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有哪些?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条件是什么?要选举和被选举的是谁?重要性是什么?3、政治自由的内容、重要性、要求分别是什么?4、监督权的含义、内容、要求分别是什么?5、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有哪些?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含义和表现分别是什么?8、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如何坚持这一原则?9、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1、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⑴根本原因: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与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⑵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反映在法律上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⑶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国家制度的具体内容。一个国家的宪法究竟规定公民何种权利是由国家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同时又直接体现找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认识生活中的这些权利和义务重要性: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的。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特点: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公民的义务也是法定的、庄严的、不可推卸的。上述图片说明我国公民行使了什么权利?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条件(国籍、年龄、政治、能力条件)
首先是我国公民(国籍条件);必须是年满18周岁(年龄条件);依照法律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政治条件);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能力条件);(2)含义(3)地位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参与管理的基础和标志(一)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判断: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1)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2)镇长的选举(3)区人大代表的选举(4)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5)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特指选举和被选举为人大代表的权利。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国家领导人的选举,都不是这里所说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内容。上图说明我国公民行使了什么权利?(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1)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2)地位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3)特点:自由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4)要求:公民只能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2、政治自由(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①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政治自由含义
言论自由
出版自由
结社自由
集会自由
游行自由
示威自由通过语言表达意愿以出版物形式表达通过组织社团表达聚集在一定场所表达列队行进表达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是没有水的约束,那该多么自由啊!岸边的死鱼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
辨析:观点一:“人们能够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是自由。”观点二:“自由是做法律所允许的一切事情的权利。”(1)观点一是错误的,观点二是正确的。(2)民主和自由总是具体的、相对的,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没有抽象的、绝对的民主和自由。民主和自由总是受到法律和制度的制约,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是从来不存在。
言论自由权利的运用以不致妨碍宪法及其他条文的规定为限;任何出版物的权利,以不得恶意诽谤政府或企图颠覆政府的存在为限。——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违宪案例的解释。李洪志及“法轮功”邪教组织一些“法轮功”练习者受李洪志歪理邪说的欺骗、迷惑,有的患病后拒绝去医院,不打针、不吃药,贻误治疗导致死亡。有的因练“法轮功”自杀身亡或精神失常。有的甚至采用残忍的手段杀害他人。公民只能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公民行使了什么权利?
被尊称为“冒死爷”的69岁的工程师钟吉章。
2010年广州亚运会前,他在网上发帖,揭露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的工程验收报告作假。引起舆论轰动。他自称“冒死不是魅力,做人只凭良心。”因为“凭良心说实话”,他被有关媒体评为“2010年度中国正义人物”和“2010中国魅力人物”。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一)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3、监督权(1)含义(谁监督,监督谁)(2)内容(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等)
(3)要求:依法行使,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4)意义:
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了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批评权是指公民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批评意见的权利;建议权则指公民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利。控告权是指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机关进行揭发和指控的权利;检举权是指公民对于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向有关机关揭发事实,请求依法处理的权利。申诉权就是指公民的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作出的错误的、违法的决定或判决,或者因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而受到侵害时,受害公民有向有关机关申诉理由,要求重新处理的权利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职责违法、失职公民对行政处分、诉讼判决不服、受不公正待遇A、申诉B、批评、建议C、控告、举报??CB?A权利和义务仿佛是一对孪生兄弟…我国公民应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呢?上述图片说明我国公民履行了什么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二)、政治性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1)重要性这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2)具体要求(公民怎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卫国家政权统一,与颠覆国家政权和分裂国家政权的行为作斗争;维护民族团结,坚决反对一切民族歧视,民族分裂行为。2015、4、16日凌晨,“太原将发生7.6级地震!”百度贴吧、微信群出现的这则“信息”,引不少公众半惊半疑。18日23时许,山西省公安厅发布的消息令人们吃了“定心丸”:4月17日,山西公安机关依法对散布“地震谣言”的网民高某峰,予以行政拘留五日处罚。2、遵守宪法和法律
当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发现国歌播错了的时候,应该怎么办?中国国家跳水队运动员李世鑫
2011年2月25日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俄罗斯站的比赛中,中国选手张新华、李世鑫包揽了男子3米跳板冠亚军。然而,粗心的主办方连续两次播放中国国歌时都出现了状况,于是李世鑫大声清唱《义勇军进行曲》,他的这一举动不仅赢得了现场观众的赞许,更化解了主办方的尴尬。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严守国家秘密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同损害国家利益行为斗争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国家荣誉国家利益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3.监督权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权利政治义务政治性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是什么?第一、平等地享有权利;第二、平等地履行义务;第三、平等地适用法律。(2)如何正确理解这一原则?A、特指司法平等,不包括立法平等;
B、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反对一切特权。C、是宪法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理论上平等,现实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平等地享受权利并不等于可以平等地实现权利。)二、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思考:下列材料反映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什么原则?材料二:2010年落马的官员中省部级官员就有多人,如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刘卓志,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朱志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等……这些腐败高官要么被判徒刑、要么被审查撤职,说明不管官多大,只要违法,都要受到制裁。材料一:卫生部发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草案)》,要求托幼机构不得拒绝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肝功能正常的幼儿入园。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材料三: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规定,下列情况不予享受低保待遇:
在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员,无正当理由两次拒绝就业介绍或不参加社区公益性劳动公民在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人肉搜索是近年来在互联网兴起的一种以人找人、人问人为特征的资料搜索方式。它在满足人们知情权的同时,也容易引起个人隐私的泄露。这启示我们,作为公民应:
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1)权利和义务是什么关系?对立统一第一,含义不同:权利是指公民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权益;义务是指公民依法履行的责任。第二,特点不同:权利法定不可剥夺,具有自愿性可以放弃;义务具有强制性,不能放弃。对立:统一不可分:第一,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第二,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2)怎样坚持这一原则?第一、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第二、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义务。第三,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如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从权利和义务的双方来看,父母对于女履行抚养教育义务,对子女方面说则是一种权利;相反,成年子女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对父母来说则是一种权利。又比如,宪法规定所有公民都享有人格权,而对某个公民来说,他享有这项权利,其他人就要承担保护其人格权不受侵犯的义务。
关于房子拆迁问题,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的角度上我们应该怎么处理?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①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原则?②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
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小结:政治权利和义务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巩固练习
1、人民法院实行的司法救助制度,努力做到“让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经济确有困难交不起诉讼费的群众打得起官司”,“让那些确有冤情,但正义难以伸张的群众打得赢官司”,对于保障基本人权,维护社会正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民法院对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开展司法救助体现: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有法律保障C、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D、司法机关必须公正司法,严格执法A2.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从政治上“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就要使我国公民积极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是A.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公民的政治自由C.公民的监督权D.公民应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A3.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着力在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中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关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解错误的是A.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B.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C.我国公民平等地适用法律、制定法律D.反对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C[悟典题·明考向][典例1]
某村民在参加乡人大代表选举时,村里干部暗示他一定要选指定的某位候选人,他感到自己的民主权利受到侵犯,就把这件事情反映给上级人大部门并要求答复。在上述事件中涉及的公民民主权利有(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
B.被选举权监督权
C.示威自由监督权
D.选举权维护国家利益A[演练1]干部用得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得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这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干部任用实行公示制的通俗说法。选用干部通过公示的办法让群众把好最后一关,将干部人选交给群众评说、把关。这一制度保障了公民的 (
)A.选举权 B.被选举权
C.监督权 D.政治自由C
[典例2]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科学家,只有爱国,才能强国。说到民族自尊心,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不可能喊美国万岁,而只能喊中国万岁。祖国的富强、祖国国防的强大是我奋斗、拼搏的目的。”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公民要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B.公民要自觉维护国家荣誉,增强民族自尊心C.只要爱国,我们就一定能为国家作出贡献D.公民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同等重要的原则B[演练2]
2011年8月12~23日,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深圳举行。假如你有幸成为本届运动会的一位志愿者,你认为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
)①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社会稳定③直接管理有关国家事务④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典例3]
下面漫画中该官员的态度 (
)
A.没有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B.没有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C.没有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D.没有坚持民主与专政相统一的原则C
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通过微信、微博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网络在大众工作与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一些诸如“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不法分子也将贪婪的目光瞄向了浩瀚的网络海洋,妄图制造流言,浑水摸鱼,获取非法利益。面对网络上不时出现的虚假信息,公民应当明辨孰是孰非,支持政府治理网络环境,防止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公民在防止网络虚假信息方面应如何承担责任?
2
答:①政府的权力要依法行使,防止权力的缺失和滥用(2分)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2分)
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监督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3分)发挥人大、党、政协、社会与公民、司法机关、行政系统内部等多种监督形式的作用(2分)
③政府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3分)公民要积极行使监督权,采取合法形式,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2分)
3.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通过微信、微博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在大众工作、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一些诸如“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不法分子也将贪婪的目光瞄向了浩瀚的网络海洋,妄图制造流言,浑水摸鱼,获取非法利益。
面对网络上不时出现的虚假信息,网络管理者通常采取删帖或是发布新信息加以回应两种态度。这两种方式孰优孰劣?引发人们对此表达了不同见解。
甲认为,“公民对法律要有敬畏之心。公民造谣后要有惩罚机制,让谣言传播者不能有恃无恐,谣言就没有可乘之机。”
乙认为,“互联网管理者的积极引导是主要手段,此外需要具备法律适用、道德延伸和文化熏陶三个条件,才不会给予养分。”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在防止网络虚假信息方面应如何承担公民责任。(12分)
答:①公民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任何网民在互联网上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3分)
3
②公民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旅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依法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利,自觉抵制网络虚假信息。(3分)
③公民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有序发布网络信息,维护国家安全、安全和利益,不得危害国家利益。(3分)
④公民要支持、监督政府治理网络环境,有效防止网络虚假信息传播。(3分)
2
答:①政府的权力要依法行使,防止权力的缺失和滥用(2分)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2分)
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监督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3分)发挥人大、党、政协、社会与公民、司法机关、行政系统内部等多种监督形式的作用(2分)
③政府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3分)公民要积极行使监督权,采取合法形式,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2分)
3.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通过微信、微博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在大众工作、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一些诸如“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不法分子也将贪婪的目光瞄向了浩瀚的网络海洋,妄图制造流言,浑水摸鱼,获取非法利益。
面对网络上不时出现的虚假信息,网络管理者通常采取删帖或是发布新信息加以回应两种态度。这两种方式孰优孰劣?引发人们对此表达了不同见解。
甲认为,“公民对法律要有敬畏之心。公民造谣后要有惩罚机制,让谣言传播者不能有恃无恐,谣言就没有可乘之机。”
乙认为,“互联网管理者的积极引导是主要手段,此外需要具备法律适用、道德延伸和文化熏陶三个条件,才不会给予养分。”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在防止网络虚假信息方面应如何承担公民责任。(12分)
答:①公民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任何网民在互联网上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3分)
3
②公民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旅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依法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利,自觉抵制网络虚假信息。(3分)
③公民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轻工业大学《数据分析与大数据技术的数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做账实操-快递公司加盟商保证金的账务处理分录
- 2025年江西省建筑安全员考试题库附答案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材料(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热力系统工程与仿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植物营养与肥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栽培与耕作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飞行控制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辐射防护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陪诊服务项目计划书
- Unit7ArtLesson2BeijingOpera课件高中英语北师版
- 2023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说苑》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低血糖健康宣教
- 《炼油化工基本知识》课件
-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分析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 《射频同轴电缆》课件2
- 以工代赈政策培训课件
- 垃圾分类校本教材
- 中职学生开学心理知识讲座
- 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智能感知与识别技术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