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科版范本5篇_第1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科版范本5篇_第2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科版范本5篇_第3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科版范本5篇_第4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科版范本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科版范本5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L了解生活中的浮力;

2、了解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3、理解浮力产生的缘曲

4、初步探究确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视察,理解浮力产生的缘曲

2、通过试验,初步探究确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情感、看法、价值观

L激励学生大胆猜想,主动参加探究活动;

2、通过试验探究,培育学生敬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重点:通过

试验探究得出确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理解浮力产生的缘由

课前打算:老师:多媒体课件、乒乓球、饮料瓶(去底)、弹簧测力计、细线、

铝块

学生: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水、盐水

圆柱体(标有等距离空格)等体积的铁块和铝块

第1页共16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万吨巨轮能在海面披荆斩棘,平稳航行;节日的气球可以升到

空中,金鱼可以在水中轻决地上下游动。提问:这些现象都蕴含了什么物理学问?

学生:浮力

师:对,这节课我们来探讨浮力的产生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设计意图:

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爰好)

(二)推动新课

一、浮力

1、什么叫浮力?浮力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谁?

(老师提示:阅读课本,结合二力平衡条件,受力平衡与物体运动状态关系,

分析漂移在水面物体的受力状况)

学生活动:(探讨回答)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叫

浮力。浮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水。

2、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会受浮力吗?浮力该如何测量?

演示试验:Q)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铝块,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

为铝块所受重力。

(2)把铝块浸没在水中,看看示数有什么改变。

请同学分析试验现象相互沟通,回答: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同时得出

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

学生活动:(对比、分析、探讨得出)(1)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

(2)浮力的一种测量方法:称重法F浮=64拉

第2页共16页

3、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演示试验:Q)如图甲,将乒乓球放入倒置

的无底饮料瓶中,向饮料瓶中

加水,乒乓球并不浮现来。

(2)如图乙,用手堵住饮料瓶口,

乒乓球浮现来。乙

学生活动:对比两次乒乓球受到水的压力状况,结合课本上的浸在液体中的

正方体受到液体的压力状况,得出浮力产生的缘由: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

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差。

(老师提示:依据液体内部压强学问,分析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压力状

况)

(设计意图: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实力较弱,对于浮力产生的缘由,须要

借助试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便于学生理解和驾驭。)

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你认为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阅读课本P51试验,并结合生活阅

历,说出你的猜想和依据。

学生活动:探讨、说出猜想

老师活动:引导学的提出猜想进行分析,剔除不合理猜想猜想总结:①浮

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②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③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④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浸在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有关

第3页共16页

2、要验证上述猜想,应采纳什么探讨方法?

学生:限制变量法

3、分组试验,每小组同学探究其中一个猜想

学生活动:①各小组针对本组要探究的猜想,设计试验步骤及记录试验数据

的表格,然后进行探究试验

②依据试验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③各组派代表汇报试验过程及得出的结论

老师活动:①巡回指导试验操作

②对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给出评价

③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

度无关,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

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大胆猜想,并对猜想进行探究试验,培育学生的动手

操作实力和沟通合作实力)

(三)课堂小结:

1、浮力的定义及产生缘由

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液体的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四)当堂检测

1、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T勿块,测得重为12N,将其一部分浸入水中,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

2、将一实心铝球分别浸没在水、盐水、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的是()

第4页共16页

A、水B、酒精C、盐水D、无法确定

板书:

10.1浮力

一、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

2、方向:竖直向上

3、测量方法:称重法:F浮=64拉

4、产生缘由: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差

二、确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L液体的密度

2、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教学反馈:

1、课堂容量较大,学生对学问的巩固和练习不够,留待课后完成,

2、学生在探究试验中提高了动手实力、分析实力,学会了称重法测浮力,

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打下了基础。

返回书目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内容

1.学问与技能:

Q)明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依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初步推断物体是

否做功;(2)初步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是焦耳,并会进行有关计算;

第5页共16页

(3)知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通过的距离垂直时,该力不做功;

(4)知道功率的概念,会进行简洁计算。

2.过程与方法:

经过举例,理解功及功的必要因素,培育从生潞嚎中分析物理本质的方法。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用力未做功的实例,引起学生适当焦虑,激起其学习功的学问内容的新

奇心,使之主动参加推断是否做功的探讨。

课外小试验:测出自己上楼时所做的功及所用的时间。

要求:

1.测出:

⑴体重G;

(2)楼层高h;

⑶上楼所用的时间,按正常速度走上去所需时间11,快速跑上去所需时间t2。

2.计算:

⑴上楼所做的功;

⑵两次登楼过程的功率。

第一节功

L功的定义:

假如物体受力且沿受力方向移动了肯定的距离,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2.功

的计算:

第6页共16页

功=力、距离

公式:W=Fs

单位:焦耳符号:J

3.功率: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用P表示。

公式:P=W/t

单位:W

1W=1J/S

返回书目

物理教学设计

滑轮

•教学目标:

1.识与技能

(D相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3)会依据要求运用和组装滑轮

(4)了解其他简洁机械(轮轴、斜面等)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

⑴经验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驾驭用视察、对比来

探讨问题的方法。

(2)经验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关切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轮轴、斜面的实际运用。

第7页共16页

(2)对实践中的滑轮、轮轴、斜面的工作特点具有新奇心。

(3)具有利用简洁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⑷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洁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

⑸通过了解简洁机械的应用,初步相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过程:

由学校升旗杆顶部装置引入新课。

一.定滑轮:滑轮的轴固定不动。

性质:不能省力,但能变更力的方向

实质:等臂杠杆

二.动滑轮:滑轮的轴随重物一起移动

性质:能省力,但不能变更力的方向

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三.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

性质:能省力,又能变更力的方向

应用:运用滑轮组时,动滑轮和重物由几段绳子担当,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

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轮轴:动力作用在轮上可省力。例如:方向盘,自行车把手。

斜面:省力。并且斜面越长越省力。

四练习:一课一练。

五作业:P731

六.教学后记

返回书目

第8页共16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安排

机械效率

•教学目标:

1.学问和技能

Q)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加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活动,学习拟定简洁的科学探究安冒坏口试验方

案。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在试验中培育合作精神,养成实事求是、敬重试验结果的科学看法。

•教学重点: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机构效率。探究斜面的机械

效率。

•教学难点:测量简洁棚戒的机械效率。

•教具:弹簧秤、小车、长木板、铁架台。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L引导:■107页中的各种方法都能把沙子运到楼上,同学们由此可以提

出什么问题?[总共做了多少功?克服沙子重力做多少功?各种方法做功是否同样多

等问题。]

2.引入课题:机械效率。

二、新课教学:

第9页共16页

(一)机械效率

1.组织探讨。找出各种方法中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用不同方法,人所做

的功不完全相同,但克服沙子重力所做的功是相同的。]

2.能区分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了吗?

人对沙子所做的功是对我们有用的功,叫做有用功。对桶、口袋所做的功是

非我们须要但又不得不额外所做的功,叫做额外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叫做总

功。

分析:运任何机瞬环行避开地要估搬外功,即有用功始缩陵小于总功。

3.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公式:

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机械效率力

提出问题:机械效率可以大于101%吗?分析得出:运用机械时会不得不做

一些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必定小于101%。

例题:起重树巴质量为0.6t的重物匀速提升了3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

是3.4X104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二、斜面的机械效率

1.阅读"斜面的机械效率"。了解试验装置和试验过程。

2.设计简洁的试验报告和记录表格。

3.完成试验的试验报告。

三、课堂小结

四、作用:U0页1。

五、教学反思:

板:

第10页共16页

四.机械效率

L有用功:我们所须要的功额外功: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总功:

有用功与额外功。

2.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公式,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

ZJ\o

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提出问题、猜想、设计试验方案、进行试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评估。

返回书目

八年级物理教学内容

滑轮(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学问与技能目标

(1)相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简洁机械的一些应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视察和试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简洁机械的应用,初步相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相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特点及作用

2、难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试验

第11页共16页

(三)教学打算

定滑轮、动滑轮、钩码、细绳、测力计、铁架台、刻度尺。

(四)教学过程

一、总述

学好本节应注意试验。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体会各种简I吉机械的特点。在探

究活动之前,先画出简洁机械的草图,用自己的学问和阅历去分析会有什么结果,然

后再用试验验证。假如有出入要去仔细分析缘由,必要时请老师参加。例如,探究

定滑轮的特点时,先画草图、再分析:一根绳子,通过定滑轮转了T,估计不能省

力,但明显能变更力的方向,然后实际做做看。估攵后我们发觉实际状况与分析有出

入,想想是什么缘由?(是试验误差还是分析有问题)找出缘由就是提高了自己。

二、引入

让同学们观看书上的漫画。问:为什么瘦子却拉不住这个物体?

三、定滑轮和动滑轮

1、介绍滑轮

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2、请学生用滑轮把钩码提升到肯定的高度。(学生自由组装)

这个时候学轴当会出现不同的方法。在学生试验完成后,选取不同的类型

放在讲台上进行讲解。

(1)定滑轮:提升物体时滑轮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2)动滑轮:提升物体时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

3、探究: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

第12页共16页

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明确探究目的,

设计数据表格,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如右图,在学生自己探究时,引导是特别

重要的,强调学生在提升物体时肯定要匀速

移动。

分析: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变更力的方向;

动滑轮不能变更力的方向,但能省一半力。

动滑轮在省力的同时,却费了一倍的距离。

此时,老何以依:居状况,用杠杆的学问分『下,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另

外:在探究过程中,由于滑轮本身有重力,和绳子有摩擦,结果可能不太

一样,老师应交待清晰。并提出在动滑轮中:F=G物+G动2

四、滑轮组

动滑轮可以省力,却不能变更力的方向;定滑轮能变更力的方向,却不能省

力。有什么方法既能省力又能变更力的方向吗?引入滑轮组。

1、将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滑轮组。

让学生自己组装,老师巡察指导。(要求既能省力又能变更力的方向)

再让学生用测力计测量一下,归纳其特点:

2、运用滑轮组时,滑轮组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

的几分之一。

(五)小结

(六)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

第13页共16页

返回书目

物理基本学问提纲

一、探讨影响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因素

打捞沉船与物体的沉浮有关,今日我们就亲自来耕究影响物体浮沉的条件。探

究过程一:将试验桌上的石蜡块、小瓶、牙膏皮分别投入水中,视察它们

在水中的浮沉状况。

提问:你视察到什么现象?

探究过程二:请同学们想方法变更它们的沉浮,并尝试思索你是通过什么方

法来变更它们原来的浮沉状况的?(学生试验,绽开进一步的探究、发觉过程)

结论:限制物体浮沉的途径:

1、保持物体重力不变,增大浮力使物体上浮,削减浮力使物体下沉

变更液体密度

变更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保持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不变,砌'物体自身重力使物体上浮,增大物体自身

重力使物体下沉。

(设计理念:影响物体的浮沉的因素不行能只通过老师对学生的讲授,老师

的演示就能完全建立的,在本探究活动中学生不是面对老师和课本领先设计好的问

题,而是须要自己去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本设计中,教者想尽量用学生身边的

器材如石蜡块、小药瓶、铅制牙膏皮铅笔等设计试验让学生先动手试验,再由学生自

己通过视翦口分析得出试验结论。这样的学方式,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都勺

作用,使学生全身W图殳入学习,从而激发自由采究的学习热忱,另一方面也能让学

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从而使"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

第14页共16页

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

探究过程三:探究物体在什么状况下会下沉、上浮或悬浮,即探究物体的沉

浮条件

探讨物体的悬浮条件。

将鸡蛋放入浓盐水中,渐渐加入清水,使鸡蛋悬浮在盐水中。

变更鸡蛋放入浓盐水中的位置,视察鸡蛋悬浮时的状态。

分析鸡蛋悬浮在盐水中的受力状况

结论: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时,满意:F浮G物

探讨物体的下沉、上浮条件

在盐水中加入,可使鸡蛋上浮。

分析鸡蛋在盐水中上浮时受力状况

结论:物体在液体中上浮时,满意:F浮G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