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初一化学上册素质自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初一化学上册素质自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初一化学上册素质自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初一化学上册素质自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初一化学上册素质自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三门峡市初一化学上册素质自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湿衣服晾干B.冰雪融化C.钢铁生锈D.玻璃破碎答案:C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则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A选项湿衣服晾干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物质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选项冰雪融化是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同样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选项钢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铁锈,是化学变化;D选项玻璃破碎只是玻璃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B.活性炭用于吸附毒气C.氮气用作食品保护气D.铜丝用作导线答案:C解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等。A选项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利用其硬度大的物理性质;B选项活性炭用于吸附毒气,是利用其吸附性的物理性质;C选项氮气用作食品保护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D选项铜丝用作导线,是利用其导电性的物理性质。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C.取用固体药品时,用药匙或镊子D.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俯视读数答案:C解析:A选项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以防液体沸腾溅出伤人,故A错误;B选项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悬空垂直滴加,不能紧贴试管内壁,以防污染试剂,故B错误;C选项取用固体药品时,通常用药匙或镊子,故C正确;D选项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平视读数,俯视会使读数偏大,故D错误。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原子静止不动C.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答案:B解析:A选项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故A正确;B选项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只是运动的快慢不同,故B错误;C选项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如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C正确;D选项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D正确。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B.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恒定不变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D.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是化学变化答案:C解析:A选项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而不是质量分数,故A错误;B选项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们会随着地域、气候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故B错误;C选项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因此可作保护气,故C正确;D选项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是利用了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二、多选题(每题4分)下列关于物质分类和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多选)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裁玻璃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答案:BCD解析: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它本身并不具有可燃性,因此不能用作燃料,故A错误;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这一特性使其可用于裁玻璃等硬物,故B正确;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这一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制作霓虹灯,故C正确;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因此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为保护气体,故D正确。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有()(多选)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外壁B.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答案:ABD解析: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确实需要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故A正确;B.加热试管内液体时,为防止液体沸腾后喷出伤人,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故B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以防止酸液飞溅,故C错误;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即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故D正确。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多选)A.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原子则静止不动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答案:ACD解析:A.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可以由分子或原子直接构成,也可以由离子构成,但初中阶段主要学习分子和原子,故A正确;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只是分子间的间隔较大,运动现象较明显,而原子间的间隔较小,运动现象不明显,但并非静止不动,故B错误;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C正确;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同种分子的构成相同,不同种分子的构成不同,故D正确。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多选)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C.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D.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答案:ABD解析: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这是水的化学性质之一,也是水的基本组成,故A正确;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这是电解水实验的基本现象和结论,故B正确;C.过滤是一种物理方法,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如泥沙、悬浮物等,但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如溶解的盐类、色素等,故C错误;D.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因为硬水中的钙、镁离子在加热时会形成沉淀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D正确。三、填空题(每题3分)题目: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以及____规律的科学。答案: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题目:在化学变化中,____可分,____不可分。原子是____中的最小粒子。答案:分子;原子;化学变化题目:在化学符号前或化学符号的右下角标上适当的____来表示微粒的数目。如:2H表示____;2H₂表示____。答案:数字;2个氢原子;2个氢分子题目:物质都是由____、____、____等微粒构成的。例如,水是由____构成的;铁是由____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和____构成的。答案:分子;原子;离子;水分子;铁原子;钠离子;氯离子题目:元素是具有相同____(即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答案:核电荷数(或质子数);核内质子数相同四、解答题(每题8分)题目1:(8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g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稀盐酸的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第一次加入5g1.5g第二次加入5g1.0g第三次加入5g0.5g第四次加入5g0.3g请计算:(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答案1:(1)由表中数据可知,前三次加入稀盐酸后,固体质量均减少0.5g,说明每5g稀盐酸能与0.5g碳酸钙完全反应。但第四次加入后,固体质量仅减少0.2g,说明此时碳酸钙已反应完全,剩余的0.3g为杂质。因此,碳酸钙的质量为2g−0.3(2)设5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以第一次反应为例,根据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题目2:(8分)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CO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增大;②通过灼热的Cu③通过白色CuSO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2和CB.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CO2和HC.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可能含有COD.原混合气体中无法确定是否含C答案2:C解析: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增大,说明原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会与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体积不会增大;②通过灼热的Cu③通过白色Cu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因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后生成了二氧化碳。综上,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可能含有二氧化碳(因为第一步已经排除了原混合气体中直接含有二氧化碳的可能性,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会生成二氧化碳),一定不含氢气。题目3:(8分)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10.8g(1克以下用游码)的固体物质时,把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则这位同学所称固体的实际质量是多少?答案3:根据天平的使用原理,五、综合题(每题10分)题目1:(10分)

小明在实验室进行了以下实验:他取一定量的氯酸钾(KClO₃)和二氧化锰(MnO₂)的混合物,加热至完全反应后,得到剩余固体。小明对剩余固体进行了以下操作和分析:将剩余固体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对滤渣进行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其质量为a克。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AgNO₃)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沉淀的质量为b克。请回答以下问题:氯酸钾(KClO₃)在二氧化锰(MnO₂)的催化下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滤渣的质量a克等于______的质量(填化学式)。通过计算,若a=b,则原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K滤渣的质量a克等于Mn若a=b,则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根据反应方程式,生成的氯化钾(KCl)的质量为74.5x245。由于a=b,且氯化钾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AgCl)沉淀,所以生成的氯化银沉淀质量也为a克。根据化学方程式KCl+AgNO3=题目2:(10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g石灰石样品,把25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分五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每次充分反应后都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实验次数稀盐酸的累计加入量剩余固体的质量第一次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