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两篇与同步练习_第1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两篇与同步练习_第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两篇与同步练习_第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两篇与同步练习_第4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两篇与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教学目标】: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可按照板块依次进行教学,注意版块内容难度方面的梯度上升特点,注重举一反三,实践运用。梯度上升特点:从整体上看,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内容按照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由字到词再到句子,段落这样的一种梯度上升的。举一反三,实践运用:1.“识字加油站”都是形声字,可以让学生再列举一些和这一板块中的生字有着相同偏旁的汉字。2.“词句段运用”可以让学生运用习得的写作方法描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交流平台1.品味本单元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做到边读边想象。2.在朗读中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设计意图:品读优美语句,尤其是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既能让学生掌握品读语句的方法,又能深刻体会祖国语言的美妙之处。】识字加油站1.引导学生把字音读正确,注意“援”前鼻音发音,“贡”后鼻音发音。“掷”、“资”的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2.学会按汉字偏旁识记生字,并根据偏旁初步认识生字的意思。3.认识形声字的特点,何为形旁,何为声旁,各有什么作用。【设计意图:根据偏旁对汉字进行归类,既能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识字方法,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形声字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识记形声字的规律。】词句段运用1.能区分形近词的意思。2.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合适的词语进行表达。3.从课文片段中提取写作方法并加以实践。【设计意图:认识形近词,目的是为了正确运用这些词语。从具体文字中提取方法,体现学习由浅入深的层次性。】日积月累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这首词,并熟读成诵。2.能通过画面想象,感受江南春天的美好。【设计意图: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将抽象的文字还原成具体的图画,加深对整首词的理解,感受词中所描写的江南春天的美好。】【教学重点】:正确识记形声字。习得描写动物的写作方法并进行练笔。【教学准备】:教师制作相关PPT。学生搜集“扌、纟、贝”这三个偏旁的生字,搜集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的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熟读精思品佳句1.自学预习读一读下列语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2.检查自学成果教师指名学生朗读“交流平台”中的三段文字。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花骨朵儿”,其中“骨”读为(ɡū),整个词应读出儿化韵。“顺顺溜溜”的“溜”读为“liū”。【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学,一方面快速回顾本单元优美语句,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巩固与提高。学生通过自学,可以将这三段文字读通,读熟,真正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3.边读边想象画面教师指导学生再读“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这句话。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1)一只活泼的小燕子在空中飞翔(2)小燕子身体特别轻盈,与水面的接触只是轻轻地一点。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把这种画面描述出来,说一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然后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种感受表现出来,学生读得越出色,说明他的想象越丰富,感受越深刻。学生读完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朗读方法——边想象画面边读书。【设计意图: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只要学生的描述做到了细致,生动,那么就意味着他已经读懂了这段文字,当学生能做到带着自己感受读文本的时候,他就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4.运用方法尝试自学(1)引导学生运用“边想象画面边读书”这一新掌握的方法,自学“交流平台”的后两段文字。(2)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展开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帮助学困生完成学习任务。(3)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在此基础上,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画面:这朵荷花马上要绽开了,花骨朵儿已经包不住花瓣了。感受:作者把花骨朵儿写活了。学生通过朗读把脑海中的画面描述出来,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画面:一只轻盈的小瓢虫在收拢自己的翅膀,非常可爱。感受:作者描写瓢虫的动作很细致。学生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可以检验学生对新习得的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反馈进行指导。这样强化了学生的朗读方法,也能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二、分门别类识生字1.预习自学在“___”上写出下列生字的偏旁,在“()”中给它们注上音节。援___()掷___()捞___()缚___()缭___()络___()资___()贡___()贷___()2.检查预习教师指名公布自己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对于出现的错误进行订正。援扌(yuán)掷扌(zhì)捞扌(lāo)缚纟(fù)缭纟(liáo)络纟(luò)资贝(zī)贡贝(ɡònɡ)贷贝(dài)提醒学生注意以下汉字的读音:“援”前鼻音发音,“贡”后鼻音发音。“掷”、“资”的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巩固学生已掌握的汉语拼音知识和偏旁知识。但学习方式为学生自学。】3.归纳整理(1)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一板块中的三行生字,说一说每行三个生字之间有什么共同点。以第一行的“援、掷、捞”为例,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预习单,从而得出结论:这三个字有着相同的偏旁——“扌”。以此类推,第二行和第三行的生字也都有相同的偏旁,分别为“纟”和“贝”。(2)学生读一读课本中给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仔细观察这些词语。教师提示学生:“救援”、“投掷”、“打捞”,做这些动作都需要身体的一个部位,那就是——手。师生小结:“援、掷、捞”这三个字的意思都与手部动作有关。学生拓展提升:“拍”、“打”、“挑”、“挖”的偏旁也是“扌”,这些字的意思也与手部动作有关。师生总结:偏旁为“扌”部的汉字,其意思与手部动作有关。(3)按照总结第一行生字字义的方法,借助文中词语,尝试总结二三行生字的意思。“缚、缭、络”的偏旁都是“纟”,因此其意思都与丝线有关。类似的还有“纺”、“织”、“绸”。“资、贡、贷”的偏旁都是“贝”,因此其意思都与金钱有关。类似的还有“财”、“购”、“贩”。教师指导为什么以“贝”字作偏旁的汉字与金钱有关。夏商时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货币──贝币.所以当时造字时便以贝字作为与金钱有关的字。【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利用偏旁来识记生字,理解字义,教师首先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再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自主获取新知识。这样就实现了课堂学习的高效率。】4.总结提升教师指导学生再次仔细读一读这九个生字,找一找,每个生字的读音和它的组成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以第三行三个生字为例:资(次)贡(工)贷(代)以上每个汉字都有一组成部分与整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第一行和第二行的汉字也是如此援(爰)掷(郑)捞(劳)缚(尃)缭(尞)络(各)师生总结:这九个生字,其偏旁与字义相关,另一部分与它的读音相同或接近。这样的字在我们的汉字系统中称为形声字。教师明确形声字定义:形声字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学生举例说明:拍:“扌”是形旁表字义,“白”是声旁表读音。纺:“纟”是形旁表字义,“方”是声旁表读音。购:“贝”是形旁表字义,“勾”是声旁表读音。【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总结提升,教师不仅帮助学生明确形声字的定义及实际规律,还应给学生实际体会的机会,学生通过举例说明,会对形声字这一类型的汉字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第二课时一、精挑细选析词句1.布置预习查字典,查找以下四组词语的意思。清香浓香(2)荡漾飘荡(3)轻巧轻快(4)灵活灵敏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明确词语意思。清香:指清淡的香味。浓香:浓郁的香气。荡漾:水面等起伏波动;形容起伏动荡。飘荡:在空中飘浮,飘摆或飞升。轻巧:轻便灵巧,简单容易或操作轻松灵巧。轻快:不费劲儿。灵活:指敏捷,不呆板。灵敏:反应迅速。【设计意图:这一板块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词的辨析能力,因此应首先明确这些词语的意思,不过学生既然已经掌握了查阅字典的方法,所以,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这一环节的学习。】师生合作,在具体语境中区分形近词(1)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清香”和“浓香”的意思,找找二者之间的异同。相同:都是表示嗅觉的词语,都和香味有关。不同:它们所表示的程度不同,“清香”的程度浅,“浓香”的程度深。提示学生回顾课文《荷花》,想一想,荷花的香味属于哪一种?结论:荷花的香味比较淡,所以,第一句选择“清香”。(3)总结方法:形近词的运用是需要具体的语境的,因此,要区分形近词的差别,就要将这些词语置于具体语境中进行对比。【设计意图:要提高学生对词语的分析能力,首先要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步骤,即查找词义,对比分析。然后再此基础上总结学习方法。当然,这需要教师的指导点拨。】学生运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1)学生运用在具体语境中区分形近词这一方法通过自学解决这一板块剩下的三个句子。(2)师生共同验证学习结果。二、由表及里悟方法1.布置预习(1)安排学生借助文中拼音将以下两段话读熟: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独角牛的甲壳铁黑色,很硬,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找一找这两段话中分别描写了燕子和犀牛的哪些部位。2.检查自学成果(1)指名朗读这两段文字。指导学生将“似的”读正确,“似”读为“shì”,“甲壳”的“壳”读为“qiào”。描写燕子的:羽毛、尾巴、翅膀描写独角牛的:甲壳、角【设计意图:“词句段运用”这一板块的第二部分的学习目标是照样子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要达到这目标,前提是充分领会例句的写作特点,要领会写作特点,首先要将文本读熟,这可以通过学生自学完成。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深入体会写作特点(1)剥丝抽茧寻找特点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学成果二,找一找燕子的羽毛、尾巴、翅膀分别有什么特点。羽毛——黑色的尾巴——剪刀似的翅膀——轻快有力层层推进总结方法要将小动物的外形特点描写生动,首先应明确它由几部分构成,然后从颜色、形状、动作等方面明确每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巩固强化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按照寻找燕子外形特点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总结独角牛的外形特点。独角牛:甲壳——铁黑色,很硬角——像犀牛的角【设计意图:学生要掌握描写动物外贸的写作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需要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指导,而由具体的文字到抽象的方法是需要一个递进过程的。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领会写作手法。】尝试写作学生运用刚刚掌握的写作方法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描写它的外形特点。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写作。并当堂检测学习成果。三、日积月累读经典1.布置预习正确朗读《忆江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谙”的读音,借助资料查阅“谙、蓝”的释义。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对个别字进行读音指导。比如“谙”读为“ān”,它在词中的意思是熟悉,“蓝”的意思是蓝草,叶子可制青绿染料。解决了字词障碍后,学生再读整首词。2.在朗读中想象画面(1)指导学生反复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找出词中所描写的景物,诗人提到的颜色。景物:江花,江水颜色:红,绿(2)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这两句的意思日出江花红胜火: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还红。引导学生根据意思想象画面,把这种画面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学生再读,教师给予朗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刚才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朗读的方法品读“春来江水绿如蓝”。(3)再读整首词,想一想,作者在词中表达了什么情感。师生合作交流:因为作者写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表达了对江南美好春天的向往。【设计意图:经典作品需要反复诵读,因此,这一板块的学习离不开读,学生在读中才能领会意思,感受经典之美。进而达到熟读成诵的目标也就轻而易举了。】【教学反思】在《语文园地一》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我主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如,学生学习“识字加油站”时,我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然后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的发现的,同时再说一说他所知道的其他的形声字。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采用这种形式,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大胆去说,去练,既能达到训练的目的,也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学教材。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积累课文中优美生动的句子,并细细体会其中的写作技巧。2.识字加油站,归类识字,认识三种不同偏旁的生字及其词语,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功能。3.词句段运用,学会在语境中辨析近义词,学会仿写动物外形。4.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忆江南》,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教学重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古诗意思。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教学难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2借助拼音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板块一:交流平台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生动的句子,需要我们细细体味。1.(课件出示)“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板书:体味好句子)(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预设:读这句话我体会到小燕子飞行的轻盈。预设:读这句话,我感到语言很美,“小圆圈”“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感觉很有画面感,仿佛看到了那样的场景。2.(课件出示)“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从这句话你认为作者写得好在哪里?作者把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给人的那种感觉写出来了。非常生动,传神。你认为作者有了什么方法把花骨朵写得那么传神、生动?(作者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很有代入感,逼真、很有画面感。)3.(课件出示)“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找出文中的动作动词,说说写得怎么样?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1)这些动词分别是“落下来、折好、收拢”,很有条理。(2)这些动作写得非常细致,尤其修辞语的运用“(款款)地落下来、(顺顺溜溜)地折好膜翅、(严丝合缝)地收拢硬翅”显得描写就非常细致,妥帖,很有画面感,眼前仿佛看到了这只飞落的瓢虫。4.教师小结:要想把语言写得优美生动要描写细致、多使用一些恰当的修饰语,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还要写得有画面感,写具体、生动。(板书:描写细致、修饰语、修辞手法、有画面感)(二)识字加油站板块二:识字加油站1.(课件出示)2. 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注意读准平舌音“资”,翘舌音“掷”,边音“捞、缭、络”,前鼻音“援”,后鼻音“贡”。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4.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1)复习形声字:(课件出示)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其中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本题展现的生字都是形声字,是强调了形旁表义的功能。如第一组的三个生字“援、掷、捞”形旁都是“扌”,表示与手有关,第二组的“缚、缭、络”偏旁都是“纟”,表示与丝线、绳索有关;第三组“资、贡、贷”偏旁都是“贝”,表示和钱财有关。(板书:形声字形旁表义)(2)本题形声字的分类。(课件出示)①左形右声:援、掷、捞、缚、缭、络②下形上声:资、贡、贷5.小组交流,再找一些这样的汉字进行识字练习。6.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课件出示)左形右声,如:清河淌油上声下形,如:忘想感态三、词句段运用板块二:词句段运用1.辨别运用近义词(课件出示)1. 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所选的词语都是近义词,看看适合选择哪一个。(板书:近义词)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看看选择什么词语填空。3.小组代表发言:每组词语都是近义词,要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填空:第一小题,形容细小的波纹的动态,应该选择“荡漾”;第二小题,形容歌曲,应该是“轻快的歌曲”较为恰当;第三小题,应选“灵敏”,因为是形容小狗的鼻子的。(二)句子积累。(课件出示)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2.说一说这些句子,都抓住了动物的什么特点写的?(板书:抓住动物特点)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第一句,描写小燕子的外形,抓住小燕子的“羽毛、尾巴、翅膀”的特点来写的,描写顺序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第二句描写独角仙的外形,抓住了“甲壳、头部的角”的特点写的,从颜色、形状、质感等方面来写。3.照样子,写写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课件出示)示例: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象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四、日积月累板块三:日积月累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课件出示)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2.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3.教师简介:《忆江南》是一首词,是唐代文人白居易所作。本诗描绘了江南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喜爱和怀念之情。(板书:《忆江南》词)4.(课件出示)词语解释谙(音安):熟悉。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5.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6.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课件出示)译文:春日,朝阳照耀下的江畔花朵,红得胜似烈火;江水碧绿的颜色,只有蓝草可以相比。这一切,怎能不撩起我对江南的回忆?(课件出示)创作背景: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课件出示)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7.读出韵味这首诗可以按照这个节奏读:(课件出示):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8.熟读成诵。在理解和会读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体味好句子,学习了形旁表义功能的形声字,学会辨析运用形近词,练习抓住特点写动物的外形,学习了古诗《忆江南》。【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一》共设了四个板块。“交流平台”以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写作的手法。“字词加油站”以认识含偏旁“扌、纟、贝”的字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认字。“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积累并运用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教会学生在不同的句子中选择意思表达准确的词语。“读一读”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语句,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日积月累”安排了一首词《忆江南》,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在《语文园地一》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我主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学生学习“交流平台”时,我首先让学生读,这些句子都是课文中的优美生动的句子,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然后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同时再说一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语句优美的意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采用这种形式,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大胆去说,去练,既能达到训练的目的,也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学教材。教学“识字加油站”时,借助多媒体展示教材所给词语的相关图片,引导他们观察图片,结合词语的意思,把握每个字的特点,轻松识字。在教学“词句段运用”时我引导学生辨析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在语句中体会词语的意思表达。指导学生能够准确地用词语表达出语句的意思,是句子更加生动,表达更加准确。同时引导学生摘抄优美的语句、词语,摘抄的时候分类进行,比如,写景的、写动物的、写人物的等。积累一些写作素材,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这次的“日积月累”是一首词,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解决生字及重点字的意义,最后达到背诵课文。这首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安全的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课设计有梯度性,先课本上,再课外和生活中。如在完成第一题时,老师创设导游的情景,让学生练习说话;在完成第二课时,要求学生充分的抓住文本特点,通过朗读讨论的形式,来理解文本的意思,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能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作者的心情,并且能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充分的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在实施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会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语文园地一》同步练习一、交流平台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偶尔沾了一下水面()A.浸湿。B.因为接触而被东西附着上。C.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