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任务群一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阅读[2023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材料二: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但是,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能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能不能控制的问题。在物理实验里用斜面滚球来实验引力,斜板这实验因子并不影响所要观察的引力现象,因为实验者在计算球动的速率中会考虑到这斜板的因子——换一句话,所谓实验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把所有发生作用的因子都加以充分考虑的意思。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社会现象并不限于人的动作,而且包括人的动机;动机又受着人所接受的那一套认为应当如是的规律支配;这套规律是社会所共有的,而且是在时间里累积下来的——这是人的生活适用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的方法,是在人和物的接触中,在动作里,给人的满足与否的结果里,选择和淘汰出来的,而且也永远在变动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社会现象有着不能分的两部分:一部分我们可以在体外看得到的,另一部分,在体外是看不到的。这第二部分必须由经验者本人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旁观的人明白。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常发生在第二部分。谈到这里,我愿意提出最重要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合作还不够,必须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我在上边已说到科学的观察必须充分确认现象发生的情境,考虑到一切会影响现象的因子。这是实验的真正意义。观察社会现象时,因为语言材料的重要,最容易影响叙述现象正确性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但是“客观”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对观察的现象没有兴趣,或是没有关系么?这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去观察一个现象必然是有兴趣的。你自己可以不问这问题,可是被观察的人是不会不问这问题的。你不能不和这些人接触,谈话,问问题。这些人必然要问:“这人为什么要来问我们呢?”——这问题问得对的,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人事很像镜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反射成了别人对你的态度。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换一句话说,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你如果要研究乡村,你必须同情农民,为他们服务,你的研究结果必须是有利于农民的。不但你存心是如此,而且你要用事实来证明,使农民相信你。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一个研究的人是站在“不知”的地位,被问的是站在“已知”的地位。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1.[理解和分析内容]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B)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社会调查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并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农民,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B.材料一以毛泽东在寻乌县的调查为例,论述调查要深入、唯实,这与毛泽东本人在《调查的技术》中的倡导也是一致的。C.材料二指出,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但倘若方法得当,观察社会现象时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D.材料二认为,社会研究者只有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关心被调查者,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解题思路A项,“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错误,材料一提到“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材料二提到“你如果要研究乡村,你必须同情农民,为他们服务”,二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它们论述的针对性是不同的,材料一是针对领导干部的调查研究而言的,材料二是针对社会科学研究者而言的。C项,“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曲解文意,材料二中只是说“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并不意味着社会科学不能通过实验展开研究,且根据材料二第三段中的“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可知,如果达到了某些条件,社会科学也是可以通过实验展开研究的。D项,“只有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关心被调查者,才不会……‘撒谎’”错误,根据材料二倒数第二段中的“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可知,这里是说调查者对被调查者应坦诚以待,为他们着想,这样才能得到对方的配合。作者举例讲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是为了形象地说明被调查者在怎样的情形下才会信任调查者,但选项误将此比喻理解为社会调查的一个必然前提。2.[判断和推断内容]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动机可能并不一致,这给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观察带来挑战。B.一些无法看到的现象需要通过经验者的语言来表达,这可佐证语言材料的重要。C.如果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被调查者就不会有防备心理。D.即便调查者出于友善的目的展开调查,调查的结果也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解题思路C项,“如果……就……”说法绝对,根据材料二第六段中的“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可知,即使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但只要涉及被调查者的利益,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他们还是会有防备心理的。3.[分析论证特点]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材料一从调查研究工作需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两方面展开论述。B.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C.材料一运用排比,既突出社会调查需广泛深入、求真务实,也增强了论证气势。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解题思路B项,“主要论证……处于不断的变化中”错误,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的是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且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常发生在体外看不到的部分,选项错把论证的依据视为论证的结论。4.[分析材料的论证语言]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4分)①这些加引号的词所标示的是调查者一些不当的调查行为;②从反向强调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充分合作的前提是调查者要尊重被调查者。(每点2分)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二最后两段的具体内容可知,“敲诈”“斗智”“拷问”的主体都是社会研究中的调查者,受体都是被调查者,且这些词语在语境中都是贬义词,揭示了调查者对待被调查者的不当行为。且根据“敲诈”“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斗智”不能得来社会科学、“拷问”得不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来看,作者从反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即强调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充分合作的前提是调查者应当尊重被调查者,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5.[分析不同材料论述的侧重点]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①材料一谈到“客观”时有一句话,即“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强调的是调查研究的实事求是立场,不能带着预定的“调子”;②材料二强调“客观”不能被误解为超脱于被调查者之上的漠然立场;③材料一是对领导干部应坚持的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而言,材料二是就社会科学调查者应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而言。(每点2分)解题思路解答此题,可从论述内容和论述角度(话题范围、出发点、目的、立场等)方面分析。从论述内容上看,材料一中提及“客观”的语句是“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强调调查应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立场,不能带着预定的“调子”。材料二中提及“客观”的语句是“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这是不可能的”“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由作者的语气以及“空洞概念”“这是不可能的”等表述可知,作者对这种“客观”是否定的;再联系上下文语境可知,“这关系”指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一些调查者把“客观”曲解为为了保持距离,冷漠对待被观察者,不去接触亲近。这里强调“客观”不能被误解为超脱于被调查者之上的漠然立场。从论述角度上看,材料一摘自习近平的文章,告诫领导干部在做调查研究时应坚持人民立场和实事求是原则。材料二也是在讲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只不过告诫的对象是社会科学调查者,告诫他们首先“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据此分点表述即可。[2022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7分)材料一: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材料二: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中华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语为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会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病症,这病症是当代诗歌失去读者的重要原因。当代诗歌由于时代内容的发展,已无法退回到新诗运动初期的状态。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所以,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的、关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务就是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诗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据我的学习经验,历代中国文论中存在着大量对我们今日所思考的诗歌理论仍有意义的撰述,而我们却只习惯于引用西方理论,无暇回顾一下自身传统中这些理论,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帏,扩大视野,恢复自己传统的活力才能吸收外来的营养。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典哲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6.[理解和分析内容]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B.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C.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解题思路D项,“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说法错误,材料二最后一段只是说“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并未将中国古典诗论和西方文论的生命力进行比较。7.[判断和推断内容]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C.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解题思路B项,“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现代性”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中的“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可知,中国当代诗歌不能单靠移植西方,但并不是说西方诗歌的输入对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和影响不具备正向意义。8.[分析论点与论据]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C)A.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B.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C.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解题思路阅读材料一可知其观点是:中华文明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A项,突出“师古圣贤人”,强调了薪火相传,但没有突出中华文明的与时俱进、推陈出新;B项,强调传统伦常名教的根本地位,与材料一的观点关系不大;C项,“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体现了要与时俱进,“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体现了要薪火相传,与材料一的论述最相符;D项,强调东西方文化的地位转变,与材料一内容无关。9.[运用材料观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彰显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恕道”,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的理念;②它超越国界,具有当代价值,为谋求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进步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体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每点2分)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可知,应结合材料一分析这一现象所体现出的材料一中的观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黄金准则出自《论语》,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恕道”,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它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黄金准则,说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把中国实践总结好……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由此可得出答案。10.[探究材料观点]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①加强对中国古典诗论的挖掘与阐发;②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文论;③寻求古典诗论与当下审美需求的契合,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④发挥古典诗论在诗歌阐释上的长处,向世界传播中国古典诗论的审美意义和当代价值。(每点1分)解题思路由材料二第三段中的“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的……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可得出答案第①点;由材料二第二段中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和第四段中的“西方文论强调……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可得出答案第②点;由材料二第三段中的“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诗论……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可得出答案第③点;由材料二第四段对中国古典诗论的优点的阐述,可得出答案第④点。选文选文概览卷别作者和出处主题体裁文本形式2023年新课标Ⅰ卷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阐述信息时代理性分析和审慎判断的重要性学术著作连续性文本2023年新课标Ⅱ卷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论述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态度政论文+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2022年新高考Ⅰ卷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如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政论文+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2022年新高考Ⅱ卷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党争胜《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杨乃乔《<红楼梦>与TheStoryoftheStone——谈异质文化观念的不可通约性及其翻译的创造性》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深入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转化和发展的途径学术论文+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选文分析(1)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材料或选自国家领导人讲话,如2023年新课标Ⅱ卷信息类文本阅读材料一选自习近平讲话《谈谈调查研究》,2022年新高考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材料一选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或选自学术论文,如2023年新课标Ⅱ卷信息类文本阅读材料二选自费孝通的《亦谈社会调查》,2022年新高考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材料二选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或选自科普名著,如2023年全国甲卷和全国乙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分别选自彼得·渥雷本的《树的秘密生命》和罗伯特·麦克法伦的《深时之旅》。(2)选材贴近考生生活。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选自《后真相时代》,论述新闻真实性问题,其选材明显体现了对考生真实生活的关注。(3)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如2023年新课标Ⅱ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的文本体裁为政论文和学术论文,2023年全国甲卷和全国乙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用自然科学方面的科普作品。这些材料学术性、理论性、逻辑性强。(4)兼顾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5)依据课标,重视教考衔接。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所选材料与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密切相关;2023年新课标Ⅱ卷信息类文本阅读所选材料与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的内容相关联。命题命题概览卷别考查内容题型分值是否关联教材2023年新课标Ⅰ卷T1,理解和分析内容;T2,判断和推断内容;T3,分析论点与论据客观题各3分选材关联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T4,归纳概括内容要点;T5,概括论证方法主观题4分/6分2023年新课标Ⅱ卷T1,理解和分析内容;T2,判断和推断内容;T3,分析论证特点客观题各3分T1,B项提到毛泽东《调查的技术》一文,关联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学习资源”;选材关联教材T4,分析材料的论证语言;T5,分析不同材料论述的侧重点主观题4分/6分2022年新高考Ⅰ卷T1,理解和分析内容;T2,判断和推断内容;T3,分析论点与论据客观题各3分否T4,运用材料观点;T5,探究材料观点主观题各4分2022年新高考Ⅱ卷T1,文字信息的图示图解;T2,概括和分析内容;T3,分析评价内容客观题各3分选材隐性关联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红楼梦》”T4,比较分析材料观点;T5,归纳概括内容要点主观题4分/6分命题特点(1)围绕文体特征设题。议论文的文体特征(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思路、语言特点等),科普文的文体特征(科学性、逻辑性、思想性、通俗性、文学性等)常常涉及。(2)围绕逻辑思维能力设题。注重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相关内容的梳理、信息的推断皆以逻辑为重。(3)重视迁移运用能力。设题立足文本,兼顾文外,要求以文本提供的观点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如2022年新高考Ⅰ卷第4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命题趋势(1)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是命题的方向。通过文质兼美的科普文章激发考生对科学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在思辨性文章阅读中考查发现、推断、批判的能力,在科学类论文、论著阅读中考查梳理探究、归纳概括、假设验证等思维方法,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是信息类文本阅读命题的主要方向。(2)信息的确认、提取、筛选、整合、推断,以及利用文本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命题的重点。(3)考查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是命题的新亮点。如2023年新课标Ⅱ卷考查分析“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的作用,拓宽了信息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范围。备考建议(1)夯实基础,熟悉相关文体知识,掌握简单的逻辑推理知识,做到扎实牢固,能熟练地迁移运用。(2)明了客观题的常见命题陷阱,如偷换概念、混淆是非、指代有误、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混淆时态、关系错位、说法绝对等。(3)重视阅读,有计划地精读一些篇目,尽量明确其观点、论据、论证思路和论证层次,或明确其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语言特点等,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和准确率,在阅读中培养获取、加工信息的基本素养。(4)主观题答题要学会审题,学会准确、简练、有条理地书写答案。在与标准答案的对比中学会矫正自己的答题思路,提升表述答案的能力。注重对探究类、迁移运用类、比较异同类题目的练习和总结。信息类文本阅读在教材中主要涉及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和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五个学习任务群(具体涉及的篇目,见下面的导图)。高考在信息类文本阅读中主要考查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文化传承与理解、语言组织与表达、批判性思维与辩证思维等能力,这些能力在教材课文的学习中均能找到对应点。[2023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为了解藜麦的种植情况,我去了秘鲁科尔卡山谷,这里在印加时代以前就得到了开垦。藜麦是一种美丽的作物,拥有深红色或金黄色的巨大种球。在安第斯山的这片区域,人们在梯田上同时种植藜麦以及当地特有的玉米和马铃薯品种。“国外需求绝对是一件好事,”我的秘鲁向导杰西卡说道,“农民非常高兴,所有想吃藜麦的人仍然买得起这种食物。”她还解释了另一个好处。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利马人终于开始尊重我们这些高原人和我们的传统了。”玻利维亚西南部有一片遥远而不适合居住的区域,那里到处都是盐湖和休眠火山。在那里,我看到了由藜麦资金支持的当地急需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千百年来勉强能够养家糊口的自耕农开始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投资。我在2017年4月听到的玻利维亚人对于该作物的唯一抱怨是,日益增长的供给正在拉低价格。玻利维亚的藜麦种植面积增长了两倍多,从2007年的5万公顷增长到2016年的18万公顷。马克·贝勒马尔后来对我说:“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因为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在风景如画的科尔卡山谷,当太阳落山时,我问杰西卡,欧洲和北美的消费者是否应该为吃掉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的食物而感到内疚。我可以猜到答案,但我想听到当地人的亲口否认。“相信我,”杰西卡笑道,“我们有许多藜麦。”乍一看,这一关于食物热潮、全球贸易和消费者忧虑的事件讲述了谎言被揭穿的过程。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在这个例子中,新闻工作者和博主出于高尚的理由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他们由衷地为一个贫困群体感到担忧,害怕狂暴的全球贸易风潮会危及这一群体的利益。我们很早就知道这一点:每个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不过,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些真相为沟通者提供了多大的灵活性。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我将它们称为“竞争性真相”。(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思维演练第一步,读材料出处由文末“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可知,选文是外国作品,话题跟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有关系。第二步,抓关键语句,理清思路结构①观点句(画的句子)。材料中能概括段意的句子;能揭示文章主旨或中心论点的句子。②结构句(画的句子)。如“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引出下文的调查;“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和“为了解藜麦的种植情况,我去了秘鲁科尔卡山谷”分别总领两次调查的具体内容。由此,梳理全文思路结构如下:第三步,整合信息,把握作者的观点倾向本文叙述了西方媒体在关于拉美地区藜麦生产和消费的报道中大量使用“竞争性真相”,使大众产生了误会,甚至“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作者通过这一事例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信息时代理性分析和审慎判断的重要性,提醒读者在面对热点事件时应走出情绪判断的误区,明辨深思,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问题。第四步,抓关键词,关注细节(见文中加点的词语)第五步,分析论据部分,关注论据的正反方向文中论据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列举了几个知名报刊对藜麦危机的报道,提出了藜麦危机问题;第二部分为几位经济学家的跟踪调查,展示了藜麦危机的真相,并提供了证据;第三部分为作者的亲自调查,进一步证明了藜麦危机并不存在。三部分的论据,呈现出一反两正的对比关系,很好地为结尾“竞争性真相”的结论提供了论证依据。第六步,具体分析论证手法本文是一篇社会现象调查报告,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论述类文章,但基本遵循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所以,结合对文章内容的梳理,本文所使用的论证手法如下:第二段中经济学家调查的过程和数据等内容可视为事实论证;第三段作者亲自到秘鲁当地调查时当地向导杰西卡的话及马克·贝勒马尔的话,可视为引用论证;最后一段以新手论辩、犯错误的小学生的自我辩护来和新闻报道进行类比,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真相”,可视为类比论证。1.[理解和分析内容]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藜麦适合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食用,并且由于其营养均衡,被美国宇航局认为是宇航员食物的理想之选。B.“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中的“此”,指的是被国外需求推高的藜麦价格给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人造成伤害这一说法。C.藜麦的大面积种植,不仅让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D.作者认为,尽管一些媒体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其出发点却不是恶意的,他们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感到担忧。解题思路C项,“藜麦的大面积种植”“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中的“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利马人终于开始尊重我们这些高原人和我们的传统了。’”可知,应是“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改变了秘鲁利马城里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改变歧视的原因并不是“藜麦的大面积种植”。另外,选项中的“当地”指代的是“玻利维亚和秘鲁”,原文只谈及秘鲁城里人认为高原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但是玻利维亚人对食用藜麦是否存有歧视这一信息不得而知。2.[判断和推断内容]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当一起事件超出了我们直接观察的范围时,有些人会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判断,生成对该事件的看法。B.“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藜麦的需求量不再大幅增加,而藜麦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供给日益增长。C.“每个新手辩论者”“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可见有些“沟通者”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而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D.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编织在一起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良心危机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解题思路D项,“造成了真正的伤害”错误,“造成了”或然变必然,原文最后一段中是说“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3.[分析论点与论据]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A)A.“粮食优先”智库的工作人员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时表示:“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B.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的伤害就越深”。C.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D.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埃文·戴维斯指出:“事实上,说谎常常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效的欺骗。”解题思路第二段的观点是“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A项,表明是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想吃点别的东西导致藜麦消费量的下降,而不是藜麦价格的上涨,直接支撑了第二段的观点。B项,说的是藜麦价格的上涨会对当地人造成伤害,与第二段的观点相悖,适合放在第一段,与“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这一煽动性标题并列,增加媒体论说的气势。C项,说的是“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适合放在第四段“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的后面,作为作者观点的论据,与第二段的观点关联不大。D项,可以用来支撑第四段的“竞争性真相”的相关观点,与第二段的观点无关。故选A。4.[归纳概括内容要点]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4分)①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②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③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④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便宜的进口食物。(每点1分,答案中出现类似“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等非真相的表述,不给分)解题思路首先,要明确答题区间,由题干中“西方媒体在报道时”可确定答题区间为第一段。其次,要理解“竞争性真相”这一概念的含义,即第四段中的“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而这些“方式”在上文中有所体现,如“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等。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思考,第一段所谈到的西方媒体为了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由原文第一段可以提取出“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食物”等四个新闻事实,这些均属于“竞争性真相”。5.[概括论证方法]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6分)①引用经济学家的调查数据及观点;②针对媒体提出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③进行实地调研,征询当地居民的意见。(每点2分)解题思路首先要明确该文探究的核心问题,即西方媒体在关于玻利维亚和秘鲁藜麦生产和消费的报道中大量使用“竞争性真相”,使读者产生误会甚至引发良心危机。第一段列举西方媒体的报道,提出问题。第二段先提出质疑的观点,然后结合经济学家的相关调查,得出恰当的结论:“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第三段写作者前往秘鲁科尔卡山谷和玻利维亚西南部进行实地调研,他看到了由藜麦资金支持的当地急需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同时向秘鲁向导杰西卡询问了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对媒体新闻报道的意见,以事实说话,使得阐释更具有科学依据。第二、三两段针对西方媒体提出的问题做出了合理的解释。最后一段进一步指出“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意在强调片面地使用“竞争性真相”会造成更多的伤害。根据上述分析,分点概括即可得出答案。考点1理解和推断信息“理解和推断信息”是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常规考点,考查考生理解、概括、分析、推断信息的能力。主要有四个命题方向:一是理解和分析内容,二是判断与推断内容,三是理解和推断文中概念,四是文字信息的图示图解。该考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四个选项的顺序与相关内容在文中的前后顺序大体一致,但信息转述或整合的选项较少,综合性强的选项较多。命题点1理解和分析内容理解和分析内容,主要对应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的第1题,有时也会出现在第2题。此类试题中的每个选项都是对文本内容要点的概括或转述,有时是对跨段信息的转述,但各选项的相关表述在文中均能找到相应的信息点。题干中常有“原文/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分析”“概括”等字眼,命题越来越注重文意理解和关键性细节信息的辨析。常见的设误方式有9种,识别这9种设误方式,有助于快速判断选项的正误。设误方式一:曲解文意设误方式判定技巧选项中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错误项故意更换原文中的个别关键字词或说法,从而背离原文意思,歪曲作者观点。阅读文章时,关注对事物、对象的描述,并用圈、点、画、批等方式标出;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拼接错误的问题,比如主语、谓语与原文不一致,关键词被替换,限制性成分被遗漏等。[2023新课标Ⅱ卷,T1,C]见第002页\6真题帮\7真题1第1题C项。【对应原文】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尝试分析】见第002页【真题帮】真题1第1题的解题思路中对C项的解释。设误方式二:混淆是非设误方式判定技巧命题者对信息进行整合概括时,有意将原文中肯定的内容予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内容加以肯定。注意辨别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重点关注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特别是选项和原文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关键词。[2021北京卷,T1,D]浅层学习无需人工干预,完全依赖机器自主完成。【对应原文】传统的机器学习主要关注预测函数的构建,至于特征,则一般是通过人为地设计一些准则,然后根据这些准则从观测数据中获得。对机器而言,这可看作是一种“浅层学习”。由于浅层学习有时不能很好地获得有助于提升预测准确率的特征,“深度学习”应运而生。【尝试分析】“浅层学习无需人工干预”混淆是非,根据原文内容可知,“浅层学习”并非机器“自主完成”,还需要“人为地设计一些准则”才能完成。设误方式三:以偏概全(扩大范围)设误方式判定技巧命题者故意增删、变换、改动文中表示范围大小或程度轻重的词语,常常以部分代整体、以个别代一般、以特殊代普遍等(若代替的情况相反,则属于扩大范围)。重点关注以下几类修饰限制性词语:①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几个、大多数等);②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③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④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2020全国Ⅲ卷,T1,D]《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主要表现在历史见识方面,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所选宋人作品持论偏颇且占比失当。【对应原文】以上三点,当是此书能广泛流布的原因。不过此书也有缺点,约略说来如下:一、编者识力不高。像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还有宋朝人论历史人物的文章,往往抓住一点发议论,并不能够真正考虑当时历史的全面情况。这类文章也选多了。二、不免受到八股文的影响。选文所选《史记》,像《伯夷》《管晏》,这些传记议论多而不致力于刻画人物。编者选这些是看中它们的唱叹和转折,反而把最好的文章漏掉了。【尝试分析】“所选宋人作品持论偏颇”错误,文章只是说所选的宋朝人论历史人物的文章持论偏颇,并非所选取的宋人作品都持论偏颇。另外,“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曲解文意,原文“像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的意思是《古文观止》不该收录有争议的作品,并不能因此说明编者认为《答苏武书》不是伪作。设误方式四:混淆关系设误方式判定技巧①命题者在命制选项时,将原文材料的句内或句间逻辑关系进行了改变或混淆,如将并列(或递进)转换成递进(或并列);或者将条件转换成结果,将充分(必要)转换成必要(充分)等,从而导致关系错位。②原文中两个概念或两句话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命题者在选项中对这两个概念或两句话的逻辑关系进行了强拉硬套。既要细心分析原文相关信息、语句之间的关系,又要分析选项中语句之间的关系,还要细心比对选项中对两者关系的表述与原文是否一致。[2020新高考Ⅰ卷,T1,B]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对应原文】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尝试分析】“沿革地理……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混淆关系,材料中仅说明沿革地理学是古代学者“治学的基础”,选项直接将古代沿革地理学的发达归因于“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则是不对的,二者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且“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曲解文意,文中只是说它“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设误方式五:无中生有设误方式判定技巧命题者在转述原文内容时增添了原文没有的信息,以此来干扰考生。仔细检查选项的内容能否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能否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2022浙江卷,T8,B]两宋时期饮食风气发生了变化,产生了转折,无论从个体角度还是从朝廷角度来看,这都是经济比较发达造成的。【对应原文】转折来自于两宋:从个体角度来看,两宋文化昌盛导致读书人与日俱增以至于仕途门槛抬高,同时武功疲弱又令多少人壮志难酬;从朝廷角度来看,宋室有鉴于唐朝藩镇割据之痛,自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始便鼓励朝臣“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之业,多致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用舍行藏之下,也不由得士大夫们不将视线转向饮食了。【尝试分析】“这都是经济比较发达造成的”无中生有。根据原文可知,两宋时期的文化发展和政治原因是促使士大夫们把视线转向饮食的重要原因,并未提及“经济比较发达”的因素。设误方式六:武断绝对设误方式判定技巧原文内容在范围、程度等方面有所保留,而选项内容把相对的情况说成绝对的情况。特别关注选项中出现的表达绝对的词语,如“全”“最”“都”“所有”“囊括”“必须”“一定”等。[2020新高考Ⅰ卷,T1,C]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对应原文】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尝试分析】“最能彰显”说法绝对,原文只是说“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设误方式七:混淆时态设误方式判定技巧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内容,通过增删关键词,转换成既成事实。主要是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之间的混淆。注意选项与原文中与表示时间、结果等相关的关键词,如“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一定”“必将”“可能”“完成”“成功”等。[天津卷,T6,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来的快感。【对应原文】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由、淋漓的快感。【尝试分析】“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错误。原文说的是“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选项将未然改为已然。设误方式八:张冠李戴设误方式判定技巧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转述信息时,故意弄错对象,误导考生。阅读原文时,要关注描述的对象,并用圈、点、画、批的方法标出。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拼接错误的现象,尤其要注意选项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2022新高考Ⅱ卷,T2,C]学界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的比较并不在翻译的技术性层面,而主要集中在其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问题上。【对应原文】学界就这两种译本的翻译技术性问题有着相当细致的讨论。然而我所感兴趣的不是翻译的技术性问题,而是这两位译家及两种译本的语言修辞、文化身份、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等问题。【尝试分析】选项信息张冠李戴。根据原文中的“学界就这两种译本的翻译技术性问题有着相当细致的讨论。然而我所感兴趣的不是翻译的技术性问题,而是……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等问题”可知,学界关注的是“翻译的技术性层面”,而对二者的“差异性等问题”感兴趣的是作者。设误方式九:偷换概念设误方式判定技巧命题者在整合概括信息时,故意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提取相关语句主干,进行有效压缩概括,特别注意选项在对原文整合概括过程中改换的词语,思考换用的词语是否犯了似是而非、曲解文意、改变肯定或否定、改变现象或本质等错误;在具体比对过程中既要比对主干部分是否转述一致,也要比对修饰部分是否转述一致,以防轻重失当、偷换概念。[2021新高考Ⅱ卷,T1,D]“等效意识”要求网络行为的主体在现实和网络空间中的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对应原文】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尝试分析】“‘等效意识’要求……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偷换概念。文中说的是“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规范要求”,这并非意味着“等效意识”要求网络行为的主体在现实和网络空间中的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命题点2判断与推断内容判断与推断内容一般出现在信息类文本阅读的第2题,主要考查考生根据原文信息进行合乎逻辑的推断的能力。其选项内容是命题者依据文本中的某些内容,对事物的性质、特点、发展趋势等作出的分析和推断。题干中常带有“根据”“说法”等关键词。选项的内容为文内相关或延伸“语境”,考查“语境辨析”能力。“语境”主要分为“文内情景语境”和“文外情景语境”两种。语境1文内情景语境“文内情景语境推断”,即对通过整合文本信息的方式构成的文内语境进行推断。考生应根据推断的前提、结论、过程,做好“三分析”。1.分析推断前提是否有据解读判定技巧分析推断前提是否有据,就是分析前提是否合乎文本内容,看作为推断的依据与原文内容是否一致。分析选项的前提时注意:①前提是否混淆范围,如原文内容是涉及局部的(或整体的),到了选项却成了整体的(或局部的)。②前提是否混淆了语气,若前提中有表示或然语气的限制语,如“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则推断可能成立;若前提中有表示必然语气的限制语,如“一定”“必定”“肯定”,则推断可能不成立。[全国Ⅱ卷,T3,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对应原文】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尝试分析】选项“杜甫之前的诗人……理性见长”是前提,而原文中说“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并没有评价杜甫之前的诗人如何。没有前提,自然不能推断出结论“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2.分析推断结论是否合理解读判定技巧分析推断结论是否合理,就是推断选项根据文中已有信息,在整合文意的基础上进行以此推彼、以已知推未知、以现在推未来、以整体推局部、由抽象推具体以及因果。互推等形成的新信息是否正确。推断的结论在选项中一般放在“由此可见”“说明”“总之”“启示”“将会”“应该”等词的后面。一看:选项结论是否绝对。特别注意选项中表述绝对的词语能否在原文中找到与之匹配的信息。二看:选项结论与原文结论是否相悖。注意选项表述结论的语句和原文表述结论的语句,二者信息是否相符。三看:“启示”“将会”“应该”等词的后面对相关发展趋势的预测是否合理。判断时要格外关注由文本内容能否推断出选项预测的结果,这个结果是否合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人们的认识规律。[2023新课标Ⅱ卷,T2,C]见第002页【真题帮】真题1第2题C项。【对应原文】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尝试分析】见第002页【真题帮】真题1第2题的解题思路。3.分析推断过程是否符合逻辑解读判定技巧分析推断过程是否符合逻辑,就是分析因果推断、假设推断、条件推断或目的推断等逻辑关系是否合理。选项一般以表示因果、假设、条件或目的等关系的复句呈现。(1)因果推断判断方法。常用关联词有“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有时直接用“因此”关联结论。关注点:是否因果颠倒、一果多因、强加因果。(2)假设推断判断方法。常用的关联词有“如果……就……”“若……就……”“只要……就……”。有时关联词会省略,但整个句意是表示假设推断的。关注点:假设的前提是否正确,假设的结论是否必然。(3)条件推断判断方法。根据前提和结论又可分为:①充分条件,常用关联词有“只要……就……”;②必要条件,常用关联词有“只有……才……”;③无条件,常用关联词有“无论……都……”。关注点:是否错置条件,把充分说成必要、把必要说成充分;条件和结果是不是一一对应;有无以偏概全或张冠李戴的问题。(4)目的推断判断方法。常见关联词有“为了”“以”“以便”“用以”“为的是”“以免”等。关注点:是否无中生有。[2022全国甲卷,T3,B]与其他艺术品相比,金银器因其“俗”,且经反复销熔,所以传世实物的数量偏少。【对应原文】金银器兼具富与丽的双重品质。首先它是财富,其次它是一种艺术形态,然而通过销熔的办法又可使之反复改变样态以跟从时代风尚。相对于可入鉴藏的书画、金石、玉器、瓷器之雅,金银器可谓一俗到骨。它以它的俗,传播时代风尚。与其他门类相比,金银器皿和首饰的制作工艺都算不得复杂,这里便格外显示出设计的重要。【尝试分析】“金银器因其‘俗’……所以传世实物的数量偏少”错误,根据原文可知,较之其他艺术品,金银器因“反复销熔”而能“改变样态以跟从时代风尚”,也可用其“俗”来传播时代风尚,这些与其“传世实物的数量偏少”无必然因果关系;“与其他艺术品相比”“传世实物的数量偏少”于文无据。语境2文外情景语境“文外情景语境推断”类题目要求考生联系生活实际对选项中的文外语境进行合理推断。选项不再局限于文本本身,而是跳出文本,采用“文外设题”的方式,考查考生对文本观点、态度的评价能力和根据原文进行逻辑推断的能力。[2021新高考Ⅰ卷,T2,D]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对应原文】材料一: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材料二: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尝试分析】选项信息偷换概念,“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能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画的意境非常优美。而沈括对唐代关于王维的传说的质疑意在表明图画在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方面存在局限,并不能因这个质疑就否定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技法点拨文外情景语境推断题的破解思路答题时,首先应理解文外情景语境蕴含的观点、态度,然后回归文本来概括材料观点,再把文外观点与文内观点进行对照,最后合理推断。命题点3理解和推断文中概念是什么这里的“概念”指含义丰富深刻、能够蕴含文章主题思想、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内容,一般是文章论述的中心词、主题词等。理解概念含义一般涉及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分析。怎么考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选项引入文外的相关材料,或诗句,或理论,或情境化的具体现象、事例等,考查考生对材料中某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与分析。题干中一般有材料中的某个概念、“不符合”、“不属于”等信息。[2020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TheChineseHistoricalGeography(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材料二: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的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1000年,而像武汉如从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今已达4000—5000年,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3100—3600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3分)(D)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解题思路由材料一第4段“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可知,沿革地理的研究范畴包括地名注释、区域变迁和水道变迁。A项,“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属于“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的范畴,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B项,“赤壁之战地名考释”属于“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的范畴,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C项,“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属于“水道的变迁”的范畴,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D项,“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侧重于对其变化发展的原因和背后规律的研究,属于历史地理学研究范畴。命题拓展1.[推定符合理念的事例/2023北京卷,T4]根据材料三,下列做法不符合具身教育理念和学习理念的一项是(3分)(D)A.学习成语“手舞足蹈”时,手和脚都舞动起来。B.上生物课时,带领学生到动物园和植物园研学。C.朗诵李白《静夜思》时,随之做抬头低头动作。D.上音乐课时,要求学生把手横放在课桌上端坐。解题思路分析材料三的内容可知,具身教育理念和学习理念更强调全身心投入的主动体验式学习,通过看、听、闻、触、做等调动身体各部位的参与,引发主体体验式的学习,增强知识接受、获得的中介环节——感受、感悟。A项的“手和脚都舞动起来”、B项的“带领学生到动物园和植物园研学”和C项的“做抬头低头动作”都体现了全身心投入的主动体验式学习。D项,上音乐课时要求学生把手横放在课桌上端坐,虽然也有身体动作,但学生不能通过这一身体动作引发主动体验式学习,获得对音乐的感受、感悟,因此不符合具身教育理念和学习理念。2.[判断概念的范畴/2022北京卷,T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古籍的一项是(3分)(B)A.《三国志史传》散页(刊刻于明代,2018年发现于日内瓦图书馆)B.《韩柳文研究法》(林纾,1914年铅印本,研究韩愈、柳宗元古文的著作)C.《秦妇吟》残卷(唐·韦庄,1900年发现于敦煌藏经洞)D.《春秋左传》(明代刻本,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史书)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内容可知,“古籍”是1911年以前、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采用中国传统的著作方式、具有中国传统装帧形式的书籍,不仅包括汉文古籍,还包括丰富的民族文字古籍,不仅包括全本,还包括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的残本、散页等。《韩柳文研究法》是1914年铅印本,不符合材料一中“1911年以前”这一时间限定。3.[推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021北京卷,T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深度学习”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可以更好地处理数据特征,更准确地预测。B.数据处理过程中的组件数量会影响其深度。C.数据处理过程中影响最大的组件不难确定。D.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代表,已有广泛的应用。解题思路①定位概念在原文中的位置:材料一第3段;②分析选项与原文的不同之处,“以下围棋为例……在深度学习中至关重要,解决起来也非常困难”;③得出C项中的“影响最大的组件不难确定”错误。4.[理解概念/2021北京卷,T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人脑神经系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一个神经元是兴奋还是抑制的状态不全由其自身决定。B.一个神经元接收到其他神经元的电脉冲以后就会兴奋。C.人脑神经系统中神经元本身不如神经元如何组网重要。D.人脑神经系统启发了深度学习中一种主要模型的构建。解题思路“接收到其他神经元的电脉冲以后就会兴奋”错误,材料二第1段中说的是“当一个神经元接收到的信号量总和超过了某个阈值,细胞体就会兴奋,产生电脉冲”。5.[判断事例是否属于概念/2021上海卷,T4]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本文所说的合作的一项是(2分)(B)A.为了更好地与孩子交流,一对爱看电视的夫妻卖掉了家里的电视机。B.为了当上寝室长,某寝室的两名同学每天打扫寝室卫生。C.为了改善与同桌的关系,小洁主动在课间帮同桌打水。D.为了全家人的健康,小亮力劝爸爸戒烟。解题思路根据原文第①段内容可知,文中的“合作”是指至少由两个成员构成的群体中的成员为让群体中所有成员都获益而做出贡献,不论其他成员是否也做出贡献,而合作者在获益的同时还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A项,“为了更好地与孩子交流”,有利于拉近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付出的成本是卖掉电视机,属于本文所说的“合作”。B项,“打扫寝室卫生”,虽然付出了成本,但当寝室长,不是让群体获益,而是让个人获益,不属于本文所说的“合作”,且两名同学间是竞争关系而非合作关系。C项,“为了改善与同桌的关系”,能够使二者关系和谐,对双方都有利,付出的成本是帮同桌打水,属于本文所说的“合作”。D项,“为了全家人的健康”,是让群体获益,付出的成本是力劝戒烟,属于本文所说的“合作”。6.[理解和分析概念/2020浙江卷,T7]下列对材料中“文字阅读”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文字阅读习惯于将视线聚焦于文字,按照文字排列的先后顺序,移动视线。B.文字阅读是字与字“相加”,从字词与字词、句子与句子的关系中获取信息。C.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可引人深思,文字阅读给读者以想象空间和反思的可能。D.文字阅读是单向的,需要遵循传统逻辑、安安静静地体验、细嚼慢咽、掩卷沉思。解题思路“文字阅读是单向的”错,材料三中说的是“语言的阅读不但给读者以反思的可能性,而且为读者自己的想象提供了更多空间。相比之下,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的”。7.[联系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理生物实验课程设计
- 独家合作协议书
- 大班美食生活课程设计
- 办养猪场合同范本
- 吊车包月租赁合同正式
- 2024全球广告合作协议范本3篇
- 2024年血液成份输血装置合作协议书
- 2024年度网络游戏公司游戏运营合同
- 2024年双道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计合作协议书
- 2024年住房贷款合同样本3篇
- 数字与图像处理-终结性考核-国开(SC)-参考资料
- 2024年度海外市场推广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新疆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家长会-家校同频共话成长 课件
- 口腔医护人员礼仪培训
- 浙江省杭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英语试题 含解析
- 2024年国际贸易佣金居间服务协议
- 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 河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生防性侵安全教育课件
- 物 理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期末综合测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