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伦理与法规复习_第1页
新闻伦理与法规复习_第2页
新闻伦理与法规复习_第3页
新闻伦理与法规复习_第4页
新闻伦理与法规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伦理=正确VS.正确的决定--真实与忠诚--个人与群体--短期与长期--公正与怜悯伦理问题是对与对的问题对VS对的决定=伦理两难对VS错的决定=道德诱惑做一个好的决定,而不是一个“对”的决定好的决定基于逻辑和理性以及全面的考虑。

做出決定

事實(定義)Facts(Definition)

效忠Loyalties價值Values原則PrinciplesThePotterBox伦理决策模型

权威法律,父母,老板、规定,(外在规范)合逻辑解决问题同时不带来新问题DECISION先例历史经验

情感个人直观感受

(内在)新聞事件選擇對誰負責

群體利益概括價值取向參照倫理原則人类及社会观点

書面道德準則作出決定或政策回馈現實社會博克模式

Bok’sEthicalDecision-makingframework问自己:你对你选择的行为的内心感觉如何?问专家:是否存在另一种能达到同一目标而不会引发伦理问题的行为方式?问相关人:我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怎样的影响?相同题材不同选择M.Herald(1986)DailyNews(1988)事实社区住房供给存在种族歧视价值新闻监察责无旁贷,特定欺骗行为并非不可接受无论如何不可以欺骗,获取事实无需欺骗原则功利主义绝对命令效忠社会、自我、雇主社会和被访者人格权利、专业理念、受众决定经讨论决定使用暗访,由不同肤色的记者扮演承租人,比较各自体验,揭示其中种族歧视,短时推出报道报社两次审批不通过,最后否决暗访计划,进行深入调查,历时一年推出翔实报道,获普利兹奖提名学习本课:案例分析方法案例分析的方法:

了解更多的复杂的职业伦理情况

了解做伦理决策的语境。

想到做这一决定的结果。

学会在何时、要如何妥协和接受。二、新闻伦理的两难悖论隐私权界说。美国学者瓦伦和布兰代斯在1890年发表《哈佛法学评论》的《隐私权》一文,奠定了隐私权的法理基础。隐私权的诞生。罗伯逊诉罗切斯特折叠箱公司案纽约州隐私权诞生。隐私权成为公认的基本人权。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第12条规定:“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和通信不得任意干涉,他的名誉和荣誉不得加以攻击。人人有权享受法律保护,以免受这种干涉或攻击。”

1966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7条规定:

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和通信不得加以任意或非法干涉,他的荣誉和名誉不得加以非法攻击;人人有权享受法律保护,以免受这种干涉或攻击。何谓隐私权隐私权:公民个人和死者所享有的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悉和公开、个人生活不受外界非法侵扰,个人私事的决定不受非法干涉的一种独立人格权。个人信息的保密个人生活不受干扰的权利个人私事决定不受非法干涉的权利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我国以往对隐私权实行间接保护:将侵害隐私权归为侵害名誉权予以保护。有法理的合理性。名誉侵权和隐私侵权的本质区别:侵害的内容不同;侵害的方式不同;行为的心理状态不同;享有的主体范围不同。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宪法:82宪法;法律:《邮政法》、《未成年人法》等;行政法规:《艾滋病监测管理若干规定》、《个人存款帐户实名制规定》;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民法通则意见》、《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名誉权解答》。直接保护2010年7月1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第三十六条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新闻报道侵犯隐私权的表现形式普罗瑟《美国侵权行为法重述》的分类:未经许可侵入他人生活的隐私领域;披露令人难堪的信息;盗用姓名和肖像;美国:姓名、肖像属于隐私权保护的内容;是“为了自己使用或者为了自己的利益”。中国:肖像权是一种独立的人格权。予人错误印象的曝光。公民的正确形象也属于隐私权保护的范围;这种歪曲具有严重冒犯的性质;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实际上的恶意”。我国对新闻隐私侵权的分类侵入私生活领域:包括强制侵入和秘密侵入。关于入侵目标的界定;行为人以自己的行为显示自己在主观上确有隐私的愿望,这种愿望客观上是社会可以接受的。

隔绝地点包括私人产业;私人地点如果发生公共事件,进入即为合法。隐私侵权之一:侵入私生活领域侵入方式:包括实体和非实体两种。窃听电话;“麦考尔诉《路易斯维尔时报》”案。A监视;A侵入住宅;私拆信件及偷窥他人文件资料;我国法律对于公民通信自由的保护,也应理解为是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侵入互联私生活区域。2000年10月颁布的《电信条例》:A“电信用户依法使用电信的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隐私侵权之二:公布、宣扬隐私不当公开他人家庭住址、家庭电话号码等信息,或者公开他人财产状况、家庭生活、生理缺陷等个人隐秘事项;不当公开他人婚外恋与婚外性关系;对普通公民与公众人物要区分对待;即使对公众人物的披露也要本着严肃高尚的原则。不当挖掘名人婚恋状况;要正确判断其新闻价值,不能过度炒作。其次尊重名人的人格尊严;切忌夸张、轻佻的描写。新闻报道侵犯隐私权的表现形式未经许可在报道中公布他人已经成为历史的犯罪记录或其他有碍声誉的经历。未经当事人同意,随意公开刑事案件尤其是性犯罪案件受害人的姓名、地址和其他足以使人辨认的特征。各国新闻界公认的准则是:对性侵害的被害人,在新闻报道中实行匿名原则。违反有关法律规定,在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报道中,在法庭未判决前,披露未成年人姓名、住址、照片等可能泄露未成年人的资料。关于知情权知情权:是公民对于国家的重要决策、政府的重要事务以及社会上发生的与普通公民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有了解和知悉的权利。知情权的内容: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执政党的大政方针;政府掌握的一切关系到公民权利和利益、公民个人想了解或者应当让公民个人了解的其他信息。知情权发展历史1945年1月美联社经理肯特·库柏首次提出;1644年英国诗人约翰•密尔顿发表《论出版自由》:

“虽然各种学说流派可以随便在大地上传播,然而真理却已亲自上阵;我们如果怀疑她的力量而实行许可制和查禁制,那就是伤害了她。让她与虚伪交手吧。谁又看见过真理在放胆地交手时吃过败仗呢?”制度规章保障知情权的实现: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规定;1951年,芬兰颁布《政府文件公开法》;1966年,美国通过了《信息自由法案》。知情权在我国虽然不是公民的法定权利,但有宪法保障。《宪法》第5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面临问题:制度不健全;公民知情权与某些个人或集团利益的冲突;“定南《人民日报》收报”事件;知情权在地域分布上失衡;《政府公开信息条例》1998年课题到立项2007年4月24日颁布——“十年破冰”“知情权”:明确把政府公开信息作为政府义务;“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双向公开;救济手段;信息发布协调机制;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

媒体要有知情权公众要享有知情权,意味着媒体要首先“知情”。媒体的“知情”具体又表现在新闻记者权利的体现上。国际:采访自由、通讯自由、出版自由和批评自由;我国:采访权、报道权、批评权、评论权。知情权的实现是媒体公信力的保障;“非典报道”带来的教训和反思。记者合法权益的维权组织。中国记协维护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委员会;有协调作用;不具强制力;记者权利尚未有法律明文规定。隐私权和知情权存在冲突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天然对抗性。知情权是保障公民对与己有关的事项和公共事务了解的一种公权利,是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基础,也是保护自己各种权益不受侵害的有效手段。公民有保护自己的私生活不受侵犯的要求。新闻机构不择手段获取能创造商业利益的信息,严重侵犯隐私权。“戴安娜之死”的教训;公民强烈呼吁制订隐私法;日本传媒呼吁媒体检讨自己的集体良知;《东周刊》“刘嘉玲裸照风波”考验媒体的权利平衡。解决之道“公共利益”原则;新闻媒介对有关公众利益事件的报道,只要报道不是对社会善良风俗具有粗暴及攻击性的误导,也不是明知错误而又刻意加以报道,即不构成侵犯他人隐私权。“高官无隐私”:高级官员的私人财产可以公开报道;高官不良行为和不道德行为可以报道;高级官员的才能不算隐私。

结合新闻价值标准和公众兴趣原则。隐性采访争议种种隐性采访:指记者不公开身份或不公开采访目的,采用能够获得信息的各种方式从事的的采访活动。隐性采访三种类型:观察亲历测试隐性采访的兴起。西方大众化报纸时期的黄色新闻之战中大显身手;道德放任主义的恶果迫使隐性采访自律性规范形成;主流媒体中,隐性采访不再是常规采访方法。隐性采访在我国大热的背景和原因20世纪80年代,暗访在我国掀起热潮:我国暗访是随着反腐败斗争而出现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有着目的的正当性;暗访由于群众支持,能够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在客观上鼓励了暗访的大行其道;我国的媒介性质特殊,使暗访威力增强;隐性采访抓到的素材往往生动、鲜活,对习惯了程式化报道的民众是个非常大的冲击,受众效果明显。央视采访报道的“假阿胶事件”是隐性采访的开端;《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每周质量报道》等王牌节目的示范作用。隐性采访的捍卫与批判无论中外,新闻工作者捍卫过隐性采访:新闻自由原则;社会效果原则;采访对方行为的违法性。隐性采访的捍卫与批判对以上观点的批判由保障新闻自由提出保护采访自由,进而得出结论认为隐性采访也应属法律保护的范围,这种论证过于跳跃。隐性采访问题上不能完全持功利主义的观点,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应力求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央视靠暗访成名,但从未对它无限制地滥用。央视采用隐性采访的比例约为5.1%。对隐性采访的几点质疑采访能不能诱人入罪?1979普利策奖拒绝向《芝加哥太阳报》幻影报道颁奖。《焦点访谈》火车站黑发票交易的报道。冒充身份:警察还是记者?拥有的是权力还是权利?从传播道德的观点看,欺骗的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它代表着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利用关系。冒充身份不能超越违法的底线。央视记者为披露西安文物黑市“亲历盗墓”。记者不是警察。不违法的假冒身份,对社会秩序的不严肃妨害。对偷拍偷录最新法理规定2001年4月1日起执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对适当放松了这一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解释还规定,一方当事人提出的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对偷拍偷录最新法理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曹建明说,以前法院按规定对当事人采取偷拍偷录手段获取的证据一律不予采用,而在实践中发现这一规定不够完善,经法律界人士广泛研讨论证后,现在做了修改,只有以下两种情况的偷拍偷录法院不予采用:一是偷拍偷录违反法律的一般禁止性规定,比如擅自将窃听器安装到他人住处进行窃听获取的证据。二是偷拍偷录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隐性采访的分析隐性采访的核心问题,是记者在采访中允不允许说谎。说谎无论如何,在道德上是难于合理化的,在新闻工作中应尽量避免。这种作法对采访对象是一种伤害,热衷于隐性采访的记者潜意识中,别人只是他实现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公众完全有理由怀疑:“如果他们用谎言来采访新闻的话那么我们又怎么知道新闻本身不是谎言呢?”采访中的撒谎并不是获得信息的唯一办法,不少隐性采访恰恰是由于记者懒惰.记者必须认识到他们的职业不允许他们偏离人类的基本价值准则,尤其是指导人际交往的那些准则。正确处理恐怖影像恐怖影像泛滥出于道德放任主义;不一味反对恐怖色彩的影像,坚持两个原则:照片反映的事件应该是有新闻价值的;枪杀越共、越南和尚自焚、火从天降等照片反映了当时真实的政治形势,应该让公众知晓;可对类似事件的发生起到一种“哧阻效应”。如果严格按照上述两个标准加强媒介自律,我们可以把媒介中必须发表的有恐怖画面的影像控制在一个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并尽可能减少负面效应,使其发挥应有的积极的正面的意义。正确处理灾难性报道灾难性报道处理不当的表现,俄罗斯人质危机的荒唐报道;灾难性报道新闻价值高,更要重视人道主义关怀。9·11类似报道不仅要客观,还要注意建设性。正确处理灾难性报道不仅是人文关怀的问题,还是媒体在整个社会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的问题。三、以正当的手段取得新闻新闻采访权:又称采访自由,简单来说,即新闻记者有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采访所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权利。采访权特点:新闻采访权是以受众知情权为基础的。从法理上讲,采访权应该成为一项法定权利。与所有权利一样,采访权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新闻采访权采访权具体内容:新闻记者出示证明或证件说明自己的身份和任务后,有权采访了解非机密性的,与社会公众生活有关的事务。记者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分,进行新闻采访活动,在此过程中,只要未进行违法活动,采取非法和不道德的手段、作出的报道符合事实,也应视为合法采访,应受法律保护.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当享有优先使用电报、电传、电话及其他通讯手段的权利,享有乘机、乘车、乘船和住宿的优先权。新闻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应加强自律,防止滥用权利。但整个社会也要增加对记者采访活动的理解.美国:保护新闻采访权的法律堪为各国典范《宪法第一修正案》

“国会不得制定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一种宗教的地位或禁止宗教活动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群众和平集会的自由或向政府要求伸冤的权利。”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唯一一个有关新闻出版的成文法;是整个新闻史上新闻自由的象征。戏剧性的诞生过程。“萨利文警官诉《纽约时报》案”。大法官威廉·布伦南的判决:

“公务人员对社会福利、人民利益有重大影响,因此他们的言论需要受到人民的监督,错误在自由评论中即新闻媒介对官员进行监督时绝对是无法避免的,这种犯错误的权利必须受到法律的保护,因为真理传播需要这种空间。”《宪法第一修正案》最高法院确立判例:“政府公务人员指控因其公务活动有关的诽谤,必须有证据表明这种诽谤是出自实际存在的恶意,即恶意或蓄意中伤和对报道真实性已有怀疑却仍轻率发表。”“实际存在恶意”的原则由政府官员扩充至公众人员。分析:政府官员针对媒介批评提出诽谤诉讼事实上成为不可能,因为要举证说明媒介报道具有主观恶意非常困难。负面作用:一些最糟糕的新闻工作者胡作非为的挡箭牌。总体上,这一原则有效阻止了政府官员和其他公众人物动辄以诽谤诉讼来威胁媒体,确保了媒体在一个较为开放和宽松的环境中关注公共利益,监督政府工作。新闻采访中的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采访要与同行开展正当竞争。《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七条规定:“同行之间应该建立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关系,提倡正当的业务竞争,反对从个人或小团体私利出发,故意给同行制造困难,败坏同行声誉。”西方采访传统——阴招式的竞争;克朗凯特的教训。唐·休威特——以凶狠彪悍扬名的王牌记者。竞争必须以不违背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为原则;新的传播环境要求采访必须由单兵作战转向协同合作。“质量万里行”——媒体合力的成功报道;新闻采访中的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建立良好的信用资源,保护消息来源尊重采访对象的正当要求;新闻记者与采访对象应建立一种良性互动关系;记者不能以杀鸡取卵的方式牺牲自己的信用资源。

出现新闻作品纠纷时,记者及其所属新闻单位应该是责任人。采访消息来源时记者本身就有核实消息准确性的义务;采访中要保持客观客观性原则——新闻业不死的上帝不带个人偏见,力求按照事物本来面目去考察;要求记者采访保持不偏不倚,超脱于事件之外,通过采访探究事件的真相,而不是为自己主观见解寻找例证;采访中贯彻客观性原则,新闻真实性才能有可靠保证。保持客观的具体要求要冷静,而不能有太多的感情投入甚至感情用事。“做我们这一行的,一定要学会隔离自己,在无论多么残忍的现场,都要用理智而不是情感去分析问题。”

——刑侦专家李昌钰新闻实践中大量事例表明,记者在采访中感情用事,是导致新闻失实的重要原因。被拐少女母亲案;“记者开始认为,报道应反映对所报道事件的情感,这种做法是通过取材、用材来偏袒一方的第一步,也许是无意识的第一步。”保持客观的具体要求不能只听一面之词,而要听取争议双方的意见。“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只信一面之词,是导致许多假报道出笼的重要原因。。

“真相和客观性是会互动的。要想呈现真相,就得有两个人才行,一个人说,另一个人听”

——梭罗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溯源。源自美国新闻界:1855年美国人塞缪尔•鲍尔斯明确指出应该提供读者最原始的材料,让读者自行判断;通讯社的出现是“客观性原则”得以确立的原因之一;记者必须遵从的“四项战略步骤”:提供争论双方的“观点”,以便识别冲突情况下对手之间的真实主张;提供代表这些真实主张的确切表述;直接用引号表明这是消息来源而非记者之言;依照以提供最多的“事实材料”的方式组织报道。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一向为西方媒体推崇备至;客观性乃普世之原则,报道之正确真实,是媒介公信力之保证,亦是传播媒体挺立之根源“水门事件”是客观性报道的典范之作;2003年,《纽约时报》在第86届普利策新闻奖力拔头筹。功推对“9·11事件”客观、真实、全面的报道;客观性报道已为世界所公认。近代报学已汲取了这一先进新闻理念。“本报论说,以公为主;不偏徇一党之意见。

——梁启超《时报》发刊词不得以贿赂的方式获取新闻在各个领域,贿赂都属违法行为,新闻传播领域也不例外。一般来说,记者通过行贿的对象一般都是掌握相关机密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试图获取的都属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不宜公开报道的情报。香港《苹果日报》案贿买新闻与付费采访所谓付费采访,即某家媒介或记者通过向采访对象支付一定费用,从而取得采访机会。往往是媒介和记者为独家占有新闻发布权而采取的一种采访方法。付费采访与贿买新闻之区别二者的采访对象不同二者获取的内容有所不同。贿买新闻都是幕后交易,付费采访经常是可以公开进行。西方新闻界对付费采访的态度付费采访在西方新闻界由来已久,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这种采访方法仍屡见不鲜。但西方新闻界也并不欢迎这种作法。首先,这种作法加大了采访成本。其次西方新闻界对名人在接受采访时向媒介漫天索价,认为是一种难以接受的不公平交易。这种采访方法存在着道德陷阱付费采访在我国的出现及争议《文汇报》记者万润龙在千岛湖事件中的经历——以“有偿采访”成功突破了新闻封锁。文物发掘现场首播权有偿转让及争议陕西文物局的提议杭州雷峰塔开始地宫挖掘中有偿转播的尝试赞成有偿转让的几点理由媒介对文物发掘的现场报道很大程度上也是商业行为,不应该无偿利用社会资源。有利于维护发掘现场的正常秩序让一家有实力、负责任、有水平的媒体进行首播,从而保证报道的权威性,避免近年来考古报道中的恶性炒作现象。反对有偿转让的几点理由让一家媒介独家买断采访权的作法,必将阻碍信息的迅速传播,妨碍了更多的受众从多种途径获取信息,不但影响了受众的知情权,也影响了受众的选择权。文物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文物局组织挖掘文物却从中牟利,这恐怕没有法律依据。这种作法使新闻竞争失去公正性。四、勿以文乱法媒介审判媒介审判:媒介超越司法程序,在法庭判决前对案情做出判决,对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刑期或胜诉败诉等结论。媒介审判是对司法独立原则一个不可忽视的威胁。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明确规定:

“对于司法部门正在审理的案件不得在法庭判决之前做定性、定罪或偏袒的报道;公开审理的案件,应该与司法程序一致。”权力争夺——正义的天平与沉默的螺旋司法权监督报道权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工作人员专业司法人员、法律专家法制新闻报道人员(学新闻、文学的1/3,学法学的1/3,

1/3未受过新闻与法律专业教育的)目的维护司法公正、社会正义保证公众知情权、监督权手段法律、法规,国家机器文字报道,社会舆论限制党委、立法“媒介审判”媒介审判的负面影响:会左右办案人员对案情的判断,最终很可能导致错案;“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张金柱案”量刑过重和法院受媒体影响过重有关。不利于贯彻法治原则,会损害司法尊严,媒体权利的滥用有时会严重损害社会利益。“白冰冰案”媒体报道丧失良知和立场;媒体的报道和司法机关的量刑没有分歧,但是在证据的认同和采纳上,也会妨害报道的客观性。A

不利于公众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新闻媒介有可能要为“媒介审判”付出代价。媒介审判在我国我国特殊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媒介审判”对司法独立的危害被进一步放大。我国政治司法制度使司法人员难摆脱“沉默的螺旋”。“知沟”的存在使“媒介审判”更容易得逞。“培养分析”功能在公众头脑中留下的“刻板成见”。媒体有权进行独立报道和评论只要遵守新闻自由的一般规范,媒体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与司法机关立场相反的独立报道和评论;王斌余案的报道体现了比司法更进步的社会正义;A深度透视事件背后的社会问题,促进制度的合理设计。要避免媒体的激情对司法理性的影响,司法机关要通过司法程序本身的自我完善来实现。完善审理机制——“陪审团封闭法”;法官和陪审员的自律;某些特定程序和案件情况不向社会公开。加强媒体自律建设缺乏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导致媒体败诉率高。2003年媒体职业道德调查,现状不容乐观。瑞典报业公正委员会的启示。改变报道模式坚持平衡性原则,改“一面提示”为“两面提示”;坚守客观性原则,改“诉诸感情”为“诉诸理性”。“新闻报道不应该掺加观点和任何偏见。”——1923年美《新闻规约》第5条规定新闻媒介应当充分认识自身公益性特征,将法制新闻报道的功能定位于消除“知沟”,而非商业炒作。可以对案件所涉的审理程序和审判纪律问题作评论;一审判决如在社会上争议很大,可以对判决作评论;对终审判决的评论不应限制。新闻报道不得侵害他人名誉权名誉:对一个公民或法人价值的社会评价。公民名誉:社会对其道德品质、个人才能的综合评价;法人名誉:主要是指社会对其资产状况、生产能力、商业信用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新闻名誉侵权案件比例高。不仅挑战新闻理念;侵权主体也发生变化。在押犯焦玫瑰状告《中青报》侵犯名誉权。报道难度加大。我国法制建设进步,公众维权意识深入;报道需要规避的法律雷区越来越多。新闻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作品已经发表。言论性侵权行为必须有受害人之外的至少第三人知悉。1988年《意见》第140条:“以书面、口头等形式……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法人遭到侵权与自然人标准不同。“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新闻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作品有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违法性质。诽谤:1979年《刑法》:“禁止捏造事实诽谤他人”;1993年《民法通则解答》:“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严重受损的,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侮辱:全盘否定他人的名誉,把他人贬低为“非人”。《解答》的原则:新闻对于不利于社会的行为进行揭露和批评只应限于事实和对事实本身的评论,而不应伤及被批评人的人格。新闻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具有特定指向:即新闻侵权行为必须具备一定指向。实质:新闻媒介的错误内容必须同特定人遭受的损害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特定指向:指名道姓;叙述特定人在特定事件和环境中的特定身份,描述特定人的相貌、行为、语言特征以及经历、嗜好、代表作等等;采取各种排他性标识足以将新闻指向对象和他人相区别。讨论:对真人真事进行艺术加工而成的文学作品涉及到侮辱、诽谤性描写是否构成侵权?《解答》“描写真人真事的文学作品,对特定人进行侮辱、诽谤或者披露隐私损其名誉的;或者虽未写明真实姓名和住址,但事实是以特定人或特定人的特定事实为描写对象,文中有侮辱、诽谤或者披露隐私的内容,致其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新闻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行为人主观有过错:故意或过失直接故意:明知事实虚假且足以损害他人名誉;希望自己的传播行为达到诋毁、中伤他人的目的。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传播某些言论会造成诋毁、中伤他人的危害结果,虽然并没有诋毁、中伤他人的目的,但却坚持传播这种言论,对危害结果抱放任的态度。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可能后果应当预见、能够预见而竟没有预见。过于自信的过失:虽然已经预见却自信其不会发生。新闻工作故意:新闻单位、工作者主观有过错;过失:最为常见,作风不严谨。新闻诽谤直接诽谤:指文章中明显存在着诽谤性内容;A错误地指责他人犯罪或违法;《羊城晚报》指称柯云路和胡万林构成共同犯罪;错误地指责他人违反社会道德;“韩少功《马桥词典》抄袭案”;不实指称他人具有不正当的政治信仰或政治表现;王蒙小说《坚硬的稀粥》;错误贬低他人才能;“《花地》杂志贬低刘诗昆案”;A错误报道他人死亡或患有某种疾病比如性病、精神病、还有性向特殊等;错误贬低法人商誉;驻马店制药厂毁于失实新闻。新闻诽谤间接诽谤:有些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起来虽没有诽谤性内容,但以暗示、影射、有意省略等方式误导受众,使了解情况的受众从作品内容中得出了有损特定名誉人的结论。主要表现为失实褒扬,即:不仅是贬低性质的,褒扬性的报道也构成侵权。写作者态度不严肃,分不清新闻与文学的基本区别。杨沫诉汪兆骞案;汪抗诉理由:“新新闻主义”的笔法;张启东诉《知音》等媒体案;新闻侮辱侮辱是指使人蒙受耻辱,指以暴力或其他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侮辱行为的实施不需要相关事实的陈述。侮辱行为主要有暴力侮辱、口头侮辱、文字侮辱等。新闻侮辱主要是文字侮辱;有时也表现为影像侮辱。主要表现:作品中使用了对特定人的诅咒、漫骂性言辞;随意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