⑦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日:“此何遽(讪)不能为祸乎?“家富

⑥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咒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避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

⑩入塞,丁壮者引弦⑪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⑫。此独以跛⑬之故,父子相保⑭。

——[西汉]•刘安《淮南子》

(注释)①近塞:靠近长城边境。②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③亡:逃跑。④胡:指胡

人居住的地方。⑤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⑥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⑦将:带领。

⑧富:很多。⑨髀(bi):大腿骨。⑩大:大举。⑪引弦:拿起武器。⑫十九:十分之九,

指绝大部分。⑬跛:指腿脚不好,病腿。⑭保:保全。

1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A.善良B.擅长C.好D.容易

12.给下面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马无故亡而入胡。()

A.过去的,原来的B.所以C.原因D.朋友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近塞上之人。B.人皆贺之。

C.近塞多人。D.此独以跛之故。

14.下列是对画线句子的理解,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都来祝贺他,他的父亲却说:“这怎么就会是一种灾祸呢?”

B.人们都来祝贺他,他的父亲却说:“这为什么就不能成为灾祸呢?”

C.人们都来祝贺他,那位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灾祸呢?”

1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不包括()。

A.事情是不断发展的,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

B.遇到好事情别太过高兴,碰到不好的事情也不必悲观绝望。

C.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和坏事可以互相转换的。

D.坏事一定会发展为好事,好事也一定会发展为坏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咏雪

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②,与儿女③讲论文义④。俄而⑤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

⑥?”兄子胡儿⑦目:“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⑩公大兄无奕女⑪,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谢太傅:晋朝的谢安。②内集:家庭聚会。③儿女:子侄辈。④讲论文义:

讲解诗文。⑤俄而:不久,不一会儿。⑥何所似:像什么。⑦胡儿:谢朗,谢•安哥哥的长子。

⑧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⑨因:凭借。⑩即:是。⑪无奕女:指谢道媪。

1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或词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o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聚会)

B.公展然日。(高兴的样子)

C.白雪纷纷回所似?(为什么)

D.木荐柳絮因风起。(不如)

17.下列语句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跟儿子、女儿在一起谈论诗文。)

B.撒盐空中差可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C.俄而雪骤。(不一会儿雪突然停了。)

18.下列是对这篇文言文主题的概括,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谢太傅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儿女们从生活中学习。

B.谢太傅的兄女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

C.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喻,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宋源嗜学

余①幼时即嗜②学。家贫,无从致③书以观,每假④借于藏书之家,手自⑤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⑥。录毕,走⑦送之,不敢稍逾约久以是⑨人多以书

假余。余因得⑩遍观群书。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注释)①余:我;宋源自称。②嗜:喜爱。③致:买。④假:借。⑤手自:亲手。⑥弗

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写。⑦走:快跑。⑧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⑨以

是:因此。⑩因得:于是能够。

1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余幼时即瞪学。________________

录单,走送之。________________

20.“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这句话的意思是。

21.用“—”标出最能表现作者读书勤奋、抄书艰苦的语句。

22.文中宋濂的事例说明()。

A.安贫乐道、喜爱读书,是生活的支柱。

B.刻苦学习、诚实守信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C.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

D.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是成功的重要基础。

拓展阅读。

骂鸭

电()西白家庄居民某⑴,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尊()

生鸭毛[2],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注()病乃天罚。

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3],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4]„

某诡告翁日:“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声(),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日:

"谁有闲气骂恶人。”干()不骂。某益爸(),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

良已[5-]0

(注释)

[1]邑:县。振作者家乡淄川县。

[2]茸生:细毛丛生。

[3]雅量:度量宽宏。《晋书•李寿载记》:“(寿)敏而好学,雅量豁然。”

[4]征:表露,表现。

[5]良已:完全痊愈。

[6]攘:窃取。

23.给加点的字注音。

24.解释加点的字。

(1)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告。

(2)民诙告翁曰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在下面句子中需要停顿的地方用“/”标出来。

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

26.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从“某”身上得到的启示:

从“翁”骂“某”这件事上得到的启示:

提示:只有适当的惩罚,才能让坏人醒悟、改恶从善。

课内阅读选文: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日:“善哉,峨峨兮若泰

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

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7.给下列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志在高山()

A.记B.记号C.志向D.心情

28.给下列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伯牙谡世再无知音()

A.告诉B.说C.称为D.认为

29.对“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理解正确的是()o

A.伯牙想要什么,钟子期一定想方设法帮他得到。

B.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C.伯牙每次想到钟子期,钟子期也一定会想到他。

D.不管伯牙念什么,钟子期都能清楚地听到。

30.“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

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

B.恋人间始终如一、忠贞不渝的爱情。

C.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力。

D.伯牙和钟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

小古文阅读:

对牛弹琴

昔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非牛不闻,不合其耳⑤也。转为蚊

虻之声,孤犊之鸣⑥,即掉⑦尾奋⑧耳,踝蹬⑨而听。(选自汉•牟容《理惑论》载于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

注释:①为:给。②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③伏:低头。④故:从前。⑤耳:耳

朵听。⑥鸣:指牛牟嗓”的叫声,作名词。⑦掉:摇摆。⑧奋:竖起。⑨踝谡(di©xie):

小步走。

31.解释:

①为牛:②食如故:

③掉尾:④奋耳:

32.翻译: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3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

小古文阅读:

夸父逐日

夸父①与日逐走②,入日③;渴,欲得饮,饮于河、渭④;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⑤。未至,道渴而死。弃其仗,化为邓林⑥。

注释:①夸父:《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有一个“博父国”。前人考证,“博父”

就是夸父,是一个善跑的巨人。②逐走:追赶赛跑。③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④河、渭:指黄河与渭水。⑤大泽:神话里的大湖,传说在山西雁门山北,纵横千里。

⑥邓林:清代毕沅注释《山海经》说“邓林即桃林,邓桃音相近”。

34.选文选自,从文体上看属于o

35.翻译下列词语。

逐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渭:

36.翻译句子。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2)未至,道渴而死。

37.作为成语典故,“夸父逐日”常用来比喻

38.如何理解“弃其仗,化为邓林。”的结尾?

39.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哪些优秀品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文言文《鹿亦有智》,完成练习。

博山©李氏者,以伐薪②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③,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

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④,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

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请,李氏迟疑日:“待

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

注:①博山:古地名。②伐薪:砍柴。③仔:同“崽”。④秋祭:官府在秋季举行

的祭天地的仪式。⑤固:坚持。

4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其家广外皆山(2)时值秋祭

(3)李氏不与(4)鹿梢长

4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

(2)是夜鹿去,遂不归。

42.文中鹿的“智”具体体现在哪里?请用文中原句回答。(写两点)

43.文中说“李氏深悔之“,李氏到底“悔”什么?

44.这则小故事给你怎样的思考?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

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

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45.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好书画_日曝书画古人石___________

4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47.文章最后引用古文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日产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

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48.下面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天南墙坏。雨:下雨

B.其邻人之冬亦云。父:父亲

C.暮而果大。其财。亡:丢失

D.其家甚智其子。甚:很,十分

49.朗读下面这句话,停顿正确的是()

A.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B.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C.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D.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5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翻译:宋国有个富人,天下丽毁坏了墙

B.暮而果大亡其财。

翻译: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钱财。

C.不筑,必将有盗

翻译:不把它修好,一定会有小偷进来。

D.其家甚智其子。

翻译:他家的那个孩子十分聪明。

51.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

A.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

B.富人儿子非常聪明。

C.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

D.做人不要多管闲事。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

口:“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口:“何不试之以足?”日:

“宁信度,无自信也。”

52.解释“度”字

(1)先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

(3)宁信度

53.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何不试之以足?

54.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

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只允许回答三个)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

55.《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日:

“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日:“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

之僧哉?

56.解释画线字的字义。

①蜀之鄙有二僧②吾欲之南海

③题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④子何愦而往___________

57.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58.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子,采用的是一种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

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_______。

读精段,品意境。

(-)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日:“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

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二)

那小蛾(飞跑)了一会儿,落在一片稻叶上,简直像不觉得稻草人在那里(驱逐追

逐)似的。稻草人见小蛾落下了,心里非常着急。可是他的身子跟树木一样,定在泥土

里,想往前移动半步也做不到;扇子尽管扇动,那小蛾却依旧稳稳地歇着。他想到将来

田里的情形,想到主人的眼泪和干瘪的脸,又想到主人的命运,心里就像刀割一样。但

是那小蛾是歇定了,(不管即使)怎么赶,他就是不动。

59.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

C.吾矛之列(好处)

D.其人弗能应也(不)

60.《自相矛盾》选自,它比喻。

6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飞跑)了(驱逐追逐)(不管即使)怎么赶

62.稻草人心如刀割,因为他想到了()

A.可恨的小蛾

B.主人的悲惨命运

C.自己太辛苦

阅读《自相矛盾》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或目: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

世而立。

63.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誉之曰(称赞)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

C.吾矛之利(好处)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

语词)

64.“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65.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

66.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重温课文。

蜀鄙之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日:“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

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

之僧哉?

67.给下面的字词释义。

鄙一_____________

语一:_____________

何恃----------------

犹——______________

68.下面句子朗读时如何断句?请用“/”断开。

吾一瓶一钵足矣。

69.“足矣”表现了贫者。

70.看到“贫”僧,我想到了一句话:。

71.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都:全部渡(横渡)腰上挂着更加

2.你是最善于游泳的,今天怎么会落在最后面呀?(那个人)回答说:“我的腰

上挂着许多银子,太重了,因此落在后面了。"你真是太愚蠢了!太糊涂了!

3.讽刺那些要钱不要命(嗜财如命)的人。

【解析】

【分析】

译文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上涨的厉害,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江。渡到江中

时,船破了,船上的人纷纷游水逃生。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多远,他的同伴们

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很多钱,很重,所以落后

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乏了。

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

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就淹死了。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

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于是写下了《哀溺》。

1.这道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加点词意思的能力,需要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

(1)咸:副词,都、全部;

(2)绝:这里作动词,渡过;

(3)腰:名词作动词,腰上挂着;

(4)益:副词,更加。

2.这道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需要注意字词的用法和文言句式。

(1)“今”在这里魏译成“现在”,而不是“今天”:

(2)“腰”名词作动词,意思是“腰上挂着”;“是”表示“所以”;“以”作介词,介

原因;

(3)“汝愚之甚”和“蔽之甚”都是状语后置句,“甚”作为状语,修饰“愚”和“蔽”,

翻译的时候要注意调整语序。

3.这道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本文想要说明的道理是“丢失了性命,再多

的钱财也是无用",所以是讽刺那些视财如命的人。

4.释放混乱

5.B

6.以鞭打书生的方式来树立威信,恐怕不是达到社会太平的根本方法。

7.他是一个不一概而论的人。他的做法告诉我们处理事情要灵活,根据事实进行合理安排。

【解析】

【分析】

王安期担任东海郡守时,天下混乱,命令说:夜晚不能私自出行。差役抓了一个夜晚出行的

人。王安期问:“你从哪里来呀?”(被抓的人)回答说:“(我)从老师那里听课回来,

没发觉天(已经)黑了。”差役问:“(需要)鞭打(他)吗?”王安期说:“以鞭打书生

来树立威信,恐怕不是达到社会太平的根本办法!”(于是王安期)放了他,并命令差役把

这个人送回家。

4.这道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加点词意思的能力,需要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教

师可引导学生先说出整篇文章的大概意思,然后再分析单个字的意思。

5.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虚词“之”字用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释之”的“之”作代词,指

代书生。

A答案:“久而久之”的“之”作为语气词,无实意;

B答案:“置之不理”的“之”作代词;

c答案:“君子何之”的“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D答案:“井底之蛙”的“之”作助词,的。

所以选B答案。

6.本题需要解释整句话的意思,需要着重注意的点主要有:“以”翻译成“用……来”;

“非”作为否定词,“治”在这里指“社会太平”。

7.这道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分析人物形象需要结合人物描写和事件来进行分析,王安期颁布的政令是为了防止坏人作案,

而书生夜行是因为学习太用功导致忘了时间,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死守教条、不一概

而论的人。

这篇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处理事情要灵活”这个道理,学生需要围绕这一道理进行作答,言

之有理即可。

8.A

9.C

10.B

【解析】

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为官,远近的

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

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我父亲更加敬重。”袁

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

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

一致。周公不学•孔子,孔子也不学周公。”

11.B

12.C

13.B

14.C

15.D

【解析】

译文: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

地。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

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

坏事呢?”他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人们

都前来安慰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

入侵边境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靠近边境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死了。唯独这

个人因为腿痛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16.C

17.B

18.B

【解析】

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

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

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

谢奕的女儿谢道堀,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19.爱好学习•完成。

20.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2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2.B

【解析】

译文: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

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录。

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

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23.yirongruyanzujiong

24.表现欺诈

25.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

26.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管他伪装得再好,也迟早会被别人发觉的,所以千万不要

做违背良心的坏事。那些受害之人,对于坏人坏事一定要检举揭发,只有这样,才能打

击他的恶习,让他不再危害人间。只有适当的惩罚,才能让这些人醒悟、改恶从善。

【解析】

译文:在淄川县的西边白家庄有某个居民,偷了邻居的鸭煮来吃。到了夜里,觉得全身的皮

肤刺痒难耐。等到天亮一看,原来浑身长出了毛茸茸的鸭毛,碰到就疼。这个人吓坏了,可

是这种怪病找不到医生可以医治。有一天夜里,他做了梦,梦中有个人告诉他:“你的病是

老天爷给你的惩罚,需要让失主痛骂你一顿,鸭毛才会脱落。”可是邻居老人一向宽厚,平

常损失东西,从不“怒”形于色。于是,这个偷鸭的人就骗老人说:“您的鸭是被某甲偷走,

因为他最怕人骂,您骂他一顿,也可警告他以后不可再偷。”结果,老人笑着说:“谁有

闲气去骂那些恶人呢?”这个人感到更加难堪,只好把实情告诉邻居老人。于是,老人才痛

骂了他一顿,而这个人的病很快就好了。

27.C

28.D

29.B

30.A

【解析】

译文:伯牙在弹琴,钟子期听他弹。伯牙正弹奏到意在描绘泰山的乐曲,钟子期(仿佛就看

到了高山)说:“弹得真好啊!我好像看到巍峨的大山!”一会儿,伯牙又弹奏到意在描绘

流水的乐曲,钟子期(仿佛就看到了江河)又说:“弹得真美啊!我又好像看到浩浩荡荡的

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万分,拉断了琴弦,把琴摔破,并发誓终身不再弹琴。他认

为这个世上没有值得再为之弹琴的人了。

31.给牛,像先前一样吃草摇摆尾巴竖起耳朵

32.不是牛没有听见,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33.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都是不可取的。

【解析】

译文: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刚才一样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

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罢了。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牛蝇的叫声,(以及)孤独的小牛犊的

声音。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

34.《山海经•海外北经》神话

35.追赶,赛跑。黄河,渭水。

36.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还未赶到大湖,在半路因渴而

死了。

37.决心大(或志向远大)或不自量力的人。

38.丰富了这一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

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39.有胆量有决心,目标远大,气魄非凡,意志坚强。

【解析】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

渭河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泽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泽湖,就半路渴死了。

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40.门。适逢,遇到。给。渐渐地。

41.他家门外四面都是山,鹿每次出去,到傍晚必然回来。这天夜里鹿离开了李家,

于是再也没有回来。

42.①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②鹿出,至暮必归。

43.他后悔不该贪图小利,想把鹿给打猎的人。

44.从李氏的角度看、人还需多点善良,善始善终,不要优柔寡断,更不能被小利益诱惑。

从鹿的角度看,信任也要有底线,注意防范潜在危机,多一分智慧,多一分安全。

【解析】

博山有一个姓李的人,凭借砍柴谋生。一天,(他)在山坳(里)捡到一只幼鹿,(就)带回

家喂养。鹿渐渐长大,十分温顺,见到人就呦呦鸣叫。他家四面环山,鹿每次出去,到傍晚

必然回来。到了秋天祭祀的时候,按照规定要用鹿祭祀。(由于)官府的监督,有个猎人很

着急,到了限期(他就要)送上(鹿),然而(猎人)一连几天都没有打到鹿,就请求(姓

李的人把鹿给他)。姓李的人不答应•猎人坚持请求•姓李的人迟疑着说道:“等我考虑一

下这件事。”这天晚上鹿离开之后就不回来了。姓李的人对这件事感到非常后悔。

45.喜欢晒说

46.牛相斗的时候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

巴在斗,错了。

47.使论据确凿充分、提纲挈领、总领全篇、引人入胜。

【解析】

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隐士,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有戴嵩画的牛一幅,

他特别喜爱,用锦囊盛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

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