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练员方法指南_第1页
1教练员方法指南_第2页
1教练员方法指南_第3页
1教练员方法指南_第4页
1教练员方法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练员方法指南教练方法导论教练过程的辩证法训练设计的思路何谓教练什么是教练法教练法应该包括哪些一、教练法导论(一)何谓教练?

1、教练的涵义从事竞技运动训练工作,培养运动员并指导他们参加运动竞赛争取优异成绩的专业人员。教练是训练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指导者,负责选材、制订训练计划、组织计划的实施,并指导运动员参加比赛”(《运动训练学词解》,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教研室,1999)。教练就是指具有运动专门素养与指导技术,指导运动员从事合理有效的训练,以便参加比赛时能突破自我,攻击对手获得佳绩。(吴章明,台湾大专体育第72期)

教练员面对最为重要的两个工作竞技能力系统解构训练系统参赛系统积聚过程释放过程竞技理论参赛实践训练实践前瞻特色应用社会环境因素干预竞赛环境因素干预

教练是运动员的激励者和老师,这包括向运动员灌输训练理论与实践以及技术信息、资料情报的传输。教练是一位在训练中进行教学辅导、比赛中进行指导的知识渊博的人。他应当具备一般教练员的素质和从事的职业领域内的专业知识。教练是一位对运动员的身体、心理及思想道德方面的发展培养有影响作用的教育者。教练是一位努力使自己的运动员的身体处于良好的状态,使自己的运动员的身体处于良好的状态,使自己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色的人。(《亚洲足球教练员B级培训教程》亚洲足球联合会编著,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运动员对教练员的期望因素内容个性能让运动员及相关人员认同热情明显表现出对自己所从事的运动项目的热爱、执著诚心倾听别人意见、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考虑运动员的建议知识善于把握该运动项目发展的前沿,广博的学识和掌握有效提高运动成绩的方法尊重尊重每一位运动员公正在训练、比赛及生活中,不偏袒某人识别了解每一位运动员各自的特点威信几乎每一个目标都能实现安全确保训练环境是安全的纪律以纪律约束队员和自己心态在压力或逆境情况下表现出的沉着、冷静成熟以自身的行为做出榜样支持良好、友善的相互照顾、体贴的关系团结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目标使队员和自己明确在做什么爱护关心每一位运动员教练员的宗旨因素目的教学向运动员传授竞技项目的某些概念,为提高其体能、技能、心理能力而实施的教育。训练为使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中获胜,而相应进行的旨在提高竞技水平所组织的活动指导为实现预期目标,在训练和竞赛过程中而采取的一系列指令

教练员的类型种类含义一般的教练员:他们在训练中只是告诉运动员练什么,动作如何做2.较好的教练员:他们在训练中不但告诉练什么、如何做动作,而且还要耐心讲解训练要求和动作的要领等3.优秀的教练员:除了“告诉”和“讲解”以外,他们还能给运动员讲解为什么这样训练,每个练习的作用和效果以及相应的根据和道理等4.伟大的教练员:在优秀教练员的基础上,他们的重要特征就是能够及时收集运动员对训练的反馈和不断地对运动员进行鼓励

冯树勇(2002)

自认成功教练的原因原

原西德(国家级)

原西德(俱乐部)

美国(国家级)

得分

顺序得分

顺序得分

顺序体育研究教练之经验运动员之经历良好的教育背景除了体育外的专业训练创造力组织能力说服力完成工作的欲望学校(俱乐部/政府)的配合运动员的合作教学指导能力

3.5243.8513.5632.51102.0411

2.6792.9352.8562.7372.708

1.72123.602

2.52124.7114.1253.3392.8111

3.7173.9064.213.53.6084.622

3.14104.123.5

2.75103.6153.4873.3882.7511

3.2993.5364.1123.6043.833

1.54124.411

吴章明依KruegerArnd等(2004)随着竞技水平的提高,教练所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一方面社会对教练员品质的要求益趋严苛;而另一方面教练环境却变得更复杂,运动员的价值观与态度更倾向自由化与个人化,使得教练过程难以掌握。这种纷乱、不确定的教练环境无疑对教练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挑战。生理TRAVEL旅行TRAINING训练NUTRITION营养FATIGUE疲劳REST休息HEALTH

健康补水膳食平衡补充交通工具食宿时差爆发力力量有氧损伤感觉疾病睡觉单纯休息放松心理生理急性慢性教练员工作中扮演的角色角色目的角色目的指导者教师教练员动机心理学家实施纪律者经营管理者——

————胜任训练和比赛活动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产生积极和果敢的态度确定奖励和处罚系统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指挥员社会服务员朋友科学家学生发明家——————把握势态、随机应变协助政府、商家咨询相互支持、援助进行详细分析、测验综合、确定目标乐于听取意见、学习并独立思考远见、开拓、创新等(依<英>伍兹《教练员教学训练指南》,1992)

称职教练员应具备的素质

容1.努力学习,不断地充实和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不断吐故纳新,满足现代竞技需要2.扎实稳固的基础理论知识

生物、训练学、教育心理知识3、深入清晰的专项理论知识

项目制胜规律及个性特点4.丰富广泛的实践经验

注重经验的提炼,并与理论紧密结合5、重视语言的学习与运用

快速、准确地把握竞技信息6.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工作技巧

热爱事业、满腔热情;严守时间、倾心投入;

尊重他人、乐于倾听;深入了解、区别对待积极鼓励、激发斗志做事公平、视同仁;豁达乐观、诙谐幽默;衣着得体、举止文明;关心体贴;关心体贴、热心帮助。

冯树勇等(2002)中国与国外教练员岗位培训内容和特点的比较国别

本公共体育科学训练科目(含社会体育理论、运动心理学、运动医学、运动与营养、运动指导等)专项运动理论知识和技能(含专项运动的基础理论、技术、技能以及专项运动的指导实践等)注重教材编写和使用

国体育专业知识训练指导或教学方法对人的个体差异、儿童成长和发育的了解与运动成绩有关的身体训练理论、营养学、运动分析、心理训练技能获得与保持等伦理道德、哲学、行为准则、法律责任管理或职业技能实际教练工作经验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渐进性和针对性

国科学理论(含体育哲学、教育学、体育管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与营养、科学训练理论等)2、

专项运动知识(含运动技术战术、运动策略、运动专项技能等)3.训练实践与培训的知识结合进行实践训练内容安排突出新与实践

亚体育科学理论、运动技能技术、比赛规则和训练方法、训练计划制定、训练评估、训练实践等注重体育科学理论与具体运动项目相结合

大体育科学训练理论与方法专相知识训练实践分三阶段,即开展、传输、职业化各阶段培训重点不一

国安全教育、体育能力最大化课程与实践少年不同的身体和心理特点运动生物力学和药物教育注重运动员的个性培养和运动员家庭建立密切关系

国体育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实践运动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根据三个结合、三突出的原则,制定各项目各级别的内容

陈作松等,(1998)教练是一种职业教练必须扮演多种角色成功的教练应具备多种能力

2、教练水平提升的必要性科学训练是教练员追求的目标,科学训练是教练员为主导,多学科人员参加的旨在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益的过程。为此,教练员自身素养和水平对于科学训练至关重要。教练水平的提升其必要性体现在:(1)高水平教练是提升国家竞技体育竞技水平的基础和前提

中国体操“金牌教练”成材规律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强烈的事业心是体操金牌教练成才的内部动力。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从世界水平的高度把握专项前沿是体操金牌教练成才的必备条件。全面、超强的能力是金牌教练成才的业务基础。较高水平的专项积累、求知好学、明师指导、主持高水平训练、经受大赛洗礼是金牌教练成才的主要途径。不断创新、开拓进取是体操金牌教练成才的关键因素。刚毅、沉着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个人修养是金牌教练成才的基本保证。(俞继英,2004)体能类项目教练员运动训练知识点需求调查结果n=296运动训练理论关键知识点1肌肉运动时的三大能量供应系统及其之间的关系2不同负荷下机体的疲劳程度及其恢复时间3训练量和强度的关系3有氧和无氧能力在全年训练负荷中的比例和关系4力量和耐力的增长与消退5赛前训练的时间、负荷和减量模式6运动疲劳的检测控制7板块训练8高原训练的时间、量与强度关系和高原训练后竞技状态的变化9间歇训练方法的生理学机制及其应用10运动的经济性从世界一般水平达到世界优秀水平的关键因素注:n=72,项目:乒乓球、艺术体操、激流皮划艇、赛艇、跳水、体操、速度滑冰)(2)高水平教练员是竞技运动项目的先进代表,引导项目的发展方向高水平教练员,不仅仅是一名教练,更是代表了某一项目的先进生产力,全世界的教练员都在密切注视着这些高水平教练的做法,主动吸收他们的先进理念和训练方法手段,他们的思维决定项目发展的方向。他们的专业能力决定可以影响这个项目的发展速度,因此,要从世界的高度和项目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教练的地位和价值。近年来世界最活跃的部分训练理论专家

(3)高水平教练员是运动员精神塑造的核心力量提到中国女排人们自然就会想起袁伟民;说到香港单车运动员黄金宝就会提及沈金康;进入美国篮球名人堂的优秀运动员比尔﹒伍顿(BillWalton),曾这样描述被誉为“美国人的冠军教皇”约翰﹒伍顿:“约翰﹒伍顿向我们提供了克服不利情况和各种障碍的必要工具。他知道,这些不利情况和障碍贯穿于我们篮球事业始终。他教导我们如何进行针对假想的、典型的对手训练,以便我们不至于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运动员精神境界的塑造,是取的优异成绩的内在动力。(4)高水平教练员是科学训练团队和科技攻关平台的主体中国奥运军团中,许多突破性项目的成功经验表明,在训练科学化探索和科技攻关的过程中,都凝聚了教练员不懈的努力和孜孜不倦的科学追求。机能测试专项测试形态素质测试

3、中国教练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北京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使社会对竞技体育尤其是教练员的职业、地位、价值有了重新的认识,在崇敬和羡慕的同时并不能掩饰教练员普遍存在的问题。总体来说,教练员尤其是高水平具有爱岗敬业,不懈追求,勇于创新,敢于接受挑战职业境界和素质,但是也存在少数不思进取,工作不够严谨,思想保守,观念更新慢的现象。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不足:(1)科学知识总量不足,不善于掌握新知识和新科技训练和参赛是交叉科学。中国特别重视对教练员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教育,积极地为教练员创造机遇去学习培训。但是,目前从教练员综合素质来看,与国外优秀教练员相比,我们的教练员掌握的科学知识总量不足,并且主动学习的意识不浓,掌握的现代科技手段不多。许多教练员从优秀运动员直接走上工作岗位,而且是重要的工作的岗位,客观上导致这些教练员没有时间去学习积累新知识,他们在训练中无疑会遇到许多困惑和难题,强化培训将是解决他们知识总量不足的有效途径。澳大利亚全国教练员资格制度最低课程要求级别课程形式课程时间(时)总时间(时)入门教练原理和专项实践66

一级教练原理4

专项运动1044

教练实践30或1赛季二级教练原理35

专项运动30125

教练实践60或2赛季三级高级专项教练理论与实践进展100

教练实践100或3赛季200高级适合提高高水平运动训练需要由教练员理事会决定的个性化专项学习计划(一般2~3年)备注:入门课程学习后还不能为全国教练员资格认可的注册教练员

(钟秉枢等,2001)

中国各级田径教练员岗位培训内容高级教练员中级教练员

初级教练员

践国内外专项优秀运动员技术分析运动员大赛前安排及参赛能力培养国内外各专项(含少儿)训练理论方法的进展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特点少年儿童多年训练及训练特点田径各专项技术教学法专项素质的分析及发展的有效方法专项运动员选材理论与方法各专项训练负荷及科学安排专项技术训练、竞赛、科研发展动态多年训练计划的制定田径运动各专项基本技术与教法少年儿童全面身体训练少年儿童田径运动的训练负荷及科学安排田径训练计划的指定田径运动员的选材标准和方法田径训练大纲的分析

论高级运动员心理特征分析与训练国际田径总会关于严禁使用运动违禁药的规定运动生物力学在田径训练中的应用过度训练的预防诊断及处理田径运动教学、训练及比赛的心理训练田径运动训练中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评价与应用运动训练中的恢复与运动员自我监督的手段与方法田径运动训练中生理特点及影响各专项运动技能形成发展的因素少年儿童田径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及训练少年儿童田径训练中的生理特点及青春期生理变化特征田径运动训练中的伤害预防及紧急处理管理与科研高级运动员的思想教育与组织管理国际田径组织和国际竞赛与进行运动训练中的科研工作运动员的思想教育与组织管理运动训练中的科研少年儿童运动员的思想教育与组织管理怎样做一个教练员

原国家体委科教司《国家体委教练员岗位培训法规性文件及资料汇编》,1995(2)教练员创新意识不浓,创新能力不足,科训一体化程度不高现代运动训练是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灵魂的训练组织模式。教练员知识总量是他们那进行科学思维和训练方法手段创新的基础,有限的知识总量主观上限制了他们关于项目的战略发展的思路,因此,也就很难打开创新思路,激发创新的动力,创新训练手段,以至于我们许多项目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这表现在:

A.经验型训练仍然处于主导地位。经验是宝贵的,是成功的一种体验,但是决不能以经验替代科学的研究和系统的探索。

B.创新能力不足,简单移植。

许多教练员对国外训练方法顶礼膜拜,唯大碗方法是从,因此,大量地移植许多外教的训练方法,甚至是阶段的训练计划都严格执行,训练的结果可想而知。刘钦龙,2006国家体科所等单位调查结果显示,科研人员、医生和管理人员对奥运会、全运会成绩的贡献率约为23%,而运动员、教练员的贡献率为77%。奥运会四大件:血乳酸仪、血色素仪、心律表、桨频表1996年奥运会科技攻关与科技服务的正式立项并实施2000年悉尼奥运会科技攻关与科技服务全面实施2004年雅典奥运会科技攻关与科技服务向纵深方面渗透,先后有科技部立项10大立项;运动队尝试科技攻关试点项目:皮划艇和跳水2008年奥运会科技攻关形式转变,中心负责制和科教司课题管理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常态化科技攻关大参与面增加,摆脱传统单纯的体育科研人员搞科研的局面,中科院、社科院、北大、清华、各个省市体育局以及相关的大学我国竞技体育备战奥运会科技渗透趋势

科学训练的惯性认识长期以来,训练实践界对科学化训练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认为只要进行科学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提供的分析进行训练就是科学化的训练。我们认为:科学训练的本质是正确认识专项训练的客观规律并由此产生决策思想、行为准则和方法学理论。科学训练的基础就是如何动态把握和理解项目的本质特征,并从根本上对传统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手段进行改造和创新。我国科学训练和科技攻关的实践中可以得出如下的层次,下面是科技攻关的五个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相关的五个层次:测试服务型科研分析型

训练创新型课题攻关型

科技先导型科研分析的重点与难点

单一指标的多重价值单一指标的动态价值多重指标的全面价值多重指标的拮抗意义分析的综合性综合的分析性全面解读训练过程是核心服务型-科研型-攻关型-创新型-先导型

C.掌握信息的能力不强,动态跟踪世界先进训练体系的步伐不大。我国教练员在掌握现代科技手段上和国外相比水平较低,语言交流能力不强也是导致教练员把握项目发展的趋势水平有限。在国家队教练员群体中,能够用外语进行交流的不足10%,能够一天上一次互联网的教练员不到50%,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就是观念,信息就是效益”对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是非常重要的。1975-1985-2000不同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全年训练量的变化趋势教练员在执教过程中,必须做许多的决策,比如,挑选运动员、制定各种计划、运用各种策略等。做这些决策必须符合科学的步骤。这些决策的制定是建立在教练员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这些信息必须合理地、系统地收集。信息收集的可靠性包括收集信息方法的可靠性和仪器设备的精度。信息越准确、越丰富,就越能保证教练员决策的正确性。收集信息可以为教练员提供如下具体的帮助:监测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和发展的情况。从运动员身上获取可靠的反馈信息。分析、判断并且纠正训练中出现的错误。制定训练计划。激发运动员的进取动机。制定战术。挑选运动员。评价训练计划执行情况及运动成绩。发展新的战略、战术和树立新的观念。为公众和媒体提供球队的有关信息。

(3)计划制定和把握细节的能力不强在我国备战奥运会的历史上,不断有外教的加盟,他们为国内的教练们带来新的训练观念和训练方法,使我们受益匪浅,不仅如此,我感到最大的差别是外教制定计划的能力。很多外教的“年度赛历”和“周计划”是我们教练员的范本和学习的榜样。在训练的操作上,我们的教练员在细节与欧美国家相比,不够精细,过程控制的质量不高。比如准备活动不深入、强度偏低,训练比赛数据积累不全面、不准确,技术规范和标准不统一,负荷量和强度界定不清楚等等,以至于整体训练质量不高,要求不严,时间效益较低。这些不足告诉我们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教练员训练“是专业体制,训练观念又不乏业余意识”,这是我们长期以来存在制约因素。二、何谓教练方法?

“每诞生一个冠军,必定有一种新的训练方法(周明,1994)。”大量的运动训练实践证明,改变、创新以及合理地运用训练方法,已成为提高各个竞技项目运动成绩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中国田径总体的竞技水平不高,其中田赛类项群各项前三名平均成绩(1980-2003)与奥运会年相近成绩的年代比较,中国1980年的成绩相当于50~60年代奥运会年的成绩,平均成绩相差20~30年;2003年的成绩相当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成绩,相差30年左右。也就是说,中国田赛类项群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多数项目与世界的差距非但没有缩短,反而在逐渐拉大(赛庆彬等,2004)。伊辛巴耶娃伊辛巴耶娃高淑英高淑英

两名铅球运动员推标准球的成绩相同,但运动员A推轻球的成绩优于运动员B,运动员B推重球的成绩优于运动员A。如果继续提高专项运动成绩,两名运动员应分别重点发展何种力量?

雅典奥运周期皮划艇对项目本质特征的定位高强度有氧功能为基础的技术性强的速度力量耐性项目“三个坚持”的训练指导思想坚持有氧训练为基础坚持提高个体能力为主体坚持以速度为特征的每桨划船效果为核心训练中确定有氧能力的重要地位提高和保持每桨最大输出功率在低桨频中强调肌肉放松、动作准确皮划艇项目科学认识模型2000年以前国家队训练思路93—95年注重高强度有氧训练96年注重比赛强度下的持续能力和多人艇划桨技术能力训练97年阶段性地强化体能训练98--99年注重专项化训练和配艇技术训练2001年九运会调研的结果

1、专项有氧耐力训练不足(间歇训练比例70%)

2、陆上体能训练不足

3、专项训练年限不足

4、专项技术水平较低

5、形态素质的非均衡性不足素质整合三个坚持2001.12-2002.8有氧强度2002.11-2003.92003.10-2004.8时间跨度核心思想皮划艇项目特征:是以高强度有氧供能为基础的速度力量耐力性项目

有氧强度训练的生物学效应①提高技术的稳定性,培养“技术感觉”---专项知觉②专项化的募集程度提高,每桨输出功率增大④有效改善有氧代谢系统的结构(肌肉形态—肌肉细胞、肌肉附属结构的支撑强度、内脏结构)⑤提高快红肌纤维的比例,加快乳酸消除速度⑦提高人体健康水平,提高人体免役力---无氧训练是功能性提高,对人体的免疫力是一种破坏性(肌肉细胞膜的破坏、红细胞的撞击、激素水平的下降)⑧保持竞技状态,延长运动寿命

孟关良与杨文军专项肌肉做功的肌电分析课题成果运用教练法实际上要回答两个问题:其一,教练选择手段的有效性;其二,教练选择手段的思路或观念的合理性。前者是操作层面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某种方法(方法就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认识、变革或创造客体]所选择的手段、途径或活动方式[孙小礼,2004]);而后者则是针对前者—方法而言的,也就是方法的方法—方法论(以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或学问),显然,它是在操作层面之上的。教练的目的是提高和创造运动员的优异运动成绩,所以教练法所涉及的范畴应该包括上述两个层面:即教练为提高运动成绩而采用的某种方法和教练合理与有效地选择方法的理论。所谓教练法,就是关于教练在训练和竞赛过程中合理和有效地运用方法的理论。教练法的立意在于:教练们在长期的教练活动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尤其是成功的经验,需要我们从方法论的层面加以研究和总结;另外,既然教练活动中的方法多种多样,也需要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一般性和特殊性,总结出共性的东西,概括出关于方法的规律性的知识。这不仅是训练理论关注和探讨的问题,而且应当面向从事教练活动工作的教练,因为在教练活动中教练是主体,教练法所涉及的相关理论能够启发他们对训练方法做进一步的思考,必将对竞技体育事业产生积极的影响。竞技项目种类繁多,每一个项目都有其特殊的规定性,即便是同一个项目因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其训练方法也是迥然不同。但是作为训练方法,是否有共同之点呢?是否有一些共同的必须遵守的原则呢?我们认为是有的。从某个教练、某个项目、某个学科的方法和经验中,总结出共性的东西,概括出关于方法的规律,这就是教练方法论。其实,研究教练法,是在承认“个别中存在着一般”这个前提下,从教练过程各种各样的具体方法中间概括出教练法的一般原则。但是,不能用“一般”去代替“个别”。教练法提供的是一般性的方法论原则,而不是具体方法本身。(三)教练方法包括什么—研究范畴

教练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系统。为了便于认识这一动态过程的要素及其逻辑顺序,将这一过程暂以静态来分析,对于获得该过程的正确认识是必要的。确定指导思想运动员现实状态诊断确定竞技目标制定训练计划制定竞赛计划组织实施训练计划实施竞赛指导提高竞技能力获得优胜或名次效果评估反馈

教练过程的基本操作程有了教练过程这一基本的程序,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也就找到了自己在教练活动系统中的地位,对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的叙述就有了基本的依据。例如,教练过程所包含的训练法、教学法、裁判法、竞赛法、指挥法、组织法、统计法、测量法、逻辑法、个案法、观察法、实验法、急救法等等各种方法,我们在教练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都会经常地应用。然而,教练过程的各种方法因与其具体的任务相联,每种方法的应用只是局限在操作层面上,尚难构成具有一般意义的方法的理论,因而也难以提升对教练活动的认识。教练法的研究范畴应该是广泛的,不应规定其范围,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在“方法”方面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以提高教练思想方法的水平,增强教练驾驭教练活动的本领。我们拟提出一些对立的范畴:部分与整体、定量与定性、经验与理论、已知与未知、模型与原型、学习与创造,以此来作为教练法的研究方向。希望以它们为主线来梳理教练过程各种方法在使用时应该思考和处理的各种基本关系。教练方法与提高成绩直接相关方法的有效与无效之分取决于合理性已知与未知部分与整体定量与定性原型与模型二、教练过程的辩证法目前在对运动成绩影响因素的研究过程中,涉及影响运动成绩的部分与整体、简单与复杂、定量与定性、经验与理论、原型与模型、学习与创造等对立范畴的因素,我们往往更倾向于对影响运动成绩局部的、具体的、定量的、经验的、原型的等某一方面因素进行研究,其结果易于造成认识上的偏颇,或对研究对象揭示的不全面、不系统。例如,在对运动成绩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习惯于作“定量”的研究,象“对某某项目优秀运动员专项负荷特征的研究”。其目的是通过该研究力图获得该项目优秀运动员在不同训练阶段专项负荷的变化规律,为将来的训练提供依据。那么,在整个研究中研究者是否清楚“负荷”“定量”的依据是什么?确定负荷量度的标准是什么?负荷变化的规定性又是什么?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定性的研究,它贯穿定量研究的始终,尤其在研究的准备阶段,往往决定研究的重点与方向。一般地,研究性质的属于定性,求出数量关系的属于定量。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精化。定性决定一个塑像的身段轮廓,而定量则规定身段各部分的尺寸。因此,二者是互相补充的。(《莺啼梦晓—科学方法与成才之路》王梓坤,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一)教练过程中的已知与未知人们认识事物,总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教练过程,其实就是从已知出发探求未知的过程。在教练过程中,怎样认识已知与未知、如何处理好已知与已知的关系,是一个必然要遇到的问题。简要地说,“已知”就是“知道的”。“已知”,对于教练来说,是已经认识到的竞技项目训练和竞赛的原理、规律,或是已经掌握的教学、训练、科研的方法与技术,还可以是教练已有的经验、已观察到训练与竞赛的现象、已获得的数据等。总之,“已知”可以看作是教练关于竞技项目创造成绩的已有信息的集合。而“未知”就是“不知到的”。“未知”,可以理解为教练尚未认识到的竞技项目训练和竞赛的原理、规律,尚未掌握的教学、训练、科研的方法与技术,在训练与竞赛中尚未观察到的现象、尚未获得的数据等。概言之,“未知”可以看作是教练关于竞技项目创造成绩的尚未获得的信息的集合。教练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把“不知道的”变为“知道的”,以便去科学地驾驭教练过程,最终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显然,教练需要首先知道他还有哪些“不知道的”东西。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品德教练具备崇高的品德修养教练具备广博的知识素养教练需要无界的知识教练需要跨界的知识教练需要融合的知识经济、管理、法律、政治、人文、科技专业知识教练具备综合全面的管理能力罗伯特·卡茨教练具备健康稳定的身心素质情商(EQ)EmotionQuotient智商(IQ)IntelligenceQuotient逆境情商(AQ)AdversityQuotient体商(PQ)PhysicalQuotient在提高运动成绩的过程中,教练所确定的任务是针对运动员的“差”而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差”就是“未知”,教练的工作就是利用其已知去解决未知。教练在利用已知去解决未知的过程中,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

1、教练的知识结构不同的教练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在对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因为对于这个问题,他们的“已知”与“未知”并不完全一致。同样,同一个教练对不同的问题的认识水平也会不同。

2、教练的认识能力教练的认识能力主要反映在训练和竞赛过程中对其内在规律的准备把握和理解的才能。教练员只有对竞技项目的内在规律、发展趋势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才能预测竞技项目发展的规律,走在前面。认识能力对于教练利用“已知”解决“未知”,是非常重要的。3、当前的认识水平

“已知”与“未知”都是对于“现在”而言的,强调的是当前的认识水平。现代奥运会发展100多年,人们对运动成绩的认识活动从未停止过,其已知和未知都在不断地扩展。原来的未知可以通过人们的认识变为已知,如对“大负荷”的认识;某些曾被认为是已解决的问题在新的条件下也会提出新问题,如对“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认识。学历=能力文凭=水平资历=阅历苦劳=功劳智商=情商年龄=本领建立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标准的人才评价机制教练能力评价的误区教练面对社会环境变化的挑战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等级距离、信息距离正在消失社会自主意识的增强和谐社会的兴起合作伙伴关系的出现教练面对组织变革的挑战“去官僚制”现象的出现权力等级、管理界限日渐模糊管理扁平化、工作团队化领导者权力来源的多元化教练面对管理方式的挑战人治法治善治刚性管理转向柔性管理统治型管理转向服务型管理规则导向管理转向结果导向管理影响教练“已知有限”的因素大致包括:

1、决定运动成绩的复杂性

运动成绩产生过程显现的复杂性分类描述关系复杂竞技能力关系、人际关系、事际关系结构复杂多通道、多回路、多层次状态复杂多变量、多目标、多参数特性复杂非线性、非平衡性、非确定性、非稳定性环境复杂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竞技环境影响复杂多输入、多输出、多干扰条件复杂资源条件、信息条件、训练条件、行为复杂个体行为、团队行为、国家行为运动训练的理论,本质上说,它不仅能够对竞技项目创造成绩的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而且还应预测竞技项目创造成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然而,现实中,教练在掌握与运动成绩有关理论时,往往是按照学科的归属而分门别类地学习的,要么是自然科学的生理学、生物化学,要么是属于社会学的教育学、心理学,再不就是工具类的统计学、测量学等,而能够真正接近反映客体双重属性(自然的和社会的)的理论如运动训练学,供教练的选择却非常有限。把教练过程中的复杂性综合性更多地留给教练,让教练具有“交叉科学”的认识功能,显然是不现实的。2、认识客体工具的不确定性主体对客体的认识需要获得客体的信息,这一过程需要“中介”或认识工具。自然科学家对于自然的认识可以利用科学实验去控制客体,从而获得客体有关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信息。而教练对客体所获得的信息,受认识工具条件的限定,其掌握的知识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教练活动的客体主要是人,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去“控制”他,去做实验,相应理论的实证具有相当的困难,不具有自然现象那样的可重复性;第二,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其中有对大量的主体与客体交流(调查、问卷、访谈等)的信息进行整理的,客体的主观意识、思想、行为、动机等都影响信息的真实性;第三,理论工作者自身的素养决定其认识水平。树立“已知有限,未知无限”的观点,有助于确定教练研究“已知”的主要领域和方向,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教练怎样看待已知与未知

1、掌握已知,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教练掌握的知识越丰富,对于训练和竞赛的观察、判断和推理就会更敏锐、更深刻和更准确。教练对于经过运动训练实践反复检验已证明是正确的知识和理论,应当充分地尊重,不要因为教练过程出现一些问题,就对于这些知识和理论加以怀疑、否定。随随便便地怀疑、否定已有的知识和理论,往往是处于无知。或者根本不了解国内外当前对教练过程某个问题的认识水平,盲目地照办、模仿,这也是无知。因此,教练如何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竞技项目特点、学习和掌握已有的知识,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对于教练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教练员的知识结构除了需要掌握与其他行业一般的知识外,还必须掌握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所特有的知识。由于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对象是人,而人必然兼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的特点,因此研究体育自然科学的学科和体育社会学科,是教练员知识结构的主体。另外,因决定运动成绩的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体育知识体系的综合性学科也是教练员必须掌握的。再有方法论的知识对于教练员来说是驾驭训练和竞赛规律最重要的武器,它们应该是教练员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高级训练(年度)第二阶段(3年-部分时间)资格:具有德国体育运动联盟教练员资格(证书)的州教练员职务第一阶段(1.5年-全时)资格:具有德国体育运动联盟教练员资格(证书)的州教练员职务2次已毕业教练员和获得资格的毕业生研讨会另外:100小时专业实践训练专项教育(240学时;20%)项群教育(480学时;40%)基础教育(480学时;40%)另外:100小时专业实践教育专项教育(240学时;20%)项群教育(480学时;40%)基础教育(480学时;40%)2次国家队教练员研讨会认证委员会:-地方体育部门-联邦内政部-德国体育运动联盟-州体育运动联盟-科隆教练员学院前提-教练员A级资格证书-国家同意德国教练员学院提供的训练和高级培训课程教练知识结构体系并非是一层不变,随着人们对竞技项目和运动成绩认识的加深和理解,一些新的学科知识必然要补充进来,原有的学科知识也随之扩大和深化;不同层次的教练,其知识结构的形成有别,各类学科知识的重要程度及排序也应有所不同;教练知识结构的构成,应充分满足专项运动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2、积极探求新知的热情教练能否能不断地得到新的知识,不断地认识新的未知,很重要一点就在于教练是否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积极探求新知的热情。教练只有知道的越多,知道自己不知到的也就越多,即认识到的未知会随着以已知的扩展而不断扩展。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优秀教练身上得到证明。

教练,正处于社会变迁、自我专业、时代脉动、知识爆发、终身学习等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之下,正确地认识教练过程中的已知与未知,有助于教练充分地理解本身所扮演角色所肩负的任务;有助于不断地充实教练员所具备的新知识与技术;有助于了解运动员的心理与个性差异以及与训练有关的物质、社会、观念等环境的差异程度;有助于收集国内外相关咨询以便更恰当地拟订目标和计划;有助于开发人际关系,发挥教练团、智囊团的协助及财团的支援,使运动员在最理想的环境里接受训练与参加比赛等等。探求新知的态度应是教练的基本哲学修养之一。3、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它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引姜念涛《科学家的思维方法》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由已知出发探求未知,首先就要找出问题,问题是进行教练活动的入手点,是否善于发现教练过程中的问题和确切地提出问题,是衡量教练能力的重要标志。

提出问题的分类

预测问题

训练问题

信息问题

·运动成绩预测

·对手技术、战术预测

·训练方法、手段预测

·运动器材、仪器预测

·技术诊断

·训练控制

·专项手段与教法

·赛前训练安排

·机能诊断

·科技信息

·国外运动员训练、比赛信息

·运动员自身的训练、比赛信息

(李益群,2002)1、对深层物质结构的探索2、协调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困难3、引力波探测4、质子自旋“危机”及其实验探索5、力学的世纪难题D―湍流36、地球科学中的非线性和复杂性37、地球构造运动驱动机制的反演38、人类对全球环境变化影响的预测39、气候系统动力学40、自然控制论74、统一医学75、意识和思维动力学76、人类疾病与基因77、生命起源中的对称性破缺78、精神与免疫98、中华民族及现代人类的起源99、人类基因组研究中的社会学、伦理学和法律问题100、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1998-6-1科学难题以多种形式对国家制定大型的中长期计划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些进入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如“973”计划等)之中

一些已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之中

☆一些进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重大领域和项目之中

许多提出难题的科学家正在朝着解决自己提出难题的方向努力1、基层教练存在着哪些“已知”局限?2、在提高运动员能力过程你发现了哪些问题?问题点:在教练过程中,教练经常要遇到部分与整体、或局部与全局这样一个关系问题。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因为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隶属于全局性的东西(《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科学地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有利于教练从整体出发,系统地认识教练过程。(二)教练过程中的部分与整体

部分与整体是哲学中的一对范畴。部分是指组成整体的某个要素或某些要素的组合以及整体中的各种关系。部分是构成整体的基础,同时也受到整体的制约。而整体则是部分及部分之间关系的总和,整体既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组合,也不是各个部分的纯线性排列,而是它们之间的多样性的、有机的统一。因此,整体就具有各个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特征,即整体性特征(孙小礼,2004)。例如,把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看作一个整体的话,它既不同于体能的性质也不同于技能、战能、心智的性质,更不是各个部分性质的相加,它应具有自己独特的新的性质。整体和部分都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整体与部分是可以转化的。例如,如把运动成绩作为一个整体,那么,竞技能力只是它的一个部分,但是竞技能力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而相对竞技能力而言,体能只是竞技能力的一个部分,但体能本身又是一个整体,它又可分为运动素质、形态和机能几个部分。因此,一个整体,相对组成它的部分或低一级的层次,它又是整体,而相对于更大的整体或更高一级层次,它又是部分。运动成绩的层次,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都是不可穷尽的。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是其各个部分有机地组织起来的,当整体发挥功能时,各个部分互相协调、同步活动、有机配合,这时整体的功能就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例如,集体对抗性项目,当运动员们根据对手而采取的攻防配合获得成功的时候,就形成了任何单个队员都不具备的球队整体攻防能力。教练过程中,许多情况下我们都在追求“整体大于本分之和”的效果。部分与整体的三种形态2、整体小于部分之和

这种情况与上相反,由于在整体中的各个部分之间互相牵扯,产生内耗,导致部分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这样整体的性质就会小于部分之和。例如,球队队员之间不团结、闹矛盾,比赛时相互不配合,甚至是相互拆台,那么球队就不能发挥它作为一个整体的作用;再如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整体水平不高,可能是因为他的某项素质或能力薄弱而导致的。教练过程中,我们期望追求“整体大于本分之和”的效果,但结果往往是某些能力提高了以后,其运动成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3、整体等于部分之和

这种情况主要指联系不密切的整体中的某种“量”而言的,由有限个部分机械地组合而成的整体,其整体的数量就等于各个部分的数量之和。例如,运动员的初期和较高级阶段的训练中,运动员训练的“量”与运动成绩的增长往往是呈正比例关系,即所谓的“练什么,长什么”,但是,这种操作思路在高水平运动员身上就很难奏效。目前,在高水平运动员的教练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教练仍机械地看待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的各个部分,练的很苦,但收效不大。

在提高运动成绩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以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来解释运动成绩与其构成要素之间关系,除了量的关系外,还应有质的关系。运动成绩与各个构成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它们相互之间的作用是复杂、多样的,不同项目、不同运动员相互作用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另外,当运动员运动成绩提高之后,其原运动成绩及其要素所表现出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现代科学发展总趋势:一方面,高度的综合。这是由科学研究对象变得越来越复杂所决定的。面对复杂的系统问题,必须用整体性的系统方法加以综合、全面的系统考虑。因此,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必然对人们的认识活动起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高度的分化。在科学走向综合的总趋势下,科学也在不断分化和精细,而且当我们的科学研究不断向未知推进的时候,把整体分解为部分,以及从部分去认识整体的分析方法仍然是必要和有效的。作为教练,对教练过程如此诸多问题进行合理的、有效的思考,其思考的方法尤为重要。1、具有解剖功能的分析方法客观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部分的各种属性、关系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事物的整体性,这就是分析方法的客观基础。例如,在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过程中,作为“整体”的竞技能力,其构成的各个部分本来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但是,为了对某个能力个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教练就不得不把它从整体的竞技能力中暂时分割开来,以便单独地加以训练和提高。

在教练过程中,能否准确地找到制约专项运动成绩的关键要素,采用分析的方法对教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教练在分析制约专项运动成绩的要素有以下几种思路:分析运动成绩在空间分布上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把跳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可以分解为技术、身体、心理、战术、形态、机能、社会条件等,并分别对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再进行分析,直至分析到对跳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各部分起到关键的关键的要素。德国著名跳高教练D﹒斯坦奇设计的跳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框架

技术训练

助跑→起跳→过竿

素质训练

速度→力量→柔软性→技巧性→耐久性

心理训练

极度状态下的稳定性→兴奋过程的导入性

战术训练

自我分析和对比赛对手的分析→比赛场地的分析→准备比赛计划

形态条件

身高(高的)→体重(轻的)→腿长(长的)

机能条件

健康条件→恢复能力→营养条件

社会条件

社会条件→环境条件→性格条件(理智)→教练与运动员的关系

→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对专项的态度

(依沈孟棣,1998)我们再对其中的力量素质给予分析。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功率取决于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的量:N=A/t(N—功率;A—练习过程中的工作量;t—完成练习的时间)。在跳高起跳中,踏地时间极短(0.15-0.20s),为了使人体获得最大的垂直腾起初速度(约4.6米/秒),需要430~450公斤/秒的起跳功率。在0.15-0.20秒的时间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通常称为爆发力。无论身体素质发展得多么完善,如果不具备充分的爆发性力量、不会利用拉长肌肉的弹性变形、甚至不会利用神经肌肉器官的反应能力和变换方向的助跑速度、则不可能达到上述的起跳功率。因此,跳高训练应重点发展爆发性力量,提高肌肉的弹性和反射性,这就需要选择带有速度力量特点、与跳高起跳动作结构相似的专门力量练习。分析运动成绩在时间发展上整个过程的各个阶段。例如,按跳高运动成绩的技术表现形式的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分解为:跨越式阶段(1889年前)→剪式阶段(1895年)→滚式阶段(1912年)→俯卧式阶段(1935年)→背越式阶段(1968年)等五个阶段,分析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个竞技能力的特点等方面的情况,从而为认识跳高项目的变化规律提供据。分析运动成绩复杂统的各种因素及其特点,以逐步获得对专项运动成绩的完整认识。

2、具有整体性的系统方法系统方法就是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和理论,把研究对象作为系统,在认识和实践中运用系统、信息、反馈等综合性概念和现代科学手段来研究问题的方法的总称。系统方法是要从不同层次关系入手,寻求不同层次上变量之间、方法之间以及研究结果之间的关系(孙小礼,2004)。例如,对足球场上“临门一脚”差的现象进行剖析,如果从直接原因给予判断,那就是进攻队员个人技术的问题,可是我们的训练一直在解决这个问题,但仍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显然,从表面上找原因似乎难以解决“临门一脚”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将“临门一脚”看作是一个系统,用系统方法来对其思考,则会发现在表面现象之后仍有许多需要问题与“临门一脚”有关。给进攻队员创造机会的还有队有的战术配合和默契,同时也包含着对手防守体系存在着问题;运动员在场上的竞技表现与教练的临场指挥;运动员场上的表现又与教练的训练相关;教练在训练以及比赛的表现又与管理决策者有关。另外场上的裁判、观众等等因素,它们有的处在技术层面,有的在管理层面,有的在决策层面,相互作用各司其职,共同构成与运动员进球瞬间相互关联的因果链,这里有技术问题、管理问题、决策问题,甚至是商业问题及训练体制等各种问题(李益群,2002)。如果将以上因素看成是人的活件系统,那么,还有场地、器材、设备等硬件系统;还有保障比赛正常进行的各中相关制度的软件系统,又与活件系统构成复杂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到,系统的方法要求全面地综合地研究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相互之间的关系,各子系统与它所属上一层次的系统乃至整个系统的关系,各子系统与它下一层次的子系统的关系,以及这一系统与外部环境(其它系统)的关系。对于教练来说,如何通过系统思维方式来认识教练过程中的各个复杂系统的呢?首先,要习惯把发展“素质或能力”(整体)看作是其要素以一定的联系组成的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整体,即系统。比如,体能及其构成要素;竞技能力及其构成要素;技术及其构成要素等。其次,这个整体(或素质或能力)具有不同于各要素功能简单相加的新功能,训练的目的就在于找出系统的这种新性质。比如,我们对“专项能力”的理解,目前世界上许多高水平运动员的专项训练,尤为强调和重视练习的完整和高强度。因为当运动员进入高水平训练阶段之后,各项运动素质及其它们之间的协作已经达到很高水平,某一局部运动能力的单一改善不仅很难使专项成绩得到提高,有时还会影响到整体的发展。此时,只有运用完整和高强度的专项练习手段才能在更加接近实际比赛的情景,才能充分挖掘那些与专项密切相关的器官和系统的潜力,从整体上促使不同素质间、各项素质与技术间以及心理、环境等因素与技、战术的发挥之间协作更加均衡和稳定。分解和局部的训练在负荷上难以达到“专项”的训练效果,显然无法有效地提高专项能力(陈小平,2004)。教练过程中的许多问题:项目的特征、训练目标的确定、计划的制定、训练效果的评价等其中的诸问题,都需要我们系统地思考,发掘系统的新功能、新特质,并以此安排训练。其三,所有的问题(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比如,奥运举重冠军占旭刚曾说过,“我成功的诀窍之一,就是我每堂训练课之前都能与教练很好的沟通,因此,我每堂训练课的负荷都能达到我当天的100%。”这里反映出教练与运动员两个系统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其四,侧重于考虑问题(系统)的无序性、多样性和非线性等特征。在教练过程中,我们对有许多现象是依从线性的或因果联系的思维方式来考虑这些现象本质的,而现实结果的偏差,使我们对原有的思维方式不得不产生了怀疑,是不是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借以帮助我们达到认识的目的。例如,教练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弄清楚“练什么”,即“专项训练”,因为它涉及到教练过程的各个环节,如果“练什么”发生了偏差,即使“怎么练、练多少”再精细,再“科学”也不会取得预期的结果。目前,多数教练几乎都是以线性思维来考虑确定“专项训练”内容的依据。以下现象可以实证:以“专项动作”作为区分的标准。以“专项动作”作为区分的标准起源于训练理论。“专项训练”是指,“以专项运动本身的动作(即比赛性练习),以及与专项运动动作相似的练习,提高专项运动水平所需要的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发展专项运动素质和心理品质,掌握专项运动的技术、战术、理论知识”(北京体育学院86年版《运动训练学》)。由于这个定义没有说清“专项”是什么,导致实践中教练误认为凡是与专项动作形式近似或动作本身的练习,都可作为“专项训练”的内容。如篮球训练中,只要是用球进行训练的内容就称之为“专项训练”;足球训练中,把用球进行训练的内容统称为“专项训练”;自行车运动员骑自行车训练即称之为“专项训练”;各种跑类项目中,把相关类跑统称为“专项训练”,等等。这在训练中已司空见惯。然而,在同一项目中,尽管“专项动作”的外形是基本相同的练习,即运动学特征相似,但由于作强度不一,完成动作的动力学特征却存在极大的差别。比如,不同强度的跑,虽然动作外形一致,动用的是同样的运动器官,它们运动的轨迹、方向等几乎完全相同,可是涉及的供能系统却完全不一样。强度极大的,动用的无氧系统;强度不大的动用的有氧系统。工作中,无氧系统工作时,心、肺等器官系统的参与并不起关键作用。有氧供能系统却恰恰依赖于心肺等器官系统。把存在极大差别的动作均算作“专项动作”,显然是不合适的。以“主导能力”作为区分的标准。些年人们对训练理论中以“主导能力”划分竞技项目类别的观点,已经接受,尽管目前尚未有任何生物学的理论予以支撑,这只是训练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对训练的理解而做出的结论。对这一观点的认识已经延展到对“专项训练”的确定上。比如,速度性项目、力量性项目、速度力量性项目、体能类项目、技能类项目,在确定“专项训练”时,自然以“主导能力”为标准。近两届奥运会中日韩亚洲运动员在田径、游泳和水上项目的金牌项目2004雅典2008北京∑中国田径游泳水上男子110米栏

女子10000米8女子100米蛙泳女子200米蝶泳双划500米女子帆板

双划500米女子四人双桨赛艇日本田径游泳男子链球

女子马拉松7女子800米自由泳

男子200米蛙泳男子100米蛙泳男子100米蛙泳男子200米蛙泳韩国游泳男子400米自由泳1虽然,这种考虑“专项训练”可能是“合理”的,但是,“主导能力”一味地优先增长,是否就能更快地提高成绩,恐怕这种理解过于片面和简单。例如,许多耐力性运动项目如果过于发展“有氧能力”就会造成对快肌纤维刺激的减慢或变小,进而影响运动员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的增长,最终导致运动成绩提高缓慢。为此,目前国外的一些周期性耐力性项目特别重视力量训练,通过系统的力量训练有效发展快肌的收缩速度和力量,以弥补有氧训练的不足。自行车、游泳、赛艇和速度滑冰等项目的世界级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次数一般在每周3~5次,其中2~3次为专门的力量训练课,1~2次为与其它训练内容交叉在一起的训练。显然,在确定“专项训练”内容时,要充分体现“专项训练”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以“静态理论”作为区分的标准。这主要表现在确定“专项训练”时,机械地运用相应理论依据和静态的理解“专项”特点。教练之所以对“专项”认识不清,除运动训练理论没有进行认真研究外,与以前出版的《运动生理学》教材对专项特点分析的内容有关。从可见到的各个年代版本的《运动生理学》教材中有关对专项特点阐述的内容,均是仅从能量供应系统的工作状态为出发点的。如,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分析专项特点的标准基本没变,即,把比赛时运动员工作时间短的项目,作为无氧代谢项目对待;把比赛时运动员工作时间长的项目,作为有氧代谢项目对待;对于处于混合供能的项目,则并无根据地提出其中各种代谢系统的比例。这些分析专项特点的内容,从五十年代沿用至今,且依然有影响力(延烽,2004)。通过上述对“专项训练”的解析,促使我们在考虑教练过程诸多复杂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对任何一个问题,应以整体性为基本出发点。要对问题进行全面地分析和研究,要综合地考虑各种关系。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和稳定,它是一个优化的过程。以上我们讨论了解决问题的两种思维方式,应该强调的是我们在用系统方法考虑复杂问题时,并不时要排斥分析方法,因为在运用系统方法研究整体的时候,必然包括对各个部分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问题点:1、何谓整体与部分2、素质训练中“部分与整体”的意义3、解析专项能力间的作用关系(三)教练过程中定量与定性定量与定性是事物两种不同的规定性,是事物进行研究的两个取向,或两个侧重点。对教练过程诸问题的判断也需要从定量与定性来考虑。所谓量,就是表示有关事物的构成或某些性能的等级、程度、规模、范围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的研究也叫定量研究,就是指从量的方面认识事物的研究方法,即侧重对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范围和空间结构的测量、计算和分析,是精确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孙小礼,2004)。例如,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实际上是“量”一种表现。这种“量”表现的基础或前提,又是教练按照这种“量”提高的规律将其构成要素以数量的多少来规划的,跑多快、练习做几组、每天练几次等,即练多少(多年、年、阶段、周、日、课的)。教练的意图必须要用过定量方式表现出来。

中国赛艇队女子组年度运动负荷(水上)比例周期第一大周期第二大周期时期一般准备期专门准备期第一竞赛期专门准备期第二竞赛期过渡期时间13周13周6周5周4周4周比例技术38%技术30%有氧56%有氧56%有氧56%技术30%

有氧57%有氧54%间歇14%间歇8%间歇8%有氧60%

间歇16%间歇16%混合12%混合15%混合15%其它10%

混合16%混合16%加速5%加速5%加速5%

技术12%速度2%速度2%

实战3%速耐2%速耐2%

实战2%技术12%

技术10%

(郑晓鸿,2003)质的研究,也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