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岗区期末质量抽测试卷七年级语文(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卓(zhuō)越修葺(qì)陡俏(qiào)鲜(xiǎn)为人知B.亘(gèn)古俯瞰(kàn)元勋(xūn)锲(qiè)而不舍C.校(jiào)对迸(bèng)溅炽(zhì)热千均重负(jūn)D.粗拙(zhuō)丰饶(yáo)凛(līn)冽微不足到(dào)【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A.卓(zhuō)越——zhuó,陡俏——陡峭;C炽(zhì)热——chì,千均重负——千钧重负;D.丰饶(yáo)——ráo,凛(līn)冽——lǐn,微不足到——微不足道;故选B。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花开四月天。在江苏省南京市的郑和公园内,一株造型奇特的紫藤______:它的主干长20多米,最粗处直径超过1米,整株紫藤覆盖面积40多平方米。藤干盘旋着奋力向上______,这是大型藤本植物在树龄古老后的典型特征。进入4月中旬,随着气温回升,在向上的藤干上,绽放出一串串紫色的花朵。进入盛花期的紫藤,充满生机,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______。一旁的牌子上______着:南京市一级古树名木,编号826,树龄600多年。A.引人注目攀缘观看标示B.引人瞩目攀登观看提示C.引人注目攀缘观赏标示D.引人瞩目攀登观赏提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一空,“引人注目”指吸引人们注意,“引人瞩目”侧重于引起别人关注重视,“引人注目”更侧重于事物本身的特点吸引人,此处用“引人注目”形容紫藤更恰当;二空,“攀缘”指抓住或依附他物而移动、延伸,“攀登”侧重于攀爬登高,紫藤是依附主干生长,用“攀缘”更合适;三空,“观赏”指具有一种赏识的观看心态,观看欣赏。“观看”特意地看。“观赏”比“观看”更具欣赏的意味,用于描述市民欣赏紫藤更贴切;四空,“标示”意思是标明、显示,“提示”侧重于提醒。牌子上是明确标明紫藤的相关信息,用“标示”恰当。故选C。3.下列各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①你表里如一,在学校,是一位解疑释惑的教书先生,在三尺讲台上,传递着孝的文化。②在生活里,你是一位善良率真的女性,在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中,以身作则,做尊老孝亲的好榜样。③你用自己的孝心、热心、爱心和责任心,影响和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你像蜡烛似的默默奉献着,用微笑照亮了身边每一个人。A.“表里如一”“解疑释惑”“三尺讲台”分别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B.“和”“似的”“默默”“用”分别是连词、助词、副词、介词。C.小语给她送一副对联,上联是“解疑释惑真先生”,下联是“尊老孝亲好榜样”。D.句③标点使用有误,应该将第二个逗号改为分号。【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C.有误,对联讲究“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选项表述中的上联尾字“生”与下联尾字“样”不符合这一原则;故选C。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盛要了解宋元年间的历史事件,好友推荐他去读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B.爸爸要读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章,小涛推荐他读《邓稼先》《驿路梨花》《太空一日》。C.小梅要为学校红岩博物馆提供四件展品,她选择了小萝卜头画的《黎明》、油印的《挺进报》、成岗挂出的扫帚和众人狱中绣制的红旗。D.在小燕的心中,《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一个看似冷酷其实善良的人,他用自制的鹦鹉螺号攻击侵略者军舰,用海底打捞的财富援助被压迫的穷苦民众。【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有误,《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书中并未涉及宋元年间的历史事件;故选A。5.名著阅读祥子的堕落的原因,一部分来自家庭悲剧。如果他生活的年代有微信,请你帮他设置一个微信家人群。要求:①写出入群的两位家人是谁。②选择其中一位家人,写出其特点。【答案】①虎妞,刘四。虎妞大胆泼辣、有点变态(刘四残忍霸道)【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作答此题,首先考虑祥子的家庭成员,由原著内容可知,祥子娶虎妞为妻,虎妞的父亲为刘四,因此家人群中的两位家人是虎妞和刘四爷。然后分析所选家人的特点,要结合原著中对其的描写和相关情节,突出其性格、行为等方面的主要特征。示例:入群的两位家人:虎妞、刘四。虎妞的特点:虎妞是一个大胆泼辣、粗俗凶悍又有心计的女性。她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设计嫁给祥子,但在婚后又表现出较强的控制欲和市侩气,导致祥子的生活更加艰难。刘四特点:刘四爷在人和车厂经营有方,车厂被打理得井井有条,规模也越来越大,这显示出他的精明和能干。但他自私自利,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为了赚钱,对车夫们苛刻压榨。他残忍霸道,在车厂中说一不二,车夫们都惧怕他。此外,刘四重利轻情,当知道女儿虎妞要嫁给祥子时,他坚决反对,觉得祥子会分走他的财产,毫不顾及父女之情。6.古诗文默写(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刘禹锡《陋室铭》)(2)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3)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杜牧《泊秦淮》)(4)______,清流见底。(陶弘景《答谢中书书》)(5)杜甫在《望岳》中,从远望的角度,以问答形式写泰山的高大和历史悠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答案】①.无案牍之劳形②.万里赴戎机③.隔江犹唱后庭花④.高峰入云⑤.岱宗夫如何⑥.齐鲁青未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案牍、赴、戎、隔、岱”等字词容易写错。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甲】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乙】寻春①宋·苏轼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②,野老③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④。【注释】①题目为后人所加。此诗作于元丰五年诗人被贬黄州期间。②酽,yàn,(汁液)浓:味厚。③野老:乡间老人。④招魂,宋玉曾作《招魂》,传说是为屈原招魂,这里指老朋友为自己还京奔忙。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颔联写出路似疑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蕴含生活哲理。B.乙诗颔联用比喻将人生所经历的一切归于虚无,表达了淡然看待人生挫折的态度。C.两诗都用酒这个意象,写出了农家在丰年殷勤待客的情谊。D.两诗尾联都表达了诗人想再回此地的意愿,表现了诗人对当地百姓的热爱。【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辨析。C.“写出了农家在丰年殷勤待客的情谊”有误,【乙】诗“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意为:让我们去江城边上的酒馆,喝上三杯酒家自酿的好酒吧。这里的民风淳朴,乡间的老人会用饱经沧桑的脸孔上温暖的笑容来欢迎你的。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黄州与当地百姓相聚饮酒的场景,“三杯酽”写出了酒的醇厚,“野老苍颜一笑温”则通过对乡间老人笑容的描写,表现出老人的淳朴和热情,也透露出诗人在被贬期间从这种质朴的人情中所获得的慰藉与温暖。故选C。(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三峡》)【乙】此石经始禹①凿;河②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③怒,鼓若山腾④,浚波颓垒,迄于下口。万知慎子⑤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选自郦道元《孟门山》)【注释】①经始:开始。禹:治水的大禹。②河:黄河。③浑洪:水势浩大。赑(bì):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④鼓:鼓荡。山腾:像山腾起。⑤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则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陋室铭》)B.回清倒影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C.而能入石结友而别(《孙权劝学》)D.鼓若山腾若印数十百千本(《活板》)9.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11.侧面描写是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从【甲】【乙】两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其作用。【答案】8.B9.(1)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2)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10.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11.示例:甲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用船的快侧面写夏天江水急。乙窥深悸魄:用人魂魄惊骇的感觉侧面写黄河水势浩大。【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或一词多义)。A.素:形容词,白色的/形容词,不加装饰的;B.影:都是名词,影子;C.而: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承接,就;D.若:动词,像/连词,如果;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词语。虽:即使。奔:奔驰的马。以:如。疾:快。(2)重点词语。交冲:交汇冲击。素气:白色的雾气。云:名词作状语,像云那样。浮:漂浮。【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意思是:我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方知慎子下龙门”表示一处完整的句意,应在“门”后停顿;“流浮竹”动宾结构,应在“竹”后停顿;因此断句为: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11题详解】本题考查侧面描写及作用。从【甲】【乙】两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其作用即可。【甲】文描写的重点是三峡水势湍急的特点,疏通文意之后,可以找出文中通过描写其他事物来侧面突出描写对象的句子。“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意思是“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用情势危急时,船的快侧面写夏天江水急。,【乙】文描写的重点是龙门的山和水,写山表现了山的高峻,写水突出了水的湍急。疏通文意之后,可以找出文中通过描写其他事物来侧面突出描写对象的句子。“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一句意思是“在远处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用人魂魄惊骇的感觉侧面写黄河水势浩大。“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一句意思是“我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通过写竹筏的速度快来侧面突出水流速度快。【点睛】参考译文【甲】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乙】(传说)这块石头开始是大禹凿出来的,河道因被水冲击而非常宽阔,水被山所夹很长的一段,两边都是悬崖,水势猛冲山崖而又折回,高处的巨石好像靠在悬崖上就要掉下来似的。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进入石头中。”果然不错!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在远处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河水激起万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愤怒的赑,波浪像崇山峻岭,激流交叠,直奔下游而去。我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三、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人生在世,不过几十年,欢喜而来,悲怆而去。前些日子,我有亲人去世,她常年生活在城市,我见她不多,回想起来,可谈之事也寥寥。但有件事,至今记忆犹新。我十多岁时,去她家走亲戚。那是冬天,她切橙子给我吃。她切橙子不是竖着切,而是横着破成两半,再一刀四瓣。她悉心摆入盘中,如出水莲花,端给我吃。我看到她素净的指甲缝里沾着橙子的汁液。如今,她已离世,每想起这件事,就让人伤感。人一辈子,看似漫长,但当我们怀念她时,发现怀念的就是那几件事。这几件事,其实就是她一生中的几个细节。②文学也是如此,一个作家一生洋洋洒洒写了那么多作品,我们能记住的就是那不多的几篇,甚至是不多几篇里的那几处细节。这些细节,我们一直记着,它是文章的生命,能长久存活下去。有些小说,故事的主人公名字、故事轮廓都有些模糊,但有些细节一直让我们记着,生发出的魅力将长久存在,像青草一般。(选自《思维与智慧》)【材料二】在文学创作中,细节是文章的性格,或者说脾气。汪曾祺《葡萄月令》一文写道:“下过大雨,你来看看葡萄园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磁棒、挺括,璀璨琳琅。”人人皆吃葡萄,有几人能如汪先生这般悉心观察雨后葡萄园,又能描写如此精彩呢?他写雨后葡萄,如白玛瑙、红宝石、紫水晶、黑玉,颜色形状极为生动,葡萄跃然纸上,也让人仿佛置身果园中,好想伸手去触摸那一串串葡萄。这样的例子,在文章中比比皆是。从一月到十二月,正是一年中关于葡萄种植、培育、养护、采摘、贮藏、留种的细节,形成这篇文章的性格或脾气。这和汪先生性格又那般相似,真是文如其人。(选自《中学语文教师手册》)【材料三】①写作中的细节从何而来?②首先是观察。观察生活,观察他人,观察自然,甚至观察世界的背面。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但是对于世界我们仅仅是看见。看见跟“吃饱”一样,只是浅层次的。观察才是高级的,观察跟“吃好”一样,让我们对世界拥有深刻的认知。只有观察,才能得到细节,否则,只属于走马观花、泛泛而谈。③其次是想象。我们眼睛难以抵达的地方,想象可以替我们涉足。要写好细节,想象也很重要。当然,我们需要的是文学的想象。文学的想象犹如变幻不定的一匹马,用一对对蹄印丰富着世界的边界。④此外,我们需要对细节进行文学的修饰,提升细节的境界和表现力。就如同镜头语言中特写,只放大局部自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明暗、对比、层次等技法,更好地展现局部。⑤最后,则是营造。细节不是堆砌,不是照本宣科。每处细节描写,都是有其存在价值和文学意义的,是为文本服务的,就如同人的眉毛、耳朵、脏器等,没有多余,也不会多余,它们都服务于身体。(选自《人民日报》)【材料四】《卖油翁》选自《归田录》,是欧阳修删改原作后给皇帝看的修改作,选入课本时编者又做了一些修改。(屏显)(原作)尝射于家圃。有一卖油翁释担而看,射多中。(课文)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师:与原作相比,这句作了哪些修改?这样改有何好处?生:“释担而看”变成了“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睨”是斜着眼看,这个字通过放大神态这一细节,表现了卖油翁(1)的心理。“立”能够表现出人物的风度和面貌;而“看”,表意就会有些单薄和苍白。有矛盾才有故事,“睨之久而不去”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激化了故事的矛盾。生:同样写射箭的结果,原作是“射多中”,课文是“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十中八九”用(2)这个细节将陈尧咨的射箭技术的高超具体化了。生:“但微颔之”表现了卖油翁的沉稳含蓄,和陈尧咨形成对比,为下文写卖油翁酌油的高超技艺埋下(3)。(选自《卖油翁》教学实录)12.对上述材料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用了类比的写法,目的是告诉我们细节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B.《葡萄月令》的成功,完全来自汪曾祺的细心观察。C.细节描写形成文章的脾气,我们有时能借此了解作者的性格。D.有些小说,故事轮廓不清晰了,但其中生动细节的魅力,却可以长久存在。13.材料四是一段课堂实录,请将空白填写完整,体会细节描写画龙点睛的作用。14.小语想探究《葡萄月令》细节成功的根源,请结合材料三,帮他完成下面表格。观察悉心观察雨后葡萄园,所以把葡萄的_________写得极为生动。想象一连串的_________修辞手法,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修饰如将葡萄的颜色借助_________等技法,更好展现了局部。营造为文本服务,句句表现出对葡萄园温情。【答案】12.B13.轻蔑数字伏笔14.①.颜色形状②.比喻③.明暗、对比、层次【解析】【12题详解】本题内容理解与辨析。B.结合材料二“这样的例子,在文章中比比皆是。从一月到十二月,正是一年中关于葡萄种植、培育、养护、采摘、贮藏、留种的细节,形成这篇文章的性格或脾气。这和汪先生性格又那般相似,真是文如其人”可知,《葡萄月令》的成功不仅仅来自汪曾祺的细心观察,还与作者的性格以及对细节的整体把握和呈现有关。选项“完全来自细心观察”过于绝对;故选择B。【13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理解。(1)空:根据材料四中“睨是斜着眼看”可知,通过放大神态这一细节,卖油翁斜着眼看陈尧咨射箭,“睨”这个动作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技艺并非特别赞赏,因而表现出他轻蔑的心理,因此第一空应填“轻蔑”;(2)空:根据材料四中“同样写射箭的结果,原作是‘射多中’,“十中八九”相较于“射多中”更加具体和精确,课文用“十中八九”这样的数字细节,将陈尧咨的射箭技术的高超具体化了,具体的数字使得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因此这里应填“数字”;(3)空:“但微颔之”是写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后的表现,这个细节,说明虽然陈尧咨射箭技术在他人看来很高超,但卖油翁并不认可陈尧咨的技术,让读者对下文的情节发展有了期待,这也就为下文写卖油翁酌油的高超技艺埋下伏笔,因此这里应填“伏笔”。【14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理解与分析。①空:根据材料三第②段“首先是观察。观察生活,观察他人,观察自然,甚至观察世界的背面。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但是对于世界我们仅仅是看见。看见跟‘吃饱’一样,只是浅层次的。观察才是高级的,观察跟‘吃好’一样,让我们对世界拥有深刻的认知。只有观察,才能得到细节”和材料二中“他写雨后葡萄,如白玛瑙、红宝石、紫水晶、黑玉,颜色形状极为生动,葡萄跃然纸上”可知,《葡萄月令》细节成功的根源之一是观察,汪曾祺悉心观察雨后葡萄园,“如白玛瑙、红宝石、紫水晶、黑玉,颜色形状极为生动,葡萄跃然纸上”的描写,把葡萄的颜色形状写得极为生动。因此,表格中第一行应填写“颜色形状”;②空:根据材料三第③段“其次是想象。我们眼睛难以抵达的地方,想象可以替我们涉足。要写好细节,想象也很重要。当然,我们需要的是文学的想象。文学的想象犹如变幻不定的一匹马,用一对对蹄印丰富着世界的边界”可知,《葡萄月令》细节成功的根源之二是想象,“如白玛瑙、红宝石、紫水晶、黑玉,颜色形状极为生动”中,汪曾祺用一连串的比喻修辞手法,将葡萄比作白玛瑙、红宝石、紫水晶、黑玉,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因此,表格中第二行应填写“比喻”;根据材料三第④段“此外,我们需要对细节进行文学的修饰,提升细节的境界和表现力。就如同镜头语言中特写,只放大局部自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明暗、对比、层次等技法,更好地展现局部”可知,《葡萄月令》细节成功的根源之三是修饰,“如白玛瑙、红宝石、紫水晶、黑玉”中的白红为明亮的颜色,紫黑为暗沉的颜色,白色温润、柔和,红色浓郁、鲜艳且富有活力,紫色神秘高贵,黑色深沉稳重,这里借助明暗,对比、层次等技法,更好地展现了局部,因此,这里应填写“明暗、对比、层次”。(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重回老院肖复兴①二十年来,我记不清有多少次重回老院。不知为什么,只要路过前门,脚就会往东一拐,情不自禁地走进紧靠前门火车站的那条老街,一直走到老院。②这是一座叫“粤东会馆”的清代三进老院。在这座大院里,我住了二十一年。二十一岁那年夏天,我离开大院,去了北大荒。人生最初的这二十一年,留给我的记忆最深,因为这二十一年包含了我生命中的童年、少年和青春期,自然是以后的岁月尤其是年老之后日渐衰残的日子无法匹敌的。③记得阔别多年第一次重回老院,是2003年的冬天。那时候,老街尚未改造,老院尚未拆迁,依旧是我小时候见到的模样。尽管有些破旧,老院却如风雨故人,那样亲切,在寒风中迎着我。④其实,那时老院已经有了不少变化。二道门金钱瓦骑墙的外墙,已经没有了;二道门内的影壁和旁边高大的石碑,也没有了。记忆中,晚上影壁遮住月光和灯光,四周幽暗。夏天,我们把捉到的萤火虫放进小玻璃瓶里,然后拿着瓶子,绕着影壁和石碑跑,为了看萤火虫到底能有多亮。绕着影壁和石碑疯跑时的呼叫声,似乎还在耳边回荡。⑤院里面,那三棵前清留下来的老枣树不复存在,盖起了好多小房子。记得从前,秋天一到,我们天天仰着脖子盼着枣红。终于等到枣熟,一帮孩子爬上树,挥动竹竿打枣,打得马牙枣如红雨从天而落,砸在捡枣的孩子的头上、身上,大家欢快地大呼小叫。枣落一地,但谁也不会私自拿回家,我们端着洗脸盆,一盆盆地给各家送去,秋天的三部曲这才算曲终奏雅。⑥老院最里面的三间东厢房,就是我家。老街坊不少还在,见到我很高兴,纷纷走出屋,问这问那,一位老街坊陪我来到这三间老屋前,告诉我现在这里住着一位外地来的画家。房门紧锁,我扶着门窗往屋里看,三间房子的隔扇已经打开。记忆中,我在床上和弟弟演着八路军打日本鬼子的节目,打得不可开交;在饭桌前,几乎每个周末的下午,一个高中要好的同学和我面对面坐着,天马行空,一聊聊一个下午……像走马灯一样,那些画面一一浮现。而眼前,满地满墙都是国画和书法,轻薄的宣纸飘飘忽忽。⑦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次又一次地来到老院,有时是我自己,有时是和朋友或者电视台、报社的记者一起,有时带着参加文学活动的读者。老院仿佛有什么魔力,吸引着我和这些朋友。⑧有一次,我来到老院前,发现老门旁边新开了一扇大门。只是新门紧锁,进不去,只好叩开老门。迎我的是位老街坊,她告诉我院子大多已经拆了,盖起了新房,只有他们东跨院的几家老街坊还在,所以保留下了老门,便于老街坊出入。我遗憾地说:“那我没法子进院子里看看了。”她笑着说:“先到我家去吧!”话音刚落,就听见身后有人大喊:“谁啊,这么大动静?”这位老街坊对后面喊话的人说:“不是外人,是复兴来了!”走近一看,是牛子妈,她看见我,笑着冲我摆手,让我进了她家。这位老街坊麻利儿地把床上的褥子翻了起来,让我踩在床板上,从她家的后窗翻进老院。⑨院子原来的格局没有变,只是全部翻盖成新房。人去屋空,没有任何杂物堆积的院子,显得更为幽深,仿佛比小时候的院子大了许多。没有了以往的烟火气,空旷的院子像搬空了所有道具的舞台,显得清冷。⑩甬道最里面的东头是我家的那三间房子:灰瓦,红门,绿窗;地砖,窗台,房檐;清风,朗日,花香。日子好像定格在往昔。房门虚掩,我推门走了进去,屋里空荡荡的。我却似乎能看到屋中央煤火炉升腾起淡蓝色的火苗,闻到炝锅的葱花味儿和炉盘上烤窝头片的焦香。⑪走出家门,站在空无一人的老院里,望着四周曾经熟悉的一切,我仿佛看到岁月留下的影像,听到时光流逝的声音。多少孩提的欢乐、少年的忧伤、青春期如春潮翻滚的多愁善感,都曾在这里漫溢。⑫五年前的夏天,两个小孙子从美国回北京,我特意带他们去看看老院,看看他们的根,那是爷爷像他们这样大的时候住过的地方。这一次,红漆大门敞开着,我们径直走进,一直走到最里面。曾经是我家的那三间东厢房,已经成了一家公司的办公室,窗外的空调机呼呼地响着。里面有人走了出来,很客气地把我们请出老院。⑬有意思的是,正是五十一年前的这一天,我离开家去北大荒。那天清早,怕分别时父母伤心,我没有让他们送,独自一个人去北京火车站。刚走出家门,隔壁的张大爷就走到我的面前,递给我一个蓝色的小布包,里面包着黄土,嘱咐我到了那边若水土不服,就用点儿这土冲水喝。⑭去年冬天,我再一次回到老院。红漆大门紧闭,黑漆老门敞开着。但是,我没有走进去。我已经老了,腿脚不利索了,难以再从老街坊家的后窗翻进院里。我站在那里画了一张速写。老街上,没有一个人,只有老院的两扇大门和我静静相对。有风吹过,阳光的斑点打在我的画本上。(选自《光明日报》,有删减)15.文章以“重回老院”为题,有什么作用?16.作者第一次重回老院,围绕景物,回忆了“我们”哪些事情?完成下面图表。(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17.第⑩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18.赏析第⑪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9.文中多次写到邻居,试分析第⑬段写邻居的作用。【答案】15.交待了主要事件和写作对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表达对老院的依恋之情。16.①.秋天②.盼枣、打枣、送枣饭桌前/周末,我和一个要好的高中同学聊天17.景物描写,写出了老屋的面貌和环境的优美,渲染温馨气氛,烘托了作者宁静喜悦的心情。18.(本意是水满向外流,)这里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作者曾在这里,产生过非常丰富的情感,侧面写出老院对作者的重要意义。19.写了邻居张大爷为预防我出门水土不服,给我黄土包嘱我冲喝,表现了老院邻居的细心、淳朴、善良,这是作者爱老院的原因之一。【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题的作用。根据第①段“二十年来,我记不清有多少次重回老院。不知为什么,只要路过前门,脚就会往东一拐,情不自禁地走进紧靠前门火车站的那条老街,一直走到老院”,第③段“记得阔别多年第一次重回老院,是2003年的冬天。那时候,老街尚未改造,老院尚未拆迁,依旧是我小时候见到的模样。尽管有些破旧,老院却如风雨故人,那样亲切,在寒风中迎着我”等可知,“重回老院”这一标题首先明确了文章的主要事件,即作者多次回到曾经居住的老院;根据第⑧段“有一次,我来到老院前,发现老门旁边新开了一扇大门。只是新门紧锁,进不去,只好叩开老门。迎我的是位老街坊,她告诉我院子大多已经拆了,盖起了新房,只有他们东跨院的几家老街坊还在,所以保留下了老门,便于老街坊出入”,第⑭段“去年冬天,我再一次回到老院。红漆大门紧闭,黑漆老门敞开着。但是,我没有走进去”等可知,“重回老院”在文中反复出现,串联起作者不同时期重回老院的经历和感受,表达对老院的依恋之情,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紧凑。【1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根据第⑤段“记得从前,秋天一到,我们天天仰着脖子盼着枣红。终于等到枣熟,一帮孩子爬上树,挥动竹竿打枣,打得马牙枣如红雨从天而落,砸在捡枣的孩子的头上、身上,大家欢快地大呼小叫。枣落一地,但谁也不会私自拿回家,我们端着洗脸盆,一盆盆地给各家送去,秋天的三部曲这才算曲终奏雅”可知,该事件可概括为:秋天盼枣、打枣、送枣;根据第⑥段“在饭桌前,几乎每个周末的下午,一个高中要好的同学和我面对面坐着,天马行空,一聊聊一个下午……像走马灯一样,那些画面一一浮现。而眼前,满地满墙都是国画和书法,轻薄的宣纸飘飘忽忽”可知,该事件可概括为:饭桌前,周末我和一个要好的高中同学聊天。【17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描写方法。根据第⑩段“甬道最里面的东头是我家的那三间房子:灰瓦,红门,绿窗;地砖,窗台,房檐;清风,朗日,花香”可知,画线句运用了景物描写,细致地描写了老屋的外观和周边的环境,“灰瓦,红门,绿窗”展现了老屋独特的色彩和风貌,“清风,朗日,花香”则描绘出宜人的环境,共同营造出一种温馨、美好的氛围,这种温馨的氛围与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喜悦相互映衬,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作者对老院、老屋的喜爱和眷恋之情。【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字词的赏析。“漫溢”本意是指水满向外流,根据第⑪段“走出家门,站在空无一人的老院里,望着四周曾经熟悉的一切,我仿佛看到岁月留下的影像,听到时光流逝的声音。多少孩提的欢乐、少年的忧伤、青春期如春潮翻滚的多愁善感,都曾在这里漫溢”可知,在文中用来比喻作者在老院里产生的丰富情感,形象而贴切,通过这个词,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不是一点点、一丝丝,而是如水流般充沛、满溢,强调了情感的强烈和丰富,这种表达也从侧面突出了老院对于作者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在一个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地方,才会引发如此众多且浓烈的情感。【19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根据第⑬段“走出家门,隔壁的张大爷就走到我的面前,递给我一个蓝色的小布包,里面包着黄土,嘱咐我到了那边若水土不服,就用点儿这土冲水喝”可知,在第⑬段中描写邻居张大爷为预防我出门水土不服,给我黄土包嘱我冲喝的行为,不仅展现了邻居之间的关心和照顾,凸显了邻居的细心、淳朴和善良的品质,这种邻里之间温暖的情谊也是老院生活的一部分,让作者感受到老院的人文氛围和人情温暖,这一细节丰富了老院的内涵,使老院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场所,更是充满了人间温情的地方,而这种温情正是作者深深眷恋和喜爱老院的重要原因之一。(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我所见的叶圣陶朱自清①我第一次与圣陶见面是在民国十年的秋天。②记得见面的那一天是一个阴天。我见了生人照例说不出话;圣陶似乎也如此。我们只谈了几句关于作品的泛泛的意见,便告辞了。好友延陵告诉我每星期六圣陶总回甪直去:他很爱他的家。他在校时常邀延陵出去散步:我因与他不熟,只独自坐在屋里。不久,中国公学忽然起了风潮。我向延陵说起一个强硬的办法;我说只怕叶圣陶未必赞成。但是出乎我的意外,他居然赞成了!后来细想他许是有意优容我们吧;这真是老大哥的态度呢。③看出圣陶始终是个寡言的人。大家聚谈的时候,他总是坐在那里听着。他却并不是喜欢孤独,他似乎老是那么有味地听着。至于与人独对的时候,自然多少要说些话;但辩论是不来的。他觉得辩论要开始了,往往微笑着说:“这个弄不大清楚了。”这样就过去了。他又是个极和易的人,轻易看不见他的怒色。他辛辛苦苦保存着的《晨报》副张,上面有他自己的文字的,特地从家里捎来给我看;让我随便放在一个书架上,给散失了。当他和我同时发现这件事时,他只略露惋惜的颜色,随即说:“由他去末哉,由他去末哉!”我是至今惭愧着,因为我知道他作文是不留稿的。他的和易出于天性,并非阅历世故,矫揉造作而成。他对于世间妥协的精神是极厌恨的。在这一月中,我看见他发过一次怒;——始终我只看见他发过这一次怒——那便是对于风潮的妥协论者的蔑视。④风潮结束了,我到杭州教书。那边学校当局要我约圣陶去。他到校时,本来是独住一屋的,却愿意将那间屋做我们两人的卧室,而将我那间做书室。这样可以常常相伴;我自然也乐意。我们不时到西湖边去;有时下湖,有时只喝喝酒。在校时各据一桌,我只预备功课,他却老是写小说和童话。⑤那时他小说的材料,是旧日的储积;童话的材料有时却是片刻的感兴。如《稻草人》中《大喉咙》一篇便是。那天早上,我们都醒在床上,听见工厂的汽笛;他便说:“今天又有一篇了,我已经想好了,来的真快呵。”那篇的艺术很巧,谁想他只是片刻的构思呢!他写文字时,往往拈笔伸纸,便手不停挥地写下去,开始及中间,停笔踌躇时绝少。他的稿子极清楚,每页至多只有三五个涂改的字。他说他从来是这样的。他在杭州不过两个月,写的真不少,教人羡慕不已。《火灾》里从《饭》起到《风潮》这七篇,还有《稻草人》中一部分,都是那时我亲眼看他写的。⑥十六年一月,我接眷北来,路过上海,许多熟朋友和我饯行,圣陶也在。那晚我们痛快地喝酒,发议论;他是照例地默着。酒喝完了,又去乱走,他也跟着。到了一处,朋友们和他开了个小玩笑;他脸上略露窘意,但仍微笑地默着。圣陶不是个浪漫的人;在一种意义上,他正是延陵所说的“老先生”。但他能了解别人,能谅解别人,他自己也能“作达”,所以仍然——也许格外——是可亲的。那晚快夜半了,走过爱多亚路,他向我诵周美成的词,“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我没有说什么;那时的心情,大约也不能说什么的。我们到一品香又消磨了半夜。这一回特别对不起圣陶;他是不能少睡觉的人。他家虽住在上海,而起居还依着乡居的日子:早七点起,晚九点睡。有一回我九点十分去,他家已熄了灯,关好门了。这种自然的,有秩序的生活是对的。那晚上伯祥说:“圣兄明天要不舒服了。”想起来真是不知要怎样感谢才好。⑦第二天我便上船走了,一眨眼三年半,没有上南方去。信也很少,却全是我的懒。我只能从圣陶的小说里看出他心境的迁变;这个我要留在另一文中说。圣陶这几年里似乎到十字街头走过一趟,但现在怎么样呢?一九三○年七月,北平清华园20.根据选文⑤⑥段内容,分析叶圣陶作文和做人的特点,填写表格。作文内容概括_________不停挥写每页极少涂改两个月写了很多形象特点思维敏捷_________爱整洁有才华做人内容概括为我饯行照例沉默_________微笑面对玩笑形象特点重友情寡言生活规律_________21.第③段加点词语表现了叶圣陶怎样的心理?他只略露惋惜的颜色,随即说:“由他去末哉,由他去末哉!”22.第③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3.从相识到相知再到别后,作者对叶圣陶怀着哪些情感?请填写在相应括号内。“我”没想到他会赞成“我”的强硬做法_________→“我”不小心弄丢他的文章_________→“我”看着他写出许多好童话_________→“我”留意他别后心境的变迁_________【答案】20.①.听到汽笛产生《大喉咙》思路②.勤奋(创作力旺盛)③.早起早睡④.能谅解人(和易)21.“惋惜”看出对作品的珍惜,“随即”看出他对朋友的理解和宽容,怕朋友尴尬。22.议论,点明叶圣陶“和易”并非世故,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原谅我的事件,引出下文他也有对坏现象的厌恨之情的叙述。23.①.感激②.歉疚③.羡慕④.牵挂【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根据题干提示“作文的形象特点:思维敏捷”找到第⑤段“那时他小说的材料,是旧日的储积;童话的材料有时却是片刻的感兴。如《稻草人》中《大喉咙》一篇便是。那天早上,我们都醒在床上,听见工厂的汽笛;他便说:‘今天又有一篇了,我已经想好了,来的真快呵。’那篇的艺术很巧,谁想他只是片刻的构思呢”可知,作文的内容概括为:听到汽笛产生《大喉咙》思路;根据题干提示“作文的内容概括:不停挥写”找到第⑤段“他写文字时,往往拈笔伸纸,便手不停挥地写下去,开始及中间,停笔踌躇时绝少”可知,作文的形象特点为:勤奋(创作力旺盛);根据题干提示“作人的形象特点:生活规律”找到第⑥段“这一回特别对不起圣陶;他是不能少睡觉的人。他家虽住在上海,而起居还依着乡居的日子:早七点起,晚九点睡。有一回我九点十分去,他家已熄了灯,关好门了。这种自然的,有秩序的生活是对的”可知,做人的内容概括为:早起早睡;根据题干提示“作文的内容概括:微笑面对玩笑”找到第⑥段“朋友们和他开了个小玩笑;他脸上略露窘意,但仍微笑地默着。圣陶不是个浪漫的人;在一种意义上,他正是延陵所说的‘老先生’。但他能了解别人,能谅解别人,他自己也能‘作达’,所以仍然——也许格外——是可亲的”可知,做人的形象特点可概括为:能谅解人(和易)。【21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惋惜”一词体现了叶圣陶对作品未能发表的遗憾和珍视,表明他认可作品本身的价值;“随即”则迅速地转变了态度,表现出他能够迅速放下这种惋惜,充分理解朋友的处境和选择,展现出他的宽容大度和体贴,担心朋友因为此事而感到不安或尴尬。这种心理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叶圣陶善解人意、宽容豁达的性格特点。【22题详解】本题考查表达方式。画线句“他的和易出于天性,并非阅历世故,矫揉造作而成”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通过议论明确了叶圣陶“和易”性格的本质,不是圆滑世故,根据第③段“他辛辛苦苦保存着的《晨报》副张,上面有他自己的文字的,特地从家里捎来给我看;让我随便放在一个书架上,给散失了。当他和我同时发现这件事时,他只略露惋惜的颜色,随即说:‘由他去末哉,由他去末哉!’我是至今惭愧着,因为我知道他作文是不留稿的”可知,画线句起到了对上文所叙述事件的总结和评价的作用,联系下文“他对于世间妥协的精神是极厌恨的。在这一月中,我看见他发过一次怒;——始终我只看见他发过这一次怒——那便是对于风潮的妥协论者的蔑视”可知,画线句又自然地引出下文关于他对坏现象的态度的内容,使文章的叙述更加顺畅、有逻辑,结构更加严谨。【23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情感。根据第②段“我向延陵说起一个强硬的办法;我说只怕叶圣陶未必赞成。但是出乎我的意外,他居然赞成了!后来细想他许是有意优容我们吧;这真是老大哥的态度呢”可知,“我”没想到他会赞成“我”的强硬做法,此时作者的内心应是充满感激的,因为在作者原本以为可能不被理解或支持的情况下,叶圣陶却表示了赞成,这种支持让作者感到被认同和鼓励,所以产生感激之情;根据第③段“他辛辛苦苦保存着的《晨报》副张,上面有他自己的文字的,特地从家里捎来给我看;让我随便放在一个书架上,给散失了。当他和我同时发现这件事时,他只略露惋惜的颜色,随即说:‘由他去末哉,由他去末哉!’我是至今惭愧着,因为我知道他作文是不留稿的”可知,“我”不小心弄丢他的文章,这是作者的失误,给叶圣陶带来了损失或不便,所以作者内心会充满歉疚;根据第⑤段“他说他从来是这样的。他在杭州不过两个月,写的真不少,教人羡慕不已。《火灾》里从《饭》起到《风潮》这七篇,还有《稻草人》中一部分,都是那时我亲眼看他写的”可知,“我”看着他写出许多好童话,作者对叶圣陶的才华和成就感到钦佩和羡慕,羡慕他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根据第⑦段“我只能从圣陶的小说里看出他心境的迁变;这个我要留在另一文中说。圣陶这几年里似乎到十字街头走过一趟,但现在怎么样呢”可知,“我”留意他别后心境的变迁,说明作者即使在分别后仍然关心着叶圣陶,这种关心体现了作者对他的牵挂。四、写作(50分)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24.以“一个夏日的早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文中如出现校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代替:如出现人名,请用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答案】例文:一个夏日的早晨夏日的早晨,总是带着一丝清凉和宁静。天刚蒙蒙亮,太阳还未完全升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味道。我早早地起床,准备迎接新的一天。我家住在育英学校附近,早晨的校园显得格外安静。我最喜欢在这个时候去学校的操场跑步。操场上,偶尔能看到几只早起的小鸟在草地上觅食,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互相问候,整个操场就像是一个乐园一般,让人感觉到舒适极了。我换上运动鞋,轻快地跑出家门。清晨的风轻轻拂过脸庞,带来一丝凉意,让人感到格外舒适。来到学校操场,我开始慢跑。操场四周种满了高大的树木,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我一边跑步,一边欣赏着周围的景色。太阳渐渐升起,金色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一开始,我跑得还算惬意,但几圈下来后,就感觉到脚有些沉,呼吸有些厚重,我想跟自己说,要不停下来,不跑了,但是我转念又想,现在是达到了运动的极点,如果我就此妥协的话,我永远无法战胜极点。这时,我脑海里想起体育老师说过的话,跑步遇到极点的时候,千万别退缩,咬咬牙坚持住,你会发现跑步是一件很舒坦的事。于是,我在心里暗暗鼓励自己,别妥协,一定要坚持,熬过极点就好了。渐渐地,我感觉到脚步轻松了些许,不再像刚才那样如同铅球沉,喉咙虽然有些干燥,但不像刚才呼吸那么厚重。我知道,我成功了,我走过了极点,享受跑步的快乐。此时,操场上已经有了几位同学,他们也在进行晨练。他们和我打了个招呼,大家互相鼓励,继续锻炼。锻炼结束后,我感到神清气爽。果然越过了极点,人的身体就会觉得轻松。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与困难作斗争的时候,千万不要那么轻易认输,只要你咬牙坚持一下,你会发现困难并没有像原来那么可怕。坐在学校门口的长椅上,静静地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夏日的蝉声就如同不知疲倦的音乐家一样歌唱着美好的早晨。我相信,只要每天都能像这样充实地度过,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第一,审题立意。本篇习作要求以“一个夏日的早晨”为题进行创作,题目只给出了明确的时间,因此可自由发挥的空间非常大,根据写作提示,可实写在那个夏日的早晨发生过的特别事情,遇见过特殊的风景,获得了别样的体验。“一个夏日的早晨”之所以难忘,是因为那个早晨对于你有特别的意义和感受,如:令人兴奋、感到伤心、非常愉快等。内容可以叙事,写校园故事,友情故事;可以写人,熟悉的,陌生的,邂逅的,再遇的;也可以叙事写景,写夏天早晨的美景,夏天旅游途中见闻等。第二,构思选材。文体适合写记叙文。可以写人写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