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故知新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一副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2.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引导曾皙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种志向的句子是: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翻译1-8段,理解孔子“仁”的思想,分析孔子对“义利观”的态度。3、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温故知新:说说你知道的孔子时代背景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原有的政治规则和伦理道德逐渐被颠覆,礼崩乐坏,诸侯割据,互相征伐,周王室日渐衰微。孔子对社会的动荡深感忧虑,希望借助周朝原有的礼仪,重新建立井然的统治秩序,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时反对暴政,强调“仁者爱人”,要求各人以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度调和社会矛盾。所以,他一方面教授弟子学习礼仪;一方面积极入世,希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实现自己的理想。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真是踌躇满志。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492章。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论语》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大学》《论语》《中庸》《孟子》温故知新:说说你知道的《论语》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五经”1:诵读,读准字音2: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八佾
乐省
譬如
未成一篑
yìyuèxǐngpìkuì预习检查3.课文中的成语汇总。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齐。文质彬彬: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任重道远:责任重大,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未成一篑:犹功亏一篑。比喻功败垂成。克己复礼:儒家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亲自强加给对方。预习检查自学指导一5分钟1、翻译第一章,并思考:孔子认为君子“好学的标准是什么”?2、翻译第二章,并思考:孔子是如何看待“仁”和“礼”、“乐”的关系的?3、翻译第三章,并思考:如何理解“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4、翻译第四章,并思考: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在“义利观”上应该有什么不同?食:动词,吃饭安:安逸敏:勤勉而1:表并列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1慎于言,就有道而2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就:接近、靠近。有道:指有道德的人。而2:表顺承正:匡正,端正已:通“矣”,相当于“了”。译文: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要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思考1】研读第一章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活动二:问题探究1.孔子认为君子“好学的标准是什么”?文本探究好学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第一条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第二条是在言行上做事敏捷、说话谨慎第三条是不断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及时匡正自身的行为重在排除干扰重在实践锻炼重在虚心请教君子要安贫乐道、克制物欲,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排除干扰)、“敏于事而慎于言”(实践锻炼),“就有道而正焉”(虚心请教)才算达到“好学”的要求。而:表假设,如果如……何:固定句式,把……怎么样、对…怎么办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yì》译文: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会怎样对待礼制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会如何对待乐制呢?【思考2】研读第二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活动二:问题探究1.本章中孔子是如何看待“仁”和“礼”、“乐”的关系的?
从礼乐制度的角度出发,点明“仁”的核心价值地位。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
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孔子认为仁是礼、乐的基础,礼、乐是仁的表现,强调必须有仁的根本,才能够叫行礼乐。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阐明仁和礼、乐的关系文本探究仁礼乐外在表现内在核心朝、夕:名→状,在早上、在晚上闻:知道、懂得道:道理、真理。【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成语“朝闻夕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凸显了作为志士仁人对于生命意义的定位)
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译文:早晨得知真理,让我当晚死去都可以。【思考3】研读第三章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活动二:问题探究1.如何理解“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
这里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事理”,而是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从对待“道”的态度出发,讲明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本章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言简意赅,以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突显对了解“仁义之道”的重视。执着追求真理文本探究文本探究喻:知晓,明白。义:原指“宜”,即行为合于“礼”小人:品德低下的人
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译文: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在“义利观”上应该有什么不同?
从人的价值标准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君子与小人在人生价值和追求上的不同,“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在道义和利益的取舍上,君子更重视道义,而小人更注重利益,运用对偶、对比的手法强调了对义和利不同的认识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强调了“义”对于君子,对于品格的重要性。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自学指导二5分钟1、翻译第五章,并思考: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孔子给出了什么方法?2、翻译第六章,并思考:分析“文”与“质”的辩证关系。3、翻译第七章,并思考:士毕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4、翻译第八章,并思考:本章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贤:形→名,贤人,有贤德的人。齐:形→动,看齐,与……看齐内:方名→状,在心里。自省:宾语前置,“省自”,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错误)
省:检查、反省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译文: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思考5】研读第五章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活动二:问题探究1.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孔子给出了什么方法?
见贤思齐
见到强于自己的人,要向他学习,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如自己的人,要反省自己哪些地方还有欠缺。以他人为参照,经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君子要善于反省,见贤思齐文本探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质:质朴、朴实胜:超过文:华美、文采野:粗野、鄙俗史:虚饰,浮夸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然后:这样以后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文质不可以相胜,它们要均衡,哪个都不能过多。君子就是要做到“文”与“史”的平衡。译文:质朴(内容)胜过文采(形式),就会显得粗野简陋;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显得浮华虚夸。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才是君子。【思考6】研读第六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活动二:问题探究分析“文”与“质”的辩证关系。
从“文”与“质”在君子成才过程中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出发,点明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文质要均衡,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哪个都不能够过多。君子就是要做到“文”与“质”的平衡。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浮夸和虚伪,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
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君子的理想人格:文质彬彬文本探究士:读书人弘:广、大,志向远大毅:坚强,意志坚强以为:把……作为已:停止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勇于担当译文: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士毕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从精神状态的角度出发,点明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能够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实现仁道是漫长而艰巨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应当勇于担当时代的重任,坚毅刚强,为此奋斗终生。运用双重否定和反问句的形式,增强语气。士要以“仁”为己任譬如:比如、好比为:堆积篑:盛土的竹筐平地:填平洼地。平:形→动,填平。覆:倾倒。往:坚持8.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kuì,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hǎn》译文: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即使只倒下一筐土,(这时)继续前进,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孔子运用“堆土成山”与“填土平地”这两比喻,说明了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进,吾往也”是在提醒我们,是否追求仁道、坚持不懈,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里,个人的主观努力决定自己的一生。本章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课堂小结一、安贫乐道,就有道而正二、礼乐应以仁为基础三、执着追求仁道四、义利观:重义轻利五、虚心学习,自我反省六、文质兼备,方为君子七、仁为己任,意志坚强八、为山平地,持之以恒君子之德修身养性整理知识食:动词,吃饭安:安逸敏:勤勉而1:表并列就:接近、靠近。有道:指有道德的人。而2:表顺承正:匡正,端正已:通“矣”,相当于“了”。
质:质朴、朴实胜:超过文:华美、文采野:粗野、鄙俗史:虚饰,浮夸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然后:这样以后为了表达人们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我们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
,
。”这两句话来概括。朝闻道夕死可矣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也说过类似的语句:“
,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3.《〈论语〉十二章》中,“
,
”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当堂训练《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翻译9-12段,概括文段主要内容。2、研读文本,明确孔子的核心思想。3、分析《诗经》的功能与作用。自学指导一5分钟1、翻译第九章,并思考:“智、仁、勇”是儒家非常看重的范畴,说说你对它们的理解。2、翻译第十章,并思考孔子认为实现“仁”的关键是什么?3、翻译第十一章,并思考:怎样正确理解孔子的“恕”的内涵?4、翻译第十二章,并思考:说说孔子认为《诗》的三大功能。知:通“智”,智慧。者:……的人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古人认为,君子有三种基本品德那就是仁爱,智慧和勇敢。译文:有智慧的人不会被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有智慧的人能将事理看的明白通透不会迷惑,因为知道大小、轻重、缓急、本末,判断力自然就强大;仁德的人存公心去私欲,乐天知命,不患得患失,“敬人,爱人”则
“人恒敬之,人恒爱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不会招人怨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会招人感激,人我关系处理得完善了,就不会忧虑;
真正的勇者在于内心强大,不存在惧怕之心,勇敢的人有舍生的勇气,所以不会畏惧。“智、仁、勇”是儒家非常看重的范畴,说说你对它们的理解。【思考9】研读第九章克:约束复:归复一日:一旦归:称赞,赞许由:依靠。请:请允许我10.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目:条目,细则礼:名→动,合乎礼敏:聪敏
请:请允许我
事:实践,从事斯:这
译文: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堪,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颖,愿意实践这些话。”【思考10】研读第十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活动二:问题探究孔子认为实现“仁”的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克己复礼。具体是要“视、听、言、动”都符合礼。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仁”是“礼”的内化和自觉,内心向仁,行动合礼。
克己复礼为仁文本探究言:字行:奉行,实践其:大概,表示推测、估计。恕:宽恕,原谅于:介词,可以翻译成“给”1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译文:有什么话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就回答)说:“那就应该是“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怎样正确理解孔子的“恕”的内涵?我们从中可以悟出怎样的为人处世的人生道理?(1)恕=如+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已及人)推已及人,从自己的心推到他人的心,将心比心,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自己不愿的事情,也不要加之与他人。(2)恕——它在根本上与“仁”是相同的,所以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实践原则。文本探究【思考11】研读第十一章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欲立(达),而立(达)人。↓己所欲,施于人。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
(朱熹《四书集注》)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类似同学们
夫:那兴:激发人的感情【使人联想】观: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怨:讽刺时政迩:近
事:侍奉1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ěr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译文:同学们,为什么不学《诗》呢?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讽刺时政。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多知道些鸟兽草木的名字。【思考12】研读第十二章原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活动二:问题探究1.说说孔子认为《诗》的三大功能。一是诗教,兴、观、群、怨以修身;二是诗用,事父事君以治国;三是诗识,鸟兽草木以致知。学《诗》的重要性文本探究自学指导二5分钟1、如何理解“兴、观、群、怨”?2、孔子认为《诗经》的作用是什么?你如何理解?3、本文分别用哪些方法阐述了哪些观点?
《阳货》学如何理解“兴、观、群、怨”?兴--引譬连类、感发志意--激发人们的广泛联想,调动内在情感。观--观风俗盛衰,考见得失--诗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盛衰和政治得失。群--群相切磋,和而不流--诗可以帮助人们沟通感情,切磋砥砺,提高修养。怨--怨刺上政--诗可以批评指责为政之失,抒发对苛政的怨愤和讥刺之情。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从学习的内容的角度,点出《诗经》的重要价值。《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孔子很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这段文字全面而精确地概括了《诗经》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认识价值。运用反问和铺陈的手法,详细而全面,语气更强。孔子认为《诗经》的作用是什么?你如何理解?研读文本章节主要观点说理方法第一章安贫乐道,就有道而正(谨言慎行)道理论证第二章礼、乐以仁为基础(重视仁德)道理论证第三章执着追求“道(真理)”
(追求真理)道理论证第四章君子重义轻利(重义轻利)对比论证第五章虚心学习(自我反省)对比论证第六章文质兼备,方为君子(表里如一)对比、道理第七章以仁为己任,意志坚强(勇于担当)道理论证第八章不半途而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比喻论证第九章智、仁、勇(完美人格)举例论证第十章克己复礼为仁(自我约束)道理论证第11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爱之心)道理论证第12章《诗》的社会功用(养德增智)举例论证本文分别用哪些方法阐述了哪些观点?请根据“学习态度”“修身做人”把这十二则分成两类学习态度
;修身做人。
本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仔细分类。1、35、78、121、24、69、1011课堂小结九、智、仁、勇成就完美人格十、克己复礼为仁十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十二、《诗》对人和社会的作用君子之德修身养性整理知识克:约束复:归复一日:一旦归:称赞,赞许由:依靠。请:请允许我目:条目,细则礼:名→动,合乎礼敏:聪敏
请:请允许我
事:实践,从事斯:这
8.
《增广贤文》有言“知已知彼,将心比心”,此语与《论语·卫灵公》中的“
,
”所讲的道理相似。。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9.《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
,
,
。”,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7.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有仁德的句子是:“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堂训练理解性默写为了表达人们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我们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
,
。”这两句话来概括。朝闻道夕死可矣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虚拟卡在游戏行业的应用研究-洞察分析
- 羊踯躅根抗肿瘤细胞实验研究-洞察分析
- 营养咨询企业竞争力提升-洞察分析
- 细胞因子疗法在浆细胞性白血病中的应用-洞察分析
- 医院医保资金工作总结范文(5篇)
- 号召学生加入志愿者倡议书(5篇)
- 单位防疫不力检讨书(5篇)
- 新型病毒传播途径研究-洞察分析
- 岩溶地区土壤侵蚀机制研究-洞察分析
- 医院医保工作总结范文(10篇)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基础篇)(含答案)
- 直系亲属股权无偿转让合同(2篇)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 汽车吊篮使用专项施工方案
- 2024年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手册15例
- 中秋国庆慰问品采购投标方案
- 110kV变电站及110kV输电线路运维投标技术方案(第二部分)
- 新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专题培训课件
- 培养教育考察记实簿
- 心可宁胶囊作用机理探析
- 工程管理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最新整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