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_第1页
2第二章-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_第2页
2第二章-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_第3页
2第二章-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_第4页
2第二章-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

(约公元前3500年一公元4世纪)古代两河流域图:古西亚的自然、人文背景地理: 地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伊朗高原 气候——干燥,定期泛滥;夏热,冬有北风且潮湿 材料——少水、石,用土坯、芦苇、沥青,石灰质泥土的灰浆历史:苏马连文化;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公元前400年左右这里出现了定居的农业民族,到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从中亚经伊朗迁徙到此建立了最早的城市。从此,这个地区先后出现了许多个奴隶制国家,直到公元前538年被并入波斯帝国为止。文化: 多神教 君主制——崇拜国王+天体——发展宫殿、星象台、庙宇 文化交流频繁——建筑环境汲取外来影响.建筑成就:创造了以土作为基本原料的结构体系和装饰方法。两河流域建筑发展苏美尔(前3500——2000)巴比伦(前1900——1600)亚述帝国(前800——612)新巴比伦(前612——539)以土为原料的结构体系和装饰方法生土建筑夯土墙 土坯砖 拱券结构、穹隆(沥青为粘结材料,用于仓库、坟墓、水沟)饰面技术

B.C.4000 圆锥形陶钉,12cm长,红、白、黑组成图案

B.C.3000 沥青护墙,防日晒,外贴石片、贝壳,图案仿陶钉形式 特制砖作墙裙——出现浮雕(母题重复) 琉璃砖——深蓝底,白、金黄色浮雕(动、植物,花卉)少数题材反复使用,构图图案化适合琉璃砖大量模制的生产特点,小块拼镶的工艺,反映了土坯墙的结构逻辑。——材料、结构与建筑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影响了小亚细亚,欧洲、北非,后来对拜占庭、伊斯兰建筑影响很大公元前四世纪起,开始大量使用土坯,公元前四世纪末有了券拱技术,但由于缺乏燃料,砖的产量不大,所以券拱技术没有发展,只用于仓库、坟墓和水沟、住宅和庙宇只在门洞上发券。第一节彩色斑斓的生土建筑观象台又称山岳台,是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塔式建筑物。山岳台或天体台是用土坯砌筑或夯土的多层高台,有坡道或者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间不大的神堂,坡道或阶梯有正对着高台立面的,有沿正面左右分开上去的,也有螺旋式的。乌尔观象台:第一层基底面积65*45M,高9.75M,第二层基底面积37*23M,高2.5M总高约21M。乌尔城塔庙:或称观象台、山岳台,塔庙是公元前2200年—公元前500年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今伊拉克)各大城邦中的艺术性和宗教性建筑,为阶梯式的金字塔形。乌尔塔庙是现存塔庙中保存最好的一座。塔庙平面图乌尔城位于现巴格达市东南约300公里处。公元前第5千年,苏美尔人在此定居,公元前第4千年开始形成城市,至公元前第3千年中,发展为强盛的城邦国家。乌尔城平面图乌尔城址现状景观乌尔月神庙(观象台)规模:占地17公顷,有210个房间,围绕着30个院落,台高18M。萨尔贡王宫(

Sargon

公元前722年一公元前705年)亚述帝国时期特点:防御性很强,也是属于山岳台范畴。材料:墙为土坯。萨尔贡王宫平面图萨尔贡王宫鸟瞰图由四座碉楼夹着三个拱门的宫城门为两河下游的典型形式。

萨尔贡王宫东南入口王宫平台下的排水道角部雉堞入口剖面入口立面门洞处人首翼牛雕刻有特色。

第二节饰面技术1、墙面装饰2、巴比伦城、王宫及伊什塔尔城门(City,palacecomplexandIshtarGateofBabylon两河流域原是一片河沙冲击地,没有可供建筑使用的石料,苏美尔人用粘土制成砖坯,作为主要建筑原料。为了使建筑具有防水性,他们在墙面镶嵌碎陶片装饰,类似现在的马赛克,成为两河流域建筑的一种特有装饰。它最重要的建筑为塔庙。它建在用土垒起的大台基上,气势壮观。这种类似金字塔的建筑被称为“吉库拉塔”为保护土墙,重要部位楔进长约12cm的圆锥形陶钉,紧密排列,底面形同镶嵌,涂上红、白、黑三色,组成图案。公元前三千纪以后,多用沥青护墙,在外面贴石片或贝壳,把陶钉装饰的传统传承下来。土坯墙下不用砖或石垒,石板贴面,成墙裙形式。墙的基脚和墙裙便作浮雕。为适合型砖易于模压生产,砖砌的浮雕重复有限的几个母题。乌鲁克(Uruk)的土墙饰面翼神(门上磁砖饰)亚述纳西拔王宫翼牛狮子---(萨尔贡王宫彩砖饰)奥穆兹德与黑暗精灵翼狮搏斗---(波斯波利斯宫浮雕)新巴比伦城(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

巴比伦城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90公里处。巴比伦,阿卡德语意为“神之门”。巴比伦原是阿莫里特人苏木阿布在公元前1894年建立小王国的中心,到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公元前1792年-公元前1750年)征服周围的城邦国家后,定都于此,为古巴比伦王国的商业和行政中心。公元前626年,迦勒底人那波帕拉萨尔在此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尼布甲尼撒二世时达到全盛。巴比伦城、王宫及伊什塔尔城门(City,palacecomplexandIshtarGateofBabylon)

巴比伦城平面位置图——面积1.6km*2.6km。——有护城河和两道城墙。——城市街道布局相当规整。——住宅区为连排的3、4层建筑。宫殿平面1.空中花园2.伊什塔尔门3.宁玛赫神庙4.城墙5.幼发拉底河边城堡--建筑围绕内院布置

--建筑类型--王宫的主要房间布置在庭院的南侧巴比伦城市景观-----(公元前7世纪一公元前6世纪)——中心祭坛及塔庙埃特曼安吉塔庙:该塔庙有正方形围墙,墙每边长400米,塔基平面正方形,每边长91米,塔高7层,内为土坯,外砌以砖。据希罗多德介绍,其内安放着巨大的主神马尔杜克黄金坐像,重达22吨。最上的庙宇为神的住所。新巴比伦王朝的建立者那布珀拉沙尔(626-605BC)重建埃特曼安吉塔庙。巴比伦的伊斯塔尔门内部伊什塔尔城门复原图注:伊什塔尔门是献给女神伊什塔尔的建筑,是巴比伦建筑的代表作巴比伦城的“伊斯塔尔门”巴比伦城城门华丽的琉璃砖装饰,世称“伊斯塔尔门”望楼与望楼之间用拱形过道相衔接,使它显得更为壮丽。整个墙面嵌饰着瓷砖制成的野牛和龙兽形象浮雕共575个。城内大道,这条大道也非常壮观,古代隆重的盛典游行行列都要通过这条大道,故称“圣道”。它用1.05平方米的石灰石砌成,石板上还刻着楔形文字的铭文。各种金色的动物塑在藏青色琉璃砖上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这种墙面装饰与古代亚述宫殿内的装饰浮雕相比,显示了古代艺术智慧的一大跃进。以后西亚地区的伊斯兰教建筑艺术,在许多方面继承了新巴比伦的装饰风格。在琉璃砖的采用上,东方阿拉伯建筑从古代巴比伦建筑中获得了启迪。

马赛克贴图空中花园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花园建于一系列高大建筑的四层平台之上,由沥青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远望如悬于空中。提幼发拉底河水灌溉。一说是阿述国王阿达德尼拉利三世(公元前810年—公元前783年在位)之子撒姆拉马特所建;一说是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年-公元前562年在位)为安慰其王妃米提亚人阿密斯提对故国山川花木的怀念而建。巴比伦城皇宫的“空中花园”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人称奇的地方是那个供水系统,因为巴比伦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遗址相信亦远离幼发拉底河,所以研究人员认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的输水设备,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紧着齿轮的把手,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流返回地面。另一个难题,是在保养方面,因为一般的建筑物,要长年抵受河水的侵蚀而不塌下是不可能的,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Mesopotamianplain)没有太多石块,因此研究人员相信空中花园所用的砖块是不同的,它们被加入了芦苇、沥青及瓦,更有文献指石块被加入了一层铅,以防止河水渗入地基。空中花园空中花园想象图之一空中花园想象图之二波斯波利斯王宫(Persepolis

)时间:(公元前518年—公元前460年)规模:台高12M,面积、450*300M

入口处是一壮观的石砌大台阶层,宽6.7米,邻近两侧刻有朝贡行列的浮雕,前有门楼。中央为接待厅和百柱厅,西南为内宫,东南为财库周围是绿化和凉亭等,布局整齐但无轴线关系。伊朗高原盛产硬质彩色石灰岩,再加上气候干燥炎热,所以建筑多石梁柱结构,外有敞廊。12345波斯波利斯宫泽克西斯门的柱子两个仪典大厅、后宫、财库之间以“三门厅”为联系。宫殿建筑群西北方向景观百柱大殿人首翼牛像青铜像故宫九龙壁浮雕西安昭陵六骏图波斯波利斯的系列崖墓大流士石窟墓(公元前485年)

墓在波斯波利斯以北12公里的山崖上。其正面呈十字形,宽约13.3米,刻有大流士宫立面缩影。中部为四根兽头式柱子,门楣为埃及式,上面为一用人像支承的国王宝座。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年-公元前486年在位),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公元前521年,他定都于苏萨,以波斯波利斯为陪都。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英文名称:TheCodeofHammurabi),1700年出于巴比伦;它刻在一根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共3500行,正文有282条内容,用阿卡德语写成。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法典。是汉谟拉比为了向神明显示自己的功绩而纂集的。

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王汉谟拉比,约在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因统一两河流域与颁行法典的历史活动而著称。它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为后人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经济关系和西亚法律史提供了珍贵材料。

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公元前1792年~1750年在位)颁布的一部著名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石雕

在1901年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伊朗西南部一个名叫苏撒的古城旧址上,进行发掘工作。一天,他们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石,几天以后又发现了两块,将三块拼合起来,恰好是一个椭圆柱形的石柱。经考证,石柱上正是用楔形文字记录的法律条文——《汉谟拉比法典》.石碑由三块黑色玄武岩合成,高2.25公尺,上部周长1.65公尺,底部周长1.90公尺。石碑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沙马什授与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高0.65公尺、宽0.6公尺)。浮雕下面是围绕石碑镌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