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版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复习地理课时规范练3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含答案课时规范练3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2023·山东泰安一模)气候是影响植被类型和土壤性质的重要因素。秦巴山区位于中国南北过渡带,山区土壤有机碳受气温和降水影响呈现有规律的时空变化。下图示意秦巴山区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与气温、降水的相关系数(绝对数越大,相关性越强)。据此完成1~2题。1.土壤有机碳与气候相关性最强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2.海拔大于1000米,夏季降水与土壤有机碳呈正相关的理由是()A.降水多,植物生长茂盛B.降水多,土壤淋溶性强C.降水多,矿物质风化快D.降水少,有机质分解多(2023·山东淄博三模)研究表明,自晚冰期以来,天山北坡气候总体表现为冷湿、暖干的组合并交替出现。气候变化对天山北坡自然带的位置和范围产生了显著影响(下图)。据此完成3~5题。3.推测晚冰期以来气候暖干特征最显著的时期是()A.距今11500—7500年前B.距今7500—6500年前C.距今6500—4800年前D.距今4800—3000年前4.气候由暖干变为冷湿对针叶林带的影响是()A.位置上移,面积减小B.位置上移,面积增大C.位置下移,面积增大D.位置下移,面积减小5.图中草原1、草原2和草原3按水分条件由好到差排列,正确的是()A.草原1、草原2、草原3B.草原1、草原3、草原2C.草原2、草原1、草原3D.草原3、草原2、草原1(2023·山东潍坊二模)互花米草秸秆密集、地下根茎发达,是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入侵海岸及其快速扩张,使得原有湿地景观特征和栖息地结构发生巨大改变。下图示意江苏盐城海岸互花米草对潮间带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据此完成6~7题。6.互花米草引种后,该地海岸带()A.与海洋连通性增强 B.湿地蓄水量增加C.海岸线受侵蚀后退 D.植被覆盖率提高7.推测海岸地带引种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A.提供生物栖息地 B.减轻海岸侵蚀C.调节河流径流量 D.改善当地气候(2024·江西开学摸底考试)在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位的变化与植被植物体内丙二醛(简称MDA)含量关系密切。MDA含量变化能反映地下水对植物的胁迫程度。塔里木河下游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断流,而后30年间最大断流天数一度达到228天,断流长度超过1200千米。下图为塔里木河流域不同断面某荒漠植被MDA含量与地下水位关系图。据此完成8~10题。8.塔里木河断流问题一度显著增强的主要原因是流域内()A.地下水位下降 B.降水急剧减少C.排放废热增多 D.过度引水灌溉9.从亚合甫马汗、阿拉干到考干三个断面地下水对植被胁迫程度的整体变化是()A.增大 B.先增后减C.减小 D.先减后增10.为改善下游断流和胁迫状态应()A.修建更多水库 B.大力植树造林C.禁止一切开发 D.协调水量分配11.(2023·山东枣庄统考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漠河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北麓,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县级市,这里气候寒冷,兴安落叶松茂密,沼泽湿地面积广大,多年冻土层广泛分布,河流地貌景观独特。研究表明,与100年前相比,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已北移20~30千米,漠河地区多年冻土持续退化,在山体斜坡和相对较高地区,冻土的融深加大,大量融水向低洼地区聚集,改变了湿地的分布,破坏了植被的生长环境,并影响全球碳循环过程。下图示意漠河市位置、地形、河流与湿地分布和额木尔河某河段景观。(1)额木尔河是黑龙江的一条支流,在漠河地区留下了“九曲十八弯”。说明额木尔河“九曲十八弯”的成因。(2)气候变化导致漠河地区原始湿地萎缩和新生湿地扩张,大片兴安落叶松倾倒、死亡。试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上述现象发生的原因。(3)湿地是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固定和释放的“开关”(在厌氧环境,有机质腐烂分解会产生甲烷)。分析漠河湿地的变化对碳循环的影响。错题题号易错要语
参考答案课时规范练3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1~2.1.B2.A解析第1题,根据土壤有机碳与气温、降水的相关系数关系(绝对数越大,相关性越强),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气温与土壤有机碳相关系数在海拔大于1000米区域相关系数较大,故两者的相关性以高海拔区域为主,其中以夏季相关系数最大,相关性最强;降水与土壤有机碳相关系数在海拔小于等于1000米区域相关系数较大,两者的相关性以低海拔区域为主,其中也是以夏季相关系数最大,相关性最强。因此土壤有机碳与气候相关性最强的季节是夏季。第2题,根据题意,观察图中大于1000米的系数变化可知,秦巴山区属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丰富,植物生长茂盛,后期的枯枝落叶更多,土壤获得的有机碳更多,因此呈正相关;降水越多,土壤淋溶性越强,导致土壤有机碳进入水中并流失,夏季降水与土壤有机碳应呈现负相关,气温越高,对物质的分解作用越强,矿物质风化速度越快,有机碳也流失越快,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越少,应呈现负相关。3~5.3.B4.C5.A解析第3题,在该山地的五种不同的植被中,针叶林生长需水量最大,而在7个不同时期里距今7500—6500年前的这段时间里针叶林分布面积最小,说明这一时期的气候最为干燥;在这一时期针叶林的林线海拔最高,而林线高度与气温相关,一般情况下,气温越高,林线海拔越高,所以这一时期的气温相对其他时期最高,据此推测晚冰期以来气候暖干特征最显著的时期是距今7500—6500年前。第4题,针叶林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气候变湿,有利于针叶林的生长,针叶林的面积会有所增大,森林的生长海拔上限与热量条件密切相关,气温变低,会导致针叶林生长的海拔上限降低,位置下移。第5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从山麓到山顶分布荒漠→草原3→草原2→针叶林→草原1→高寒荒漠(雪线),从荒漠到针叶林水分条件变好,从针叶林到草原1水分条件变差,水分条件最差的是草原3,草原1和草原2分布于针叶林两侧,但草原1海拔更高,蒸发更弱,且高山冰雪融水更多,水分条件优于草原2,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为草原1、草原2、草原3。6~7.6.D7.B解析第6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互花米草秸秆密集、地下根茎发达,是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入侵海岸及其快速扩张,使得原有湿地景观特征和栖息地结构发生巨大改变。潮间带盐沼地区植被覆盖率提高;互花米草引种后,潮间带盐沼受到互花米草阻挡,水沙交换受阻,该地海岸带与海洋连通性减弱;潮间带盐沼受到互花米草阻挡,湿地蓄水量减弱;海岸线受侵蚀减弱。第7题,互花米草引种后,该地海岸带植被覆盖率提高,可以减轻海岸侵蚀,进而减少盐沼面积;互花米草的繁衍可以为生物提供栖息地,调节河流径流,改善当地的局地小气候,但这些都不是引种该物种的主要目的。8~10.8.D9.A10.D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距河道越近,地下水位呈现上升趋势;塔里木河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故降水不会急剧减少;排放废热与断流无关;塔里木河流域发展绿洲农业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河流断流。第9题,读图可知,从亚合甫马汗、阿拉干到考干MDA含量增加,故三个断面地下水对植被胁迫程度的整体变化增大。第10题,塔里木河位于西北内陆,水源短缺,不适宜修建更多水库;大力植树造林会加剧水资源的短缺,断流和胁迫状态会加剧;禁止一切开发,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水量分配可以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下游断流和胁迫状态。11.答案(1)漠河地区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慢;纬度高,地处多年冻土带,河流难以下蚀,以侧蚀为主,形成众多河曲。(2)气候变暖引起多年冻土融化,加速表层土壤水分蒸发和下渗,导致土壤变干,原始湿地萎缩;融水向低洼区汇集,形成新生湿地;多年冻土融化引起地表沉降甚至塌陷,新生湿地土质松软,造成林木倾倒、死亡。(3)原始湿地萎缩,土壤变干,加剧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向大气中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新生湿地土壤水分增加,底层冻土融化,向大气中释放的甲烷增多。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额木尔河中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慢;且由材料“多年冻土层广泛分布”可知,冻土层阻隔了水分下渗,同时也限制了河流的下切侵蚀,使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导致河流曲流发育;随着侧蚀作用不断增强,河流形成“九曲十八弯”的地貌。第(2)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地温升高,冻土分布的最南界北移;气温升高,冻土融化,水分加速蒸发和下渗,使土壤变干,导致湿地面积萎缩;气温升高,使得原有的冻土融化,水分在地势低洼处汇集,形成新的湿地,新生湿地扩张;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纬度高,气温低,为多年冻土分布地区,因冻土融化,表层土壤缺少冻土的支撑,土质松软,导致林木倾倒;同时因土壤下部多年冻土的存在,使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根系难以深入土壤深处,造成树木根系浅;冻土融化后,地表水下渗到土壤深处或山坡底部地势较低处,土壤表层变干,有机质加速分解,山坡上的树木因缺少地表水补给、难以吸取地下深处的地下水和肥力下降而缺水、死亡;而在新生湿地中,由于水分增加,土质变得松软,也易造成林木倾倒、死亡。第(3)题,漠河湿地的变化对碳循环的影响主要从释放二氧化碳与释放甲烷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从释放二氧化碳的角度来说,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漠河原始湿地面积萎缩,说明该地区土壤变干,土壤变干后会加剧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使有机质分解,从而向大气中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从释放甲烷的角度来说,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漠河新生湿地土壤水分增加,导致底层冻土开始融化,向大气中释放更多的甲烷。课时规范练32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3·海南海口三模)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典型植被分布示意图,①②③④⑤代表五种不同的植被类型。据此完成1~3题。1.图示各植被类型分布区域中,年降水量最小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③区域植被()A.形成受寒流影响较大B.季相变化不明显C.普遍存在旱生结构D.群落结构简单3.导致②④两区域自然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起伏 B.海陆位置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2023·江苏泰州一模)下图为世界某著名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4.图中a、b、c三地的自然带分别是()A.热带雨林带、草原荒漠带、落叶阔叶林带B.热带草原带、草原荒漠带、常绿阔叶林带C.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草原荒漠带D.热带草原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5.该山脉西侧山麓广泛分布着热带荒漠,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山地的背风坡②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③寒流降温减湿④气温高,气流上升,蒸发旺盛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①④(2023·山东聊城一模)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的横断山脉中段,主峰海拔为5430米,高出附近的河谷约3500米。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人口有7.3万,其中80%为藏族。保护区内气候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化,形成河谷干热和山地严寒的特点。山坡上大致在2300米以下、2300~3200米、3200~4000米三个高度区域分布着明显不同的自然带。下图示意白马雪山某山谷不同坡向年降水量与海拔的关系。据此完成6~8题。6.保护区内河谷干热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低,地形封闭,冷空气不易进入B.山高谷深,暖湿气流越过山脉下沉增温C.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高温少雨D.人口众多,人类活动引起热岛效应7.白马雪山三个不同高度区域由低到高对应自然带的排列及所在坡向,正确的是()A.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暗针叶林、疏林灌丛草原;西坡B.亚高山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疏林灌丛草原;西坡C.疏林灌丛草原、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暗针叶林;东坡D.针阔叶混交林、疏林灌丛草原、亚高山暗针叶林;东坡8.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有()①纬度较低②海拔较高③相对高度大④人类活动丰富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2023·湖南永州二模)乌兰布统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与阴山山脉交会处,东部和中部山脉绵延起伏,西北部多沙丘。连绵起伏的丘陵草原有大小湖泊镶嵌其中,有蜿蜒曲折的河流穿行其间,更有一簇簇、一片片或疏或密的白桦树点缀于此。夜晚到清晨乌兰布统草原上,常常被雾笼罩,在雾的掩映下草原宛如仙境。下图示意乌兰布统草原景观。据此完成9~11题。9.乌兰布统草原上森林多分布在平坦洼地和北向坡地,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光照C.水分 D.土壤10.右图中白桦林屹立在河流的凹岸处,其成因是()A.河流沿岸,水源充足B.流水沉积,土壤肥沃C.地形平坦,光照充足D.流水侵蚀,河道后退11.夏季,乌兰布统草原上的晨雾所属类型及成因,正确的是()A.辐射雾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凝结而成B.平流雾暖湿空气移到较冷的下垫面冷却凝结而成C.锋面雾冷暖气团交汇,暖湿气流沿锋面上升冷凝D.地形雾湿润气流沿山坡上升,经冷却凝结而成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科罗拉多高原西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之一,也是地球上自然界七大奇景之一。该峡谷东西蜿蜒446千米,平均宽度16千米,平均深度超过1500米,壁立千仞。下图示意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理位置及其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分布。(1)指出科罗拉多大峡谷南、北坡植被类型数量的差异,并说明导致此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2)分析科罗拉多大峡谷北坡山腰利于森林分布的条件。(3)简述科罗拉多大峡谷谷底动植物资源稀少的原因。错题题号易错要语
参考答案课时规范练32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1~3.1.D2.B3.D解析第1题,结合世界某区域典型植被分布示意图可以判断,该地为非洲西部,其中①为亚热带硬叶林,分布区域为地中海气候;②为热带草原,分布区域为热带草原气候;③为热带雨林,分布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④为热带荒漠,分布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因此年降水量最小的是④。第2题,③区域植被为热带雨林,分布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受几内亚湾暖流影响较大;热带雨林季相变化不明显;热带雨林普遍不存在旱生结构;热带雨林群落结构最为复杂。第3题,②热带草原分布区域的热带草原气候受信风带以及赤道低压带交替控制,而④热带荒漠分布区域的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因此导致②④两区域自然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4~5.4.A5.A解析第4题,该山脉位于10°N到50°S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山脉是安第斯山脉,其纵贯南美洲。根据图中自然带分布,a位于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b位于30°S到40°S山脉的东坡,受下沉气流影响,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形成草原荒漠带;c位于50°S以南,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5题,该山脉西侧山麓广泛分布着热带荒漠,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受沿岸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使热带荒漠向北延伸到赤道附近,①③正确。该地地处沿海,不是内陆,②错误。当地气流下沉,④错误。6~8.6.B7.C8.A解析第6题,保护区内河谷干热的主要原因与焚风效应有关,保护区内山高谷深,暖湿气流越过山脉下沉增温,使得在河谷地区出现焚风,呈现出干热的特点;河谷一般海拔较低,但并不是地形封闭,冷空气不易进入;横断山脉中段并非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不是干热河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河谷地区,山高谷深,人类活动较少。第7题,据图可知,东坡降水量总体大于西坡。在海拔3200~4000米,东坡降水量大于600毫米,降水条件好,西坡降水量也较多,东西坡均适合生长针叶林,所以在3200~4000米生长亚高山暗针叶林;在海拔2300~3200米,降水量处在300~600毫米,也能生长森林,且温度较高,为针阔叶混交林;在2300米以下,东坡降水小于400毫米,较难生长森林,多矮小的灌木,以草地为主,为疏林灌丛草原。第8题,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主要是水热组合丰富(生态环境多样)和人类破坏较小。人类活动丰富,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使生物多样性减少,④错误;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加之山体海拔较高、相对高度大使得水热组合多样,生物生存环境多样,物种种类也丰富,①②③正确。9~11.9.C10.D11.B解析第9题,乌兰布统草原上森林多分布在平坦洼地和北向坡地,平坦洼地地势较低,容易汇积地表水,地下水易出露,北向坡地为阴坡,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故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分;南向坡地热量、光照条件较北坡好,森林生长在北坡说明主导因素不是热量和光照;森林生长主要受到水热条件影响,土壤影响较小,不是主导因素。第10题,乌兰布统草原地形平坦,多曲流发育,河流凹岸因为流水侵蚀,河道后退,导致白桦林屹立在此,生长也受到影响;白桦林明显分布在凹岸处,河流凸岸处并未分布,说明成因并非“河流沿岸,水源充足”;河流凸岸以流水沉积为主;“地形平坦,光照充足”在河流凹岸与凸岸相差不大。第11题,乌兰布统草原纬度高,夏季白昼长,故地面辐射冷却形成的辐射雾不是主要的;乌兰布统草原上的晨雾形成水汽主要来自丘陵草原上的大小湖泊,夜晚受风力影响,湖泊的暖湿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 项目六任务二思考与练习答案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解析
- 代理销售合同
- 房屋抵债协议书参考
- 不要孩子双方同意离婚合同
- 2025年公司迁移是否合法地导致员工合同终止
- 2025综合装修合同范本
- 项目合作协议范本
- 讲师合作合同协议
- 2025租房合同附件格式
-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培训
- 海南省三亚购房合同
- 产科学说:臀位分娩的医学探讨
- GB/T 44692.1-2024危险化学品企业设备完整性第1部分:管理体系要求
- 骨科查体-骨科体格检查-四肢(精制医学)
- CT设备维保项目实施方案
- 约克冷水机组年度维护保养方案
- 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物资拆装搬运服务方案
- 培养自我认知能力-心理健康教案
-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课件:第八章 结构施工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