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憧憬美好的社会生活,反思现实的生存状态,是经典作品中的永
恒主题。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其中有对精神自由
的渴望,有对学习生活、理想社会的期望,有“不平则鸣”的呐喊,有
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这些诗文有情趣,有理趣,表现了古人的哲思和情
怀
学习本单元,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培养文言语感;注意积累常
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还要学习古人论事说理
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益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治
单元教学目标:
人文主题:
阅读传统的名家名篇,体会其中蕴含的情趣、理趣,得到思想的启
迪和情感的熏陶。
语文要素:
1.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2.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3.学习古人论事说理和描写的技巧。
单元教学重点:
1解释通假字
2体会虚词“之”“其”等的用法。
3理解型默写。
4概括人物形象。
5把握文意或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6拓展谈体会。
7古诗文名句赏析,体会诗歌的炼字艺术。
课时设计:
16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单元预习课
活动一:自读单元教材导读,提取重点信息,全班交流。
小结: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活动二:小组分工,自读课文,整理难读易错字。
班级分为四大组。第一组:《庄子》二则
第二组《礼记》二则
第三组《马说》、
第四组《唐诗三首》
每组领清任务,同桌互学,每人推荐一个要强调的字,卡片展示。
活动小结:大组长把出现几率最大的字写在黑板上并讲解。
活动三:四大组各分两组,小组朗读课文,推荐最优秀的朗读者,
在班级范读课文。
活动小结:评出最美朗读者,优胜小组
第二、三课时教读引领课(一)《庄子》二则
第二课时
活动一:预习检测
句式:我了解的是一个一一的庄子。(浪漫、想象力丰富、有思
想.....)
活动二:朗读展示
小组推荐、小组齐读、全班齐读、试背。
注意课文中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2)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活动三:全班话题:我的理解和我的不理解。
理解的教师及时点评,不理解的问题全班整合。
活动四:基础知识整理,借助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小组活动)
活动检测:
L(1)重点词汇
怒而飞: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其翼若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的云。
志怪者也:记载。
拎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
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
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是鱼之乐也:这。
汝安知鱼乐:怎么
全矣:完全,完备。
循其本:追溯。
⑵通假字
北冥有鱼(“冥“同“溟“,海)
⑶词类活用
志怪者也(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南冥者,天池也(名词作形容词,天然的)
(4)一词多义
①息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
②为其名为鲸(叫作)
化而为鸟(成为)
③之..•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其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其视下也(代词,代大鹏)
其正色邪(用在选择间句中,表示选择)
⑤而化而为鸟(连词,表顺承)
怒而飞(连词,表修饰)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交流点拨】用力鼓动翅膀飞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
玄。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交流点拨】这种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拎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
月息者也。
【交流点拨】鹏往南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
的浪涛,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交流点拨】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
的结果。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交流点拨】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
看不到尽头呢?
本节作业:搜集古代文化中的“鹏”。(文学形象、诗词名句、成
语典故)
第三课时
活动一:国学讲坛,全班交流古代文化中的“鹏”。
活动二:探究庄子笔下的“鹏”形象。
形象特点课文依据写法
活动三:小故事,大道理
借鲸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可见,这的确是一个的庄
子,不信,再看下一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活动四:分角色背诵课文,体会辩论的观点,论据。
活动五:我做辩论小主持。
主要问题:话题,各自论点和论据,谁是胜利者?
本节作业:
讲讲庄子的其他小故事。
第四、五课时教读引领课(二)《礼记》二则
第四课时
活动一:背诵展示:(强调重点读音)
女生:《虽有佳肴》
男生:《大道之行也》
活动二:预习检测。小组整理基础知识要强调的问题。
1.重点词语:
(1)虽有嘉肴:即使。
(2)不知其旨也:味美
(3)虽有至道:最好的道理。至,到达极点
(4)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所以。
(6)教学相长也: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7)《兑命》日“学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前“学”
同“学(xia)”,教导。
2.通假字
①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选拔)
②矜、寡、孤、独(“矜”同“鳏”,老而无妻)
3.古今异义
(1)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旨意。)
(2)然后能自强也(古义:勉励;今义:强大,强盛。)(3)教然后知困
(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3)讲信修睦(古义:培养;今义:修改。)
(4)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归来,归属。)③外户而不闭
(古义:门;今义:户口,门户等。)
(5)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害人;今义:偷东西的人)
3.一词多义
①为/天下为公(动词,是)
不必为己(介词,为了)
②亲:故人不独亲其亲(前一个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以……为亲;后一个是名词,指父母。)
③子:不独子其子(前一个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以……为子后一个
是名词,指子女。)
4.词类活用
选贤与能(动词用作名词,有才干出众的人。)
5.句子理解。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交流点拨】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会了解它的
好处。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交流点拨】所以,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才能知道
己的困惑。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交流点拨】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有了困惑,
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4)《说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交流点拨】《说命》篇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6.特殊句式点拨
倒装句:其此之谓乎!
【交流点拨】宾语“此”前置,原顺序应为“其谓此乎”。
活动三:
小组讨论:把握《虽有佳肴》的中心论点,概括《大道之行》的
社会内容。
本节课作业:
理解儒家“教学相长”的学习方法,了解儒家“大同”的社会理
想。
第五课时
预习检测:语文常识“四书”“五经”。
四书
五经
活动一:学习方法我来说“教学相长”
《虽有佳肴》
实际生活
活动二:“国学文化我来说”
大道
大同
大道之行
活动三:讨论探究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2.比较“大同”社会和世外桃源的相似之处。
本节课作业:
阅读戴圣的《礼记.季孙之母死》
第六、七课时
组文阅读课(一)《马说》、《千金买骨》
8活动一:朗读展示。《马说》《千金买骨》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
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
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
不能期年,千里马者至者三。(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
后人据此提炼出“千金买骨”这个成语,也作“千金市骨”。
指读,范读,正音。
活动二:说译文,讲故事。
1.小组合作
2.班级展示
3.强调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才能、才干
④执策而临之:面对。
(2)通假字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同“祇(只)”,只、仅。)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喂)
4.译句检测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交流点拨】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O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交流点拨】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3)祗辱
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交流点拨】只辱没在奴仆的手中,(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糟里,
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交流点拨】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交流点拨】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
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交流
点拨】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
不会经常有
活动三:千里马的命运我来说。
所受待遇命运价值
《马说》
《千金买骨》
第七课时
活动一:提问点拨
两篇文章中,千里马命运的不同,是什么造成的?(伯乐的是否
出现)文章的观点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情感比较
千里马识马者
《马说》
《千金买骨》
活动三:理解比喻,写法感悟
1.比喻义
千里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伯乐。
食马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托物寓意
活动四:辩论会
正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反方:世有千里马,然后有伯乐
第八、九课时组文阅读课(二)唐诗三首《石壕吏》《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卖炭翁》
第八课时
活动一:诗中朗读
1.听范读,注意要强调的重点句,正音,节奏,语气。
2.指读
3.齐读
活动二:诗中行走
小组活动:
篇目背景内容主题
《石壕吏》
《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
《卖炭翁》
活动三:诗中成长
品读描写
《石壕吏》“老妇致词”的语言描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
《卖炭翁》对老人外貌、心理的刻画
本节作业:背诵默写三首诗
第九课时:
活动一:走近杜甫
杜甫创作的四个时期及代表作
第一个南北壮《望岳》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
阶段游时期调。表现青年时代的气概和
抱负
第二个困居长《兵车行》《丽人行》《赴成长为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
阶段安时期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人
第三个安史之《春望》“三吏”、“三忧国思家,同情劳动人民,伟
阶段乱时期别”等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第四个漂泊西杜甫作诗四百三十余这时的诗歌带有更多的抒情
阶段南时期首,创作的数量和质量性质,形式也更多样化,并创
都达到了其一生的高造性地赋予七言律诗以重大
峰。《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政治和社会内容。
歌》
活动二:背诵诗歌,发挥联想,讲述故事,
活动三:比较阅读《三首诗》在情感和写法上的异同。
本节作业:阅读《新安吏》,查阅赏析资料理解。
第九、十一课时主题写作课学写故事
活动一:
【写作导航】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
它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要写好故事,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确定故事主题。一个事件可以有多个主题,要选定一个最想
表现的进行讲述,这样能让情节和人物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二、建构故事框架。写故事前,要构思好故事的情节、人物、环
境。这是故事的三要素,三者不可或缺。如何展现情节,如何描写人物,
如何渲染环境,都要提前构思好。
三、适当设置趣味。给情节增加一些波折,设置一点悬念,让人有
意外之感,或者运用联想、想象,都会让故事显得趣味横生。
四、生动刻画,详暗得当。故事要有头有尾,但开头切忌拖沓,应
简练快速地进入情节;对人物和情节的描述,可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内
容要详略得当,语言要生动形象;适当借助环境描写表现人物心理,渲
染故事氛围。
活动二:小组交流
以《卖炭翁》为例,对照以上四点,具体说说该怎么做。
活动三:作业展评:唐诗三首中自己改写的小故事,各小组推荐
优秀作品班级联评。
活动四:自选课本写作实践,学写故事。
活动五:写作点评
第十二、十三课时综合性学习课以和为贵
活动一:明确活动目标,小组任务分配。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和而不同”的思想,
体会“和”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理解“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
2.利用工具书和网络,理解“和”与“同”的区别,掌握古人
“和而不同”的思路,理解“和而不同”在当下社会的意义。
3.创作以“和”为主题的宣传标语,搜寻能够体现“和为贵”的
例子,探寻“和为贵”的真谛。
活动二:活动指导
1.探“和”之义
(1)查找《论语》中关于“和”的相关论述,并阅读教材中的相关
材料
⑵①“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
和万邦。”这段话的意思是他能发扬才智美德使家族亲密和睦。家族
和睦以后,又辨明百官的善恶。百官的善恶辨明了,又使各个诸侯国协
调和顺。上下和睦百姓安居乐业是儒家倡导的理想社会。这段话通过
颂扬帝尧的功德,强调了“和”的重要性
②“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
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段
话的意思是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被称作“中”;表现出来
却能够有所节制,被称作“和”。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为人处世
之道。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2.寻“和”之用。
(1)示例:传说有这么一个故事,将10只羊关进一间屋子,里
面放一筐鲜草;将10只狗关进另一间屋子,里面放几块鲜肉。第二天,
打开关羊的屋子一看,鲜草已被吃光,10只羊安然无恙。打开关狗的
屋子看,几块肉完好如初,10只狗却遍体鳞伤。假如,狗能像羊一样和
睦相处,不仅不会受伤,还能享受肉的美味。动物尚且如此,人类更应
该懂得以和为贵的道理,和睦相处。只有这样,才能生存、兴旺,才能
拥有和谐的社会!
(2)示例:①和颜悦色处世,和善可亲为人②心境和,初心守
活动三:班级讨论会。
⑴提示:从“和而不同”“和为贵”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制订几
条“班级议事规则”。如:同学们思考并举手,经主持人允许后可发言;
允许每个同学陈述自己的观点、看法或感想并说明理由;最终的结果
通过举手的方式决定,尊重大多数同学的意见
(2)提示:时事讨论会之前,多渠道查找相关资料,为发言做准备;
讨论时,本着“和而不同”的理念,相互启发共同受益;讨论会后,认
真总结反思。
活动四:成果展示
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有关“和”文化的作文。
中考链接:
(2019•湖南湘潭)班级将举行“和”文化综合探究活动。(8分)
【多姿多彩的“和”】
⑴请你搜集古人与“和”有关的资料,如成语、名言、故事等,
仿照示例,谈谈你对“和”的理解。(2分)
示例: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和”是忍让与宽容
(2)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威仪尽失,礼崩而乐坏,政治上的多元
状态造就了思想上的极度自由和解放。一时间,社会上各种思想流派
如同绚丽的百花竞相开放,被称为诸子百家。中国文化由此出现了空
前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这为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是泛指,其中对中国后世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主要有儒
家、道家、墨家、法家。在诸子百家几百年的发展中,思想不断的交
锋与融合,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也由此奠定
读到这段历史,小明同学深有感触,想写一副对联,还没写好,请
你帮他完成。(2分)
百家争鸣,各领风骚多彩流派群芳绚
--------,博采众长大美中华------
【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三人合伙开店合同
- 2025农田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关于电子元件加工合同的范本
- 20252项目任务合同书(模板)x
- 课题申报参考:劳动就业、人力资本积累与消费研究
- 穿越星际科技前沿的宇宙探索
- 2024年便携温度校验仪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职业技能提升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化学-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5届高三调研考试(三)试题和答案
- 智慧农贸批发市场平台规划建设方案
- 林下野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招聘考试真题
- Python编程基础(项目式微课版)教案22
- 01J925-1压型钢板、夹芯板屋面及墙体建筑构造
- 欠电费合同范本
- 2024年新高考地区数学选择题填空压轴题汇编十八含解析
- 网易云音乐用户情感画像研究
-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
- 工作违纪违规检讨书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