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选修(二) 单篇梳理6 黄冈竹楼记含答案_第1页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选修(二) 单篇梳理6 黄冈竹楼记含答案_第2页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选修(二) 单篇梳理6 黄冈竹楼记含答案_第3页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选修(二) 单篇梳理6 黄冈竹楼记含答案_第4页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选修(二) 单篇梳理6 黄冈竹楼记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选修(二)单篇梳理6黄冈竹楼记含答案单篇梳理6黄冈竹楼记通读全文,解释加点的词语。(第1段)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第2段)子城西北隅,雉堞①()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②()山光,平挹③()江濑,幽阒④()辽夐⑤(),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⑥()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第3段)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销遣世虑①()。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②()也。(第4段)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第5段)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①();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②()而葺之,庶③()斯楼之不朽也!(第6段)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答案(第1段)砍削(第2段)①城上的短墙。这里泛指城墙②这里指望见③舀取,这里指望见④寂静⑤遥远⑥形容棋子落在棋盘上的声音(第3段)①世俗的杂念②美好的境界(第4段)只,不过(第5段)①谷子一熟称一稔,引申指一年②继承,接续③表示期待或可能[记忆导图]1.通假字例句本字及意义被鹤氅答案同“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①同志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为共同的理想、事业而奋斗的人,特指同一个政党的成员;人们惯用的彼此之间的称呼②江山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江河和山岭,多用来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③不朽庶斯楼之不朽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永不磨灭(多用于抽象事物)答案①志同道合②山光水色③不腐朽,不倒塌3.多义词语(1)比义项例句①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②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③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过秦论》)④因出己虫,纳比笼中(《促织》)⑤比拟,认为和……一样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2)状义项例句①幽阒辽夐,不可具状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③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苏武传》)④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核舟记》)(3)第义项例句①第见风帆沙鸟②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并序》)③官僚和贵族的住宅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左忠毅公逸事》)④科举考试及格的等级。没考中称“落第”“下第”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柳毅传》)答案(1)①紧挨,靠近②等到,及③比较④比试(2)①描述②景象③情状,情况④形状,……的样子(3)①只②表示次序4.特殊句式句式例句正常语序或标志词判断句①皆竹楼之所助也②亦谪居之胜概也答案①标志词是“皆”②标志词是“亦”5.常识梳理(1)自翰林出滁上①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从唐朝起开始设立翰林院,是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②出:京官外调。古代称由京官调任地方官为出官。(2)戊戌岁除日除日: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俗称“年三十”,又称“岁除”“除夕”。旧的一年至此而终,新的一年自此而始,这是旧岁向新年转换的关键时刻,节俗活动也最为丰富。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禹偁《黄冈竹楼记》中,开篇就提到黄冈这个地方盛产竹子且竹子十分粗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王禹偁《黄冈竹楼记》中,作者提到黄冈地区的百姓家家户户都用剖开的竹子作瓦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王禹偁《黄冈竹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点出了小竹楼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建楼前周围环境的残破荒凉。(4)王禹偁《黄冈竹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竹楼所见,一远一近,把竹楼与远山、近江的关系写活了。(5)王禹偁《黄冈竹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对竹楼环境的总括,一实一虚,前者强调空间清幽、寂静、广远,后者以虚笔撩起读者的无尽想象。(6)王禹偁《黄冈竹楼记》中,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在竹楼的所闻,其中描写冬季所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王禹偁《黄冈竹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作者对自己在竹楼读书时衣着的描写,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具有仙风道骨的隐士形象。(8)王禹偁《黄冈竹楼记》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自己在竹楼里的谪居生活描写得十分有诗意,一“送”一“迎”同时暗含了时光的流逝。答案(1)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2)以其价廉而工省也(3)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4)远吞山光平挹江濑(5)幽阒辽夐不可具状(6)冬宜密雪有碎玉声(7)被鹤氅戴华阳巾(8)送夕阳迎素月2.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1)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销遣世虑。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登上竹楼)远眺可以尽览山色,平视可以将江滩、碧波尽收眼底。那清幽静谧、辽阔绵远的景象,实在无法一一描述出来。(得分点:吞、挹、阒、夐、状)(2)办完公事的闲暇时间里,披着鹤氅衣,戴着华阳巾,手持一卷《周易》,焚香默坐,驱散尘世中的种种杂念。(得分点:暇、被、销遣)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咸平四年,州境二虎斗,其一死,食之殆半。群鸡夜鸣,经月不止;冬雷暴作。禹偁手疏,引《洪范传》陈戒,且自劾。上遣内侍乘驲①劳问,醮禳②之,询日官,云:“守土者当其咎。”上惜禹偁才,是日命徙蕲州。禹偁上表谢,有“宣室鬼神之问,不望生还;茂陵封禅之书,止期身后”之语。上异之,果至郡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禹偁词学敏赡,遇事敢言,憙臧否人物,以直躬行道为己任。其为文著书多涉规讽以是颇为流俗所不容故屡见摈斥。所与游必儒雅,后进有词艺者,极意称扬之。(节选自《宋史·王禹偁传》)注①驲(rì):古代驿站用的马车。②醮禳(jiàoránɡ):祭祀鬼神以祈求消除灾祸。(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其为文A著书B多C涉D规讽E以是颇F为流俗所G不容H故屡见摈斥。答案BEH解析“多涉规讽”是对“其为文著书”的描述,“著书”后需断开以舒缓语气;“以是”用于句首,前面需断开;“故”用于句首,前面需断开。(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食之殆半”与“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两句中的“殆”字含义相同。B.“禹偁手疏”与“手执《周易》一卷”(《黄冈竹楼记》)两句中的“手”字含义不同。C.“守土者当其咎”与“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经·氓》)两句中的“咎”字含义不同。D.“憙臧否人物”与“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两句中的“臧否”含义相同。答案C解析C项均为“灾祸”。A项均为“近于,几乎”。B项亲手,亲自/人的手。D项均为“赞扬,批评”。参考译文咸平四年,黄州境内有两只老虎争斗,其中一只死了,被吃了将近一半。群鸡夜晚鸣叫,过了一个月还不停止;冬季里突然响起了雷声。王禹偁亲笔写下奏章,引用《尚书·洪范传》陈述警诫,并且检举自己的过失。皇上派遣宦官乘坐驿站的专车前往慰问,并且举行祭神消灾的祭祀仪式,皇上又就这些灾异之事询问掌管天象历数的官员,该官员说:“治理当地的官员将承受这一灾祸。”皇上爱惜王禹偁的才能,当天就下令让他调任蕲州知州。王禹偁上表谢恩,表文中有“宣室鬼神之问,不望生还;茂陵封禅之书,止期身后”的语句。皇上感到奇怪,果然王禹偁到达蕲州后不到一个月就死了,终年四十八岁。王禹偁作文章敏捷迅速,词采富丽渊博,遇事敢于发言,喜欢品评人物,以直道立身、履行道义为己任。他作文著书,多涉及规劝讽谏,因此很不为流俗所容,所以屡次被贬斥。跟他交游的必定是儒雅之人,对有文学才能的年轻晚辈,他单篇梳理7上枢密韩太尉书通读全文,解释加点的词语。(第1段)太尉执事:辙生①()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②()。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③()乎天地之间,称④()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第2段)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①(),故决然舍去,求②()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③(),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第3段)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①(),闻一言以自壮②(),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③()而无憾者矣。(第4段)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①()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②()数年之间,将以益治③()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答案(第1段)①生性②得到③充满④相称,符合(第2段)①埋没②探求③发动,行动(第3段)①风采②激励③雄伟景象(第4段)①先前②从容闲暇③研究[记忆导图]1.通假字例句本字及意义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答案同“现”,表现2.多义词语(1)形义项例句①以为文者气之所形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齐桓晋文之事》)③既自以心为形役(《归去来兮辞并序》)④视之,形若土狗(《促织》)(2)广义项例句①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②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④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并序》)⑤宽心,安慰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史记·屈原贾生列传》)(3)志义项例句①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②诗者,志之所之也(《毛诗序》)③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屈原列传》)④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⑤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答案(1)①外形②表现③形体④形象,形状(2)①使……广②宽阔,与“狭”相对③扩大,增广④广泛,多余地(3)①以……为志②志意,志愿③记④做标记⑤一种文体3.词类活用活用类型例字例句释义(1)名词作状语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2)形容词作名词不志其大(3)使动用法①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②闻一言以自壮(4)意动用法不志其大答案(1)在朝内/出征(2)大的方面(3)①使……宽广②使……壮(4)以……为志4.特殊句式句式例句句式特点或标志词(1)定语后置句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2)宾语前置句而辙也未之见焉答案(1)标志词为“之”,“宏辩”和“秀伟”分别作“议论”和“容貌”的定语(2)否定句中,宾语前置(“之”是“见”的宾语)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中,作者就写文章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中,作者对孟子和司马迁都表达了崇高的敬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中,作者提到自己之所以要决定出远门去进行游学,除了担心自己长时间待在家里文才会被埋没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侧面描写的角度写出了韩太尉的雄才大略,把国家目前内无忧、外无患的局面归功于韩太尉的出色辅佐。(5)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中,作者高度赞扬韩太尉内外兼修、文武双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2)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3)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4)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5)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2.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1)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结交,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很有奇伟之气。(得分点:周览、交游、疏荡、气)(2)太尉凭借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天下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异族国家惧怕您而不敢侵犯。(得分点:冠、恃、发)(3)况且一个人的学习,如果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即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得分点:且夫、志、大、虽)(4)太尉假如认为我还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得分点:苟、辱、幸)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苏辙,字子由,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科,又同策制举。仁宗春秋高,辙虑或倦于勤,因极言得失,而于禁廷之事,尤为切至。策入,辙自谓必见黜。考官司马光第以三等,范镇难之。考官胡宿以为不逊,请黜之。仁宗曰:“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等,授商州军事推官。三年,辙为大名推官。逾年,丁父忧。服除,神宗立已二年,辙上书言事,召对延和殿。辙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所著《诗传》《春秋传》《古史》《老子解》《栾城文集》并行于世。(节选自《宋史·苏辙传》)(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辙性沉静A简洁B为文C汪洋D澹泊E似其为F人G不愿H人知之答案BEG解析“沉静”“简洁”指苏辙的性情,同作宾语,应在“简洁”后断开;“汪洋澹泊”是“为文”的谓语,无宾语,其后应断开;“似其为人”,语意完整,其后应断开。(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这里指年龄。今义指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一年四季,古今含义不同。B.“辙自谓必见黜”与“于人见欧阳公”(《上枢密韩太尉书》)两句中的“见”字含义相同。C.“考官司马光第以三等”与“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与妻书》)两句中的“第”字含义不同。D.“范镇难之”与“辟邪说,难壬人”(《答司马谏议书》)两句中的“难”字含义不同。答案B解析B项表被动/见到。A项正确。C项科举考试的等第/只是。D项感到为难/排斥。参考译文苏辙,字子由,十九岁时,和哥哥苏轼一同考中进士,又一同参加制举的策论考试。宋仁宗年岁已高,苏辙考虑到他或许会对勤于政事感到疲倦,于是详尽地论说为政的得失,而对宫禁朝廷的事,论述得尤为激切。策论文章送达皇帝后,苏辙自认为一定会被黜免。考官司马光将他置于第三等(制举考试的合格者分为五等,因一、二等为虚设,所以三等为最高),范镇感到为难。考官胡宿认为对皇上不恭敬,要求黜落他。宋仁宗说:“本来是想用直言求取人才,却因直言而抛弃他,天下人会怎么说我呢?”宰相不得已,把他列入下等,任商州军事推官。过了三年,为大名推官。过了一年,遭父丧。服丧后,宋神宗已即位两年,苏辙上书论政事,被召见于延和殿。苏辙性情沉静简洁,写文章气势宏大而淡泊,和他的为人相似,不愿被人知道,而俊秀杰出之气终究不可掩饰,他的高超大致和哥哥苏轼相近。他所著的《诗传》《春秋传》《古史》《老子解》《栾城文集》都流传于世。单篇梳理8古代文论选段通读全文,解释加点的词语。(第1则)诗者,志①()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②()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节选)(第2则)盖文章,经①()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②(),见意于篇籍,不假③()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曹丕《典论·论文》节选)(第3则)若乃①()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②(),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③()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④()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⑤()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锺嵘《诗品序》节选)(第4则)感人心者,莫先①()乎情,莫始②()乎言,莫切③()乎声,莫深④()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节选)(第5则)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①()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②()作变相③(),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郑燮《题画》节选)(第6则)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①(),自有名句。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②()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③()也。(王国维《人间词话》节选)答案(第1则)①志意,志愿②不知不觉(第2则)①治理②写作③借(第3则)①至于②严寒③辞别④铺陈⑤放声高歌(第4则)①超过②开始③切合,贴近④深入(第5则)①欲望强烈的样子②迅速,极快③相貌,形象(第6则)①格调②迅速③赞同1.通假字例句本字及意义①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②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答案①同“咏”,歌咏,歌唱②同“现”,表现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①发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发表意见(多指在会议上)②不知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不知道③寄身寄身于翰墨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在某地)临时停留或暂住④长歌非长歌何以骋其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较长的歌答案①用语言表现出来②不知不觉③寄托④放声高歌3.多义词语(1)言义项例句①情动于中而形于言②与善仁,言善信(《〈老子〉八章》)③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④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琵琶行并序》)⑤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并序》)(2)常义项例句①二者必至之常期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五代史伶官传序》)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④规律,准则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⑤同“尝”,曾经项伯常杀人,从良匿(《史记·留侯世家》)(3)格义项例句①有境界,则自成高格②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③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④击打,击杀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史记·李将军列传》)答案(1)①言语,语言②说话③著作④一字为一言⑤助词,无实义(2)①一定②经常,常常③平常,普通(3)①格调②推究,研究③格式,标准4.词类活用活用类型例字例句释义(1)形容词作动词嘉会寄诗以亲(2)使动用法感人心者(3)意动用法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答案(1)表现亲密(2)使……感动(3)以……为根/苗/花/实5.特殊句式句式例句句式特点或标志词(1)状语后置句莫先乎情,莫始乎言(2)判断句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答案(1)标志词是“乎”,“乎情”与“乎言”分别作“先”和“始”的状语(2)标志词为“非”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毛诗序》中,作者先是对“诗”下了定义,认为诗歌是“__________________”,接着阐释了诗歌在内和在外的两种表现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典论·论文》中,曹丕从“有利于国家”和“有益于自身”两个角度,高度评价“文章”的两大功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品序》中,锺嵘列举了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景观,目的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4)《诗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偶句说明诗歌是人们表现悲欢离合的最好形式。(5)《诗品序》中,作者在列举了四季迭相更替、万物盛衰变化、社会动荡不安、人际悲欢离合等事例以后,连用两个反问句说明诗歌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与元九书》中,白居易把诗歌的感情、语言、声音和内容分别用植物的各个重要部位作比喻,其中涉及植物的“根”“枝叶”“花朵”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题画》中,郑燮举“成竹在胸”的例子是为了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8)《题画》中,最能体现郑燮绘画理论和实践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人间词话》中,王国维认为古往今来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须经过的第一种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人间词话》中,王国维认为古往今来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须经过的第二种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提出“词要以境界作为最高标准”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12)《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对“有境界”下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2)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3)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4)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5)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6)根情苗言华声(7)意在笔先者定则也(8)趣在法外者化机也(9)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1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11)词以境界为最上(12)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2.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1)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