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3-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①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②水分子通过细胞膜
③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
④水分子通过液泡膜
⑤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⑥簇新蔬菜在空气中萎蔫A.②④⑥ B.②④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答案】C【解析】【分析】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详解】①细胞壁是全透的,不是半透膜,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不属于渗透作用,①错误;②细胞膜是半透膜,水分子通过细胞膜属于渗透作用,②正确;③细胞壁是全透的,蔗糖分子是溶质分子,其通过细胞壁不属于渗透作用,③错误;
④液泡膜是半透膜,水分子通过液泡膜属于渗透作用,④正确;⑤原生质层是半透膜,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属于渗透作用,⑤正确;⑥簇新蔬菜在空气中萎蔫属于水的蒸发,不属于渗透作用,⑥错误。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L和400mmol∕L的M物质溶液中,细胞汲取M的速率都是10mmol∕min。对此结果最合理的说明是A.细胞汲取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细胞汲取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细胞汲取M须要载体蛋白的参加 D.所需能量供应不足【答案】C【解析】【分析】自由扩散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须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甘油。
帮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须要载体,不须要能量,如红细胞汲取葡萄糖。
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须要载体和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汲取氨基酸,葡萄糖,K+,Na+。【详解】A、自由扩散的动力是浓度差,与外界溶液成正比,与题意中“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L和400mmol∕L的M物质溶液中,细胞汲取M的速率都是10mmol∕min”不符合;故A错误。
B、主动运输须要能量,而题干中“通入空气后,汲取速率不变”,说明与能量无关;故B错误。
C、“200mmol∕L和400mmol∕L的M物质溶液中,细胞汲取M的速率都是10mmol∕min”,说明物质M运输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而与能量无关,则M运输的方式是帮助扩散;故C正确。
D、通入空气,有氧呼吸速率加快,能量供应增加;故D错误。
故选:C。3.甲、乙两种小分子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状况如图所示,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进入细胞肯定须要能量B.甲运出细胞肯定有载体蛋白的参加C.乙进入细胞肯定不须要能量D.乙运出细胞肯定有载体蛋白的参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柱形图表明:甲乙都是小分子,甲物质的细胞外浓度高于细胞内,乙物质的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甲进入细胞是顺着浓度梯度进入,可能是自由扩散或帮助扩散,肯定不消耗能量,A错误;甲运出细胞是逆着浓度梯度进行的,是主动运输方式,肯定有载体蛋白的参加,B正确;乙进入细胞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可能是自由扩散或帮助扩散,肯定不消耗能量,不肯定须要载体帮助,C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能看懂并分析图形得出正确结论的实力。4.将某植物细胞置于肯定浓度的硝酸钾(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发觉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别,其缘由可能是①是死细胞②细胞汲取KNO3后细胞液浓度增大③失水后又吸水复原④大量失水⑤硝酸钾(KNO3)溶液浓度太低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处于肯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失水,发生质壁分别,细胞液浓度会增大;再用清水处理,会发生质壁分别后的复原,细胞液浓度会减小。【详解】将某植物细胞置于肯定浓度的硝酸钾(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发觉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别,有可能该细胞是死细胞;也有可能细胞汲取KNO3后细胞液浓度增大,发生质壁分别后自动复原了,所以一段时间后视察未视察到质壁分别现象;也有可能是外界溶液浓度太低,细胞未发生质壁分别。若细胞大量失水,则可以视察到质壁分别现象。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5.有人给培育过程中的代谢正常的动物细胞加入了某物质,然后在培育基中加入了少量标记的必需氨基酸,但未在检测的细胞中发觉该氨基酸,而细胞的其他代谢正常,产生该现象最可能的缘由是A.氨基酸的浓度太小 B.该物质抑制了细胞的呼吸作用C.该细胞未进行蛋白质合成 D.该物质使细胞膜汲取该氨基酸的载体失活【答案】D【解析】【分析】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氨基酸进入细胞须要载体蛋白的帮助。【详解】A、即使氨基酸的浓度很小,只要细胞汲取,细胞内就可以检测到该标记,A错误;B、若该物质抑制了细胞的呼吸作用,则其他的代谢活动也会受到影响,B错误;C、若该细胞未进行蛋白质合成,则其他代谢也会受到影响,C错误;D、该物质使细胞膜汲取该氨基酸的载体失活,则会导致该细胞无法汲取氨基酸,故细胞内未出现该标记,D正确。故选D。6.红细胞溶血可推断物质运输的速率,其原理是进入红细胞中的物质能增大红细胞的渗透压,使更多水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裂开,即发生溶血.某试验小组利用该原理探讨了细胞膜对几种物质的通透性,得到如下数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编号溶剂溶血现象时间11ml水+0.1ml红细胞悬液有9s21ml乙醇+0.1ml红细胞悬液有48s31ml甘油+0.1ml红细胞悬液有13s41ml葡萄糖+0.1ml红细胞悬液无_A.细胞膜对上述四种物质的通透性不同 B.细胞膜对甘油的运输速率大于乙醇C.红细胞肯定不能从溶液中汲取葡萄糖 D.甘油和乙醇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放在水中的红细胞最快裂开,其次是放入甘油中的红细胞,再其次是放入乙醇中的红细胞,处于葡萄糖中的红细胞未出现溶血。【详解】A、依据处于不同溶液中的红细胞溶血速度的快慢可知,细胞膜对上述四种物质的通透性不同,A正确;B、依据3比2先溶血可知,细胞膜对甘油的运输速率大于乙醇,B正确;C、红细胞可以通过帮助扩散汲取葡萄糖,C错误;D、甘油和乙醇均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D正确。故选C。7.探讨发觉.在小肠绒毛的微绒毛面存在者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SGLT1和GLUT2,前者是主动运输的载体,后者是帮助扩散的载体。科学家通过体外试验,将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主动运输须要消耗细胞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B.在较低浓度下,主动运输的载体先达到饱和状态C.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靠主动运输来增大汲取速率D.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运输两种方式在同时进行【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SGLT1和GLUT2,前者是主动运输的载体,后者是帮助扩散的载体;分析题图曲线可知,帮助扩散发生的同时,主动运输也在发生。只不过在低浓度下,主动运输的载体就达到饱和;高浓度状况下,须要依靠于帮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提高汲取速率,主要汲取方式是帮助扩散。【详解】A、主动运输须要消耗细胞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和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的帮助,A正确;B、分析题图可知,在较低浓度下,主动运输的载体先达到饱和状态,B正确;C、在较高浓度下,GLUT2的运输速率较大,所以细胞主要依靠帮助扩散来增大汲取速率,C错误;D、由题图可知,在肯定浓度葡萄糖条件下,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汲取既有帮助扩散也有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C。8.高浓度NaCl溶液具有杀菌防腐的作用,是因为A.氯离子有杀菌作用B.高浓度溶液引起细菌失水而死亡C.钠离子不利于细菌的生长D.酸碱度不适于细菌生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高浓度盐水环境中,细菌会由于细胞渗透作用失水过多,而导致死亡,故B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运输方式,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的实力。9.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比较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此比例最大和最小的细胞分别是①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②蛙的红细胞
③唾液腺细胞
④乳酸菌细胞
⑤酵母菌细胞A.③④ B.①② C.③② D.⑤④【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膜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生物膜均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详解】④乳酸菌细胞是原核生物,只有细胞膜一种生物膜,故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小;③唾液腺细胞的分泌活动较旺盛,内质网、高尔基体较发达,膜面积较大,故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10.下列说法中,与生物膜发觉史不一样的是A.欧文顿在试验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他们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定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楚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全部的生物膜都是由磷脂—蛋白质—磷脂三层结构构成的D.科学家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和鼠细胞并进行融合,证明白细胞膜中的蛋白质是可以流淌的【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糖类。【详解】A、欧文顿在试验基础上发觉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故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正确;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有细胞膜一种生物膜,故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他们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定排列为连续的两层,B正确;C、罗伯特森提出全部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磷脂—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的,C错误;D、科学家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和鼠细胞并进行融合,不同的荧光混合,证明白细胞膜中的蛋白质是可以流淌的,D正确。故选C。11.如图X、Y、Z是细胞中的三种有机化合物,X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Y为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胆固醇可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与Y有关B.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C.细胞膜上的Z是可以运动的,而Y是静止的D.假如X被人的红细胞汲取,须要载体蛋白,不须要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X为糖类,Y含有N元素不含有磷元素,应当为蛋白质,Z为磷脂。【详解】A、胆固醇可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与磷脂Z有关,A项错误;B、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蛋白质Y,B项错误;C、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大部分蛋白质都是可以运动,C项错误;D、葡萄糖以帮助扩散方式进入红细胞,须要载体蛋白,不须要能量,D项正确。故选D。12.某试验小组从同一萝卜上取相同长度的萝卜条5根,其中4根分别放置在浓度为a、b、c、d的蔗糖溶液中处理1h,另外一根不作处理,作为比照组。然后将这5根萝卜条依次放入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丁、戊5杯蒸馏水中静置1h后,取出萝卜条,测定蒸馏水质量的变更量,结果如图所示。据此推断,下列推想正确的是A.蔗糖溶液浓度大小关系为c<b<a<dB.原萝卜条细胞液浓度位于b和c之间C.戊组质量不变的缘由可能是细胞的原生质层已没有选择透过性D.浓度为c的廉糖溶液使萝卜条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可知,蒸馏水质量变少说明萝卜条吸水,丁组中蒸馏水质量减得最多,则萝卜条中的浓度最高,说明d蔗糖溶液浓度最高;丙组蒸馏水质量减得较多,则萝卜条中的浓度较高,说明c蔗糖溶液浓度较高;甲组蒸馏水质量减得较少,则萝卜条中的浓度较低,说明a蔗糖溶液浓度较低;乙组蒸馏水质量减得最少,则萝卜条中的浓度最低,说明b蔗糖溶液浓度最低;戊组质量不变,说明可能是细胞的原生质层已没有选择透过性.A、蔗糖溶液浓度大小关系为b<a<c<d,A错误;B、据分析可知,原萝卜条细胞液浓度应低于b,B错误;C、戊组质量不变的缘由可能是细胞的原生质层已没有选择透过性,C正确;D、浓度为c的蔗糖溶液没有使萝卜条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缘由是在蒸馏水中萝卜条细胞仍旧能吸水,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质壁分别与质壁分别复原现象及其缘由13.下列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B.酶的形成须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须要酶的催化C.酶与ATP均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D.ATP含有核糖,而全部的酶均不含核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人体成熟的红细胞由于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故不能产生酶,但能产生ATP,A错误;酶的形成须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须要酶的催化,B正确;酶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ATP具有高效性但不具有专一性,C错误;部分酶的化学本质是RNA,也就含有核糖,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酶与ATP的学问。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的实力。14.某同学进行了下列有关酶的试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甲组:淀粉溶液+簇新唾液+斐林试剂→有砖红色沉淀乙组:蔗糖溶液+簇新唾液+斐林试剂→无砖红色沉淀丙组:蔗糖溶液+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A.丙组的试验结果是“无砖红色沉淀”B.斐林试剂运用时应当先加甲液摇匀后再加乙液C.该同学的试验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D.为省去水浴加热步骤,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答案】C【解析】【分析】淀粉在淀粉酶催化作用下,水解产物是麦芽糖;蔗糖在蔗糖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详解】A、丙组蔗糖可以水解成还原糖葡萄糖和果糖,遇斐林试剂会出现砖红色沉淀,A错误;B、斐林试剂运用时应当把甲液和乙液混合运用,B错误;C、该同学用同种酶催化不同的底物,可以验证酶的专一性,C正确;D、由于碘液不能鉴定蔗糖是否水解,故不能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D错误。故选C。【点睛】斐林试剂两种成分须要混合运用,双缩脲试剂中两种成分须要分开加入。15.如图表示水稻籽粒成熟过程中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和淀粉含量变更的关系,请选出不正确的选项A.淀粉磷酸化酶可能是促进淀粉合成的酶B.淀粉含量多少可以用碘液来进行检测C.低温能使淀粉磷酸化酶活性下降,但不破坏其结构D.在没有淀粉磷酸化酶存在的条件下,相关的反应就不能进行【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随着开花后天数的增加,淀粉磷酸化酶的活性先升后降,淀粉含量渐渐上升。【详解】A、依据淀粉磷酸化酶出现峰值时,淀粉的合成速度最快可知,淀粉磷酸化酶可能是促进淀粉合成的酶,A正确;B、淀粉遇碘变蓝,故淀粉含量多少可以用碘液来进行检测,B正确;C、低温能使淀粉磷酸化酶活性下降,但不破坏其结构,温度上升其活性可以复原,C正确;D、在没有淀粉磷酸化酶存在的条件下,该反应仍可进行,酶只能催化已经存在的反应,D错误。故选D。16.下图中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能量的变更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须要的活化能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态均发生变更D.若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变更酶促条件后,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ca段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须要的活化能,cb段表示在有酶催化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须要的活化能,由此可以看出,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须要的活化能;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更显著,因此酶具有高效性;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的影响,最相宜条件下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最好,酶活性最高。【详解】A、ac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须要的活化能,A错误;B、与酶相比,无机催化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不显著,因此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B错误;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态不变,C错误;D、若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变更酶促条件后,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D正确。17.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B.单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C.ATP生成抑制剂会干脆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D.蔗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蔗糖通过胞间连丝顺浓度梯度从伴胞进入筛管;蔗糖的水解产物可以顺浓度梯度从筛管进入薄壁细胞。【详解】A、进入筛管的蔗糖水解,有利于降低筛管中蔗糖的含量,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A正确;B、由图可知,单糖顺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B错误;C、由图可知,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故不须要消耗能量,ATP生成抑制剂不会干脆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C错误;D、载体具有特异性,蔗糖(二糖)不能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D错误。故选A。18.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①唾液淀粉酶在强酸、强碱和高温条件下均变性失活②酶均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③酶可在细胞外或细胞内起催化作用④自然界中的光能、热能、机械能、电能和化学能都可以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⑤一个ATP分子彻底水解须要消耗2个水分子
⑥人的心肌细胞中,ATP的合成速度远远大于分解速度,从而保证心肌细胞有足够的能量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答案】B【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ATP含有一分子腺嘌呤、核糖和三分子磷酸,2个高能磷酸键。ATP与ADP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详解】①唾液淀粉酶在强酸、强碱和高温条件下空间结构被破坏,均会变性失活,①正确;②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或细胞核,②错误;③酶在细胞内合成,可在细胞外或细胞内起催化作用,③正确;④ATP中的能量可以来自于光能或化学能,④错误;⑤一个ATP分子彻底水解的产物是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3分子磷酸,须要消耗4个水分子
,⑤错误;⑥人的心肌细胞中,ATP的合成速度与分解速度处于动态平衡中,⑥错误。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高温、强酸、强碱均会导致酶不行逆的变性失活,低温只会抑制酶的活性。19.植物在早春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高出其他细胞100倍以上,但单位质量葡萄糖生成ATP的量却只有其他细胞的40%,据此推想,此时的花序细胞A.主要通过无氧呼吸生成ATP B.释放的热量远多于其他细胞C.线粒体基质不参加有氧呼吸 D.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答案】B【解析】【分析】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氧气的参加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大量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是不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或乳酸,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详解】A、依据“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高出其他细胞100倍以上”可知,该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B、依据该细胞消耗氧气多,而合成ATP少可知,其释放的热量远多于其他细胞,且更多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B正确;C、线粒体基质是有氧呼吸其次阶段的场所,C错误;D、该细胞消耗氧气较多,氧气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参加反应,D错误。故选B。【点睛】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多以热能形式散失,少数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多储存在酒精或乳酸中,少数释放出来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多以热能形式散失,少数用于合成ATP。20.下列有关生理功能和ATP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体内葡萄糖和果糖生成蔗糖要消耗ATPB.ATP的合成与细胞中的吸能反应相关C.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要消耗细胞产生的ATPD.细胞中ATP的合成与分解是可逆的化学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ATP水解过程须要由ATP水解酶的参加,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肌肉收缩、物质合成等过程;ATP合成过程须要ATP合成酶的催化,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详解】A、植物体内葡萄糖和果糖生成蔗糖属于吸能反应,要消耗ATP,A正确;B、ATP的合成与细胞中的放能反应相关,B错误;C、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不须要消耗ATP,C错误;D、细胞中ATP的合成与分解过程是不行逆的,D错误。故选A。21.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试验设计合理的是试验编号探究课题选用材料与试剂①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过氧化氢溶液簇新的肝脏研磨液②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③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蔗糖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④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A.试验① B.试验②C.试验③ D.试验④【答案】B【解析】【分析】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不宜作为试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由于酸性条件下淀粉易分解,故淀粉不能作为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试验材料;因此一般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详解】①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过氧化氢溶液,因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度受温度的影响,①错误;
②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最终用碘液检测是否水解,②正确;
③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用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因为酶具有专一性,蔗糖酶不能水解淀粉,③错误;
④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因此不能用淀粉作为底物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④错误。
故设计合理的是②,B正确。故选B。22.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试验装置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②相同时间后,C、E浑浊度相同③为使试验更精确,可在D瓶的液面覆盖一层油脂④甲、乙两试验属于对比试验,其中的无关变量须要相同且相宜⑤B和D中是否有酒精生成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进行检测⑥CO2多少还可以通过视察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否由蓝变黄来检测A.①③④⑤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④ D.③④⑥【答案】C【解析】【分析】甲装置可以用来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乙装置可以用来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详解】①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①正确;②相同时间后,C的浑浊程度大于E,②错误;③为使试验更精确,可在D瓶的液面覆盖一层油脂,以制造无氧环境,③正确;④甲、乙两试验属于对比试验,其中的无关变量须要相同且相宜,以解除无关变量的影响,④正确;⑤酒精遇酸性重铬酸钾会出现灰绿色,故B和D中是否有酒精生成可用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检测,⑤错误;⑥CO2遇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会由蓝变绿再变黄,故二氧化碳的多少应当通过视察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黄所须要的时间来检测,⑥错误。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3.将某种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测定运用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下图中的曲线①表示在各种温度下该酶活性相对于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该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下图中的曲线②。据此作出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曲线①可知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B.曲线②的各数据点是在对应温度下测得的C.该酶运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D.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曲线①可知,该酶的最适温度是80℃,A正确;曲线②中的数据是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对于B选项而言是将该酶在35℃保存,然后在80℃下测定该酶活性,B错误;曲线②显示,酶的热稳定性从30℃起先不断下降,在70℃后,急剧下降,该酶运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C正确;曲线②显示,酶的热稳定性从30℃起先不断下降,在70℃后,急剧下降,D正确。考点:此题主要考查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学问的理解驾驭,难度适中。24.现有2个取自同一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像的成熟细胞,将它们分别浸没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更状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2min时,甲、乙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均高于初始值B.10min时,取出两个细胞并置于清水中,都能视察到质壁分别复原的现象C.起先时乙溶液的浓度比甲溶液大D.本试验若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为材料,则现象更明显【答案】A【解析】【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原理是渗透作用,分析题图曲线可知,处于乙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液泡的直径渐渐减小,说明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别,乙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处于甲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的液泡直径先减小,然后增加,说明细胞处于甲溶液中先发生质壁分别,然后又发生质壁分别复原,该过程中细胞先失水,然后又吸水。【详解】2分钟时,处于甲、乙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的液泡体积减小,细胞液浓度与初始值相比增大,A正确;10min时,取出两个细胞并置于清水中,处于甲溶液中的细胞已经发生了质壁分别复原,再放入清水中,基本没有变更,处于乙中的细胞再放入清水中可能发生质壁分别复原,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在2分钟之前,处于甲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液泡的直径减小的速度更快,因此甲溶液浓度大,C错误;紫色的洋葱内表皮的液泡中不含有色素,现象不明显,D错误。故选A。【点睛】对于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和植物细胞质壁分别和复原的理解把握学问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25.细胞呼吸的原理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种子贮存时应先晒干,降低其自由水的含量,从而降低细胞呼吸B.水稻田要定期排水以防止根因为缺氧而腐烂C.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厌氧菌的大量繁殖D.应用乳酸菌制作酸奶,应先通气,后密封,利于乳酸菌发酵【答案】D【解析】【分析】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内部因素(遗传因素—确定酶的种类和数量)和环境因素(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等)。【详解】A、种子晒干的过程中会丢失大量的自由水,可以降低细胞呼吸,以利于储存,A正确;B、长期水淹会造成缺氧,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会导致根腐烂,B正确;C、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保证氧气足够,可抑制厌氧菌的大量繁殖,C正确;D、乳酸菌是厌氧菌,故用乳酸菌制作酸奶,应当密封,利于乳酸菌发酵,D错误。故选D。26.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汲取量的变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B.氧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最弱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1.5倍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A条件下,不消耗氧气,故只有无氧呼吸;b、c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汲取量,故同时存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条件下,氧气的消耗量=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说明只有有氧呼吸。【详解】A、氧浓度为c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A错误;B、氧浓度为a时,只有无氧呼吸,此时有氧呼吸最弱,B错误;C、氧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4/6=2/3,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6-4)÷2=1,故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1.5倍,C正确;D、氧浓度为d时,氧气消耗量=二氧化碳释放量,只有有氧呼吸,D错误。故选C。27.如图表示大气温度及氧浓度对植物非绿色组织内产生CO2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的温度为B点所对应的温度B.图甲曲线变更的主要缘由是温度影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C.图乙中DE段有氧呼吸渐渐减弱,EF段有氧呼吸渐渐增加D.和D、F点相比,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贮藏水果和蔬菜【答案】C【解析】【分析】甲图中: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乙图中:自变量是氧气浓度,因变量是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详解】A、从图甲可知,B点对应的温度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最多,说明此时细胞呼吸最旺盛,A正确;B、图甲自变量是温度,温度通过影响酶活性影响呼吸速率,进而影响二氧化碳的释放量,B正确;C、图乙中DE段氧气浓度增大,有氧呼吸渐渐增加,C错误;D、和D、F点相比,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浓度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最少,故更有利于贮藏水果和蔬菜,D正确。故选C。28.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裂开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试验(见下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试管编号加入的物质细胞质基质AB线粒体CD酵母菌EF葡萄糖-+-+++丙酮酸+-+---氧气+-+-+-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A.产生酒精的试管有A、BB.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C、EC.试管B、D的试验结果可推断出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场所D.试管E、F的作用是比照【答案】A【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丙酮酸和[H],并产生少量的能量;其次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产物是二氧化碳和[H],并产生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产物是水,同时产生大量的能量。【详解】A、A中氧气足够,不能生成酒精,A错误;B、C中有线粒体、丙酮酸和氧气,可以发生有氧呼吸的其次、第三阶段产生二氧化碳和水,E中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及葡萄糖和氧气,可以发生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和水,D、F有线粒体但无氧气,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C、试管B、D的自变量是场所不同,B中可以发生无氧呼吸,D中不能发生无氧呼吸,可以说明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正确;D、试管E、F是完整的酵母菌,可以作为比照,D正确。故选A。29.呼吸作用过程中在线粒体的内膜上NADH将有机物降解得到的高能电子传递给质子泵,后者利用这一能量将H+泵到线粒体基质外,使得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H+浓度提高,大部分H+通过特别的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合成(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帮助扩散B.好氧细菌不行能发生上述过程C.上述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电能→ATP中的化学能D.结构①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通道(载体)蛋白【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和题图:依据“有机物降解”、“高能电子”、“驱动ATP合成”,可以确定能量转化的过程;图中①能够驱动ATP的合成,说明H+通过特别的结构①,不须要消耗能量,并且可以作为ATP合成酶。【详解】A.依据题意可知,“使得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H+浓度提高”,因此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并且须要借助于载体①,因此属于帮助扩散,A正确;B.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行能发生上述过程,B正确;C.依据题干信息可知,上述过程中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电能→ATP中活跃化学能,C正确;D.依据题意可知,结构①能够驱动ATP合成,因此是一种具有ATP合成酶活性通道(载体)蛋白,D错误。故选D。30.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细胞产生的CO2与消耗O2的比值小于1,说明有无氧呼吸B.有氧呼吸每个阶段都产生ATP和[H]C.生成等量的CO2有氧条件比无氧条件消耗的葡萄糖多D.生成CO2的过程不肯定产生ATP【答案】D【解析】【分析】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氧气的参加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大量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是不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或乳酸,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详解】A、酵母菌细胞产生的CO2与消耗O2的比值大于1,说明有无氧呼吸,A错误;B、有氧呼吸每个阶段都产生ATP,但只有前两个阶段产生[H],B错误;C、生成等量的CO2有氧条件比无氧条件消耗的葡萄糖少,C错误;D、生成CO2的过程不肯定产生ATP,如无氧呼吸的其次阶段,D正确。故选D。【点睛】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可产生ATP,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可以产生ATP。31.下列是几个同位素示踪试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给酵母菌供应C6H1218O6,可以检测出C18O2B.给水稻供应14C6H12O6,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6H12O6→14C3→14CO2C.给水稻供应H218O,一段时间后,其叶肉细胞内不行能出现C18O2D.小白鼠吸入18O2,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答案】C【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丙酮酸和[H],并产生少量的能量;其次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产物是二氧化碳和[H],并产生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产物是水,同时产生大量的能量。【详解】A、给酵母菌供应C6H1218O6,其中的18O可以在有氧呼吸的其次阶段进入C18O2,A正确;B、给水稻供应14C6H12O6,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6H12O6→14C3(丙酮酸)→14CO2,B正确;C、给水稻供应H218O,水参加有氧呼吸的其次阶段可以进入二氧化碳中,故一段时间后,其叶肉细胞内可能出现C18O2,C错误;D、小白鼠吸入18O2,氧气参加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可以进入水中,故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D正确。故选C。32.下图是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探讨的探究装置图(不考虑物理膨胀),用下图两装置进行2小时的试验,下面对试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装置1液滴左移距离和装置2中液滴右移距离相等时,说明酵母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B.装置1中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仅代表2小时需氧呼吸的强度,与厌氧呼吸无关C.若装置1中液滴不移动,则说明酵母菌失活了D.该试验需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的对比试验,其中装置2作为比照组【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装置1液滴左移距离表示有氧呼吸消耗氧气的量,装置2中液滴右移距离表示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量,不能说明酵母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有氧呼吸消耗1mol葡萄糖,产生6mol氧气,厌氧呼吸消耗1mol葡萄糖产生2mol二氧化碳,A错误;装置1中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仅代表2小时需氧呼吸的强度,与厌氧呼吸无关,因其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消耗的氧气相等,二氧化碳又被NaOH汲取,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也被NaOH汲取,B正确;若装置1中液滴不移动,则说明酵母菌失活了,有可能只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该试验需没有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的对比试验,因为二者均能进行有氧和网友呼吸,其中装置2不能作为比照组,D错误。故选:B。33.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方式的试验装置。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相同相宜的条件下,测定两装置的温度:T甲>T乙B.若将装置甲改放成等量裂开的酵母菌细胞,其他条件不变,则测定的温度比之前低C.装置乙中的葡萄糖液煮沸冷却后加入的目的是解除溶解氧,以限制试验的自变量D.装置乙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答案】D【解析】【分析】装置甲有氧气,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装置乙中油层创建了无氧环境,故酵母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详解】A、甲中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乙中酵母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较多,故在相同相宜的条件下,测定两装置的温度:T甲>T乙,A正确;B、若将装置甲改放成等量裂开的酵母菌细胞,细胞裂开后,正常的代谢会受到影响,故呼吸强度比正常的细胞弱,故测定的温度比之前低,B正确;C、装置乙中的葡萄糖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可以解除溶解氧,以限制试验的自变量,避开无关变量影响试验结果,C正确;D、装置乙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D错误。故选D。34.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分子物质都可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细胞 B.线粒体内膜具有能量转换功能C.酶在细胞代谢中具有多种功能 D.猛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不产生CO2【答案】B【解析】【分析】动物细胞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详解】A、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A错误;B、线粒体内膜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可以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B正确;C、酶只有催化作用,C错误;D、猛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可以通过有氧呼吸产生CO2,D错误。故选B。35.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鼠脾细胞与兔骨髓瘤细胞实现融合的基础是膜的流淌性B.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不会变更其选择透过性C.相对于线粒体外膜而言,线粒体内膜上分布的糖蛋白种类与数量更多D.相对于胰腺腺泡细胞,心肌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详解】A、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淌性,A正确;B、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会破坏蛋白质,会变更其选择透过性,B错误;C、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分布在膜外侧,故线粒体外膜更多,C错误;D、心肌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相比,后者的分泌活动更旺盛,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D错误。故选A。36.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的液泡中含有糖类、无机盐、叶绿素和蛋白质等物质B.动物细胞中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C.吞噬细胞与肌肉细胞相比,溶酶体的含量较多D.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6H12O6,在线粒体中则会发生C6H12O6→CO2【答案】C【解析】【分析】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称为消化车间;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详解】A、植物的液泡无叶绿素,A错误;B、动物细胞中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B错误;C、吞噬细胞与肌肉细胞相比,溶酶体的含量较多,可以消化和分解外来的病原体,C正确;D、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中,故线粒体中不能发生C6H12O6→CO2,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37.蛋白质在细胞内合成后,能依靠其自身的特别结构,从初始合成部位转运到发挥其功能部位,这一过程叫蛋白质分选。请回答相关问题:(1)若分选蛋白为真核细胞的丙酮酸脱氢酶(使丙酮酸分解成乙酰和CO2),推想该酶将被转运到__________中,该细胞器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增大膜面积。(2)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通过__________进入细胞核。细胞核中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___。(3)生物膜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活性最高时的pH为5.0,但细胞质基质中的pH为7.2,则细胞质基质中的H+以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跨膜进入溶酶体,以维持其pH稳定。溶酶体中少量的水解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线粒体(2).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3).核孔(4).核仁(5).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6).不同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7).主动运输(8).细胞质基质的pH为7.2,会导致水解酶活性降低(失活)【解析】【分析】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核糖体和中心体无膜结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中心体与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详解】(1)丙酮酸可以在线粒体中被分解成乙酰和二氧化碳,故丙酮酸脱氢酶被转运到线粒体中参加丙酮酸的分解,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可以增大膜面积。(2)核孔是大分子的通道,蛋白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细胞核中的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3)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不同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均为磷脂和蛋白质,不同生物膜的困难程度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4)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活性最高时的pH为5.0,但细胞质基质中的pH为7.2,说明溶酶体中的氢离子含量较高,故细胞质基质中的H+是逆浓度梯度进入溶酶体的,故为主动运输。由于细胞质基质的pH为7.2,会导致水解酶活性降低,故溶酶体中少量的水解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点睛】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细胞核中的RNA也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而DNA不能通过核孔。38.如图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物质或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为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______________模型所描述膜的结构。它与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的模型不同,能很好地说明________等现象。(举一例)(2)探讨推想水分子的跨膜运输除了自由扩散,它还可能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美国科学家试图从人血红细胞、肾小管壁细胞膜上找寻这种蛋白质,之所以用这两种细胞为试验材料,这是因为人成熟的红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而肾小管壁细胞对水分子的重汲取实力强。若上图中③为载体蛋白,则其参加的跨膜运输方式可能是___________。(3)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的是______(填序号)。(4)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汲取方式可以是图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答案】(1).流淌镶嵌(2).变形虫的变形、细胞融合(其他)(3).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具膜的细胞器(红细胞只有细胞膜而没有其他膜结构)(4).主动运输、帮助扩散(5).①(6).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①表示糖蛋白,②表示磷脂分子,③表示蛋白质。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主动运输。【详解】(1)图示为流淌镶嵌模型,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的模型为静态模型,流淌镶嵌模型为动态模型,认为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可以很好的说明变形虫的变形等现象。(2)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具膜的细胞器,只有细胞膜一种生物膜;而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子的重汲取实力很强,故选择这两种细胞作为试验材料。帮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均须要载体蛋白帮助,故若上图中③为载体蛋白,则其可能参加主动运输或帮助扩散。(3)①表示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4)细胞通常通过主动运输汲取无机盐离子,对应b。【点睛】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不须要消耗能量,包括自由扩散和帮助扩散,前者不须要载体,后者须要载体。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须要载体,须要消耗能量。39.某课外活动小组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得到如下图所示的试验结果。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酶活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该试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以_______作为检测因变量的指标。(2)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专一性是指______。(3)如图所示的试验结果与预期不符,于是活动小组又进行_________(填“比照”、“对比”或“重复”)试验。得到与上图无显著差异的结果。查阅资料后发觉,盐酸也能催化淀粉水解。因此推想,该试验中淀粉可能是在淀粉酶和盐酸的作用下分解的。pH为3条件下的酶活性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pH为9条件下的酶活性。(4)在常温、常压下,淀粉酶与盐酸相比,酶具有高效性,缘由是:同无机催化剂相比,____________,本题的试验结果可以说明此结论,因为据图可知______。【答案】(1).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2).pH(3).1h后淀粉剩余量(4).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5).重复(6).小于(7).(淀粉)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8).1h后,pH为7的条件下淀粉的剩余量小于pH为1条件下淀粉的剩余量【解析】【分析】试验的自变量为不同的pH,因变量淀粉的剩余量,由图可知,pH为7时,淀粉酶的活性最强,淀粉的剩余量最少。【详解】(1)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即酶活性,该试验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不同的pH,因变量是1h后淀粉剩余量。(2)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如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而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3)要是试验结果更精确,须要进行重复试验。pH为3条件下与9的条件下虽然淀粉的剩余量相同,但由于盐酸也能催化淀粉水解,故pH为3条件下酶活性小于pH为9条件下的酶活性。(4)酶和无机催化剂均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故酶具有高效性。pH为1时,酶已失活,此时淀粉的剩余量为酸催化的结果,pH为7的条件下淀粉的剩余量为酶催化的结果,依据1h后,pH为7的条件下淀粉的剩余量小于pH为1条件下淀粉的剩余量,故本试验结果可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点睛】要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自变量是有无酶;要证明酶具有高效性,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40.下图中表示几种类型的细胞呼吸的部分物质变更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呼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写出①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①②③第一阶段产物相同,都是_______________。①过程的第三阶段发生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从分子组成分析,由于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相比,脂肪中_______________含量高,因此脂肪释放的能量更多。(3)能在人体骨骼肌细胞中进行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4)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合成ATP,其余大部分转化为____________,因此恒温动物冬季时耗氧量会_____________(填“增加”、“削减”或“不变”)来变更代谢速率以维持体温的恒定。(5)图中过程④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环保技术研发与应用合作协议2篇
- 2024年度预售商品房交付标准调整合同2篇
- 2024年专业离婚协议书空白范本2篇
- 医院建设交通与基础设施方案
- 矿山尾矿库2024年清淤合同3篇
- 湖州学院《数字信号处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租赁期满物业购买合同2篇
- 提升教师大数据应用能力的策略
- 2024年仔猪交易购销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企业咨询服务合同保密协议2篇
- 广开(含解析)《形式与政策》你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决定》中提出怎样的改革举措
- 国家开放大学《实-用管理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2024年共青团团课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
- 2024年新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新版教材)
- 新版高中物理必做实验目录及器材-(电子版)
- 人工智能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复旦大学
- (正式版)SHT 3551-2024 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
- 装卸运输安全操作规程
- ISO13485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