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陕西省兴平市西郊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陕西省兴平市西郊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陕西省兴平市西郊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陕西省兴平市西郊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陕西省兴平市西郊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陕西省兴平市西郊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美国在罗斯福以前奉行“小政府”的方针,主张限制政府的规模和权力,反对政府干预私营经济。罗斯福新政使政府特别是联邦政府的职能和权力有了空前的扩展。现在美国政府成为凌驾于各个垄断资产阶级集团利益之上的国民经济管理者和各种利益集团的协调人。这主要表明美国A.政府职能发生巨大变化 B.政府奉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C.政府干预主导经济发展 D.经济运营机制发生根本变化2.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活动基地的关键原因在于A.它是体制完备的新式大学B.它是《新青年》编辑部的所在地C.蔡元培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D.陈独秀、李大钊在北大担任教授3.二战后某国际协定旨在通过投资,“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恢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并“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该协定()A.有利于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B.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创造了条件C.最初致力于亚非的经济恢复 D.规定各会员国的货币汇率一致4.《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对某次战役有如下描述:“7月1日晨7时整,英、法军队从战壕中一跃而起,头戴钢盔和防毒面具,配合各种最新式兵器,以及炸弹、迫击炮、轻重机枪,在所有炮火支援下,扑向45公里战线上的敌人。”他描述的这次战役发生于下图A.① B.② C.③ D.④5.对联不仅以其文学性、艺术性见长,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下列这幅对联中,它所指涉的历史事件是由何事直接引发的。上联: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下联: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A.甲午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 C.巴黎和会 D.华盛顿会议6.如表为1914—1927年中国的净进口货值和净出口货值(单位:千海关两)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半殖民地的程度不断加深B.中国的进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C.中国产品在一战后失去竞争力D.进出口贸易深受时局变动的影响7.下侧漫画《望“风”而起》描绘了1911年的中国时局。画面中的“风”来自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武昌8.表中的数量变化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年份19491950195119521953建交国家数109100A.取得了巨大外交成就B.贯彻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贯彻的是“一边倒”外交方针9.下图为唐朝画家阎立本所作《职贡图》,描绘了外国使节和我国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使臣来唐朝进贡的生动情景。这一作品A.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记录B.可以印证唐朝开放的政策C.体现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D.反映了唐朝疆域空前扩大10.中山装由孙中山创制,是由日本的学生装改进而成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依据“四维”内容而确定中山装前襟有4个口袋,依据五权分立而确定前襟有5个扣子,依据三民主义的涵义而确定袖口为3个扣子。据此,以下各项表述中正确的应该是()A.服饰属于意识形态 B.服饰体现国家意志C.服饰变化受政治影响 D.服饰是西化的产物11.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它从习惯法转变为成文法从根本上说是适应了A.维系帝国统治的需要 B.巩固共和国统治的需要C.外来移民的需要 D.维护平民利益的需要12.1947年1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委员会上指出:“现存战争的主要地点已经不是在解放区内进行,而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内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说明当时A.国共力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时机成熟C.国民党的全面进攻遭到失败D.人民解放军战略战术有所调整13.“中世纪初期的西欧,罗马时代的城市大多皆告没落,工商业衰败,有的已成废墟,它们在经济上与农村无甚区别”。造成进入中世纪后,西欧城市没落的直接因素是A.罗马帝国的分裂 B.采邑改革的推行C.阿拉伯帝国的征服 D.日耳曼人的破坏14.1945年10月,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指示日本政府修改1889年制定的《明治宪法》,1946年日本公布新的“和平宪法”。这说明A.美在两极对峙格局下争夺世界范围B.有利于战后反封建的民主化改革C.有利于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D.日本实行日美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15.1958年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公司进入印度市场,20年后宣布退出,原因是印度政府要求跨国公司将其股份减少到50%以下。结果导致印度22家瓶装厂停产、数千工人失业。1993年,印度政府主动召回可口可乐,但可口可乐公司仍遇到种种危机,甚至被要求公布秘方以防止里面有超标的杀虫剂含量。2006年,双方以和解告终。由此可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A.不同国家的公司监管、规则相同B.跨国公司进入别国必然会遭到抵制C.印度与可口可乐的目标一致D.要掌握好开放和保护的适度性16.“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每一缔约国应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上述内容出自A.《开罗宣言》B.《大西洋宪章》C.《联合国宪章》D.《北大西洋公约》17.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B.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C.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D.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18.1922年,毛泽东等人在萍乡创办了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夜校。工人按文化程度分为高低两班。晚上凭听课证上课。后来学校还设立了读书处,并备有《工人周刊》、《劳动周刊》、《大公报》等报刊,供工人业余时间自由阅览。工人补习夜校的创办A.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B.表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开始结合C.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基础D.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思想觉悟19.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A.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B.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D.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20.以下是两位史家关于德国统一的历史论述:甲说:“发生在1871年的‘统一’与其说是德国民族主义发展的结果与表现,倒不如说是普鲁士实行扩张主义、并与被排斥在外的奥地利竞争的一种方式。”乙说:“俾斯麦是个彻头彻尾的普鲁士人,他对普鲁士的认同高过对德国统一的渴望。只不过俾斯麦明白,普鲁士若要以强权姿态迎向未来,必然就得扮演起德国这个民族国家的领导人。”下列选项与论者观点一致的是A.两位史家关于德意志统一动因的看法相互冲突B.乙认为俾斯麦统一德国的理想高于普鲁士意识C.都肯定普鲁士自始至终追求德意志统一的说法D.都不认为民族主义是德意志统一的最主要因素21.爱因斯坦认为,相对论彰显了科学家用想象力构造理论的自由,形成了强调自由构造的科学思想,在此思想影响下,20世纪的绘画和建筑领域兴起了构成主义,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兴起了构造主义,历史学和社会学领域兴起了建构主文。这表明A.科学发展改变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B.人的思想自由是人类文明取得突破的基础C.想象力是现代科学最根本的特征D.科学思想可全盘照搬到其他领域22.同盟会发动的多次起义常因经费和器械没到位而失败。而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军却能利用湖北的大量财政存款和汉阳兵工厂的军火坚持到清王朝大势已去。据此分析,武昌起义的成功应得益于A.湖北革命军奋勇作战 B.同盟会准备工作到位C.洋务派官僚参与革命 D.晚清改革的客观推动23.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场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变革。它包括生产组织变革、技术变革和社会阶级关系变革。下列与之对应最具代表性的是A.工厂…蒸汽机…工业资产阶级B.工场…蒸汽机…产业工人阶级C.工场…珍妮机…金融资产阶级D.工厂…飞梭…中小资产阶级24.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的5年,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即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年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6%,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4%,发达国家将年均增长2%,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由此得出结论()A.世界经济重心已转向发展中国家B.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已经构建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D.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25.美国宪法的起草人汉密尔顿和麦迪逊分别代表北部资产阶利益和南部种植国奴隶主利益,两人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以他俩为首的代表们在经历了长期激烈争论之后。最终却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决定实行联邦制。这表明A.宪法起草人不同立场引起会议争论B.宪法代表了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C.双方都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D.美国南北方经济矛盾被彻底根除26.下表中的内容摘自中国近代的一部论著,它应该是()A.魏源的《海国图志》B.严复的《天演论》C.梁启超的《瓜分危言》D.孙中山的《建国方略》27.北宋名臣李沆曾当着使者的面把真宗皇帝的手诏烧掉,并让使者回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另一名臣韩琦曾对神宗皇帝说:“先帝,臣所立;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上述现象说明宋代A.君主权力受到了威胁 B.士大夫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C.士大夫参与政治决策 D.重文轻武的国策被严格执行28.启蒙思想家卢梭主张,当专制被暴力推翻后,人们需要在社会中达到新的平等。对此。他进一步指出,鉴于历史上的契约是以牺牲人的自由平等为代价的,所以要创立一种真正合法的契约来取代它。卢梭所提倡的“契约”A.是资产阶级法律学说的基石 B.背离了天赋人权的精神C.反映了追求平等的政治诉求 D.揭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29.“如果一个国家控制了信息流,就如同在另外一个时代控制了海洋一样。”有学者将这种新型的帝国主义称做数字帝国主义。此材料说明A.科技革命影响国际政治体系 B.信息技术推动全球化C.数字跨国公司冲击国家主权 D.网络削弱了霸权主义30.下表为古代关于诸子百家起源分类的两种学说。对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学说出处内容简介“六经”说《庄子·天下》诸子百家虽各有短长,但“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即诸子百家的要旨都是由“六经”演变出来的“王官”说《汉书·艺文志》王官掌管“六经”。儒家出于司徒之官,道家出于吏官,法家出于理官,墨家出于清庙之守,杂家出于议官,农家出于农稷之官……A.“王官”说与“六经”说具有相通之处B.两种学说都揭示了诸子学说真谛C.诸子思想在融合中逐步发展与完善D.诸子学说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通过战争的方式,推翻了幕府的统治。随后,又推行"废藩置县",完成了中央集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条件。1870年12月,明治政府成立工部省,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官营金业。1873年,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近代"模范工场",以推动私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1881年,明治政府又设立了农商务省,对官营主义和干涉主义进行了反省,开始将大批官营企业出售给民间人士经管。此后,日本出现了工业革命的热潮。——摘编自冯玮《日本通史》材料二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陆续以官办及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形式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垄断了纺织、航运、煤矿等部门。进入80年代,这些企业大多经营困难。1895年7月,清政府确定了"恤商惠工"的基本经济政策。1898年,又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设农工商总局。1903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商部,以爵赏为核心,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工业、商业、矿山、铁路、商会的奖励章程和法令。在此期间,出现了"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鹜"的局面。——摘编自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日本近代工业化启动的特点,并简析19世纪末日本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与本明治政府在发展经济上的相似做法,并简析其影响。(3)以明治政府和清政府为例,说明政府在发展经济中应重视的问题。3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朝鲜半岛是整个东北亚的地理要冲,是世界上大国利益影响最为深刻的地区之一。根据雅尔塔协议,美苏军队于1945年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南北。朝鲜、韩国成立之后,美国和苏联相继撤军。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以联合国军名义出兵朝鲜。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美韩双方签署《共同防御条约》,美国取得在韩国长期合法驻军权。1991年苏联解体后,朝韩关系总体趋向缓和,韩国人民反对美国驻军的呼声日益高涨。此时,美国的战略中心转向亚太地区,故坚持在韩国驻军,并不断要求韩国增加驻军费用。朝鲜多次呼吁美国撤走部署在韩国的核武器、停止美韩联合军演,美国以朝核问题为由拒绝撤军。——摘编自李华《从威慑、遏制到制衡——论驻韩美军历史角色的转换》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韩国驻军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坚持在韩国驻军的影响。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南方在公元前已经种植甘蔗和制造蔗糖浆。战国诗人屈原在《楚辞》中就有“有柘浆些”之句,柘浆即甘蔗汁。《新唐书》记载唐太宗派专使到印度学习熬糖法。当时制糖规模有限,产量不高,尚属名贵产品,供少数官僚士大夫享用。宋时掌握了熬制成白色透明的白砂糖和冰糖,即所谓糖霜的技术。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分别叙述了甘蔗移裁技术,并画出了榨蔗汁和熬糖设备。清中期以后,糖品消费逐渐进入日常生活中。清人李调元《粤东笔记》载,此时糖最白者“售于东西二洋,称为洋糖,次者售于天下。”——摘编自《清代制糖业的发展》等材料二大规模种植甘蔗,榨制蔗糖始于十七世纪上半期。1624年荷兰人占据后,在南部实行贷款、货种等手段推进蔗植业,成为荷属东印度公司产糖的重要基地之一。明末清初,天灾人祸使无数贫民流亡至台,多以从事农业为生,甘蔗的种植面积继续扩大。郑成功收复后,利用天时地利发展蔗植业。1683年康熙统一后,闽粤等省先进的制蔗糖技术工具很快传入。为追求经济利益,农民大面积种植甘蔗。甘蔗的广泛种植带动了制糖业的兴起。清代后期,台糖是外销的主要商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摘编自《清代制糖业的发展》等材料三近代以来,欧洲甜菜糖业迅速崛起,在20世纪初已占据世界糖品生产总量的半壁江山。古巴、爪哇等地的甘蔗糖业也空前发展,直接左右着北美及东亚糖品市场的走势。受其影响,东亚传统甘蔗糖业大国——中国主导的前近代东亚糖业旧格局解体,传统的手工制糖技术也逐渐衰落。——摘编自《中国糖业史研究的新开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大陆地区制糖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之际地区制糖业迅速发展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制糖业衰落的启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根据题干“限制政府的规模和权力……成为……国民经济管理者和各种利益集团的协调人”可知,罗斯福新政扩大了政府权力,强化了政府经济运行中的调控作用,反映了政府职能的变化,故A项正确;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政府走上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排除B项;美国依然以市场经济为主导,而非政府主导经济,排除C项;罗斯福新政是坚持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前提下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未改变资本主义根本运行机制,排除D项。故选A。2、C【解析】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活动基地,故C正确;北京大学体制是否完备,与新文化运动主要活动基地无关,故A排除;北京大学不是《新青年》编辑部的所在地,故B排除;陈独秀、李大钊在北大担任教授,并不是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活动基地的最关键原因,故D排除。3、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协议成立的世界银行,主要致力于战后经济的复兴和建设以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材料“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可知是世界银行,这一组织提供的资金为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创造了条件,故B正确;有利于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是关贸总协定,排除A;世界银行的最初目的是帮助欧洲国家和日本在二战后的重建,排除C;规定各会员国的货币汇率一致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排除D。故选B。【点睛】世界银行是世界银行集团的简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通称。是联合国经营国际金融业务的专门机构,同时也是联合国的一个下属机构。4、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6年7月在图中④处开始的索姆河战役中,英、法军队使用了最新式兵器,付出了最多兵力,是一战时期最惨烈的一役,D项正确;①处凡尔登,②处马恩河,③处瓦兹河都不是一战中使用到各种最新式兵器的战役,ABC三项错误。5、C【解析】

根据“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下联: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可以看出,对联与五四运动有关,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与五四运动无关,故排除ABD项。6、D【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15年、1919年中国入超数值较小。联系所学可知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消息传出以后,国人主张抵制日货,人人用国货;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也掀起提倡国货运动,可以得出进出口贸易深受时局变动的影响,故选D;单从净出口进口贸易额不能看出半殖民地程度加深,A错误;B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7、D【解析】

根据材料“1911年”“民权”可以联系到1911年武昌起义,建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各省纷纷响应,望“风”而起,答案为D;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8、D【解析】

由表中数据看出,1949-1950年中国建交国家有19个,1951-1953年建交国家只有一个,这种情况是受建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影响,建交国家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故D正确;1949-1953年中国建交国家有20个,谈不上取得了巨大外交成就,排除A;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1953年没有与中国建交国家,无法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排除B;建国初期,中国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C错误。9、B【解析】

本图为唐代画家描绘的当时的历史事件,用艺术的形式记录了周边国家和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向唐朝进贡的历史场景,印证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故B正确;该图片为画家的创作,是对历史事件的艺术再现,而非客观记录,排除A;文人画的特点是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体现诗情画意,阎立本的画是对重大政治事件的描绘,属于宫廷画,不具备文人画的特点,排除C;图片反映的是唐朝政治影响的扩大,无法体现疆域是否扩大,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图象信息和认识史料价值的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能够理解图象信息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正确认识图象信息,反映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10、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四维”内容而确定中山装前襟有4个口袋,依据五权分立而确定前襟有5个扣子,依据三民主义的涵义而确定袖口为3个扣子”可知服饰变化受政治影响,故选C。1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习惯法转变为成文法”的原因是罗马不断对外扩张的结果,为了维护共和国的需要,故本题选择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文明·罗马法·特点12、D【解析】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进攻序幕,毛泽东的讲话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表的,D正确;三大战役后国共两党的力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排除A;此时战略决战时机尚未成熟,排除B;国民党进攻遭到全面失败是在1946年,排除C。13、D【解析】

结合课本知识得出,4世纪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破坏了罗马帝国的道路运输,使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和贸易日益困难,彼此隔绝,造成商业的衰退,奢侈品无法运到城市,作为商业和交通中心的城市的繁华生活无法维持,而都市文明和商业文明也随之衰落,故D项正确;罗马帝国的分裂与西欧的衰落无关,故A不正确;采邑制度的推行有利于封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与题干所述无关,故B不正确;阿拉伯帝国的征服与直接原因的要求不符,故D不正确。14、C【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和平宪法”为依据,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C正确;题干未体现出美国争夺势力范围,A与题无关,排除;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就已经建立了民主制,排除B;材料主旨不是外交,排除D。15、D【解析】

本题考查了跨国公司。“不同国家的公司监管、规则相同”的说法明显不符合事实,故排除A项;“跨国公司进入别国必然会遭到抵制”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情况,故排除B项;根据可口可乐公司在印度市场的进出可以看到可口可乐公司和印度的目标并不一致,故排除C项。根据“印度政府要求跨国公司将其股份减少到50%以下。结果导致印度22家瓶装厂停产、数千工人失业。1993年,印度政府主动召回可口可乐,但可口可乐公司仍遇到种种危机,甚至被要求公布秘方以防止里面有超标的杀虫剂含量”可知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应该掌握好开放和保护的适度性,故选D。16、D【解析】

根据条约的内容可知,该条约是由欧洲和北美国家共同签订,在军事上实行集体防御原则,故可以知道是《北大西洋公约》,D正确。《开罗宣言》内容是宣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承诺了处置日本侵略者的安排。A与题意不符,错误。《大西洋宪章》是由美国和英国两个国家签订的,与材料“数个缔约国”矛盾,B错误。《联合国宪章》是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与材料军事性原则不符,C错误。17、B【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给出的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战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根据地的势力范围从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不断扩大和加深的趋势,这说明国共力量对比变化的趋势逐渐加强,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的相关信息,故A项不符合题意。工农武装割据是土地革命时期的政策,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不符合题意。儿童、妇女、青年、农民、工人等本来就在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组织范围内,并不能说明统一战线范围的扩大,故D项不符合题意。18、D【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对工人阶级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培训,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思想觉悟,D正确;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在国民党一大召开后,A排除;五四运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B排除;中共在1921年就已经成立,C排除。故选D。19、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因此中美关系缓和一定程度上受到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影响,C选项符合题意。中国重返联合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苏对峙的格局,不能说改变,A选项排除。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基本矛盾基本消除的说法明显错误,B选项排除。70年代中国遭受文革危害,没有强大到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D选项排除。20、D【解析】从材料“与其说是德国民族主义发展的结果或表现,倒不如说是普鲁士实行扩张主义”可以看出甲认为不应把民族主义当作德国统一的最主要因素,根据“俾斯麦是个彻头彻尾的普鲁士人,他对普鲁士的认同高过对德国统一的渴望”可知乙认为俾斯麦普鲁士的认同高过对德国统一,两位史学家都不认为民族主义是德意志统一的最主要因素,D正确;甲和乙的论述可以看出两种看法是互相支持的,A错误;从材料“对普鲁士的认同高过对德国统一的渴望”可以看出B、C两项错误。21、A【解析】

材料信息是,相对论形成了强调自由构造的科学思想,在此思想影响下,在绘画和建筑、心理学和教育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兴起了构成主义、构造主义和建构主义等。这表明相对论影响到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故A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人的思想自由,故B错误;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想象力是现代科学最根本的特征,故C错误;“全盘照搬”说法过于绝对,故D错误。22、D【解析】

根据材料“革命军却能利用湖北的大量财政存款和汉阳兵工厂的军火坚持到清王朝大势已去”可知,革命军的主体是新军,训练新军是清末新政的军事改革内容,新军利用汉阳兵工厂的武器和湖北的资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说明晚晴新政客观推动了武昌起义的胜利,故选D;A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23、A【解析】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时,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蒸汽动力和机器生产是主要的技术变革,产业工人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主要阶级,因此A选项正确。工场是在工业革命之前的生产组织形式,B、C选项错误;D选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765年珍妮纺车的创制,而飞梭是在1733年发明,是在工业革命之前。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4、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说明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亚洲经济将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无疑将增加亚洲各国的经济实力,从而推动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所以D项表述最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BC两项目前已经实现与将来时间特征不符。故选D项。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25、C【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汉密尔顿和詹姆士·麦迪逊两人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都主张实行联邦制,故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重点说的是最终达成的结果而非争论,A选项排除。宪法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非美国人民,B选项排除。美国南北方经济矛盾被彻底根除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选项排除。26、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给出了三种权力的归属问题,把中国的这三项权力被哪些国家瓜分写的直截了当,因此很明显是梁启超的《瓜分危言》,选择C选项。【考点定位】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时务报》与《天演论》27、B【解析】

通过材料信息“李沆将皇帝的手诏烧掉”“韩琦对宋神宗的谈话”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宋朝时期官员对政治行为的态度,说明士大夫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B正确;宋代加强了皇权,皇权并未受到威胁,排除A;题干主旨是对官僚对皇权的限制,而非士大夫参与决策,排除C;重文轻武与题无关,排除D。28、C【解析】

“人们需要在社会中达到新的平等”“鉴于历史上的契约是以牺牲人的自由平等为代价的,所以要创立一种真正合法的契约来取代它”表明卢梭所提倡的“契约”,反映了追求平等的政治诉求,故C正确;不能说卢梭的“契约”精神是资产阶级法律学说的基石,排除A;卢梭思想符合天赋人权的精神,B错误;题中卢梭思想没有揭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D错误。29、A【解析】

学者观点强调了控制信息流对于未来竞争中的重要作用,犹如帝国主义时代控制海洋一样。而信息流是科技革命的重要表现,说明科技革命影响国际政治体系,A正确;题干与全球化无关,排除B;题干指的是国家控制信息流,而非跨国公司,排除C;根据题干主旨可知,掌握科技实际上容易形成霸权主义,D排除。30、A【解析】

据《庄子》可知诸子百家的要旨都是由“六经”演变出来的;据《汉书》认为诸子百家都起源于“六经”,而王官又是掌管“六经”的,所以“王官”说与“六经”说具有相通之处,故选A;《庄子》没有揭示诸子学说的起源真谛,B错误;CD从材料不能体现,排除。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特点:自上而下的方式;政府积极推动;缺乏民主政治的保障;具有后发优势。原因:推翻幕府统治,扫除发展障碍;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政府鼓励和扶持资本主义的政策;战争赔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本。(2)做法:成立经济管理部门;制定经济政策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由直接投资办厂逐渐转向鼓励民间投资。影响:突破传统重农抑商政策;抵御西方的经济侵略;调动民间投资的热情,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高民族资产阶级地位;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3)根据时代变化适时调整经济政策。重视私营经济的发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发展经济【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日本明治政府通过战争的方式”“又推行废藩置县”和“创办官营企业”等关键信息可知日本的工业化是由政府推动的,由此得出自上而下的方式;政府积极推动;根据材料“对官营主义和干涉主义进行了反省”反推可知官僚主义严重,进而得出缺乏民主政治的保障;根据材料“此后,日本出现了工业革命的热潮”得出具有后发优势。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推翻了幕府的统治”得出推翻幕府统治,扫除发展障碍;根据材料“完成了中央集权”得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根据材料“创办近代模范工场,以推动私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得出政府鼓励和扶持资本主义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马关条约》得出战争赔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本。(2)第一小问做法,根据材料一“明治政府成立工部省”和材料二“清政府正式设立商部”得出成立经济管理部门;根据所学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在经济上实行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等政策和材料二“清政府确定了恤商惠工的基本经济政策”得出制定经济政策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根据材料一“将大批官营企业出售给民间人士经营”和材料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工业、商业、矿山、铁路、商会的奖励章程和法令。在此期间,出现了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鹜的局面”得出由直接投资办厂逐渐转向鼓励民间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