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旅游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宫殿、坛庙、陵寝_第1页
3-旅游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宫殿、坛庙、陵寝_第2页
3-旅游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宫殿、坛庙、陵寝_第3页
3-旅游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宫殿、坛庙、陵寝_第4页
3-旅游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宫殿、坛庙、陵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建筑文化ArchitecturalCultureofChina一、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二、中国古建筑的基本构件三、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五、中国古建筑的建筑思想和艺术成就六、中西古建筑的比较七、传统建筑文化与旅游二、中国古建筑的基本构件中国古建筑外形上分为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常用的基本构建有台基、屋顶、圆柱、横梁、开间、斗拱、藻井等1、台基-基座

普通台基:素土、灰土、碎砖三合土夯筑而成,约高一尺。

较高级台基:较普通台基高,在上面建汉白玉栏杆,用于大型建筑或宫殿建筑的次要建筑。

更高级台基:称须弥座,又名金刚座,表示建筑的级别,用砖或石砌成,台上建汉白玉栏杆,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的主要殿堂建筑。

最高级台基:由几个须弥座相叠,用于最高级建筑,如故宫三大殿、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太和殿有三层汉白玉石须弥座台基,高8米,使太和殿显得更加巍峨高大、气势壮观。2、屋顶及装饰庑殿顶

重檐庑殿顶

二、中国古建筑的基本构件歇山顶

悬山顶硬山顶

攒尖顶

卷棚顶

功能:避雨防水,遮阳挡风,装饰美化。吻兽脊兽3、结构上木构架—立柱+横梁二、中国古建筑的基本构件屋顶—举架(柱上承檩檩上排椽)屋身—柱间填筑门窗和维护墙壁(墙倒屋不塌)斗拱:屋顶与屋身的过度构件,支撑屋檐,把重量传到柱子上横梁:架于立柱上最主要的木头,用于形成屋脊。斗拱雀替雀替:安置于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承托梁枋的木构件,可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也用在柱间的落挂下,为纯装饰性构件。能增加梁头抗剪能力或减少梁枋间的跨距。藻井:室内天花板上一种装饰,是平顶的凹进部分,含有五行,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意。常位于寺庙佛座或宫殿的宝座上方。挂落4、平面开间进深二、中国古建筑的基本构件木建筑结构一、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二、中国古建筑的基本构件三、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五、中国古建筑的建筑思想和艺术成就六、中西古建筑的比较七、传统建筑文化与旅游三、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中国古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建筑思想与古代伦理思想观念联系密切。一、古代建筑的营造观念:敬天祀祖的礼制观念、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家长为中心的家族观念和天人合一的思想。1、崇尚自然、崇拜天地,有许多神祀建筑。宋朝祠祀建设典范—太原晋祠,形成了礼制建筑文化;明朝北京太庙是祭祀皇帝祖先的地方,内有主殿、寝殿,大殿建在三层汉白玉石台基上,雄伟壮观。

宋朝祠祀北京太庙三、中国古建筑的特点2、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象征帝王的统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长治久安的实力。秦始皇在咸阳建阿房宫汉高祖在长安兴建未央宫唐太宗在长安兴建大明宫明成祖建造故宫

阿房宫未央宫平面构想图未央宫大明宫大明宫大明宫三、中国古建筑的特点殿堂建筑屋顶、台基、斗拱和装饰均体现了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太和殿采用最高等级的屋顶、台基和彩画,开间和进深的数量也最多,体现“君王之尊”

三、中国古建筑的特点3、“天人合一”的思想内外两重围墙,南方角,北圆角,“天圆地方”

古代宫殿的崇高、雄伟、辉煌、灿烂的外观特征,内涵象征了古代典章制度的等级秩序,和应天承运的阴阳术数,表现为森严、肃穆的特色。中轴对称布局,神秘形象和神秘数字的应用,与崇高、雄伟、辉煌、灿烂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体现皇权至高无尚的宫殿,展现了中国古建筑的营造观念。三、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二、平面布局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以单体建筑组成庭院,以庭院为单位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长幼有序,内外有别”思想意识的产物。庭院式的组群布局,一般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故宫和四合院,与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相关。故宫中轴线上有三朝五门,从南向北: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次要建筑文华殿、武英殿等安置在左右三、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三、艺术形象丰富多彩富有装饰性的屋顶。屋顶举折,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屋脊脊端加适当雕饰,檐口的瓦加以装饰。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级别最高天安门、保和殿、龙华寺大雄宝殿的屋顶是重檐歇山顶,圆形攒尖顶,圆满和谐,祈年殿、皇穹宇三重檐,多用于园林建筑中亭的屋顶。

圆形象征着天蓝色给人天空的感觉皇穹宇皇穹宇位于圜丘坛北面,是收藏神牌之处。回音壁是在精确计算圆周率、保证墙面的光滑性和反射率的基础上产生的。目前出现了墙壁被涂摸的现象。三、中国古建筑的特点悬山屋顶,最简朴的一种,一般民居建筑的主要屋顶。硬山屋顶,具有防火功能,山墙为风火墙。如马头墙三、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卷棚式屋顶,多用于中小型建筑,以北方园林中的廊房屋顶为多。颐和园中有很多卷棚式屋顶。三、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三、艺术形象丰富多彩色彩的运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房屋的主体部分、即经常可以照到阳光的部分,用暖色-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用蓝绿相配的冷色。强调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如故宫、天坛等再加上黄、绿或蓝色的琉璃瓦,汉白玉台基和栏杆。在南方,色彩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柱,秀丽淡雅的格调。三、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三、艺术形象丰富多彩丰富多彩的装饰——彩画和雕饰的运用在屋顶内外檐梁、斗拱、室内天花板、藻井和柱头。具有保护、装饰、标志、象征等多方面功能。雕饰包括砖雕、石雕、木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一、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二、中国古建筑的基本构件三、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五、中国古建筑的建筑思想和艺术成就六、中西古建筑的比较七、传统建筑文化与旅游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

1、宫殿建筑2、坛庙建筑3、陵墓4、宗教建筑5、民居建筑6、城防与桥梁工程

宫殿、坛庙、陵墓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建筑物。历代朝廷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使用当时最成熟的技术和艺术来营造这些建筑。因此,这三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时期的建筑成就。同时,宫殿、坛庙、陵墓又是帝王权威和统治的象征,具有明显的政治性,社会的统治思想和典章制度对它们的布局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说,西方古代以单体建筑的宏伟、典雅、豪华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那么中国古代这些具有纪念性的建筑物,则以群体布局的空间处理见长,在基址选择、因地制宜地塑造环境以及空间、尺度、色彩处理等方面都富有特色和创造性。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1)古代宫殿建筑发展的四个阶段(2)宫殿形制(3)宫殿代表建筑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1、宫殿建筑第一阶段:“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在瓦没有发明之前,即使最隆重的宗庙、宫室,也用茅草盖顶,夯土筑基。如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中期宫殿遗址、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宗庙遗址等,都只发现夯土台基却无瓦的遗存。二里头沿轴线作庭院布置,是中国三千余年院落式宫室布局的先驱。

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1)古代宫殿建筑发展的四个阶段我国最早的宫殿特征:封闭庭院(廊院)

夯土台基

轴线:大门轴线在主殿轴线偏东偃师二里头夏代二号宫殿遗址偃师二里头夏代一号宫殿遗址第二阶段: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

春秋战国时各诸候国竞相建造高台宫室,如春秋时晋故都新田(山西侯马)、战国时齐故都临淄(山东临淄)、赵故都邯鄣、燕下都(河北易县)、秦咸阳(陕西咸阳)等,都留有高四、五至十多米不等的高台宫室遗址。高台系夯土筑成,台上木架建筑,是一种体型复杂的组合体,而不是庭院建筑。当时的建筑色彩很富丽,使宫殿建筑彻底摆脱了“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1)古代宫殿建筑发展的四个阶段秦咸阳宫高台建筑第三阶段: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秦统一中国后,在咸阳建造了规模空前的宫殿,分布在关中平原,较为分散:渭水之北有旧咸阳宫、新咸阳宫和仿照六国式样的宫殿,渭水之南有信宫、兴乐宫和后期建造的朝宫---宏伟的阿房宫前殿,此外还有许多离宫散布在渭南上林苑中。西汉有长乐宫、未央宫、桂宫、明光宫、建章宫。各宫都围以宫墙,形成宫城,宫城中各宫殿之间布置有池沼、台殿、树木等,格局较自由,富有园林气息。未央宫现存前殿台基残高达14米。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1)古代宫殿建筑发展的四个阶段第四阶段: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自汉以来,天子宫室有处理政务的前朝和生活居住的后寝两部分。后在正殿两侧设东西厢或东西堂,三者横列。至隋文帝营建新都大兴宫,纵向布置“三朝”:广阳门为大朝,元旦、冬至、万国朝贡在此行大朝仪;大兴殿为中朝;中华殿是每日听政之所(常朝、小朝)。唐高宗迁大明宫,仍沿轴线布置含元、宣政、紫宸三殿为“三朝”。北宋汴京宫殿以大庆、垂拱、紫宸三殿为“三朝”。明南京仿照“三朝”作三殿(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并在殿前作门五重(奉天门、午门、端门、承天门、洪武门)。永乐迁都北京,宫殿布置一如南京。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1)古代宫殿建筑发展的四个阶段(1)古代宫殿建筑发展的四个阶段(2)宫殿形制(3)宫殿代表建筑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1、宫殿建筑内容:生活区(寝),办公区,政令所出(朝)布局:朝和寝的关系;“朝”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2)宫殿形制周礼考工记中的布局:宫城居王城中央左祖右社朝位于宫室前部宫内有九室以居九嫔三朝五门中轴对称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2)宫殿形制城门御街千步廊棂星门(天安门)金水桥宫城门(端门)元大都明清三朝五门(1)古代宫殿建筑发展的四个阶段(2)宫殿形制(3)宫殿代表建筑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1、宫殿建筑唐大明宫基址尚存,建于634年,位于长安城东北高地,俯临全城。主要有下列成就和特点:

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宫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分为宫、省两部分,省(衙署)基本在宣政门一线之南,其北为帝王生活区域,其布局以太液池为中心而环列,依地形而灵活自由。如不计太液池以北的内苑地带,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明清故宫紫禁城总面积的三倍多。大明宫中的麟德殿面积约故宫太和殿的三倍。唐大明宫

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全宫自南端丹凤门起,北达宫内太液池蓬莱山,为长达约1600余米的中轴线,轴线上排列全宫的主要建筑: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轴线两侧采取大体对称的布局。如不计入内苑部分,从丹凤门到紫宸殿也约1200米,这个长度略大于从北京故宫天安门到保和殿的距离。含元殿利用突起的高地(龙首原)作为殿基,加上两侧双阁的陪衬和轴线上空间的变化,造成朝廷所需的威严气氛。

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技术问题,已定型化如麟德殿,由前、中、后三座殿组成,面积约5000平方米,约为太和殿的三倍。采用了面阔11间,进深17间的柱网布置。殿东西两侧又有亭台楼阁衬托,造型相当丰富多样。主殿含元殿则用减去中间一列柱子的办法,加大空间,使跨度达到10米,可证唐初宫殿中木架结构已具有与故宫太和殿约略相同的梁架跨度。

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

唐大明宫丹凤门龙尾道含元殿宣政殿建筑群的处理突出主体建筑,强调纵轴长安宫殿中利用地形最成功的实例含元殿含元殿中央官署宜政殿紫宸殿麟德殿唐大明宫麟德殿复原图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明清两代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基本竣工。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万5千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

明清北京故宫故宫的建筑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以乾清门为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为展示皇权至高无上,规格最高,殿高26.92米,三重台基高8.13米,通面阔63.93米,进深37.17米,殿座面积2370多平方米。3.4米高正吻。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祖社故宫在明朝初建时,基本上按《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原则建造。前部东侧(左面)是太庙(现劳动人民文化宫);西侧(右面)是社稷坛(现中山公园)。前面有朝臣办事的处所;后面有交易市场。景山在故宫北,犹如天然屏障。故宫西部为皇家园林,东部是为宫廷服务的衙署。

明清北京故宫故宫共有四门:正南是午门;向东的名东华门;向西的名西华门;向北的,明朝叫玄武门,清康熙年间改称神武门。紫禁城周围环有52米宽的护城河,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楼。宫殿多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沿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向两旁展开,左右严格对称,这条中轴线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体现了帝王权力的设计思想。午门角楼明清北京故宫天安门前华表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外金水桥及天安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故宫太和殿殿内镂空金漆宝座和屏风设在七层台阶的高台之上中和殿、保和殿北京故宫三大殿

后三宫:乾清门是内廷的正门,乾清门内中轴线上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简称后三宫。

乾清宫的“乾”代表天,坤宁宫的“坤”代表地,乾清、坤宁,表达了历代皇帝的愿望。乾清宫是明朝皇帝的寝宫,乾清宫为重檐庑殿七间殿,嘉庆二年(1797年)重建。其尺度较太和殿减小甚多,然较接近人体比例尺度,增加生活气氛。乾清门乾清宫宁寿宫宫殿内外陈设华表

用汉白玉石柱刻成,柱上刻蟠龙、云彩等,柱上端有云彩状的长石片,一头大,一头小。天安门上有两个华表,前后华表上的小兽头方向不一样。据说,这种小兽好望,它的头朝向皇宫时,是希望皇帝不要沉湎于宫廷的生活,要经常出来看看臣民,当它的头向外的时候,是希望帝王不要留恋山水,废弃政务,希望帝王赶快回来治理朝政。狮

狮子可以显示威严,在古代不但皇宫里用石狮,王公贵族和大臣的府邸大门口也经常见到狮子。按照中国的传统狮子必须是成双出现的,一雄一雌。雄师左蹄下踏着一个球,象征着权利,统一天下;雌狮脚下踏着小狮,表示子嗣绵延。龟、鹤中国文化中,龟和鹤都象征着长寿。太和殿嘉量:古代的标准量器,全套量器从大到小依次为:斛、斗、升、合、龠,含有统一度量衡的意义,象征国家统一和强盛,太和殿和乾清宫前都有,表示帝王的秉事公正和至高无上。日晷:日影,中国古代利用太阳的投影和地球自转的原理,借指针所生阴影的位置来显示时间的器具。秦汉时已广为应用。太和殿丹壁上的嘉量吉祥缸:门海轩辕镜:装设于殿顶天花板的中部,是个饰有“蟠龙”藻文的井形建筑,称为藻井。在藻井“明镜”部位中央,有一浮雕蟠龙,口衔一球(铜胎中空,外涂水银),此球即为轩辕镜。悬球与藻井中的蟠龙联系一起,构成“游龙戏珠”的美妙形式。轩辕镜悬挂于帝王御座的上方,以表明中国的历代皇帝都是轩辕氏的后裔子孙,是黄帝的正统继承人。特点吸收前朝各个时期优秀做法形制集大成者用连续对称的封闭空间,形成逐步展开的建筑序列建筑处理上,采用以小衬大,以低衬高的对比手法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1、宫殿建筑

2、坛庙建筑3、陵墓4、宗教建筑5、民居建筑6、城防与桥梁工程

帝王亲自参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有:天地、社稷、宗庙。所谓坛庙,主要指的就是天坛、社稷坛、太庙;还有其他一些祭祀建筑。今天所见,为明代制定。最隆重的祭祀是祭天。皇帝每年冬至祭天;皇帝登位也须祭告天地,表示“受命于天”。祭天起源很早,《周礼.大司乐》云:“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圜丘”;但是采取周制祭天,其实是很晚以后魏晋时的事。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2、坛庙建筑明清北京,宫殿前左祖右社,郊外祭天于南,祭地于北,祭日于东,祭月于西。左祖:祖庙位于皇城东面,“太庙”;右社:社稷神位于皇城西面,“社稷坛”.北京古代庙坛的分布月日祖社天地太庙社稷坛(1)坛庙的种类(2)坛庙代表建筑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2、坛庙建筑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2、坛庙建筑祭祀自然神坛庙的种类祭祀祖先先贤祠庙台而不屋为坛,设屋而祭为庙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2、坛庙建筑祭祀自然神①天、地、日、月的庙坛,遵从“郊祭”的古制。②社稷坛社:五土之神稷:五谷之神古代以农立国,社稷象征国土和政权。③先农坛皇帝祭神农和行藉田礼之处月坛天坛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2、坛庙建筑祭祀自然神④山川神:五岳、五镇是山神;四海、四渎是水神五岳:东岳泰山(山东泰安岱庙)西岳华山(陕西华阴庙)北岳恒山(山西浑源和河北曲阳)中岳嵩山(河南登封中岳庙)南岳衡山(河南衡山南岳庙)五镇:东镇沂山(山东省临朐县)南镇会稽山(浙江省绍兴市)西镇吴山(陕西省宝鸡县)北镇医巫闾山(辽宁省北宁市)中镇霍山(浙江省绍兴市)泰安岱庙西岳庙中岳庙南岳庙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2、坛庙建筑祭祀自然神四海:东海(山东莱阳)北海(山海关)望祭,无庙南海(广东番禺)西海(山西永济)望祭,无庙四渎:江渎(四川成都)淮渎(河南唐县)河渎(山西永济)济渎(河南济源)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2、坛庙建筑祭祀自然神④明堂皇帝祭天,祭祀祖宗,朝会诸侯,颁布政令等,是朝廷举行最高等级的祀典和朝会的场所。汉长安的明堂辟雍,是早期的大型建筑遗存。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圆形像辟(辟即璧,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总平面复原想象图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2、坛庙建筑祭祀祖先帝王祖庙称太庙,臣下祖庙称家庙或祠堂帝王宗庙仿宫殿前朝后寝之制:前设庙(前殿),供神主;后有寝(后殿)。两种形制:建立7庙或9庙;同堂异室太庙以7或9间加两夹室为基本形式。太庙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2、坛庙建筑祭祀祖先官员家庙明代定制:三品以上建5间,奉5代祖先;三品以下建3间,奉4代祖先。各地所留明、清祠堂数量颇大。徽州、浮梁两地留有一批明代祠堂,平面布置都用封闭的院落2进,入门为宽阔的廊院,大堂3间或5间,敞开无门窗。堂北设后寝,供祖先神主。祠堂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2、坛庙建筑先贤祠庙如孔子庙、关帝庙等。其中孔子庙数量最多,规模也大,分布遍及全国府、州、县。自汉武帝尊儒之后,历代帝王多以儒家之说为指导思想,孔子地位日崇。至唐,曲阜孔庙日益宏大状丽,到明代,达到了目前所见的规模。府县孔庙,规模常超过一般祠庙,庙前设泮(pàn)池、棂星门,庙内有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等建筑。泮池:古代称考中秀才为入“泮”。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孔庙大成殿孔庙关帝庙又称武庙、关公庙。

张飞庙(1)坛庙的种类(2)坛庙代表建筑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2、坛庙建筑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2、坛庙建筑A北京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与故宫同时修建,位于北京城的南端。天坛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物都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座高2米半、宽28米、长360米的甬道,把这两组建筑连接起来。总面积273公顷。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2、坛庙建筑北围墙为弧圆形,南围墙为方形,象征古代“天圆地方”.

以圜丘为中心建筑,包括皇穹宇等一系列建筑在内的建筑群,是皇帝每年冬至祭天的场所.

两重坛墙,四组建筑。按照周朝的礼制,祭天的位置应在都市的南郊,古人以南为阳,因此天坛位于天安门南面。祈年殿斋宫牺牲所与神乐署圜丘、皇穹宇圜丘与皇穹宇

圜丘是一座露天的三层圆形石坛,每层周围都有汉白玉栏杆和栏板。坛面、台阶、栏杆所用石块全是九的倍数,据说,这是象征九重天。圜丘与皇穹宇圜丘与皇穹宇圜丘外墙及棂星门皇穹宇大门圜丘与皇穹宇皇穹宇圜丘与皇穹宇单层攒尖顶,殿前东西各建配殿,外再以环形围墙环绕皇穹宇原是放皇天上帝牌位的地方,高19米多,直径15.6米。结构与祈年殿基本相同,是单檐蓝瓦,殿顶也有鎏金宝顶,殿下也有台基和汉白玉的栏杆。在皇穹宇的外面,有一道圆形磨砖对缝的围墙,门向南开,这就是回音壁。圜丘与皇穹宇皇穹宇室内神位圜丘与皇穹宇祈年殿全景祈年殿祈年殿前门祈年门祈年殿每年正月皇帝供祀皇天上帝,以祈年谷的场所。祈年殿内景祈年殿中央有四个柱,代表四季。外围有12个柱子,代表12个月和12个时辰。斋宫斋宫正门斋宫前殿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天坛群体建筑特色中轴布局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

体量对比,祈年殿崇高突兀

地位对比,附属建筑远离主体主体建筑与环境祈年殿高高在上,超然于林海之上,有超凡脱俗,与天接近之感。除建筑外,遍植柏林,使建筑溶于绿色之中。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2、坛庙建筑B北京社稷坛仿自南京旧坛。主体建筑是一座方形的坛和两座5间的殿。坛2层,上铺五色土,象征东西南北中天下五方之土都归皇帝所有,五色土按方位铺成方回形平面,东方青龙位用青土,西方白虎位用白土,南方朱雀位用赤土,北方玄武位用黑土,中心部分用黄土。坛外设坛墙一周,墙上颜色也按方位分成四色。北京社稷坛棂星门祭殿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2、坛庙建筑C北京太庙太庙是宗法社会皇权世袭的重要标志,历代朝廷都极为重视,致祭很勤。北京太庙创于明初,主要建筑由正殿、寝殿、祧庙三者所组成,前设戟门和庙门,两侧设东西配殿。现存太庙大殿为11间,规格与太和殿相同,是最高等级的殿宇。北京故宫紫禁城前出端门往东,经太庙街门进入太庙区。此区于太庙垣墙外满布古柏。用常绿树丛造成肃穆气氛,是古代建筑绿化的成功经验。进入太庙戟门,则庭院空敞,与垣外形成对比。

太庙入口太庙庙门太庙前殿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2、坛庙建筑D曲阜孔庙

中国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占有统治地位,儒家创始人孔丘被尊为万世师表。汉代起,就已建立孔庙于孔丘故居鲁城阙里。东汉皇帝曾亲至曲阜致祭;孔子后人封侯奉祠。唐玄宗开元年间,追封孔丘王爵,孔庙规模益加宏大。现存曲阜孔庙的规模为宋代奠定,金代重修,明清依旧制重建。孔庙狭长,南北600米,东西仅145米。全庙由南而北,以垣墙廊庑分为八进。前三进为引导部分,布置牌坊和棂星门,植柏树。孔庙碑林群

孔庙杏坛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1、宫殿建筑2、坛庙建筑

3、陵墓4、宗教建筑5、民居建筑6、城防与桥梁工程

(1)陵与寝(2)帝王陵墓的形式(3)帝王陵墓的组成(4)典型陵墓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3、陵墓陵:人去世后安葬的地方称为陵墓;寝:供奉陵墓以及用来祭祀、朝拜死者的建筑。具有旅游观赏价值的陵寝多为帝王陵墓和有重要地位、声誉较高的历史人物的陵墓。埋葬制伴随着“灵魂观”出现而诞生随着礼制的思想观念,春秋战国时出现了封土为坟的作法。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1)陵与寝(1)陵与寝(2)帝王陵墓的形式(3)帝王陵墓的组成(4)典型陵墓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3、陵墓方上:挖坑筑石,如秦始皇陵、汉陵。以山为陵:如,昭陵、乾陵。宝城宝顶:用石头筑成圆形或长圆形的城墙,里面垒土封顶。如:明孝陵。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2)帝王陵墓的形式乾陵陵孝明北陵(“昭陵”)(1)陵与寝(2)帝王陵墓的形式(3)帝王陵墓的组成(4)典型陵墓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3、陵墓地下部分:墓道、墓室,地宫—幽宫地上陵体:墓而不坟,到宝城宝顶早期墓而不坟,不封不树春秋战国坟丘式墓穴,后来演化为三种形式:墓道——神道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3)帝王陵墓的组成方上以山为陵宝城宝顶道

神陵孝明京南汉以前:寝殿唐宋:献殿(享殿)与寝殿并存明清:祾恩殿(明朝

)隆恩殿(清代

)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陵墓建筑祭祀建筑神道祭祀建筑神道石像生,牌坊,门阙江苏南京明孝陵

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明孝陵(1)陵与寝(2)帝王陵墓的形式(3)帝王陵墓的组成(4)典型陵墓四、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建筑3、陵墓秦始皇陵是历史上第一位君王秦始皇的陵墓,自秦始皇登基开始修建,历时37年,规模浩大。地宫中有文武大臣的位次,并有大量珍宝器皿、珍禽异兽。地宫门上置有弩机暗器,以防盗。地下宫殿与地上城垣再现现实世界陵体高大,位于轴线的交汇点在陕西临潼骊山主峰北麓,现存陵体为方锥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