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地理试题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地理试题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地理试题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地理试题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地理试题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济南市2024年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地理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泰山,山势陡峻,奇险秀幽。旭日东升、云海玉盘、隆冬雾凇、黄河金带……壮丽的景色享誉世界。图1为泰山等高线地形图(局部)。据此,完成1~4题。1.伴着潺潺流水,从中天门到云步桥,拾级而上,行走在()A.山脊B.陡崖C.山峰D.山谷2.到达南天门后,明显感到比山下冷了很多,因为这里()A.昼夜温差大B.海拔高C.纬度高D.距海远3.夕阳西下,站在山顶举目远眺,看到黄河似一条金色的飘带闪闪发光,这时最可能的天气是()A.雾B.小雨C.晴D.大雪4.登上最高峰,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应站在()A.甲B.乙C.丙D.丁某同学跟随家人到法国旅行,拿到一张“有趣”的电子机票(图2)。据此,完成5~6题。5.机票显示飞机飞行时间是11小时10分钟,但起飞时间和落地时间仅相差5小时10分钟,该现象反映了两地之间的()A.时间差异B.昼夜交替现象C.季节变化D.昼夜长短变化6.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两地()A.纬度差异大B.经度差异大C.海陆位置差异大D.海拔差异大某邮轮从地中海北岸的国家出发,环游世界,带领游客穿越三大洋、抵达五大洲,总航程超过五万千米。图3为邮轮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7.航线依次经过的大洋是()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8.航线经过的四个国家或地区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甲—巴西B.乙—澳大利亚C.丙—欧洲西部D.丁—东南亚9.在丙国能够看到的景观是()南非的德阿风电项目是中国电力企业在非洲第一个集投资、建设、运营为一体的风电项目,上百座数十米高的风力发电机矗立于德阿镇附近的山峦上。据此,完成10~12题。10.中国生产的风力发电机运输到南非主要通过()A.航空运输B.水路运输C.铁路运输D.公路运输11.中国企业在风电项目中具备的优势有()①先进的科学技术②劳动力成本低③现代管理经验④雄厚的资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德阿风电项目的建成投产对南非的意义是()A.促进当地经济发展B.改变当地自然环境C.彻底解决当地电力短缺D.消除当地贫富差距鄱阳湖湖区有这样一条公路,一年中一段时间与普通公路无异,一段时间随着雨季到来,鄱阳湖的水位明显上涨,当水位达到18.67米之后,湖水没过路面,但依旧能通车,形成了独特的“水下公路”景观。图4为四种气候类型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据此,完成13~15题。13.能反映该地气候的是()A.甲B.乙C.丙D.丁14.“水下公路”景观最有可能出现的时间段是()A.1—3月B.4—8月C.9—10月D.11—12月15.此现象反映了该地()A.地势起伏大B.降水的年际变化大C.气温年较差大D.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区域地理时,绘制了部分地图笔记(图5)。据此,完成16~18题。16.地图笔记与学习主题对应正确的是()A.①—黄土高原B.②—东北三省C.③—塔里木盆地D.④—青藏地区17.将地图笔记补充完整,正确的是()A.甲—华北平原B.乙—澜沧江C.丙—秦岭D.丁—云贵高原18.该同学记录的关键词与所学主题对应正确的是()A.①:山环水绕沃野千里B.②:黄土堆积千沟万壑C.③:雪山连绵冰川广布D.④:干旱宝地绿洲农业湖南省西部沅江与巫水交汇处,河面宽阔,历史上上游的木材、桐油等货物汇集于此,逐渐形成了商业重镇。这里房屋密集,屋顶向内倾斜,形成天井,天井下方有太平缸,容水量大。图6为该商业重镇历史景观画作,图7为从空中拍摄的天井照片。据此,完成19~20题。19.在该商业重镇形成过程中,河流的主要作用是()A.灌溉B.旅游C.发电D.航运20.屋顶向内倾斜的主要作用是()A.防范火灾B.保暖C.收集雨水D.散热位于“世界屋脊”上的羌塘高原,全年寒冷干燥,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生活在这里的金丝野牦牛,身体结构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据此,完成21~23题。21.皮毛厚实,自带一件“大棉袄”,是因为这里()A.光照强烈B.气候干旱C.气候寒冷D.气温日较差大22.为了方便获取食物,舌头上长有一个个“小倒钩”,反映了当地植被特点是()A.矮小,紧贴地面B.水草丰茂C.高草稀疏D.牧草多汁23.体内红细胞体积小、数量多,可携带更多的氧气,是因为这里()A.海拔高,气温低B.晴天多,光照充足C.太阳辐射强D.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是重要的气候要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图8为我国东部各地1月、7月平均气温及气温年较差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题。24.图中()A.M线表示各地1月平均气温变化B.N线表示各地7月平均气温变化C.纬度越低,气温年较差越小D.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小25.图中信息反映我国()A.季风气候显著B.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小C.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D.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小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为了更好地研究地球,人们制作了地球仪。图9为地球仪示意图,图10和图11为两张实景照片。(1)地球的形状是;事实上,地球上(填“存在”或“不存在”)经线和纬线。(2分)(2)据图判断正误。正确打“✔”,错误打“×”。(4分)①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②所有经线都是等长的。()③图10中,科考队绕航一周跨越了所有经度。()④图11中,照片的拍摄时间是春分日。()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跟踪台风移动路径,防灾减灾。2023年8月,气象部门关注到台风“卡奴”可能会在我国登陆。图12为台风“卡奴”移动路径图与经纬网地图。(3)对台风“卡奴”移动路径进行跟踪。(4分)①8月1日至3日,该台风中心的移动方向是。②8月4日21时台风中心位于(28°N,127°E),在图12右侧经纬网地图中用“●”标出台风中心的位置,并补充完整8月3日至4日台风移动路径。③判断8月4日台风是否在我国登陆。(填“是”或“否”)。(4)受台风“卡奴”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及附近海域有明显的狂风、暴雨过程。写出以上地区居民应该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2分)27.(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南极地区是科学考察的宝库,原始独特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地质、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图13为南极地区景观图。(1)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区域,分析原因。(2分)(2)科考队到南极科学考察,一般选择在11月至次年的3月,分析原因。(2分)南极是一座陨石宝库,目前地球上发现的一大半陨石都采集于南极。坠落在南极冰盖中的陨石保存在冰层中,冰盖在重力作用下向南极四周的海洋运动,遇到山脉阻挡,冰雪消融后,陨石露出,形成陨石富集区。目前在南极发现的最久远的陨石是280多万年前坠落的,坠落在南极以外的陨石,保存时间只有几千年。图14为南极冰盖和陨石采集点分布示意图。(3)描述南极地区陨石采集点的分布特点。(2分)

(4)运用所学知识,写出南极地区陨石能保存久远的条件。(4分)28.(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我们要树立“大食物观”,增强食物多元化供给,将食物来源由耕地向更广阔的国土资源拓展。图15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构成图,图16为中国与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图,图17为中国肉类和水产品人均消费量变化图。

(1)从构成上看,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从数量上看,我国人均耕地。我国粮食人均消费量持续下降,肉类和水产品人均消费量的变化趋势是,充分说明了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3分)因地制宜,向森林要食物。浙江省庆元县森林覆盖率高,早在800多年前,当地就使用独特的技术,在树干上栽培香菇。如今,庆元香菇产业规模巨大,极大丰富了人们的食物来源。(2)分析庆元县栽培香菇的优势条件。(3分)科技赋能,向沙漠要土地。新疆和田地区设施农业片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这里的智能温室大棚通过无土栽培技术,进行精准的水肥管控,实现了西红柿、辣椒等农产品的稳产、高产,成为新疆南部地区重要的蔬菜供给区。(3)写出当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并说明利用智能温室大棚解决了当地哪些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4分)(4)智能温室大棚技术不断成熟,把沙漠变“良田”,对当地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29.(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悠悠黄河,孕育华夏。保障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让其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我们的共同期盼。图18为黄河流域示意图,图19为1987—2018年黄河干流年均径流量变化示意图,图20为黄河2021年含沙量与多年平均含沙量对比图。(1)黄河流域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最多的区域。据图18可知,历代古都分布特点是。(2分)(2)黄河的水量在不同河段差异显著,兰州以上河段贡献了黄河约60%的水量。分析该河段水量大的原因。(3分)(3)图18中甲、乙两处河段,适合修建水电站的是。分析该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3分)(4)黄河出现了两次大“缩水”,水量都明显减少。分析第一次大“缩水”的原因。(3分)(5)读图20,黄河含沙量2021年与多年平均相比(填“增多”或“减少”);变化最显著的河段是(填“上游”“中游”或“下游”),带来的积极影响是。(3分)济南市2024年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答案及解析(部分答案不唯一)1.D【解析】读图可知,从中天门到云步桥海拔逐渐升高,步道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2.B【解析】读图可知,南天门海拔在1400~1500米,与山下相比,海拔高,气温低。3.C【解析】夕阳西下,能看到远处的黄河似一条金色的飘带闪闪发光,此时的天气为晴天;雾天、小雨或大雪看不到远处的黄河。4.A【解析】读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处中甲处的海拔最高,因此要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应站在甲处。5.A【解析】机票显示飞机飞行时间是11小时10分钟,但起飞时间和落地时间仅相差5小时10分钟,说明两地之间有时间差异。6.B【解析】地球自转运动导致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两地有时间差异的现象说明两地之间经度差异大,与纬度、海陆位置和海拔无关。7.A【解析】读图可知,该邮轮从地中海北岸的国家出发,航线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8.D【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是欧洲西部地区,乙是巴西,丙是澳大利亚,丁是东南亚地区。9.B【解析】读图可知,丙国是澳大利亚,袋鼠是澳大利亚的代表动物;巴厘岛位于东南亚;桑巴舞是巴西的舞蹈;古斗兽场是欧洲西部国家意大利的旅游胜地。10.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与南非相隔甚远,不适用铁路运输或公路运输;风力发电机属于大宗货物,因此中国生产的风力发电机运输到南非主要通过水路运输;航空运输适合体积小、贵重、急需的货物。11.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南非相比,在风电项目中中国企业具备的优势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管理经验以及雄厚的资金,而劳动力成本低则是南非在该项目中的优势。12.A【解析】德阿风电项目的建成投产可以增加电力供应,促进南非当地的经济发展;不能彻底解决当地的电力短缺问题、消除当地的贫富差距;会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是该项目的意义所在。13.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鄱阳湖地处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图中,甲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丙是热带雨林气候,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14.B【解析】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水下公路”景观出现在鄱阳湖湖区的雨季,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因此最有可能出现“水下公路”景观的时间段是4——8月。15.D【解析】读材料可知,此条公路一年中一段时间与普通公路无异,一段时间随着雨季到来水位上涨形成“水下公路”景观,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与地势起伏、降水的年际变化、气温年较差无关。16.D【解析】读图可知,①图西侧是大兴安岭、北侧是小兴安岭、东侧是长白山脉,为东北三省;②图北侧是天山山脉、南侧是昆仑山脉,为塔里木盆地;③图东侧是太行山脉、西侧是乌鞘岭、北侧是长城,为黄土高原;④图北侧是昆仑山脉和祁连山脉、东侧是横断山脉、南侧是喜马拉雅山脉,为青藏地区。17.C【解析】读图可知,甲西侧是大兴安岭、北侧是小兴安岭、东侧是长白山脉,因此甲是东北平原;乙北侧是天山山脉、南侧是昆仑山脉,因此乙是塔里木河;丙是位于黄土高原南侧的秦岭;丁北侧是昆仑山脉和祁连山脉、东侧是横断山脉、南侧是喜马拉雅山脉,因此丁是青藏高原。18.A【解析】“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对应东北地区;“黄土堆积千沟万壑”对应黄土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对应青藏高原;“干旱宝地绿洲农业”对应塔里木盆地。19.D【解析】读材料可知,该地地处河流交汇处,河面宽阔,历史上上游的货物汇集于此,逐渐形成商业重镇,因此在该商业重镇的形成过程中,河流的主要作用是航运;灌溉、旅游、发电等作用材料中未体现。20.C【解析】读材料可知,屋顶向内倾斜,形成天井,天井下方有太平缸,容水量大,因此屋顶向内倾斜的主要作用是收集雨水;防范火灾、保暖、散热等作用材料中未体现。21.C【解析】读材料可知,该地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全年寒冷干燥,因此生活在这里的金丝野牦牛皮毛厚实,自带一件“大棉袄”。22.A【解析】读材料可知,该地全年寒冷干燥,植被多高寒草甸,具有矮小、紧贴地面的特点,因此生活在这里的金丝野牦牛舌头长有“小倒钩”可以方便获取食物。23.D【解析】读材料可知,该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因此生活在这里的金丝野牦牛体内红细胞体积小、数量多,可携带更多的氧气。24.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读图可知,M线气温高且南北温差小,表示我国东部各地7月平均气温变化;N线气温低且南北温差大,表示我国东部各地1月平均气温变化;纬度越低,气温年较差越小;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25.D【解析】读图可知,我国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小,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图中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量分布特征未体现。26.(1)球体不存在(2)①×②✔③✔④×(3)①自东南向西北②画图略③否(4)提前准备好手电筒、食品和水等日常生活用品;尽量待在室内,减少外出,关好门窗;远离大树、广告牌等;远离低洼地区、河道等;密切关注台风最新动态,了解实时路径;渔民尽快回港避风,无法回港应立即发出求救信号;等等。(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事实上,地球上不存在经线和纬线。(2)①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增;②所有经线都是等长的;③北纬90°是所有经线在北极的交点,科考队绕航一周跨越了所有经度;④在北回归线附近的广东省南澳大桥东西向桥段拍摄到桥影在桥的正下方,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照片的拍摄时间是夏至日。(3)①读图可知,8月1日至3日,该台风中心的移动方向是自东南向西北;②8月4日21时台风中心位于(28°N,127°E);③8月3日至4日台风向东北方向移动,距我国越来越远,不会在我国登陆。(4)狂风、暴雨天气的情况下,居民应提前准备好手电筒、食品和水等日常生活用品;尽量待在室内,减少外出,关好门窗;远离大树、广告牌等;远离低洼地区、河道等;密切关注台风最新动态,了解实时路径;渔民尽快回港避风,无法回港应立即发出求救信号;等等。27.(1)纬度高;海拔高;冰雪反射太阳光,地面吸收热量少。(答出两点即可)(2)此时段为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较高,白昼时间长,便于开展科考工作。(3)分布在山脉附近。(4)寒冷、干燥、冰层厚的环境有利于陨石保存。【解析】(1)南极地区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纬度高,气候寒冷;海拔高,气温低;主要由陆地构成,且地表有冰雪覆盖,太阳光反射多,地面吸收热量少,储存热量能力弱。(2)每年11月至次年的3月为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较高,白昼时间长,便于开展科考工作。(3)读图可知,南极地区陨石采集点主要分布在山脉附近。(4)南极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降水极少,不会因潮湿导致陨石腐蚀,延长了陨石的保存时间;冰雪厚度大,有效地保护了陨石,使其不易受到外界的影响。28.(1)齐全不足上升(2)这里森林资源丰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栽培历史悠久,技术独特。(3)有利自然条件: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不利自然条件:水资源不足、土壤贫瘠、风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