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桥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检测卷(解析版)_第1页
河北省石家庄桥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检测卷(解析版)_第2页
河北省石家庄桥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检测卷(解析版)_第3页
河北省石家庄桥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检测卷(解析版)_第4页
河北省石家庄桥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检测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卷I为单项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闭卷考试。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3.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涂黑;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共24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图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A.以长安为中心 B.促进了南北方的经济交流C.最南端是到达今天的扬州 D.有利于隋朝的统一【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地图信息“隋大运河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B项正确;以长安为中心说法错误,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排除A项;大运河最南端是到达今天的杭州,并非扬州,排除C项;有利于隋朝的统一说法错误,隋朝在统一后,才开凿的大运河,排除D项。故选B项。2.唐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送亲的队伍从长安出发,长途跋涉到达拉萨。她当时携带了丰厚的嫁妆,有各种珍宝玉饰,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治404种病的医方100种,医学论著4种,医疗器械6种。还带了芜菁种子等入藏。由此可见,文成公主入藏()A.促进了吐蕃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B.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C.有利于吐蕃政权的建立与巩固D.加强了唐朝对吐蕃的管理【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唐贞观十五年……还带了芜菁种子等入藏”并结合所学可知,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还带去了各种器械,这些东西有助于吐蕃的发展,因此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A项正确;吐蕃属于国内民族,不属于中外交流,排除B项;“吐蕃政权的建立”与文成公主无关,文成公主入藏时,吐蕃已经建立了政权,排除C项;加强了唐朝对吐蕃的管理说法错误,吐蕃属于独立政权,并未归属唐朝管辖,排除D项。故选A项。3.唐开元年间颁布《水部式》是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水利管理法规。《水部式》规定,所有水渠设置渠长和闸门长,州县每年派官员检查用水状况,并将灌区管理的好坏作为官吏考核的重要依据。这表明当时()A.建立了完备法律体系 B.重视发展农业生产C.设立多重机构相互制约 D.实行轻徭薄赋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唐开元年间颁布的《水部式》是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水利管理法规。《水部式》规定,所有水渠设置渠长和闸门长,州县每年派官员检查用水状况,并将灌区管理的好坏作为官吏考核的重要依据。”可知,颁布水利管理法规,每年州县派长官监察灌溉并且作为官吏考考核依据,说明政府重视农业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到水利管理法规,无法体现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设立多重机构相互制约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注重水利工程和灌溉等状况,没有体现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4.如图所示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力。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A.农业工具发展 B.海外贸易的繁荣 C.民族矛盾的激化 D.民族文化的交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力”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出现汉族人饮茶的方法,反映了汉族与契丹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D项正确;茶具与烹茶程序不属于农业工具,排除A项;宋辽之间的交往,属于民族之间的往来,不属于海外贸易,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无法看出是否存在民族矛盾的激化,排除C项。故选D项。5.下表为“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表格数字变化可知,从北宋到南宋的在宰相中,祖辈任官数量日渐减少,说明祖辈对后代入仕影响逐渐减少。结合课本所学,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完善,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任官数量发生了变化。B正确;通过表格内容数字的减少,世界大族的影响正逐渐减弱,A排除;题干并设计到宰相权力的变化,C排除;科举制功能强化才能促进社会阶层流动,D排除;故选B。6.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如果你生活在北宋末年,你有可能做到的事情是()A.晚上去听人说书 B.观看关汉卿的《窦娥冤》C.早餐喝的玉米粥 D.阅读长篇小说《西游记》【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大的瓦子,可容几千人。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有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的,令人眼花缭乱,A项正确;关汉卿的《窦娥冤》出现于元朝,排除B项;玉米是在明朝传入中国的,排除C项;《西游记》创作于明朝,排除D项。故选A项。7.南宋泉州市舶司提举赵汝适编写的《诸蕃志》涉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所言皆海国之事”,但作者并未到访过这些国家和地区,只是向来华的外国人多方询问。可见《诸蕃志》的编写得益于当时()A.南宋经济繁荣 B.繁华的都市生活C.繁荣的海外贸易 D.泉州市舶司的设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所言皆海国之事’,但作者并未到访过这些国家和地区,只是向来华的外国人多方询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海外贸易繁荣,有许多外国人来华,《诸蕃志》的编写得益于当时繁荣的海外贸易,C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繁荣的海外贸易,与南宋经济繁荣、繁华的都市生活无直接关系,排除AB项;市舶司是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与题干《诸蕃志》的编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8.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公文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一昼夜要传递400里。这反映了元朝()A.中央集权衰落 B.疆域辽阔统一C.民族关系融洽 D.海外贸易发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公文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元朝疆域辽阔统一,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为了加强对地方管理,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并设立“急递铺”,B项正确;元朝时期在地方上设立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元朝时期统治者实行四等人的民族歧视政策,因此这里民族关系融洽说法错误,排除C项;元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但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9.电视剧《庆余年》中庆国的春闱中实行糊名眷录制度。我国历史上宋代在考卷管理上确实采用这一制度,糊名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封贴,使考官无法得知考生身份;誊录是将原卷封存,另抄副卷交考官批阅,以防考官辨认考生笔迹。这项措施()A.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 B.确保了考试结果的公平C使选官制度更加僵化 D.杜绝了科举考试徇私舞弊【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我国历史上宋代在考卷管理上确实采用这一制度,糊名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封贴,使考官无法得知考生身份;誊录是将原卷封存,另抄副卷交考官批阅,以防考官辨认考生笔迹”可知,糊名眷录制度有助于防止作弊情况的发生,这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A项正确;确保了考试结果的公平说法错误,“确保”太过绝对,排除B项;“使选官制度更加僵化”说法错误,糊名眷录制度只是一种防止作弊的手段,并未使选官制度更加僵化,排除C项;“杜绝了科举考试徇私舞弊”说法错误,“杜绝”太过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10.王处讷于961年制新历,宋太祖亲自作序,命名为《应天历》;981年,又献新历20卷后被升为司天监,为从三品。沈括于1075年主持完成《奉元历》,和共事官员各升一官。这表明,宋朝()A.重视人才培养 B.鼓励科技创新 C.引进先进技术 D.科技领先世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宋太祖亲自作序,命名为《应天历》;981年,又献新历20卷后被升为司天监,为从三品。沈括于1075年主持完成《奉元历》,和共事官员各升一官。”可得出宋代统治者亲自为相关著作命名,并嘉奖科技人员,说明其重视科技的创新,B项正确;材料强调重视科技,而不是重视人才培养,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对外的内容,不存在引进外部技术,排除C项;材料没有比较,不能得出领先世界,排除D项。故选B项。11.下列关于明末李自成起义的历史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政治腐败——人民负担加重——农民起义——阶级矛盾尖锐B.人民负担加重——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C.政治腐败——人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D.政治腐败——农民起义——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负担加重【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纷纷举行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C项正确;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农民起义,排除A项;政治腐败导致人民负担加重,排除B项;人民负担加重导致阶级矛盾尖锐,最终导致农民起义,排除D项。故选C项。12.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民间船只出海贸易,更是被严厉禁止。这一政策()A.主要用于防止游牧民族入侵 B.完全避免西方殖民国家侵扰C.有利于清朝对外贸易的发展 D.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民间船只出海贸易,更是被严厉禁止”及所学可知,这一政策指的是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D项正确;主要用于防止游牧民族入侵说法错误,清朝本身就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排除A项;完全避免西方殖民国家侵扰说法错误,鸦片战争的爆发,证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失败,排除B项;有利于清朝对外贸易的发展说法错误,闭关锁国不利于对外贸易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共36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北宋初,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商品贸易活动日益繁荣,市场对钱币的需求量骤增,以致宋王朝从一建国便面临着货币供给不足,及地区间货币流通被分割的局面……铁钱既笨重难携以致远,又因私铸多而流通受阻……当地一些既有信用又有大量财富的巨富豪商,为纸币在成都的最初发行提供了信用基础。此外,先进的印刷技术,也为它的印刷创造了便利条件。(1)据材料一,判断这是哪种货币。(2)据材料二,概括这种货币产生的背景。(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种货币的地位。【答案】(1)交子。(2)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短缺;铁钱使用不便;巨富豪商的信用基础;印刷术的进步。(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解析】【小问1详解】货币:据材料一图片信息可知,这是纸币交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小问2详解】背景:据材料二“北宋初,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商品贸易活动日益繁荣”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二“市场对钱币的需求量骤增,以致宋王朝从一建国便面临着货币供给不足,及地区间货币流通被分割的局面”可知,货币短缺;据材料二“铁钱既笨重难携以致远,又因私铸多而流通受阻”可知,铁钱使用不便;据材料二“地一些既有信用又有大量财富的巨富豪商,为纸币在成都的最初发行提供了信用基础”可知,巨富豪商的信用基础;据材料二“先进的印刷技术,也为它的印刷创造了便利条件”可知,印刷术的进步。【小问3详解】地位: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治国方略对于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文明影响深远。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我们的先人已经有了较好的探索。材料一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摘编自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材料二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史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摘编自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1)材料一中宋太祖为断绝“武人专政的传统”采取了什么政策?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的弊端。(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元朝推行了什么地方行政制度?并据材料二指出元朝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3)请据以上材料及问题归纳一个学习主题。【答案】(1)政策:重文轻武政策;弊端: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2)制度:行省制度原因: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3)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意思相近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政策:据材料一“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弊端:据材料一“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可知,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结合所学可知,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造成了冗官,这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小问2详解】制度:据材料二“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史而亲自降临到地方”可知,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元朝把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原因:据材料二“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可知,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小问3详解】主题:综合材料信息回答即可,如材料一涉及宋朝的政治制度,材料二涉及元朝的政治制度,因此可得出主题为: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多次的讲话中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生产力质态的每一次演进和发展,都是以重大科技创新为主导。古往今来,人类创造的科技成果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材料一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导论中提到:“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材料二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