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答司马谏议书》(解析版)_第1页
15.2《答司马谏议书》(解析版)_第2页
15.2《答司马谏议书》(解析版)_第3页
15.2《答司马谏议书》(解析版)_第4页
15.2《答司马谏议书》(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2课答司马谏议书课程标准/素养目标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学习古代仁人志士爱国爱民的情怀,以及讲责任、敢担当的精神,心怀天下,坚守道义。2.恪守正确价值观,增强为中华民族复兴而读书的责任意识。语文素养1.倾听理性的声音,知人论世,领会作者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把握其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鉴赏文章的说理艺术。2.学会在辩证分析与合理推理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的批判性思维习惯。3.写作议论性文章,学会论证自己的观点。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及写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2.掌握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疏通文意,概括每段的段意。3.领略文章骈散结合的行文特点,学习思虑周祥的说理艺术。4.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学习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论证方法。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因守旧派反对,前后两次被罢相,后退居江宁。元祐元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赠太傅。绍圣元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文学思想及作品王安石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主要作品有《答司马谏议书》《伤仲永》《游褒禅山记》等散文名篇;诗歌《泊船瓜洲》《登飞来峰》等。有《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存世。2.相关背景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一再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以此信作答,信中逐条驳斥对方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是发生在宋神宗时期的改革,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开始,至元丰八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三次写信给王安石(《与王介甫书》),列举实施新法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回信(《答司马谏议书》),对司马光的指责逐一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此文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之一。举几个王安石变法不当的例子:比如青苗法,在每年二五月青黄不接时,由政府以低息给农民贷款贷粮。本是好意,但办事的人中饱私囊,成了强制农民借贷,而且调高利息,农民负担比原来还重。再比如水利法,鼓励开荒,兴修水利,费用由当地住户按贫富等级高下出资,也可以向政府贷款。结果兴修水利成了官员政绩考核标准,一些地方官员强制百姓交钱修建,百姓负担更重了。王安石变法条目繁多,百姓一时接受不了,中间还被办事的人肆意解读篡改,弄得怨声载道,民不聊生。王安石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好心也会办坏事。直到神宗死后,太后执政,王安石罢官,宣告变法失败。拓展: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sù)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在洛阳记述宋朝历史时,也能对王安石作客观评价。用司马光的话说,“光与介甫趣向虽殊,大归则同”。王安石也承认,他们“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3.解题①“答”,即“答复、回复”之意;②“司马”,即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③“谏议”,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④“书”,文体名。⑤“答司马谏议书”,即“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拓展:谏院是宋代设立的舆论机关,负责在朝廷中搜集建议和评论。御史:监督各级官吏,弹劾大臣谏官:提醒皇帝不要犯错,并且督促其犯错之后要勇于改正“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此外还作书写、记载讲,如“明初四杰”之一高启的《书博鸡者事》,就是记斗鸡赌输赢的人的故事。奏章,奏议,如秦李斯《谏逐客书》。鉴赏第一段解释词语,疏通文意某(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启(写信说明事情):昨日蒙教,窃(私自,这里用作谦词)以为与君实游处(同游共处,交往)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常常)不合,所操(持)之术(方法,主张)多异故也。虽欲强聒(唠叨不休。聒,说话声嘈杂),终必不蒙见察[被(您)理解],故略(简略)上报(给您回信),不复一一自辨(同“辩”,分辩)。重念(又考虑到)蒙君实视遇(看待,对待)厚,于反覆(指书信往返)不宜卤莽(粗疏草率。卤,同“鲁”),故今具道(详细地说出)所以(我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冀(希望)君实或见恕也。译文:鄙人王安石开始陈述:昨天承蒙您来信赐教,(我)私下认为和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常常意见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多有不同的缘故啊。虽然想要(向您)勉强解释,(但)最终必定不能被(您)理解,所以(我)只简单的给您回信,不再一一为自己辩解。又想到您待我优厚,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该粗疏草率,所以现在详细说出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宽恕我。鉴赏第二段解释词语,疏通文意盖儒者(这里泛指一般封建士大夫)所争,尤(特别)在于名(事物的名称、概念)实(事实,名称、概念实际所指),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根本道理)得(清楚)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怨恨,指责)也。某则以谓(以为,认为)受命于人主(君主),议法度(法令制度)而修(修正)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负有专责的官吏),不为(不是,不算)侵官;举(施行)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批驳不正确的言论),难(排斥)壬人(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本来)前(预先)知其如此也。译文:读书人所争论的(问题),特别在于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如果)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已经明确了,那么天下的根本道理就清楚了。现在君实您指教我的原因,是认为我(推行新法)侵夺其他官吏的职权,生事扰民,与民争利,拒绝别人的劝告,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毁谤。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商议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不算是侵夺其他官吏的职权。施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策,来兴办对国家人民有利的事业,除去弊端,(这)不能算是生事扰民;为国家治理整顿财务,(这)不能算是(与民)争夺财利;批驳不正确的言论,责难巧言谄媚的小人,(这)不能算是拒绝别人的劝告。至于(社会上对我产生)那么多怨恨和诽谤,那是我本来预先就知道它会这样的。鉴赏第三、四段解释词语,疏通文意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顾念,忧虑)国事、同俗(附和世俗)自媚(献媚讨好)于众为善,上(皇上。这里指宋神宗赵顼)乃(却)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抵制,斗争)之(代词,指上文所说的“士大夫”),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形容声势盛大或凶猛)?盘庚之迁,胥怨(相怨,指百姓对上位者的怨恨)者民也,非特(不仅)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计划),度义(考虑适宜)而后动,是(认为正确)而不见可悔(值得反悔的地方)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施恩惠)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做事。前一个“事”是动词,后一个“事”是名词),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愿意领教的。知,知道,这里是“领教”的意思)。无由(没有缘由)会晤(见面),不任(不胜)区区(小,用作自称的谦辞)向往(仰慕)之至!译文: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念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皇上才想改变这种现状,而我不考虑政敌的多少,想要尽力帮助皇上来抵抗他们,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的时候),对上位者怨恨的是老百姓,不仅仅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罢了;盘庚不因为怨恨的人就改变自己的计划,他考虑到(事情)适宜就采取行动,认为正确就看不出值得反悔的地方的缘故。如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此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干一番大事业,来施加恩惠给人民,那么我自知有罪了;如果说现在应当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行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没有缘由见面,内心不胜仰慕至极!解读第一段:解读内容思考1:第一段有何作用?明确①开篇直接点明自己与司马光意见不合的根源,即“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为下文的辩解做了铺垫;②道出了自己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并表达为自己的做法进行辩解的意愿。思考2:措辞有何特点?明确①措辞彬彬有礼(蒙教,上报,见恕……)②语调含蓄委婉(强聒,不宜卤莽,冀君实或见恕也)③暗藏锋芒(终必不蒙见察、不复)思考3:体现了王安石什么样的形象?明确有礼节、有风度、有风骨的政治家形象。解读第二段:名实之辩名实之辩是中国哲学史和逻辑思想史上对名实关系的研究和争论。名正则言顺而事行。但站在不同立场,对同样一样事就会有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名实内涵名称;形式实际内容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指的是司马光给新法冠上的罪名王安石变法的实际内容(性质)思考1:概括本段内容明确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思考2:王安石如何一一反驳司马光的观点?明确①在辩驳之前,先高屋建瓴地提出“名实问题”,先立于高处,揭露事情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驳倒对方的责难,为变法正名。②先驳“侵官”:指出变法是“受命于人主”,自己与大家在朝廷公开地议论修订,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推行,“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受——议——授”使新法从决策到、制定到推行名正言顺。③次驳“生事”:“举先王之政”是理论根据,“兴利除弊”是根本目的。这样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④再驳“征利”:只用“为天下理财”一句已足。因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征利,而在于为谁征利。变法根本出发点正确,“征利”的责难也就站不住脚。⑤然后驳“拒谏”:只有拒绝正确的批评,文过饰非才叫拒谏,因此,“辟邪说,难壬人”便与拒谏风马牛不相及。⑥最后讲到“怨诽之多”:却不再从正面反驳,仅用“固前知其如此”一语带过,大有对此不屑一顾的轻蔑意味。思考3:第二段中王安石的辩驳有何特点?明确①思路清楚、逻辑明晰【辩论高手】②抓住问题实质,从大处高处着眼(在驳斥的同时指责司马光忤逆“人主”旨意,违背“先王”之政,不愿为天下兴利除弊,将司马光置于壬人邪说代言人的难堪境地)【扣帽子】③言辞锐利,气势逼人,锋芒毕露(不为侵官/不为生事/不为征利/不为拒谏/固前知其如此)【咄咄逼人】解读第三四段:解读内容思考1:概括本部分的内容明确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思考2:王安石发动变法的客观因素有哪些?明确①人:习于苟且;②士大夫:多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③上乃欲变此。思考3:实施变法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形?司马光又是怎样分析这些情形出现的原因的呢?明确①出现的情形:天下——怨谤,众——汹汹然;②司马光认为这种情形出现的原因是,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思考4:试概括王安石对待变法的态度,并找到相关语句。明确态度:坚持变法、义无反顾相关句子:“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资料补充:盘庚迁殷盘庚迁殷是指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b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同时在统治者之间,对王位的争夺也十分激烈,叔侄之间、兄弟之间等为争夺王位,常常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他们为私利把国家搞得混乱不堪。就不得考虑迁都的问题。自盘庚迁都殷后,商族才定居下来不再迁徙。从此,政局稳定,诸侯来朝,商朝遂强盛起来。材料:盖盘庚遇水灾而选都,臣民有从者,有违者,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光岂劝介甫以不恤国事,而同俗自媚哉?盖谓天下异同之议,亦当少垂意采察而已。——《与王介甫第三书》译文:这都是说盘庚遇到水灾而要迁都,臣民有愿意的,有不愿意的,盘庚不忍心使用刑罚手段逼迫,所以苦口婆心反复劝说,最终还是化解矛盾,使大家顺从,并不是废弃所有人的意见,独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我哪里是劝您不以国事为重,以媚俗从众为荣?只是说天下有不同的意见,也希望您能多少留意体察而已。思考:司马光和王安石在信中都引用盘庚迁殷的史实,分别想说明什么?司马光:认为盘庚迁殷听取大家意见,而不是只按照自己的想法施展雷霆手段强迫百姓,司马光借“盘庚迁殷”劝王安石能够听取其他人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不要一意孤行。王安石:以确凿的史实针砭当时士大夫的流俗,说明反对的人多并不表明措施有错误,只要“度义而后动”,确认自己做的是正确的,就没有任何退缩和后悔的必要。表明了自己不会为诽怨之多而退缩的坚定态度,体现出一名改革家的刚毅不屈的精神意志。(表达变法的正确性、有效性,以及自己施行变法的坚定决心。)分析文章特色:思考1:本文言简意赅,措辞委婉而坚决,请作简要分析。明确这篇文章语言柔中带刚,态度委婉而坚决,运用这样的外交辞令符合答复指责性书信的特点。而驳斥司马光指责的语句言简意赅,不容置辩,干净利落。面对保守派的指责,作者说道:“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坚持自己的信心。思考2:王安石的说理文见识高超、论辩犀利。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明确其反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第一,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第二,列出依据进行反驳。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这里就举出了有利的依据,说明不是自己独出心裁,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这不是我个人的行为,而是合理合法的。第三,举出史实进行反驳。如“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这里以历史上曾有过的如何对待怨诽的事实为表率,表示自己不以流言蜚语所动,既委婉地反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定决心。整个反驳明确有力,言简意赅。思考3:概括艺术特色(一)行文简洁,结构严谨。除开头和结尾段用几句酬答的礼貌语言以外,紧紧扣住保守派几个主要论点进行驳斥,只驳论点不涉及其他事情,结构非常严谨,驳斥时针对其要害,言简意明,使文章短小精悍。(二)论证方法多样。①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②举出根据进行反驳,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这里就举出了有利的根据,说明不是自己独出心裁,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这不是我个人的行为,而是合理合法的。③举出史实进行反驳,如“盘庚迁都”。这里以历史上曾有过的如何对待怨诽的事实为表率,表示自己不以流言蜚语而动,既委婉地反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强决心。(三)气势磅礴,寓刚于柔。①立足于理,理足则气势。②擅于排比,连用排比驳斥对方,则势如破竹,无可阻挡。③擅用反语,如“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气盛言宜,铿锵有力,虽全文傲岸之气,愤然涌出,强调坚持改革的决心不可逆转,但语气相当委婉,柔中有刚。题组A基础过关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画策而利害得,治国而国安利,此其所以异于人者也。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夔、稷、契①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耳。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夫南越之修簳,镞以百炼之精金,羽以秋鹗之劲翮,加强弩之上而彍②之千步之外,虽有犀兕之捍,无不立穿而死者,此天下之利器。然而不知其所宜用,而以敲扑,则无以异于朽槁之梃也。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桀智,而用之不得其方,亦若此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铢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强者弱者无不适其任者焉。呜呼!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坐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今天下盖尝患无材。吾闻之,六国合从,而辩说之材出;刘、项并世,而筹划战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谟谋谏诤之佐来。此数辈者,方此数君未出之时,盖未尝有也。人君苟欲之,斯至矣。天下之广,人物之众,而曰果无材可用者,吾不信也。(节选自王安石《材论》)材料二:臣闻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器。养之素则不乏,使之器则得宜。古者一官必有数人堪此任者,是以代匮承乏,不旷天工。今国家于人材,素未尝留意以蓄养之,而使之又不当其器,一言议及,辄见逐去,及至缺乏,又不得已,轮资逐格而叙进之,所进或颇不逮所去。今朝廷济济,虽不可谓无人,然亦岂无抱异才而隐伏者乎?亦岂无罹玷用而永废者乎?况又有卓卓可录者,而皆使之槁项黄馘,以终其身,甚可惜也,吏安得不乏!(节选自张居正《论时政疏》)【注】①皋、夔、稷、契:传说中舜时贤臣皋陶、夔、后稷和契的并称。②彍(guō):拉满弓弩。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括号内。后之在位者A盖未尝求其说B而试之C以实也D而坐曰E天下果无材F亦未之思G而已矣。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敲扑,文中指敲打,与《过秦论》中“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的“敲扑”意思不同。B.治,文中是治理得好、安定太平之意,与成语“励精图治”中的“治”意思相同。C.见,表示被动,与《答司马谏议书》中“冀君实或见恕也”的“见”用法相同。D.逮,是“及,比得上”之意,与《陈情表》中“逮奉圣朝”的“逮”意思不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才能的人与普通人在表现上的不同,在于他们遇到事情时能够处理好,出谋划策能够明白利害关系,治理国家能够使国家安定。B.王安石认为现在天下缺乏人才,像辩说之材、筹划战斗之徒、谏诤之臣这类人才再没有出现过,是因为君主没有真正去访求人才。C.在张居正看来培养人才关键在平时,古时一个职位会有数人能胜任,当职位空缺时就有人可以暂时代替任职,不会耽误国家事务。D.张居正分析,朝廷缺乏官吏的原因之一是不能任用那些能力出众、可堪任职的人,致使他们只能面容憔悴地终老,这样很可惜。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朝廷济济,虽不可谓无人,然亦岂无抱异才而隐伏者乎?(2)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种树郭橐驼传》)5.在对待人才方面,两则材料有何相同点?请简要说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汉自中平黄巾之乱,天下震扰,士大夫莫不择所从,以为全身远害之计,然非豪杰不能也。荀彧少时,以颍川四战之地,劝父老亟避之,乡人多怀土不能去。彧独率宗族往冀州,袁绍待以上宾之礼。彧度绍终不能定大业,去而从曹操。其乡人留者,多为贼所杀。曹操牧兖州,陈留太守张邈与之亲友。高柔独以为邈必乘间为变,众皆以曹、张相亲,不然其言。柔举家适河北,邈果叛操。郭嘉初见袁绍,谓其谋臣辛评等曰:“智者审于量主,袁公好谋无决,难与共济大难,吾将更举以求主,子盍去乎?”评等曰:“袁氏今最强,去将何之?”嘉不复言,遂去依曹操。操召见,与论天下事。出曰:“真吾主也。”杜袭、赵俨、繁钦避乱荆州,钦数见奇于表,袭曰:“所以俱来者欲全身以待时耳子若见能不已非吾徒也。”及天子都许,俨曰:“曹镇东必能济华夏,吾知归矣。”遂诣操。孙策定丹阳,吕范请暂领都督,策曰:“子衡已有大众,岂宜复屈小职!”范曰:“今舍本土而托将军者,欲济世务也,譬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败,此亦范计,非但将军也。”策从之。周瑜闻策声问,便推结分好,及策卒权立,瑜谓权可与共成大业,遂委心服事焉。诸葛亮在襄阳,刘表不能起,一见刘备,事之不疑。此诸人识见如是,安得困于乱世哉!(选自《容斋随笔》卷十二·汉士择所从)材料二臣道如何而后可?曰: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吾以天下万民起见,非其道,即君以形声强我,未之敢从也,况于无形无声乎!非其道,即立身于其朝,未之敢许也,况于杀其身乎!(节选自黄宗羲《原臣》)6.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所以A俱来者B欲全身C以待D时耳E子若见F能不已G非H吾徒也。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亲友,用作动词,指亲近友爱,与现在的常用义“亲戚朋友”并不相同。B.适,指往、到,与《孔雀东南飞》“始适还家门”中的“适”词义相同。C.见,通“现”,与《答司马谏议书》“冀君实或见恕”中的“见”用法不同D.诣,指到,造访,与《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中的“诣”词义相同。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彧年轻时率族人离开易受攻击的颍川前往冀州,受到袁绍优待,但他认为袁绍不能成就大业,于是投奔曹操。而留在颍川的同乡大多被杀。B.郭嘉初见袁绍时就对辛评等人说,袁绍好谋无断,难以共渡大难,打算另觅主公并劝辛评一起离开,但辛评并未跟从。后来郭嘉依附了曹操。C.孙策平定丹阳,吕范请求暂兼都督,孙策认为他已拥有大批人马,不宜担任小官:吕范表示两人同舟共济,一损俱损,这样做也是为自己着想。D.周瑜先是结交孙策,孙策死后才不得已事奉孙权,但是心有不甘:诸葛亮在襄阳时,不为刘表所用,但他一见到刘备就毫不迟疑地为其效力。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高柔独以为邈必乘间为变,众皆以曹、张相亲,不然其言。(2)非其道,即立身于其朝,未之敢许也,况于杀其身乎!10.关于君臣关系,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节选自《墨子·非攻上》)材料二: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节选自《墨子·兼爱》)1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涂黑。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1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指“因为”,与《五石之》中“以盛水浆”中的“以”含义不同。B.书,指“书写”,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书”含义相同。C.重,指“倍”,与《琵琶行并序》中的“满座重闻皆掩泣”的“重”含义不同。D.“家”“国”在文中分别指“大夫的封地”“诸侯的封地”,与今义不同。1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列举了各种不义行为,从而推出掠夺战争是最大的不义行为,必须坚决反对。B.材料一认为天下的君子都知道杀人是不义的行为,却不知攻国也是不义的,反而加以称赞。C.材料一以不辨黑白、不分甘苦为例,斥责人们在分辨义与不义方面的认识混乱。D.材料二中,墨子指出当时社会动乱不休的原因就在于人人只知“自爱”而“不相爱”。1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2)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15.请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墨子文章的论证特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械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节选自班固《苏武传》)材料二: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陵诚能安,而主岂复能眷眷乎?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愿足下勿复望陵。(节选自李陵《答苏武书》)16.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序号。而妨功A害能之臣B尽C为万户侯D亲戚贪E佞之类F悉为廊庙宰1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足下,旧时交际用语,一般用于上称下或同辈相称,表达对对方的尊敬之情。B.除,文中指宫殿的台阶。与《答司马谏议书》中“兴利除弊”的“除”不同。C.春秋,常表示整个一年,泛指岁月;文中指年纪,“春秋高”意思为年纪老。D.茅土,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按封国所在方向取相应颜色的土,包以茅草而授之。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从多角度劝降苏武,没有成功。李陵陈述苏武兄弟惨死,母亲去世,妻子改嫁,儿女生死未卜的悲惨遭遇,想以此打动苏武。B.李陵以老朋友的身份劝苏武投降,遭到苏武反驳。李陵用自身经历和汉武帝的行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苏武投降,言辞恳切。C.李陵回信中为自己投降进行了辩护。李陵给苏武的回信中表明自己并非是贪生怕死的小人,之所以没有选择为气节而死,是想要有所作为。D.李陵回信中为苏武回汉朝后打抱不平。李陵认为汉朝对苏武守节的奖赏微薄,这样很难让远方的臣民效命,说出了李陵和苏武的心里话。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2)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20.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后,对汉朝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今天下之人恶介甫【注】之甚者,其诋毁无所不至。光独知其不然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而已。何以言之?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其成功也;其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敛也。介甫以为此皆腐儒之常谈,不足为,思得古人所未尝为者而为之。于是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文章之士及晓财利之人,使之讲利。使彼诚君子邪,则固不能言利;彼诚小人邪,则固民是尽,以饫上之欲,又可从乎?是知条例一司已不当置而置之,又于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于是言利之人皆攘臂圜视,炫鬻争进,各斗智巧,以变更祖宗旧法,大抵所利不能补其所伤,所得不能偿其所亡,徒欲别出新意,以自为功名耳,此其为害已甚矣。(节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材料二: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故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延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注]王安石、字介甫。2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光独A知其不B然C介甫固大贤D其失在于用心E太过F自信G太厚而已。2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国,治理国家,“治”与《谏逐客书》中“举地千里,至今治强”中“治”含义不同。B.往往暴得美官,暴,损害意,与“暴殄天物”中“暴”含义相同。C.使,连词,假使,与《阿房宫赋》中“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中“使”含义相同。D.见教,指教我,此处“见”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百姓之不见保”中“见”用法不同。2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认为王安石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推行新法百害而无一利,只是为自己求取功名罢了。B.司马光虽然对王安石的变法措施提出了很多批评意见,但他仍认为王安石是一位了不起的贤士。C.材料二首先概括了司马光来信中指责他的几个方面,为下文有的放矢、逐一反驳树立了靶子。D.材料二运用盘庚迁都的历史故事表明了自己不会因流言蜚语而改变变法的决心,很有说服力。2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敛也。(2)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25.司马光认为王安石改变古代圣贤治国养民之道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一简要阐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娣探谨奉二兄文几: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未防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昨蒙亲劳抚嘱,复又数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何瘝痌惠爱之深哉!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夺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①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②,让余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此谨奉。(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材料二: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节选自《答司马谏议书》)[注]①宣扬佛家经学的院社,泛指深远的学问。②东晋时期,谢安坚决辞去官职到会稽附近的东山隐居,经常有文人前来拜访他,与他饮酒赋诗。2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夺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B.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夺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C.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夺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D.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夺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27.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霁,指雨雪后天气转晴,与《阿房宫赋》中“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的“霁”相同。B.采薪之患,意思是担心打不了柴,是说自己生病的一种婉辞,亦作“采薪之忧”。C.脂粉,胭脂和香粉,古代常用来借指妇女,如秦可卿称王熙凤为“脂粉队里的英雄”。D.君实,司马光的名,王安石直呼其名,表示他和司马光的关系非常亲密。2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的短笺,逻辑上是来龙去脉清晰可辨,文风上是魏晋风度清丽典雅,情感上是楚楚动人情真意切。B.身处闺阁之内、病榻之间,而材料一的写信人的精神世界却实现了极大自由,思接千载,神追古人,以逍遥游般的精神境界,自由翱翔,欲与古人比肩。C.材料一的收信人得着“真卿墨迹”想到送给妹妹,可见真心;而这一细节也暗示出写信的这个妹妹擅长作画。D.材料一重情,多情真意切,兄妹情谊,跃然纸上;材料二重说理,多客套寒暄,名实之辩,丝丝入扣。29.请在横线上填写《红楼梦》中的人物姓名。材料一是写给的短笺,其中“薛林之技”的“薛林”分别是指和。30.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以及教材内句子。(1)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参考答案:1.ADF2.C3.B4.(1)现在朝廷里人员众多,虽然不可以说没有人才,但是天下难道没有身负特殊才能而隐藏的人吗?(2)我郭橐驼不是能够使树木活得长久并且茂盛啊,(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使它依照本性生长罢了。5.①要善于发现人才;②要正确使用人才。【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后世在位的君王,没有探究考察这个道理并且在现实中试用,反而说天下果真没有人才,也是没有好好想过罢了。“者”一般放在上句末尾,后面A处断开;“而”字连接“盖未尝求其说”和“试之以实也”,中间不断开,“试之以实”是状语后置,不能断开,应该在“也”后D处断开;“天下果无材”是转述的话,并非直接引用,不必与“曰”断开;“无材”是动宾结果,“亦”一般放在下句开头,F处断开。故选ADF。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B.正确。句意:唐太宗想要治理好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C.错误。表被动;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句意:说一句冒犯的话,就被驱逐离开。/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吧。D.正确。及,比得上;等到。句意:所选的人有时尚且比不上被驱逐的人。/等到了圣朝。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王安石认为现在天下缺乏人才”错,由文中“而曰果无材可用者,吾不信也”可知,王安石并不认为天下缺乏人才。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济济”,众多的样子;“岂”,难道;“异才”,特殊才能;“隐伏”,隐藏。(2)“寿”,活得长久;“孳”,茂盛;“天”,天性;“致”,使……达到。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材料一“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耳”,可见是要善于发现人才;“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桀智,而用之不得其方,亦若此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铢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强者弱者无不适其任者焉”可见要正确使用人才。②材料二“臣闻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器。养之素则不乏,使之器则得宜”,可见也是强调要善于发现人才,要正确使用人才。参考译文:材料一:人才的作用,是作为国家的栋梁,得到了可以使国家安定而繁荣,失去了则使国家灭亡且受外辱。况且有才能的人,他们的表现与普通人有什么不同呢?在于他们遇到事情能够处理好,出谋划策能够明白利害,治理国家能够使国家安定,这就是他们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位者如果不仔细地考察他、慎重地任用他,那么即使具有像皋陶、夔、后稷和契那样的才智,尚且不能使自己比普通人突出,何况是才智比不上他们的呢?古代的君主知道这种情况,所以不认为天下没有人才,就想尽办法来寻找并且考察试用他们罢了。试用人才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做适合他们的工作罢了。南越长长的竹子,配上百炼的精钢做的箭头,加上秋鸮的劲翮做的箭羽,搭在强弓上之后把弓拉满,能射到千步远的地方,即使是凶猛的犀牛,没有不立刻被射穿而死的,这是天下锐利的武器。但是如果不知道它应该怎样用,却用它来敲打,那么和枯朽的棍棒就没有什么不同了。由此可以知道,即使得到天下奇异杰出的人才,而不按正确方法使用,也和上述情形相似。古时候的君王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仔细估量他们的才能并且谨慎仔细地使用他们,使大小、长短、弱强的才能都能符合他们担任的职责。唉!后世在位的君王,没有探究考察这个道理并且在现实中试用,反而说天下果真没有人才,也是没有好好想过罢了。如今天下担心没有人才。我听说,六国实行合纵政策,而辩论游说的人才出现;刘邦、项羽并起争雄,而出谋献策、勇敢善战的人才涌现;唐太宗想要治理好国家,而多谋善议、敢于谏诤的人才来辅佐。这些人才,都是在那些君主还没出现之时所没有的。君王如果想要找人才,这些人才就来了。天下广大,人才众多,却说果真没有人才可用,我是不相信的。材料二:我听说人才像木材一样,培养他们关键在于平时,任用他们关键要发挥他们的特长。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就不会人才匮乏,人尽其才就可以任用得当。在古时一个官职一定有数人能胜任这一职位,因此在匮乏时能暂时代替任职,不耽误国家事务。现在国家对于人才,平时未曾留意培养他们,而使用他们又不能让他们发挥各自所长,说一句冒犯的话,就被驱逐离开,等到了人才缺乏时,又没有办法,只能排资论辈而选用,所选的人有时尚且比不上被驱逐的人。现在朝廷里人员众多,虽然不可以说没有人才,但是天下难道没有身负特殊才能而隐藏的人吗?难道也没有因一点过失就永远废黜的官员吗?况且还有能力出众可被录用的人,却让他们面容憔悴,终此一生,实在是太可惜了,怎么可能不缺乏官员呢?6.BEG7.B8.D9.(1)唯独高柔认为张邈一定会趁机发动叛变,众人都认为曹操和张邈相互亲近,不认为他的话正确。(2)如果不合乎道义,即使在朝为官,我也不会答应他,何况要牺牲自己生命呢!10.①材料一认为,在乱世中臣子要善于选择君主,从而保全自己远离祸患;②材料二认为,臣子是为了天下、万民而出仕,而非为了某一姓君主。【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们一起来的原因,是想保全自身好等待时机而已,您如果不停地表现才能,就不是我们这一类人。“所以俱来者”,判断句的主语,后面B处断开;“欲”作谓语,“全身以待时”作宾语,“耳”,句末语气词,后面E处断开;“非吾徒也”,判断句,句意完整,单独成句,其前G处断开。故BEG三处需要断句。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A.正确。现在“亲友”是名词。句意:陈留太守张邈跟他亲近友爱。/亲戚朋友。B.错误。往、到。/嫁。句意:高柔全家到了河北。/才嫁出去就被休回家中。C.正确。通“现”,表现。/指代副词,我。句意:繁钦多次在刘表面前表现出奇特之处。/希望你或许能够原谅我。D.正确。句意:于是投奔了曹操。/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孙策死后才不得已事奉孙权,但是心有不甘”不正确。原文说“瑜谓权可与共成大业,遂委心服事焉”,意为:周瑜认为孙权是可以与之共成大业的人,于是全心事奉他。不是“不得已”。故选D。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乘间”,趁机;“相亲”,相互亲近;“然”,认为正确。(2)“非其道”,不合乎道义;“即”,即使;“未之敢许”,宾语前置句,“未敢许之”;“杀”,牺牲。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材料一开篇提出“士大夫莫不择所从,以为全身远害之计”的观点,士大夫都选择跟随的对象,以此作为保全自身远避祸害的策略;多方举例后再总结为“此诸人识见如是,安得困于乱世哉”,人有卓识远见,就不会在乱世中遭到困厄。据此得出,在乱世中臣子要善于选择君主,从而保全自己远离祸患;材料二中心句为“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我之所以出来当官,是为了天下,而不是为了国君;是为了万民,而不是为了某一姓之人。作者认为,臣子是为了天下、万民而出仕,而非为了某一姓君主。参考译文:材料一:汉朝自中平年间黄巾军之乱起,天下动荡不宁,士大夫没有人不选择跟随的对象的,以此作为保全自身远避祸害的策略,然而不是英豪俊杰不能做到这一点。荀彧年轻的时候,认为颍川是四面开阔易受攻击的地方,劝乡中父老赶快避开此地,乡里的人多怀念故土不能离去,荀彧独自带领同族的人前往冀州,袁绍以对待上等宾客的礼节对待他。荀彧思量袁绍最终不能成就大业,就离开他而跟随了曹操。荀彧的同乡人留下来的,多被乱军杀了。曹操在兖州为兖州牧时,陈留太守张邈跟他亲近友爱。高柔却认为张邈一定会趁机会发动叛乱,众人都认为曹操和张邈相互亲近,对他的话不以为然。高柔全家到了河北,张邈果然反叛曹操。郭嘉初次见到袁绍,对他的谋臣辛评等人说:“聪明的人对衡量他的主人是慎重的,袁绍喜欢图谋,却不能决断,很难跟他一起度过大难,我打算再次行动另找主人,你们怎么不离去呢?”辛评等人说:“袁氏现在是最强大的,离开他将往哪儿去呢?”郭嘉不再说话,于是离开,依附了曹操。曹操召见了他,跟他谈论天下大事。郭嘉出来后说:“这才真正是我的主子。”杜袭、赵俨和繁钦在荆州躲避战乱,繁钦多次在刘表面前表现出奇特之处,杜袭说:“我们一起来的原因,是想保全自身好等待时机而已,您如果不停地表现才能,就不是我们这一类人。”等到天子在许昌定都,赵俨说:“曹操一定能成就天下大事,我知道归顺谁了。”于是投奔了曹操。孙策平定了丹阳,吕范请求暂时兼任都督,孙策说;“您已经有了大批人马,哪能再让您屈任小职位呢!”吕范说:“我现在舍弃故土而投靠您的原因,是想济助社会。就如同同乘一条船渡海,有一件事不牢靠,就会共同受到它的破坏,这也是为了我自己打算,不仅仅是为了您。”孙策听从了他。周瑜听说孙策的名望,就以诚结交;等到孙策死后孙权即位,周瑜认为孙权是可以跟他共同成就大业的人,就一心为他服务了。诸葛亮在襄阳时,刘表不能够起用他,但他一见到刘备,就毫不迟疑地为他效劳。这些人有这样的卓识远见,怎么会在乱世中遭到困厄呢?材料二:为臣之道究竟要怎样才算可以了呢?答:由于天下太大了,一个人是无法进行治理的,只能由百官们分担着治理。因此,我之所以出来当官,是为了天下,而不是为了国君;是为了万民,而不是为了某一姓之人。我是为天下和万民的缘故才当官的,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目的,即使国君以明确的方式强迫我,我也不能服从,更何况没有明确表示呢!如果不合乎道义,即使在朝为官,我也不会答应他,何况要牺牲自己生命呢!11.BDF12.B13.C14.(1)如果有一个人,进入了别人家的果园,偷走了人家的桃子和李子。大家听说了就会责骂他,居上位执政的人捕获他之后就会惩罚他。(2)劫夺财物的人只知爱自身,而不爱别人,因此伤害别人来使自己获利。这是因为什么呢?都是起因于不相爱。15.①语言浅显;②逻辑严谨;③结构清晰;④反复论说。【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至于杀死无罪之人,拿走他的衣服,拿走戈和剑的人,他不道义的程度又超过了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并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不辜”作“人”的定语,之间不断开,“也”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句,所以B处断句;“衣裘”是固定词语,指衣服,之间不断开,作“拖”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所以D处断句;“其不义”作主语,主语前断句,所以F处断句。故选BDF。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因为;/用。句意:因为他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而使自己得到好处。/用大葫芦去盛水浆。B.错误。含义不同。书写;/书信。句意:又怎么解释把那些不道义的事记载下来并留给后世呢?/回复司马谏议的书信。C.正确。倍;/又,再一次。句意:就是十倍的不道义。/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D.正确。“家”,今义:住所,家庭。“国”,今义:国家,国都,京城。句意:即使卿大夫互相侵扰封地,诸侯互相攻伐封国。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C.“斥责人们”错误。原文为“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由此可知是“天下之君子”,而非“人们”。故选C。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今”,如果;“窃”,偷盗;“非”,责骂;“上”,居于上位。(2)“故”,因此;第二个“贼”,伤害;“利”,使动用法,使……获利。15.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举例子用的是平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事例,浅显易懂,可见其论证语言浅显。“此何也?”是问句,“以亏人自利也”是答句,“是何故也?”是问句,“以亏人愈多”是答句,“此何故也?”是问句,“以其亏人愈多”是答句,一个问句之后紧接一个答句,反复一问一答,把问题层层引向深入,使读者自然而然地跟着它的思路走,从而赞同它得出的结论。可见其论证逻辑严谨。由盗贼偷窃别人家以使自己家获利,是因为不相爱,联想到卿大夫互相侵扰封地,诸侯互相攻伐封国,也是这样。可见其论证结构清晰。“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三次重复论说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假如他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义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可见运用反复论说。参考译文:材料一:如果有一个人,进入了别人家的果园,偷走了人家的桃子和李子。大家听说了就会责骂他,居上位执政的人捕获他之后就会惩罚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而使自己得到好处。至于偷别人的狗、猪、鸡等家畜家禽的人,他不道义的程度又超过了进入别人果园偷桃李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假如他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义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至于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他不道义的程度又超过了偷别人的狗、猪、鸡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如果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义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至于杀死无罪之人,拿走他的衣服,拿走戈和剑的人,他不道义的程度又超过了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并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如果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他的不道义就更加厉害,罪责也更加深厚。对此,世上有道义的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会认为它们不对,说这些是不道义的。现在到了放肆地攻打他国这件事上,却不知道不对了,反而就(这件事情)来称赞它,说是道义的。这能说是知道道义和不道义的分别吗?杀死一个人,是不道德的,必会有一条死罪。如果按照这种说法类推,杀死十个人就是十倍的不道义,必会有十条死罪;杀死一百人就是一百倍的不道义,必会有一百条死罪。对此,世上有道义之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会认为它们不对,说这些是不道义的。现在最不道义的是攻打别的国家,却不知指责其错误,反而随着称赞它,说是道义的。实在不知道这是不道义的,所以才会记载下来留给后世;如果知道是不道义的,又怎么解释把那些不道义的事记载下来并留给后世呢?现在有些人,看到的黑色较少时说是黑色,看到的黑色多了时就说是白色,那么大家一定会认为这人不知道黑色和白色的区别;尝到的苦较少时说是苦的,尝到的苦多了时就说是甜的,那么大家一定会认为这人不知道甜和苦的区别。现在做了小的错事,就明白是不对的;最大的不义是攻打他国,却不知道不对了,反而称赞它,说是道义的;这能说是知道道义和不道义的区别吗?由此可知道普天下的君子们,在区分道义与不道义上是多么混乱啊。(节选自《墨子·非攻上》)材料二:偷窃者只爱自己的家,而不爱别人的家,因此偷窃别人家以使自己家获利;劫夺财物的人只知爱自身,而不爱别人,因此伤害别人来使自己获利。这是因为什么呢?都是起因于不相爱。即使卿大夫互相侵扰封地,诸侯互相攻伐封国,也是这样。大夫各爱自己的封地,不爱别人的封地,因此攻伐别人的封地来使自己的封地获利;诸侯各爱自己的封国,不爱别人的封国,因此攻伐别人的封地来使自己的封国获利。天下的纷乱之事,全都在这里了。(节选自《墨子·兼爱》)16.BDF17.A18.D19.(1)你终究不能回归本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廷的信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2)哪里会有背离君主父母、抛弃妻子儿女却反而以为对自己有利的人呢?20.①忍辱偷生,想有所作为报效汉朝;②家族受诛,对汉朝失望寒心;③拒绝返汉,不愿再受屈辱。【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而那些排斥功臣、扼杀人才的朝臣,都成了万户侯;皇亲国戚或奉迎拍马之流,都成了朝廷政权的主宰。“妨功害能之臣”“亲戚贪佞之类”结构一致,各自断开,即BF处断开;“尽为万户侯”与“悉为廊庙宰”结构一致,各自断开,即D处断开。故选BDF。17.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用于上称下”错,应该是下对上或同辈相称。B.正确。宫殿的台阶/除去。句意: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C.句意:并且皇上年纪大了。D.正确。故选A。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说出了李陵和苏武的心里话”错,应该是说出了李陵的心里话,由“汉与功臣不薄”可知苏武对汉朝一直忠心耿耿,毫无怨言。故选D。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空”,白白的;“亡”,通“无”;“安所见”,宾语前置句,应该是“见安”,其中“见”,通假字,通“现”。(2)“宁”,哪里;“捐”,抛弃;“妻子”,妻子儿女。2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由“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可知,李陵是想要忍辱偷生,想有所作为报效汉朝;②由“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可知,李陵的家族受诛,对汉朝失望寒心;③由“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愿足下勿复望陵”可知,李陵宁可老死匈奴,拒绝返汉,不愿再受屈辱。参考译文:材料一:当初,苏武与李陵都为侍中。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访求苏武。时间一久,单于派遣李陵去北海,为苏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来劝说足下,愿谦诚地相待你。你终究不能回归本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廷的信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以前你的大哥苏嘉做奉车都尉,跟随皇上到雍棫阳宫,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碰到柱子,折断了车辕,被定为大不敬的罪,用剑自杀了,只不过赐钱二百万用以下葬。你弟弟孺卿跟随皇上去祭祀河东土神,骑着马的宦官与宫中掌管车辇马匹的官争船,掌管车辇马匹的官被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骑着马的宦官逃走了。皇上命令孺卿去追捕,他抓不到,因害怕而服毒自杀。我离开长安的时候,你的母亲已去世,我送葬到阳陵。你的夫人年纪还轻,听说已改嫁了,家中只有两个妹妹,两个女儿和一个男孩,如今又过了十多年,生死不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长久地像这样折磨自己!我刚投降时,精神恍惚,几乎要发狂,自己痛心对不起汉廷,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宫,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过当时我李陵呢!并且皇上年纪大了,法令随时变更,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几十家,安危不可预料。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希望你听从我的劝告,不要再说什么了!”苏武说:“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官职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常常愿意为朝廷牺牲一切。现在得到牺牲自己以效忠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我也心甘情愿。大臣侍奉君王,就像儿子侍奉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材料二:不过我未以死殉国,确是罪过;但您看我难道是贪生怕死的小人吗?又哪里会有背离君亲、抛弃妻儿却反而以为对自己有利的人?既然如此,那么,我之所以不死,是因为想有所作为。本来是想如前一封信上所说的那样,要向皇上报恩啊。实在因为徒然死去不如树立名节,身死名灭不如报答恩德。哪里料到志向没有实现,怨责之声已四起;计划尚未实行,亲人作刀下之鬼,这就是我面对苍天椎心泣血的原因啊!您又说道:“汉朝给功臣的待遇并不菲薄。”您是汉朝之臣,怎能不说这种话?我已故的祖父李广,身任将军,其功绩略谋盖天地,忠义勇气冠于全军,只是因为不屑迎合当朝权贵的心意,结果在边远的疆场自杀身亡。这就是功臣义士手持兵刃叹息不止的原因。怎么能说待遇“不薄”呢?您过去凭着单车出使到拥有强兵的敌国,逢上时运不佳,竟至伏剑自刎也不在乎;颠沛流离,含辛茹苦,差点死在北方的荒野。壮年时奉命出使,满头白发而归,老母在家中亡故,妻子也改嫁离去。这是天下很少听到的,古今所没有的遭遇。异族未开化的人,尚且还称赞您的节气,何况是天下的君主呢?我认为您应当享受封领地、赏千乘的诸侯待遇。可是,听说您回国后,赏赐不过二百万,封官不过典属国之职,并没有一尺土的封赏,来奖励您多年来对国家的效忠。而那些排斥功臣、扼杀人才的朝臣,都成了万户侯;皇亲国戚或奉迎拍马之流,都成了朝廷政权的主宰。您尚且如此,我还有什么希望呢?像这样,汉朝因为我未能死节而施以严厉的惩罚,您坚贞守节又只给予微薄的奖赏,要想叫远方的臣民急切地投奔效命,这实在是难以办到的,所以我常常想到这事却不觉得后悔。我虽然辜负了汉朝的恩情,汉朝也亏对了我的功德。前人说过这样的话:“即使忠诚之心不被世人遍知,也能做到视死如归。”但如果我能够安心死节,皇上难道就能对我有眷顾之情吗?男子汉活着不能成就英名,死了就让他埋葬在异族之中吧,谁还能再弯腰下拜,回到汉廷,听凭那帮刀笔吏舞文弄墨、随意发落呢?希望您不必再盼着我归汉了。21.CDF22.B23.A24.(1)他们用来养民的办法,不过是减轻租税,减少赋税。(2)考虑到事情适宜就采取行动是认为正确而看不到值得反悔的地方的缘故。25.原因是王安石认为古代圣贤的治国养民之道都是老生常谈,不值得去做,而一心想做古人所不曾做过的事情。【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个人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您本来是大贤人,您的失误在于用心过了头、自信心太强罢了。“光独知其不然”,主谓宾结构,句意完整,C处断开;“介甫固大贤”,判断句,D处断开;“用心太过”“自信太厚”,句式对称,句意相关,F处断开。故在CDF处断开。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治理国家;安定太平。句意:古来圣贤用来治国的方法。/攻占了上千里的土地,到今天秦国仍太平、强大。B.“往往暴得美官,暴,损害意”错误。一下子、突然;损害。含义不同。句意:有的人往往一下子得到好的官职。/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C.正确。句意:假使他们真的是君子。/如果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护自己的百姓,那么就足以抵抗秦国。D.正确。教我;表示被动。句意:如今您来指教我的。/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故选B。2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百害而无一利”错。原文有“大抵所利不能补其所伤”,可见不是没有一点利处。故选A。2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所以”,用来……的办法;“轻”,减轻;“薄”,减少。(2)“度”,考虑;“动”,采取行动;“是”,认为正确。2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介甫以为此皆腐儒之常谈,不足为,思得古人所未尝为者而为之”分析可知,王安石认为古代圣贤的治国养民之道都是老生常谈,不值得去做,而一心想做古人所不曾做过的事情。参考译文:材料一:当今天下十分厌恶您的人,他们对您毁谤、污蔑,所有的坏话都用上了。我个人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您本来是大贤人,您的失误在于用心过了头、自信心太强罢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古来圣贤用来治国的方法,不过是使众官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委派任务而责令其取得成功;他们用来养民的办法,不过是减轻租税,减少赋税。您认为这些都是迂腐儒生经常谈论的,不值得去做,而一心想做古人所不曾做过的事情。于是,财利方面的事不再委派三司经管而改由自己管理,又建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集擅长文章之士及通晓财利之人,让他们去大讲功利。假使他们真的是君子,就本来不应该讲利;假使他们真的是小人,则本来要刮尽人民的财富来满足皇上需要,又怎么能从愿呢?这样就知道三司条例司这一官署,是不当设置而设置了,又在官署中不按正常做法用人,有的人往往一下子得到好的官职,于是讲利的人都捋袖出臂,张目环顾。自夸自卖,争着进用,各自斗智斗巧,以改变祖宗旧有的法度,大概这样做获得的利不能弥补造成的害,所得不能抵偿所失,只不过是另出一番新意,用来为自己求取功名罢了,但它的危害已经够严重了。材料二:如今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的做法侵犯了官吏们的职权,惹是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在朝堂上公开议订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改,把它交给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这不属侵犯官权;效法先皇的贤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是生非;替国家理财政,这不是搜刮钱财;驳斥错误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至于那么多的怨恨和诽谤,那本来预料到它会这样的。

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因而)陛下才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那么我不去估量反对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陛下来抵制这股势力,(这样一来)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的时候),连老百姓都抱怨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如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陛下干一番大事业,使这些老百姓得到好处,那么我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26.D27.D28.C29.贾探春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30.(1)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考虑到(事情)适宜就采取行动,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做得)正确且看不出值得反悔的地方啊。(2)竭尽诚心,胡越之人也将会同心同德,傲视别人,至亲骨肉也会成为不相干的路人。【解析】2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想到古往今来的人们处在争名夺利的场所(或繁华的闹市),尚且设置一些范围很小的人工园景,对远近友人热情相邀,礼貌相待,殷切挽留客人,务必结识一些同道中人在里面徘徊,逗留。有的创建词坛,有的开办诗社。“一些山滴水之区”作“置”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二三”修饰“同志”,为偏正结构,做“结”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D。27.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D.“君实,司马光的名,王安石直呼其名,表示他和司马光的关系非常亲密”错误。君实,司马光的字,古人称字,朋友不可直呼其名。故选D。2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暗示出写信的这个妹妹擅长作画”错误,真卿墨迹是书法,是颜真卿的书法,探春擅长书法。故选C。29.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名著内容能力。结合“娣探谨奉二兄文几”可知这封信是探春写给宝玉的,宝玉行二,被姐妹们称为二哥哥。此文是《招宝玉结诗社帖》,贾政出差离家。宝玉在园中无聊,探春差翠墨送来招宝玉结诗社的请帖,宝玉接读之后,拍手叫好,欣然应邀。“而兼慕薛林之技”,并且又仰慕宝钗姐姐、黛玉妹妹的高才。“薛林”是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合称。3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为”,因为;“故”,缘故;第一个“度”,计划;第二个“度”,考虑;“义”,合乎道义;“是”,认为是对的。(2)“竭诚”,竭尽诚心;“傲物”,傲视别人;“骨肉”,至亲骨肉;“行路”,不相干的路人。参考译文:材料一:妹妹贾探春小心地送上书信在二兄(指宝玉)几案前:前天晚上雨刚停,月色像洗过一般,爱惜清明的月色难以遇到,怎么忍心舍此景色而去睡觉呢?当时夜已三更,我还徘徊在旁植梧桐树的栏杆下面,不提防遭受风寒而得了病(“采薪之患”,是贾探春自称有病的谦辞)。昨天承蒙你亲自慰问和叮嘱,后来又多次派遣侍婢关心问候,又赠送给我新鲜的荔枝和颜真卿的墨迹,你的关怀和爱护是何等的深啊!今天因为生病默默地凭伏着几案而坐的时候,想到古往今来的人们处在争名夺利的场所(或繁华的闹市),尚且设置一些范围很小的人工园景,对远近友人热情相邀,礼貌相待,殷切挽留客人,务必结识一些同道中人在里面徘徊,逗留。有的创建词坛,有的开办诗社,虽然只是一时兴起,最终成为千古美谈。我虽然没有才华,私下里感慨可以幸运地一道居住在大观园,并且又仰慕宝钗姐姐、黛玉妹妹的高才。在有清风明月的亭台楼榭,可惜没有举行宴会聚集的诗人;帘外杏花红溪边桃花艳,也许可以举杯畅饮,把盏吟咏。谁说的只允许男子们结社以召集有才之士?即便像东山一样的雅会,也应让我们女儿一展文采。你若能乘兴而来,妹必殷勤相待。此恭敬呈上。材料二:鄙人王安石请启: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多不同的缘故啊。虽然想要勉强劝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所以只简单的给您回信,不再逐一替自己辩护。后来又考虑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我,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吧。……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