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771-2020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技术规范_第1页
DB11∕T 1771-2020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技术规范_第2页
DB11∕T 1771-2020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技术规范_第3页
DB11∕T 1771-2020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技术规范_第4页
DB11∕T 1771-2020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CCS

J

75DB11 DB11/T

1771—2020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peration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发布

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11/T

— 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般要求............................................................................

25

管理要求............................................................................

26

安全要求............................................................................

37

技术要求............................................................................

58

运行评价............................................................................

8附

录 A

(资料性)

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目录.......................................

9附

录 B

(资料性)

运行记录........................................................

10附

录 C

(规范性)

地源热泵项目安全生产检查表......................................

14DB11/T

— 本文件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草。本文件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安泰(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清元泰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北京市地热研究院、北京地产勘查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天银地热开发有限公司、北京英沣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华勤创新软件有限公司、京源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会、北京能源学会、公共交通控股()司场站管理分。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标柏林、江绍辉、贺继超、张文秀、谢栋辉、李杰、郝学军、杨灵艳、张亚楠、秦、邹元霖、高青、李国辉、军、罗玉龙、周建勇发君忠一叶魏腾腾平、翟元威、刘新武、刘建征、金凯欣。IIDB11/T

—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的一般规定、管理要求、安全要求、、运行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运行过程中的管理和技术要求。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中的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的条款。其中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的引用文件新版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安全标志及用导则GB/T

热的测试与GB/T

制冷系统及热泵安全与环境GB/T

13869 用电GB

19517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T

29639 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GB

50366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T

50801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JGJ/T

177

公共建筑节能检测DB11/T

527 安全管理规范DB11/T

852

作业安全技术规范DB11/1066

供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DB11/T

节能监测DB11/T

评价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地源热泵系统 ground-source

pump

system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由水源热泵机组、换系统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地下水热泵和地表水系统。[来GB

50366-2009,术语2.0.1]DB11/T

—3.2低位热源 low-grade

source不能直接利用的低品位热能(如空气、、水等),它可用热泵技术在高位能的拖动下,转化为可利用的高。3.3心跳包

heart

在客户端和服务器间定时通知对方自己状态的一个自己定义的命令字符,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发送。4 一般要求4.1 项目单位应结合项目情况确定适宜的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管理置专门的管理部委托专业公司进行运行管理,并明确。4.2 运行管理单位应具备运维管理、自控管理、调试检修、分析、节能诊断等技术能力,建立健全运行质量管理体具有相应的运行管理技术、标准。4.3 运行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参见附录

A)、节能管理制度和运行操作规程。4.4 消防应

GB

相关;电气安全应

GB

19517、GB

13869

DB11/

527

的规定,安全应急预案应

29639

5 管理要求5.1 人员要求5.1.1 应配备具有相应专业能力的项目管理人员,包括人员、人员和运维人员,并其岗位职责。5.1.2 项目管理人员应熟悉所管理的地源热泵系统,

全面了解各设备单机及的设计、运行工况和调试,掌握系统实际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还应具备自动化管理的操作能力和系统节能运行相关的。5.1.3 项目资料的收整理和存档应由专人负责。5.1.4 项目现场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5.2 资料要求5.2.1 项目建设含以下内容:a) 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项目文件、、相关技术文件及竣工验收文件。b) 具有竣工或用户手册含概况、系统配置、运行策略,及主要、材含电气自控设备、使用说明书、出厂合格证明及进场试)验报告,单机试运转、联合试运转等资料。c) 全套竣工(含改造和改造5.2.2 资料移交应完整、准确,当事人应签字留档,并保存完好。DB11/T

—5.2.3

仪器仪表检定或校准证书等资料应完整并保存完好。5.2.4

运行、维护保养记录接班应填写完整准确,并。5.2.5

技术改造、设备更和部件的大修及更换情况应填写完整准确,并存档。5.2.6

政府下发文件、项目往来文件、项目管理人员资料应及时更新,保存。5.2.7

项目资料应至少保存

5

年以上。5.3 运行管理要求5.3.1

应建立健全运行参数记录制度,记录应及时、完整、准确,如下:a)

记录应包括主要设备操作时间、操作内容、人员;b)

运行的主要记录内容参见

B。5.3.2

应建立健全运行巡视制度,巡视并记录以下内容:a)

配电柜、主机、水泵、换热器、蓄能设备、附属设备等;b)

电压、电流、液位、温度、压力、、管线设备密闭;c)

管线属设备的、保温;d)

配电室、自控室设备运行状况。5.3.3

应建立健全能源计量、能源统计分析及运行评价制度,如下:a)

完整各类能源的消耗情况;b)

按月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c)

根据

进行评价。5.3.4

应建立健全地源热泵系统定期维护保养,制定维护保养计划,主要维护内容包括:a)

热泵主机和其它辅助供能设备、水泵、换热器、蓄能设备、低位监测设备等;b)

管道、阀门、仪表;c)

配电柜、控制元件、传感器;d)

能源房工作环境、室外检查井、配电室、自控室。6 安全要求6.1 设备设施安全6.1.1 应定落实情况进6.1.2 应定制冷剂泄漏监测装置、剩余电流保置等安全防置可靠性进行检查。6.1.3 应定的故障报警和超限报警装置有效性进行检查。6.1.4 应定有关仪器、仪表、机组、循环泵及附属的性进6.1.5 应定紧急停机开关的有效性进6.1.6 应不定期对设备的基础稳固性、隔置可靠性、传动装置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轴承和的冷却、、密封情况进行检查。6.2 运行维护安全6.2.1

运行环境如下:a)

站房内环

b)

站房内严禁烟火,对明火作业应办理审批手续并严格管理。c)

站房必要的安全标志,安全标

2894

的规定。6.2.2

巡视如下:DB11/T

—a) 运行人员应根据运行制度进行并做好记录,时隔不超过

小时。b) 巡查如下:——观察仪表和信号信息是否正常,设备有无异常气味。——确认:设备表度是否正常有、仪表压力是否正常、电气参数有无异常等。——针对下列应缩短巡视时间间隔:· 系统中存在新装设备、设备、长期停用用设备、大修后、事故处理后时;· 存在疑现象时;· 设备环境处于非正常情况时;· 重大节日及重大活动等情况时。6.3 人员安全6.3.1

配置要求。a)

应设立安全岗位,设置专职安全员。b)

运行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合格方能上岗。6.3.2

岗位要求。a)

从业人员应掌握与其工种、岗关的、技能,熟悉和处置流程,掌握简单的急救方法。b) 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c) 涉及到有限空间作业时应按

DB11/

执行。d) 当班从事和工作无关的活动。6.4 安全措施实施要求6.4.1 具体措施要求如下:a) 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并加强日常管理。b) 运行期间,除每天应进日常安全检查外,遇到汛期、重大政动假日应组织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c) 组织召开月度安全生产会议,总署,分析存在的,解监督实施。6.4.2 具体措施要求如下:a) 运行安全技术措施应能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b) 自动控制系统应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出现情况时可实现自动停机保护。c) 应设置视频监控控对象应包含主要制室、配电室房主要出入口视频影像应保存一个月以上。6.5 安全检查6.5.1 安全检查的检查内容按照附录

C

执6.5.2 检查表中检查结果为“是”时,判定为合格。6.5.3 检查表中检查结果“否”时,应限期整改,直到达到合格要求。7 技术要求7.1 运行要求DB11/T

—7.1.1 运行人员应按照设备说明书、规定的操作流程启停。7.1.2 在开机前应做好热泵机组、冷换热、循环的检查,确认状态良好,配电及自控系统性能正常,供冷(热)切换阀门状态。7.1.3 运行人员应根据运行制度,时间间隔不超过

小时,进行状况、记录等。7.1.4 运行人员应根据末端需求、外界环,以高效为原则时调整设备、阀门的运行参数设定。7.1.5 运行人员应按照维护管理制度,系统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管道、阀等进行维护保养。7.1.6 设备大修、更新工作完成后,人员应参与调试验收,并形成存档。7.1.7 地源热泵系统内的各种阀门应设置功能标识。7.1.8 按照

8174

的要求,设备道的保温情况应定期检查。7.1.9 地源热泵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水等污染物应达标,废油、污物、废工质应准收集处7.1.10 地埋管换热系统中有地温场监测设备的,运行管理人员应及注地温场的变化,结壤热平衡的相关知识,在运行管理中切实执行土壤热平施埋管的使用频次进行调整,热平衡运行方案宜每年一次。7.1.11 地下热系统应严格设计的方案执行,设计要求进行周期性的抽水井回灌井调换工作,应按照水务部门的要求进行取水量、水回灌情况进行监测并记录。7.1.12 地表热系统应定期进行取排水维护,合地源热泵系统内水量、水质分析,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地表水换热系统的过滤、换热系统应按

5.3.2

要求进行巡视检查。7.2 数据要求7.2.1 计量测)应符合以下要求:a) 应分类计量设备耗含主机、水泵及附属设备;b) 应计量系统瞬时供冷)量,累冷)c) 应计量低位热源侧供回度、用户使用侧供回度;d) 应计量系统补水量;e) 应监测地埋管换热的土壤温度、地温场(若系统已);f) 应定期检测地下水换热水水质、水温、水源井量、含砂g) 应定期检测地表水换热系统对水量、水水质、水温、流速、流向、取排水口。h) 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还需满足其它能源的计量(检测)要求。7.2.2 温度计、压力表、热量表等计量器具的数量、准确度、量程等参数应设计文件要求,安装条件应

规定。7.2.3 计量应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保证准确7.2.4 采用计算机信息化监控的定期备份原始运行数据记录或打印汇总表,保间不应低于

5

年。7.2.5 计量应用如下:a) 通过仪器仪表采集的远传数据现场的数据进行比对,发现问题及时找出并纠正;b) 低位侧温度、用户使用侧的供回水温度房供能量源消耗量、补水量等数据应作为站房的数字档案保存,人员应利用进行能耗分析耗、优化运行等工作。7.3 节能要求DB11/T

—7.3.1 设备如下:a) 应利用热泵机能量调节功能,实际负荷侧回水温度的高节输出冷量或热b) 当单台热泵机能力实际负荷时只开启单台机组;当开启多台机组时尽每台机组都处在,保证同类型机压缩机小时数相当;c) 热泵机组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应的说明书养进行保养;蒸发器和冷凝器按照每年不少于一次的标准清洗,宜设置在线清洗系统;d) 应实时监测地源热泵系统的水泵运行参数,保证水泵的运行工况点持续处于其性能曲线的高效率区间。当水泵采用变频运行时,为保证水效果和运行安全,水转速宜在

70%~100%

的范围且不应低于额定转速的

;e) 供冷(暖)切换阀门应设置功能标识,供能季每月应进行

1

次的检查、调节和维护;对系统的水处理设备,应每个月进行

1

次检查、清堵或除渣处理。f) 地埋措施按照

GB

50189

执行。7.3.2 运行如下:a) 地源热泵时严格执行的节能运行和模式,以及节能管理规定

,优先采用经济;b) 运行管理人员应掌握系统的实际能耗状况,接受部门的能源审计,定期调查系统内能耗分布状况和分析潜力,并提出节能运行和改造建议;c) 运行管理单位机组制冷能效比(EER能系数()进时监测,持续将机组控制在高效区;d) 运行管理单位应

的规定进行能耗,计算方法和指标按照

执行,对达不到指标的热泵系统应进行节能改造以提高系统能e)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制冷期间,地埋管出口温度于

33℃,制热添加防冻剂埋管出口温度宜

4℃;f) 根据供能末端的需时调整供水温度;g) 设置蓄能的地源热泵系统中,要严格按照设计的运行策略合运行阶段能格时段运行策略;h) 冷(热)回收的地源热泵系统,保障供能的前提下应最大化冷(热)回收;i) 应保证系统的补水率不大于

;j) 用户使用侧进、出差不宜小于

3℃(或不低于设计温差的

60%)。7.4 智能化要求7.4.1

系统监控如下:a)

地源热泵系统应具有监测控制系统,运行管理人员应熟悉系统的操作管理;b)

监测控制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和升级,运行要求;c)

监测控制的数据采远传设备、器等设备

进行检查,系统执行机构的性能应

5.3.2

的巡视进行检查,发现偏离值时及时检修或更换;d)

项目具有地温场监测系统时,对地温场温度传感器可通过与周围地温场变化、供回水温度变化等进行;e)

监测控制系统宜提供多种运行控制模式,包括自动运行控制模式、远程手动干预控制模式、就地干预控制、应急控制不同的运行管理及应急处理需求;f)

监测控制服务器能为客户机(操作站)提供库访问;g)

通过技术防护措施和非技术防护措施应建立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保障系统数据安全,历史数据记录应具有更改性。DB11/T

—7.4.2 数据采集与传输具体要求如下:a) 监测控制系统应能采集各类传感器、执行器、阀门、变频器的数据,提供服务器配置数据,存储用户定义数据的应用结构;应预留第三方数据接口;b) 系统每月数据的采集进行检查,保证的连续性、完整可靠性;c) 监测的采远传设备应能满足系统远程监控时的操作及数据反馈;d) 数据监控的传输频率宜为每

15min

一次,具有远程控制需传输频率宜为每分钟一次;e) 数据传输前,应进行身份认证,当没有需要传输时间隔

15

发送心跳以报告采集的连接状态。7.4.3 能效监测与远程管理具体要求如下:a) 应具备热泵系统能效监测功能方法和指标按照

DB11/T

规定执行达不到节能监测考核指系统应进行改造以提高系统能效;b) 应根据监测系统监测的能耗对各进行分析,状态时调整设备的运行策略,优化运行;c) 监测控制应支持

Web

远程监控要求。8 运行评价运行评价应按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