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分解_第1页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分解_第2页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分解_第3页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分解_第4页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分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中,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进出口额从1978年的200亿美元增长至2004年的10000亿美元以上。制成品在总出口中所占比重从早期的不到一半上升到2004年的90%以上。制成品出口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除传统的纺织品、轻工业品外,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也迅速增长,在全部出口中所占比重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0%上升到2004年的42。9%。外贸主体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早期国有企业几乎支配了全部外贸发展到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格局。至2004年,外资企业在全部出口中所占比重已从1985年的1%上升到超过50%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国家战,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包括外贸体制的改革。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放开部分贸易经营权(包括对外资企业),以及贸易公司自主化改革,其中又分为三个分阶段。(1)1979年至1987年间,政府根据政企分开,外贸实行代理制,工贸结合,技贸结合,进出口结合的原则,下放部分外贸经营权,开展工贸结合试点,简化外贸计划内容,实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2)1988年至1991年期间,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地方政府,外贸专业总公司和工贸总公司向中央承包出口收汇,上交外汇和经济效益指标。承包单位自负盈亏,出口收汇实行差别留成。(3)1990年12月9日,外贸企业出口实行没有财政补贴的自负盈亏,以完善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了配合外贸企业改革,国家采取了放宽外汇管制,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外经贸部下放部分权力等一系列配套改革的措施,增强了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宏观经济的能力,并为外贸企业利用市场机制,自主经营创造了外部环境。十四大以来1992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所作报告中提出了"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新型外贸体制。"符合国际贸易规范,也就是要符合关贸总协定的规范,因此中国提出改革方向是统一政策,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以建立适应国际通行规则的外贸运行机制。进出口管理:1992年中国取消进口调节税;1994年取消进出口指令性计划。此后中国进行了多次的关税降低,整体关税已经与国际平均水平大为接近,与世界市场更加接近。此外,中国的进口配额及其他的非关税措施数量也在逐年减少。中国于1994年颁布了第一部《对外贸易法》,开始了系统地完善外经贸领域法律法规的改革阶段。以国际规范为目标,在货物贸易,外资,知识产权,反倾销等各个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同时政府的政策透明度也不断加强。

这一轮外贸体制改革的实施,加强了市场经济机制的调节作用,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市场化的进程。加入WTO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深化与世界各国与地区的经贸关系,重视对外经贸合作的机制化建设,推进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致力于加强多边贸易体制,对外经贸关系拓展深度与广度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中国的贸易政策体系改革已经与国际贸易体制接轨,发展同步,政策变化的动力由单纯的内生或者外生转变为内外协调。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动力来源是中国经济贸易本身的高速增长,并且中国有着市场容量庞大,与发达国家经贸互补性明显,政策稳定性强并对国际高度负责等优点,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良性影响也逐渐加大。目前许多国际学者称中国"经济增长带动论"已经成为主流,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威胁论"趋于式微。加入WTO后的中国更加开放,不仅使中国的对外经济和贸易得到迅速发展,而且也对全球的贸易做出了贡献。中国入世两年,进出口都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中国在2002年就已经改变前几年出口增长明显快于进口的态势,进出口增长分别为21.2%和22.3%,出口只稍快于进口。2003年前10个月进出口增长更快,进口和出口分别增长40.4%和32.8%,出现了进口增长快于出口的变化。对于中国来说,一方面,出口需求已成了实现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增长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主要进口机器设备及各种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并且出口中有一半以上是利用进口投入品的加工贸易,因此,进口的增长提高了中国的供给能力和出口能力,也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了一场全球金融风暴,将全世界拖进了1929~1933年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给世界各国经济与贸易带来了巨大影响,同时引发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潮。奥巴马政府经济刺激计划中“购买美国货”条款的出台,更使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升温并迅速蔓延。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给我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面对过于放任的美国次贷的经验教训,我国积极采取适度保护政策保护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采取适度的贸易保护在正当合理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1、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对影响国内幼稚产业发展的进口品采取限制措施,以及对中西部出口进行贸易补贴,以保护中西部产业发展,缩小国内贫富差距。另外,对进口品还有进口许可与进口检验规定,配额规定,海关进境报关手续等。2、提高关税。对影响国内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进口品征收较高关税,提高国内生产者的利润和福利,保护本国就业,减少弱势群体承担的贸易损失。3、反倾销。针对国外对中国出口品的反倾销措施,中国政府应采取适当“报复”,给予那些中国制造进口国一定的政治抑制,从政府方面保护本国出口工业品的发展。金融危机后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出现了某种积极变化,不再回避有关全球经济增长再平衡的敏感话题。中国官方官员在多个场合表示,中国不再追求过大的贸易顺差,实现贸易平衡将是中国外贸政策的基本取向,因为外贸要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持贸易的基本平衡。为了改善全球发展不平衡现状,中国正在制定相关政策,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将贸易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从2009年的5.8%降至4%。其实,中国已经开始行动,这从2010年贸易顺差减少及贸易顺差所占GDP比重开始下降中可见一斑。2012年,国际金融危机进入第五个年头,深层次影响不断显现,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受挫,增速明显放缓。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外贸易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外需低迷、成本升高、摩擦增多等冲击叠加,进出口增速下滑至个位数。针对形势的不利变化,中国政府及时出台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缓解进出口企业困难,增强了企业信心,促进外贸增速回升,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

主要表现:1、“稳外贸”措施成效明显,外贸全球份额进一步提升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较快增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稳定增长3、扩进口政策力度加大,顺差处于合理区间4、加工贸易增速回落,民营企业表现活5、国际市场布局优化,中西部地区外贸活力增强

国际国内的风险因素叠加,将对2013年中国外贸发展形成较大压力,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外需不足的矛盾尚未根本缓解。二是贸易摩擦的影响持续加大。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