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2024-2025高一上学期历史自我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山东自古被称齐鲁大地,这源于周初分封时,周公旦被封在奄(商朝旧部,周初参与叛乱,被灭),建立鲁国;姜尚被封在营丘(敌视周的东夷人故地),建立齐国。这表明周初分封是为了()A.拱卫王室 B.扩大王畿 C.奖赏功臣 D.笼络宗亲【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周初的封国中有些封国的分封是为了强化对于敌视周王室地区的控制和管理,由此可知主要目的是拱卫王室,A项正确;材料说明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拱卫王室,不能体现扩大周王室的统治区域,排除B项;奖赏功臣中,周公旦不符合条件,排除C项;对姜尚的分封不属于笼络宗亲,排除D项。故选A项。2.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王子带作乱,襄王出奔。晋文公出兵护送襄王回王都,杀王子带。晋文公此举是为了A.夺取天子地位 B.争当诸侯霸主C.维护分封秩序 D.增强王室实力【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晋文公出兵护送周襄王回王都,杀掉作乱王子带,是为了争当诸侯霸主,B项正确;夺取天子地位与“护送襄王回王都”不符,A项错误;维护分封秩序不是晋文公替周天子出头的主要目的,C项错误;晋文公出兵增强的是晋国的实力,不是周王室的实力,D项错误。3.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对南方的楚国从内心里看不起,认为是蛮夷之邦。到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晚期,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这反映了战国时期()A.南方经济赶上北方 B.诸侯纷争逐渐缓和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D.夷夏矛盾基本解决【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材料“到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晚期,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体现的是战国时期通过战争与经济交往,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当时的华夏认同感加强,C项正确;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是在南宋时期,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逐加剧,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夷夏矛盾未得到解决,排除D项。故选C项。4.如图,在山东沂南县一东汉大墓,出土一块汉画像石(图为该画像石拓片),表现的是豪强地主田庄的“丰收宴享,饱饫烹宰”场景,左侧是粮仓。据此可知,当时A.国家政治相对清明 B.休养生息政策成果显著C.农民生活比较富裕 D.存在地方势力膨胀隐患【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是对东汉田庄经济的描述,说明的是地方经济实力强大,存在地方势力膨胀的隐患,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5.曹操描述当时的状况:“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导致这种状况发生的原因是A.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B.三国时期的政权鼎立C.西晋中期的八王之乱 D.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曹操生活于东汉末年,当时显著的特征是军阀割据混战,给民众带来巨大的伤害,因此A符合题意;BCD与曹操的生活年代不符,排除。故选A。6.如图为北齐仰覆莲(莲花是佛教的象征)六系青瓷尊。这件出土于河北景县北齐封子绘墓的青瓷尊,器形雄伟、饱满,是中原地区青瓷的代表作。这件器物反映出当时A.动荡的北方政局 B.经济的南北差异C.文化的中外交融 D.国家的分裂割据【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的瓷器出现外来佛教风格说明的是当时中外文化交流频繁,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7.北魏至唐初,政府都出台颁授土地给成年人的相关法令。这些做法的目的最可能是A.扩大国家赋税来源 B.实现儒家社会理想C.应对地方藩镇割据 D.促进农耕技术改良【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是对均田制的描述,该制度的推行主要是为了稳定小农经济,限制土地兼并,扩大财政收入来源,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8.隋朝大儒王通,在处理儒、释、道三者的关系时,提出了“三教合一”的主张,也就是“儒、释、道三教合归儒”。其本质是A.弘扬儒学 B.否定儒学正统C.传播佛教 D.倡导思想多元【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唐宋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汉代儒学的一些思想已经不能控制人心,加之魏晋时期的战乱,佛道教的兴盛,所以儒学发展出现了危机,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是为了弘扬儒学,A项正确;“否定儒学正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佛教在当时已经传播,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这种现象的本质是弘扬儒学,而不是多种思想并存,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9.北宋初年,禁军成为国家正规军,大约一半驻扎在京师附近,另一半分驻地方,而且非常驻,定期轮替换防。此举意在A.抵抗辽夏入侵 B.提升军队战力C.缓解财政危机 D.防范将领反叛【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是对北宋时期更戍法的描述,主要是为了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现状,防范将领反叛,D正确;A与材料无关,排除;这一做法不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高,B排除;北宋军队数量过大加重了财政的负担,C排除。故选D。10.如图,元朝开通了直通南北大运河,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主要是因为A.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B.南方成为经济重心C.南方反元势力强大 D.来自北方的威胁加重【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粮食短缺,必须从南方大量运粮。而海运太远,造价太贵,所以,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两段新运河,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11.梁启超《王安石传》记载:史称公(王安石)尝与司马温公(司马光)廷辩理财。温公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耳。公曰:不然,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材料说明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A.加强北宋军事力量 B.解决北宋中央政府财政困难C.铲除地方割据的基础 D.打击官僚地主和抑制土地兼并【答案】B【解析】【详解】司马光和王安石辩论的核心是理财,根据材料“不然,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可知,王安石变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国用不足,即解决北宋中央政府财政困难问题,B项正确;加强军事力量、铲除地方割据基础在北宋初年就实现了,排除A、C项;打击官僚和抑制土地兼并不是变法的核心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12.宋朝时,大批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不再关心祖先声望。社会上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A.婚姻择偶自由 B.等级差别的消失 C.门第观念淡化 D.科举制快速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大批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官居高位’......‘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可知,宋代阶层流动频繁,门第观念淡化,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门第观念淡化,婚姻择偶自由在宋朝是不可能的,排除A项;等级差别的消失,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门第观念淡化,不是科举制快速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13.下面图示反映了清朝权力中心的变化。这种变化最能说明的问题是A.皇帝逐渐倾向于任人唯亲 B.君主专制不断得到强化C.清王朝议政范围逐渐扩大 D.统治阶级内部权力更迭【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拥有决策权,而军机处只是秘书机构,因此这种变化最能说明的问题是君主专制不断得到强化,故B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倾向于任人唯亲,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议政范围,故C错误;材料不是强调统治阶级内部权力更迭,故D错误。14.京剧脸谱各具特色,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嘴角下撇,面带哭相,虽不失庄重,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命运;关羽“赤胆忠心”,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由此可知,京剧脸谱A.与现实生活完全脱节 B.渗透人们的价值取向C表现形式单一无变化 D.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虽不失庄重,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关羽‘赤胆忠心’,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可以看出,京剧中的不同脸谱表现了人们不同的价值取向,B项正确;与现实生活完全脱节,表现形式单一无变化,均与材料内容主旨不符,排除A项、C项;材料没有表明京剧艺术有反映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15.黄宗羲指出:“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由此可知,黄宗羲A.反对重农抑商 B.抨击君主专制C.抵制农业经济 D.否定儒家伦理【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知,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反对重农抑商,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抵制农业经济,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儒家理论,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6.某条约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柔公议定则例。英国货物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柔公议定则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其中协定关税规定进出口商品关税中国须与英国商定,材料内容体现了该条约中的协定关税的内容,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津条约》规定允许西方公使驻北京、开放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等,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天津条约》内容,排除B项;《北京条约》规定清朝增开天津为商埠、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等,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辛丑条约》规定赔款本息共9.8亿两,严禁中国人参加反帝性质的活动、拆除炮台、建立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等,不符合材料内容,材料内容体现了《南京条约》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17.甲午战败后,梁启超感叹:“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A.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B.刺激民众忧患意识的产生C.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得民众的民族意识觉醒,民众忧患意识产生,故B项正确;中体西用思想与“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不符,应排除A项;材料主要说明民众的民族意识觉醒,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材料信息不涉及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故D项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联系所学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分析解答。18.1864年,李鸿章购买了英国的一批修理机器,包括“汽炉、镟木、打眼、铰螺旋、铸弹诸机器”,自建了中国第一个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这表明洋务运动()A.完全采用官督商办 B.完全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C.维护了清朝的统治 D.开始了早期工业化的尝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引起英国机器,建立机器生产的工厂。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引入西方机器创办近代工业,是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尝试,D项正确;官督商办是洋务企业的经营方式,而材料只体现洋务企业采用机器生产,排除A项;“完全抵制”说法绝对,洋务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西方经济侵略,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战败,说明洋务运动没有维护清朝的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19.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一文中强调革命任务有三,即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它们分别对应三民主义中的A.民享、民治、民有 B.民生、民族、民权C.民有、民治、民享 D.民族、民权、民生【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对应的是民族革命,民权主义对应的是政治革命,民生主义对应的是社会革命,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20.清政府于1912年2月12日发布一则诏书如下:“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予(隆裕皇太后)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对该诏书解读正确的是A.南昌起义是“民军起事”的序幕B.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C.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君主专制统治D.南京国民政府实现统一【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1912年2月12日”、“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辛亥革命时期清政府宣统帝的退位诏书,标志着清朝君主专制统治被推翻,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武昌起义是“民军起事”的序幕;B选项错误,辛亥革命建立的是民主共和政体,不是君主立宪政体;D选项错误,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改旗易帜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对全国的统一,与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1.“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A.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可知指的是巴黎和会上中国拒绝在合约上签字,所以这一事件指的是五四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A正确;五四运动并未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的是义和团运动,故B错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是国民大革命,故C错误;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由材料“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可知指的是五四运动促使中国政府拒绝在巴黎和会合约上签字,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2.一位学者曾发表这样的感慨“一场运动,使一个缺乏群众基础的‘在野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执政党’;(另)一个由少数知识精英聚集的幼年的党迅速成长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成千上万工农群众卷入这场洪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一事件使近代中国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取得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C.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D.革命的中心由珠江流域转到长江流域【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在野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执政党’”说的是由于国民大革命促使国民党成为执政党,“幼年的党迅速成长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说的是共产党经过国民大革命迅速成长,国民大革命促使中国革命中心发生了转移,故D项正确;A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B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C是五四运动的意义。点睛:关于国民大革命的几点认识(1)大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2)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伐战争胜利了;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大革命失败了。23.新华社曾用“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业绩,与之一一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A.中共一大、工农武装割据、长征胜利会师、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一大、工农武装割据、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二大、南昌起义、遵义会议、长征胜利会师、开国大典D.中共二大、工农武装割据、长征胜利会师、中共七大、开国大典【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日出东方是指中共诞生,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星火燎原是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力挽狂澜是指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灯塔指引是指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进京赶考是指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为之后的政权建设提供了方向;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24.1928年12月29日,时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学良宣布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史称东北易帜。东北易帜A.基本上结束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B.标志着国民政府完成“形式统一”C.宣告了日本侵略中国计划彻底破产 D.意味着国民大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时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的张学良宣布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东北易帜,即东北地区纳入国民党版图,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B符合题意;国民政府统治下,新军阀割据依然存在,A不正确;C说法本身不正确;1927年大革命已经以失败告终,D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国民党统一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国民党初期政治的把握,东北易帜后,国民党只是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各地地方军阀割据的现象比较严重,以此作答即可。25.毛泽东同志曾就长征作过精辟的总结“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下列对长征的意义理解正确的是()①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②铸造了永不磨灭的长征精神③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军事统治④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在经历过长征之后,保留了革命的火种宣传了革命精神。在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错误思想的统治,并且实现了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之后走上了北上抗日的道路开辟了革命的新局面,长征中坚定的革命信念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百折不挠的坚定意志给中国革命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①②③A项正确;长征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直接的关系,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26.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四项保证: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在特区内实行彻底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这反映了A.共产党面对国民党围剿被迫妥协B.共产党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受挫C.中国共产党适时修正自己的政策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起来【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据所学可知1937年2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材料中中共“提出四项保证”是顺应这个潮流,故A项排除;工农武装割据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斗争形式,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不合,故B项排除;据材料中一系列变动,可以得出中共的政策随着时代的要求正在发生变化,故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全民族抗战发生后才正式形成,与题意时间信息不合,故D项排除。【点睛】时间信息“1937年2月”与时代背景分析归纳可以得出中共四项保证是为了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27.罗斯福曾对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日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印度,一直冲向中东,联合德国夹攻,在近东会师,隔离俄国,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据此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中国支援了二战各个战场的军事行动B.罗斯福夸大了中国对二战结局的影响C.中国抗战为二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D.罗斯福强调了中美加强合作的重要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假如没有中国,日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印度,一直冲向中东,联合德国夹攻,在近东会师,隔离俄国,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可以看出,罗斯福的话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了大量的日军,他高度赞扬了中国在抗击世界法西斯战争中所做出的贡献,故答案为C项;A项中“支援了各个战场”的表述题干信息不能体现,排除;题干表述的是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而不是二战结局的影响,B项错误;题干信息未涉及“中美合作”,D项错误。28.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报道:“对西方而言,这一事件已是巨大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这是自俄国革命以取得的最伟大胜利;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样将意味着和平。”文中“这一事件”隐含着作者某种强烈的价值判断的是A.中国赢得民族抗战伟大胜利 B.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终胜利 D.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对共产主义而言,这是自俄国革命以取得的最伟大胜利;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样将意味着和平”来看,这一事件应当是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使得西方帝国主义势力支持的国民政府垮台,内战结束,和平到来。故答案为C项。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内战,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并未给中国带来和平,排除A、D项;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样将意味着和平”无关,排除B项。29.如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这里的“某一时期”最可能是指()年代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个体手工业开始年41.53.2430.720.6结束年54.517.127.20.041.2A.抗战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过渡时期 D.文革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属于公有制的企业产值比重大增,而属于私营和个体的企业产值比重大幅减少,由此结合苏偶尔可知应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过渡时期,大量增加公有制经济比重,同时减少了个体和私营企业经济的比重,C项正确;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没有条件和环境大量增加公有制经济比重,排除AB项;文革时期由于“左”的错误,应该是消灭了私有制经济的存在,排除D项。故选C项。30.如图为1978—2010年我国三大产业产值比重的统计情况(单位:%)。对图中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基本实现 B.工业化永远是经济增长主动力C.产业结构调整顺应了世界潮流 D.我国农业生产总量持续地走低【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片可知,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此时在世界上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开展推动了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上升,由此可见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世界潮流一致,C项正确;题干为产业机构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不能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情况,排除A项;题干材料中工业所占的比例基本稳定,甚至在某些时间段出现下降,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排除B项;题干中为比例结构,不能体现各产业总量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二、材料分析题31.中华文化从传统步入现代,兼收并蓄。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扼要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达到“仁”的途径是“克己复礼”,即通过对自己的控制和约束以提高道德水平,从而符合“礼”的要求。孔子将“仁”看作道德的最高标准,他希望重塑统治者“为政以德”,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道德感化改善政治,而不是一味使用暴力和刑罚。孔子对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的变革、动荡形势感到不满,期望恢复西周的礼乐政治。——摘编自张机《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时间事件主要内容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新式学校,建新式海军19世纪90年代戊戌维新运动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支持下推行“百日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除旧布新20世纪前期新文化运动具有新思想的学者主张调护“德先生”“赛先生”反对旧伦理、旧政治、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等材料三:说它是失败了,这同前面所说的是不是自相矛盾?不是。这次革命并没有达到它所预期的目标。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支配地位没有受到削弱,在农村没有出现一场社会大变动,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得到解决。革命的果实又落到旧势力的代表袁世凯手里。——摘编自雷颐《“中国农村派”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1)依据材料一概括“仁”的思想内涵,分析孔子提出“仁”的背景。(2)概括材料二中所列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及其背景。请任选一个事件说明其产生的最深远影响。(3)结合所学,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评价材料三中的“革命”。【答案】(1)内涵: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动荡,礼崩乐坏。(2)共同主题:近代中国的救亡探索之路。共同背景: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文明的传入。影响:选择洋务运动,其深远影响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熟食净菜配送服务
- 科技企业租赁合同模板
- 化工企业计划生育承诺书样本
- 医学研究彩超机租赁合同
- 医院绿化带围墙施工协议
- 服务器租赁合作合同
- 城市交通信号暂行管理办法
- 烟草行业托盘租赁协议
- 生态农业科技园建设合同
- 教育信息化项目招投标要点解析
- 各专业文件准备目录-内分泌科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 SOP
- 车间员工安全培训试题附参考答案【典型题】
- 2024年物业管理师(中级四级)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多选题)
- 2024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一)
- 《江西数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 2024年10月福建三明宁化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公开招聘非在编协管员1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点试卷)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环保知识生态建设知识竞赛-环保基础知识竞赛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万维网安全新协议》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新教材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
- 2024中国邮政集团河北省分公司春季校园招聘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部编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
- 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三册Unit 5 The value of money 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