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中医基础理论模板_第1页
绪论-中医基础理论模板_第2页
绪论-中医基础理论模板_第3页
绪论-中医基础理论模板_第4页
绪论-中医基础理论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

接触过中医吗?课程安排绪论精气、阴阳、五行藏像气血津液与精神经络体质病因及发病病机防治原则养生课程目标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中医精华、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掌握阴阳、五行、藏像、经络、病机理论并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于社区康复其他专业课程当中考核标准理论考试第18周占总成绩的60%出勤每天课前点名占总成绩的10%课堂表现课堂发言占总成绩10%课后作业占总成绩的20%绪论的教学目的要求了解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大体过程。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6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发源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防治,以及养生和生命本质等内容的一门科学,是世界医学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P17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具有社会科学特性,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8中医学理论体系的

含义及特征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一个整体系统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9祖国医学发展史TheHistor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10(远古~公元前221年)远古至战国时代的医药学1112北京猿人群居生活设想图13周口店北京猿人房山地区山顶洞人14神灵主义医学模式时间----产生于人类社会早期背景----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还处于萌芽状态,薄弱的医学知识积累不足以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和指导医学实践-----敬畏?猜度?(无知无助无奈)特点----医巫混杂的现象毉醫1516

《黄帝内经》共18卷、162篇,它从整体出发,以脏腑经络为核心,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较为系统的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1718

名秦越人,战国人氏,民间医生,精通内、外、妇儿各科扁鹊19扁鹊为虢太子诊病20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hào)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yìng)。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xuán)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tàng〕熨(wèi)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jì)之所及也;在骨髓(suǐ),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suì)死。21(公元前221年~公元265年)秦汉及三国时期的医药学22华佗

三国时期杰出的医学家,为我国外科的鼻祖。23华佗给病人做手术24华佗以五禽戏强身健体25虎

鹿

26张仲景

东汉时期出色的临床医学家,有“医圣”之称。2728

《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论伤寒,脏腑论杂病,是我国第一部具有理、法、方、药,体现辩证施治原则的临床诊疗专著。其中:麻黄汤、小柴胡汤、白虎汤疗效卓著,沿用至今,为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9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共三卷,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其中麻黄平喘、常山截疟、海藻疗瘿等一直沿用至今,许多是世界上首先记载的药品。30(公元265年~960年)两晋及隋唐五代的医药学31王叔和

晋代名医,对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32

把常见脉象归纳为24种,便于临床应用,对诊断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33皇甫谧

晋代杰出的针灸学家。34

确定了349个穴位,对每个穴位的治疗作用、禁忌症、操作方法等作了详细的介绍。35(公元960年~1368年)两宋金元时代的医药学36王惟一

宋代杰出的针灸学家和医学教育家。37《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铜人针灸模型刘完素

金元时期四大名医之一。39

刘完素倡导:“六气皆从火化”的学说,临床善用寒凉药物,被誉为“寒凉派”40张子和

金元时期四大名医之一。41

张子和主张:“古方不能尽治今病”又认为“疾病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都是邪气”。临床善用汗、吐、下三法,故后人称之“攻邪派”或“攻下派”。

42李东垣

金元时期四大名医之一。43

李东垣学术思想的中心是:“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临床善用温补脾胃的方法,故后人誉为“补土派”,其创立的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等至今仍为医学界所喜用。44朱丹溪

金元时期四大名医之一。45

朱丹溪认为:“众病皆根于阴分不足”,其突出的论点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临床治疗上主张滋阴降火,而被后人称为“滋阴派”。46(公元1368年~1840年)明清时期的医药学47李时珍

明代最伟大的医药学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药物学家之一。4849

《本草纲目》载药、收方又附图,先后被译成英、法、日、德、拉丁等多种文字,被誉为“东方医学巨著”和“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对我国和世界医学发展作出了贡献。50吴又可

清代杰出的传染病学家。51

明清时期,瘟疫大流行,吴又可目击当时惨状,亲自对传染病作了深入细致的考察,认为:瘟疫是由一种微小而有传染性的病原体——戾气所致。5253

《瘟疫论》是我国传染病的专著,对传染病的病因、传染途径、流行特点以及治疗原则作了充分的论述,对温病学派的产生影响很大。54叶天士

清代温病学家,著有《温热论》。55王清任

清代解剖学家,是我国解剖史上第一个做动物解剖实验的医家。56王清任在坟埸观察尸体57《医林改错》58(公元1840年~至今)鸦片战争至解放后的医药卫生596061626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早在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同志为大会作了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

6465

1955年中医研究院在北京成立,1956年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中医学院成立,现全国各省均有自己的中医研究所及中医学院。全国尚有七百左右中医医院和几千个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形成了完整的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基地,为继承、发掘祖国医学遗产创造了条件。6667686970老中医给西医大夫讲课71针灸麻醉手术72小夹板治疗骨折73针拨治疗白内障74

自七十年代初,以针灸和针麻为先导的中国针灸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引起了世界范围的“针灸热”和“中医热”,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还在我国设立了七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75

近年来,我国中草药及其成药制品在美国市场上十分畅销,在美国销售额的年增长率以两位数字上升,据估计今年草药在美国的销售额将超过37亿美元。

《服务导报》一九九九年76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中医界把5月8日看作一个转折点,这天下午,吴仪副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了中医药治疗SARS的会议。

2003年的春天,一种新型病毒的肆虐,令中国、令北京都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那就是21世纪第一场全球性传染病-----非典型肺炎(SARS)。77

5月10日,北京开放了5所医院,鼓励中医介入一线治疗,5月13日,北京地区733名非典患者接受了中西医结合治疗,5月17日,北京市又对中医开放8家医院。并确定了这些非典医院与部分中医医院的对口技术协作关系,同时向有关医疗机构下发“关于中医药参与非典医疗工作的意见”。78

6月中旬,中日友好医院的大夫们在16名SARS患者身上创造了一个全球第一的纪录:使用纯中医药的方法治疗SARS获得成功。79

近日,国家科技部公布了治疗SARS中药筛选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清开灵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板兰根冲剂等8种中成药可用于治疗SARS。——2003年6月12目《中国医学论坛报》80

----针对肺部急性炎症,对肺指数、炎性因子、炎性渗出有明显改善作用的药物有;清开灵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板兰根冲剂。81

----针对高热症状、退热作用时间长、起效快、降温幅度大于35%的药物有:新雪颗粒、金莲清热颗粒。82

----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药物有:清开灵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83农村为重点,贯彻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一九九七年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公布)新时期卫生工作基本方针84

二十一世纪的医学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医学。它所关注的不仅是病人,更不是单纯的疾病,而是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让健康人更健康,让亚健康人变成健康人,使人群整体发病率、死亡率下降。85

一位美国著名学者说,任何高科技都不可能使病人恢复到患病以前的状态,因此,好的医生是不让人得病。他还提出“超越二级预防”,提倡“一级预防”“原始预防”等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