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ACCESS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29(共285题)_第1页
国家二级ACCESS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29(共285题)_第2页
国家二级ACCESS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29(共285题)_第3页
国家二级ACCESS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29(共285题)_第4页
国家二级ACCESS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29(共285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二级ACCESS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29(共9套)(共285题)国家二级ACCESS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第1套一、选择题(本题共40题,每题1.0分,共40分。)1、在Access中,与关系模型中的术语“域”对应的概念是()。A、字段的取值范围B、字段的默认值C、表中的字段D、表中的记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域,指的是字段的取值范围。2、将表A的记录复制到表B中,且不删除表B中的记录,可以使用的查询是()。A、删除查询B、生成表查询C、追加查询D、交叉表查询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ACCESS中的操作查询。操作查询共有4种类型,分别是删除查询、更新查询、追加查询和生成表查询。生成表查询:利用一个或多个表中的全部或部分数据建立新表;删除查询:可以从一个表或多个表中删除记录;更新查询:可以对一个或多个表中的一组记录作全面修改;追加查询: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表中选取的一组记录添加到一个或多个表的尾部。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二分查找法只适用于顺序存储的有序线性表B、二分查找法适用于任何存储结构的有序线性表C、二分查找法适用于有序循环链表D、二分查找法适用于有序双向链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二分查找法(又称对分查找法)只适用于顺序存储的有序表。在此所说的有序表是指线性表的中元素按值非递减排列(即从小到大,但允许相邻元素值相等)。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链表中,如果每个结点有两个指针域,则该链表一定是非线性结构B、在链表中,如果有两个结点的同一个指针域的值相等,则该链表一定是非线性结构C、在链表中,如果每个结点有两个指针域,则该链表一定是线性结构D、在链表中,如果有两个结点的同一个指针域的值相等,则该链表一定是线性结构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选项A叙述是错误的,例如在双向链表中,每个结点有两个指针域,但该链表是线性结构;选项C叙述也是错误的,例如每个二叉树的结点都有两个指针域,但是其结构是非线性结构;选项D叙述也是错误的,线性结构只有唯一的一个前驱和唯一的一个后继(头、尾除外);排除法可判断选项B正确。5、下列关于数据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B、数据库避免了数据冗余C、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够管理更多数据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数据库的主要特点是:①实现数据共享。②减少数据的冗余度。③数据的独立性。④数据实现集中控制。⑤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⑥故障恢复。数据冗余只能减少不能避免。6、在软件生命周期中,能准确确定软件系统必须做什么和必须具备哪些功能的阶段是A、概要设计B、详细设计C、可行性分析D、需求分析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软件需求是指用户对目标软件系统在功能、行为、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发现需求、求精、建模和定义需求的过程。7、报表页脚的作用是()。A、用来显示报表的标题、图形或说明性文字B、用来显示整个报表的汇总说明C、用来显示报表中的字段名称或对记录的分组名称D、用来显示本页的汇总说明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报表的知识。报表页眉处于报表的开始位置,一般用其来显示报表的标题、图形或者说明性文字;报表页脚处于报表的结束位置,一般用来显示报表的汇总说明;页面页眉处于每页的开始位置,一般用来显示报表中的字段名称或记录的分组名称;页面页脚处于每页的结束位置,一般用来显示本页的汇总说明。8、以下内容中不属于VBA提供的数据验证函数的是()。A、IsTextB、IsDateC、IsNumericD、IsNull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VBA常用的验证函数为IsNumeric、IsDate、IsNull、IsEmpty、IsArray、IsError、IsObject。所以本题答案是A。9、若要使某命令按钮获得控制焦点,可使用的方法是A、LostFocusB、SetFocusC、PointD、Value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使得某个控件获得控制焦点可以使用SetFocus方法。语法为:Object.SetFocuso.当控件失去焦点时发生LostFocus事件,当控件得到焦点时发生GotFocus事件。在事件中可以设置一些用户定义的语句。10、在教师表中“职称”字段可能的取值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要查找职称为教授或副教授的教师,错误的语句是A、SELECT*FROM教师表WHERE(1nStr([职称]教授”)<>0);B、SELECT*FROM教师表WHERE(Right([职称],2)=“教授”);C、SELECT*FROM教师表WHERE([职称]=“教授”);D、SELECT*FROM教师表WHERE(InStr([职称],“教授”)=1orInStr([职称],“教授”)=2);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在数据库系统中,用户所见的数据模式为A、概念模式B、外模式C、内模式D、物理模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用户所见到的数据模式是外模式也称用户模式。它是用户的数据视图,它由概念模式导出。一个概念模式可以有若干个外模式,每个用户只关心与它有关的外模式,这样不仅可以屏蔽大量无关信息,而且有利于数据维护。12、设表的长度为n。在下列结构所对应的算法中,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最低的是A、堆排序B、有序链表查找C、希尔排序D、循环链表中寻找最大项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在循环链表中寻找最大项算法是,首先取出第一个数作为最大数,然后和后面的所有项进行比较查找。因此,比较次数为n-1。13、下面属于白盒测试方法的是A、等价类划分法B、逻辑覆盖C、边界值分析法D、错误推测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白盒测试的主要方法有逻辑覆盖、基本路径测试等。14、有如下语句:s=Int(100*Rnd)执行完毕后,s的值是A、[0,99]的随机整数B、[0,100]的随机整数C、[1,99]的随机整数D、[1,100]的随机整数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随机函数的知识。Rnd是一个随机数函数。此函数的返回值是一个(0,1)这个开区间内的数。此函数乘以100后得到(0,100)开区间内的随机数,取整后即是[0,99]的随机整数。可以推出,得到任意闭区间[x,y]内随机整数的公式为:x+Int(Rnd*(y-x+1))。15、在窗口中有一个标签Label0和一个命令按钮Commandl,Commandl的事件代码如下:PrivateSubCommandl_Click()Label0.Left=Labe10.Left+100EndSub打开窗口,单击命令按钮,结果是A、标签向左加宽B、标签向右加宽C、标签向左移动D、标签向右移动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Left表示的足控件的左边距,所以left100表示控件向右移动。16、某系统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该系统结构图的宽度是A、5B、4C、3D、2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所谓的软件系统结构图的宽度,就是结构中某一层最大模块数,故该图的宽度是第三层的最大模块数5。因此选项A正确。17、运行下列程序,输入数据8、9、3、0后,窗体中显示结果是PrivateSubForm_click()DimsumAsInteger,mAsIntegersum=0Dom=InputBox(“输入m”)sum=sum+mLoopUntilm=0MsgBoxsumEndSubA、0B、17C、20D、21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Do…UntilLoop循环结构是当条件为假时,重复执行循环体,直至条件表达式为真,结束循环。当输入8、9、3三个数字条件(m=0)不成立,所以累加,直到输入0后结束,即8+9+3=20。18、表达式4+5\6*7/8Mod9的值是()。A、4B、5C、6D、7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题目的表达式中涉及的运算的优先级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乘法和除法(*、/)、整数除法(\)、求模运算(Mod)、加法(+)。因此4+5\6*7/8Mod9=4+5\42/8Mod9=4+5\5.25Mod9=4+1Mod9=4+1=5。19、在Access中,如果要处理具有复杂条件或循环结构的操作,则应该使用的对象是()。A、窗体B、模块C、宏D、报表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VBA程序设计的知识。模块是能够被程序调用的函数,可以在模块中放置任意复杂的代码段。而窗体只能设计自己的事件,报表也不能设计复杂的代码,宏里面只能设计宏操作。20、在Access中已建立了“雇员”表,其中有可以存放照片的字段,在使用向导为该表创建窗体时,“照片”字段所使用的默认控件是A、图像框B、绑定对象框C、非绑定对象D、列表框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控件来源的知识。Access中的窗体中有一些控件可以与表或查询中的字段相绑定,这时候就需要设置这些控件的数据来源。图象框不能被绑定;绑定对象框的来源可以是OLE对象字段;未绑定对象框可以显示Excel工作表、Word文档等没有与数据库连接的对象;而列表框的控件来源可以是表或查询的字段,或者取自固定内容的数据。21、在数据库系统中,用于对客观世界中复杂事物的结构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描述的是A、概念数据模型B、逻辑数据模型C、物理数据模型D、结构数据类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数据模型按照不同的应用层次分为以下3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着重于对客观世界中复杂事物的描述及对它们内在联系的刻画;逻辑数据模型,是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模型,着重于在数据库系统一级的实现;物理数据模型,是面向计算机物理实现的模型,此模型给出了数据模型在计算机上物理结构的表示。故选项A正确。22、定义学生选修课程的关系模式如下:S(S#,Sn,Sd,Sa)(其属性分别为学号、姓名、所在系、年龄);C(C#,Cn,P#)(其属性分别为课程号、课程名、先选课);SC(S#,C#,G)(其属性分别学号、课号和成绩)。检索选修课程名为“操作系统”的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学生姓名的表达式是A、B、C、D、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首先对C(C#,Cn,P#)关系在以课程名Cn为“操作系统”为条件作选择运算,得到C关系中课程名为操作系统的记录,然后再与SC(S#,C#,G)关系在以成绩G大于等于90为条件作选择运算,得到成绩大于等于90的记录,两者作自然连接运算,对运算结果在课号列作投影运算,再在学号列作一次投影运算,再在姓名列上用投影运算,得到选修课程名为“操作系统”的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学生姓名。所以选项A正确。23、窗体中有命令按钮Command1,事件过程如下:PublicFunctionf(xAsInteger)AsIntegerDimyAsIntegerx=20y=2f=x*yEndFunctionPrivateSubCommand1_Click()DimYAsIntegerStaticxAsIntegerx=10y=5y=f(x)Debug.Printx;yEndSub运行程序,单击命令按钮,则立即窗口中显示的内容是A、105B、1040C、205D、2040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static为静态变量,要在过程的实例间保留局部变量的值,用此变量,它的持续时间是整个模块执行的时间,但它的有效作用范围是由其定义位置决定的。24、在输入学生所属学院时,要求学院名称必须以汉字“学院”结束(例如:自动化学院,机械学院),要保证输入数据的正确性,应定义字段的属性是A、默认值B、输入掩码C、有效性文本D、有效性规则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有效性规则是指向表中输入数据时应遵循的约束条件。本题中需要输入学生所属学院时,学院的名称中必须以汉字“学院”作为结束,则应设置该字段的有效性规则属性,保证数据输入的正确性,所以选项D正确。25、对数据表进行筛选操作,结果是A、只显示满足条件的记录,将不满足条件的记录从表中删除B、显示满足条件的记录,并将这些记录保存在一个新表中C、只显示满足条件的记录,不满足条件的记录被隐藏D、将满足条件的记录和不满足条件的记录分为两个表进行显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对数据表进行筛选,筛选后只显示满足条件的记录,而不满足条件的记录将被隐藏起来。26、与SELECT*FROM学生WHERE特长Like"*音乐*"功能相同的SQL命令是A、SELECT*FROM学生WHERE特长Like"音乐";B、SELECT*FROM学生WHEREIn([特长],"音乐")>0;C、SELECT*FROM学生WHEREInStr([特长],"音乐")!=0;D、SELECT*FROM学生WHEREInStr([特长],"音乐")<>0;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题干“SELECT*FROM学生WHERE特长Like"*音乐*"”的功能是从学生表中查找具有“音乐”爱好的学生信息,即学生表的“特长”字段包含“音乐”二字。选项A是表示学生表的“特长”字段为“音乐”二字,与题干不符:选项B中的In运算符用于指定一个字段值的列表,列表中的任意一个值都可与查询的字段相匹配,选项B中In运算符的参数不是两个取值,而是一个参数是字段名,一个参数是取值,不符合运算符的参数设置要求,与题干不符;选项C的InStr为字符串检索函数:InStr([start,],[,Compare]),用于检索子字符串Str2在字符串Strl中最早出现的位置,本选项中表示“音乐"二字在“特长”字段中最早出现的位置,返回值为一数值型数字,如果返回值不等于0,则表示“特长”字段中出现了“音乐”二字,在Access中表示不等于符号,使用关系运算符“<>”,而不是“!=”,故C选项错误。27、在“职工”表中有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字段,查询并显示男职工年龄最大的职工姓名、性别和年龄,正确的SQL命令是A、SELECT姓名,性别,MAX(YEAR(DATE())-YEAR([出生日期]))AS年龄FROM职工WHERE性别=男B、SELECT姓名,性别,MAX(YEAR(DATE())-YEAR([出生日期]))AS年龄FROM职工WttERE性别="男"C、SELECT姓名,性别,年龄FROM职工WHERE年龄=MAX(YEAR(DATE())-YEAR([出生日期]))AND性别=男D、SELECT姓名,性别,年龄FROM职工WHERE年龄=MAX(YEAR(DATE())-YEAR([出生日期]))AND性别="男"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表示年龄最大值应该使用表达式“MAX(YEAR(DbATE())-YEAR([出生日期]))”,在SQL语言中,使用“AS”关键字给字段起别名,所以选项C、选项D语法均为错误;Where后跟条件表达式,其中作为文本的条件,应该使用一对双引号括起来,所以选项B正确。28、若在查询条件中使用了通配符“!”,它的含义是A、通配任意长度的字符B、通配不在括号内的任意字符C、通配方括号内列出的任一单个字符D、错误的使用方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各通配符的意义如下表所示:29、包含另一个选择或操作查询中的SQLSELECT语句,可以在查询设计网络的“字段”行输入这些语句来定义新字段,或在“准则”行来定义字段的准则的是()。A、联合查询B、传递查询C、数据定义查询D、子查询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子查询是包含另一个选择或操作查询中的SOLSELECT语句,可以在查询设计网格的“字段”行输入这些语句来定义新字段,或在“准则”行来定义字段的准则。30、创建交叉表查询,在“交叉表”行上有且只有一个的是A、行标题和列标题B、行标题和值C、行标题、列标题和值D、列标题和值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察交叉表查询设计相关知识。交叉表查询设计需指定三种字段:行标题:显示在查询结果最左侧的字段名,可以由多个字段构成。列标题:显示在每列标题上的字段名,只能由一个字段构成。值:行、列交叉位置上统计结果,只能由一个结果。31、VBA中,如果没有显式声明或使用符号来定义变量的数据类型,则变量的默认类型为A、变体B、布尔型C、双精度D、货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没有直接定义而通过一个值指定给变量名,或Dim定义中省略了As<VarType>短语的变量,或当在变量名称后没有附加类型说明字符来指明隐含变量的数据类型时,默认为Variant(变体)数据类型,所以选项A正确。32、要在报表中设置筛选条件以限制来自表中的记录,应使用的宏命令是A、RequeryB、FindRecordC、ApplyFilterD、FindNextRecord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pplyFilter”宏操作可以对表、窗体或报表应用筛选、查询或“SQLWHERE”子句,以便限制或排序表、基础表以及窗体或报表的查询中的记录,所以选项C正确。33、在软件开发中,需求分析阶段可以使用的工具是()。A、N-s图B、DFD图C、.PAD图D、程序流程图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4、如果在C盘当前文件夹下已存在名为StuData.dat的顺序文件,那么执行语句Open”C:StuData.dat”ForAppendAs#1之后将()。A、删除文件中原有内容B、保留文件中原有内容,可在文件尾添加新内容C、保留文件中原有内容,在文件头开始添加新内容D、以上都不对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文件打开方式中使用ForAppend时,指定文件按顺序方式输出,文件指针被定位在文件末尾。如果对文件执行写操作,则写入的数据附加到原来文件的后面。35、在同一学校中,系和教师的关系是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一D、多对多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6、货币数据类型等价于具有什么属性的数字数据类型?A、整型B、长整型C、单精度D、双精度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7、数据库设计中反映用户对数据要求的模式是A、内模式B、概念模式C、外模式D、设计模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8、在SELECT语句中使用ORDERBY是为了指定A、查询的表B、查询结果的顺序C、查询的条件D、查询的字段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9、运行下列程序,结果是()。PrivateSubCommand32_Click()fO=1:fl=1:k=lDoWhilek<=5f=f0+flf0=flfl=fk=k+lLoopMsgBox"f="&fEndSubA、f=5B、f=7C、f=8D、f:13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DoWhile循环语句:k=1时,f=l+1=2,f0=1,fl=2,k=1+l=2;k=2时,f=3,f0=2,fl=3,k=2+1=3;k=3时,f=5,f0=3,fl=5,k=3+1=4;k=4时,f=8,f0=5,fl=8,k=4+l=5;k=5时,f=13,f0=8,fl=13,k=6,不再满足循环条件跳出循环,此时f=13。故选择D选项。40、能够实现从指定记录集里检索特定字段值的函数是()。A、NzB、FindC、LookupD、DLookup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DLookup函数是从指定记录集里检索特定字段的值,可以直接在VBA、宏、查询表达式或计算控件使用,而且主要用于检索来自外部表字段中的数据。故选择D选项。国家二级ACCESS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第2套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在调试VBA程序时,能自动被检查出来的错误是()。A、语法错误B、逻辑错误C、运行错误D、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语法错误指程序的某一语句的语法出现错误,如左右引号或括号不匹配等。当程序设计人员输入完一行语句时,VisualBaisc编辑器会自动检测语法错误,并提醒程序员错误所在,但无法检测逻辑错误。2、在SQL语言的SELECT语句中,用于实现选择运算的子句是()。A、FORB、IFC、WHILED、WHERE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SQL查询的SELECT语句是功能最强,也是最为复杂的SQL语句。SELECT语句的结构是:SELECT字段列表FROM表名[WHERE查询条件][GRO[JPBY要分组的字段名[HAVING分组条件]]WHERE后面的查询条件用来选择符合要求的记录。3、算法时间复杂度的度量方法是A、算法程序的长度B、执行算法所需要的基本运算次数C、执行算法所需要的所有运算次数D、执行算法所需要的时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算法时,语句总执行次数T(n)是关于问题规模n的函数,进而分析T(n)随n的变化情况并确定T(n)。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也就是算法的时间量度,记作T(n)=O(f(n))。它表示问题输入规模n的增大,算法执行时间的增长率和f(n)的增长率相同,因此称作渐近时间复杂度,也称作时间复杂度。f(n)是问题规模n的某个函数。选项B正确。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谓算法就是计算方法B、程序可以作为算法的一种描述方法C、算法设计只需考虑得到计算结果D、算法设计可以忽略算法的运算时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算法是一组有穷指令集,是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通俗地说,算法就是计算机解题的过程,重在解题方案的设计,并且不等于计算方法,故选项A和选项C不正确。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但算法的描述可以用程序、伪代码、流程图来描述,故选项B正确。算法要求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运算次数和时间最少,即时间复杂度最低,所以选项D错误。5、某二叉树的前序序列为ABCD,中序序列为DCBA,则后序序列为A、BADCB、DCBAC、CDABD、ABCD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二叉树前序遍历中ABCD中A是根节点,而在后序遍历中根结点位于最后,所以选项B正确。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运行算法时特定的输入有关B、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有关C、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算法程序中的语句条数成正比D、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算法程序编制者的水平有关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算法的工作量用算法所执行的基本运行次数来度量,所以与运行算法时特定的输入有关,选项A正确。7、软件设计中模块划分应遵循的准则是A、低内聚低耦合B、高内聚低耦合C、低内聚高耦合D、高内聚高耦合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耦合性和内聚性是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标准,各模块的内聚性越强,则耦合性越弱。软件设计应该遵循高内聚低耦合。8、在Access中,如果要处理具有复杂条件或循环结构的操作,则应该使用的对象是()。A、窗体B、模块C、宏D、报表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VBA程序设计的知识。模块是能够被程序调用的函数,可以在模块中放置任意复杂的代码段。而窗体只能设计自己的事件,报表也不能设计复杂的代码,宏里面只能设计宏操作。9、某宾馆中有单人间和双人间两种客房,按照规定,每位入住该宾馆的客人都要进行身份登记。宾馆数据库中有客房信息表(房间号,……)和客人信息表(身份证号,姓名,来源,……);为了反映客人入住客房的情况,客房信息表与客人信息表之间的联系应设计为A、一对一联系B、一对多联系C、多对多联系D、无联系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由于一个客人只能住一间客房,而一间客房可以住多个客人,所以客房信息表与客人信息表之间的联系应设计为一对多关系。10、下面描述中,不属于软件危机表现的是A、软件过程不规范B、软件开发生产率低C、软件质量难以控制D、软件成本不断提高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软件危机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①软件需求的增长得不到满足;②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无法控制;③软件质量难以保证;④软件不可维护或维护程度非常低;⑤软件的成本不断提高;⑥软件开发生产率的提高赶不上硬件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长。11、构成计算机软件的是A、源代码B、程序和数据C、程序和文档D、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软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机器可执行的程序和数据;二是机器不可执行的,与软件开发、运行、维护、使用等有关的文档。12、表达式Fix(一3.25)和Fix(3.75)的结果分别是A、一3,3B、一4,3C、-3,4D、一4,4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取整函数Fix(<数值表达式>):返回数值表达式的整数部分。13、下列关于VBA事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触发相同的事件可以执行不同的事件过程B、每个对象的事件都是不相同的C、事件都是由用户操作触发的D、事件可以由程序定义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事件是由系统定义的,事件的过程是由程序员定义的,因此触发相同的事件可以执行不同的事件过程;不同的对象可能有相同的实现,如很多控件都具有“获取焦点”事件。有些事件并不是用户触发的,如Resize事件。事件是由系统定义供程序员使用的,并不能由程序员定义。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软件过程是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B、软件过程是软件开发过程C、软件过程是软件维护过程D、软件过程是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维护过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软件过程是指软件整个生命周期,从需求获取,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发布和维护一个过程模型。一个软件过程定义了软件开发中采用的方法,但软件过程还包含该过程中应用的技术一一技术方法和自动化工具。过程定义一个框架,为有效交付软件工程技术,这个框架必须创建。软件过程构成了软件项目管理控制的基础,并且创建了一个环境以便于技术方法的采用、工作产品(模型、文档、报告、表格等)的产生、里程碑的创建、质量的保证、正常变更的正确管理。15、在一个宏的操作序列中,如果既包含带条件的操作,又包含无条件的操作。则带条件的操作是否执行取决于条件式的真假,而没有指定条件的操作则会()。A、出错B、不执行C、无条件执行D、有条件执行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在宏的组成操作序列中,如果既存在带条件的操作又存在无条件的操作,那么带条件的操作是否执行取决于条件式的真假,而没有指定条件的操作则会无条件地执行。所以本题答案为C。16、下列关于报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报表只能输入数据B、报表只能输出数据C、报表可以输入和输出数据D、报表不能输入和输出数据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报表的知识。Access中的报表和窗体都是Access数据库的对象,窗体与报表的建立过程基本上是一样的;最终窗体一般显示在屏幕上,而报表通常打印在纸上:窗体可以有交互,而报表没有交互,也就是报表不能输入数据。17、在窗体上添加一个命令按钮(名为Commandl)和一个文本框(名为Textl),并在命令按钮中编写如下事件代码:PrivateSubCommandl_Click()m=2.17n=Len(Str$(m)+Space(5))Me!Textl=nEndSub打开窗体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在文本框中显示A、5B、8C、9D、10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基本字符串函数的知识。在VBA中,Str函数用于将数字转换成字符串,2.17转换成字符串“2.17”,后面再连接上5个空格,然后用Len函数来求长度。最后结果为10。18、设有课程关系模式:R(C#,Cn,T,TA)(其中,C#为课程号,Cn为课程名,T为教师名,Ta为教师地址)并且假定不同课程号可以有相同的课程名,每个课程号下只有一位任课教师,但每位教师可以有多门课程。关系R中对主属性的传递依赖为A、(C#,T)→TaB、C#→Cn,Cn→TaC、C#→T,T→TaD、C#→Tn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R关系模式中,不同课程号可以对应相同的课程名而每个课程号下只有一位任课教师,因此课程号和教师名为传递依赖、教师名和教师地址为传递依赖,因此R对主属性的传递依赖为“C#→T,T→Ta”。19、要在查找表达式中使用通配符通配一个数字字符,应选用的通配符是A、*B、?C、!D、#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通配符的知识。Access中的模糊查询和有效性规则设计中经常要用到通配符,常见的通配符有:“*”代表0个或多个任意字符;“?”代表一个任意字符;“#”代表一个任意数字字符;“口”代表与[]内任意一个字符匹配;“!”代表与任意一个不在方括号内的的字符匹配,必须与[]一起使用。20、己知“借阅”表中有“借阅编号”、“学号”和“借阅图书编号”等字段,每名学生每借阅一本书生成一条记录,要求按学生学号统计出每名学生的借阅次数,下列SQL语句中,正确的是A、Select学号,Count(学号)from借阅B、Select学号,Count(学号)from借阅GroupBy学号C、Select学号,Sum(学号)from借阅D、Select学号,Sum(学号)from借阅OrderBy学号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SELECT语句能够实现数据的筛选、投影和连接操作,并能够完成筛选字段重命名、多数据源数据组合、分类汇总和排序等具体操作。SELECT语句的一般格式为:SELECT[ALL|DISTINCT]*|<字段列表>FROM<表名1>[,<表名2>]…[WHERE<条件表达式>][GROUPBY<字段名>[HAVING<条件表达式>]][ORDERBY<字段名>[ASC|DESC]].其中:ALL表示查询所有符合条件的记录,默认值为ALL;DISTINCT表示查询要去掉重复行的所有记录;表示查询结果为整个记录,即包括所有的字段;<字段列表>使用“,”将项分开,这些项可以是字段、常数或系统内部的函数;FROM子句说明要查询的数据来自哪个或哪些表,可以对单个或多个表进行查询;WHERE子句说明查询条件,条件表达式可以是关系表达式,也可以是逻辑表达式;GROUPBY子句用于对检索结果进行分组,可以利用它进行分组汇总;HAVlNG必须跟随GROUPBY使用,它用来限定分组必须满足的条件;ORDERBY子句用来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ASC表示查询结果按某一字段值升序排列,DESC表示查询结果按某一字段值降序排列。由于题意中要求按学生学号统计出每名学生的借阅次数,所以应对学号进行分组,再利用CO[JNT实现统计功能。21、打开一个窗体,要通过选择窗体的数据输入与窗体方式,限制窗体所显示的记录,应使黑的宏操作命令是A、OpenReportB、OpenTableC、OpenFarmD、OpenQuery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OpenReport为打开报表,OpenTable为打开表,OpenForm为打开窗体,OpenQuery为打开查询,所以选项C正确。22、调用下面子过程,消息框显示的结果是SubSFun()Dimx,y,mx=100:y=200Ifx>yThenm=xElsem=yEndIfMsgBoxmEndSubA、300B、400C、100D、200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的if~else语句功能是将变量x和y中的较大值赋给变量m,所以选项D正确。23、启动窗体时,系统首先执行的事件过程是A、LoadB、ClickC、UnloadD、GotFocus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线性表的长度为n。在最坏情况下,比较次数为n-1的算法是()。A、顺序查找B、同时寻找最大项与最小项C、寻找最大项D、有序表的插入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顺序查找要逐个查看所有元素,会比较n次。在最坏情况下,寻找最大项无论如何需要查看表中的所有元素,n个元素比较次数为n一1。同时寻找最大项和最小项,需要为判断较大值和较小值分别进行比较,会有更多的比较次数。有序表的插入最坏情况下是插入到表中的最后一个元素的后面位置,则会比较n次。25、宏命令OpenForm的功能是()。A、打开窗体B、打开报表C、打开查询D、打开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宏命令OpenForm的功能是打开窗体;打开报表的宏命令是OpenReport,打开查询的宏命令是OpenQHery;打开表的宏命令是OpenTahle。故选择A选项。国家二级ACCESS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第3套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数据库设计中反映用户对数据要求的模式是()。A、内模式B、概念模式C、外模式D、设计模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概念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是全体用户公共数据视图。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用户的数据视图,给出了每个用户的局部数据描述,所以选择C。内模式又称物理模式,它给出了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2、公司的开发人员可以同时参加多个项目的开发,则实体开发人员和实体项目间的联系是A、多对多B、一对多C、多对一D、一对一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多对多关系是关系数据库中两个表之间的一种关系,该关系中第一个表中的一个行可以与第二个表中的一个或多个行相关。第二个表中的一个行也可以与第一个表中的一个或多个行相关。本题中,开发人员可以同时参加多个项目,而一个项目也需要多个开发人员来完成,因此,是多对多关系。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链表中,如果每个结点有两个指针域,则该链表一定是非线性结构B、在链表中,如果有两个结点的同一个指针域的值相等,则该链表一定是非线性结构C、在链表中,如果每个结点有两个指针域,则该链表一定是线性结构D、在链表中,如果有两个结点的同一个指针域的值相等,则该链表一定是线性结构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选项A叙述是错误的,如在双向链表中,每个结点有两个指针域,但该链表是线性结构;选项C叙述也是错误的,如每个二叉树的结点都有两个指针域,但是其结构是非线性结构;选项D叙述也是错误的,线性结构只有唯一的一个前驱和唯一的一个后继(头、尾除外);排除法可判断选项B正确。4、SQL的数据操纵语句不包括A、INSERTB、UPDATEC、DELETED、CHANGE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Insert语句用来向数据表中追加新的数据记录,Update语句用来修改数据表中已经存在的数据记录,Delete语句用来删除数据表中的记录,不存在change语句。5、对象可以识别和响应的某些行为称为A、属性B、方法C、继承D、事件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对象可以识别和响应的行为称为事件,事件是对象所能辨识和检测的动作,当此动作发生于某一个对象上时,其对应的事件便会被触发。6、某完全二叉树按层次输出(同一层从左到右)的序列为ABCDEFGH。该完全二叉树的中序序列为A、HDBEAFCGB、HDEBFGCAC、ABDHECFGD、ABCDEFGH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完全二叉树的特点是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节点数均达到最大值:在最后一层上只缺少右边的若干结点。根据上述特点,完全二叉树按层次输出(同一层从左到右)的序列为ABCDEFGH。可以得到其结构如下:所以此完全二叉树的中序序列是HDBEAFCG。所以选项A正确。7、若要将“产品”表中所有供货商是“ABC”的产品单价下调50,则正确的SQL语句是A、UPDATE产品SET单价=50WHERE供货商=“ABC”B、UPDATE产品SET单价=单价一50WHERE供货商=“ABC”C、UPDATEFROM产品SET单价=50WHERE供货商=“ABC”D、UPDATEFROM产品SET单价=单价-50WHERE供货商=“ABC”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UPDATE语句,直接更新一张表数据时,不使用FROM关键字,本题中要将产品单价下调50,即为单价=单价-50,单价=50将单价设置为50。8、有一个窗体“学生信息”,其中,若要用宏操作GoToControl将焦点移到“学号”字段上,则该宏操作的参数“控件名称”应设置为A、[Forms]![学生信息]![学号]B、[学生信息]![学号]C、[学号]![学生信息]D、[学号]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宏操作GoToControl的控件名称参数为必选项,输入将获得焦点的字段或控件的名称。根据题意,将要获得焦点的字段为“学号”,因此选择D选项。9、下列程序的功能是计算1到1000之间所有偶数之和,程序空白处应填写的语句是PrivateSubCommand_Click()DimxAsDoubleFori=1To1000If_______Thenx=x+iEndIfNextiDebug.PrintxEndSubA、iMod2=0B、xMod2=0C、iMod2<>0D、xMod2<>0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中利用For循环语句与If条件判断语句完成计算1到1000之间所有偶数之和。首先利用For循环使i从1至1000逐个变换,若i为偶数,则执行相加操作,因此应在If语句空白处填写iMod2=0。10、打开窗体时,触发事件的顺序是()。A、打开,加载,调整大小,激活,成为当前B、加载,打开,调整大小,激活,成为当前C、打开,加载,激活,调整大小,成为当前D、加载,打开,成为当前,调整大小,激活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打开窗体时,将按照下列顺序发生相应时间:打开(Open)→加载(Load)→调整大小(Resize)→激活(Activate)→成为当前(Current)。11、以下选项中表示定义了10个整型数构成的数组,数组元素为NewArray(1)至NewArray(10)的是()。A、DimNewArray(10)AsIntegerB、DimNewArray(1To10)AsIntegerC、DimNewArray(10)IntegerD、DimNewArray(1To10)Integer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选项A定义的是下标上限为10的整型数构成的数组,数组元素为NewArray(0)至NewArray(10)不满足题意。选项B中DimNewArray(1TO10)AsInteger为定义了10个整型数构成的数组,数组元素为NewArray(1)至NewArray(10)。选项C、D定义语句错误。因此符合题意的是B选项。12、Access数据库中,为了保持表之间的关系,要求在子表(从表)中添加记录时,如果主表中没有与之相关的记录,则不能在子表(从表)中添加该记录,为此需要定义的关系是A、输入掩码B、有效性规则C、默认值D、参照完整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参照完整性的知识。参照完整性指的是两个逻辑上有关系的表必须使得表里面的数据满足它们的关系。例如主表中没有相关记录就不能将记录添加到子表;子表中的记录删除时主表的相关记录随之删除;子表中的记录更新时主表的相关记录随之更新都是参照完整性的例子。13、软件是A、程序B、计算机系统C、程序、数据和文档的集合D、程序和数据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是包括程序、数据与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软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机器可执行的程序和数据;二是机器不可执行的,与软件开发、运行、维护、使用等有关的文档。14、OnErrorGoto0语句的含义是()。A、忽略错误并执行下一条语句B、取消错误处理C、遇到错误执行定义的错误D、退出系统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OnErrorGoto标号语句在遇到错误发生时程序转移到标号所指位置代码执行,一般标号之后都是安排错误处理程序。"OnErrorResumeNext"语句在遇到错误发生时不会考虑错误,并继续执行下一条语句。"OnErrorGoto0"语句用于取消错误处理。所以本题答案是B。15、下列关于SOL语句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INSERT语句可以向数据表中追加新的数据记录B、UPDATE语句用来修改数据表中已经存在的数据记录C、DELETE语句用来删除数据表中的记录D、CREATE语句用来建立表结构并追加新的记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SQL语句的知识。SQL语言的功能包含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查询和数据控制,其中CREATE语句用于创建表、索引或视图;INSERT语句用于向表中插入数据;DELETE语句用于删除基本表和视图中的元组;UPDATE语句用于更新数据表中的数据。16、在窗体上,设置控件Command0为不可见的属性是A、Command0.ColoreB、Command0.CaptionC、Command0.EnabledD、Command0.Visible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控件的可见属性的知识。在VBA中,要想使某个控件可见,则使其Visible属性为True;要想使某个控件可用,则使其Enabled属性为True。17、下面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A、数据冗余度高B、数据具有完整性C、数据共享性好D、数据独立性高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①实现数据共享;②减少数据的冗余度;③数据的独立性;④数据实现集中控制;⑤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⑥故障恢复。数据库中的表只能尽量避免数据的重复,不能避免一切数据的重复。所以选项A为正确答案。1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Sub过程无返回值,不能定义返回值类型B、Sub过程有返回值,返回值类型只能是符号常量C、Sub过程有返回值,返回值类型可在调用过程时动态决定D、Sub过程有返回值,返回值类型可由定义时的As子句声明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用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A、关系模型B、层次模型C、网状模型D、数据模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层次模型是最早发展出来的数据库模型。它的基本结构是树形结构,这种结构方式在现实世界中很普遍,如家族结构、行政组织机构,它们自顶向下、层次分明。关系模型:用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关系模型的特点:关系模型与非关系模型不同,它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上的。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无论实体或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关系表示。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关系。本题答案为A。20、窗体中有命令按钮run34,对应的事件代码如下:PrivateSubrun34_Enter()DimsumAsInteger,aAsInteger,bAsInteger,iAsIntegerFori=1To10num=InputBox("请输入数据:","输入")IfInt(num/2)=num/2Thena=a+1Elseb=b+1EndIfNextiMsgBox("运行结果:a="&Str(a)&",b:"&Str(b))EndSub运行以上事件过程,所完成的功能是A、对输入的10个数据求累加和B、对输入的10个数据求各自的余数,然后再进行累加C、对输入的10个数据分别统计奇数和偶数的个数D、对输入的10个数据分别统计整数和非整数的个数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因num变量为整型,所以每次输入的数据是整数,int函数是取整函数,如果hum为整数,则int(hum/2)与num/2相等,否则不等,所以此事件代码完成的功能是统计输入奇数与偶数的个数。21、下列可以建立索引的数据类型是A、文本B、超级链接C、备注D、OLE对象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索引可以加快对数据的查询速度,索引文件作为一个独立的文件进行存储,文件中包含指向表记录的指针,建立索引后,表中记录的物理顺序不变,本题选项中只有文本数据类型可以建索引,其他数据类型都不可建索引。22、如果在查询条件中使用通配符“[]”,其含义是A、错误的使用方法B、通配不在括号内的任意字符C、通配任意长度的字符D、通配方括号内任一单个字符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通配符[]表示匹配在字符集中指定的任何一个字符。23、要在报表的最后一页底部输出信息,应设置的是A、报表页眉B、页面页脚C、报表页脚D、报表主体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报表页眉一般用于显示报表的标题,它只在报表首页的顶端显示一次;页面页脚一般包含有页码或控制项的合计内容,数据显示安排在文本框和其他一些类型控件中;报表页脚一般是在所有的主体和组页脚输出完成后才会出现在报表的最后面,可以输出整个报表的计算汇总或其他的统计信息;报表主体用来定义报表中最主要的数据输出内容和格式,将针对每条记录进行处理,综上所述,所以选项C正确。24、关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叙述正确的是A、它需要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B、还不能使数据库与应用程序分开C、只是逻辑上分布,物理上集中D、只是物理上分布,逻辑上集中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下列事件不属于Access中的事件的是A、键盘事件B、鼠标事件C、窗口事件D、控件事件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Access中的事件主要有键盘事件、鼠标事件、对象事件、窗口事件和操作事件,没有控件事件。国家二级ACCESS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第4套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将两个关系拼接成一个新的关系,生成的新关系中包含满足条件的元组,这种操作称为A、选择B、投影C、联接D、并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关系运算的知识。关系运算共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集合运算如并、交、差和笛卡尔积;还有一类是专门的关系运算,其中包括选择、投影、连接和自然连接。选择运算是在关系中选择满足条件的元组:投影运算是在关系中指定某些属性所组成新的关系;联接运算是将两个关系拼接成一个新的关系,生成的新关系中包含满足条件的元组;自然联接是在等值连接的基础上去除重复的属性。2、在学生表中要查找年龄大于18岁的男学生,所进行的操作属于关系运算中的A、投影B、选择C、联接D、自然联接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关系运算有选择、投影、联接与自然联接。选择: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冗组的操作;投影:从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十属性组成新的关系;联接:将两个关系模式拼接成一个更宽的关系模式,生成的新关系中包含满足联接条件的元组;所以从学生表中查找年龄大于18周岁的男学生应该属于选择操作。3、每所学校都有一名校长,而每个校长只在一所学校任职,则实体学校和实体校长之间的联系是()A、—对一B、一对多C、多对一D、多对多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每所学校只有一名校长,每个校长只在一所学校任职,则实体学校和实体校长之间是一对一的联系。4、下面显示的是查询设计视图的“设计网络”部分,从此部分所示的内容中可以判断出要创建的查询是A、删除查询B、生成表查询C、选择查询D、更新查询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查询设计器的知识。对于本题给出的图片,注意到有“更新到”这一特殊行,就应该知道这是一个更新查询。同理,删除查询应该有“删除”这一行,追加查询应该有“追加到”这一行。而生成表查询没有特殊的行。5、设表的长度为n。在下列结构所对应的算法中,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最低的是A、堆排序B、有序链表查找C、希尔排序D、循环链表中寻找最大项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在循环链表中寻找最大项算法是,首先取出第一个数作为最大数,然后和后面的所有项进行比较查找。因此,比较次数为n-1。6、从多个关系中抽取出所需要的属性组成新关系,应使用的操作是A、查询运算B、连接运算C、投影运算D、选择运算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关系运算包括投影、选择和联接。选择运算是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那些元组,这种运算是从水平方向抽取元组;投影运算是从关系模式中挑选若干属性组成新的关系,这是从列的角度进行的运算,相当于对关系进行垂直分解;连接运算是将两个关系拼接成一个新的关系,生成的新关系中包含满足条件的元组。选择运算和投影运算都是针对于一个关系进行操作,而连接运算是针对多个运算进行操作。7、下面属于应用软件的是A、学生成绩管理系统B、UNIX操作系统C、汇编程序D、编译程序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应用软件;UNIX操作系统属于系统软件;编译程序和汇编程序属于支撑软件。8、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主要文档是A、确认测试计划B、初步的用户手册C、需求规格说明书D、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需求分析的最终结果是生成软件需要规格说明书,可以为用户、分析人员和设计人员之间的交流提供方便,可以直接支持目标与确认,又可以作为控制软件开发进程的依据。9、在Access的数据表中删除一条记录,被删除的记录A、可以恢复到原来设置B、被恢复为最后一条记录C、被恢复为第一条记录D、不能恢复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在ACCESS数据库中,删除表中的记录是不能恢复的。10、有关系如下图所示:若B为键,则最后一条记录违反了A、实体完整性约束B、参照完整性约束C、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D、以上都不正确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关系模型中可以3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约束、参照完整性约束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约束是指,若属性M是关系的主键,则属于M中的属性值不能为空值。属性B为主键,最后一个记录为空,违反了实体完整性约束,选项A正确。11、数据模型包括数据结构、数据完整性约束和A、查询B、数据类型C、关系运算D、数据操作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数据模型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所以选项A正确。12、在数据表中筛选记录,操作的结果是A、将满足筛选条件的记录存入一个新表中B、将满足筛选条件的记录追加到一个表中C、将满足筛选条件的记录显示在屏幕上D、用满足筛选条件的记录修改另一个表中已存在的记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使用数据库表时,经常需要从很多的记录中挑选出满足条件的数据进行处理,例如从教师表中查询所有男教师的信息。这时需要对记录进行筛选。所谓筛选记录是指经过筛选后的表,只显示符合条件的记录,而那些不符合条件的记录将被隐藏起来。13、如果字段“岗位津贴”的取值范围为800~10000,则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有效性规则是A、>=800and<=10000B、[岗位津贴]>=800and[岗位津贴]<=10000C、岗位津贴学>=800and岗位津贴<=10000D、800<=[岗位津贴]<=10000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中“岗位津贴”字段的取值范围为800~10000,并且包含800和10000。选项A、选项B和选项C都是正确的表达式。选项D中因为“<=”符号是用于数值比较的双目运算符,结合方向为从左到右。第一步计算出800<=[考查成绩]的结果值为“true"或“false”的逻辑值,当与第二个<=做比较操作时,左边的true/false值会强制类型转换为数值-1/0,然后跟<=右边值比较,永远小于10000,最后的结果是布尔值“真”,进而起不到约束输入的作用,综上可知,所以应选择选项D。14、在宏表达式中要引用Forml窗体中的txt1控件的值,正确的引用方法是A、Forml!txt1B、txt1C、Forms!Form!!txt1D、Forms!txt1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在输入条件表达式时,会引用窗体或报表上的控件值。可以使用如下的语法:Forms![窗体名]![控件名]或[Forrns]![窗体名]![控件名]Repots[[报表名]![控件名]或[Reports]![报表名]![控件名]15、InputBox函数的返回值类型是A、数值B、字符串C、变体D、数值或字符串(视输入的数据而定)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输入框的知识。InputBox函数用于在屏幕上弹出一个输入框,框中有若干提示信息,同时接收用户输入的值作为返回值,该值类型是一个字符串。16、VBA表达式3*3\3/3的输出结果是A、0B、1C、3D、9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VBA中运算符的知识。在VBA中的运算符都具有其优先级,最基本的就是算术运算符>连接运算符>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在各个种类的运算符中还有不同的优先级,比如在算术运算中乘法和除法的优先级就高于整除运算,所以本题的表达式实际上是(3*3)\(3/3),结果为9。17、能够实现从指定记录集里检索特定字段值的函数是A、DCountB、DlookupC、DMaxD、DSum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系统函数的知识。DCount函数可用于确定指定记录集中的记录数;DMax函数可用于确定指定记录集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DSum函数可用于计算指定记录集中值集的总和;DLookup函数可用于从指定记录集获取特定字段的值。18、在窗体中有一个命令按钮Commandl,编写事件代码如下:PrivateSubCommandlClick()DimSAsIntegerS=P(1)+P(2)+P(3)+P(4)debug.PrintSEndSubPublicFunctionafNASInteger)DimSumAsIntegerSum=0Fori=1ToNSum=Sum+iNextiP=SumEndFunction打开窗体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输出结果是A、15B、20C、25D、35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从函数P的代码可知,其功能是计算从1到N的和,在命令按钮的单击事件代码中,可知S为P(1),P(2),P(3),P(4)的和,显然P(1)=1,P(2)=1+2=3,P(3)=1+2+3=6,P(4)=1+2+3+4=10,所以S=1+3+6+10=20。19、执行语句:MsgBox"A从A",vbOKCancel+vbQuestion,"BBBB"之后,弹出的信息框A、标题为“BBBB”、框内提示符为“晾叹号”、提示内容为“AAAA”B、标题为“AAAA”、框内提示符为“惊叹号”、提示内容为“BBBB”C、标题为“BBBB”、框内提示符为“问号”、提示内容为“AAAA”D、标题为“AAAA”、框内提示符为“问号”、提示内容为“BBBB”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Access的“切换面板”归属的对象是()。A、表B、查询C、窗体D、页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有关字段属性,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字段大小可用于设置文本、数字或自动编号等类型字段的最大容量B、可以用任意类型的字段设置默认值属性C、有效性规则属性是用于限制此字段输入值的表达式D、不同的字段类型,其字段属性有所不同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在数据表中,使记录左移一屏的快捷键为A、下箭头B、PgDnC、PgUpD、Ctrl+PgDn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非完全二叉树可以采用顺序存储结构B、有两个指针域的链表就是二义链表C、有的二叉树也能用顺序存储结构表示D、顺序存储结构一定是线性结构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在计算机中,二叉树为非线性结构,通常采用链式存储结构,但对于满二叉树和完全二叉树来说,可以按层进行顺序存储。因此A项错误,c项正确。虽然满二叉树和完全二叉树可以采用顺序存储结构,但仍是一种非线性结构,因此D项错误。双向链表也有两个指针域,因此B项错误。24、打开“学生表”,其中包括“特长”字段,使用“查找和替换”功能,若设置的内容如下所示。则查找的结果是()。A、定位到字段值仅为“善于交际”的一条记录B、定位到字段值包含了“善于交际”的一条记录C、显示字段值仅为“善于交际”的所有记录D、显示字段值包含了“善于交际”的所有记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查找和替换”对话框的“查找内容”文本框中输入文本“善于交际”,则仅会定位到数据表“特长”字段中包含“善于交际”文本的第一条记录。故选择B选项。25、在VBA中要打开名为“学生信息录入"的窗体,应使用的语句是()。A、DoCmd.OpenForm"学生信息录人"B、OpenForm"学生信息录入"C、DoCmd.OpenWindow"学生信息录入"D、OpenWindow"学生信息录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在VBA中打开窗体的命令格式如下:DoCmd.OpenForm(FormName,View,FilterName,WhereCondition,DataMode,WindowMode,Ope.nArgs);其中FormName是必需的,是字符串表达式,表示当前数据库中窗体的有效名称。故选择A选项。国家二级ACCESS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第5套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可以插入图片的字段类型是A、文本B、备注C、OLE对象D、超链接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OLE对象指字段允许单独地链接或嵌入OLE对象(例如M—icrosoftWord文档、MicrosoftExcel电子表格、图像、声音或其他二进制数据),可以将这些对象链接或嵌入到MicrosoftAccess表中。2、下列排序方法中,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最小的是A、冒泡排序B、快速排序C、堆排序D、直接插入排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排序方法中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的大小如下表:根据上表可知选项C正确。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的是A、可封装B、自顶向下C、模块化D、逐步求精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结构化设计方法的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自项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限制使用goto语句。4、要限制宏操作的操作范围,可以在创建宏时定义()。A、宏操作对象B、宏条件表达式C、窗体或报表控件属性D、宏操作目标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宏是由一个或多个操作组成的集合,其中的每个操作都能够自动地实现特定的功能。宏可以是包含操作序列的一个宏,也可以是一个宏组。如果设计时有很多的宏,将其分类组织到不同的宏组中会有助于数据库的管理。使用条件表达式可以决定在某些情况下运行宏时,某个操作是否进行。所以本题答案为B。5、在关系运算中,投影运算的含义是()。A、在基本表中选择满足条件的记录组成一个新的关系B、在基本表中选择需要的字段(属性)组成一个新的关系C、在基本表中选择满足条件的记录和属性组成一个新的关系D、上述说法均是正确的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关系运算的知识。关系运算共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集合运算如并、交、差和笛卡尔积;还有一类是专门的关系运算,其中包括选择、投影、连接和自然连接。选择运算是在关系中选择满足条件的元组;投影运算是在关系中指定某些属性所组成新的关系;连接运算是将两个关系拼接成一个新的关系,生成的新关系中包含满足条件的元组;自然连接是在等值连接的基础上去除重复的属性。6、每张报表可以有不同的节,一张报表至少要包含的节是()。A、主体节B、报表页眉和报表页脚C、组页眉和组页脚D、页面页眉和页面页脚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在报表中,主体节用来定义报表中最主要的数据输出内容和格式,将针对每条记录进行处理,也是报表中不可缺少的节。7、数据类型是()。A、字段的另一种说法B、决定字段能包含哪类数据的设置C、一类数据库应用程序D、一类用来描述Access表向导允许从中选择的字段名称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数据类型的知识。表由记录和字段组成,每个字段都有数据类型,它决定了字段能够包含哪类数据。8、软件设计中模块划分应遵循的准则是A、低内聚低耦合B、高内聚低耦合C、低内聚高耦合D、高内聚高耦合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耦合性与内聚性是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标准。一般一个较优秀的软件设计,应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即减弱模块之间的耦合性和提高模块内的内聚性,有利于提高模块的独立性。9、在窗体中添加一个名称为Commandl的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事件代码:PrivateSubCommandl_Click()a=75Ifa>60Thenk=1Elselfa>70Thenk=2Elselfa>80Thenk=3Elselfa>90Thenk=4EndlfMsgBoxkEndSub窗体打开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则消息框的输出结果是A、1B、2C、3D、4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多分支选择的知识。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只要知道这是一个多分支选择结构,当执行某分支后就会退出分支执行分支下面的语句就可以做对。本题中第一个分支条件就得到满足,所以执行k=l后退出分支结构,最终结果k=l。10、某窗体中有一命令按钮,在"窗体视图"中单击此命令按钮,运行另一个应用程序。如果通过调用宏对象完成此功能,则需要执行的宏操作是()。A、RunAppB、RunCodeC、RunMacroD、RunSQL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RunApp操作是启动另一个MicrosoftWindows或MS-DOS应用程序;RunCode操作是执行VisualBasic函数;RunMacro操作是执行一个宏;RunSQL操作是执行指定的SQL语句以完成操作查询。所以本题答案为A。11、在打开窗体时,依次发生的事件是A、打开(Open)→加载(Load)→调整大小(Resize)→激活(Activate)B、打开(Open)→激活(Activate)→加载(Load)→调整大小(Resize)C、打开(Open)→调整大小(Resize)→加载(Load)→激活(Activate)D、打开(Open)→激活(Activate)→调整大小(Resize)→加载(Load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打开或关闭窗体,或者在窗体之间移动,或者对窗体中数据进行处理时,将发生与窗体相关的事件。由于窗体的事件比较多,在打开窗体时,将按照下列顺序发生相应的事件:打开(Open)→加载(Load)→调整大小(Resize)→激活(Activate)→成为当前(Current)。12、启动窗体时,系统首先执行的事件过程是A、LoadB、ClickC、UnloadD、GotFocus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打开或关闭窗体,在窗体之间移动,或者对窗体中数据进行处理时,将发生与窗体相关的事件。由于窗体的事件比较多,在打开窗体时,将按照下列顺序发生相应的事件:打开(Open)→加载(Load)→调整大小(Resize)→激活(Activate)→成为当前(Current)如果窗体中没有活动的控件,在窗体的“激活”事件发生之后仍会发生窗体的“获得焦点”(GotFocus)事件,但是该事件将在“成为当前”事件之前发生。在关闭窗体时,将按照下列顺序发生相应的事件:卸载(Unload)→停用(Deactivate)→关闭(Close)如果窗体中没有活动的控件,在窗体的“卸载”事件发生之后仍会发生窗体的“失去焦点”(LostFocus)事件,但是该事件将在“停用”事件之前发生。13、在数据库中,数据模型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A、查询B、数据类型C、关系运算D、数据约束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在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模型有三个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约束条件。其中数据的约束条件包括三种:实体完整性约束条件、参照完整性约束条件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因此选项D正确。14、在报表中,要计算“数学”字段的最高分,应将控件的“控件来源”属性设置为A、=Mas([数学])B、Max(数学)C、=Max[数学]D、=Max(数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报表控件数据来源的知识。报表的控件来源必须以“=”引出;控件来源可以设置成有关字段的表达式,但是字段必须用“口”括起来;要计算最高分可以使用函数Max()。15、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得到的结果是A、数据字典B、E-R模型C、关系模型D、物理模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一个完整的数据库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六个阶段:需求分析:分析用户的需求,包括数据、功能和性能需求;概念结构设计:主要采用E-R模型进行设计,包括画E-R图;逻辑结构设计:通过将E-R图转换成表,实现从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数据库物理设计:主要是为所设计的数据库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路径;数据库的实施:包括编程、测试和试运行;数据库运行与维护:系统的运行与数据库的日常维护。所以选项B正确。16、下面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A、数据冗余度高B、数据具有完整性C、数据共享性好D、数据独立性高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①实现数据共享;②减少数据的冗余度;③数据的独立性;④数据实现集中控制:⑤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⑥故障恢复。数据库中的表只能尽量避免数据的重复,不能避免一切数据的重复。所以选项A为正确答案。17、Access的数据库类型是()。A、层次数据库B、网状数据库C、关系数据库D、不能确定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MicrosoftAccess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各种数据库对象来管理数据库中的数据。所以本题答案为C。18、数据库应用系统包括A、数据库语言、数据库B、数据库、数据库应用程序C、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D、数据库管理系统标准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