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同步练习含答案

卷I(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除虫除草可以让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对人类更有意义的部分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以实现对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多级利用

C.根据草场能量流动的特点,可以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从而保持畜产品的持续高

D.“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在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将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2.生物圈碳循环中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

A.碳元素B.氨基酸C.无机物D.葡萄糖

3.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4.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要研究被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去向,不应包括下列

选项中的()

A.羊的呼吸消耗量B.羊的粪便量

C.羊的生长量D.部分死亡羊的质量

5,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循环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B.物质循环的形式是无机物且具有循环利用的特点

C.能量流动就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

D.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循环的动力

6.土壤的结构、成分、理化性质以及土壤中的生物活动都在影响着土壤上面的生物群

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土壤中大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对维持生物圈碳循环至关重要

B.土壤的结构、成分、理化性质的改变与生物的活动密不可分,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C.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可直接影响某些土壤昆虫的发育和生殖能力,这体现了生态系统

的信息传递功能

D.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常采用抽样检测法,种群密度调查常采用样方法

7,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大气中C02库

A.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与丙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B.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均处于第二营养级

C.甲、乙、丙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

D.生物X可能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生物Y可能含有线粒体

8.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④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③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图中A、B、C分别代表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

C.物质循环是指碳元素在A、B、C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图中A、B、C包含的所有种群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试卷第2页,总33页

9.如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用于桑树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A

B.图中未利用的能量是指蚕粪便中的能量

C.第一、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用妇矢文空

D.蚕丝中所含的能量来自蚕中的Bi

10.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

103fc//(m2-y)]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5划粤

25

3/

^704V2.I

23

A.图中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9.6X104/c7/(m2-y)

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625%

D.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卷U(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1.沼渣、沼液可肥田,使能量流向农作物,避免了能量的浪费.(判断对

错)

1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动.

13.如图为能量流动图:牧草一牲畜一人,假设牲畜的食物90%来自牧草,那么人增加

100灯能量需要牧草提供的能量为kJ.

14.鄱阳湖生态湿地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生态湿地,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有数十万

只珍禽候鸟来这里越冬,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珍禽候鸟的第二故乡。

(1)在枯水期从湖岸到湖水区依次分布有芦苇、南荻、苔荤、鹤草等水生植物,这体

现了群落的结构。

(2)该湿地生态系统通过(填生态系统的功能)将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

系统联系起来。

(3)在该湿地生态系统中,流入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小于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

原因是O

(4)建立鄱阳湖候鸟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属于保护。

15.氮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能否循环利用?你如何解释需不断向农田中施加

氮肥?

16.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字母D表示o

(2)CO2被生产者吸收转变成体内物质进入生物群落,再通过图中的A、B的

和C的分解作用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转变成CO2后再重新循环。若此生态系统中的

生物群落处在正常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量_______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

CO2量。

(3)若将本题图修改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可将D的含义改为,

其他字母及文字代表的含义不变,还有两处必需有所增减;一处是:增加“光玲A”,另

一处是:O

17.如图是以种植玉米为主的某农田生态系统整个生长季节能量流动示意图,数值单

位为叼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试卷第4页,总33页

(2)若玉米和大豆间作使群落在空间上形成更明显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利

用率.

(3)通常用和目测估计方法统计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4)输入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玉米固定的

太阳能总量.已知图中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有160刈力机2未被利用,由此可知,生产者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有KJ/cm2,由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

效率为________

18.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那么与自然生态系

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优势主要是实现了对能量的和物质的,从而

提高能量的,其中,从能量流动角度考虑,自然状态下如果蛙消失了,蛇的

太阳他♦水砧-

何科.空6

数量会________

19.能量流动的应用

1.将秸秆做饲料喂牲畜,让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将发酵产生的沼气做燃料,将沼气

池中的沼渣做肥料,就能够实现对能量的,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

桑基鱼塘也基本体现了这一原理。

2.根据草场的,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才能保持畜产品的持续高产。

20.碳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三、解答题(本题共计20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0分,)

21.桑基鱼塘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I、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水乡,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

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沼气发酵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在生

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

(2)蚕与桑属于关系。池塘中养殖的多种鱼具分层现象,导致该现象形成的

原因主要是。

(3)若池塘受到轻微污染,能通过物理沉淀、微生物的分解等作用很快消除污染,这

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

(4)桑基鱼塘设计的合理性在于从人类需要出发,通过科学规划实现了对能量的

,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除了研究能量流动外,还必需研究和

等生态系统功能。

22.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图为我国“桑基鱼塘"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输出

输出

输出

(1)物质循环是指

(2)若桑树固定的太阳能为lOOOkJ,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鱼从蚕体内获得的能量

最多为kJ;用所学知识分析,该鱼塘建设的生态学原理是o

(3)发展生态农业的好处有o

23.如图为某农村秸秆制沼气的原理.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农民将秸秆投入沼气池,进行再利用,从能量的角度看,这样做是为了

(2)农民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会除去狗尾草,消灭蝗虫,这样做利用的生态学原理

是.

24.农业生态工程能增加农民收入、开发可以更新的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如图是某家

庭农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第6页,总33页

产品输出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2)该生态农业所遵循的生态学基本原理是,其优点是o

(3)果园中年年种植单一品种果树往往会造成病虫害增加,因此农场主在果园内间种

甘薯、油菜可提高果园的稳定性,原理是,每种作物的种植量不宜超过其

(4)为提高产量,农场主不仅需要适量施加氮肥,还要进行除草和灭害虫等工作,从

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适量施加氮肥的主要原因是o

(5)该生态系统中哪些途径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25.美国生态学家R.L.Lindeman对某一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得出下图所

示的数据。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cm2.a)。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1)进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填"太阳能"或"化学能"),

之后沿着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流动。

(2)从图中可看出,植食性动物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数值是//(cm2-a)o

(3)由图可知,下一个营养级(填"不能"或"能")得到上一个营养级的大部

分能量;一般来说,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o

26.某研究小组选取了池塘中5种不同生物,对其消化道内食物组成进行分析,结果

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后回答问题:

生物种类鱼A河蚌小球藻鱼B水蚤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鱼B水蚤、小球藻水蚤小球藻

(1)池塘中的两种鱼存在的种间关系是

(2)要提高两种鱼的产量应采取的措施是,两种鱼产量高的是

(3)研究小组在当地鱼类专家的帮助下,绘制出了鱼B在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

增长速率变化曲线,调查该鱼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捕捞鱼B的最佳时机

是图中的。t2时的种群数量是该池塘中鱼B的o

(4)适量的投入鸡粪可以为鱼提供食物,从而提高鱼的产量。与传统农业生产直接把

鸡粪用作肥料相比,鸡粪喂鱼的最大优点是。

27.下列图1为某一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2表示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

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散失

图1

(1)碳在生物群落内是以的形式进行传递的。

(2)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

试卷第8页,总33页

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图1中的等过程。

(3)图2中A表示的能量,B表示的能量。B比A的能量少,原因

是除了图2中所示,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还有一部分o

(4)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研究,其意义是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能量流

动关系,使o

28.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玲曝气池玲兼氧池玲植物

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

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营养级。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

类等和底泥中所有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群落、种群)。植物池中

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所固定的能。

(2)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

通过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和

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

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29.伟大诗人苏东坡给湖畔的小亭题名“遗爱亭”,因而这个美丽的湖泊便有了一个浪漫

的名字遗爱湖,曾经遗爱湖每年除承接大量工业废水外,还接纳当时城区生活污水的

直接排入,造成湖水严重富营养化,经过长期治理,现在遗爱湖已变成一个动植物资

源丰富,风景优美,生态条件良好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在治理过程中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化学

防治和O

(2)输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另一部分用

于。

(3)能量金字塔是指

(4)公园中落叶在不同的土壤中的变化不同,落叶中含有大量矿质元素和不同种类的

有机物,某同学突发奇想提出了新的问题:土壤微生物是否也能分解淀粉呢?请你帮

助他完成实验设计,写出实验的思路。

30.莲藕是重要的水生蔬菜品种,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栽培面积很

大,莲藕具有较强的抗污染功能。通过“藕一鱼"共同种养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

(1)"藕一鱼"共同种养后,鱼类的粪便可以为莲藕生长提供,同时鱼类活动

还起到除草松土、控虫防病的作用等。

(2)为了探究莲藕对重金属元素有无富集作用(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蕃积某种元素

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该物质浓度的现象),研究人员

对某湿地有明显Cd、Pb污染和无污染的两块藕田采集样品,用无离子水洗净,取节间

[可食部分)部分经烘干、硝酸溶液提取、分光光度计测定等检测Cd、Pb两种重金属

元素的残留量。得到下表有关数据[注:富集率=(组织中元素残留量一土壤中元素背

景值)/土壤中元素背景值]:

污染类型样CdPb

残留量(mg/kg干'富集残留量(mg/3干高集

重)率重)率

无明显污-Hy4.619A0.158327%

染区间

±1.9320.037

有明显污-Hy12.35104%0.297B

染区间

±6.0600.053

根据上表及数据分析: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莲藕的根细胞是以方式吸收Cd、Pb等元素。

②上表中无明显污染区cd在节间的富集率4=,有明显污染区Pb在节间的富

集率B=o

③实验结果表明o

31.下列甲图为某草原中的食物网,乙图为此草原中能量流经鸟类时的情况。请回答下

列问题:

(1)甲图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甲图中未体现的生态系统成分有

试卷第10页,总33页

(2)此草原中植食性动物与肉食性动物间碳流动的形式主要为;乙图中c表

示,猫头鹰不具有的乙图中的能量去路为(用字母表示)。

(3)此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

态系统具有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

32.如图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变温动物。提高

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填"提高"或"降低")③/②值。食肉哺乳动物的

③/②值一般(填"高于""等于"或"低于")草食哺乳动物,原因是。

(2)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o如果图示为草食性动物,

请分析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为什么不能100%地流入到这一营养级。o

33.某稻田生态系统中有卷叶螟、青蛙等生物,图1是该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过程示意

图,其中a~e代表过程。图2是能量流经卷叶螟的示意图,其中A~C代表能量,数值

表示能量值,单位为//(加2.。)。请分析回答:

(1)图1中缺少的过程是(用图中文字和箭头表示),b、c、e过

程中碳以形式流动。

(2)图2中A代表的能量;B表示的能量,其数值为

l/(hm2-a);C的来源有同化的能量。

34.池塘水中生活着多种浮游动植物,其中大型蚤是常见杂食浮游动物,具有较强的摄

食能力,可用于控制水体中藻类的过度增长。为探究大型蚤对藻类的影响,某实验室

进行了以下相关实验。

(1)多次采集池塘水,混匀后分别装入透明塑料桶中,将塑料桶随机分成5组(C。-

C4组)。向桶中加入大型蚤,使其密度依次为0只/L、5只/L、15只/L、25只/L、50只

/L.将水桶置于适宜光照下,每三天计数一次,统计每组水样中藻类植物细胞密度,

实验结果如图lo

小型浮游动物

藻类植物

大型酒

图2图3

①实验水样中的所有生物可看作微型________,输入其中的总能量是O

②第4天到第7天期间,C。、Q、C2组藻类植物细胞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填选项前的符号)。

a.水体无机盐得不到及时补充

b.有害代谢产物积累

c.浮游动物摄食量大于藻类增殖量

③大型泾可用于控制水体中藻类的过度增长,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④请在图2中画出大型蚤、小型浮游动物、藻类植物的食物关系。o

(2)图3表示某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

成分,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成分为(填字母)。能量在第一、二

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o

35.下图是科研人员调查的湖泊营养化程度以及部分藻类生长状况(鱼鳞藻、脆杆藻为

鱼的饵料,微囊藻会产生有毒物质毒害动物)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O贫营养化中营养化富营养化N、P等元素含量

(1)微囊藻是一种单细胞蓝藻,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可用法调

试卷第12页,总33页

查微囊藻的数量变化。

(2)水体富营养化时,鱼的K值会(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

(3)罗氏沼虾以鱼鳞藻、脆杆藻为食,对该湖泊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如下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据表分析,沼虾用于生长发育和繁

殖等的能量是KJ/(cm2.a)o

藻类同化沼虾摄入藻沼虾粪便中沼虾用于生长发沼虾呼吸作用

的能量类中的能量的能量育和繁殖的能量散失的能量

150.647.825.4?21.2

36.

科学家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级和能量流动进行了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

①②③①分别表示处于不同营养级的种生物⑤为分解者。表中NP=GP-Ro

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生物体贮存着的能生物呼吸消耗量的能

能量(GP)量(NP)量(R)

①15.912.6813.23

②871.27369.69501.58

③0.880.340.51

④111.2062.0779.13

⑤211.8519.26192.59

(1)被调查时刻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是.

(2)根据表中数据写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一条食物链:o(用表中数

字序号表示)

(3)能量在第三、四营养级间传递效率约为

(4)正常情况下,该生态系统中的①、②、③、④四种生物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

内波动,这是通过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5)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能量流动的渠道。在食物链中随营养级的升高,获得的

总能量________O

37.下图是某生态系统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的简图。请据图回答:

(1)属于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的是(填写图中序号),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

(填写图中序号)。

(2)[@](填写名称)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逐渐分解成无机物。

(3)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将食物链补充完整:f③。能量在相邻的两个营

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o

38.请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有关的问题:

(1)流入某人工高产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假设该鱼塘中的一条食物

链:浮游植物一浮游动物一草鱼I乌鳗,草鱼给分解者的能量包括.

(2)草鱼在幼鱼阶段,主要取食小型浮游动物和昆虫幼虫,体长10CM后,主要以高

等水生植物为主,稻田中常见的杂草,多数是其天然饵料.从种间关系分析,稻田养

鱼可以,从而达到水稻增产的目的.

(3)某生态学研究小组在一片大面积且没有鼠类及其天敌的试验田的两端分别放养了

若干只雄性和未受孕的雌性老鼠,进入繁殖期后,雌、雄老鼠都能顺利寻找到对方并

成功交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的功能.

39.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养猪场每天排放大量含有粪便、饲料残渣的废水既破坏生态环

境,又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技术人员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废水处理流程

图.请问答下列问题.

试卷第14页,总33页

图2

(1)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氧化塘中的风车草、圆田螺、细菌等生物共同

构成了.

(2)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主要的原

因是•

(3)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

,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这是因为

(4)如图2表示猪的能量流动的图解,用图中a、b、c问答:

代表猪粪便中主要能量的是,代表猪呼吸消耗的是.

40.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而污染的稻田,有些地区发展稻田养鸭的生态农业模式.鸭能

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不仅可以减少农药的赖,也能提高水稻的产

量.为增加鸭的产量,还可定期人工投放适量的饲料.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鸭的迁入可以(填"增强"或"减弱")水稻与杂

草的竞争,同时减少田螺对水稻的捕食量,从而使水稻的产量增加.此外,分解者将

鸭粪分解成,也能促进水稻的生长.

(2)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稻田养鸭可以充分利用栖息空间和;从能量流

动的角度分析,可提高,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稻田养鸭增加了该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从而加快了该生态系统中

(填"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或"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速率.

(4)人工饲料的投放对稻田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但稻田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状表明生

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其基础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

【答案】

D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除草可以减少杂草与农作物竞争能量,从而使农作物获得更多的能量进而流向人类,A

正确;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以实现对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多级利用,B正确;根据草场

能量流动的特点,可以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从而保持畜产品的持续高产,C正确;

"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在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使物质和能量得到多级利

用,提高了整体的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2.

【答案】

A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

【答案】

C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

要掌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一

般研究能量流动都以种群为单位;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答】

解: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提高,C符合题意。

故选:Co

4.

【答案】

B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1.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

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

试卷第16页,总33页

2.某一个营养级能量的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解答】

解:A.羊的同化量有一部分被呼吸消耗,A正确;

B.羊的粪便量是其未同化的能量,仍然属于其上一个营养级,B错误;

C.羊的同化量有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C正确;

D.羊死亡后,羊的部分同化量流向分解者,D正确。

故选:B

5.

【答案】

C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

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解答】

解:A.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所指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C、H、0、N、P、S等一些基本

化学元素,A正确。

B.物质循环的形式是无机物且具有循环利用的特点,B正确。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就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C错误。

D.物质循环的过程中伴随能量流动,能量为物质循环提供动力,D正确。

故选:Co

6.

【答案】

D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1、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组分,影响着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在陆地生

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重要作用。

2、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有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某些微生物的化能合

成作用,从生物群落返回到无机环境的途径主要有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

者的分解作用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

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

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用取样

器取样法。

【解答】

A、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组分,影响着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在陆地生

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重要作用,A正确;

B、土壤的结构、成分、理化性质的改变与生物的活动密不可分,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B正确;

C、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可直接影响某些土壤昆虫的发育和生殖能力,这体现了生态系统

的信息传递功能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

D、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用取样器取样法,D错误。

7.

【答案】

D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图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甲、乙、丙共同组成生物群落。碳循环

是指二氧化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A项错误;乙是消费者,

在该生态系统中不一定都处于第二营养级,B项错误;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的各种

生物类型外,还包括无机环境,C项错误;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进行化

能合成作用的生物,如硝化细菌等,因此X可能是硝化细菌等原核生物,所以生物X

可能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分解者包括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还包括少数动物,可见图

中Y可能是真核生物,含有线粒体,D项正确。

8.

【答案】

D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不断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

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只有生产

者可以同化二氧化碳,分解者可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据此可判断A是分解者,

B是生产者,C是消费者,④光合作用或者

化能合成作用,③⑤③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⑥是消费者的同化作用。

【解答】

A、已知图中B是生产者,③过程是生产者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为生产者的呼

吸作用,④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

用,A错误;

B、根据图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判断:B是生产者,A是分解者,C是消费者,B错误;

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形式为有机物,而在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

是CO2,C错误;

D、图中A、B、C包含的所有种群共同构成生物群落,D正确。

故选D.

9.

【答案】

D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其中A为总光合作用量;C

为净光合作用量;D为蚕的同化量,且D=Ai+Bi+C]+Di;Di为蚕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

能量。

【解答】

A、图中C(净光合作用量)=A(总光合作用量)-B,C可表示桑树用于自身生长、

试卷第18页,总33页

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A错误;

B、图中未利用的能量是指蚕体内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B错误;

C、第一、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生安止生,C错误;

D、蚕丝中所含的能量来自蚕未利用的能量,即蚕中的Bi,D正确。

10.

【答案】

B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知识。

【解答】

解:A.图中A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A正确;

B.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70+23+3+14)xl03kJ/(m2y)=l.lxl05kJ/

(m2-y)B错误;

32

C.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为(0.05+0.25+2.1+5.1-5)xl0kJ/(m-y)=2.5x103kj/

(m2-y),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为(0.05+0.25+2.1+5.1-5+4+9+0.5)xl03kJ/(m2-y)

=1.6xl04kJ/(m2y),所以由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5/16xl00%=15.625%,C正确;

D.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而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是单向流

动的,D正确。

故选:Bo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1.

【答案】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因此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

定的太阳能.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农业使废弃物资源化,实

现了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解答】

解:微生物能分解沼渣、沼液,故沼渣、沼液可肥田,使能量流向分解者.分解者分

解产生的二氧化碳等物质能够被农作物利用,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避免了物质的

浪费.

故答案为:

12.

【答案】

转化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解析】

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生态系统中的能量

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解答】

解: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其中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

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故答案为:转化

13.

【答案】

2250〜9000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解析】

已知高营养级的能量,求低营养级能量时:(1)需最多能量:选最长食物链,按+10%

计算;(2)需最少能量: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

已知低营养级的能量,求高营养级能量时:(1)获得能量最多:选最短食物链,按x

20%计算;(2)获得能量最少:选最长食物链,按X10%计算.

【解答】

解:按能量传递效率10%计算,人增加100灯能量,则需要牧草提供的能量=100+

10%X90%+10%=9000A7;

按能量传递效率20%计算,人增加100灯能量,则需要牧草提供的能量=100+20%X

90%+20%=2250A7.

因此,人增加100勿能量需要牧草提供的能量为2250〜9000A7,

故答案为:2250~9000

14.

【答案】

水平结构

物质循环

逐级递减的

就地

【考点】

群落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解析】

1、群落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生物;群落的空间结

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种群在空间上分布具有

垂直分层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不同地段上由于土壤湿度、盐碱度不同、光照

强度的差异及其他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的生物不同,即使是同一生物,

不同地段的种群密度也不同。

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能量

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

3、生物多样性保护:就地保护、易地保护。

【解答】

在枯水期从湖岸到湖水区依次分布有芦苇、南荻、苔荤、鹤草等水生植物,不同地段

试卷第20页,总33页

的植物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湿地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将陆

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联系起来。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因此流入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小于流入第

一营养级的总能量。

建立鄱阳湖候鸟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属于就地保护。

15.

【答案】

能。农田是人工生态系统,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效益,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

满足人类的需要为目的的,农田土壤中氮的含量往往不足以使作物高产,加之农产品

源源不断地自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都归还土壤,所以需要施加氮

肥,这与物质循环并不矛盾。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6.

【答案】

大气中的C02

呼吸作用,大于

非生物环境,取消DfA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以判断: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D是大气中的

CC)2。

【解答】

题图显示:A、B、C均有箭头指向D,说明D表示大气中的CC)2。

CO2被生产者吸收,通过光合作用转变成体内的含碳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再被图中的

A所示的生产者、B所示的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和C所示的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以及化学燃

料的燃烧,转变成C02后再重新循环。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在正常演替过程

中,则随着演替的进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特别是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

因此生产者吸收的C0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C02量。

若将本题图修改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可将D的含义改为非生物环境,其

他字母及文字代表的含义不变。因能量流动起源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渠道是食物

链和食物网、特点之一是单向流动,所以还需要修改之处有:一是增加"光)A"、二是

取消"D玲A"。

17.

【答案】

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光能,记名计算法,大于,460,10%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双箭头指向4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C是次级消费

者,所以图中的食物链是4-B-C.B的同化量是200〃(cm2y),C的同化量是

207/(cm2-a),所以B-C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

2、每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向下一

个营养级;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被利用.

3、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

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

落.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解答】

解:(1)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2)间作使群落在空间上形成了明显的垂直结构,可显著地增加单位土地的有效光合面

积,提高光能利用率.

(3)统计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通常用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方法.

(4)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止有玉米,

还有其他的绿色植物,因此输入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玉米固定的太阳能总

量.已知图中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尚有160句"机2未被利用,由此可知,生产者用于生

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有160+200+100=460KJ/cm2,由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

能量传递效率为券X100%=10%.

故答案为:

(1)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2)光能

(3)记名计算法

(4)大于46010%

18.

【答案】

多级利用,循环再生,利用率,增加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

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

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

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

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

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解答】

解:(1)看图可知,该生态系统属于生态农业,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优

势主要是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从

能量流动角度考虑,自然状态下如果蛙消失了,蛇由原来的第四、五营养级降至第四

营养级,营养级降低,获得的能量增加,蛇的数量会增加

故答案为:

多级利用循环再生利用率增加

19.

【答案】

1.多级利用,利用率

试卷第22页,总33页

2.能量流动特点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20.

【答案】

(含碳)有机物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有关"碳循环",考生可以从以下一方面把握:

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碳酸盐和二氧化碳;

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含碳有机物;

3、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4、碳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解答】

解: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含碳有机物

故答案为:(含碳)有机物

三、解答题(本题共计20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0分)

21.

【答案】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分解者

捕食,食物和栖息空间

自我调节,负反馈

多级利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1、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

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

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2、生态农业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3、生态工程是指应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分

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其目的是将生物群落内不同物种共生、物质与能量

多级利用、环境自净和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与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相结合,达到资源

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

【解答】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沼气发酵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是腐生的

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蚕与桑属于捕食关系。池塘中养殖的多种鱼具分层现象,即存在垂直结构,导致该现

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食物和栖息空间。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则池塘受到轻微污染,能通过物理沉淀、微生物

的分解等作用很快消除污染,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桑基鱼塘通过科学规划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生态系统功能还有物质循环和信息

传递等。

22.

【答案】

组成生物体的C、H、0、N、P、S等元素,从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

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0,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提高能量利用率、减少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等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

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

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

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

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解答】

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0、N、P、S等元素,从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

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蚕沙中的能量是蚕未同化的能量,仍属于蚕的上一个营养级(桑树)。因此,鱼以蚕沙

为食时,鱼从蚕体内获得的能量最多为OkJ;该鱼塘建设的生态学原理是能量的多级利

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发展生态农业的好处有:提高能量利用率、减少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等。

23.

【答案】

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更有益的部分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

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

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

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

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

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解答】

解:(1)图中,农民将秸秆投入沼气池,进行再利用,从能量的角度看,这样做是为

了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2)农民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会除去狗尾草,消灭蝗虫,这样做利用的生态学原理

是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更有益的部分.

试卷第24页,总33页

24.

【答案】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含有的能量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使废物资源化,以便提高能量利用

率,减少环境污染

种植多种作物能提高果园的生物多样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使

果园的营养结构复杂化,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环境容纳量(或环境承载力)

该生态系统中的氮元素不断随农产品、畜产品大量输出,需要不断地补充

①果树、甘薯;②消费者的粪便等废弃物作为沼气发酵的原料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5.

【答案】

(1)太阳能,食物链

(2)62.8

(3)不能,10%~20%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图示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每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有四个去向:流向下一营

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分解者分解利用、呼吸作用、未被利用,所以能量流动的特

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解答】

解:(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沿着

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2)从图中可以看出,植食性动物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是62.8〃(sn2.a)。

(3)每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有四个去向: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分解

者分解利用、呼吸作用、未被利用,所以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一个营养级的大部

分能量。一般来说,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26.

【答案】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7.

【答案】

(1)含碳有机物

(2)光合,③④⑤(不能缺少)

(3)初级消费者同化,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通过呼吸作用散失

(4)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据图分析:A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①

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含碳有机物,③表示呼吸作用,④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⑤表示燃烧。

【解答】

解:(1)碳在生物群落内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的。

(2)据图分析,①表示光合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入无机环

境的,③表示呼吸作用,④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⑤表示燃烧,所以生物群落中

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有③④⑤过程。

(3)据图分析,A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除了图2中所示,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还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

(4)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是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

最有益的部分。

28.

【答案】

(1)一,群落,生产者,太阳

(2)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