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华二附中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上海市华二附中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上海市华二附中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上海市华二附中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上海市华二附中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华二附中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对各种“比值”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与细胞膜膜面积比值变大B.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比值不变C.用噬菌体去感染细菌时,由于保温时间过长,上清液放射性与沉淀物放射性比值变小D.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由于样本过小,发病人数与调查人数比值变大2.图为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自然发酵酿制时菌种来源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酵母菌B.装置中留有约1/3的空间,可以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C.甲装置需要防止杂菌污染,而乙装置不需要D.甲装置中气压可以保持相对稳定,而乙装置不能3.古代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40℃时,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酒酿(做实验是用酵母菌菌种),与米饭混合后置于一瓷坛内(其他容器也可),并在中间挖一个洞,加盖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30~40℃)12h即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保证酵母菌在开始生长时有足够的O2进行有氧呼吸B.在家庭酿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这些水主要来源于无氧呼吸C.发酵过程中,随着O2逐渐减少,有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无氧呼吸逐渐增强D.若米饭中加入的酒酿不足,则结果可能是不能得到酒精4.猴面包树根系发达、树干粗壮高大,木质松如海绵。旱季时树叶完全脱落,雨季大量吸水,迅速长叶开花结果,花在夜间开放,吸引果蝠等动物传粉。猴面包树的果实是猴子等动物喜爱的食物,树干中的水分也可以被动物取用,使其获得“热带草原生命之树”的美誉。由此无法推断出()A.热带草原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猴面包树产生有利变异B.落叶使猴面包树的水分散失减少,有利于其度过旱季C.猴面包树的夜间开花是与果蝠等传粉动物共同进化的结果D.猴子等动物的取食行为可以帮助猴面包树传播种子5.下列关于“泡菜腌制和亚硝酸盐测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亚硝酸盐的测定过程需使用显色剂硫酸锌B.亚硝酸盐的存在是泡菜能较长时间储存的原因之一C.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减少D.样品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结果偏大,原因可能是测定样品时选用了光程更大的比色杯6.苹果醋是以苹果为原料经甲乙两个阶段发酵而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阶段的发酵温度低于乙阶段的发酵温度B.过程①②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进行,③在线粒体进行C.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乙过程需要在无氧条件下完成D.产物乙醇与重铬酸甲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7.丙酮酸通过MPC(载体蛋白)进入线粒体参与相关代谢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时会产生少量[H]B.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可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C.MPC功能缺陷可能导致乳酸积累对细胞产生毒害D.丙酮酸通过MPC进入线粒体不属于自由扩散8.(10分)人类B型地中海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B链发生了缺损,该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B珠蛋白基因有多种突变类型。甲患者的B链l7~18位缺失了赖氨酸、缬氨酸;乙患者的B珠蛋白基因中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导致B链缩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染色体检查可明确诊断出该病的携带者和患者B.控制甲、乙患者贫血症的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C.甲患者B链氨基酸的缺失是基因中碱基对不连续缺失所致D.乙患者基因突变位点之后的碱基序列都发生了改变二、非选择题9.(10分)GR24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可抑制侧芽生长的化学物质。科研人员做出了一种假设: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时,GR24可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为了验证该假设,研究人员进行了图所示操作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部分过程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时,跨膜运输的方式为__________。组别处理检测实验组在琼脂块A中加适量NAA在侧芽处涂抹适量放射性标记的NAA在A中①GR24琼脂块B中放射性标记物含量对照组在琼脂块A中加适量NAA同上在A中②GR24(2)表中①、②分别为__________(填“加入、加入”或“加入、不加入”或“不加入、加入”)GR24。(3)若检测结果为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4)科学家在植物体内找到了与GR24作用相似的物质,从而可以解释侧芽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的原因,进而解释植物体生长的__________现象。10.(14分)科研人员深入到很多年前进行核试验的地区进行调查,在一片生长较为旺盛的植物种群中发现了与野生植物有明显差异的三种变异植株甲、乙、丙。该物种为雌雄异株植物,在核试验以前,这三种变异类型的植株并不存在。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三种植株的变异最终来源于________。对比该实验前后,该物种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调查发现该种群雌雄植株中都有变异型甲存在,已确定为核遗传的情况下,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试验,以判定该变异基因的显隐性,以及该基因所在的位置是常染色体还是伴X染色体(注:野生型一般为纯合子)。第一步:选取多株雄性变异型甲植株和雌性野生型植株进行杂交,得到种子;第二步:播种收获的种子,统计子一代植株的情况,并进行分析。①子一代个体中有变异型甲植株出现:Ⅰ._________。Ⅱ.__________。②若子一代个体中没有突变个体出现,则让子一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在子二代中:Ⅰ._______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现有纯合的变异型植株甲、乙若干,假设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怎样判断这两种变异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简要地说明步骤及结果、结论)________________11.(14分)许多物质在逆浓度进出细胞时都依赖于载体蛋白,且需要消耗能量,这种运输方式叫主动运输。其中,由ATP直接供能的方式为原发性主动运输,不由ATP直接供能的方式为继发性主动运输。下图为人的小肠上皮细胞与肠腔、组织液之间的部分物质交示意图,标号①~③表示不同的载体蛋白。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载体③运输Na+的方式为____,载体③运输葡萄糖的方式具体为____(填“原发性主动运输”或“继发性主动运输”),该运输方式所消耗的能量来自于_________(2)若载体②受蛋白抑制剂的影响而功能减弱,会造成小肠上皮细胞内Na+浓度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由图可知,载体②的功能包括物质运输和_________(3)若小肠上皮细胞因O2浓度降低造成细胞呼吸速率下降,结合图中胞内的变化过程判断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速率是否会受影响?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12.应激是指各种紧张性刺激物(应激原)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应激时人体代谢明显加快,如大面积烧伤病人每日能量需求是正常人的1.5倍。图表示人体在应激时部分物质代谢变化调节过程,图中“↑”表示过程加强,“↓”表示过程减弱。请回答:(1)图示应激反应的调节方式是__。应激过程中,激素A的含量将会____。激素B与糖皮质激素在血糖调节中的关系是____。(1)交感神经细胞与肾上腺髓质细胞之间交流的信号分子是___,这种分子必须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表面的___结合,才能发挥调节作用。(3)人体全身应激反应一般分为警觉期、抵抗期和衰竭期三个阶段。警觉期是人体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这一时期以途径④—⑤(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为主,主要原因是_________。警觉期使机体处于“应战状态”,但持续时间____。(4)大面积烧伤时,应激反应可持续数周,临床上会发现病人出现创伤性糖尿病。试根据图示过程分析,创伤性糖尿病产生的主要机理: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

本题以“比值”为依据考查多种生物过程,综合性强,要求考生对涉及知识有整体把握与理解,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详解】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略有减小,细胞膜膜面积略有增加,故内质网膜面积与细胞膜膜面积比值变小,A错误;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为1:1,比值不变,B正确;用噬菌体去感染细菌时,保温时间过长会造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到上清液,导致上清液放射性与沉淀物放射性比值变大,C错误;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等于该遗传病的发病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率,若样本过小,发病人数与调查人数比值可能偏大或偏小,D错误。【点睛】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对人群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的遗传病一般选择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选取的样本应该足够大。2、C【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甲装置中,A为葡萄汁,能为酵母菌提供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NaHCO3溶液能够吸收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的CO2。乙装置需要定期拧松瓶盖排气。【详解】A、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来源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酵母,A正确;B、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发酵瓶要留有的1/3空间,这样既可以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又可以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B正确;C、甲乙装置都需要防止杂菌污染,C错误;D、甲装置中的NaHCO3溶液能够吸收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的CO2,乙装置需要定期拧松瓶盖排气,D正确。故选C。3、B【解析】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比较如表所示。有氧呼吸乙醇发酵(无氧呼吸)乳酸发酵(无氧呼吸)葡萄糖→丙酮酸+[H]+能量(少)葡萄糖→丙酮酸+[H]+能量(少)葡萄糖→丙酮酸+[H]+能量(少)丙酮酸+H2O→CO2+[H]+能量(少)丙酮酸+[H]→CO2+乙醇

丙酮酸+[H]→乳酸[H]+O2→H2O+能量(多)【详解】A、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增加透氧性,保证酵母菌在开始生长时有足够的O2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B、在家庭酿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这些水主要来源于有氧呼吸,B错误;C、发酵过程中,随着O2逐渐减少,有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无氧呼吸逐渐增强,C正确;D、酒酿中含有酵母菌菌种,若米饭中加入的酒酿不足,酵母菌数量太少,则结果可能是不能得到酒精,D正确。故选B。4、A【解析】

1、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①基因多样性、②物种多样性、④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进化历程生物的进化历程可概括为: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3、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详解】A、热带草原的季节性变化对猴面包树具有一个选择作用,变异发生在选择之前,A错误;B、落叶使猴面包树的水分散失减少,有利于其度过旱季,B正确;C、猴面包树的夜间开花是与果蝠等传粉动物共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D、猴子等消费者的取食行为可以帮助猴面包树传播种子,D正确。故选A。5、A【解析】

1、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制作泡菜过程中应进行无菌操作;泡菜盐水的浓度应该是清水与盐的比例应为4:1,如果盐浓度过高会抑制乳酸菌发酵,造成咸而不酸,盐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造成杂菌污染;为了缩短制作时间可以加入陈泡菜水,以增加乳酸菌数量;微生物培养所用的培养基至少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时亚硝酸盐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用比色法可以推测样品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详解】A、对氨基苯磺酸溶液与N-1-萘基乙二胺溶液等体积混合作为亚硝酸盐的测定的显色剂,A错误;B、亚硝酸盐浓度较高,微生物因失水而不能生存,B正确;C、在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一般腌制10d后,亚硝酸盐含量开始下降,C正确;D、如果样液的比色杯光程大于制作标准曲线时的比色杯光程,测得的样液中亚硝酸盐含量偏大,D正确。故选A。6、C【解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以苹果为原料经甲乙两个阶段发酵形成苹果醋的过程,其中甲阶段为酒精发酵,乙阶段为醋酸发酵;①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②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详解】A、图中甲阶段为酒精发酵,乙阶段为醋酸发酵,酒精发酵的温度低于醋酸发酵,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过程①②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进行,③在线粒体进行,B正确;C、醋酸杆菌为好氧菌,因此乙过程需要在有氧条件下完成,C错误;D、无氧呼吸产生的乙醇(酒精)与重铬酸甲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D正确。故选C。7、B【解析】

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反应式:24[H]+6O21②H2O+大量能量(34ATP)无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4[H]2C2H5OH(酒精)+2CO2

或2C3H4O3(丙酮酸)+4[H]②C3H6O3(乳酸)【详解】A、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时会产生少量[H],同时会释放少量的能量,A正确;B、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水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大量的[H],同时会释放少量的能量,B错误;C、MPC功能缺陷可能会导致丙酮酸大量存在于细胞质基质,而后可能会在细胞质基质中转变为乳酸导致乳酸积累对细胞产生毒害,C正确;D、MPC(载体蛋白)是转运丙酮酸的载体,因此丙酮酸通过MPC进入线粒体不属于自由扩散,D正确。故选B。8、B【解析】

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发育成的个体患疾病,这类疾病都称为遗传性疾病,简称遗传病。根据目前人们对遗传物质的认识,可以将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三类。单基因遗传病是由染色体上单个基因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基因突变是指由于基因内部核酸分子上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DNA分子上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或替换都可以引起核苷酸序列的变化,因而引起结构的改变。【详解】A、该病由基因异常引起,通过染色体检查无法判断,A错误;B、基因突变不会改变基因的位置,因此控制甲、乙患者贫血症的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B正确;C、甲患者的B链l7~18位缺失了赖氨酸、缬氨酸,是基因中碱基对连续缺失所致,C错误;D、乙患者的B珠蛋白基因中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基因突变位点之后的碱基序列并没有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9、主动运输加入、不加入对照组主茎下端放射性标记物含量高于实验组顶端优势【解析】

顶端优势产生的原理:由顶芽形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加大,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敏感而被抑制;同时,生长素含量高的顶端,夺取侧芽的营养,造成侧芽营养不足。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的跨膜方式。【详解】(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时,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2)本实验是验证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时,GR24可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下运输,自变量为是否加GR24,放射性标记的NAA可以跟踪激素的运输情况,所以实验组中①应为加入GR24;对照组②应为不加入GR24。(3)若检测结果为对照组主茎下端放射性标记物含量高于实验组,说明GR24可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即假设成立。(4)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并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使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为顶端优势。所以科学家在植物体内找到了与GR24作用相似的物质,从而可以解释侧芽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的原因,进而解释了植物体生长的顶端优势现象。【点睛】本题结合图示和表格,探究顶端优势形成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意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10、基因突变发生了进化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若子一代都为突变型或突变型多于(或等于)野生型,且突变型和野生型中雌雄个体均有,则变异基因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若子代中雄性个体都为野生型,雌性个体都为突变型,则变异基因为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若子二代中只有雄性个体中出现突变型,则变异基因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若子二代雌雄个体中均有突变型和野生型,则变异基因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两种类型的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得到F1,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得到F2,如果子二代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符合【解析】

核辐射属于诱发基因突变的物理因子,由于同一物种的野生型出现了三种变异类型,可以说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由于基因突变了产生了新的基因,因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该种群发生了进化。【详解】(1)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了产生了新的基因,因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该种群发生了进化。(2)根据题意,野生型一般为纯合子且作为母本进行杂交,所以,若子一代个体中有变异型甲植株出现,则可推断变异型基因相对野生型基因为显性;若子一代个体中无变异型甲出现,则可推断变异型基因为隐性基因控制。①根据上述分析,子一代出现变异型说明变异型基因为显性基因控制。Ⅰ.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是雄性变异型甲(A_)和雌性野生型(aa)植株,子一代都为变异型甲或变异型甲多于(或等于)野生型,且变异型甲和野生型中雌雄个体均有。Ⅱ.若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XAY(变异型甲)和XaXa(野生型),因此子一代中雄性个体为都为野生型,而雌性个体都为突变型。②根据上述分析,子一代中没有突变个体出现,说明变异型基因为隐性基因控制。则让子一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Ⅰ.若控制变异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可表示为:XaY(变异型甲)与XAXA(野生型),子一代是XAY和XAXa,因此子二代中只有雄性个体中出现突变型。Ⅱ.若控制变异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可表示为:aa(变异型甲)与AA(野生型),子一代是Aa,所以子二代雌雄个体中均有突变型和野生型。(4)假设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合的变异型植株甲、乙作为亲本,两种类型的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得到F1,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得到F2,如果子二代出现9∶3∶3∶1(或其变式)的性状分离比,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符合。【点睛】本题考查遗传定律伴性遗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其应用能力,重点在于应用“假说——演绎法”原理,提出假说再进行合理的论证,最终得出不同假说间的特征性结论从而证明假说。11、协助扩散继发性主动运输膜内外Na+浓度差(Na+势能)上升催化作用是细胞有氧呼吸速率下降,载体②由于ATP产生不足而对Na+转运速率下降,导致小肠上皮细胞内和肠腔之间的Na+浓度差减少,不利于载体③逆浓度梯度运输葡萄糖【解析】

物质跨膜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自由扩散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需要载体协助,也不需要能量;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协助,但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既需要载体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详解】(1)据图分析,Na+运输是顺浓度梯度,且需要蛋白质作载体,但不消耗ATP,属于协助扩散;载体③运输葡萄糖逆浓度梯度,但并没有看见ATP直接供能,应属于继发性主动运输,该种运输方式所消耗的能量据图观察来自于膜内外Na+浓度差。(2)若载体②受蛋白抑制剂的影响而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