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3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山东专用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3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山东专用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3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山东专用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3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山东专用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3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模块综合检测(三)(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1.(2024·苏州模拟)“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下列选项与该思想属于同一流派的是()A.民贵君轻 B.节俭、尚贤C.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B[“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表明该流派要求统治者要爱人、利人,不能恶人、害人,这符合墨家的主见,故选B项;民贵君轻是孟子的主见,解除A项;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见,解除C项;以法治国是法家的主见,解除D项。]2.(2024·重庆市南开中学质检)据《史记》载,汉初“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后来“叔孙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汉王喜”。到汉高祖晚年,“过鲁,以大(通“太”)牢祠焉”。材料表明()A.统治者对儒学的压制渐趋严格B.儒学已取代黄老思想的地位C.儒学的社会影响力在渐渐提升D.社会变迁推动儒学的新发展C[从“沛公不好儒”到“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汉王喜”,再到“过鲁,以大(通‘太’)牢祠焉”,体现出统治者对儒学从“不好”到敬重,说明儒家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力渐渐提升,故选C项,解除A项;题干只是提到刘邦自己对儒学的看法,无法推断当时的治国思想,解除B项;整个汉高祖时期,均属于西汉初期,体现不出社会变迁,解除D项。]3.(2024·邯郸摸底)汉代成书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讲到了丈量土地面积,计算方仓、圆仓的容积,测量距离远近,计算筑城、凿渠的土方的方法等。同时,农学方面出现了《氾胜之书》《四民月令》等农书。可见,汉代科技()A.意在展示劳动人民的才智B.源于国家力气的支持C.反映出小农经济的主体性D.阐释了传统民本思想C[《九章算术》和《氾胜之书》《四民月令》等农书主要涉及农业生产技术和阅历,这说明汉代科技的内容侧重于小农经济,故选C项;汉代科技展示了人民的才智,但不是主要目的,解除A项;材料未体现国家力气的支持,解除B项;传统民本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D项。]4.(2024·沧州七校联盟模拟)下面为宋代画家李唐的《采薇图》,此画描绘的是殷贵族伯夷和叔齐在殷灭之后因耻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的情景。此作品体现了当时()A.政府的文化政策异样严酷B.风俗画成为画坛的创作主流C.理学思想渐渐趋于世俗化D.士人对志向人格的执着追求D[该作品寓意坚持气节,说明宋代士人受到理学重气节的影响,表现出对志向人格的憧憬,故选D项;题干意旨不能体现政府文化政策严酷,解除A项;该画为文人画,并非风俗画,解除B项;该画寓意人品高洁,不能体现世俗化,解除C项。]5.(2024·重庆市南开中学质检)明代思想家李贽认为“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也”,“势利之心,亦人秉赋之自然矣”。李贽的这—观点()A.否定了孔子的权威地位B.符合明代社会发展的趋势C.明确反对封建伦理纲常D.批判了程朱理学正统地位B[“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是对商品观念的确认,但不是对孔子权威地位的否定,故选B项,解除A项;“势利之心,亦人秉赋之自然矣”即承认人的私欲,但没有反对封建伦理纲常和否定理学的正统性,解除C、D两项。]6.(2024·湖南三湘名校教化联盟联考)1895年4月,康有为联络各省在京举人,拟定《上清帝其次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和变法图强三项建议,并详论了富国、养民、教民等变法措施。都察院虽拒绝代呈,但上书内容已在社会上广为传抄,上海某书店还为该上书出版了单行本。这表明,此时()A.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扩大B.中体西用成为主流文化趋向C.发展民族经济是首要目标D.维新变法主见渐成社会共识A[由“上书内容已在社会上广为传抄,上海某书店还为该上书出版了单行本”可知,康有为的维新变法主见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扩大,但并不意味着它成为社会共识,而且当时维新变法运动是缺乏足够的群众基础,故选A项,解除D项;康有为的主见是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和变法图强三项建议及富国、养民、教民等变法措施,这已经超出了中体西用的范畴,解除B项;由题干“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和变法图强”可知,当时最主要的目标是挽救民族危机而维新变法,着眼于政治而不是经济,解除C项。]7.(2024·海口模拟)从1894年孙中山在建立兴中会时,提出“驱除鞑虏,复原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宗旨到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复原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这反映出孙中山()A.变更了社会变革手段B.近代民族观念的根本变更C.革命目标的巨大进步D.丰富了近代民族国家构想C[从“驱除鞑虏,复原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到“驱除鞑虏,复原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其主要变更是在以往两个主义上加了一条“民生主义”,从而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三民主义,说明孙中山革命目标的巨大进步,故C项正确;前后的内容都包括“驱除鞑虏,复原中国(华)”,说明都主见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没有变更社会变革手段,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近代民族观念的根本变更和近代民族国家构想的变更,B、D两项错误。]8.(2024·常州质检)1912年,商务印书馆接连推出《共和国教科书》供学校选用,其中在讲到唐太宗时希望能“隐寓尚武强国之道”;教《木兰诗》要学生领悟“女子亦有军国民资格”;讲铁路则夸其“为工战、商战之利器,更为兵战之利器”。这反映了()A.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决裂B.对晚清改良主见的扬弃C.富国强兵成为普遍关切D.男女同等观念起先出现C[“隐寓尚武强国之道”“女子亦有军国民资格”“为工战、商战之利器,更为兵战之利器”表明当时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富国强兵,这是晚清改良思想的接着,故选C项,解除B项;与传统儒家思想决裂的是新文化运动,解除A项;男女同等观念在民国之前就已经起先出现,解除D项。]9.(2024·启东测试)有学者认为当文化危机达到确定的深度,当各种文化反思和文化指责思潮的争论与冲突发展到确定的阶段,就会导致一种新的文化模式逐步为人们所认同,以某种方式逐步取代原有的文化模式,成为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这就是文化转型。以下最符合作者观点的文化模式是()A.中体西用 B.维新思想C.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D[新文化运动宣扬西方的民主科学,彻底否定了传统儒家思想,符合“当各种文化反思和文化指责思潮的争论与冲突发展到确定的阶段”,故“一种新的文化模式逐步为人们所认同,以某种方式逐步取代原有的文化模式,成为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反映的是资本主义文化与封建传统文化对峙下马克思主义起先传播,渐渐被人们接受,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故选D项;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的主见,解除A项;维新思想是披着儒学的外衣宣扬维新变法思想,解除B项;三民主义没有触及传统文化模式,解除C项。]10.1931年,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部分代表认为毛泽东的路途是错误的,号召开展正规斗争以替代游击斗争。但是,毛泽东在大会上获得完全成功,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心政府主席。这说明()A.中国革命面貌面貌一新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得到认可C.党内的错误被完全订正D.五次“反围剿”军事策略完全正确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面貌一新,故A项错误;“毛泽东在大会上获得完全成功”说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得到认可,故B项正确;1934年“左”倾思想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说明此时党内的错误没有被完全订正,故C、D两项错误。]11.(2024·湖南三湘名校教化联盟联考)1902年,中国起先第一次大规模扫盲运动。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学校。1956年以后,扫盲运动又掀起两次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与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学习。新中国的扫盲运动()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B.构建了完备的国民教化体系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D.反映了国家政权的根本属性D[新中国的扫盲运动针对的是我国不识字人群,反映的是新中国政权想要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素养的愿望和要求,反映了国家政权是人民的政权这一根本属性,故选D项;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主要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的辛勤劳动,而不是扫盲教化,解除A项;扫盲教化仅仅指的是基础教化,完备的国民教化体系应当包含各种层次的教化,解除B项;“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才提出来的,而且扫盲教化主要是提高基础教化的质量,与“科教兴国”战略关系不大,解除C项。]12.(2024·启东测试)但丁在《神曲》中把市民阶级的代表贝亚特里丝描绘成引领天堂之门的向导,这种艺术构思增加了祛除教皇神圣魅力的符号作用,象征着世俗之人同样具有自主升入天堂的实力。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体现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政治诉求和民主愿望C.严峻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D.包含了信徒人人同等的现代市民宗教观D[“这种艺术构思增加了祛除教皇神圣魅力的符号作用,象征着世俗之人同样具有自主升入天堂的实力”反映出在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下,但丁的主见体现了工商业资本家的宗教观念带有否定教皇权威、信仰同等的意识,故选D项;但丁发表《神曲》是在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解除A项;“象征着世俗之人同样具有自主升入天堂的实力”说明材料体现的是世俗之人的宗教观念,不是政治诉求和民主愿望,解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用文学形式表达自己的宗教观念,并不能严峻动摇罗马教会的统治,解除C项。]13.(2024·邯郸摸底)19世纪,德国闻名教化学家洪堡提出“完全的人”的教化理念,主见对人进行完全的人的教化,充分发展人的特性,提倡教化、教学的自由。这一主见()A.践行了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B.说明德国成为科教中心C.体现了人文精神的教化思想D.培育了全面发展的人才C[“完全的人”说明洪堡的教化理念体现了人文精神,故选C项;材料只提及主见,没有涉及详细实践,解除A项;由材料无法得出B、D两项结论。]14.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的缘由,“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抵抗”,“真正的缘由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见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快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这说明进化论在当时()A.并未对传统势力提出公开挑战B.对资产阶级革命有启蒙作用C.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D.顺应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主见C[材料“主见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快速崛起”“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表明进化论是在社会稳定和资本主义较快发展的环境中盛行的,当时资产阶级崛起反映了社会发生变革,没有发生革命又体现了变革的有序,故C项正确;生物进化论对传统势力提出了公开的挑战,A项解除;进化论提出于1859年,此时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大多已经完成,B项解除;资产阶级并非都主见改良,D项解除。]15.(2024·苏州模拟)《汤姆叔叔的小屋》是19世纪最畅销的小说,被认为是刺激19世纪50年头废奴主义兴起的一大缘由。该书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凄惨命运,主子公黑奴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熬煎而死。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与此作品风格接近的是()A.《等待戈多》 B.《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C.《百年孤独》 D.《约翰·克利斯朵夫》D[《汤姆叔叔的小屋》展示了对黑奴的怜悯,批判了奴隶制,符合现实主义作品的特征,《约翰·克里斯朵夫》属于现实主义风格,故选D项;《等待戈多》《百年孤独》均是现代主义风格,解除A、C两项;《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解除B项。]16.(2024·保定二模)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人始终把油画作为上层社会的专利。油画中虽然也有一些表现农夫生活的作品,但都是以讽刺的形式出现的,直到他(法国画家)以农夫画家的身份出现,这种状况才得以静静变更。“他”的代表作()A.不拘泥于对人物细微环节的刻画B.线条粗犷,形式夸张C.确定一般人在艺术中的意义D.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C[由材料“19世纪中期”“直到他(法国画家)以农夫画家的身份出现,这种状况才得以静静变更”并结合所学可知,“他”是现实主义画派代表人物米勒,其作品确定了劳动人民在艺术中的意义,故选C项;浪漫主义美术不拘泥于对人物细微环节的刻画,解除A项;“线条粗犷,形式夸张”是现代主义美术的特征,解除B项;现代主义美术侧重表现个人主义,解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17、18题各14分,第19、20题各12分,共52分)17.(2024·连云港调研)关圣帝君在中国人的信仰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关羽被封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起初在陈寿的《三国志》里,他只是一位英雄,直到逝世51年后才被追谥为“壮缪侯”;到了北宋末年,他的形象起先得到升华,这也与身陷边疆危机的宋廷对忠勇之士的渴求有关。宋徽宗曾连续四次加封关羽。而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更是把关羽塑造成一个集忠、义、仁、勇于一身的完人,这对人们对关羽的群体性认同起到了颇为关键的作用。到了明神宗时,关圣帝君的形象就被固化下来。依据(明末)李光缙的描述,关帝信仰的接受群体涵盖了当时全部阶层,是正儿八经的“万能神”。这种认同从明末始终传到清代。清军入关以后,为巩固统治,遴选了汉人心目中忠义神勇的关老爷,关帝信仰在清王朝合法化的同时也具备了整合社会价值的功效。此时的晋商大修关帝庙,不仅迎合了主流信仰,更具备了确定的政治正确;通过建庙、祭祀等手段不断强化着关帝崇拜,鼓吹“忠诚信义”等信条,不仅增加了店员、商人间背叛的道德成本,也利于商人取信于主顾。晋商通过自身的信仰影响了当地人对关帝信仰的体认,置换了从前对其他财神的认同,人们熟识的关羽的“财神”称号不得不说是拜晋商所赐了。晋商(关帝)信仰帝国的建立,是使晋商数百年来得以生生不息的关键一环。——摘编自杨全《从万能神到财神——关羽的晋升之路》(1)依据材料及所学学问,概括宋至清时期关羽的形象并分析其被不断神化的缘由。(8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述关公信仰在形成过程中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只是一位英雄……塑造成一个集忠、义、仁、勇于一身的完人”“当地人对关帝信仰的体认,置换了从前对其他财神的认同”等信息回答;其次小问,依据材料叙述关羽形象变更的依次回答。第(2)问,结合材料中关羽形象的塑造与统治者的须要、文化的整合、社会价值观的塑造、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回答。[答案](1)形象:从忠勇义士到完人(神);从“万能神”到“财神”。(2分)缘由:关羽的事迹和品德;统治者提倡;通俗文学塑造;晋商推崇;时代需求(或商品经济发展)等。(任答三点得6分)(2)影响:增加民族凝合力和群体认同感;整合社会价值观(或塑造良好风气);规范道德行为;巩固统治;推动晋商发展等。(6分)18.(2024·湖南招生适应性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世纪法国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看到了很多他们正在试图证明或正在热切期望的东西。狄德罗赞美儒学“只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霍尔巴赫认为“(中国的)悠久历史使一切统治者都明白,要使国家旺盛,必需仰赖道德”;伏尔泰也认为中国没有宗教专制,人们享有充分的信仰自由。可以说,在当时的法国出现了“中国热”。那么,何以中国文化会在启蒙时代饱受法国人的青睐?这明显是因为中国文化的独特气质和当时西欧的精神气候之间产生了某种不期然的契合。材料二中国的20世纪就是从对法国革命思想文化的大力张扬起先的。1901年,《国民报》第一、二期即连续发表文章宣扬法国大革命,并公开鼓吹在中国推行法国式的革命,其他进步报刊纷纷效法,中国舆论界刮起强劲的“法国风”。1906年12月,湖南醴陵一带发生了一场颇具规模的反清起义,被普遍比附为“攻打巴士底狱”的壮举,湖南省也因此得到了一个“小法兰西”的雅号。——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何芳川主编《中外文化沟通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中国文化的独特气质和当时西欧的精神气候之间有哪些契合点。(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20世纪初中国刮起强劲“法国风”的缘由。(10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狄德罗赞美儒学‘只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霍尔巴赫认为‘(中国的)悠久历史使一切统治者都明白,要使国家旺盛,必需仰赖道德’;伏尔泰也认为中国没有宗教专制,人们享有充分的信仰自由”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中国儒家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在对待理性、道德、自然等方面有契合点。第(2)问,依据材料“1906年12月,湖南醴陵一带发生了一场颇具规模的反清起义,被普遍比附为‘攻打巴士底狱’的壮举”可知,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阶级冲突激化,人们要求推翻反动统治;依据材料“中国的20世纪就是从对法国革命思想文化的大力张扬起先的。1901年,《国民报》第一、二期即连续发表文章宣扬法国大革命,并公开鼓吹在中国推行法国式的革命,其他进步报刊纷纷效法”可知,西方启蒙思想不断传播,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此外,结合所学学问,还可以从救亡图存的急迫须要、资产阶级要求民族独立和实行民主政治、戊戌变法失败后的反思和探究等方面进行回答。[答案](1)理性观、道德观、自然观。(4分)(2)随着列强的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急迫的任务;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阶级冲突激化,人们要求推翻反动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气壮大,要求民族独立和实行民主政治;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和反思,推动有识之士探究新的救亡图存道路;西方启蒙思想不断传播,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10分)19.(2024·连云港调研)探究国家出路和挽救民族危亡是近代先进中国人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几次上书的内容,就是他提出变法的总纲领。“富国”的详细主见,就是取消各省原有禁令,允许人民办工厂、制机器、发展铁路、轮船事业。这些事业都要“纵民为之,由官爱护”。“养民”的重点在于发展工农商业,诸如利用新的科学学问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讲究制造技术上的独创,赐予专利,甚至允许民间制造枪炮,此外还激励商会和大公司的组织,并由国家帮助……为了推行这个纲领,他在“求人才”的名义下,提出一种代议制度,即由每十万户推出一个“议郎”,也就是绅商推选的新式议员。——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终两句,指责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白近代社会演化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主见的核心内容,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6分)(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论证“全变”与“小变”的关系。(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概括即可;其次小问,结合所学学问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回答。第(2)问,结合材料二“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和所学学问回答。[答案](1)核心内容:富国养民;允许民间发展近代工业;激励新学问新技术;实行代议制。(随意三点得3分)背景:民族危机加剧;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洋务运动破产;实业救国思潮影响。(随意三点得3分)(2)观点:“全变”是对“小变”的突破(或继承发展)。(2分)论证:“全变”突破了“小变”单纯学习西方技术、维护封建制度的局限,主见改革政治制度;激励民间发展近代工业;主见走资本主义道路,推动社会变革等。(4分,持类似观点,论证言之成理的可酌情赋分)20.(12分)近来,有学者以“传统与西潮:清朝末年的新教化”为题发表评论:“自鸦片斗争失败后,清廷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传统封建式的旧教化,已不能适应变迁的社会,中国好像必需借助教化来找寻富强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变革中的晚清教化时间成果19世纪60年头清政府相继设立京师同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