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鲁迅”这个专题,编排了《少年闰土》《好的

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四篇课文,前两篇精读课文是鲁迅作品,

后两篇略读课文是别人写鲁迅的作品。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

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本单元选用一组与其相关的文章,旨在通过不同

的视角、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从多角度展现鲁迅的形象,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

其文学成就,感知其性格特点,体会其精神境界。《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

迅先生》两篇课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之外,还都借助场景描写表达了主观情

感,通过揣摩表达情感的方法,尝试着迁移运用于自己本单元的习作《有你,真

好》中,表达出真情实感。

据此设计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厘清文章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认识、了解鲁迅,感受鲁迅先生的

崇高精神。

2.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以下是本单元整体构想:

本单元学习要素提示“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该语文要素体

现了对本单元选文特质的关照,因为鲁迅先生生活的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当时的

语言表达方式和现在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借助资料是十分必要

的。《少年闰土》可借助《故乡》的写作背景及补充的《中年闰土》,更好地把握

人物形象。《好的故事》可借助课后“阅读链接”中的作品评介,以及补充资料

《死火》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可借助相关时代背景材料,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有的人》可借助前三篇文章,以及补充材料读懂

诗句,更深入地了解鲁迅。

分课设计

24、少年闰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郑、拜”等12个生字和“一望无际、家景”等14个词语。

2.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1自然段。

3.能抓住关键词句,借助资料,体会“我”的内心世界。

4.仿照第1自然段,描写一张照片呈现的生活瞬间。

教学重点

学习四件稀奇事,了解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句子,学会写人的基本方法。

学习单

少年闰土段落人物特点

记忆中的闰土

初次相识时的闰土

给我讲新鲜事的闰土

离别时的闰土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入

1.同学们,大家了解鲁迅吗?看过哪些鲁迅写的作品和与他有关的故事?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节选自他的短篇小说《故乡》的文章。(教师板书课题:少

年闰土)

介绍鲁迅: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

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

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7〜1935年

期间的杂文,深刻地分析了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

精神,对中国革命文化事业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代表作有《彷徨》《野草》《朝

花夕拾》等。

2.谈谈你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设计说明】初识作者,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

二、初读课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抓住文中用词、语序与现今语法不一样

的语段,指导理解。

2.梳理课文内容,完成学习单。

少年闰土段落人物特点

记忆中的闰土

初次相识时的闰土

给我讲新鲜事的闰土

离别时的闰土

【设计说明】借助学习单,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

的。

三、细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形象

1.自由读第1自然段,圈出句子中描写的事物。

天空圆月沙地西瓜

(1)学生读词想象画面,这是一个怎样的夏夜?(宁静)一片怎样的天地?

(辽阔)

(2)在这样宁静的夜里,正在发生一件什么事?(抓住动词,读描写闰土

的句子,指导学生读出闰土刺猿的矫健,与上文的“静”形成对比)

(3)好一个()的闰土。

(4)借助关键词和插图辅助背诵第1自然段。

2.自学2~5自然段,填写人物信息卡。

(1)小组交流,介绍闰土。

“我”与闰土初识时,闰土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抓住重点词语(紫

色、银项圈……)、句子(“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体会农村少年的淳朴

形象。

(2)描写闰土外貌时,为什么没有对闰土的五进行描写?

(3)小结:作者抓住人物主要特征,只用寥寥几笔,就让一个来自农村的

健康可爱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

板书:

少年闰土段落人物特点

记忆中的闰土1身手矫健

初次相识时的闰土2~5朴实害羞

给我讲新鲜事的闰土

离别时的闰土

【设计说明】自主学习探究,指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其中的含义,从场

面描写中揣摩人物内心、情感,了解闰土的性格特征,理解课文内容。

四、拓展练笔

背诵第1自然段。第1自然段描绘出了一个矫健、富有生气的少年闰土形象,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难忘的瞬间被定格。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照

片,回忆当时的情景,仿照第1自然段写一写。

1.看照片,同桌互相说一说。

2.写照片中的画面。

3.交流评改,着重点评环境和人物动作描写。

【设计说明】学习文中场面描写和人物形象刻画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听写巩固,复习导入

1.听写课后词语,自评订正。

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身手矫健、朴实、害羞的闰土,这节课我们一起听

听闰土那些“新鲜事”,继续来认识闰土。

二、概括新鲜事

1.快速浏览6~8自然段,试着用小标题概括闰土讲的“新鲜事”。

2.小组讨论,集体汇报。

板书:(雪地捕鸟)-(夏日拾贝)-(月夜刺猗)-(潮汛看鱼)

【设计说明】设计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后的概括能力和准

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3.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件“新鲜事”,读一读,感受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少

年。

(1)雪地捕鸟。

①分角色朗读,学生口头完成填空。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起一个大竹匾,

()下秋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在棒上的绳子只一(),那鸟雀

就()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鹑坞,蓝背.....

②出示动词,学生练说“雪地捕鸟”过程。

扫支撒缚拉罩

(2)月夜刺猎。

①分角色朗读对话。

②思考:除了这里写了“月夜刺猫”,文章哪里还描写了这幅画面?(第1

自然段)

③小结:作者将“月夜刺猫”这件事放在文章最开头,可见作者对此印象最

为深刻,这样安排也令读者印象深刻,手拿钢叉、身手矫健的闰土和伶俐的猎斗

智斗勇,对于当时生活在城里的作者来说多新鲜啊。

(3)夏日拾贝、潮汛看鱼。

①思考:比较其他两件事,这两件事写得比较简单,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②追问:能否去掉?(去掉不能体现“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设计说明】依次学习闰土讲的几件“新鲜事”,感受闰土的人物形象,学

习作者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鲁迅的情感。

4.概括闰土形象。

(1)闰土给作者鲁迅讲述了这么多新鲜事,这个看起来腼腆的小男孩儿身

上的哪些地方深深吸引着作者呢?

(2)引导学生语言训练:从()故事中,我看出闰土是一个()的

少年,这一点深深地吸引着鲁迅。(板书:聪明能干、勇敢机敏、见多识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