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9.青山不老》说课稿和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9.青山不老》说课稿和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9.青山不老》说课稿和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9.青山不老》说课稿和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9.青山不老》说课稿和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青山不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青山不老》,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五个部分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青山不老》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用清新的笔触向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独立阅读能力,能在读中思考、感悟。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其主动性,让他们自主阅读理解,最后读写结合,进行能力迁移,情感升华。三、说教学目标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再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会写课文中的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2、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及创造这一奇迹的环境,从而体会老人绿化家园,造福子孙的伟大情怀。3、能正确理解课题“青山不老”的含义。四、说教学重难点1、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及创造这一奇迹的环境,从而体会老人绿化家园,造福子孙的伟大情怀。2、能正确理解课题“青山不老”的含义。五、说教法学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本着“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教学思路,我将此理念贯穿渗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品读感悟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六、说教学流程(一).导入2019年为了庆祝祖国70华诞,全国举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而出乎意料之外,一位晋西北默默无闻的山野老农,一个手端一杆旱烟的瘦小老头却得到了很多人的提名,推荐人是著名的新闻记者——梁衡。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山野老农,走进这座不老的青山。(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由“感动中国”人物为切入点,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节与众不同的语文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自主检测。1.检查字词(1)、出示新词肆虐盘踞铁锹险恶淤泥恭敬荡漾劲挺归宿(2)、指名认读词语,指导书写。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人物)(做了什么事),创造了了不起的。(设计意图:提前给学生布置了自主学习任务,此处只是简单的检查,了解学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在主要内容,为后面的阅读扫清了障碍。)(三)、独学: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速读课文,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你的感受。2.出示: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设计意图:借助具体数字、精彩语句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四)、对学:老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这一奇迹的?(学法指导:先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在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最后小对子交流。)交流(预设)大环境:险恶小环境:艰苦师引:面对五位老汉的离去,老人没有离开,依旧选择了——(课件出示)种树!;面对老伴的过世,他也没有离开,还是选择了——种树!!面对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选择的还是——种树!!!。师:15年啊,绿色披上了青山,而青丝却变成了白发,死亡带走了他的亲人,也正一步步向他逼近,但是,老人没有离开,他不走,是因为——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他不走,是因为——他觉得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从老人的故事中,你觉得他是一位()老人?(设计意图:借助图片、背景资料,让学生理解环境之险恶,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的艰辛,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苦。但老人就是这样不懈、不屈地拼搏着、努力着,造福大家,将奇迹层层深入地阅读中深化,让老人的形象在细细品读中高大。)(五)、群学: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到底是什么与日月同辉,山川共存呢?师: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群学中畅谈,理解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实现了合作学习中从学生认知起点出发,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感受老人的艰辛和决心。)(六)、拓展:1.我想对种树老人说:。我想所有人说:。2.黑龙江省铁力市市政府在铁力林区前修建了马永顺纪念馆、马永顺林纪念碑,将铁力林业局第二中学改名为马永顺中学。3.小练笔:马永顺老人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假如你在现场,请为他写上颁奖词。(设计意图:拓展内容紧扣文本,让学生对这位山野老农有了更深的认识,真正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4.推荐阅读:《环保童话》(七)、作业超市1.完成大册子19课。2.自主阅读植树造林相关知识,联系课文,写下自己的体会。(设计意图:拓宽作业渠道,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感受到作业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以上仅是我对这节课的初步设想,当然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因势利导、随机应变,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预设与生成共精彩。《19、青山不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青山不老》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和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定决心。本课教学目标:1、识“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二、说教法学法我校倡导高效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与《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中提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一理念不谋而合。我将此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将此理念贯穿渗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来制定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以读代讲,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法,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质疑、讨论、交流从而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质量三、说教学过程首先,直奔主题,概括文章内容提出:谁,做了什么事,创造了奇迹?指导概括文章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结合文章关键词,概括文章内容。让学生第一次拿到文本时,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能捕捉并提炼课文的重要信息,对《青山不老》这篇课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方法。其次,利用导读,解决问题,设问导读提出两个问题,先学生自己完成,然后在小组交流,不仅培养学生自学,还能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指导,交流方法。第三,互动释疑,精讲点拨。在第一个问题中,我先示范读,指导学生怎样朗读,尤其抓关键的词语重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意思。后面的两个句子,学生用这种方法去体验。做到“授之以渔”。第二个问题通过读也能找到答案。再以图片、课外知识的补充,使学生有更深感悟。在理解“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我提出:老人能与山水共同存在,与日月一起发出光辉吗?学生迅速明白另一种东西的含义。并引导学生带着这份感动朗读这句话,孩子们读得很用心。随着追问:青山会老吗?学生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的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老。第四,通过一个小练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整堂课我本着这种思想进行设计。《19*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归宿、劲挺、荡漾、风雨同舟”等词语。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理解文章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根据本课生字的特点,可以通过形声字归类和形近字区分的方法识记生字。注意“粼”是前鼻音,“擎、杖”是后鼻音。本课生字大部分集中在第二自然段,在学习段落时可重点理解“肆虐、盘踞、擎”等字词。指导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理解这些字词。2.阅读理解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不同于精读课文,在阅读方法上,教师要更多地放手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本课的学习,要参照阅读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可根据阅读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带动全文的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通过读课文、质疑问难、朗读想象等途径,使学生认识到老农通过15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将原来狂风肆虐、沙尘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荡漾的青山。3.表达运用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学准备】(1)搜索资料,了解课文写作背景。(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他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了解背景1.课件出示山西省地图,认识晋西北的位置。2.出示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风沙四起、黄沙漫天、飞沙走石、荒无人烟、穷山恶水、土地沙漠化)3.课件出示绿意盎然的山林图。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幅山林图吗?(树木茂密、生机勃勃、绿树成荫)4.同学们,这两幅图都来自中国的晋西北的风光,为什么有如此大的不同呢?你们可知道,这绿意盎然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着的追求。是他为一块块黄土披上绿衣,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认识这位老人吧!5.齐读课题:青山不老。【设计意图】在学生对晋西北环境缺乏认知的情况下,通过图片的形象感知,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文本的学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课件出示:阅读提示:1.默读课文,说说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2.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2.检查自读情况。检查词语认读,正音。课件出示:粼粼肆虐盘踞记载擎天铁锹拐杖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阅读提示”引路,明确课堂学习要求。三、小组合作,感悟奇迹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的?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2.小组交流。3.小组展示,教师点拨。(1)老人创造的奇迹:①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点拨:一亩约六百六十七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六十平方米,那三千七百亩林网相当于多少个教室的面积?谈谈你的感受。(十五年如一日的执着,凭一己之力,绿化面积竟如此广阔!)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这了不起的奇迹!②窗外是参天的杨柳。……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两个“全”字让人感受到了树木郁郁葱葱,绿意盎然。)③杨树、柳树,如臂如股……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体会树的茁壮、顽强、勇敢。)(2)老人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创造的奇迹:①体会大环境的险恶。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竟创造了这块绿洲。(第2自然段)点拨1:说说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环境的险恶。(大风肆虐、干旱、霜冻、沙尘暴、风吹沙起、逆吹牛马使倒行)课件出示:晋西北风沙防治刻不容缓山西地处沙漠化扩展前沿,而晋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这些主要分布于大同、朔州、忻州三市的16个县(区)的风沙带,土地沙漠化面积每年都在增加。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经成为当地人最大的敌人。点拨2:说说你对“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的理解。②体会小环境的艰苦。(第3自然段)点拨:说说老人生活的小环境条件怎么样。(生活条件简陋,生活简朴、单调,吃住简单。)四、再读课文,领悟青山不老1.这样一位平凡的山野老农,为什么能放弃与儿女的团聚、放弃享清福的日子,而选择屋后的青山作为自己生命的归宿呢?2.指名交流。课件出示: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1)指名读,思考:“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2)“另一种东西”指的是什么?老人真的能与山水永远同在吗?他能像日月一样发出光辉吗?(3)齐读句子。3.思考: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青山”指苍翠的高山,“不老”指永远不会老。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面上说青翠的高山永远不会老,实际上是暗指老人种树的精神与世共存。以“青山不老”为题,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题。)4.小结:只要老人的精神长存,我们的青山怎么会老呢?它将万古长青。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如今这位老人已离开了我们,看着这一片青山,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