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木桑黄的人工培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桑木桑黄的人工培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桑木桑黄的人工培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桑木桑黄的人工培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桑木桑黄的人工培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桑木桑黄的人工培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制订本标准目的意义桑黄隶属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锈革孔菌科(Hymennochaeyaceae),桑黄孔菌属(Sanghuangporus)。桑黄是一种生长于桑树上的珍贵的大型药用真菌,作为中药入药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神农本草经》均有详细记载,《神农本草经》将桑黄描述为“久服轻身不老延年”,因此桑黄有“森林黄金”之美称。目前国内许多机构保藏有桑黄菌种并开展了系列研究,桑黄的有效成分主要有多糖、黄酮和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降血糖、护肝、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等药理作用。桑黄抗癌作用,最早由1968年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公布,实验表明野生桑黄子实体的水提物对小鼠肉瘤S180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增殖抑制率高达96.7%,在十几种药用菌类中排名第一,是目前国内外药用真菌领域研究的热点。最近几年国内外各大药厂纷纷投入巨资研制桑黄系列抗癌新药,对桑黄的需求越来越大,致使国内各产地药农掠夺性采集,野生桑黄资源已经极其稀少,近乎绝迹,因此通过人工培育来弥补野生资源的不足显得尤为重要。野生桑黄多生长于海拔500米以上的天然雨林区,可多年生长,生长期可达数十年至千年。在中国南方生长在凉爽的中海拔山区,但不在低温的高山上生长;在中国北方桑黄生长在低海拔地区,不在较高海拔的山区生长。目前桑黄的主产地在中国大陆,主要分布在陕西与甘肃交界处的子午岭自然保护区,黑龙江东部乌苏里江与兴凯湖之间,此外西南各省区也出产少量的野生桑黄。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不断深入研究,桑黄的人工培育已突破关键技术瓶颈,规模化、工厂化栽培异军突起,但目前国家及我省尚无相关标准。为了促进我省桑黄产业的规范化发展,需要制订该标准。二、标准编制过程受河南省丝绸协会委托,我们成立了桑木桑黄的人工培育技术规程编制组,由西南大学、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重庆市蚕业科技研究院等单位专家组成,专家组调研了河南桑枝菌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各自在桑木桑黄生产过程中的总结的经验,编制了该标准。作为协标准,主要是供桑木桑黄人工栽培企业和专业户使用,为此,我们重点介绍了桑黄栽培环境要求、菌种要求、桑黄栽培料的制作、桑黄接种、发菌、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控用药要求等。经讨论,桑黄原种繁育等不列入本标准。三、桑木桑黄主要生产技术总结我们总结了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重庆市蚕业科技研究院等单位桑黄人式栽培相关技术,作为制订本标准的技术依据,其主要技术如下:图1桑黄室外袋料栽培图2桑黄室内袋料栽培(一)栽培料的制作按照合适的配方比例将各种原料配好、拌匀,加水,拌好基料后装袋。采用规格为17cmx36cmx0.0045cm的聚乙烯菌袋装袋,套上合适规格的塑料颈圈,中间插入13CM长顶端壁上带孔的塑料打孔器,并用菌盖封口。袋料不可太紧也不可太疏,含水量应根据原料的干湿度、吸水性及气温的高低变化相应调整。将栽培袋有序放入灭菌锅高压灭菌,灭菌锅压力为0.15Mpa,时间2-2.5h。灭菌完毕后,栽培袋取出后放置在冷却室,冷却至常温时即可用于接种。将冷却至30℃以下的栽培袋和菌种放入接种室,菌种袋及接种用具要用75%酒精清洗消毒。菌种、栽培袋、接种器具等一次入室完毕,接种期间不得开门入料。选用菌丝长满袋7d左右的菌种,每袋可接种25袋左右。(二)发菌培养桑黄菌是中高温型真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较高的温度。菌丝体生长温度以26℃位为最佳,子实体在26-28℃之间长势最优。接种后将菌袋移入严格消毒过的培养室内,分层排放,一般在7d内禁止翻动,7d以后检查杂菌污染和菌丝体生长情况。发菌期间,培养室内的温度保持在24-28℃,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55-60%之间,注意通风换气、避光。培养10d左右菌丝体可布满料面,开始向料内深入发展。室外栽培时当菌袋内的菌丝体长满2/3时,移入培养棚内适应,棚内以散射光为宜,避免阳光直射。室内栽培时菌袋长满菌袋后直接放入出菇室适应。一般经过40d左右,菌丝体便可长满菌包,发育不正常的菌包,可挑出单独管理。图3室内栽培菌包进场适应(三)出菇管理出菇管理是袋料栽培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建立系统的管理模式,缩短子实体的生长周期,加快其生长速度是桑黄菌子实体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当菌丝长满菌袋后10d左右,大多数菌丝呈现黄色或者菌袋内开始出现颜色明亮突起的瘤状子实体原基时,将栽培袋转移至出菇棚或出菇室。提供充足的氧气、棚内温度控制在26℃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90%左右,出菇棚采用遮阳网遮光,控制光照在150lx左右;栽培袋的摆放间距为10cm左右,在袋中部偏下位置处划1-2两个月牙形开口,口长7cm左右,口宽3cm左右,深度0.3cm左右,去除口上塑料膜。开口处理后7d左右开始出现桑耳菌蕾,当菌蕾形成后,要严格控制桑黄子实体生长的温度、湿度、通风及光照环境条件。温度控制在26-28℃的范围内最佳,不超过30℃,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保持空气湿润状态。根据季节情况通风,春秋季节气温低时在14时左右通风换气10min左右,夏季气温高时在每天8时以前、16时以后分别通风10min左右。当桑黄芽长到20d左右时加大通风量,改为早、中、晚各通风20min左右,同时将空气相对湿度调整为90%左右。桑黄从开口到子实体成熟采摘需要90天左右,北方时间长,南方时间稍短,当子实体生长圈颜色变成深色并且有孢子弹射开始干燥不在生长时开始采收。图4成熟桑黄子实体(四)采收及采后管理桑黄子实体采收前1周停止补湿,关闭通风。采收桑黄子实体时从柄基部用手轻摘,采收的桑黄子实体在50℃-60℃恒温干燥箱里干燥12h,含水量降至12%以下,装袋置于干燥的冷库中4℃左右保存。桑木袋料栽培的桑黄子实体生长较快且整齐,颜色鲜黄色至黄褐色,多为半圆形,每袋可产桑黄子实体干品20g左右,子实体长9cm左右、宽7cm左右、厚度4cm左右。袋料栽培的桑黄采收后,可除去料袋口老菌皮,将培养袋重新排放于棚内,提高湿度至90%-95%,温度仍保持在26℃左右,10d左右又可在原来菌棒上继续长出桑耳菌蕾。按照前一阶段的方法管理,50d左右又可采收第2批桑黄子实体,但品相及品质较第一批桑黄子实体有所下降。(五)病虫害防治桑黄菌在菌种制作和栽培的整个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制种和袋料栽培时杂菌多,污染多,害虫多,往往给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桑黄病害、虫害、杂菌污染防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主要应把好5个重要关,包括培养基关、接种关、菌丝体发育关、出菇管理关、环境卫生关。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的利用化学防治。应选用适应性好、抗病虫性好、杂菌抗逆性强的菌种;采用科学的培养料配方;适时栽培,科学管理。为害桑黄的病虫害主要是木霉、毛霉、青霉、曲霉、根霉、链孢霉等,其中以链孢霉、曲霉的危害较大,一旦发现培养料中产生了链孢霉,曲霉,应及时挑出埋掉或烧掉,并迅速采取降温、除湿的措施,同时对培养室进行彻底消毒。害虫多发生在周围环境和用水条件较差的栽培场地,一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